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范文1
1.1小学语文教材所选取的部分课文过长,超过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六年级的课文中,长篇课文不少,翻译的外国作品也很多,而且普遍较长。在六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六单元中,《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虽然是中文作品,也达到了全文33个自然段。 而在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中,《“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翻译的课文竟然达到了47个自然段。这么长的课文,让我们成人来理解也要费一番心思,对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就更困难了,更不要说去理清文章的思路,去学习课文。如果教材在编排时能选取一些同样主题但是篇幅较短的文章,或是选取了较长的文章进行删改再做为主体课文,那么,学生就会学得清楚明白,学得轻松愉快,也能学有所获。
1.2小学作文要求应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几年的教学研究,我发现小学语文课本上有些作文要求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
比如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题为鸟,单元的作文要求是在①我熟悉的一种鸟;②我见到过的鸟;③我养过的一只鸟;④我想象中的鸟四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题目进行习作。对于现实中的孩子,虽然都见过鸟,但是对鸟并不熟悉,更没有条件去观察鸟,了解鸟,那么前三个题目会无法下笔,第四个题目,因为欠缺对鸟的了解,也会很难在鸟的特征的基础上去展开想象。
同样的问题,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的主题为马,单元作文要求有三个:①搜集有关马的作品,选出最喜欢的介绍给大家。②如果你生活在农村或牧区,可以写写自己所了解的马的生活,如果你知道马的故事,也可以写下来。③想象作文:未来的马。这三个题目,只有农村或牧区见过马的孩子还能写出一些来,而城市的孩子,很少见到马,那只能写第一个题目或写马的故事,但是这些都只能从网络上摘抄,并不是习作。第三个题目也只有少数极有想象力的学生能写出来。
如果这些单元能改为以动物为主题,选几篇写各种常见动物的课文给学生做范文,作文要求设置为写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比如猫、狗、鸡之类,那么,学生可写的小动物会很多,对这些小动物也比较熟悉,并有条件去观察了解,写这种作文题就会比较容易。
所以,我认为作文的要求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能在身边找到要写的事物,能亲身去体验,然后写出孩子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学生才会有物可写,下笔有据,才能学会怎么写文章,把文章能写清楚、写好。
2.教师、家长要配合,给学生创造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条件
在我们的各级教育部门,经常会组织一些文艺活动或比赛,家长也很重视对孩子的艺术教育,但我们不重视培养孩子了解自然,研究科学的能力,导致我国艺术人才很多,科学人才却很少,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很多人才发现自己知道的科学知识很少,动手操作能力很差。
比如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第四单元的教学主题为植树,在每年的植树节时我们只是组织很多成年人去植树,而给孩子创造了解植树的机会很少,导致在教师教了本单元的课文后,学生对植树还是停留在模糊状态,并不知道怎样去植树,也不知道一棵树它是怎样长大的。我想,学校在每年绿化校园时,可让学生参与一些种树的具体操作过程,或是家长可带孩子在节假日去参加社会上的植树活动,农村的家庭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在房前屋后种一些花草树木。有了亲身体验,学生自然能了解怎样种树,感受到种树的乐趣,树的美感,也会发自内心产生保护树木的感情。这样,在教这一单元的课文时学生才能有实际经验,才能对课文理解得更深刻,而不是让老师去给学生灌输怎样保护花草树木的生硬道理,那么,也就让学生从小体会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转贴于
又如,在教学生写桥,写游记这些作文时,教师可与家长联系好,由家长带孩子去看桥,去游览。让学生到现场去感受,从而在家长、教师的指导下写出真实的文章。但是,只有一小部分家长们能在游览,参观时做到给孩子讲解景物的历史,和孩子讨论游览的感受,而大多数家长只是带孩子游玩,孩子回来后对于他去过的地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生活在农村的家长因为经济拮据或是因为生活的忙碌就更谈不上到外面的世界去启迪孩子的智慧了,致使农村部分学生缺乏这些方面的生活体验,从而在写这些作文时难以下笔。
对于从网络上查资料,家长缺乏指导孩子查找所需知识的意识。在一次调查中,老师让学生从电脑上查找为什么地球有吸引力,而飞机却能在天上飞,不被地球吸引。在一个班上,有10个学生家里有电脑,可是只有一个孩子查到了资料。究其原因,是家长重视的程度不够。有些大一点学生的家长因为担心孩子玩网络游戏,不允许家里的电脑联网,更不让孩子接触电脑。对于这一点,作为孩子的家长应该正确认识,科学引导,让电脑成为孩子学习的好工具,使其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广泛,视野更广阔。只有这样,才能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增长孩子的聪明才智,让孩子能跟上现代科技的步伐,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
3.留给学生充足的课余时间和充沛的精力,让他们去观察、去了解现实生活
为了应对考试,为了考上大学,学生不得不埋头于题海战术,补课,上晚自习,对身边的事物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观察。而我们的很多老师也是整日在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攀比考试成绩,却没有去研究怎样把课本与现实结合,让学生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能够学以致用。
我认为,对于每学期考试的的科目,应当设定一个合理的评分标准,比如及格率达到95% ,优秀率达到百分之85% ,平均分达到85分至90分,就可以评定成绩合格。而不是由于一味追求高成绩,导致出现严重脱离实际的及格率、优秀率,把对老师教学成绩、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只定位在掌握课本知识上。我们也常常强调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为什么就不能允许孩子在考试科目上的成绩差异呢?美国教育家库姆斯说:“教育不该被迫在聪明的精神病患者与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笨蛋之间作出选择。”而应试教育往往把有灵性的人训练成适应环境的庸才。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范文2
【关键词】单元整体观 习作教学 读写结合 综合联动
关于习作教学,一线教师和从事研究的专家一直都在探索、实践和研究,大家往往都是针对单篇单元习作进行教材研读和教学思考,更多出现的是在一两节课中对学生进行习作要求分析、素材选择、方法练习等方面的指导,但对基于单元整体观下的习作教学策略却极少关注,本文就此开展了探寻。
一、化零为整,明确目标
综观人教版教材,每个单元都是以主题来划分的,即同一个单元中每篇课文的主题都是一致的。我们认为,对于单元整体观下的习作教学,教师要有“化零为整”的智慧。
要做好单元习作教学的整体设计,前提是深研教材,了解教材是怎样依托文化主题来编排的,预设好单元习作教学目标。然后根据单元的习作目标,确定系统的习作训练要求,让学生在训练中习得写作技法,为单元习作奠定良好的习作基础。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该单元习作主题是“说明文”,单元习作目标是学生能运用阅读中体会到的说明文表达方法练写说明文,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在给该单元四篇课文和口语交际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们设计了如下习作训练要求。
《鲸》:明确说明文用词准确的特点;学习课文按几个方面来描写动物特点的方法;运用写动物特点的说明方法学写一段话;能用学到的说明方法练写鲸的自述。
《松鼠》:通过对《鲸》和《松鼠》的比较,发现《松鼠》写法的特点,明白《松鼠》的构段方式;学习《松鼠》仔细观察、生动传神的描写方法,仿写一种小动物。
《新型玻璃》:明确课文介绍新型玻璃采用“特点+用途”的构段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表达特点;运用课文中“特点+用途”的介绍方式介绍一种自己“发明”的新型玻璃。
《假如没有灰尘》:引导学生发现课文前3个自然段相同的构段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这篇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让学生学习这篇说明文的构段方式和语言特点,从正反两方面介绍一种事物。
口语交际:课前搜集、了解一些商品,丰富对商品推销的认识,会阅读说明书,能按照几个方面有序地介绍一样商品;设计一段广告词来介绍一样商品。
交流平台:能说出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能在课文中、习作中或课外找出使用了这些说明方法的例子;会使用学到的说明方法写句子。
在单元系统教学时,始终明确习作教学目标,并在教学时落实好这些目标,能有效降低单元习作的难度。学生在学习运用说明方法介绍一样事物时,一定能学得扎实,写得轻松。
这样的习作教学设计模式也可运用在单元导读课上,使其变成导“写”课。教师应当进行整体设计,让学生主动从单元前的提示语中理出单元读写训练的主题,真正提高单元习作教学的有效性。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时,在导“写”课上,我们应从单元整组教学出发,思考:“学习这组课文,我们在单元系统教学时应该主要抓什么?关注什么?”然后师生共同形成如下的图式。
总之,我们在导“写”课上应该让学生站在整体观下感知单元,明确单元写作目标,将单元主题作文的训练要求落实到单元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从而达到“化零为整”的效果。
二、分散练笔,巧得技法
所谓单元整体观下的分散练笔,就是教师在教学时立足每篇课文,多角度、全方位地与文本对话,寻找单元习作与课文教学的读写结合点,实施分散训练,让阅读教学课成为学生单元习作的练习课。
(一)于情感触动处练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胸怀习作意识,捕捉文章的“动情点”,以文本之情激活学生的内心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可贵的沉默》时,当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了第1~9自然段,并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后,可以让学生说说文中的孩子们会兴奋地谈论什么。然后,学生结合自身的体验,写写父母在自己生日那天对自己表达的爱。这样,让学生以文本为据点拓展到生活,为自己的习作寻找到切合素材,激发了表达情感的联系点,从而在表达中提升习作能力。
(二) 于所思所悟中练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组时,学完《扁鹊治病》,教师请学生写下《跨越时空的对话》:如果蔡桓公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对他说什么?学完《普罗米修斯》,让学生写下想对普罗米修斯说的话。再比如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后,可以写写读后感,或者写一写对“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对的”这句话的理解;学完《鱼游到了纸上》后,除了可以写一写读后感,还可以写一写对聋哑青年的看法。这些都是为提升文本价值和深化对教材的理解而设计的练笔。
(三)于阅读做题时练
教师可以利用课后习题、文中的“小泡泡”提示等来提升学生的单元习作能力。首先,文本中的“小泡泡”是一盏明灯,如果我们能利用“小泡泡”的提示,捕捉到语言文字的训练点进行训练,那我们就能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语文能力。其次,课后的习题兼顾理解和表达,既是阅读思考的重点,又是言语表达的训练点。有些习题完全可以纳入习作教学体系。如《人物描写一组》的课后题:“小嘎子和胖墩儿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这其实就是让学生通过寻找人物的动作体会人物的形象,学会通过人物动作描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四)于拓展延伸点练
在教学留有极大想象空间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或关注文本的背景,或链接到相关的事件,或引申到类似的现象,启发学生进行想象, 让他们在文中言而未尽之处或空白之处进行补白或续写等,从而提高单元习作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从练笔主体角度设计书面表达。可以写写“对自己说”,还可以写写“对课文主人公或其他人物说”。如学了《尊严》《全神贯注》等课文,写写“我想对自己说”;学完《触摸春天》,让学生仿照《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给海伦写一封信,写写自己在黑暗中的感受;学完《生命 生命》,让学生给作者杏林子写一封信,谈谈自己的感受等。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练写,提高学生的片段习作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感悟文本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学习课文中规范、经典、生动、丰富的语言,发现课文的表达特点、构段方式等进行仿写,在创写中增强学生的单元习作能力。
三、多元联动,整体融通
教师可以从单元整体出发,根据教材特点,多方联动,让学生在大量语文实践中逐步积累语言材料,积淀习作素材,获得习得方法,实现单元系统的整体融通。
(一)与课外阅读联动――拓宽习作训练视野
在学完整组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同主题或同主旨的文章进行阅读,拓宽学生的习作训练视野,加深学生对单元习作的理解。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人与动物”主题,我是这么组织课外阅读教学的:首先,回顾主题,展示知识树。让学生回顾第七单元中四篇课文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感受,用一两句话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在学生交流时板画知识树。接着,抓典型事例,提炼小标题。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本中的四篇文章和《同步阅读》中的四个故事,想想这四篇文章是分别抓住哪些典型事例来表现主题的,列小标题并交流。然后,品典型事例,抒感。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有哪些地方把动物当成人来进行描写。出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让学生用抓典型事例的方法练写。最后,推荐《有志气有感情的狗》等相关主题的文章,延伸阅读。
在与课外阅读联动时,还可以推荐不同文体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也可以对不同年级教材特点,编制“年级推荐阅读书目”,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积累单元写作素材。
(二)与交流平动――总结习作训练方法
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回顾・拓展”(低段称之为“园地”)中,都会根据单元主题安排一个“交流平台”(中段称之为“我的发现”)。我们可以凭借 “我的发现”和“交流平台”这两个栏目,让学生围绕单元主题交流自己的发现、收获与体会。如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七”中的交流平台,第一部分让学生交流对哪个人物的印象最深,为什么会有这么深的印象。这其实是让学生集中回顾、交流本单元描写特点鲜明的人的方法。在第二部分,教材先举例《“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中对王熙凤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把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然后,让学生总结在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心得,是怎样学习课文中写人的方法表现人物特点的。这是对本单元写人方法在学生习作中运用效果的检测与点评。学生在赏析、讨论、点评中优化了习作方法,提高了习作质量。
(三)与口语交际联动――营造习作训练氛围
口语交际和习作联动,可以营造习作训练的氛围。人教版各单元的口语交际大多是与习作安排在同一板块,体现了“口语交际是习作的前提,习作是口语交际的延伸”这一理念。比如,我们是这样教学习作课《父母的爱》:首先,学生观看漫画故事,说说自己想到的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往事;接着,回忆课文中感受深刻的地方,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口语交际中的几则小故事;然后,让学生畅谈感悟并联系生活中父母对我们的鼓励关心,激起学生书写的欲望;最后,学生落实书写。因为交流过程中教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语言表达更为规范,充满个性。可以说,将口语交际与习作结合起来,给习作提供了桥梁,降低了习作的难度。
(四)与综合性学习联动――充实习作训练素材
平时,不少学生总觉得自己缺少写作的素材。因此,我们可以单元主题为基点,开展各种丰富多样的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丰富学生的体验,充实学生的习作训练素材。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首篇课文《翠鸟》的课后就安排了一项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开展一次调查周围环境的活动。笔者设计了一张调查小报告,小报告中包括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人员、调查内容、调查感受和建议,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去开展这项实践活动。经过观察、体验,学生对环境保护有了自己的思考,为单元习作积累了丰富、真实的写作素材,《永安溪的哭泣》《十年后的家乡》等习作也顺利完成。有的单元如果没有安排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可以有侧重地在课文学习时布置综合性、实践性的作业。
教材是很重要的教学资源。如果我们能在单元整体观下发挥教材资源的整体优势和效能,将单元习作目标有意识地进行分解,在单元的系统教学中一以贯之,单元习作教学必定能举重若轻、花开似锦!
参考文献:
[1]徐维娜.围绕“单元主题”进行习作训练的尝试――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教学为例[J].语文知识,2016,(6):91-94.
[2]崔蕾.基于单元整体观照,优化教材习作指导――刍议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J].教育视界,2015,(10):23-25.
[3]贺蕾.单元整组兼顾下的读写融合的实践与探索――以五下第二组课文为例浅谈读写融合的有效策略[J].作文教学研究,2014,(3):19-22.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范文3
一、设计灵活的实践性作业,提升学生听的技能
语言听力作为语言输入的重要环节,是实现语言信息辨识的初级阶段,也是整个语言技能体系最为基础性的环节。对于小学生而言,不仅仅需要保证其听力训练的量,还需要保证其听力训练的质,在量与质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灵活性实践性作业的合理布置,由此保证学生听力技能的不断提升。下面我们援引冀教版教材来探讨如何设计灵活的实践性作业,去提升学生听的技能。
作业情境为翼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一课Hello学习完毕之后,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掌握情况,设计出这样的实践性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与父母一起开展角色对话,一边听课文录音,一边模仿语音语调。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看着课本或者动画视频来学习,接下来就可以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进行,家长扮演一个角色,学生扮演一个角色,由此完成角色扮演活动,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将这样的表演过程录制出来,将其交给教师。
除此以外,如果部分小学生以前接触过专业英语培训的话,其英语基础比较好,可以以扩展性实践活动的方式来进行作业:要求学生去听取《书虫》中Survive的故事,在听完之后使用自己的语言来讲故事,由此实现学生听力技能的快速提升。
很明显在上述作业安排中,关注学生听力的提升,在与家长实现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给小学生营造相对良好的语言听力训练环境,面对有趣味性、实践性的英语作业,小学生往往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并且在此过程中慢慢磨练自己的听力,一旦形成听力习惯,就成为其后期英语语言学习的不竭动力。
二、设计合作互动的交际作业,提升学生说的技能
在小学英语作业中渗透说的技能时,需要充分体现出语言交际性的特点,积极搭建英语交际平台,使得小学生勇于使用英语去跟他人交流和沟通,由此实现良好口语表达环境的营造。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以设计合作互动交际作业为契机,给学生提供更多说的机会。
关注学生说的技能的提升,其作业布置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案例中的设计经验和技巧。此处我们以翼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四课Number1-5的学习为例,此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辨识英文五个数字,并且知道如何读和说。在此次课程完结之后,其家庭作业可以这样去布置:作业形式一,要求学生在课后以分小组方式来开展故事情境创设,应将one, two,three,four,five这些英文数字运用到其中,要求至少运用其中三个词汇,对于故事的内容和形式没有严格要求,学生完全可以自由发挥;作业形式二,以开展课前演讲的方式来进行,在每节课前面的几分钟内要求学生到台前去演讲,至于话题选择可以是课堂内容的,也可以是课后内容的,显然演讲的准备工作是需要在课外完成的,此时同样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比如有学生选择Number1 in my life,介绍了自己生活中常常出现的数字1;作业形式三:要求学生使用英语跟教师互动,在特定时间内学生须使用英语准确地给教师汇报自己父母的电话号码,由此也可以实现学生英语数字口语表达能力。
合作互动能够营造出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而抓住这样的契机,可以引导小学生进入到更加理想的语言锻炼氛围中,这是此次作业优化设计的重要目标。当然除了上述作业形式之外,还可以运用英语辩论比赛的方式、小记者采访任务的方式、英文歌曲演唱大赛的方式来进行,由此使得小学生英语作业内容和形式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来。
三、设计层次性的个性作业,提升学生读的技能
小学英语读的技能是在小学生具备一定英语基础和词汇量之后须要培养和锻炼的,多数集中在高年级阶段,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学生,其词汇量和英语基础是不一样的,在阅读作业布置的时候,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保证小学生读的技能提升的基本原则。
此处我们以翼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China为例,在此课完成之后,不同学生对于自己国家的英文表述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理解,此时为了强化学生读的技能,英语教师布置了如下几种家庭作业:作业形式一,对于部分英文词汇发音不准确的学生,可以要求其回家进行半个小时的课文朗读、跟读和背诵活动,并且要求家长监督,以签字证明的方式来进行,在回到学校的时候教师会对于学生的朗读效果进行检测,找到其中存在的缺陷,现场纠正;作业形式二,对于部分学生英文词汇发音掌握了,但是对整体难度、语音语调存在问题的学生,应该要求其回家后继续进行语音语调的训练,在完成一段时间训练之后,将其录音发送给教师,教师听到后,可以及时纠正;作业形式三,寻找更多关于China的介绍视频,比如高清纪录片,截取其中一部分,将其作为作业素材发送到学生家长邮箱中去,要求对于课文内容没有任何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读模仿训练,由此增强他们对语言认知的范围,使得其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得到不断夯实。
上述作业设计过程中,实现了作业的个性化定制,在对学生阅读和朗读能力进行评价和考核之后,给学生布置完全不同的作业内容,这样可以保证小学英语作业的针对性。如果上述作业形式能长期执行下去,可以使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获得进步。
四、设计多样化的开放作业,提升学生写的技能
当前,很多小学生一谈到英语写作就比较害怕,这是由于小学生在写作方面还缺乏经验,自身词汇量有限,对于特定事务的认知还不是很稳定,由此难以保证在英语写作中有理想的表现。
此处以翼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第十九课Christmas is coming为例,在此系列课程完成之后,都会安排对应的作文练习。对此,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尝试采用以下的作业形式:作业形式一,以观察日记的方式要求学生记录圣诞节前后自己生活发生的改变,字数没有限制,但是要求每天都应该有相关描述,这样的作文小任务可以持续一周的时间;作业形式二,要求以圣诞节为海报设计主题,帮助学校设计一版英文版的圣诞节宣传海报,可以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广告词,可以画圣诞树,可以抄写圣诞词等,在这样的海报设计活动中,学生会去思考与圣诞节相关词汇的拼写,会去思考圣诞节中的各种食物,有意无意中实现了圣诞节作文素材的收集和整理;作业形式三,要求学生以制作圣诞贺卡的方式来庆祝节日,制作几张独具特色的圣诞节贺卡,可以送给自己的朋友,也可以送给自己的亲友;作业形式四,在网络上寻找国外的笔友,以写圣诞节祝贺短信的方式来开展活动,由此实现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
分析上述作业内容和形式,我们发现学生以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在作文写作的时候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就避免了学生没有东西可以写的问题。最为重要的是原本对于英文写作比较排斥的学生,却对这样的写作活动展现出浓厚的兴趣,由此使得其开始慢慢对于英语写作产生了兴趣,这对其自身语言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是非常有价值的。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正确看待小学英语作业与学生语言技能提升之间的关系,从听说读写四个角度实现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优化设计,由此保证小学英语作业布置得更加有效,更加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李云,桑青松,凌晨.家长参与学生家庭作业的类型及其价值[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4) .
[2] 王红.作业设计与批改的个别化实践研究[J]. 考试周刊. 2010(45).
[3] 姚颖,杨桢贞.美国中小学“差异教学”发展状况研究概述[J].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0(9).
[4] 黄永红.试论小学英语差异教学的实施[J]. 教学与管理. 2010(24).
[5] 王玉玲.小学英语教学问题解决方法[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8(1).
[6] 张仙女.英语作业评语――给学生创立一个沟通的平台[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