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化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化方案范文1
一、工作目标
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和省厅公路局统一部署,力争通过公路信息化建设年活动开展,在应急指挥、信息采集、公众出行、建设管理、规划计划管理、养护管理、人才管理、财务征收管理、路政执法、高速公路管理、经营管理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提升公路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机构。为加强对公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市局成立以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机关各科室和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全系统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明确具体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全面抓好本单位的公路信息化建设工作。同时,要切实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制订具体的年度实施计划,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措施落实,确保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实施。
(二)规范程序流程,严格信息处理。按照省交通运输厅信息技术标准体系要求,进一步有效整合全系统数据资源,建立严格规范的信息处置流程,确保省、市、县、基层公路站四级联接,实现数据及时接收、实时更新、规范处理。以办公平台运营、路况信息、收费监控管理、应急指挥调度等为重点,健全完善各类信息系统管理制度,理顺工作程序,明确岗位职责、严肃工作纪律,确保各类信息及时收集、调度、处理,保障各项工作正常运行。
(三)完善平台建设,强化应急管理。按照省局统一部署,结合“两保两树”活动开展,积极配合在2012年年底前完成省市两级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进一步加强96660应急指挥调度中心建设和管理,强化接线人员技能培训,以高速公路为重点,针对雨雪雾等恶劣天气,适时做好路况咨询、解答和信息,为公众出行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本着节约资源、提高效率的原则,加快推进96660应急指挥调度中心和市局夜间值班室整合步伐,严格值班管理,并制定严格规范的文件、电话通知接收处理流程,实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遇有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及时妥善处置。
(四)加强网站建设,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突出加强公路门户网站建设,坚持以公众为中心,逐步丰富栏目、充实内容,做到图文并茂、信息及时、富有特色,并定期对网络系统设备、软件设施进行维护和检测,确保正常运行,为社会群众了解公路工作、获取公路资讯、办理公路业务提供桥梁和纽带。同时,要扎实做好市政府门户网站“网上民声”栏目的回复工作,确保答复率和满意率为100%,树立公路部门良好形象。
(五)整合信息化资源,提高整体效能。按照省局统一部署,突出加强工程施工质量过程监控系统、日常养护信息管理系统、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管理系统、路政执法系统、财务核算系统、公路档案管理系统、统计业务系统建设,加快高速公路全程监控实施步伐,全面抓好业务系统升级改造,整合信息资源,优化业务流程,加大推广的深度与广度。同时,结合实际,充分发挥高速公路ETC客服中心职能,积极做好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和非现金结算续建工作,全面加快东港高速集贤站、港站及荣乌高速陈庄站ETC车道升级改造步伐,着力提高公众出行服务能力和水平。
(六)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智力支撑。针对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各单位要有计划地引进和吸纳专业技术人才,制订以人为本的培训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并建立人才管理数据库,及时准确掌握单位人才数量、结构和分布情况,提高人才动态管理水平。同时,市局将结合实际,适时组织全系统信息技术人员举办专项培训班,逐步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提供人才支撑。
三、工作要求
(一)切实提高认识。全系统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将信息化建设工作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列入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推进全系统信息化工作进程,更好地发挥信息化为公路事业发展的保障作用。
信息化方案范文2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水平都在不断地推陈出新,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前景非常令人期待,自从上世纪末出现“物联网”这个概念以来,就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陆续进行了投资建设和技术研发,我国也就此大力开展研发工作,并获得了一些成就。从总体上看,物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其应用领域大体如下:交通发展、城市建设、个体运作、家庭经营等。将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与物联网有效的结合起来,就能够全方位的、随时随地的“感知”对方,将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感觉”时代过渡到“感知”时代,再从“感知”时代迈向“控制”时代,未来物联网的影响还将持续扩大。
2物联网技术完善信息化管理的困难之处
物联网虽然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但它目前并没有被广泛应用,原因在于它正面临着技术标准、法律法规、产业链和其他安全方面等问题需要解决,此外IP地址的问题、统一协议的问题以及的终端多样化需求等问题都有待改进。第一,不完善的法律法规,导致物联网的发展受限。第二,存在安全隐患,公众对物联网持有怀疑态度。第三个没有统一的标准,延缓了物联网的推进。目前,物联网没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所以很难形成正规的商业模式。要建立一个大型的综合业务信息平台,对各种传感器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这是一个巨大的难题。物联网的推进过程中,传感、传输、应用控制等方面都会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各个方面。如果全部各自进行,没有一个巨大的信息平台,就不能高效率、低成本地集思广益,发展起来也是寸步难行。
3基于物联网基础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方案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其目的在于实现智能化的感知、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其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包括:智能控制、环境感知,安全保障和其他系统元素的有机结合。
(1)随时随地感知环境态势。建立自动感知数据传送决策指挥火力操控的综合信息链。实现全方位、多角度、全时域的对配置、部署、运动区域、防护设施等环境态势进行监控,对己方的防卫动态信息的实时感知以及大型设施的批次使用及其相互间分工合作等,实行准确、全面、有效的控制。
(2)智能电网其实就是运用嵌入式处理器、传感器、IT技术和数字化通讯来建立智能判断并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各种能源统一入网和分布式的网络信息管理的智能化系统,可以给最终客户端输送实时监控所统计的用电信息,以达到对电能的最有效控制及最佳利用效率。智能电网是物联网取得的第一个显著成效,实际上很多开展的“无线抄表”应用也是一种物联网应用程序。就整个信息和通信网络行业的推进而言,智能网络将产生一个强大的推动力,并深刻影响和促进物联网在其它行业的应用。
(3)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要建立一个自动感应、货物储存、智能控制信息为一体的网络系统,在各种货物上嵌入统一的相关信息电子标签,读写器会自动对其进行识别和分类,从而可以快速实现操作信息的发送和接收,并完成从生产线到仓库再到散兵线一系列的动态监控,使用无线射频识别和卫星定位技术可以在物流系统中准确定位、寻找和管理重要物资,更有效的保证了智能感知动态控制。
(4)子系统的总体集成。在此,我不想从物理角度谈论物联网的应用,毕竟,很多作者都已经涉及过了,而是针对他们的漏洞,从技术分析角度出发,提出:需要对信息管理系统和子系统之间进行有效结合。大多数情况下,ERP系统会作为信息的载体,然而满足对组织资源的配置,这就要求网络技术应用必须深入到ERP系统中去,并致力于上下游供应链节点位置的协调和控制。这是从物理角度上提出了限制条件。
信息化方案范文3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以政策为引导,充分调动企业做为信息化建设主体的积极性,积极探索成本低、实效好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努力提高我县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
二、主要内容
根据当前企业办公的软、硬件设施均日益完善,信息化需求逐步增加的情况,为进一步优化企业管理流程,促进企业高效运作,针对我县企业信息化状况和产业特点,完成企业信息化摸底调查及结合13种产品进行推广(见附件1),企业可选择一种或多种形式进行融合运用,如企业有特殊需求,还可以量身定制。
三、工作目标
2011年初对我县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现状进行调查摸底,2011年上半年完成10户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产品推广,下半年力争全面完成规模以上企业的信息化产品推进工作。
四、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1年1月10日--2011年2月10日)由县工信局牵头,成立县企业信息化推进活动领导小组,成员由政府办、工信局、工业小区管委会、民营企业管理局、信息中心、移动分公司等单位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信息中心,负责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协调指导和督查考核。
2、推广阶段(2011年2月11日--2011年10月31日)组织开展“信息化进企业”巡回推介会,现场演示和体验信息化建设标杆企业解决方案;积极落实移动公司客户经理定时走访制度、技术专家团巡回推介制度,建立企业信息化应用培训学习与交流互动平台;开展企业免费体验企业飞信、手机邮箱等业务。
3、验收评比阶段(2011年11月1日--12月31日)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验收、总结,对先进单位、信息化示范企业进行表彰。
五、工作措施
1、组织落实。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提升我县工业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对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有关部门、相关企业要密切配合,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拟定推进办法,形成日常工作制度。
2、资金支持。按照2009年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移动公司“数字--无线城市”建设合作协议,结合我县实际,加大对我县信息化基础建设的投资。
3、技术保障。针对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县移动分公司要与主要设备供应商、服务提供商和软件应用开发商密切联系,为企业信息化服务提供最优整体服务方案,着力打造几个专门服务于企业信息化的项目,提高服务器维护、网站建设维护、短信服务等专业,并针对企业信息化需求的多层次、个性化、多样性,提供更多的应用技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为企业解决技术、资金、人力不足的切实问题。
信息化方案范文4
关键词: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方案与规划
1引言
当前,在国家教育领域信息化的政策要求之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实现了数字化校园的有效建设,其不仅是对高校教育信息化程度的表现,同时也是高校管理及服务能力的体现。而随着高校财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原本低层次的会计电算化已经升级为数字化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平台,有效促进了其管理水平的提升。
2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方案
2.1财务信息化的硬件建设。由于高校财务管理的特殊性,就需要所建设的财务信息化系统有着安全性、可靠性及稳定性高的特点,同时对于相关数据信息的传输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其具有较强的实时性,还要能够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另外如果有重大事故出现时,其数据应该还具有良好的可恢复性。因此在硬件建设的过程中,其主要就是围绕着数据库的服务器进行建设的,并分为用户的访问区及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专区。还需要保证其相关数据只会向财务管理的人员进行开放,而普通的访问用户职能对查询区的数据进行一定的访问。2.2财务信息化的软件建设。在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实践过程中,其主要的关键建设内容应该为:财务核算、预算资金管理、项目管理等,也就是说要始终将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这两个功能模块作为其核心部分,并与校园一卡通系统进行有效的结合,对校园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进行有效的构建与梳理。一是应该将预算、核算、数据分析这几项核心的业务进行信息化的建设。要将预算业务作为建设的核心内容,预算涵盖了学校本年度全部的经费收支。而核算的内容则主要包括:经济业务核算、学生收费核算与工资系统等多种业务。而数据扥洗,就需要通过对多种统计分析方式对于多种财务数据的有效统计与分析,通过对有效信息的提出形成结论,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管理提供有效的改进与决策的依据,从而能够满足各种不同信息使用者的实际需求。二是则需要对多功能的财务应用平台进行有效的建设。想要保证广大师生能够更加的便利,所以财务信息化建设就需要满足多功能的服务平台的实际需求。例如,员工薪酬的查询、相关业务的查询、网上的预约、财务的查询,以及学生自助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对外信息公开等多种业务与功能,都需要进行有效的信息化建设。三是要能够保证财务信息化和高校其他部门信息化的衔接与协调。通常在高校中与财务管理有关的部分为:高校的人事处、教务处、国资处以及研究生部与学工部等等。但当前却存在着各部门应用系统的独立,普部分的应用系统有“信息孤岛”的情况,且还导致数据会重复的进行录入,多方面同时管理,知识数据出现了不一致,这些问题都严重地制约了高校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因此,要对各个相关的部分进行有效的衔接与协调,并规划和建设其具有战略支撑目标的一体化业务体系,从而保证其内部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四是还应该对财务软件信息化系统进行有效的建设,这就需要对:财务管理系统、报表管理系统、银行对账系统、学生收费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出纳票据联打系统、结算中心财务管理系统、科研及专项资金管理系统、网上综合查询系统、预算管理系统、银行直联收费系统、银校互联系统、网上预约报销系统、网上薪酬申报系统、网上部门预算申报系统等进行建设,从而通过专门化、系统化的系统建设,实现高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3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规划
想要对当前在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就需要对基于云平台基础上的财务信息化建设进行有效的规划。一是需要对信息化云平台的发展进行规划设计。当前云计算技术作为计算机科学技术主要的发挥在那趋势,不仅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扩展性、服务性、可靠性、成本低等优势,还由于其能够更加快速可靠的对共享的虚拟化资源库进行有效的建设,从而以一个统一的界面对相关信息进行动态智能的呈现与提供。二是就需要在此平台上,对于高校财务信息化进行有效的建设。财务信息化作为云计算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的有效建设,就能够实现对于财务云有效的管理与维护,从而促使其财务管理效率的不断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其财务管理的实际需求,因此就需要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信息化的建设。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校规模的持续扩大,还需要对其智能化的发展进行充分的重视,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使其能够实现科学健康的发展。
作者:杜卫国 单位:武汉大学财务部
参考文献
[1]周瑞,任军利.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方案与规划[J].教育财会研究,2015(4).
信息化方案范文5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通过继续推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示范村建设,整合农村信息资源,拓展信息方式,健全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各类适农、惠农、助农信息产品,多形式、多渠道为农民提供有效的综合信息服务,让农民共享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成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二)总体目标
实施农村信息化建设“121”工程(即围绕一个平台、推进两项工程、培养一支队伍),有组织、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园区农村信息化建设。到2014年,率先建成完善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力争达到泰州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示范村建设标准,农民利用信息化手段增收致富的能力明显增强,信息技术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农村信息化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工作原则
1.坚持统筹兼顾,整合资源。整合信息资源和信息化队伍,实现网络互通、资源共享。
2.坚持政府引导,需求主导。紧扣新农村建设需要,以开发应用系统为核心,提高信息化工作的针对性。
3.坚持服务三农,讲求实效。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经济实用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
4.坚持突出重点,试点先行。重点加强应用系统特别是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群众需求比较强烈的村居先行开展,分步实施,整体推进。
二、主要任务
(一)建设“和谐园区”城乡统筹综合信息服务和管理平台
以“和谐园区”城乡统筹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主要载体,整合信息资源,建成园区综合信息服务和交换平台。
1.建立农业监测预警系统。建立集农产品监测、动物疫情、植物病害、天气灾害等功能的监测预警系统,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各类监测预警,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实现农村产业信息化。推广信息网络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环节的标准化、智能化和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信息化程度,以及农产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保护生态环境。
3.推动电子政务服务向农村延伸。建立面向农民的公共信息咨询服务系统、村务综合管理系统,促进农村管理信息化水平和社会服务事业快速发展。
(二)推进农村综合信息示范村建设工程
按照农村综合信息示范村建设标准,加快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点建设。一是建立综合信息服务站;二是建成园区、村级网站。
(三)推进农民上网工程
加大农民上网培训力度,提高农民使用计算机和利用网络知识的能力;建立农民上网培训点,所有村拥有农民上网培训基地,选择条件成熟的村建立农民上网培训点,到2014年,争取超过一半的农民
会上网。
(四)加强农村信息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农业部《关于做好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延伸和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建立一套长期、科学、规范的培训、认证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园区农业信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信息服务能力。采取现代远程教育、现场教学和集中培训等方式,结合农村信息服务站的建设工作,加强对操作者、信息化管理人才和信息专业人才的培训。通过培训达到会收集、会分析、会传播信息的“三会”要求。同时,鼓励农村信息化平台的维保服务进行外包,减轻信息化专业人员的压力。
三、实施步骤
园区农村信息化建设分三个阶段进行,具体计划如下:
(一)调查摸底阶段(2012年10月—2012年12月)
调查范围:森北村、渔行村、运河居委会
调查内容:以村居为单位,在整合现有涉农信息资源基础上进行调查摸底。被调查村居全部要达到信息化示范村建设要求,基本实现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网络进入辖区内所有行政村、80%的种养殖大户;所有的行政村熟练掌握利用农村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进行村务公开、资产管理、人口管理等基本农村社会管理,并获取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信息。
(二)学习培训阶段(2013年1月—2013年6月)
在总结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根据各村居实际情况分批次对村居主要负责人、操作人员、部分村民进行业务培训,培训内容以信息技术应用及信息设备维护、管理为主。
(三)检查考核阶段(2013年7月—2014年4月)
检查考核阶段主要采取验收检查和定期抽查两种方法,验收检查主要是检查各村居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各项软件、硬件的购置工作以及人员的配备情况;定期抽查主要检查各村居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设备维护情况。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农村信息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新、难度大、要求高,各村居要加强组织领导,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发展。各村居要负责本区域的农村信息化推进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二)多方筹资,加大投入。
不断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投入。加强与通信运营机构的协调配合,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整合资源、减少重复投资的原则,各村居信息化建设统一纳入全区信息网络和公用信息平台;在信息资源开发上,充分利用综合信息平台,整合计生、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应用系统,与软件开发商、信息服务提供商和社会机构合作共建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为合理配置资源,减少重复投入,所有村居网站建设所需费用将由区政府解决,区信息中心统一扎口管理和建设,各村居配套相应的补助资金,用于其他信息化项目的应用。
(三)强化培训,提高素质。
积极参加由区发改委、区农委牵头,以网络设备培训、计算机系统培训、网络安全培训、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培训、农村工作管理及相关软件使用等五个方面为重点,抓好各层次网络管理人员以及信息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培训。
信息化方案范文6
为贯彻省、市审计信息工作现场会精神,发挥计算机技术在建立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科学管理体系中的作用,提高我局计算机审计和办公自动化水平,推进审计工作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轨,更好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现提出如下方案:
一、审计信息化建设主要目标
按照阜阳市审计局的规划要求,结合本局实际,以计算机辅助审计、办公自动化和审计网站建设为三大目标,全面推进我局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
(一)计算机审计得到广泛运用。要不断拓展与深化重点行业、重点部门和重点项目的计算机审计,探索联网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研究制订计算机审计的标准与规范,努力将审计信息化建设转化为现实的审计生产力。全面推广应用AO审计现场实施系统,扩大Excel、Access、SOL-Server等通用软件在审计实施中的应用范围。
(二)局域网工程得到整体规范。按照审计署办公厅《地市县区审计机关局域网工程建设指导书》的指导方案要求,完成调整好布线系统,为建立审计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和各种信息服务平台打下硬件基础。
(三)机关门户网站得到全面升级。要对现有审计网站进行完善,提高网站的实用性、指导性作用,把“*审计网”办成宣传我县审计工作成果的宣传园地,办成广大审计工作者和财经工作者的学习园地、交流园地。
(四)推进本局内网办公系统的应用,推进办公自动化。本局事务性公文除存档所需纸质文件外,各股室之间资料传递、共享通过本局内网办公系统或外网“网站公告”实现(机密文件除外)。
二、保证目标实现的具体措施
为保证上述三个目标的实现,今年我局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完善奖惩,具体有五项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下设办公室。成立计算机审计课题小组,重点是AO审计现场实施系统应用的研究交流,同时大力鼓励全体业务人员的创新和学习。
(二)加大经费投入。安装无线路由器,实现全局机关无线上网,为各股室添置小型激光打印机,为信息办添置扫描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硬件。购买投资审计软件及审计法规库。
(三)完善奖惩机制。要对在计算机审计领域做出成绩,如通过计算机国家等级考试、开发出有实用价值软件、计算机审计案例入选省厅和审计署典型案例集、与被审计单位实现联网等的审计人员给予必要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在外出学习培训、电脑配备和更新上优先考虑,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最大限度地调动审计人员的内在潜能和工作激情。
为满足审计管理系统的需要,保证AO电子档案管理,全局各类业务和通用公文的起草、审计档案的归集从元月起实现电子化。各科室的公文、审计档案的电子文本由股长或主审负责归集,年底前统一送综合股。无法提供者取消评奖资格。
(四)强化人才培养。立足于审计系统内部,培养既懂审计业务又懂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坚持自学为主、业余学习为主,以考试促培训,以培训促应用,采取办培训班、选送优秀审计人员进修,大力培养审计信息化人才。要抓好全员普及培训,抓好中坚力量培训,使每个股室至少有一名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软件,并能组织指导审计人员开展计算机审计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