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博客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博客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博客

网络博客范文1

时尚媒介革命

时装博客的出现,在满足了众多时尚人士对时尚资讯需求“更快、更新、更多”的同时,也在逐渐取代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当你每天通过Google reader或者blog lines等在线RSS新闻源阅读器,接受来自世界各地无数时装博客及时资讯的时候,谁还需要慢腾腾的纸质媒体?

网络的兴起伴随的是传统媒体的萎缩,这个现象在时尚杂志中也得到应验。根据Womenrs Wear Daily杂志2008年末的数据,美国时尚杂志的销售量持续下降。2008年后6个月统计表明,美国版ELLE的报摊销售量下降6.3%,美国版Vogue的报摊销售量下降15%,当然它还是比ELLE卖得多,每期报摊零售5万册左右。“相比较提前2~3个月编辑的杂志内容,网络对于流行趋势显然反应更快,而且新一代的青年已经习惯上网获取时尚资讯。”《纽约时报》的报道指出。

在时装博客出现之前,设计师、时装公司及时尚杂志左右了整个世界的时尚潮流舆论,但现在,时装博客正在逐渐成为人们了解时尚潮流的主要途径。网络具备的双向互动沟通的优势,让所有热爱时尚的人们都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时尚理念。“时尚圈一直像一个黑社会,由少数人决定什么将会流行,比如‘今年秋天你们必须都穿蓝色的靴子!’”时装博客的创始人、博客评论家Chris Cholette说,“博客至少代表了不一样的声音,他们展现的是人们实际应怎样穿,常常与时尚业界的指示截然相反。”

现在的时尚早已不是某场秀或是某个人可以决定的,在时尚资讯瞬息万变的今天,人们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独到的着装理念。当然,大多数时装博客的作者们还是那些拥有一定时尚背景的从业者或非常有经验的消费者,他们特立独行,眼光老辣且语言犀利,很容易博得网友共鸣。

“我们像跟朋友聊天一样记录博客,能够真正与读者产生共鸣。”美国达拉斯的Cook说。她和朋友Tina Craig推出的Bag Snob现在每月有超过10万次的访问量。一些时装设计师也已经开设了个人博客,甚至还包括了大名鼎鼎的Donna Karan、高桥盾等。设计师KatharineHamnet坦言:“降低神秘感其实是一件好事。让公众知道自己的观点是很重要的,博客读者的反馈能令我们的创作不至于偏离轨道。”

时尚平民走进名利场

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博客可以被《时代》周刊选为设计界最具影响力的百强之一。这个名叫The Sartorialist的时装博客,每日点击率达3.5万次,每月拥有100万读者,轻松超越诸多主流时装杂志的发行量。

其实,The Sartorialist无他,唯图而已。这个名叫Scott Schuman的美国人,是个时装工业的“老炮”,整天在世界各地飞,在街头拍了许多有型有款的“潮人”照片,日日上传至博客。2006年5月率先约请他以衣着光鲜的“型男”为主题,拍摄一系列街头快照。进而也相中了他。如此月月积累,读者甚众,影响力日盛。

最近,随着英国独立时尚杂志Dazed&Confused 2009年度最佳博客评选活动的启动,个人时装博客的话题又一次进入了公众视野。最早掀起个人时装博客风潮的是英国伦敦一个叫Susie Lau的华裔女孩。她在网络上开设了一个名为“Style Bubble”的博客,除了媒体策划人的工作之外,她将大部分业余时间都花在研究时尚和置衣打扮上,每天不厌其烦地将自己的新造型拍下来贴到博客上。

这位23岁伦敦女孩的个人时装秀,平均每天都招来约1万次点击率,设计师纷纷主动找上门去,奉上他们的最新款设计,期望能在她的博客里露脸。在过去的两年里,她忙于在纽约和巴黎之间飞来飞去,参加Gucci、Chanel等品牌的会,并且接受各种时装杂志的访问。

国内的博主Wu woo因曾在其时装博客“疯格笔记”(Style Notes)中介绍过波兰设计师Ania Kuczynska,而获得了这位设计师的邀请,参加斯德哥尔摩时装周。这或许是国内时装博客的博主们收到的为数不多的邀请函之一。

虽然中文时装博客并未能得到大范围的认可,但其作为媒介的营销功能却一直被关注,更多的人希望时装博客能给他们带来实际的收益。这对经济实力较弱的初创品牌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设计师Corinne Grassin的观点是:“作为一个自主品牌设计师,你并不总是有巨大的广告投入,而通过时尚,不用花很多钱同样可以名声大震。

时尚博客背后的商业价值

在中国,用博客赚钱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最常见的手段无非是Google的关联广告。而对于独立的时装博主而言。想要通过博客获得品牌和广告的青睐,就更是难上加难的事情。虽说Susie Lau在盛名之下已经成为伦敦和巴黎时装周的座上客,Go Fug Yourself也被《纽约杂志》聘请,前去报道纽约时装周。但并非所有博主都能受到这么好的待遇。

毕竟中国的时装爱好者仍属于小众群体,专业的时装博客浏览量均不大,更别提这些“个人记者”能在中国时尚排行榜上发挥多少影响力。在国内,比较成功的博客作者大多强调话题的立意,比如时装经济和时装文化,很少涉及娱乐性的个人搭配和时尚八卦。而国外博主可以通过模特经纪公司或是时装杂志直接获得第一手资料,然后直接上传至网络供大家讨论,各大小时尚博客又会不辞辛劳地转载照片,撰写评论。赞美的,有理有据;批评的,一针见血。

网络博客范文2

之所以把博客看作“自媒体”的代表,是因为博客所具有较低门槛的草根属性。随着博客大军的兴起和网络日志的规范化运作,现在,网络原生态文化建设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博客涉足新闻领域后,更是强化了自媒体的内在特质,美国《连线》杂志在预言网媒2005年重大事件中,博客真正涉足新闻领域名列第二。

一、网媒的现状

在博客出现之前,网络技术就已经深入人心,E-mail等网络交流方式也给人们带来许多方便。2006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23亿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9.4%。在线调查结果还显示:目前我国大约有1500万人经常使用网络教育,2500万人经常使用网上招聘,而经常使用博客的人数则达到了2800万人。由此可见,网络时代的媒体资源已经受到网络媒体的分流,从而使整个媒体收视群体格局产生新的变化。以网络传媒为首的新传媒正以咄咄逼人的态势出现在传统媒体面前。由于网络媒体所具备的强大交互和链接功能,使其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发展,成为媒体中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各大门户网站也逐渐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尽管各网络媒体,特别是门户网站新闻流量逐渐增加,成为与传统媒体相对应的一种新兴力量。但是,在所有网媒的新闻流量中,目前绝大多数新闻还来源于传统媒体,这个时期的互联网经济以“信息搬运”作为最核心的特征,大量内容不分精芜地涌入互联网,大量网站不惜力气地重复拷贝内容到自己的服务器中,用户上网的最大价值在于获得信息。网络媒体的加载功能在不断强化的同时,对传统媒体的依赖却依然存在,因此,网络传媒距离媒体所需的文化等属性还存在一定距离。

网络传媒属性的先天不足决定了网媒目前还不可能一统媒体江湖。目前,我国网络媒体还处在不能完全采编、制作新闻的初级水平,必须依靠传统媒体的内容和人力资源成长。尽管部分网络媒体认识到独立发展的重要性,也在大范围招兵买马,聘请新闻从业人才。但媒体最核心的东西就是新闻,在这个方面,传统媒体一直在发挥着重要的传播作用,网络传媒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依托传统媒体发展。①

此外,网络媒体的编辑、转引功能在新媒体跑马圈地的同时,还没有构建起自己的文化属性,对于网络来说,除了交互功能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即时性及草根属性,但是目前,网络所具备的这些优势还没有体现出来。从这一层面上说,网络媒体还只是传统媒体的立体延伸,随着网络媒体功能的不断完善,网络的文化属性势必会逐渐浮出水面,成为网媒独立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

二、博客的传媒及文化属性

从2002年博客正式在中国兴起以来,学界对它的研究就没有中断过。随着博客的发展,以博客为标志的全新网络传媒正在勃兴,“信息爆炸的互联网也的确需要具备信息收集、阐释、整理能力,同时提供个人想法的信息收集者,无论是否走向商业道路,无论是否代表个人或机构或政府组织,博客们有望成为公众的网络信息代言人。”②

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增长,博客将进一步普及,2007年,中国博客用户接近1亿,到2008年预计达到1.5亿,博客的勃兴,开启了互联网个人时代的到来。然而,博客的脚步并没有到此打住,随着名人尤其是作家群、记者群等专业精英人士的加盟,在博客模糊了“草根”还是“精英”文化的界限的同时,博客的公开性逐渐取代了原来的日志属性,“私人”性也更为弱化。

2001年,“9・1l事件”使博客第一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发源地。当时,几乎所有的主流网站都因访问量过大而近乎瘫痪,而全球最大的博客服务提供网站blogger.com上则出现了上百个报道“9・11”的个人博客站点,了无数业余照片、录像和现场录音,有目击者的亲笔描述,也有急迫希望得到亲友消息的恳求,远远超过了专业记者。接下来发生的东南亚海啸事件,延续了博客作为新闻发源地的特性。经过重大突发事件的洗礼,如今的博客传媒功能已经日益强大,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传媒力量。

对于博客的论述,《纽约时报》认为:“如果博客只有一个人看,就是在写日记;如果有几十个人看,就是和朋友在一起;如果有几百个人看,就是有影响力的一种势力和权力;如果有几千个人看,就是一个商业、一个媒体。”按照《纽约时报》的评价,点击量不同的博客可以根据影响再次细分成不同的属性,虽然大部分博客还只限于小圈子朋友之间的互动,但是点击量以几何级数增长,媒体属性日趋明显的博客群在人们的视线中也正在兴起。

那么,博客与其他传统网络媒体之间又存在着何种关联呢?实际上,博客和网络媒体之间只是协同、互补的和谐。博客愈加充实了我们的信息源,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博客以传统网络为载体,以零门槛进入的优势,在最大程度上扩大了网络媒体的草根属性,也使得网络媒体逐渐完善了自己的文化属性,为日后网络媒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自身新闻采写功能的不足,网络媒体成为传统媒体的自然延伸,在新旧媒体共存的泛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在和网络媒体积极合作的同时,也以网络媒体转引新闻数量为影响力扩张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随着博客的兴起,特别是博客涉足新闻领域后,这种原定规则已经在发生变化。

其实,新闻从业人员涉足博客圈的现象并非偶然,因为收集资料和传统媒体实际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加之外在不可抗拒的因素,使得传统媒体记者的信息只是实际采访占有信息的一部分,而这些信息的价值也是不可低估的,基于此,博客成为一些专业记者信息的第二窗口。这种传统媒体过滤的信息补充成就了博客的新闻属性,加速了博客价值的迅速提升,在客观上恢复了文化在网络间传播的原生态意义和原形态价值,这是与传统网站的形式主义内容路线彻底决裂。

三、博客走向与网络原生态价值的构建

在我国,博客承载的新闻等传媒属性虽然正在增强,原生态信息的也在丰富传统媒体的视角。两年来随着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开辟了自己的博客并在主页中预留了博客版面,博客军团在网络媒体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而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博弈中崭露头角的博客也逐渐引起传统媒体的注意,如今,一些地方平面媒体也专门开辟了“博客”专栏,转引博客论点成为报纸增加卖点的新时尚,新旧媒体间原来形成的转引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单向转引正变成两者之间的互动双向转引,在这种互动中,网媒展现出自己原生态价值。

而博客的未来走向如何,正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话题。当社会各阶层群起而“博”的时候,中文博客能不能出现更为细化的整合分工,出现类似美国一样的战争博客、时事博客等,从而完善网络传播的原生态基础构建,这些都成为博客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但是截至目前,已经开通的中文博客群还没有完全承担起网络原生态价值的构建任务,中文博客完成网络原生态价值建设的任务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博客的兴起已势在必行,而由博客兴起带来的对于网络的反哺也将使网络在未来更具有竞争力。网络孕育了博客,并赋予其网络的所有优势,而博客则把原生态的信息加载在网络上,丰富了网站的信息内容,为网络原生态价值的建设提供了基础。如果说网媒是新一代媒体的代表还不具有说服力的话,那么,以博客这种“自媒体”为特征的传媒的兴起则弥补了网络原生态文化的不足,博客作为网络尖兵也将引导新一轮的媒体竞争。

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形成,必然有它的社会基础。作为网络传媒原生态价值构建者的博客,也应该具备深厚的社会底蕴,随着博客服务商对于博客的细分,相应的有秩序规范的博客将取代现有的无序状况,各种专业人士的加盟,特别是不同领域专家的开博,将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博客价值的走向,而新闻从业人员的不断加盟,也将为传统新闻业与博客间带来新的互补。

可以肯定的是,以博客为代言的网络新传媒刚刚起步,网络原生态的构建也才开始,随着博客交流技术的成熟和网络技术的向前迈进,博客将纠正目前单一大众传播产生的片面性,推动网络文化的进步,促进传媒业界更加和谐、快速地发展。

注释:

①张成良:《多媒体融合》,《泛媒体时代的媒体生存法则》,《传媒》,2006(7)。

②李琦:《博客:传统新闻界的梦魇抑或救星》,《新闻界》,2005(2)。

网络博客范文3

说道博客营销,就不得不说搜索引擎对于博客的感观友好问题。百度在更新了自己的算法之后,再一次调整了自己的算法,降低了其他博客的权重尤其是新博客,同时提升了自己百度空间的权重。进行网络推广操作,如果你选择博客营销,那么百度博客是一个必选的平台,当然如果你有操作其他博客平台的经验,也可以一起操作。

针对一个企业网站,如果进行博客营销,一般的就是建立企业的博客,然后用于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企业文化的体现,一般以诸如行业评论、工作感想、心情随笔和专业技术等作为企业博客内容,使用户更加信赖企业深化品牌影响力。

企业网站做博客营销没有想想中的那么复杂和男操作。我们可以在博客营销方面为企业自建的博客或者通过第三方BSP来实现自己博客的推广,企业通过博客来进行交流沟通,达到增进客户关系,改善商业活动的效果。企业博客营销相对于广告是一种间接的营销,企业通过博客与消费者沟通、企业新闻、收集反馈和意见、实现企业公关等,这些虽然没有直接宣传产品,但是让用户接近、倾听、交流的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营销手段。企业博客与企业网站的作用类似,但是博客更大众随意一些。

网络博客范文4

讯:一个博客对一个景区有什么作用?或许这个问题的答案,市区双龙景区了然于胸。日前,双龙景区正式对外宣布,要在传统途径之外,走上网络营销之路。

据介绍,双龙风景区邀请了专业的网络营销公司打造双龙在互联网上的品牌形象,除了招募网络撰写游记文章之外,还拍摄制作了不少宣传网络视频投放到了新浪、优酷、搜狐、土豆等多家网站上,将在未来不定期地组织一些QQ群活动,推出网络互动项目,并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上设置了关键词。除此之外,双龙景区还重新改造了自己的官方网站(),并表示将在未来不断完善和提升,推出网上订票系统,及时公布活动信息等。

对此,双龙景区负责人汪建生表示,过去网站因为推广力度不够等原因点击率一直不高。未来将走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相结合的道路,尽力打造双龙洞这一金华旅游名片。

据悉,继双龙之后,我市武义、兰溪、金东区等县(市、区)的旅游企业,也有意在网络营销方面作出尝试。(来源:金华晚报;文/陈月丹)

网络博客范文5

一:提高个人的品牌拓展人脉资源

我们知道在互联网上要想营销成功,也得需要很强大的人脉资源,如果在互联网上认识的人很少,社区的圈子也比较少,那么对于推广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们应该要从自己身边的人际关系开始,同时也要拓展网络上的人际关系,而博客就是拓展人际关系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在博客上我们能够发表自己的经验和心得,自然能够吸引不少人来关注,然后在博客的评论栏目进行互动,时间久了自然就有了忠实的用户了,当然也有的就能够成为你的朋友,你的人脉关系自然就广了,然后你的个人品牌的魅力自然也就建立起来了!

二:能够将经验相互分享

其实自己在推广的时候往往会有不少的心得,这些心得到博客上来的时候,往往会有不少人来评论,自然我们就能够通过这些评论能够找到自己的心得还有那些不妥之处,然后再进行相互交流,这样就能够形成相互学习的氛围,于是就能够结交很多推广方面的朋友,你的推广的思路也会因此扩展开来!

网络博客范文6

关键词 远程网络教育;远程教学;辅导教师;博客;教学平台;学习资源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33-0247-02

远程教学是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各种通讯技术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再加上辅导教师的辅导完成学习的。远程教学平台是各网络学院进行远程教学的基础和主要手段。同样广播电视大学作为国家最大的远程开放教育机构。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到省级到市级电视大学“三级式”远程教学平台。

1 教学平台的使用情况

从2002年开始试行,已经走过了8年的时间。有一组数据反映出远程教学平台的使用状况。2009年6月,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公布了5月份全省各级33个教学平台用户访问情况。吉林分校直属班为894,白山分校直属班901,辽源分校直属班2572,白城分校直属班500,磐石电大工作站88,靖宇电大工作站4等。根据各校的在校人数进行统计,辅导教师和学员在一个月之内访问教学平台的人均次数最多二次或三次。按一个学期四个月计算,学员一学期只访问十次左右,教学平台的利用很低。同时,教学平台的交互功能BBS讨论区,课程讨论等有一定学习价值的贴子也很少。远程开放学员对辅导老师依赖性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工具最多的是电话和QQ,在学习过程中两者只能完成简单性传达性的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

笔者针对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的网上教学,经过多年基层电大教学指导,总结出博客对远程教学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1.1博客是建立师生情的桥梁

网络教学通常利用现代技术互联网进行远程教学,远程学习是一种虚拟的学习社区。老师和学生之间处于师生永久性的分离的状态,因此,教与学处于时空分离的状态。作用辅导教师很难了解每一个学生性格特点,学习状态,思想观念。博客的模式是平等的,是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博客发表一些教学观点,个人生活感悟,学生通过博客发表学习体会,学习过程的烦恼,相互留言,交流情感。这种自由式互动可以为师生和学生之间营造一个比较熟悉的人际交往情境,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交流和学习。

1.2博客丰富教学资料

广播电视大学从中央到省电大都具有完善的网上教学平台系统,精编课件、网上直播课堂,课程介绍已经有很好的说明。作为基层电大教学指导教师没有必要将自己的教学内容再传于教学平台上,这样会造成内容的重复,没有系统性。那么将自己的平时积累的教学心得、教学设计、研究成果、课件等等上传到博客上,从而形成属于教师个人的资源。每一位老师都有他教学个性,和传授知识的小方法小技巧及在学术方面的某些特殊偏爱,通过书写博客可以将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和交流。同时,学生博客收集一些教学视频,模拟试题等学习资料,与同学共享和交流,通过浏览他人的博客日志,使知识获取的广度和效率得到提高。

1.3博客在远程教学中具有的特性

1.3.1有效性

大多数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由于技术和设备的原因,网站很难保时保量的满足学员任意登陆,教学平台在考前会因为学员集中上网,出现登陆难、网速慢、课件等教学资源打不开的问题。而博客一般通过百度、搜狐、新浪等大型门户网站建立的,强大的硬件支持,精湛技术团队。学员登陆自由,无拘无束。

1.3.2开放性

上海师大黎加厚教授认为:博客的教育意义在于将互联网从过去的通讯功能,资料功能、交流功能等进一步强化,使其更加个性化、开放化、实时化、全球化,把信息共享发展到资源共享、思想共享、生命历程共享。然而,网络教育教学平台,只有是本校网络学院学员或电大开放教育正式学员才有资格注册,经过验证才能进入教学平台,门槛很高,没有做到真正的开放。博客的建立和使用做到“无成本,无限制、无形式”的三无条件。任何人都可以注册建立自己的博客,没有任何的限制。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网络应用模式,它一出现便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和参与,现在全球有数百万的Blogger,而且每4s中就会产生一名新的Blogger。

1.3.3交互性

有很多的交互方式中,或多或少都会带来不方便的因素。例如:BBS论坛中的学习讨论基本上都缺乏教师的有效组织或指导,多为学生自主、无序地发言,且部分发言内容偏离讨论主题;留言板上的问题也只是学生的提问的多,教师的解答的少。 即便发表有价值的学习内容,也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很难再找到自己发的贴子。而博客不需要注册就可以回复,同时无论是在自己的博客写过的东西还是参与的其他博客的讨论,都可以保留在自己的博客中,同时通过原始文章可以找到网络上所有关于该文章的讨论,用户可以对这些发言方便地查找和任意处置。

1.3.4灵活性

博客在注册和发表时无任何权限,同时发表内容的形式上可以上传文本、图片、动化、视频等。博主本着我的地盘我做主的主人翁责任感,管理和维护自己博客。网络学院教学平台对指导教师的管理权限是受控制的,由于技术和权限的制约指导教师的多媒体的学习资源无处可失不能自由上传,要由专门的技术管理人员完成,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很多辅导老师只做最简单的PPT课件,既好做又好上传。然而,博客为他们提供了展示个人学识的舞台。

1.4博客是远程辅导教师展示自我的平台

教师除了与一般人有共同的需要外,更注重的是高级的精神需要。教师一般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在追求物质需要的同时,更注重自尊维持、荣誉和成就的需要、劳动成果要获得他人承认。作为远程教学的辅导教师只停留在远程辅导、答疑上,处于被动的状态,丧失教师的成就感。建构博客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师的自我学习,是教师自我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也可以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愉悦。教育博客的出现,正好给教师提供了一块可以在上面耕耘、播种、收获的“练功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可能充分地展示自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