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子弟来相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陵子弟来相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陵子弟来相送范文1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2、《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3、《九日》 李白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4、《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5、《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6、《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李白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7、《自遣》 李白

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

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

8、《春日醉起言志》 李白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

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

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9、《独酌》 李白

春草如有意,罗生玉堂阴。

东风吹愁来,白发坐相侵。

独酌劝孤影,闲歌面芳林。

长松尔何知,萧瑟为谁吟。

手舞石上月,膝横花间琴。

过此一壶外,悠悠非我心。

10、《对酒》 李白

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

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

金陵子弟来相送范文2

对于大部分高考考生来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诗歌鉴赏题是最难突破的考点。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老师一般有两种做法:一是耗费大量的时间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二是基于第一种做法及结果,认为这个考点完全依靠学生的悟性,复习与不复习没有太大区别,因此不把它作为复习的重点。

为什么诗歌鉴赏会成为学生难以突破的瓶颈?不少老师已经认识到,主要原因是学生读不懂诗歌。因此,有心的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诗歌专题复习时都努力在“懂”字上下文章,力求教给学生一些读懂诗歌的办法。其中最普遍的是两种做法:一是指导学生在阅读诗歌时“注意题目、注意作者及其时代、注意诗后注解、抓带有作者情感的关键词句、抓特殊意象”,为学生解读诗歌提供抓手;二是将诗歌按题材分为若干类,总结出每一类诗歌基本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在鉴赏诗歌时对号入座。这两种做法对学生阅读理解诗歌当然都有作用,但都有相当的局限性,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读懂诗歌的问题。

先说第二种办法存在的问题。我们知道,文学作品最忌讳的是雷同。优秀作家在创作时都在努力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独特思考、感悟和情感体验,这种思考、感悟和情感体验越有个性,越能引发读者的关注、思考和情感共鸣,诗人创作诗歌也不例外。也就说,和其它文学家一样,诗人在创作诗歌时也在追求其作品的个性(虽然未必全是自觉),这就决定了即使是同类题材的诗歌,其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会是完全相同的。我们姑且不说不同诗人在写同类题材的诗歌时会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就是同一位诗人在写同一类题材的诗歌时表达出的情感体验也不会完全相同。请看李白的《赠汪伦》和《金陵酒肆留别》: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两首诗都是留别诗,且都用水衬托朋友之情,情感体验该是一样的吧?其实不然,我们只要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两首诗所表达的感情大为不同。《赠汪伦》表现的是汪伦对诗人的深厚情谊以及这种情谊带给诗人的感动,我们基本上从中看不出诗人的惜别之情。而《金陵酒肆留别》却全然不是这样。诗歌一开篇就用和煦的春风、满店的柳香和好客的吴姬营造了一个既让诗人陶醉又充满离情别绪的送别环境,接着像《赠汪伦》一样,诗人也写朋友对自己的相送,而且这种送行也能表现他们对诗人的深厚情谊,不过,我们据此是否就可以说这首诗和《赠汪伦》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一样呢?让我们接着往下读。后三句,诗人写自己“欲行不行”,说自己的“别意”之长甚至超过“东流水”。读至此,我们才恍然明白,诗人在这首留别诗中要表现的主要是自己对金陵和朋友的留恋与不舍,前面写春风、写柳香、写吴姬、写金陵子弟,都是在交代自己留恋此地的原因,都是在为后三句表达的感情做铺垫。请试想一下,如果学生用对号入座的方法贴标签式地阅读这两首诗,能发现其情感的巨大差异吗?

不仅如此,这种对号入座贴标签式阅读诗歌的方法会严重伤害诗歌的美感,严重损伤学生阅读诗歌的热情。诗歌的吸引力在哪里?就在这种经过探微入幽式的细细体味深入诗人的内心与情感世界后所获得的巨大愉悦感,就在这种经过探微入幽式的细细体味深入诗人的内心与情感世界后与诗人所产生的情感共振、思想共鸣。那种对诗歌先入为主想当然的阅读,会把诗歌的吸引力消耗殆尽,让学生在对诗歌的阅读中远离诗歌。

回过头再说第一种办法。这种办法让学生在阅读鉴赏诗歌时“注意题目、注意作者及其时代、注意诗后注解、抓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词句、抓特殊意象”,没有错。不过,关注这些点,有时候并不能有效解读一首诗歌。请看小学课本上所选的贺知章的《咏柳》: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的题目是“咏柳”,诗歌主要是在赞美柳树吗?对于这样一首诗来说,不需要交代作者及其生活的时代,也没有什么词句需要注释,诗中也没有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词句;至于特殊意象,当然是“柳”,不过,如果据此把这首诗当成送别诗解读,离其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差的就不止是十万八千里了。

一首极简单的赞美春天的诗歌,用这种办法却可能出现误读,可见办法本身是有先天不足的。有人可能会说,这种办法是对付较难理解的诗歌的,《咏柳》过于简单,无需用此方法。那就让我们再看一首难一点的诗歌。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这首诗是2012年高考湖北卷诗歌鉴赏题所提供的诗歌材料。用此办法解读这首诗,恐怕一见题目“送邹明府游灵武”就会想当然的认为此诗是表现朋友之谊、送别之情的,如果这样,一开始就走向了误读的不归之路。再看作者与时代,命题人恐怕认为无须多说,因此只交代此诗的作者为唐代诗人贾岛,余者一概不说,我们从中得不到有效解读此诗的信息。诗后的注释有两个,都是针对题目的,一是解释“明府”为“对县令的尊称”,另一个是对“灵武”的解释,说“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这两个注释,只有对“明府”的解释对理解诗歌会有一点作用,但非常有限,仅据此注释无从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至于能直接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诗句和特殊意象,全都没用。对于考卷提供的这个诗歌阅读材料,如果用此方法解读,要么误读,要么无从下手。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因为这种办法虽然提供了一系列解读诗歌的抓手,但独独忽略了其中最重要的抓手——形象。同样,贴标签式解读诗歌的方法不能真正解决读懂诗歌的问题,也是因为没有从形象入手老老实实地对诗歌进行分析。也就是说,把握诗歌思想感情最重要的依据是诗歌中的形象,而前文说到的两种办法都忽视了对形象的分析。

众所周知,诗歌不容易读懂的最大原因是它有含蓄的特点。诗人在创作诗歌时追求的是以最俭省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意思,因此诗歌讲究言外之意,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诗歌的这个特点决定了诗人在创作时不会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直接呈献给读者,而是要用东西将其包裹起来。诗歌用来包裹思想情感的是什么呢?是形象。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诗歌借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特点决定了阅读诗歌必须从形象入手。如前文所引的《送邹明府游灵武》,我们只有从诗中对邹明府这个形象的描写入手,通过分析诗人描写这个形象所采用的侧面烘托、想象和细节描写等手段,把握这个形象所具有的清廉高雅的特点,然后才能体会出诗人对邹明府的赞颂和远赴灵武的关切。

金陵子弟来相送范文3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大类,每年的高考试题都要涉及这一重要题材。如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湖南卷的《示长安君》(王安石);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湖北卷的《丹阳送韦参军》(严维)和《暮春水送别》(韩琮)等。从所选送别诗的考查情况来看,命题的着眼点主要在诗歌的意境、情感以及表达技巧的理解分析方面。作为古典诗歌中一朵奇葩,对送别诗的解读鉴赏不可等闲视之。那么,如何解读送别诗呢?

一、抓住意象,理解诗意

在古典诗歌中,某些客观事物具有约定俗成的意义,是特殊意象,借助这些特殊意象,可以探究诗人的情感所在。就送别诗而言,“长亭”是古代送别诗中最常出现的意象,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中;“杨柳”中的“柳”与“留”谐音,古代有折柳留客的习俗,也是抒写离别之情的诗篇里常见的意象;“酒”除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更是不胜枚举。通过对诸如此类的典型意象的把握,理解语言所传达的信息,这是解读和鉴赏送别诗的前提。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借“柳”“酒”点明离别之情,“朝雨”“渭城”“客舍”“阳关”则说明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以及友人的行程。

二、品味语言,开拓意境

意境是指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场景和表现出的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艺术境界。古代的送别诗往往注重营造气氛,在景物或生活气息中透露出送别时的主观情感和诗歌格调。解读鉴赏古典送别诗,要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它的意境。对意境的把握,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在头脑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画面;二是把画面中没有直接写到的那一部分想象出来;三是领会画面背后无限深远的意蕴。如韩琮的《暮春水送别》:“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诗人将“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一幅感伤的画面,融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深沉和复杂。再如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荆吴相接,春江渺茫,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深沉,意境中蕴涵着作者无边的离愁别绪。

三、分析景物,领悟诗情

读诗要以把握诗歌情感为目标,因为情感是诗的生命和灵魂。就送别诗而言,情感表达主要是朋友间真挚友谊的告白,或临别时坦诚的抚慰,或依依不舍的留恋,或发自肺腑的感慨,只是表达方式或情感的侧重点不同。诗人通过何时的景或物来表现什么,这些景或物有怎样的典型特征,它们要反映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都是在通读诗的过程中要反复推敲、琢磨的问题。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前两句直写落日之景,后两句直写真诚情谊,肺腑之言,直抒胸臆,慷慨悲歌,一吐为快。再如王昌龄的《送柴侍御》:“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友人远去难免感伤,诗人却说两地流水相通,青山一道,云雨相同,明月共睹,巧妙地化两地为一乡,宽慰友人的离伤,语意新颖而情思旷达。

四、考查手法,评价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来表现诗歌的内容情感。就送别诗的抒情手段来说,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有的景中寓情、情景交融;就送别诗的表达方式来说,多见的是运用修辞手法和虚实结合;就送别诗的景与情的关系来看,常用“哀景哀情”来渲染,或“乐景哀情”来烘托。对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友情之厚,深及千尺,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借助桃花潭水直抒胸臆。再如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远归。”全诗定格为一个特写画面,钟声、归影勾起诗人的思绪,耳闻而目送,心驰而神往,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全在意境之中,深得融情入景之妙。

阅读训练一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描写了什么时间的景色?“隐”“没”两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这首离别诗,诗人是如何通过空间和景色的转换来表达离情别意的?

阅读训练二

于易水送人一绝[注]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赴秦国刺杀秦王。临行时,燕太子丹着白衣冠(丧服)送荆轲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应声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结合全诗,说说“今日水犹寒”表达了什么意思?

2.这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来推测,诗人所送之人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训练三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的三四句被后人认为是炼句的典范,请说说其中的道理。

2.诗的最后两句“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表达了什么意思?

阅读训练四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注]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首联用哪些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2.颈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训练五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有人说,第一句中的“香”字用得极佳,请你说说佳在何处?

2.试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阅读训练六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诗人在什么季节和时间送韦参军?送别地点是在江南还是江北?

2.这首诗写得非常精彩,请选取其中一句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阅读训练七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注]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感情基调不相符,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阅读训练八

送梁六自洞庭山[注]

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注]此诗是作者谪居岳州(即巴陵,今岳阳)的送别之作。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日见孤峰水上浮”中的哪两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中“景”与“情”是怎样结合的?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诗歌类阅读之送别诗》

阅读训练一:

1.描写的是黎明时分天空的景色。“隐”“没”两字表明宴会从夜晚已延续到拂晓,而主宾双方却还不愿分离散去。借空间背景的扩展和时间的推移来进一步映衬离别之情,更显示出情感之深。

2.先写离别时华筵的人和物(室内),再写朋友告别时的环境(室外),突出表现了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诗人是根据离别的时间顺序来安排空间和景色的转换,景色随着空间而变化,情感随着景色的变化而逐渐加深。

阅读训练二:

1.表明了荆轲不畏、英勇赴死的高风亮节和诗人对荆轲的崇高敬意。

2.从诗歌激昂壮阔的场景来看,所送之人定是与诗人志同道合、肝胆相照的挚友。

阅读训练三:

1.这两句的语序本来是:不堪愁里听鸿雁,况是客中过云山。调整后更合乎对仗和押韵,而且把“鸿雁”“云山”放在句首,这是感官首先接触到的物象,然后再说“愁里听”“客中过”,这样由景生情,合乎事理,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2.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诗人以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可谓语重心长。

阅读训练四:

1.“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字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2.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落日”比自己像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表达了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阅读训练五:

1.“香”字所包含的不仅是柳花的香,还包括店外飘来的其他花香,店内横溢的酒香,吴姬身上的幽香。这一切融成一阵阵醉人的醇香,这怎能不使李白留恋呢!

2.运用了反诘与对比的修辞手法。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愁别绪相比,是望尘莫及的,可见李白愁之深,愁之长。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较,并以反诘形式出现,使人觉得新鲜,而且神情毕肖,韵味悠长。

阅读训练六:

1.诗人在秋天的傍晚于丹阳送好友韦参军去江北。丹阳在江南,送别地点在江南。

2.“一别心知两地秋”,既点出了分别的季节,又用两人各自度秋的事实点明分别后相互思念的悲愁,虚实结合,情景融合,意蕴丰富。

阅读训练七:

1.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

2.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乎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景色越优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乐景写哀”的手法。

阅读训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