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喻人的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借物喻人的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借物喻人的作文

借物喻人的作文范文1

这一天,下课了,同学们都在玩,可我却想着;今天是愚人节,我该怎么捉弄别人呢?好朋友涓涓似乎看出了什么,笑眯眯地说;"续续,是不是有什么秘密啊?如果有,告诉我好吗?''"这.....''我不好怎么回答,吞吞吐吐地说到.我想:如果告诉他,她一旦把秘密泄露出去怎么办呢?但不告诉她又会伤和气,怎么办呢? "告诉我吧,”涓涓恳求地说:"我绝不告诉别人,我保证!”"这样啊,好吧.”我答应了涓涓,她既然不会告诉别人,我告诉她又不伤和气,哈哈,真是两全其美啊!我凑到涓涓耳边,小声地说:今天是愚人节啊!我们商量商量怎么捉弄别人好吗?”"好呀,好呀!”涓涓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我们讨论了一会儿,决定先捉弄易娇.

这时,易娇正津津有味地看着漫画书呢!按原计划,涓涓用调虎离山之记引开了易娇.趁易娇不在,我连忙把她地凳子藏了起来.不一会儿,易娇来了.我得意地想:易娇肯定不知道凳子不在桌子底下,然后一屁股坐下去,摔个四脚朝天,哈哈......"我的凳子呢” 易娇大发雷霆,厉声说.我吓不得了,小声说:"是...是我搬走了..你..你的凳子.” 易娇听了,狠狠地把我臭骂了一顿!

嗨,没想到易娇警惕性这么高!真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呀!不过我可不服气,吸取上次教训与涓涓实行第二次计划.

借物喻人的作文范文2

思想品德教育只考虑认识过程是远远不够的,通过班会或团队活动向同学们正面宣传提倡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但抓住时机,创设自然融洽环境,努力激发学生自身的“内应力”与道德情感则是另一回事。在校内、教室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这儿,有的通过别开生面的班会活动,有的挖掘学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则根据学生个性与心理特征,因势利导,达到各种教育预期目的。但也应看到,由于对学生“主体需求是内化的原动力”这一点认识不足,在如何把社会首先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品质方面研究得不够,我们的某些方面教育就显得脆弱与生硬。学生在那种正面教育场合,有时很难放开自己,他们经常只是首先意识的被动接受者,即使安排有学生在活动中发言,所说的也常是此刻我应该说此什么,而非内心真实所感,不能期望这种形成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其实,真能触到学生灵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迹。它不仅发生在操场上,发生在课间十分钟,而且发生在事先无所准备的最自然的生活与情境中。因此,进行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开学生心灵的启动器,是“知”与“行”的中介和“催化剂”。

(一)以情育情,以情动人

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说,情能动情。即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发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新组建的98级公关班,有两位女同学因小事发生口角,继而恶言相向,在班上掀起轩然大波。事后,我不是武断地各挨五十板,而是找当事人心平气各地了解情况,并打算抓住这个时机,召开一个主题班会。班会以小组为竞赛单位,安排了学生喜闻乐道的歌曲、典故、谚语、名人名言等项目,围绕着“团结、友情、亲情”进行了紧张的比赛,学生们情绪高涨,竟相参与。当活动进行到时,我在黑板上写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几个大字,紧着录音机里传出了《相亲相爱》的歌曲,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情感共鸣。随着如潮般的掌声,那两个同学不约而同地走上讲台,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认识到同学间,要互相“包容”,只有团结一心,班级这条“大船”才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而且,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

(二)以知育情,以情促知

我们知道,单纯地对学生说教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同样单纯地采用感化而不伴之以说理,也难以使学生产生有原则、有深度的道德情感。“知之深,爱之切”正是这个道理,因此,班主任应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使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年五月份,发生在美国轰炸南联盟中国大使馆的血腥事件,引起了全世界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我趁此机会让学生观看电视,收集有关新闻报道,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发出了“中国人民不可欺”的强烈心声。同时,又让他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励他们“为中华崛起读书”以实际行动来声讨美国的暴行。这样,无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有血有肉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是说,认知越丰富,明理越深刻,情感就会越深厚。

(三)以行育情,以情导行

情感的另一特点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摇动情感发展的动力。所以情感教育要从实践开始,在实践中,以行育情,越实践,学生的情感就越深,反过来,情感越深,就越愿意实践,从而形成自觉行为。

在以“爱心献功臣”的活动中,我班学生纷纷捐款,奉献了自己的一片爱心。钱虽不多,但却体现了中国青少年对那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的功臣的崇敬之情和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

借物喻人的作文范文3

对于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有工作人员相勾结的涉嫌职务犯罪定罪问题,在理论上和在司法实践中,均是一个争议较大的难题。本文分别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是侵占型。贪污犯罪和职务侵占犯罪都属于是侵占型的职务犯罪。对于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分别利用各自职务上的便利,共同非法占有本股份公司法人财物的行为,有没有定贪污罪的共同犯罪之可能性?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则只能定职务侵占罪的共同犯罪。在刑法理论界,从总体上说,肯定的和否定的两方面的观点都有,并且各有各的理由。在司法实务界,有按照贪污罪的共同犯罪定罪处罚的,也有按照职务侵占罪的共同犯罪定罪的。笔者同意否定的观点。理由是什么?关键的理由在于,他们侵占的股份公司法人财产不是贪污罪对象,不能构成贪污罪,因而也就不可能构成贪污罪的共同犯罪问题。值得指出的是,在包含非国有股在里面的股份公司中,对于股份公司的法人财物之直接管理与经手,都是股份公司内的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的职责,各方股东之股权代表者不直接管理和经手股份公司法人财物,因而,与股份公司法人财物有关的侵占行为的发生,应当均离不开股份公司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之职务利用。对于国家工作人员来说,其行为虽然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和有非法占有行为,但其行为对象不是公共财物,因此,虽然可以构成职务侵占罪,但不完全具备贪污罪的构成要件,因而不构成贪污罪。对于非国家工作人员来说,其行为可构成职务侵占罪,但更不可能构成贪污罪。由此可见,这种类型的职务共同犯罪行为,其最根本的特点是必须利用股份公司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即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其在本质上属于职务侵占罪,故而对于这里的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应当以职务侵占罪的共犯论处。此外,对于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分别利用各自职务上的便利之挪用型的共同犯罪,也符合上述特点,因而应当按照上述原则,以挪用资金罪的共犯论处。

二是受贿型。我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经修正后,第一款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第二款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第三款也规定了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的规定定罪处罚。据此,在股份公司中,便可能存在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各自利用职务之便,索取他人财物或者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对此,是统一定还是非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分别定罪?在理论上,存在犯罪共同说(又分为完全犯罪共同说与部分犯罪共同说)、行为共同说等主张。在司法实践上,至今没有相关司法解释来解决这个问题。笔者主张,应当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共犯论处。因为:首先作为共同犯罪,不应当分别定罪。在同一罪名下对各种共同犯罪人分别作轻重不同的量刑,是我国刑法共同犯罪立法的主要目标。其次这种共同犯罪的最基本实质,在于他们利用的职务便利都是在一定程度上系于股份公司内在的相关职务之权限。即使是代表国有单位的股东者,其职务虽然具有从事公务性质,但是其利用的这个职务便利系于股份公司中有关事务的决定、管理及监督的职务便利。再次,这种共同犯罪的最基本实质,还在于他们都是给相对人谋取股份公司中的有关利益。如果是直接谋取委派的国有单位之利益,无谓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利用问题,不牵涉非国家工作人员问题,应是“内外勾结型”的受贿共犯。最后从犯罪客体方面看,直接客体应当是行为人违背了他们在股份公司中的职务廉洁义务。对于直接客体的表述,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务界存在着六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二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三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和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四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和国家经济管理的正常活动;五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集体经济组织的正常发展和公私财产所有权以及社会主义经济的正常发展;六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笔者基本上赞同用权利义务内容比较明显的“廉洁义务”代替“职务廉洁性”之主张。但是,具体表述为“违背公务廉洁义务”更恰当。非国家工作人员的同类客体为妨碍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这是有刑法明确根据的。而对于其直接客体,有人认为是国家对公司、企业以及非国有事业单位、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管理制度。笔者认为与直接客体一样,也应当是违背从事公司、企业和其他单位内的职务廉洁义务。不管是国家的有关管理规定还是本单位的相关管理规定,都需要落实在公司、企业和其他单位内的职务廉洁义务上。从根本上说,这种异种特殊主体的共同受贿犯罪,其在直接客体上均违背了公司、企业和其他单位的职务廉洁义务。

(作者通讯地址:江西省高安市人民检察院,江西 高安 330800)

借物喻人的作文范文4

关键词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 问题 原因 途径与方法

一、干部人事档案的概述

干部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党的干部政策在实际工作中培养、选拔、任用干部所形成的,记载干部个人经历、思想、品德作风、专业能力、工作表现及业绩等内容的文字材料。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是组织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组织的日常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干部人事档案存在的实际问题

(1)归档内容不全面,不完整,不规范。具体表现在:一是各种案卷材料填充不完整,出现前后脱节现象,该填写的重要内容出现空缺,给档案的实际利用增加了难度,出现模棱两可的现象。二是所形成的档案材料大小不够规范,大小长短不一,现行的公文材料主要用纸为标准的A4纸,纸张的不统一,直接给装订带来了麻烦,而且使案卷整体上影响美观,最终造成了客观上的不规范。三是有些需要用章的材料没有盖组织人事部门或单位的公章,形成的材料不够严谨,还有需要必须说明的事项没有给予不要的解释说明,这些都构成了案卷资料的不完整不规范。四是该归档的诸多重要的人事材料没有归入人事档案,而不该归入人事档案的属于文书档案归档范畴的材料却归入了人事档案中。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就遇到了很多诸如大学生毕业分配的派遣证和干部介绍信(工作分配)就归入文书档案中的现象,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给实际工作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此外档案资料短缺的现象也十分突出,有的已经成为历史遗留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没有及时归档,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说不清道不明。以上这些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干部人事档案的质量、准确性与完整性,给组织的人事档案管理利用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有待加强与完善。

(2)归档内容前后不一致,突出地表现在“三龄一历”问题上在单位,经常听到有人问到退休的问题,有的说某某人明年就退休了,本人说还有三年才能退休;还有的说某人还有两年退休,而本人说明年就退休了,从这街谈巷议的谈论中,我们不难想到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人的退休问题有这么多的不一致呢?还有的设计到参加工作时间的问题,也就是工龄问题,国家人事政策明文规定,35年以上工龄的工作人员退休时退休工资比例为90%,而30年以上35年以下退休工资比例为85%,就此围绕工龄问题产生了许多不合理,不明确,等违规问题,这也暴露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种种弊端,造成了干部人事档案资料的失真,从而影响到干部人事档案的“生命”与质量。

三、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1)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管理松懈,工作力度不够。

(2)广大干部职工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漠视,在填写各类表格、材料过程中,主观随意性大。在实际到个人事项的各类表格、材料中,常常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不注重对错,想怎么填就怎么填,不闻不问,甚至某些人处于某种目的或利害有意而为之。

(3)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者素质不高,工作意识不强,主观意志淡漠,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从事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不是档案专职工作者。

(4)弄虚作假,现象频出。年龄造假、工龄造假、学历造假现象的泛滥,甚至“人质档案”的出现,给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造成极大的伤害,对干部人事档案制度的严肃性、准确性与唯一性收到了严重地冲击,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严重地阻碍与干扰,有待解决。

四、解决的途径与方法

(1)领导,组织予以重视,并建立有效地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体制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与指导强化组织纪律,明确职责,安排聘任有高度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工作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档案专职工作者来本岗位工作。

(2)加大培训力度,培养与建立专业化的档案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其的培训,注重对其专业工作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并落实与提高档案工作者的待遇,促使其以高度的责任心、过强的专业工作能力和良好的思想行为方式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

(3)档案专职工作者要认真对待本职工作,严格履行保密工作制度,并采取有效地奖惩约束机制,做到奖优罚劣,从根本上杜绝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在实际工作中,档案专职工作者要认真对待本职工作,应对每个年度的归档材料进行认真的检查、核对,通过甄别,发现不合理之处,要及时通知当事人加以改正,是档案资料保持前后一致性,真实性与唯一性;档案工作是一项保密性工作,该说的地方要明确说明,不该说之处坚决予以保密;针对“三龄一历”问题,要坚决杜绝档案工作者与当事人之间弄虚作假,的行为,强化责任与纪律,采取奖惩机制,查出问题,绝不姑息,要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从根本上遏制和消除此类现象与行为的发生与蔓延,还原档案管理工作严谨,准确,公平,公正的工作实质。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时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尤其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针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提出了一些新问题、新要求,需要结合实际,去不断地学习、摸索与改进,使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向着健康的方向有条不紊地开展。

借物喻人的作文范文5

一、“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读懂读透材料,准确地审题立意

明代哲学家、思想家王夫之曾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余闻说“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读懂读透材料,准确地审题立意是写好新材料作文的关键。部分考生面对材料不知所措,行文时往往不能切中要害,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面对材料“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会准确解读材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文章的理解蜻蜓点水,未能一语中的,或未能真正吃透材料,没有掌握审题立意、观点提炼的方法,造成观点与材料若即若离甚至南辕北辙,虽是洋洋洒洒,却文不对题。

那么,如何认真读懂、读透材料?首先要注意整体感知材料的内容和对材料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以2012年湖北高考作文为例,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展现了一个讨论问题的过程,以老师的感慨开始,以学生的扩展终止,由个别到一般,通过审读确立话题的中心有:家书的珍贵、书信的消失蕴涵对传统文化的消逝担忧、写信交流方式的不可替代、呼唤一种亲情、友情的回归以及信息技术和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等。

同样,2012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卷的作文题:根据冯骥才的一段关于时间与赛跑的话为材料,从整体上看,本则材料中心明确,如从时间的有限和无限,拓展到任何事物的有限与无限。如:认为有价值,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时间虽短暂,生命要辉煌;在有限的生命中多作贡献是在延长生命等等;还可结合名人事迹谈有限的生命做更多有意义的事等;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等感动人物素材,也可写平凡人平凡事,在平凡的日子里充实自己,让有限的生命更有意义等。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根据不同材料学会多角度分析

1.寓言类材料

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予简单的故事中,以故事为喻体,以阐述的教训和哲理为本体,具有思想启示的效果。主题多是借小喻大,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此喻彼。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意深刻的哲理深受命题者的喜爱。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用意在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作者把自己要说的话寄托在一个虚构的小故事里。寓言的表现方式是由此及彼,通过借古喻今、借物喻人、借小喻大或借此喻彼的手法,揭示事物丰富的内涵和蕴含的深刻道理。寓言具有三个特点:隐喻性、多义性、哲理性。

不妨把目光投向2011年辽宁省高考作文“苹果的香味”。

通过整体感知:我们不难发现,这则寓言材料,面对同一事物,同一对象―“哲学家手拿塑料苹果在教室里走动”,学生的反应和感觉是不一样的。

对材料进一步分析:学生面对哲学家手中的塑料苹果的认知差异,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观点:

(1)从“有的学生说闻到了,有的说是甜味”分析:有味道、甚至是闻到了甜味的现象分析,可见有的学生信口开河,无中生有,盲从。

(2)从“一个学生说没闻到”分析,提炼出要勇于坚持自我,要实事求是等观点。

(3)从一个摸了摸问这是什么苹果分析,可以提炼出实践出真知,要有问题意识。

(4)从感冒了没有闻到这个现象分析,大胆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不回避矛盾。

(5)从哲学家角度看,哲学家拿一个苹果给同学们看,说这是他刚从果园摘来的,问学生是否闻到苹果香味,结果最终是一个用蜡做的假苹果分析,可透视哲学家以假乱真干扰了学生的认知分析,启示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应多长一双慧眼,不要轻信权威。

2.叙事类材料

叙事类材料作文,就是按照传统材料作文的模式,给一则现实中的叙事材料,让写作者根据材料内容来进行写作的命题模式。审题时应该通读材料,拽住叙事内容,对材料逐句分析,多角度罗列观点,筛选观点,选取一个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向。

如:以2011福建高考作文为例,通过仔细审题,材料的显性信息:袁隆平工作是培植杂交水稻,从事农业科技研究。“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了个好身体”。

审题:感恩之心―感恩工作,感恩大自然的恩赐,感恩有一个强健的身体,那是工作的本钱。

“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审题:我的梦想―水稻获得巨大丰收,梦想成真,享受成功所带来的自得与惬意。

透过材料文字细解其意,这道作文的角度还是多元的,比如:奉献、浪漫主义情怀、工作并快乐着、放飞梦想、编织梦想的生命之帆、梅花香自苦寒来、生命的高度、敬业与乐业、理想与现实、平凡与伟大、转变就业、择业观念、感恩的心态面对工作、苦中作乐、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再苦再累也是一种幸福、学会从工作中寻找乐趣、人因梦想而伟大等。

3.议论性材料

有些材料作文,在引出材料前后,通常有几句议论的话。这些议论性语言既兼顾到了材料的核心内容,又暗示了写作的基本立意,因此,它是我们审题的关键,必须认真分析,深入领会。我们在剖析材料时,除了分析材料的整体含意和关键细节外,要静下心来分析材料的意图和指向,深入分析材料内涵,扣住材料中的议论性文字,字斟句酌,挖掘出蕴含于其中的哲理,把握命题者的真实意图。

例:上帝召开一个会议,想了解赐给动物们翅膀后,它们是如何使用的。鹰说:“我用翅膀在天空中飞翔,一切猎物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我因此生活无忧”。鸵鸟说:“我用双腿在荒漠里奔跑,翅膀从未派过用场,它已成了沉重的负担”。企鹅说:“我已把翅膀变作鳍,它使我和鱼一样,能够在海洋遨游”。上帝忽然发现还坐着一个人,便奇怪地问:你没有翅膀,来这儿干啥?人说:“上帝啊,虽然你没有赐予我翅膀,但我的灵魂可以飞翔,它带我飞翔到任何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

这则材料的重点应分析上帝赐给动物们翅膀后使用的方式不同结果也不同,人飞翔到任何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的原因是拥有可以飞翔的灵魂。

深入分析材料内涵,立意如下:

(1)从鹰的角度: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

(2)从鸵鸟的角度:优势也可能丧失而转化为劣势。

(3)从企鹅的角度:善于根据环境改造条件。

(4)从鹰、企鹅的角度:成功者善假于物。

(5)从上帝的角度:上帝是公平的,上帝关上一扇门,必会打开一扇窗。

借物喻人的作文范文6

1. 藏头增趣味

藏头诗,又名“藏头格”,是诗歌中一种特殊形式的诗体,全诗每句的头一个字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或人名,或地名,或一句祝福,等等。

例:明兮暮色虎下岭,日落西天惊百兽。恩泽似海不相忘,典叩苍昊与山君。最喜雨林物资丰,爱屋及乌是猛虎。老来享乐不孤独,虎啸神州傲称王。(诗《咏虎》)

这首诗每一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明日恩典,最爱老虎”的意思,读来妙趣横生,饶有兴味。

2. 夸张显特征

为了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夸张。

例:双睛忽动飞电回,层崖长啸阴风来。(选自陆游诗《虎洞》)

眼睛圆睁,竟令闪电回避,长啸一声,引来阴风阵阵,令人毛骨悚然。这两句诗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老虎的威猛,令人生畏。

3. 反复表真情

根据表达的需要,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或语句的修辞手法,叫做反复,又叫复辞。

例:春光春色源春意,虎将虎年扬虎威。/虎年喜虎劲攻关夺隘皆如虎,春节焕春光绣水描山总是春。

这两副对联中都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每一副联中都含有三个“春”字和三个“虎”字,新颖的形式写出了虎年新春的喜庆,表达了对虎年虎气冲天的希冀。

4. 比喻添生动

比喻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进行描写的修辞方法。

例:怒似苍鹰厉拳爪,炯然霹雳凝双眸。(选自乾隆诗《高其佩指头画虎》)

这里就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老虎发怒犹如老鹰举利爪,睁大眼睛如霹雳一般犀利,生动地写出了老虎雄威,也表现出了高其佩用指头画老虎本领的高超。

5. 借喻含深意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例:迎虎年敢逐改革拦路虎,送牛岁勇当奉献老黄牛。

这幅对联中,借“拦路虎”比喻前进路上所遇到的障碍,借“老黄牛”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蕴含丰富。正好“拦路虎”“老黄牛”这两个俗语与虎年、牛年相对应,这副对联确实很显功力。

6. 仿拟添幽默

仿拟就是对名言、警句、诗歌、台词等进行部分内容上的改造。使用仿拟手法可以“省工省料”,横添几分幽默。

例:陕西镇坪周正龙,假话骗尽英雄。年画老虎转头空。(网友作《临江仙》)

作者在这里仿拟了《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讽刺了曾经轰动一时的“周老虎事件”,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7. 拟人增色彩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人的动作或思想感情。运用拟人,不仅可以使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而且增添色彩感情。

例:金牛昂首高歌去,玉虎迎春衔福来。

昂首高歌、迎春衔福等都是人的动作,却放在牛、虎的身上来进行描写。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辞旧迎新的喜庆祝福,也表达了对牛、虎的喜爱。

8. 对偶出工整

我国古代诗歌中,对偶几乎是必用的手法,它使诗歌整齐、精炼。对联中更是常用对偶。学用对偶手法就是学习语言的锤炼功夫。

例:高云逐气浮,厚地随声震。彩章耀朝日,爪牙雄武臣。(选自唐代储光羲诗《猛虎词》)

上一篇六一作文

下一篇我有一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