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宿舍关系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宿舍关系调查报告范文1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08年12月走访了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财经大学、石河子大学等6所北疆高校,在自习教室、学生宿舍以及班级中发放问卷365份,其中有效问卷351份,有效率为96.2%。其中男生46.7%,女生53.3%,大一8.0%,大二15.7%,大三40.2%,大四33.0%,研究生及以上3.1%,汉族学生84.3%,其他民族学生15.7%。所有数据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研究发现
1.接触媒介
随着媒介触角的深入,大学生课余生活呈现媒介主导的倾向。调查中,课余时间选择看书报杂志以及上网的学生分别为68.4%、67.8%,而看电视的比例为39.9%(图1)。其中网络接触时间最长,有14.9%的学生每周接触网络14小时以上,即平均每天2小时以上。值得注意的是,85.4%的学生使用手机上网,其中57.3%经常使用手机上网。
图1:被调查大学生课余时间主要活动
2.使用与参与媒介
从图2可见,报纸和广播主要是了解信息的渠道,电视则主导娱乐,网络集合了传统媒介的众多功能,并在人际交流方面有着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不过不少被调查者上网时并没有很明确的目的,有时候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
图2:被调查学生媒介使用目的与动机
其中QQ、EMAIL、博客、校友录等四项网络应用服务都有较高的使用率,分别为96.9%、64.4%、57.5%、56.4%。这四项都是网络媒体实现“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手机上网支持较好的应用。其他如网络游戏(28.2%)、个人主页或网站(25.9%)、网络购物(22.2%)、播客(11.4%)等应用普及程度较低。
在使用网络中,部分学生会遭受各种各样的困扰(图3)。其中,“网络信息太多难以找到想要的信息”的中选率达58.1%。对很多学生来说,如何从海量信息之中筛选出自己所要的资料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图3:被调查学生使用网络时遇到的困扰
被调查者收看最多的电视节目类型分别为新闻节目56.4%、访谈节目53.8%、综艺节目53.3%、电视剧50.4%,呈现出多元化但以娱乐消遣为主的收看特点。观看的电视剧类型当中,韩剧占44.2%,美剧占42.2%,据笔者实地观察,在学生宿舍中通过网络方式收看韩剧美剧的情况不在少数。
最后,被调查者的媒介参与度不高。网上发帖或评论、博客等有超过70%的被调查者表示曾经参与过,但经常参与的也只有10%左右;而向报纸投稿、拨打节目热线电话或者发送短信、参加媒体举办的各种活动、到媒体单位或广告公司实习等,则有超过70%的学生从未参与过。
3.媒介及信息的解读及批判
对于媒介所描述的世界,86.9%的被调查者认为这些描述“部分是真的,部分是假的”,只有4.3%的被调查者相信“基本是真实的”,甚至有人认为“媒体上假的内容比真的还多”。对媒介信息的信任程度与消息源有关,但是33.6%的被调查者表示会留意信息的来源,28.6%的学生表示不留意,还有37.7%的学生表示要看情况,表明学生对消息源并不十分敏感。他们认为媒介信息中“部分是真的,部分是假的”,但是正确解读媒介信息、判断媒介信息真伪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媒介素养理论强调受众主体性,本次调查中,有7.5%的被调查者认为面对媒介,受众是主动的,33.0%的被调查者认为受众是被动接受者;55.2%被调查者认为兼而有之,共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对于媒介与人的关系表现出比较消极的态度。
不过媒介依然是表达观点的平台。高达77.5%的被调查者认为网络可以成为自己表达观点的平台(图4)。可以说,大学生利用媒介表达自己的意识还是较为强烈的。
图4:哪种媒介能成为你表达观点的平台
大众传媒对被调查者来说,主要有这么几方面的影响:观点思维(59.3%)、知识结构(47.6%)、人际交流(45.3%)、生活习惯(33.0%)、人生观价值观(32.2%),认为大众媒介对自己没有影响的只有5.1%,可见大学生对于大众传媒对自身方方面面的影响已经有比较全面的认知。
对以上各项数据进行年级、性别、专业、居住地、疆内外等基础数据进行交叉分析,并无显著差异。在高校相似的媒介环境和教育环境之下,学生个体养成相似的媒介素养。
三、总结与思考
基于以上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北疆地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已经大致呈现面前。在总结其媒介素养现状的基础之上,将结合已有的研究进行更深入的对比思考。
1.浅使用浅卷入:北疆地区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主要特征
综合上文的分析,本次调查中所呈现的北疆地区大学生媒介素养总体情况如下:
媒介接触与使用层面上,大众媒介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满足了他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与人交流的需求。其中,网络和手机成为大学生媒介消费中的重点。
媒介参与层面上,表现出较低的主动参与度。被调查学生虽然大部分能认识到受众在媒介面前具有一定的主动性,但是实际媒介参与行为较少,媒介实践则更是少之又少。
对信息及媒介的解读与批判感性认识为主、理性认识不足。在与媒体丰富频繁的接触中,他们积累并自发形成了部分认识媒介、使用媒介、解读媒介以及批判媒介的能力,但是这样的媒介素养并不是在科学的媒介理论指导以及系统的训练下获得的,其直接后果就是大学生群体整体的媒介素养水平低下。①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和系统训练,他们的媒体行为更多地表现为信息社会中的一种本能需要。
总体而言,北疆地区大学生频繁的媒介接触停留在获取信息以及娱乐休闲的浅度使用层面和浅度卷入层面,偏向感性的媒介解读和批判能力更未能使他们具备较高水平的媒介素养。
2.东西对比:北疆地区其他地区大学生媒介素养之比较
在媒介接触动机上,从以“了解信息”为主到“娱乐休闲”占据重要地位。2003年针对西安各高校本科生的媒介素养调查认为,“了解社会”、“了解生活资讯”和“学习”是大学生接触媒介的主要动机;②而2005年的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称,大学生虽然以了解信息为最主要的消费动机,但在实际消费中,却明显倾向于休闲娱乐,并且在网络消费中有更为明显的表现。③2006年底进行的江苏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结果显示,69%左右的大学生选择“信息、资料来源”,另外51%选择了“娱乐”。④本调查中,“了解信息”是学生接触媒介的主要目的,“休闲娱乐”则紧跟其后,是接触电视媒体的首要目的。笔者认为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媒介提供娱乐的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开发,另一方面,消费媒介本身亦成为一种休闲方式并挤占了其他休闲娱乐的时间。
在媒介接触类型和时间上,反映出以网络媒体为主的“复合化”趋势。调查中发现,不少学生宿舍已经接入互联网,学生可通过包月使用网络观看电视节目、电影以及网络视频,学校周边亦多见网吧的身影。硬件条件的改善为上网消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其他媒介不如东部地区发达的情况下,北疆地区大学生在媒介消费上选择网络的意愿甚至可能超过东部地区大学生。
对媒介及媒介信息的理解上,本调查中认为受众面对媒介时是“主动的”或者“主动被动兼而有之”的学生比例(共62.7%)高于2005年的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结果(48%),⑤对媒介报道真实性的认知情况也有与其他几次调查结果相似的表现。笔者认为,近年来一些受众主动通过媒介参与公共议程并成功干预公共事务的重大事件的发生以及诸多虚假新闻的曝光,尤其是受到网民关注的事件,如“华南虎照”事件、“厦门PX项目”事件等,让接触了解到这些事件的大学生从中学习到一些对媒体的新的认识以及新的技巧,从而使得本次调查中大学生对受众的主体性以及媒介世界的真实性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3.塔顶迷雾:基于调查结果以及东西部地区比较的一些思考
从“知识沟”理论来看,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体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⑥在信息社会里,这种趋势则更为明显。媒介素养的差异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正是“知识沟”的表现之一。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我国东西部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数字鸿沟”现象,但本次在北疆地区高校进行的媒介素养调查却与已有的几项在东部以及中部地区进行的实证调查研究有着较为相似的结果,即在大学生群体当中,这种地区差异的程度小于整个东西部的差异。
有研究表明,不同的社会和信息环境下,甚至拥有不同的教育资源,但相似的教育背景为青少年认知媒介提供了几乎相同的知识背景、逻辑思路和思维结构。⑦被调查者在校期间生活在乌鲁木齐,即身处新疆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和信息中心,再加上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大学生群体其实是新疆地区内占有较多教育资源、文化资源以及媒介资源的群体,网络媒体突破时空限制的传播方式更让不同地区的大学生比以往更大程度上可能共享同样的信息资源,东西部的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并没有带来两地大学生群体媒介素养水平本质上的差异。虽然各自站在媒介高楼的塔顶上,媒介素养水平偏低犹如一层迷雾,使得站在塔顶上的人未能看的更远。
由此亦再次提出实施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从超于保护主义的角度来看,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不是要保护年轻人不受媒介的影响,从而将他们导向“更加美好的事物”,而是要使他们能根据自己的利益作出明智的决定,⑧目前在我国,各地教育模式是类似的,学生所接受到的媒介素养教育也是类似的,只能学习到使用媒介的基本能力,而对媒介的更多认识以及理解和运用仍然是通过实际接触媒体的过程自发形成。因此,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媒介素养教程以及课程设计等应是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先行条件。在传授媒介知识的基础上,亦应鼓励学生积极地使用媒介、参与媒介实践,实现感性批判与理性认知的结合。
注释
① 鲍海波、杨洁、王喜严:《象牙塔里看媒介――西安地区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J],《新闻记者》,2004,第5期,第18页
② 鲍海波、杨洁、王喜严:《象牙塔里看媒介――西安地区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J],《新闻记者》,2004,第5期,第16页
③ 刘佳:《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J],《新闻记者》,2006,第3期,第61页
④ 高山冰:《江苏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分析》[J],《青年记者》,2008,第1期,第53页
⑤ 刘佳:《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J],《新闻记者》,2006,第3期,第62页
⑥ 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页
⑦ 路鹏程、骆杲、王敏晨、付三军:《我国中部城乡青少年媒介素养比较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红安县两地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第3期,第87页
大学生宿舍关系调查报告范文2
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现状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对象与内容
1.调查对象。本研究将河北省5所高职院校15个专业675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收回有效问卷 639 份,有效率为 94.67% 。
2.调查内容。采用自编的人际关系调查问卷收集资料,所编问卷采用是否式形式。调查工作在大学生入学2周后即2006年10月初完成。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问卷完成后输入计算机,用SPSS13.O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经统计分析,各年级之间的人际关系现状不存在显著差异,我们只从以下几个方面做总体状况的分析。
1.人际关系的现状。从调查问卷的1、2、3、6问题可知,只有9.2%(有59份)的人不关心自己的人缘;有5.8%(有37份)的人独自在食堂吃饭;有18.5%(有118份)的人和一群人在一起时会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有13.6%(有87份)的人发现朋友有难时不求助自己;有39.9%(有255份)的人不向别人吐露自己的包袱、挫折以及个人的种种事情。由此可知,大多数大学生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际关系也不错,但自感缺乏能互吐衷肠、肝胆相照、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为此,有时不免感到孤独和无奈。
在大学中,人际关系比较复杂,老师与学生联系没有那么密切。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而且各自的兴趣爱好也不相同,同学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因此大学生在短时间内还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做的最多的一件事便是给朋友和家人打电话,倾吐自己进校后的孤独寂寞与思乡之情,在这期间最能让他们兴奋的就是接到家人和老同学的电话或短信。而越是从信中得到温暖和慰藉,就越感到周围的冷漠和内心的孤寂。另外由于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技巧等原因,难以建立友好的协调关系,有时甚至会和同宿舍的人发生冲突。
2.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积极心态。从调查问卷的问题可知,在日常的交往过程中,有32.2%(有206份)的人感觉到一个新集体中交朋友不容易;有14.7%(有94份)的人闲暇时不喜欢与人聊天。有10.0%(有64份)的人当同学、朋友取得进步或成功时并不真心地为他们高兴。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常表现出一些心理障碍,妨碍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这些心理障碍主要是恐惧心理、自卑心理、封闭心理、自傲心理、嫉妒心理等。要与他人顺利交往,就需要克服这些不利的心理。在此基础上,还应注重塑造自身良好的个性品质,如诚实、热情、聪明、能干等,这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使他人欣赏并为之钦佩。具有热情、诚实品质的人是最受欢迎、最富吸引力的人。其中,热情的品质往往成为决定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的关键因素。热情的主要表现是对人、对事采取称赞、欣赏和支持的态度。
3.社交行为及交往技巧。从调查问卷的问题可知,在日常的交往过程中,有21.1%(有135份)的人因朋友开玩笑过头而板起面孔甚至反目;有17.1%(有109份)的人在任何场合下都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有55.4%(有354份)的人和与自己兴趣爱好不同的人相处时感到兴趣索然、无话可说;有44.4%(有284份)的人不善于和老年人谈他们关心的问题;有32.9%(有210份)的人没有逗乐儿童的手法;有35.8%(有229份)的人有时会与别人谈论一些自己感兴趣而他们不感兴趣的话题等。
对大学生而言,掌握一定的人际关系技巧很有必要。如主动交往、并给对方良好的印象,关注别人的需要、兴趣和感受,学会倾听并进行建设性的交谈,有效地交流信息和增进感情,学会理解他人和赞扬他人,承认他人的优点,并在交往中把握自我坦露的度,既有效地保护自己,又不伤害对方。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与别人进行无价值、无意义的争论。大学生血气方刚,争论的结果往往是不欢而散,不仅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反而加深了同学之间的隔阂。在学习和生活中应尊重别人的意见,避免直接地指责。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面临威胁时,他将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辩护倾向,从而使交往陷入危机。另外,自己有错误时要敢于承认,这样非常有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
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现状的讨论与建议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当前部分大学生人际关系还存在着不足和缺陷,人际关系不良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妨碍着他们在成才的道路上奋进,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苦恼。我们应当客观分析现状,趋利避害,充分发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内在潜能,并调动各方力量,创造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良好外部条件,形成完善大学生人际交往体系多方面的合力。
1.鼓励学生多参加社团活动、多与同学交往。学生参加的活动多了、与同学的交往多了,生活充实了,也就淡化了想家的情绪,同时心也就安定下来了。结合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我们曾做过一个团体活动,让参加活动的学生微笑着和其他人握手或拥抱,寻找家的感觉。活动结束后,每个学生都很愉悦、很放松。最后要求学生回去每天对着镜子练习微笑,每天找一位同宿舍的同学练习拥抱。后来对部分参加活动学生进行了访谈,感觉效果较好,并及时进行了鼓励,同时对学生的一些困惑进行了解答。
2.建立健全心理咨询体系,调整大学生交际心态。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首先必须调整好交际心态,树立正确价值取向。调查中,不少同学希望“能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体系”,在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遇到困难时,可以第一时间得到心理专家的帮助。因此,建立健全校园心理咨询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3.开设相关课程,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针对一些学生由于交际能力有限以及缺乏一定的防范意识而导致的问题和困惑,可以开设社会心理学、礼仪课等方面的课程,也可以定期邀请专家前来开展培训讲座,对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向学生介绍与不同人群相处的经验,如:教授必要的校外交际技巧、教育引导学生理性把握寝室人际关系、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与异性之间的关系等等。同时,针对“社会上人际关系比校内更复杂”,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难以应付,容易上当受骗”;“网络世界中鱼龙混杂,大学生尚缺乏足够的经验去辨别真伪”这些问题,学校也可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加强自我防范意识,以防止他们因交友不慎而误入歧途。
4.加强校园各方管理,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提供有效平台和有利环境。如今,大学校园也逐渐被各种不良风气所侵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对此可以联合各方力量,加强校园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进而形成有利于大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的良好道德风气,在一定程度上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给大学生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此外,75%的同学希望“学校提供平台,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因此,举办更多参与性强的活动或加强跨校联系、进行社团联谊等途径可帮助学生实现结交更多朋友,发展人际关系的愿望。
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现状的调查研究相关文章:
1.浅谈高职学生的人际关系
2.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调查研究
3.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报告
大学生宿舍关系调查报告范文3
[关键词]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大学班级文化
知识管理是提高组织持续竞争力的源泉,可将知识管理思想应用到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之中。知识管理并不是简单的管理概念,而是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班级文化。对于以知识为主要竞争优势来源的学校而言,如何促进知识的吸收、创造、蓄积和维持,无疑是重要的管理活动。然而知识本身具有无形性,故知识管理活动应着重在人力资源方面,因为人力资源为组织核心的战略性资源,人力资源管理者在知识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大学班级文化的建立和重塑,是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关系到整个组织系统的运行和发展的系统工程。因此,用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指导班级文化建设,对于建成共享型的适合于知识管理的班级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大学班级作为影响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场所,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是相对于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班级主流文化而言的,它以班内的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为主要特征,体现出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班级文化建设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1班级缺乏凝聚力,学生缺少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班级凝聚力问题是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由于大学生正处于成人化的关键时期——心理断乳期,摆脱束缚、趋于独立是其鲜明的特点。因此一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膨胀,团队协作意识缺失。有些学生过分强调自我,遇到问题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考虑集体利益。对班级事务不感兴趣,不积极参加班级各项集体活动。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的一项研究表明,超过15%的同学对班级不满意,对班级内同学的团结情况满意度也不高。
1.2以宿舍代替班级,忽视整体沟通的重要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实行的都是学分制,行政班级将逐步被课程班所代替,“班级”的概念将逐渐被淡化。课程班具有流动性大、人员组成不固定、在一起相互交流少等特点,而学生宿舍恰恰弥补了这一缺憾,具有人员相对固定、流动性不大的特征。宿舍作为大学生活的基本单元,不仅是大学生住宿的场所,也是其学习、娱乐、交流交往的重要场所。以宿舍代替班级,阻碍了大学生之间的整体沟通。
1.3班级干部的选拔、培养缺乏科学的管理知识引导
新生入学之后就要进行班委的民主选举,这个时候同学之间往往缺乏足够的了解,往往选择自己宿舍的人或者是一开始辅导员委派的临时负责人。而一个班级开始建立的班委会对整个班级氛围的建立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在开始时仅仅依靠同学们的民主选举,就会缺乏科学客观的依据。笔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深深感受到一个新的班级班委会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在班级干部的选拔过程中给予指导。
班级干部因为处于学生干部的最基层,他们的工作往往被忽视,在培养上也往往缺乏适当的方式。有些班级干部只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传声筒;有些不能正确处理好与班级同学的关系,导致缺乏工作威信;有些因未能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如果不能及时适当地引导和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影响班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甚至直接导致班级建设难以顺利开展,使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动摇。
1.4学分制条件下,班级概念淡化
学分制条件下,班级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教学管理、学风建设等工作的有效载体。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可以自主选课,自主选择学习进度,甚至跨专业、跨校区听课,同一专业、同一班级的学生不一定在同一“课堂”中学习同样的课程,出现了“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的现象,班级成员聚在一起的机会较少,班级集体成员的生活拥有了更大的可自主支配的自由空间,班级概念淡化。
2构建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模型
我们所倡导的大学班级文化模式,是从班级自我管理的角度,以班级为平台,以班级愿景、目标为出发点,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为指导,以高质量文化渗透为目的,以班级活动为载体,通过班委会的领导,充分利用班级内部协调机制,而开展的一系列班级管理活动。大学班级文化模式逻辑框架如图1所示。
大学班级管理的目的在于对班级价值的最大限度挖掘、对班级内涵的积极拓展和对班级功能的充分发挥。班委会是班级自我管理的组织者,其作用在于通过完善自身的服务功能,协调班级各方关系,调动班级各种资源来实现班级目标。管理理念在班级管理中起着指导实践的作用,我们倡导的是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班级文化是有效地进行大学班级管理的软环境,要求班级以先进文化为共同追求,激发班级成员对班级强烈的感情投入,形成管理模式中各个要素良性互动的氛围,为班级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班级活动和班级文化是相互作用的关系。班级文化为班级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班级活动为班级文化的塑造提供了载体。
3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指导下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措施
3.1构建班集体的核心价值观,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
班级凝聚力是指班级成员在班级发展目标的引力下,自愿分担班级风险和实现既定目标的一种综合力,其实质是班级成员对班级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的总和。班级凝聚力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班级有较强的维持作用,可以保持班级的整体性、协调性,控制班级成员,提升成员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班级凝聚力建设首先需要关注班级价值观氛围,价值观的形成往往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完成的,任何班级都会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心理学者指出,价值观是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而形成的。班级文化中的价值认同,其实就是班级成员对其认为最能满足自己需要的文化进行选择,从而获得归属感。因此,班级文化形成的过程,可以说就是班级成员的价值观念不断完善的过程,是班级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的过程,是班级良好心理气氛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班级凝聚力形成的过程。
3.2以学风建设为中心,加强班风建设
班风是一定时期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和行为倾向,一旦形成又具有相对稳定性。班风建设一个突出中心就是在班级里面要建立学习氛围,一个班级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就不可能有一个好的班风;而一个好的学习氛围的形成,则是通过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来实现的。因此,在班风建设中,要坚持以学风建设为核心,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激励学生健康成才、主动成才。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确立目标。
3.3构建民主的班级管理机制
教育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特别是对自我意识和参与意识日益增强、思维敏捷活跃的当代大学生,引导他们进行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其自我管理的能力。学生是构成班集体最主要的因素,因此,高校班集体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职责在于构建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班级管理机制。
4实施效果
笔者以我校能源学院工业工程专业为例进行了此项研究,在相关领导的支持下,班主任与班委会及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有余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运用,班级管理工作已初见成效,具体表现如下。
4.1班级凝聚力显著增强
(1)组织各种团队活动,创造全班同学接触与彼此了解的机会,增进相互间的友谊,为提高同学关心班级、热爱班级、培养集体意识奠定基础。以工业工程2009级3班为例,2010年具体活动项目包括:①举办中秋节晚会,元宵节煮元宵,端午节吃粽子等温暖活动,每逢节假日把大家召集到一起,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②组织班级篮球赛、羽毛球赛等活动,鼓励大家都有一项自己的兴趣爱好;③郊游活动,天气好的周末,大家集体到缝针山、神农山等地进行春游活动和素质拓展活动。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同学之间开始逐步了解并体验到班级团队活动的快乐,从开始的强制参加逐步过渡到自愿参加,集体意识在同学中开始得到强化。
(2)班级“五班四制”文化建设,增强了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责任感。能源学院2010年12月份的班级文化建设大赛,以班级“五班四制”文化建设为主题,即班旗、班歌、班徽、班训、班风和班委会管理制度、学习文化管理制度、体育文化管理制度、宿舍文化管理制度。让各个班级的同学选出自己班级的班歌,设计出代表自己班级风格的班风,制定出班训和班风。每个班级派出代表,制作PPT,进行比赛,选择出最佳的组合,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增加了班级凝聚力和同学们的积极性。
(3)寝室文化管理取得成果。寝室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一种载体。2009年河南理工大学百年校庆之际,为了迎接学校百年校庆,丰富同学们宿舍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能源学院特举办了“迎百年校庆,创和谐宿舍”有奖征文大赛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年一度的寝室文化节也是同学们展现自己宿舍氛围的一个机会,同时给宿舍评定相应的星级,激发学生建设宿舍文化的热情。
4.2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指导班级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以工业工程2009级2班为例,针对原来班级中存在散漫、集体意识淡薄、缺乏明确的努力目标,但渴望改变现状的意识比较强烈的特点,在过去的一年中采取了以下措施,对班委和班级管理制度在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指导之下进行了改造和重塑。
(1)班委选聘和工作配置。通过对班级管理岗位进行职责和能力分析,将合适的人配置到适合的岗位上。具体表现在通过班级管理组织架构重建、工作分析,明确界定各个管理岗位的职责以及各个岗位之间的衔接关系,对每个岗位所需人员的任职资格和职责进行明确清晰的描述,同时制定明确的选聘程序,采用科学的招聘方法。包括:①通过对应聘同学申请表的分析,关注同学个人的兴趣、态度、价值观、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自我评价的能力;②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参加应聘者进行面试,根据班级工作实际情况编写基于胜任力的面试题目;③采用情境模拟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对应聘者进行评价。最后选聘合适的人选负责班级管理工作。
(2)对班委的工作进行必要的指导,培养班委的管理能力。开发与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提升和积累人力资本、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辅导员和班主任负有培养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责任。由于管理经验的欠缺,班委的工作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为了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承担起班级管理的主要职责,两个方面的工作是必需的:一是放权,让同学们去组织各种活动并负责相应的管理,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二是加强与班委和同学的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引导与总结,让他们在总结经验与教训中成长。通过以上工作,增进了同学们的相互了解,班委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班级管理工作逐步步入正轨。
(3)把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运用到班级干部选拔的过程中。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在短时间内用以了解有关工作信息与情况的一种科学手段,在组织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分析是权责明晰的具体体现,工作分析是组织成员绩效考评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做好工作分析是每个岗位设置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为了避免班干部职责不清给班级干部带来的诸多不便,应明确班级干部工作职责,为每个班干部制定工作岗位说明书。2009级工业工程2班班长职位说明书见表1。
(4)对班干部的考核实行360度考核的办法。对于班委会成员来说,对其主要的考核目标是衡量这一学期对自己职责的履行程度,是否完成了岗位工作说明书中所要求的任务,是否实现了为同学服务的工作宗旨和工作目的。工业2007级3班为了全方位对干部考核,采用了360度考核法对班委会成员进行考核。取得了显著效果。
4.3创建学习型班级
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学习型班级是一个可以熟练获取、创造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善于修正自身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和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处在大学教育阶段的同学们来说,建立学习型班级并非易事,但是一些班级通过努力,获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以工业工程2009级1班为例,采取的措施及结果如下。
(1)组成各种兴趣活动小组。包括体育小组,主要负责组队参加院系组织的各种比赛和运动会以及日常体育锻炼;英语兴趣小组,负责四六级考试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播;专业兴趣小组,负责专业知识的收集、整理、讨论等;文娱兴趣小组,负责班级各种文艺活动与院系文娱活动的组织工作等;计算机兴趣小组,负责提高成员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能力,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计算机类的活动,同时负责督促大家参加计算机二级、三级考试。兴趣小组成立后,先后开展一系列活动,包括体育比赛、开展各种讲座、小组讨论等。
结果如下:①充分发挥班级中具有一定特长与兴趣的同学作用,引导每一个同学依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形成不同的人力资本类型,有利于同学毕业后的职业选择;②对活跃班级氛围,引导同学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学习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客观上有利于班级文化的建立与强化。
(2)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研究能力的提升。为了提升同学们的研究能力与专业兴趣,班主任利用星期天晚上的时间履行导师的职责,有计划地逐步推进专业指导工作。包括介绍专业市场需求情况、专业学习内容基本构架、研究的热点问题介绍等;为了教会同学进行假期调查与调查报告的撰写,班主任专门收集了相关资料,组织编写了统一的调查问卷,发放了调查报告的范文等。
(3)建立多种信息交流渠道。建立了符合同学们年龄特点的同学录网页、QQ群以及飞信群等。通过QQ传输信息,为班委会和学生之间提供了有效的网上信息交流渠道,同时所有同学又可以在此沟通,大到国家大事,小到同学生活,雅到文学历史,俗到明星八卦,这些都加强了班级成员间的沟通,增进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
大学生宿舍关系调查报告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朋辈教育;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在大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重要作用:能提升大学生拓展自身就业能力意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从源头上解决就业难问题,实现大学生人才价值最大化;激发大学生的潜能,促进大学生确立积极的自我价值观。朋辈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我们将朋辈教育引入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并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已使其逐渐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效性的有效载体之一。
一、朋辈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优势和意义
所谓朋辈教育,就是指教育者充分发挥大学生伙伴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大学生相互传授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经验,及时进行思想、心理的交流和沟通,引导伙伴尽自己所能给对方精神上的鼓励和学习上的帮助,让彼此充分体验身边伙伴的关爱,借以见贤思齐、激发上进,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教育方式。朋辈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径,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有自身的优势和重要意义。
1.将朋辈教育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可以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
华北煤炭医学院2007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当大学生有了思想问题时,首先选择的是向朋友倾诉(80.5%),其次是向母亲(45.6%)、同学(40.8%)、恋人(38.2%)、父亲(28.1%)、同龄亲属(18.9%)倾诉。由此可见,大学生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他们往往能够听取或采纳朋辈伙伴的意见和建议。当前,在大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关键在于如何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如何多途径多载体引导大学生对未来进行准确的定位。笔者在2010年就朋辈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作用问题对所在学院的48位大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结果显示,70%以上的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愿意参考来自同学或学长的建议。因此,我们认为将朋辈教育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有助于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
2.将朋辈教育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可以缓解生涯辅导师资队伍紧张问题
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起步早,重视程度高,职业指导已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从业者呈现专业化、职业化和高素质的特征。而目前我国高校专职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人员数量少,多数是一般党政干部或者辅导员,而且是兼职参与此项工作。他们平时工作繁忙,加上“半路出家”,很难给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辅导,由于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其成长环境、社会资源、价值观、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各异,他们迫切需要个性化的生涯辅导。将朋辈教育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可以缓解生涯辅导师资队伍紧张问题,例如,笔者所在学院实行的“导生”制度,从新生入校开始就给每个新生宿舍聘请了一名“朋辈辅导员”,这些“朋辈辅导员”由优秀的在校大学生和毕业校友担任。经过多年实践,此项制度的实施在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引导大学生初步做出合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3.将朋辈教育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可以促进生涯规划教育的社会化
当前,随着高校对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以及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大学生都树立起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然而由于他们普遍缺乏对社会的了解,一部分大学生过高地估量自己,导致制定的职业生涯目标高于实际情况;另一部分大学生缺乏自信,过低地估量自己,制定较低的职业目标,无法起到激励作用,不利于个人发展。因此,聘请部分优秀毕业校友担任朋辈生涯辅导员,由于他们对社会需要和企业对人才的标准有一定的了解,让他们参与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可以实现学校与社会相结合,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社会化。
二、朋辈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探索与实践
1.实施全程、全员生涯辅导
在国外,生涯规划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贯穿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全过程,而在国内,中小学校生涯规划教育几乎处于空白,高校也一般注重于知识方面的传授。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要覆盖到全体学生。作为在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补充,朋辈生涯辅导也应发挥朋辈教育的优势,实现全程化和全员化。通过实践,在开展朋辈职业生涯辅导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要各有侧重:一年级,主要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侧重帮助学生制定四年学习计划,通过朋辈榜样示范引导学生初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二、三年级,主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侧重分享社会需求,分享培养专业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方面的途径和心得;四年级,主要帮助学生求职面试,侧重分享求职面试过程的心得。
2.多途径组建朋辈职业生涯辅导员队伍
优秀朋辈职业生涯辅导员队伍关系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效果,一支优秀的朋辈生涯职业辅导员队伍是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引入朋辈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朋辈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开展朋辈教育必须依托和依赖于一定数量的优秀大学生和优秀校友。要注重选拔学习成绩较好、思想政治素质较高、具有较高政治敏锐性和是非鉴别力、在学生中具有一定的威信、乐于奉献的在校大学生和毕业校友组建朋辈职业生涯教育队伍,为朋辈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有效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青年在不同时期的需求,分类组建朋辈职业生涯辅导员队伍,比如在学习方面、科技创新方面、创就业方面等。
3.多载体设计朋辈职业生涯教育模式
国内很多学者都建议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列入高校教学计划,使其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运用科学方法制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并结合学生需求进行全程指导,从学生进校开始到毕业求职期间分阶段进行不同内容的职业指导,即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做好生涯规划。而朋辈职业生涯教育是在第二课堂发挥作用,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在实施朋辈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中应贴近青年需求,贴近学生实际,多途径设计教育载体和模式,如设立朋辈职业生涯辅导员库,当学生有需求时可以随时在人员库里分类别地找到相应的辅导员,进行辅导;设立生涯规划辅导咨询专题网站,朋辈职业生涯辅导员可以在线和学生交流;利用专题报告论坛分享朋辈辅导员们生涯历程;深入学生宿舍进行面对面指导;用视频和文字等形式纪录身边优秀朋辈职业生涯辅导员的生涯历程,供学生参考;在毕业校友类朋辈辅导员的帮助下进行创就业实践等。
三、朋辈教育在工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思考
1.加强对朋辈职业生涯辅导员队伍的培训
将朋辈教育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对朋辈职业生涯辅导员的培训和教育,要注重提升朋辈职业生涯辅导员的理论修养、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让朋辈职业生涯辅导员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以及注重提升工作的方法和艺术,要制定相应的系统培训计划,让朋辈职业生涯辅导员全方位了解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意义,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步骤,开展朋辈职业生涯辅导的方式和途径,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侧重点等。同时,要坚持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朋辈辅导员的原则,只有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在实践中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朋辈职业生涯辅导员队伍,让他们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2.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完善激励和考核机制
要提升朋辈职业生涯辅导的实效性,学校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让此项工作有章可循。制度建设应包括朋辈生涯辅导员的选拔制度,如选拔条件、生涯辅导员类别等;定期联系制度,让朋辈职业生涯辅导员更好地了解工作对象的情况和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工作,并及时反馈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困惑,为第一课堂的教育提供良好支撑;经费制度,为开展活动奠定基础等。要完善相关激励和考核机制,给予优秀朋辈生涯辅导员进行奖励,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避免朋辈教育的负面作用
要注意维护朋辈辅导员的威信,规避朋辈榜样在学生中的负面影响。由于部分朋辈职业生涯辅导员仍然是学生,他们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尚在完善中,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稳定,有时甚至会受环境的影响,看问题还不全面。因此,在将朋辈教育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一方面要注意朋辈教育只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有效补充;另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在校朋辈职业生涯辅导员的教育,帮助他们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不断完善自我,在各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姚斌,刘茹.高校朋辈心理咨询实战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8,(9).
[2] 李国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的构建[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3] 赵宇红.借鉴国外经验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4] 孙丽萍.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鸡西大学学报,2007,(12).
[5] 薛艳,纪勇,朱宁.职业生涯规划: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动力[J].江苏高教,2008,(6).
大学生宿舍关系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媒介接触 认知需求 情感需求 理性需求
国内对于媒介接触状况的研究由来已久,但从上个世纪末到现在,专门针对青年媒介接触情况的调查研究比较少,较有影响的调查是共青团上海市委的《“当代传媒与青年”抽样调查报告》,分析了不同青年对不同媒介的接触动机。而专门针对高校学生媒介接触的全面的、整体性的、透析性的调查研究则极少出现。①目前在CNKI上可检索到的针对高校学生媒介接触的研究主要是按地区划分的,总的来说,这些研究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的量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以兰州市大学本科生为样本,考察他们的媒介选择情况并对影响他们的媒介接触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研究方法
本次观察的范围主要是兰州市目前的高校,所涉及的媒介类型主要有六大类: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网络和手机。鉴于小组人力有限,在观察地点的选择上,我们首先根据小组成员的人际范围从13所高校中抽取三所:兰州大学、兰州商学院和西北师范大学。
本研究采用开放式访谈和现场观察的方法收集资料,其中以开放式访谈为主。访谈开始之前,设计了访谈提纲,提纲中所列问题全部为开放式问题。分别对每位研究对象进行了两次访谈。访谈提纲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获取信息的渠道、选择这些渠道的原因、喜欢哪一类信息或栏目、这种偏好对自身的影响。
二、研究发现和实证分析
此次调查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在校大学生对媒介的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以及记忆的情况和影响因素,访谈问题主要围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接触媒介的动机、媒介可信度等。
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了一条类属故事线,如平时获得信息的方式、个人感兴趣的话题、平时接触信息对自身的影响、网上的交流是否会削弱现实中的人际交流,等等。另外,在分析访谈资料时找到了“个人需要”这个非常重要的本土概念。于是,选择它作为结论时标题的主语。
1、对媒介选择的影响因素――个人需要
传播学家E・卡茨等人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提出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求和社会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②即“这些研究涉及到社会和心理根源导致了需求,从而引起了期望于大众媒体和其他消息来源,因而导致了不同形式的接触媒体,以致产生了满足的需求”。③
虽然大部分学生认为网络的把关系统较弱,可信度也偏低,但因为学生宿舍一般都具有上网的条件,加上网络本身的便捷性和及时性,成为在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他们所关注的信息也是跟个人需要和爱好有关。
(1)影响媒介接触的认知需求――求知、获得尊重
人们对任何事物的接触和使用都是由某种需要引起的。正因为人们对媒介有着持续不断并越来越强烈的需要,所以在生活中媒介的存在形式不断得以强化。每种媒体的存在都是以受众的需要为前提和基础的。④传统的大众媒体在满足受众获得尊重的需要的同时又满足了他们求知的需要。当受众从大众媒介获取有用的信息时,在内心就会产生认可,在与别人谈论的时候,也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周围的人都在谈论某一个话题,而自己竟插不上话时,便会立即产生想看看这个话题的需求和冲动。同时,这也是一种求知的需求。这些在与侯某和尚某的谈话中得到了体现。
如在谈到平时接触的信息对个人的影响时,侯某这样说到:“获得话题吧,有利于人际交往。他人与自己谈论自身不了解的信息时也会主动去查找。”
尚某在谈到网络上的交流是否会削弱现实生活中的交流这一话题时表示,“网络不会减少我们的现实交际,朋友间的留言本身就是交际,网络上发表状态会扩大你的交际范围。”虽然与侯某回答的不是同一话题,但他们的回答都体现了受众个人在接触媒介时的求知、获得尊重的需要。
人们在有意识的接触一种媒介时,是处在“有意注意”的状态。
(2)影响媒介接触的情感需求――有意注意
一种情况是有目的地寻找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此时,视听行为的发生是由受传主体的强烈的主观需要引发的。还有一种情况是一开始是无意注意,受信息外在形式的刺激所促发,而后就有可能去阅读该信息。在这两种情况下,人们都是基于对信息内容的需要或兴趣,而信息外在刺激的特征却很难维持人们的有意注意。要促成有意注意必须要有两个因素:首先,信息内容要与受众目前需要相吻合;其次,信息要能调动受众深切的情感。
如在谈到平时感兴趣的话题和信息时,侯某谈到“个人比较关注微博,几乎天天上微博。对国际政治关系、足球、军事、财经报道、汽车比较感兴趣。”“会比较关注接近自身生活的信息。”李某则表示“一般看电影,体育新闻和赛事直播。对民生问题方面的信息印象较深”。侯某口中的“国际政治关系”、“军事”、“财经报道”和李某口中的“体育新闻”、“赛事直播”、“民生问题”基本上都是社会上的热点、焦点,这种关注焦点通常都是社会民众普遍关切的,有意注意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另外,人们对个人生活所涉及的事件也会有较强的了解需求,对接近自己的内容普遍比较感兴趣,这种情感上的需求可以很好地解释侯某比较关注接近自身生活的信息这种心理。
(3)影响媒介接触的理性需求――求真、求客观
受众可能会因为个人的爱好和信息外在的刺激而关注某一信息,但是这种关注并不代表着完全接受,其中包含了理性思考的过程。⑤在这一过程中,受众具有共同的接受心理,即求真心理和求客观心理。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那些公信力高的媒体之所以在人们心目中有如此高的地位就是因为它们长期秉承了真实性的原则。人们在接收信息时,不愿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缺乏真实性的信息上。一旦受众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就会对这个媒体失去兴趣和信任。目前,网络媒体由于缺乏法律的约束和行业自律的规则,充斥着大量失实、夸张甚至是子虚乌有的报道,也就导致受众对网络媒体上的信息普遍持不太信任的态度。
在访谈中多位访谈对象都就真实性谈了自己对媒体公信力的看法。其中,侯某说到,“网络上的谣言太多了,主要是网络这种媒体自身的限制,媒体公信力存在很大问题。”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对网络媒体是不太信任的。对此他也有自己的选择,“网络还是停留在较浅的层面。平时就是浏览网页、新闻之类的,侧重娱乐的时间较多,会在网上排遣心情,比如发状态、更新心情。网上的信息也分为不同的层次,根据个人不同层次的需要去接触不同层次的信息。”其他的访谈对象虽然用了不同的词语,但表达的意思大体相同。
徐某:“主要是因为把关人系统的优劣,传统媒体的监管制度比较严格。”
张某:“手机和网络是新兴的媒体,没有专门的法律和规则约束。”
王某:“报刊、杂志、电视能更专业、更详细的解读信息的内涵,网络、手机往往只是一笔带过。”
除了求真求实外,受众在接受信息时也不希望被强加别人的意志。那些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的报道容易激起人们的逆反情绪。现在的受众越来越具有自主意识,不再容易盲从单面宣传,而更愿意从多角度、客观平实的报道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在谈到如何看待国外的报道时,访谈对象们出现了明显的分歧,同时也是他们求客观的心理写照。
侯某:“主要是因为政治取向不同,近年来中国发展很好,国外媒体对国内的报道通常戴有有色眼镜,不客观,比较反感。个人较拥护国内的报道。”
李某:“没怎么看过,不了解。国内报道都是好的方面。”
尚某:“国外的新闻会将正反面优缺点都报道。不同国家幕后支持者不同,报道立场也就不同。”
事实上,正如尚某所说的,不掺杂任何个人见解的新闻报道是不存在的,只是传播者自己的意见和倾向被越来越小心的隐藏起来了。尽管如此,能提供足够客观事实的报道仍然是具有说服力的。
(4)影响媒介接触的社会需求
此外,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人们需要获得各种技能和能力,不断的完善自己。同样,人们在接触信息时,不同阶段的选择也会不同。在访谈中,李某提到“不同阶段个人需要不同,关注也会不一样。”尚某也说,“看你处于什么阶段,找工作时和之前就不一样。”虽然二人的语言表达不同,但意思却相同。
结语
网络因其便捷性和及时性的优势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就媒介可信度而言,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的地位最高。大部分人对网络和手机持不太信任的态度,认为二者的监管体制不健全。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他们认为网络的可信度偏低,但同时对网络的接触却是最频繁的。由此引发的网络依赖和因信息接受渠道单一引发的认知片面化都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我们应该引以为戒。
在对访谈资料进行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兰州市大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主要是获取新闻信息、了解与专业相关的信息以及休闲娱乐。他们根据个人需要选择信息以满足各种需求,如认知、情感、理性和社会需求。大众媒介是以传播各种知识和消息为己任的,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只有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才能真正被接受。
参考文献
①贾凌云,《兰州市大学生媒介接触状况调查》[J].《青年记者》,2007(6)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③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④⑤雷跃捷、辛欣:《网络新闻传播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1
大学生宿舍关系调查报告范文6
虽然在社会风气日益开放的当下,大学生发生性关系的人数在增多,但大部分学生还是能洁身自好的。然而,毕竟是处于性旺盛期的年龄,性渴望肯定存在。加之,我国中学阶段性健康教育的缺失,大学生在身体的自我管理方面会产生空白,有时会不知所措,大学期间的性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而引导他们正视性渴望问题则是学校教育中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作为性活跃的单身群体,解决性渴望的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性了。然而,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认识性,本文将作如下讨论:
一、正确的理论引导
西方人认为对性的描述始于《旧约》。在《创世纪》第38章第6节至第10节有如下描述:俄南的哥哥死了,没有留下后代,父亲犹大让俄南与嫂子同房,为哥哥生子立后,俄南不愿,便在地。耶和华认为这是恶,便叫俄南死了。实际上,俄南的行为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性而是体外,早期的西方人认为不以生殖为目的性行为,就是恶,就是有罪的。性就是不以生殖为目的的性行为,是罪恶的,不能原谅。这一认识影响了西方人一千年以上,到了十三世纪著名神学家圣托马斯?阿奎纳认为,“不经任何肉体结合,通过自渎得到肉体快乐,就是违反自然之罪。”十五世纪的圣安托南也同样认为“自渎是一种该死的罪恶。”如果说神学界的观点带有主观色彩,是受《旧约》影响所致,不具有科学性,是保守的宗教人士的偏见。那么,来自医学界的观点,就会在科学的外衣下,显示出更加权威的影响力。
1715年,贝克尔在伦敦出版了一本只有几十页的小册子,名为《俄南之罪:或自读的可耻罪恶,与该行为对两性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在身心两方面给受害人的建议》。(简称《俄南之罪》或《》),作者调动了医学、道德与宗教的观点,对性进行讨伐,认为性是众多疾病的根源。从此以后,这种观念主导了几个世纪,使人们普遍认为,性是罪恶,恶习与自毁行为。此书不断再版,不断充实案例,影响越来越大。虽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但仿作也不断推出,性开始在科学的名义下被污名化了。
1749年,时年二十一岁的瑞士人萨缪埃尔-奥古斯特?蒂索在法国蒙彼利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然后在瑞士洛桑行医。他医术高明,勤奋著述,有十四卷全集传世,其中涉及性的著作就有多部。被人誉为当代的希波克拉底。1760年,他在洛桑出版了法文版的《论俄南之罪》对性致病的论断更进一步地加强了。《俄南之罪》的作者是为了推销自己的药品而写书的。书的内容也是宗教说教、道德诅咒与医学思考相杂糅的。而蒂索的著作却不同,他是以享誉欧洲的一代名医的身份在谈论性是引发种种疾病的根源。《论俄南之罪》和他的其他有关性的书都是以医学著作的面目出现的。所以就更具权威性和影响力,从而也使人们对性产生了更巨大的恐惧。蒂索的影响极为深远。1769年,狄德罗写《达朗贝之梦》;1974年,伏尔泰写《论俄南与俄南之罪》;1781年,《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二版,都引用了蒂索的观点,性被彻底地污名化了。
但是,到了19世纪80年代,细菌理论兴起。许多疾病的病因由此得到破解,性致病的理论也就不攻自破了。到20世纪30年代,大多数医生及患者已不再相信性会致人死亡、伤残或精神失常。然而被污名化已久的性,依然使人们对此行为具有罪恶感并带来心理负担,这代替了疾病、死亡或精神失常,同样令人恐惧。真正解除这种对性恐惧的是美国性学大师金赛。他在1948年出版了《男性性行为》,1952年出版了《女性性行为》两部性调查报告。他用具体的数据说明了,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行为,是极普遍、极一般、极平常的现象,对性的恐惧历史也到此休矣!现代医学的发展已能揭示那些已往认为是由性引发的疾病的病因,同时也逐渐认识到的成份并非由珍贵的人体物质构成。
我国历史上对性的认识虽没有西方那样恐怖,但其评价也是负面的,“一滴精、十滴血”的说法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不过与西方不同的是,我国古人对男性强调固精保本,是人之精华不可多泄,少泄有利于强身健体,多泄则有损健康,而对女性则是宽容的。因为女性性损失的不过是阴气,而女性的阴气是取之不竭的。女性使用的性工具花样多多。再者是出于更实际的考量,性可避免女性因孤寂而红杏出墙。对性无害论的认识,由于传统的惯性和封闭,我国要晚于西方,大概在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现在性有害论已无市场,随之兴起的却是性有益论。在高校大学生性教育中,对性益害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消除学生对性的恐惧和羞涩感。
二、正确的心理引导
在理论上为学生建立性无害论之后,下一步应为学生进行心理上的引导。
由性而引发疾病的论调已被现代医学所击碎,人们对性的恐惧已渐行渐远,但人们对性还是存有焦虑,在心理上给性者以压力。尽管当今中国已相当开放,人们的性观念,尤其是青年人的性观念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然而性仍然会给人带来诸如内疚、羞耻、悲哀和孤独等反应。一个人实施性行为暗含着他还不够成熟、不够吸引人和因不够老练而找不到等潜台词,因而会伴有羞耻感等不良心理反应。我们应该在性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告诉学生性与伦理、法律、道理是不相冲突的,而且从某种角度来看,还是与法律、伦理、道德相关联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法律、伦理、道德的捍卫,因为性不涉及他人,是一种自我的性行为。它尊重法律、伦理道德,那么它本身也应受到相应的尊重。实施性不必感到内疚和羞耻,也不必感到自卑。性不是缺乏性能力和性吸引力的表现,已婚者也会有性的。
另一方面,就是以平常的心态看待他人的性,特别是对特殊人群的性应给予理解和宽容。如残疾人、长期独居者,对他们的性行为不可冷嘲热讽、羞辱鄙视。要尊重他人的选择,充分理解他人的正当权利和需求。
三、正确的行为引导
当我们引导学生除却了对性的恐惧和心理压力后,还要对实施性行为加以引导。性虽是个体行为,但也不是无所顾忌,可以任意而为的。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私密性
现在,人们对性已不再恐惧和有负罪感,甚至前卫的人也不再羞涩。但性毕竟是一种性活动,它具有私密性,大学生都是长住学生宿舍的,面对他人进行性总是不当的。另外,性时也不能影响他人,不可只图自己爽快,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大张旗鼓地性总是不合适的。不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不刺激他人是做人的一条基本准则。
(二)适度性
性的适度性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所谓适度性无法界定,因此,适度的性不构成一个问题,也就不必在意适度不适度的问题。我们认为,性行为是一个需要身心投入的行为,性作为性行为的一种形式,也是需要身心投入的,对体能与精力是有消耗的,频繁的性必将影响身体的平衡,透支精力。特别在使用动力型性工具时更应注意身体的承受能力,适度的控制是十分必要的,性是自我的性娱乐,不能演变成性竞技。人永远不是工具的对手。疲惫不堪有违性的初衷。再者,过度地性会造成性感阀值增强而影响以后的性生活质量。
(三)安全性
性的目的在于释放性能量,获得性,同时也能抚慰孤寂的心灵。适度的有益无害,但如果对性的不断升级追求,以不适当的方法进行性则可能产生危险,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因为在性过程中,短暂的缺氧能使人的性达到巅峰状态,从而获得极致的性。普遍的做法是用绳索系在脖子上,控制给氧量,以此来满足性的极限效果。有时对绳索失控就可能酿成悲剧。这种事例中外都发生过。女性在性中因工具使用不当或方法错误而致生殖器官损伤的更是屡有发生。因此,在性过程中性工具的正确使用,力度与方法的恰当控制都是十分必要的。任何性活动都应注意安全,否则可能会乐极生悲。
(四)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