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谈诚信议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谈诚信议论文范文1
关键词:城市更新;公众参与;GIS;城市规划
一、 城市更新发展背景
深圳成立3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城市空间快速扩张,在这种复合型的快速发展背后,面临着比其它大城市更为严重的空间资源“难以为继”的严峻挑战。根据《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为弥补深圳市建设用地的不足,未来将采用城市更新的办法来增加建设用地,并成为深圳空间资源供应的主要来源。另外,随着市场经济制度和民主法制的不断完善,政府、市场和公众等多元利益主体利益诉求日趋分化,需要有新的方式对社会利益进行再分配。可见,无论从经济发展或是社会和谐的角度来看,城市更新都可能对深圳的未来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2009年底,深圳市政府公布并出台了《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系统、全面规范了包括综合整治、功能改变、拆除重建在内的城市更新活动,并与2009年12月份开始实施。《办法》实施一年来,仅政府列入城市更新计划的项目就将近200个,深圳市内的各类旧区纷纷开展了规模宏大的改造建设。
二、城市更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办法》实施一年来,在旧区的更新改造过程中,由于城市的功能和结构具有保持稳定的趋势和以及惰性,各种各样在城市发展中积累起来的矛盾和问题仍不断地以各种形式重复出现。
1. 对城市整体功能结构缺乏整体考虑,出现城市布局新的紊乱
《办法》虽然确定了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和年度计划管理制度,并提出了分类更新的政策框架,但在城市更新实施过程中,主要依据原有土地性质和权属来确定更新项目的用地范围,这样就使原有相对完整的区域被分为旧村、旧工业区等零散的空间来实施城市更新。而深圳市多年来城市空间快速扩张,各类用地的分布是犬牙交错的状态,相互之间有分隔和渗透,各类型旧区的空间范围并不能清晰地界定。这也导致深圳许多亟待更新的地区,由于土地权属不清和土地利用状况复杂而难以开展城市更新工作。其次,城市更新单元的范围一般是在法定图则中划定,但法定图则仅对较小区域内的规划建设进行控制,这就容易产生零散的更新项目。这些更新项目往往以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为出发点,无法全面顾及公众利益、城市整体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对城市更新对象进行全面的整合,这依靠法定图则办不到的。即使法定图则可能清晰划分空间范围,由于城市更新理论研究不成系统,无法通过统一的规划研究整合,仍会造成更新改造后,城市整体功能不完善,产生新的布局紊乱。
2. 重经济利益,轻生态和空间环境品质的整体理性
城市更新涉及多元利益主体,其中最主要的是政府、开发商与拆迁居民,它们三者的目的是不一致的,但是成功的城市更新必须依靠三者的合力。居民的要求是保护他们的租金收益。房地产商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为保住利润,只能千方百计通过加高建筑,加大密度,增加拆迁率等手段来提高容积率,或者想方设法降低拆迁成本,对生态环境和城市整体形象漠不关心。而政府希望避免财政压力,对征用权的使用就有极大偏好。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由于拆迁成本高,开发时过度强调高密度和高强调开发,不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整体空间环境品质的提升,带来新的城市环境恶化,形成新的城市问题。
3. 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规划实施有一定阻力
目前,深圳市城市更新改造中公众参与机制仍需进一步的完善。从实际情况来看,政府部门、企业和广大居民,普遍缺乏城市更新公众参与的理念,对公众参与的目标、价值观、行动机制缺乏正确的认识,整个社会还未形成公众参与的积极氛围。城市更新有关的政府部门和企业缺乏对公众参与的宣传,许多应释放的咨讯未及时,相关非政府组织、社区和居民往往由于不能及时得到相关资讯,无法真正有效地参与到城市更新中。这导致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居民利益诉求不能有效的反馈给相关部门,在城市更新实施过程中,会遇到来各个方面的阻力,给城市更新的实施带来较大的影响。
4. 缺乏对弱势群体的保护,难以实现旧城更新的和谐发展
城市更新改造中,在经济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引导下,将旧区中原来的工业、居住用地大量地置换为办公、商业和高档住宅用地,从而导致城市旧区中大量社区解体,传统的社区居住文化圈被打破。为追求高额利润,在旧区中新建住宅大多数是高档商品房,价格昂贵,因此租金也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原有租户只能被迫搬迁到较远的区域,随之而来的产生了就业难、交通难、上学难、购物难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旧区居民不配合政府的改造活动,严重危害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5. 城市更新制度建设仍需完善
《办法》虽然对城市更新的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使制度管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城市更新制度建设仍存在缺乏统筹与引导,包括对管理机制、相关政策和整合规划的统筹,以及对市场需求和公众需求的引导。制度建设的不足导致公众对城市更新的目标和价值观缺乏认识,难以实现对政府行为的社会监督。另一方面,对城市更新认识的不足使得市场和利益相关者既缺乏对城市更新过程和结果的合理预期,同时还普遍地存在投机心理。政府为平衡各方的利益,投入的人力物力越来越多,但得到的社会认同却始终不足。不对城市更新制度进一步的完善,这种矛盾仍然会继续存在。
这些问题暴露出城市更新理论未能有效地指导规划实践。因此必须科学、合理的拓展城市更新规划理论,更清楚的认识高速城市化下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演变的内在机制,并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因地制宜选择科学的更新改造模式,制定更高效的城市更新策略,实现快速变化中的旧区结构转型,促进城市更新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进行深入研究,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对策研究
1. 加强城市更新规划理论研究
随着深圳市近年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规模的扩张,可供使用的城市建设用地有限,旧区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深圳市高速城市化过程中影响因素的错综复杂,需要我们使用城市形态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等理论,强调有机更新,结合深圳市实际情况,对高速城市发展条件下旧区空间结构形态发展演变的内在机制及相关规律展开研究,真正把握当前城市更新的实质。主要研究方向应包括旧区功能改变和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旧区功能改变和空间结构转变的优势与适应度评价,城市更新过程中的约束条件和矛盾分析,以及旧区功能、结构变化的特征及趋势分析等。
2. 加强城市更新的政策研究
从城市整体的角度看,城市更新可视为城市用地的空间存量调整,是更有效、更合理的利用城市用地的重要方法。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用地空间存量调整在性质、规模、形态、时序等方面的协调和平衡,往往由于缺乏整体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使它们之间的关系常被割裂,从而影响到城市功能的整体发挥。目前,深圳市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应加强城市更新中集中与分散的整合机制、旧区功能和机构与城市整体的协调机制,加强城市更新宏观政策与调控机制的研究,并从政策、空间、经济、管理、景观等层面提出措施和建议。
3. 加强城市更新中GIS技术应用研究
当前,深圳城市更新改造规模与速度空前且矛盾众多,使得城市更新规划中的信息收集、分析和整理工作变得相当复杂和繁琐,而在实际的规划管理中,需要对动态变化中的多方案综合评价和论证,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持,往往使得城市更新主观随意性大,甚至会造成规划决策的失误。GIS的发展为现在的规划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当前城市更新现状数据的处理必须借助GIS技术手段,并研究动态的时空模型为城市更新规划决策提供依据。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基于GIS技术的数据处理和决策模型,为城市更新决策提供多源的、动态的、海量的数据以及综合分析的模型,将能较好的充实完善现有的城市更新规划技术和方法。
4. 改革城市规划管理,适应更新管理
随着未来改造用地逐步成为深圳主要的用地供应来源,城市更新将逐步成为城市规划管理的首要内容。需要对现有城市规划体系和相关标准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要在现行规划体制的基础上,纳入城市更新规划管理的目标和需求。如在城市发展策略中提出全市城市更新的总体策略,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全市城市更新的目标和实施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全市城市更新规划研究;在统一、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分区域提出城市更新规划指引,确定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时序和具体目标;法定图则不但要明确城市更新单元的范围,还要对城市更新涉及公共利益的部分提出强制性的控制要求。只有利用法定图则将涉及公共利益的因素从市场博弈中抽离出来,才能使得下一层次的城市更新单元的详细规划具备全面面向市场实施的条件。通过上述调整,也有利于理顺城市更新规划委托编制的关系,使城市更新主体特别是开发商能够主持或参与到城市更新项目实施层面的规划当中。因此,随着未来城市更新的全面铺开,城市规划行业从标准规范、技术方法、管理体制乃至规划师的思想素质方面都需要有所革新,特别是要改变传统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为多元利益主体的目标需求以及合理的市场博弈留有足够的弹性空间。
四、结语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城市的快速发展使深圳较早的面临着城市更新带来的全新挑战。城市更新在中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而在城市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会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影响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在城市更新与建设中注重改善城市的功能和结构,发掘城市的内涵和价值,激发城市更新的活力,保持城市的个性、灵魂和理念,不断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把深圳建设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城市。
参考文献:
[1]陈湛.昆明城市更新与发展规划思路的探索.建筑设计管理.2009 (11).
[2]吕晓蓓.赵若焱对深圳市城市更新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城市规划.2009(4).
[3]阳建强.高速城市化期的城市更新研究.城市住宅.2008(07).
[4] 黄金.深圳城市更新研究历程及发展方向探讨[D].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谈诚信议论文范文2
关键词:讨论法 高中 语文 课堂 新课改
在教学的过程中,讨论法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方法,灵活、热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进了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但是,目前讨论法在尚存颇多争议。有的教师不敢运用它,觉得难以驾驭,事倍功半。这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讨论法呢?讨论法有什么意义和好处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的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讨论能让学生都参与进来,不做旁观者。学生由被动听讲转化为主动参与、思考,使自己的体验、判断能迅速及时地在小组内交流、反馈,这能极大地激发他们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这是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例如,学习《雷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周朴园对梅侍萍真的就一点感情也没有吗?可是为什么显出如此绝情?剧末梅侍萍说的“(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侍萍因何欲言又止?学生很容易兴味盎然。
二、促思增能,培养分析创造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讨论法能促进他们思考分析。学生为了在交流中有良好的表现,往往更加集中注意力,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运用自身的生活常识和知识积累,分析判断,冥思苦想。而在交流中,同伴新的思想观点,又会进一步点燃其思考的激情,让他们去发现、探索、思考。比如,在教学《战国策。荆轲刺秦王》时,有学生提出,后来荆轲与秦王展开追逐、搏斗时,秦舞阳到哪里去了?文中怎么没有一点交代?就此我们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他们得出结论:“秦舞阳后面的表现,与文章主旨关系不大,故司马迁略去不写。如果硬要探究,可能就是吓倒在地,或者在一旁‘瑟瑟发抖’之类。”又如,我在教学司马迁的《鸿门宴》一文时,有学生提出:“当刘邦逃席后,范增摔玉,这时再打过去都还不算迟啊,为什么就说决定了胜负呢?”这时,让他们讨论,便能得出一个结论:性格决定命运,优柔寡断、沽名钓誉的项羽,不可能对当时形势有更加理性判断。教学陶渊明《归园田居》时,通过学生对陶潜隐居在今天是否仍值得提倡这一问题,学生得出结论:在今天的条件下,我们不能都像陶潜一样,而应该大胆推销自己,积极进取,为祖国和人民多做贡献。这样,学生的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培养。
三、及时反馈,提高教学针对性
讨论法能较好地照顾学生的新发现、独到的思考,并及时反馈到教师这里来,进而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和不足,发现教学的问题,及时调整方向。当学生对文本理解出现偏差时,或者对知识把握存在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及时纠正、补充。
四、交流碰撞,培养团结协作习惯
学生在讨论探究中产生情感体验,思想碰撞,这一切都依赖于团结协作、并伴随着情感交流而实现的。没有合作就难以讨论出什么有价值的结论来,没有团结,讨论就无法深入进行下去。特别是当学生在讨论中出现相同或相近见解时,便会立即产生“英雄所见略同”的认同感和欣喜感。而当一些学生遇到疑难或困惑,在小组成员的点拨下豁然开朗时,便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感激和亲近的情绪。因此,讨论法能培养学生协作的习惯,增进他们的团结和友谊。通过讨论,交流了思想,融洽了感情,提高了学生们与人相处、合作的能力,兼容并接纳他人的胸怀和习惯。
五、畅所欲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班级教学模式下,尽管教师努力调动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但公开集体发言的机会还是很有限的,因而学生往往显得口讷,缺乏活力,而讨论法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分组讨论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在表达中修正,在修正中表达。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通过讨论,很多原本性格内向的学生变得活跃起来,变得健谈起来。因此,长时间坚持运用课堂讨论法,必能对提高学生表达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但是,是不是只要采用讨论法,就一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呢?事实上,和其他教学手段一样,讨论法也有其注意要领,并且教师使用时必须从课堂和学生实际出发。讨论法如果把握不好,不但收不到教师期待的效果,反而弄巧成拙,事与愿违,学生乱成一团,毫无收获。因此,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合理组建讨论小组。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潜能等科学合理公平分组,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
2.合理设置讨论问题。教师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价值,要能够体现出本次教学的目标,体现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还有学生容易产生疑惑或者混淆的问题。
3.问题难易适度。如果难度太小,学生不思考或略加思索就能得出结论,自然无需讨论。同样,难度大的问题不宜让学生讨论。教师把这样的问题抛给学生后,学生虽然勉强讨论,但难以有什么成果,而且容易对学生造成伤害,挫伤学生思考、讨论学习的积极性。
4.精心捕捉讨论机会。如:教学《孔雀东南飞》时,当我们教学完第一课时,学生们已对刘兰芝的美貌和才艺以及修养有了充分了解,对其无辜被休的遭遇也深表同情时,好多学生不解的是:焦母为什么执意要驱遣兰芝?这时,让他们结合文本内容思考,如婆婆说刘兰芝“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有可能是她有时可能会有点“我行我素”;另外,婆婆自身也有问题,如心胸不宽广等。学生困惑时安排他们讨论,能迅速引燃他们思维的火焰,收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讨论法既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它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我们要大胆地、广泛地采用,但又不可盲目运用,不可滥用。只有真正把握好其科学性,并结合学生实际合理采用它,才能让它真正成为我们师生敞开心扉心灵交融、建构知识、提高能力、生成方法、催感的平台,让课堂讨论涌动生命的灵性,实现高中语文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翠蓉、张振新..论有效的课堂讨论.全球教育展望,2005(5).
[2](美)\尔,斯蒂著.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讨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谈诚信议论文范文3
关键词:话题作文;人文特质;开放;创新
作者简介:王世莲,任教于云南省嵩明县嵩阳一中。
随着中考语文改革的深化,话题作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原因是,相对于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而言,话题作文的写作形式和写作要求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写作空间和较多的选择自由;为学生们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提供了吐露真情、抒发真意的作文舞台,并成为高考﹑中考作文命题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话题作文的这种开放性的命题形式能让学生述自得之见﹑言自明之理﹑抒自然之情,具有鲜明的人本色彩,有利于培养和检测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正是推行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并适应了教育的现实要求和未来走向。
话题作文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自然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2000年3月,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指导意见》,在这个重要文件里,明确提出“作文要减少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为落实这一精神,在中考作文命题和平时训练中采用话题作文就成为一种大趋势,所以,话题作文的崛起就成为一种必然。
话题作文是只提供话题而不限定主题、标题,也不限定文体的作文。2003年昆明市中考作文题借鉴高考题的首创,明确提出“三自”方针,即“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它是让学生在同一个谈话中心下,叙述各自的不同生活经历,表达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或发表各自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和见解等。甚至可以合理地在现实基础上虚构故事、描述想象和联想等。话题作文的这种开放性特点为学生最大限度地施展写作才能、表现个性和努力创新提供了可能。本文就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特点作一简略论析:
一、主题开放
命题作文一般只提供一个中心主旨(又叫主题、立意、中心思想等),并有明确的审题要求,必须紧扣题意。其作文中心是固态的,强制性的。学生一旦走题,就可能导致全文的写作失败。
材料作文要求学生必须根据材料去确定作文主旨,即提炼出中心思想,作文中必须对其进行分析归纳,然后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展开议论,做出结论。这样,这类作文的写作就逐渐形成“引——议——联——结”的固定模式。即先引用材料、议材料现象,接着联系生活实际,最后总结归纳。这种固定模式就好像给学生写作画了一个圈,设了一些坎。并且材料中深藏不露的寓意也因学生差异而难以完全正确悟出。属于重复考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真正完全挖掘出学生的写作水平。并且因两类作文的主题单一而写出的作文就没有真正表现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更何谈直抒真意。
总的来说,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主题是固定的,而话题作文的主题具有不惟一性,有极大的开放性特点,学生的作文主题只要是由话题中生发而来即符合作文题意。作文主题强调的是“有关”,其立意和写作角度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开放性。且因不设置阅读障碍,所以话题作文的提示材料或引子都浅显直白,明确易懂,基本上不对作文的立意构成多大的限制。它的功能是为学生正确理解话题搭一座桥,不设坎。话题作文主题的开放性为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给学生在作文当中主题方面的创新提供了基础和可能。在作文当中,学生可以对主题做正面拓进,或围绕话题寻找不同的立足点,力求新颖;或对主题作深入剖析,以深刻取胜。同时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在与绝大多数人立意相反的思维方向寻找主题。“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从而写出立意新颖、见解独到、别具一格的文章出来。
如话题“诚信”,学生既可以谈诚信的重要性,也可以谈社会上的“诚信危机”,即正面颂扬或记叙事件,表明对“诚信”所持的态度:诚信重于一切。也可以进行逆向思维,选择一个与众不同的主题:在特殊情况下,某些特殊的领域,“不诚不信不为过”。这种独出一格的创新主题能让读者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话题作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它呈现出全方位的开放态势,即在写作主旨等方面尽可能地削减限制条件,不限立意,不限取材,给学生施展才华、特长留下广阔的空间,放开了以往其它作文样式的种种桎梏,创设了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展示平台。话题作文主旨的开放性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励并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语文命题观念的更新和理论上的发展,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文体开放
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往往只限定一种文体(又叫体裁、形式等),不准越雷池一步。而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要求“文体自选”,决定了其文体的丰富多彩,结束了话题作文之前只有记叙文、议论文这两种单调文体的情况。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特点,使学生作文的可写性增强,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围绕主题,文体可选中学生必须掌握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可选应用文,如书信、新闻、特写、报告等。选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剧本等。还可选杂文、寓言故事、童话、传说。选诗歌可写自由诗,甚至格律诗、词、散曲等。无论学生选何种文体,哪种形式,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叙之有序、抒之有情、说之有法,都可以视为作文中的上乘之作。如以诊断书写成的《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一文,病历报告本来是医学界的一种实用文体,但被作者运用到作文中获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作文通过“望诊”、“把脉”、“透视”、“血样采集”、四种形式,由表及里地刻画出丧失诚信者的某些特点,形象、直观、引人深思。然后又通过“基因鉴定”,含蓄地揭示丧失诚信的原因,给人以很好的启示。最后,“治疗方法”和“医生建议”则提出了恢复诚信的基本方法,使读者对恢复诚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作为医生的这种专用文体,它言简意赅,主要用于对患者病情的记录和相应的可行性治疗方案的提出。而正是因为它直奔主题、不拖沓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借鉴。如果选用该文体时操作恰当、运用得体,能最大限度地呈现学生的奇思妙想,给读者一种全新的领略空间。
话题作文开放其文体,淡化其要求,不限制学生具体选哪一种文体,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繁多的写作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选择最得心应手的文体来写作。
选择文体的思路是:如果逻辑思维缜密,平时好发表议论,并且判断准确,说理雄辩,就可以选议论文来表达自己的主题。作文要求深入剖析,以思想的深刻、议论的精辟来发人深省。如果视野开阔、联想丰富,长于记叙、描写、会编故事,就可以选记叙文、散文、小说等文体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要求要具体生动、形象丰富,以细节的描写来感人至深,以意境的刻画来打动读者,耐人寻味。如果平时喜好古今诗词,对诗歌的创作又颇有心得,不妨选诗歌来抒自己的挚热之情,表自身豪放之慨。如果思维清晰、细密、说话有条理,而且又擅长解说,也完全可以选说明文。
总之,如果议论文失去了深刻的理性美,记叙文失去了动人的感性美,散文失去了耐人寻味的意境美。就违背了话题作文文体的开放性特征。更进一步说,学生要会在文体开放中追求形式完美、创新,强化个性特色,这是话题作文个性特色的标志之一。其实,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在另一个意义上说就是鼓励创新,并且为创新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当然,创新、新颖不是弃文体要求而不顾,而是指话题作文文体特色鲜明,滋味足,耐品尝。
总的来说,话题作文文体的开放性特点,给广大学生足够的笔墨自由,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善于舞蹈的舞蹈,长于唱歌的唱歌,惯于用刀的用刀,精于使枪的使枪……每个人都能发挥优势,选择特长、展示特长,在写作舞台上各呈风采。
三、题目开放
话题作文主题和文体的开放性决定了其标题(题目)的宽泛灵活性。和题目单一的命题作文,桎梏较多、限制较大的材料作文相比,话题作文题目的开放性体现在可引用、化用某些诗词名句、俗语、书名、影视剧名称,也可借用某些公式,甚至可以使用其它语言中浅显易懂的词、句,如英语、日语等来作为话题作文的题目。“题目自拟”的宽泛空间给学生创设了标题上的别出心裁,追求“题不惊人死不休”的拟题思想。所以,话题作文的标题往往能展示学生的个性,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较好的发挥。这种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特质,更好地体现了对学生意志和兴趣的尊重。这更表明话题作文的开放特点有其科学性和进步性。话题作文的立意开放,能让学生围绕话题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文体开放,能让学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适合自己特长的文体;而题目开放,能给学生以较大的展示个性和才华的自由空间,在这个自由空间里,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广泛的作文题材范围、开放的立意要求和体裁选择,能把学生思维由单一引向多向,给了学生一方纵横驰骋的拟题天地。导引学生关注社会,多读书,多看报,从生活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使自己拟定的文章眼睛——题目“明亮”起来。这充分体现了话题作文拟题空间的开放性。
其实,不只是引用歌词诗句、名言俗语等能体现话题作文题目的开放性。巧用数字、运用科学术语、改变句式、运用标点、运用悬念、巧用修辞格等同样也能体现出话题作文题目的开放特点,使其标题在开放中新颖靓丽,并通过题目展现学生独特视角,张扬学生独特个性。
四、正确理解话题作文的开放特点
话题作文的“三自”方针体现了它的开放性,给了我们最大的写作自由空间。但要注意,话题作文的开放不等于毫无限制、随心所欲、任意发挥。如果对其开放空间理解、运用、发挥不当,写作时仍然可能造成严重失误。所以,我们在训练的前提要正确理解话题作文的“三自”方针的具体要求。“立意自定”是以正确审题为前提的,即是在正确解读材料、提示和要求的基础上明确话题的内容和范围。话题作文的材料虽然浅显易懂,既没有什么文字障碍,也不要求从中挖掘出什么微言大意,所以审题难度不大。但这并不等于可以不认真审题。准确认知,全面把握话题中所有文字,包括材料、提示、要求、注意事项仍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立意开放”的前提。“文体开放”不等于“快餐拼盘”、“四不像”,即记叙文议论化,议论文记叙化,散文杂感化。体裁开放的前提是不论你选何种文体,都必须符合所选文体的要求。比如选议论文,就必须具备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选记叙文,必须具备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反之,如果选小说却没有具体的人物、情节、环境的描写;写诗歌只是分行排列,既不押韵又毫无诗情画意,这些都是不符合要求的。话题作文开放文体不等于不讲究文体,不要文体。它是要求学生选最得心应手的、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体现其主题的一种文体。一旦确定了要写哪一种文体,就必须遵循这种文体的基本规律行文,突出文体本来应有特色。
“题目开放”,是给学生又一个创造的空间,表现个性的机会,如能充分利用,能给作文配上一个生动传神、画龙点睛、寓含哲理的题目,会使整个作文增色不少,甚至提高一个档次。但其开放的前提是:题目应与内容和形式相吻合,即题目要呈现出文体特色。如议论文应尽量拟论点型题目(如“以诚为本,以信为业”);记叙文的题目最好是对事件的精炼概括(如“诚信飘流记”);散文题目应尽量有诗意,有文学味,避免枯燥直白(如“归来兮,诚信!”)。但还有一点,无论标题如何精彩切题,在逻辑上都必须符合这个条件:作文题目所涉及的概念的外延,一定要比话题概念的外延小,而且一定要包容在话题概念之中。当然,也不能用话题作标题。
五、话题作文开放性特点所带来的局限
话题作文的开放和走俏,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新的思想,新的理念。它的命题内容联系现实非常紧密,有很强的时代感。由于题材源于现实、紧贴现实,且不少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所以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种题型把写作的视野由学校引向社会、知识由书本引向实践,思维由单一引向多元化,所以学生写作兴致很高,好文章精彩纷呈。
但是,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在实践过程中,话题作文也不可避免地显现出它的局限性。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解放了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写作空间。但另一方面,它题材宽泛、限制偏少、内容不设防线的特点也显现出来。多方开放性提示造成门户洞开、来者不拒的局面,出现了“话题作文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的戏说。作文的多、乱、杂,很难说哪个在话题之内,哪个偏离了话题,结果让一些宿构、套写、抄袭的文章钻了空子,造成了同一环境的不公平性。
从上述一系列问题来看,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特点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展示平台,学生在这里可以放胆抒情,放手写作。但在实践中出现开放无“边”的局限性,致使出现一些弊端。我们要正确认识话题作文的特质,把握其写作的规律,查缺补漏,这对促进作文教学改革有着既现实又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汤素兰.新话题作文[Z].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
[2]李景阳,李金国.新作文高考特快[Z].临汾: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孙军业,戴建国.高考话题作文例法辞典[Z].北京: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2.
谈诚信议论文范文4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作文审题能力方面的进行了大量的训练,却忽略了作文素材的问题,以至于学生作文材料尽是死人、古人,常有无米下锅的窘迫。
其实,只要我们重视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就能从根本上培养写作素质,进而提高写作水平。下面谈一谈我在这方面所做出的一些小小的尝试。
一、长期介绍课外作品,引导课外阅读
主要方式有三种:
1.在课堂教学中,作与课文有关的引用,学生常常会获得超出课文内容的信息。有心的同学把这些内容收集起来,高中三年下来就积累了不少资料。
2.利用早读或下午第四节自习时间开展专题讲座,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知识。不必刻意为之,因为很多内容只是课文的拓展。
3.教材内容的拓展阅读。教师介绍的作品虽然只是点滴,却能够带动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广泛兴趣。由于我的介绍和推荐,学生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作品,知“一斑”而后另觅“全豹”,阅读有了良好的品位和目标。
阅读是写作的基石,很多写作好的学生往往并非得益于老师的指导,而是得益于自身的阅读。如果我们真想为学生做些实事,那就应该从引导课外阅读入手,让学生“放开眼光,自己去拿”。读多了,预感灵敏了,“下笔如有神”的感觉就会有几分了。
二、思想讨论民主化、公开化
思想认识的深度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深度。令人焦虑的是,学生的思想认识普遍不高,有少数同学甚至思考的意识都没有。
正因为如此,我从学生高一进校开始,就坚持将思想讨论民主化、公开化,从而使学生直面新的事物、新的矛盾、新的问题。我认为这一做法不仅有利于解决作文中思想认识的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个性与人格有极好的促动。
思想讨论的主要方式有:
1.让小作文成为发表个人见解的论坛
上述有意识地出些激发学生思想的题目,如《生活的绳索》《等待春天》《留一点给自己》等等。
类型的小作文,学生作起来不但不感到是负担,而且兴致盎然。因为这些题目可以写出他们在生活中的真实想法,使他们产生了表达的欲望。有些学生在完成应做的作文之余,还时而附上自己近期不解的社会问题、心理问题,以求得到解答。我看到这些问题之后,总是及时组织交流讨论,以形成正确的思想导向。
2.自由讨论的说话课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我经常在一堂课最后留下15分钟时间进行说话课,内容丰富,且设有口试制度。这里只说及思想讨论。
我常常选取一些发人深省的故事、寓言、话题等,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或从中得到的启示。有的课不断转换话题;有的课围绕一个主题选择几个材料,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探讨。我们探讨的主题有“希望”“生命”“诚信”等等。
正是在这样的深入讨论中,学生的思想成长起来了,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也在悄悄萌芽了。
三、开展与写作有关的课外活动
寓教于乐,永远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必修4第一单元中外戏剧,很多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因为他们不能融入当时的社会环境去思考。而我的学生却在我设计的舞台剧中忙得不亦乐乎,我让学生把这些内容由书本搬到教室,他们正积极排练,争取为大家奉献一场好的戏剧大餐。
这些“功夫在诗外”的活动,促使学生由被动而至主动地学习,其收效不是单凭教室上课的结果可比拟的。比如,为了迎接辩论赛,学生们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搜集论据,制成卡片;团队磋商,商讨立论与驳论的方法;面向社会,与成人共同探讨有关话题。在那个时候,学生已将知识、方法、热情融成一气,让我这个做老师的不得不油然而生敬意。
在活动中学写作的另一好处是,可以让学生感到他是在为生活及交际的细腰学习写作,有一种学以致用的使命感,而这种使命感正是提高作文学习效率的催化剂。
开展课外活动,教师有计划的组织与指导非常重要。至于辩论等活动,教师的指导工作则更复杂,为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辛苦很值得。
四、将口头作文作为书面作文的预演
口头作文可以随时纠正失误,学生的思想负担较小,便于学生轻松地创作。口头作文比书面作文速度快,因而可以更好地训练学生高密度思维的能力。当学生通过口头作文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书面作文也就变得容易了。不妨把口头作文当作书面作文的预演。
1.说话课上的口头作文测试:人人题目不同,当场抽签,即兴发言,不求尽善尽美,但求结构完整。学生起先紧张,一旦发现这些题目有话可说,也就放开了思路。如果教师觉得准备那么多题目真得殚精竭虑,不妨让题目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比如,有时候我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座右铭或者喜欢的小故事来作为议论文的口头测试。
2.教读课上的即兴创作:比如,运用现学的写作方法口头创作,对文章未尽其意或不够完善之处重新加工等。特别是对原课文的再创造,让学生感到自己有可能比作者更高明,大大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五、提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命题
作文水平的提高还在于多练。我没有让学生交日记的习惯,日记应是个人心灵的写照,而不是应付老师而作的。因此,我增加了大、小作文的次数。我的命题思路是:
1.新:即贴近于学生的生活。
2.美:以美的意境引人入胜。
3.怪:以曲折的题解,别致的立意引起学生一试的兴趣。
命题应当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保护学生创作的个性。
六、在实践与总结中强化写作的技法意识
写作技法是解决“怎么写”这个问题的。对于写作技法的“强化”不应是教师生硬灌输的过程,而应是学生在点滴的实践与总结中自我强化的过程,教师要做的只是点拨与指导。
1.以课文为范文,联系学生平时写作中的弊病,及时纠正。力争一课一得,课后运用此课有特色的写作方法,及时练习。
这种一课一练不仅巩固了课文的知识点,还达到了分项练习的目的。并且,我希望通过写作方法的教与练,让学生感到写作方法“有形”的存在,从刻意练习起步,将来才有可能达到运用自如,不留斧凿之痕的境界。
2.及时将写作知识系统化、理论化。我常在单元教学目标完成后,将本单元的写作知识归纳整理,从丰富的课内外例文中归结出一些写作规律组成专题教给学生。这些写作专题,大多作了书本之外的拓展。
实践证明,大多数学生在获得了方法之后,能有意识地加以运用,作文水平有明显提高。我的上一届学生在我陆续完成议论文写作系列专题讲座后,面对议论文毫无惧色,议论文水平远远超过其他班,这是个有力的证明。
谈诚信议论文范文5
一、考题分析
2011年的广西作文高考题涉及诚信的话题,而“诚信”类作文,曾经两次出现在高考作文中。2001年,以一个年轻人过河的故事引出“诚信”的话题,今年则从彩民垫资购买足球彩票中奖引发的讨论作为审题材料。2001年考查的“诚信”属于话题作文,2011年考查的“诚信”属于新材料作文。虽然都是“诚信”,但2011年的考题更胜一筹:
1.范围更为开阔
这个题目,因为有了对彩票中奖事件的问卷调查,所以涉及的范围比2001年的“诚信”更为开阔。比如有19.9%的人没有选择,没有选择可能有各种想法,因为为别人垫资购买彩票收益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也折射着我们许多行业法规不健全的现象。考生可从多个角度去挖掘写作。
2.现实针对性更强
这些年来社会上的各种不诚信现象愈演愈烈,随着打假反腐扫黑力度不断加大,牵扯出的社会丑恶现象也越来越多:从三鹿问题奶粉、双汇瘦肉精,到最近的食品添加塑化剂;从高校论文、学历造假,到虚假代言;从运动员年龄造假,到足协黑洞,到官员腐败……所以考查这样一个主题应该是具有现实针对性的。
3.教育性更为鲜明
这些年来,不少学校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对大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着许多缺失,不少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腐蚀严重,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关“诚信”、“利与义的选择”这样的作文题出现在高考中,可见其教育性非常鲜明。
二、问题分析
从2011年的高考作文阅卷情况,也可看出考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
1.理解能力低下,审题立意偏颇
“诚信”类作文,曾经两次出现在高考作文中,因此出题者的意图是很明确的:做人一定要诚信。但是仍有学生片面理解题意,造成审题偏差。例如有的学生直接从材料中找出一个词语“选择”,然后空谈“选择”,并且所谈“选择”内容与店主选择诚信、良知、道德无关。还有的学生无视材料中心,干脆论述如何买彩票,如何消费资金,论述如何碰运气等等。这些审题都被视为脱离材料内涵,偏离题意。
2.素材积累匮乏,叙事议论粗糙
很多考生写议论文还是采取观点加材料的加法运算形式,不能很好地进行分析论证。如有考生说:“一个缺少诚信的人,很难想象他怎么能在世上混。”这类文章既无鲜明的观点,也无典型的论据,更无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只有主观的假定与想象。有些考生,只会贴标签,根本不会分析论证,文章虽有观点,也能举出证据,但只是停留在材料加观点的形式上,两者之间缺少必然的逻辑论证。
3.内容表达空洞,认识缺乏深度
对诚信的理解过于泛化,不能涉及某一具体的方面去写,只泛泛地写诚信对人们社会生活的作用,导致内容空洞,认识浅薄。有些学生虽然也能关注时代,结合社会现实立意,但也还只是停留在对一些社会问题的列举层面,很少能够进行有深度的分析,也不能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法。
4.书写不够规范,字迹难以辨识
有的考生字体潦草、笔画过细、字体太小导致难以辨认,随意涂抹,感到某一段写得不理想就胡乱涂画掉,推倒从来,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得分比同类水平的作文偏低。
三、作文备考建议
1.审清命题意图,明确审题意识
“文章合为时而作”,高考作文必然要感应当今时代脉搏。这几年的高考作文题都力图引领考生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思考如何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如何辩证地看待问题。这也就要求学生在审题阶段就明确意识到:作文应当展现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分析力、体悟力和批判力,使之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任何高考作文出题者都不会仅仅着眼于写作技能层面的考查。出题者会力图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情感体验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考查考生的人格建设、道德观建设以及社会价值观建设情况。因此,在审题时,首先一定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挖掘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的作文方向。“审材料”的关键在于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审清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即材料中所暗含的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美什么、批判什么、讴歌什么、鞭挞什么等等。
2.注重文化积累,学会具体表达
叶圣陶说;“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和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功夫。”在高考备考阶段,我们要带着积累作文素材的目的去读书,并且也要把自己平时的阅读素材做一些整理。所以这时候的读书就要“专”,即专注一个名人,钻研一部名著。在备考阶段,我们可以圈定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名人或一部名著,对人物的人生经历进行概括总结,掌握其重要经历,熟记并理解他(她)的人生阶段的主要作品(重点落实在名句名篇上),这样必然有助于我们写好高考作文。同时,我们还可以从媒体上得到素材。面对铺天盖地的媒体信息,不能全盘吸收,而要有所取舍。从高考备考的角度来说,抓住一个热点话题,尤其是兴趣比较浓厚的某个领域的热点话题,进行认真细致的追踪,也是积累素材的不错选择。
3.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
多年以来,“以作文促做人,以做人促作文”是高考作文永恒的主题。2010年全国卷1高考作文以漫画“猫吃鱼的故事”为材料,考查的是坚守职责、不忘传统;2011年全国卷2有关“彩票”的新材料作文,围绕“金钱”与“诚信”二者展开;2012年全国卷1“放下包袱挑秧苗”的材料作文,考查学生关注内心、勇敢面对生活;2012年全国卷2则以“一个负责任的油漆工”的材料作文,讲的是责任与感恩的问题。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与关注社会问题、学会处世做人有关。因此,在作文中需要学生从宏阔而高远的心灵视野出发,追求更高的精神、价值、情感,必须把现实生活融入作文中,不就事论事,尽量用高的眼光去看,要用世界的、长远的、人生的目光去审视生活、生命和人生。
谈诚信议论文范文6
偶然地
悲剧效应
自此搁浅。
——题记
一样得季节里。燕子高歌在广阔得天空,白云朦胧漂浮,风尽情穿梭,阳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天空真好,它给了我们那么多,在平凡之中制造着点点浪漫。
背着书包的你,童稚的脸上在着朝霞,蹦蹦跳跳,依然走过那条小路。就在那个转角,蹲着一个小家伙,洁白的羽毛,卷起而毛茸茸的尾巴俏皮可爱,特别得是那动人地棕色眼睛,像极了婴儿般得未知,让你着迷。
草儿绿得逼人,小路也很寂静,只有你和它,四眼相交得瞬间,似曾相识得感觉:
在夏天,世界上,只有你俩站在稻田旁得小路上,田里甩着狗尾巴草,兜里攒满糖果,偶然地,有一两只白鹭掠过,惊了云,像棉花糖般善变,仿佛闻着了甜。阳光如此优雅,暖风吹着,形成一衣围巾,把你们紧紧扣在一起。
秋水望眼欲穿,就像你凝望它棕色得眼眸,想走进它的世界,破译秘密,知道它的过去及未来。
它是顽皮的,只顾玩却迷路了;它是被主人遗弃了;它是被遗忘在这个角落,主人正在寻找它……
——脑海中,写不尽的总是它。
它挠挠头,舔趾头,你的心就被这两个简单的动作给抓住了,你也幻想着和它的未来:
清凉午后,生气勃勃,你和它奔跑在草地上,手中牵引得风筝怎么也掉不下来;临近黄昏,夕阳呈柔和得视觉,白云千奇百怪,你们一起说回忆;台灯下的你依然伏案‘它在一旁熟睡,还撅着嘴巴,比两小无猜还亲,尽享天真。
10分钟的影像自此拉下帷幕。
那一刻,勇气在挑衅。
在犹豫了10分钟后,你选择定格仅此一点回忆。因为你脑海中得妈妈生气地说,不准带宠物回家。
20分钟后,那几步之遥的距离渐渐扩大,终于,白纸上呈现两条灰色的平行线,在以后,不会再有邂逅。
简单得90度转身,只留下那个背影……
它什么也没说,静静地,流下的泪融化了冰淇淋。
依旧远去的你,只剩下无奈,带着孩子的眼泪。
第二天。
急促得小脚丫跑啊跑,上气不接下气。你担心它的每一个呼吸,每一次心跳,有舒适得小窝、可口得食物吗?
脚步停住了,依旧的天空,依旧得草地,依旧的你……
在它的眼睛里,世界是灰色的,它期许那一抹阳光,照进世界,好让世界有蓝蓝的天空,青青得草,还有五彩斑斓的碟……
就这样简单得希望彻底变成绝望,它永远都没有机会了。
天空没有了阳光,风牵成的一网忧伤,笼罩着令人窒息的空气。
向西向西,渐行渐远。
向西向西,泪湿沾襟。
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有一个身影,沾在低矮的坟墓前。坟前开满的白色木槿,和着泥土的香气,阳光优雅得身姿显得单调。
奶油面包的香味儿飘向了天堂,TA说
梦想似乎不会变化,那美好却早已遗失在那个转角,泪埋葬了这一次偶遇。
现实如此
阳光
依旧鸣谢。
华里西学校初三:欧阳佳涛
最新投稿作文 叙事作文 写人作文 写景作文 议论文 读后感 小学
作文
毕业的最后一天 我的同学 家乡的变化 做人要有诚信 《谁拿了我的奶酪》 难忘的教训 我的cute朋友们 炎热的夏天 带着微笑出发 读后感一则 记忆中的那份感动 我的数学老师 美丽的雪景 走出思维定势 读《凡卡》有感 下星期期末考 我的老师 可爱的校园 请珍惜时间吧 不平凡的天鹅 风筝展 雨中的温暖 海南岛之旅 快乐是什么? 包容是一条五彩路 一场足球赛 节俭的姥姥 家乡的麦田 生命不分贵贱 那一刻,我流泪了 初中
作文
那一刻闪烁的晶莹 我,长大了 风雷雨电 有呼吸就有希望 读《少年小树之歌》 烧菜=…… 父爱,所向披靡 夜语阑珊 爱让我们成长 我读《三国演义》 中考以后 逢佳节,倍思亲 寻 学会宽容 生命的长度 快乐的童年 相携的手 星光夜景 谈感恩 微尘“不微” 初三的烦恼 我,不平凡 夕阳无限 拥抱爱 读《羞于说真话》 那一瞬间 瞬间=永恒 印象西湖 幻想与现 实 《简爱》读后感 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