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的写作背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马诗的写作背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马诗的写作背景

马诗的写作背景范文1

[关键词]非马 华裔美国诗人 母亲形象 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 I2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12-0104-03

非马 (William Marr),本名马为义,祖籍广东省潮阳县(现汕头市潮阳区),生于台中市,二战开始前随家人迁回广东的家乡。一九四八年随父亲再度来到台湾,却因为一九四九年退守台湾后,而被迫与当时仍留在广东的母亲和部分家人分隔海峡两岸。一九六九年他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获核能工程博士学位,曾任职于美国阿冈国家研究所,从事核能发电安全的研究与发展工作。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美籍华人科学家,也是著名的诗人、翻译家、艺术家。他的诗作完美结合了科学系的理性思维和诗人的感性,文字形式干净利落、轻盈隽美,视角尖锐透彻,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内容,具有极为独特的艺术风貌,在台湾、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广受读者喜爱,他创作的双语诗在美国也赢得了众多读者的高度赞誉。芝加哥诗人俱乐部董事长、同时也是伊利诺伊州诗人协会会员的格兰娜・豪勒威(Glenna Holloway)这样评论非马: “他的诗歌既继承了中国诗歌优美、有层次感的传统,也吸收了美国诗歌的随性和风味,形成了他独一无二的幽默感、洞察力和柔情风格,他完美地驾驭了如此丰富的文化元素。”[1]

由于复杂的历史背景原因,多年来与母亲无法相聚的经历使非马以亲身经历、人文关怀入诗,创作了一系列 “母亲”形象的诗歌。这些感人肺腑的诗歌都是对诗人内心的直接剖析和诠释,毫无保留地张扬着思绪的涌动。诗句质朴、坦率的表象下,燃烧着诗人对母爱热切的渴望和思念,对生命新鲜的冲动和激情。

一、非马诗歌中母亲的现实原型

一九四九年之后,非马曾多年与留在大陆的母亲和弟弟未通音信。直到七十年代初期,非马的母亲才千方百计地和在台湾的父亲取得联系。一九八零年,非马才得以回到广东老家探望他的亲人。所以,在此之前,非马的诗歌里极少直接描写母亲的现实原型,而是多以借物寄情、从侧面由对其他事物的想象抒发对母亲的思念。

《阔别三十年后与家人重聚的茶会》(Drinking Tea at a Family Reunion After Thirty Long Years of Separation)[2]这首诗则记录了非马与久别重逢的家人团聚的感人场景,诗人难得地从正面刻画了母亲的音容笑貌:“一口饮尽将会多么难受/如果一点一滴品尝/这杯盛了三十年的苦涩/你笑着对我说/好茶/应当啜饮/品味”诗中“苦涩”和“好茶”这两个比照性的词语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一口饮尽”一杯浓茶固然口舌苦涩,但是这种苦涩又怎么能比得上与家人生离数十载的苦。而一家人团圆的喜悦,又彻底冲散了压在诗人心头的苦。“好茶”不仅仅意味着茶叶的香醇,也暗示着非马和母亲对一家人未来美好生活的共同憧憬,而且一家团圆的甜美时光是那么短暂,是该慢慢地“啜饮”,细细地“品味”。这首短诗的语言依然简洁、质朴,没有华丽辞藻的修饰,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深情厚意突显出了亲人之间永不消逝的血缘羁绊,母亲安静、祥和、幸福的神态跃然纸上。

《罗湖车站――返乡组曲之八》[3]则以诗人在罗湖车站偶遇的老太太和老先生的形象为蓝本,侧面勾勒出诗人父母亲的外貌及体态。“我知道/那不是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她老人家在澄海城/十个钟头前我同她含泪道别/但这手挽包袱的老太太/像极了我的母亲/我知道/那不是我的父亲/我的父亲/他老人家在台北市/这两天我要去探望他/但这拄着拐杖的老先生/像极了我的父亲/他们在月台上相遇/彼此看了一眼/果然并不相识/离别了三十多年/我的母亲手挽包袱/在月台上遇到/拄着拐杖的我的父亲/彼此看了一眼/可怜竟相见不相识”。虽然诗中所写的“老太太”和“老先生”并不是非马的父母本人,但是诗人通过“手挽包袱”、“拄着拐杖”两个动作精确地捕捉了人物的瞬时动态,同时又将影像巧妙地投射到了诗人父母的形象上。这种“移花接木”的独特写作手法使“母亲”的形象瞬间丰满起来,读者能轻易地从这两个简单的动作中联想出这样一幅场景:他的母亲也已是一位老太太,在与他“含泪道别”时一定和儿子难舍难分。虽然她已经年迈,但仍然坚持“手挽包袱”来送别。“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包袱里也许装着为儿子一针一线缝好的衣裳,也许装满了家乡的特产,也许放的是亲手纳好的鞋垫,诗人并没有明确记叙妈妈挽着的包袱里装的是什么,这刻意的留白反而给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更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令人体会到无私、忘我、深沉的伟大母爱。“我的母亲……我的父亲/彼此看了一眼/可怜竟相见不相识”是非马对父母亲假如相见时场景的假想,三十年漫长的光阴足以让曾经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变成白发苍苍的迟暮老人,父母亲的外貌变化如此之大,他们如果能够相见,能否认得出对方?他们是否还有机会见面?对残酷现实的拷问背后隐藏着非马对父母的愧疚,“子欲养而亲不待”,诗人不知道何时才能再与家人团聚,每一次与父母的相聚都是那么弥足珍贵。

二、非马诗歌中母亲多重的形象

以“月亮”、“祖国”为代表的诗歌意象也是非马诗歌里的一个特色。诗人在《中秋月》中这样写道:“知道/所有/回不了家的/暗淡的眼睛/将彻夜不眠地凝望着她/她把自己/打扮得/又圆/又亮” [4]在中国文化里,人们追求宁静和谐的月亮式的文化精神,寻找母亲是“月亮精神”的一个重要主题。[5]正如古诗里所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秋、满月等在中国文化里象征着“阖家团圆,幸福美满”的事物意象,往往最能勾动背井离乡的游子们的思乡情愁,念母之意。非马在象征着“团圆,美满”的中秋佳节与母亲天各一方,没有尽到为人子女的孝道,心中交织着想回家又回不了家的无尽苦闷,满怀的愁苦无处宣泄,他只能用“暗淡的眼睛”“彻夜不眠地凝望着”中秋的满月,仿佛看到了远在家乡的母亲。

诗人用“打扮得/又圆/又亮”的月亮暗喻母亲,借由拟人化的中秋月意象刻画出一个思念远方游子而又坚忍的母亲形象。虽然身边没有儿孙承欢膝下,但是诗歌中的母亲如同年年缺而复圆的明月一样,执着地守候着,从未放弃过与子女相聚的期盼。她的慈爱、包容、坚贞,不仅令读者想起诗人自己的母亲形象,更令人联想起天下所有同样伟大的母亲。这首诗不仅是献给母亲个人的赞诗,也讴歌了群体意义上的母亲,深情道出了所有在外漂泊的游子们的共同心声。

尽管非马在美国生活了二十多年,他的根仍深扎在中国,他的诗不仅流露出对母亲的一往情深的眷恋,还抒写了对台湾和祖国大陆统一的渴望。他在《醉汉》里这样写道:“把短短的直巷/走成一条/曲折/回荡的/万里愁肠/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母亲啊/正努力/向您/走 /来。”[6]在各国文化中,只有中国把“country”译为“国家”即放大了的家,也只有中国把母亲与国家联系在一起,把“motherland”译为“祖国”。浓烈的故乡观念和国土观点成为中国人深层的情感意识,无怪乎有人说中国的爱国主义是白云故乡似的女儿思念母亲的情怀。[7]结合前文中提到的非马的特殊人生经历,《醉汉》这首诗里的“母亲”形象被非马赋予了双重的文化意义, 不仅是指多年来未曾谋面的母亲,也是指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祖国大陆。

回顾历史,一九四九年迁往台湾后,基于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理由,台湾与大陆两岸断绝了交通往来。一九八七年台湾方面宣布解严后才开放台湾人民到大陆观光及探亲。非马饱尝过骨肉分离、音信断绝之苦,诗歌中“短短的直巷”和“曲折/回荡的/万里愁肠”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台湾和大陆仅隔一条窄窄的海峡, “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诗人在这条曲折的“寻母”之路上迈出的每一步都是万分艰难,一晃就走过了三十年人生。尽管不知道何时才能圆回家的梦,尽管前路困难重重,诗人仍然执着地发出“母亲啊/我正努力/向您/走/来”的呐喊,这声呐喊荡气回肠,催人泪下,承载了无数海峡两岸人民对亲人们的思念和泪水,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心灵冲击和震撼。

三、母爱在非马诗歌中的延伸

非马曾经说过:“诗的现实是诗人用敏锐的眼悲悯的心,对宇宙人生历史社会的事事物物,经过深刻的观照与反省,所凝聚成的令人心颤的东西。” [8]正如他所说,非马的诗魂激荡着对亲人、祖国、民族的深厚情感,同时以宽悯的胸怀关注着整个世界。他热爱和平,厌恶战争,认为战争是造成世界上无数悲剧的罪恶之源。在《越战纪念碑》中,非马塑造了一个因为战争而痛失爱子的老妪的凄惨形象:“ 一截大理石墙/二十六个字母/ 便把这么多年轻的名字/嵌入历史/万人冢中/一个踽踽独行的老妪/终于找到了/她的爱子/此刻她正紧闭双眼/用颤悠悠的手指/沿着他冰冷的额头/找那致命的伤口”。[9]这首诗中的老妪“踽踽独行”,形单影只,暗示着她的身边再也没有别的亲人,而她在儿子的坟前,没有哭喊和咒骂,也许她的眼泪早已经流干,而她“紧闭双眼”,“用颤悠悠的手指”摸索爱子的伤口,让人能真切感受到这位母亲的绝望和无助,这些无声的细节是对残酷战争最有力的控诉。《越战纪念碑》中的老妪仅仅是所有同她一样不幸的母亲的一个缩影,世界各地都有在炮火中饱受摧残的母亲和孩子们,只有人类停止无休止的纷争和战火,天下的母亲才能笑逐颜开,安享天伦之乐。短短十二行诗,让读者以受害者的角度重新审视战争的罪恶,老妪的悲剧发人深省。

非马诗歌中的母亲形象凝聚了诗人对世间真、善、美最真挚的情感和最执着的追求,集中展现了诗人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精神。他将对个体母亲的“小爱”融入了他对祖国、世界的“大爱”中。母爱是永恒的,是牢不可破的,通过非马在诗歌中对母亲形象的描述,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 参 考 文 献 ]

[1] Glenna Holloway. The Voice of the Poet[N]. Chicago:Chicago Tribune TempoDuPage,1996-02-25.

[2] William Marr.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M]. New York: American House Book Publishers, 2010:174.

[3] 非马.罗湖车站[A].见:日光围巾:非马新诗自选集第四卷(2000-2012)[M].台北:秀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263.

[4] 非马.中秋月[A].见:日光围巾:非马新诗自选集第四卷(2000-2012)[M].台北:秀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208.

[5] 傅道彬.中国文学的文化批评[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620.

[6] 非马.醉汉[A].见:蚱蜢世界:非马新诗自选集第三卷(1990-1999)[M].台北:秀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254.

[7] 樊和平.中国伦理的精神[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18.

马诗的写作背景范文2

小组学习实践中,我注意到:有一些学生由于自身特别优秀而过于“鹤立鸡群”,但另一些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过于落后,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原因而不能融入小组学习中,这两类学生在小组学习的发展中容易受到忽视,而成为新的学习形式中的“独行侠”。作为科任老师,应如何对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处于边缘化的他们呢?

一、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修炼到的一种境界是因材施教。这是素质教育的必然,也是新课改的必然。对于小组学习中的优秀学生,老师要让他们感受到“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学生黄某,成绩非常优异,个人目标很高。他对文字特别敏感,不喜欢别人发言中的漏洞和不严密的讲述。正是由于该生太“厉害”,给小组中的其他同学带来了压力,他在小组学习中也不够投入。对于这种情况,我给予了高度重视。于是,我为他特意准备了专题复习资料,精选一些有难度的练习或思维题目让他自己练习和揣摩。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我要求她在记叙文上达到更高水平。在把记叙文的基本写作要领和如何立意构思详细讲解后,我就让他放开手脚去写,并按照我的要求在班级运用的“星级作文评定标准”中详细点评。所以,他的作文水平提升很快。渐渐地,也融入组里,成了一位活跃又负责任的学习小组组长。

二、此时无声胜有声,爱到深处是无言

陶行知有句话:“教育人和种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的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才叫因材施教。”因材施教需要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多方面的情况。

我班现在有这样一个学生:程某,该生基础非常薄弱,学习不主动,毫无自信心,不敢参与学习小组的活动,可又非常想学好语文。后来我发现该生的确在语文学习上存在很大的问题。但是我没有在学生面前提半句语文基础很不好的话,而是抓住她很细小的进步,哪怕是态度上的认真进行肯定。

我每周都会帮她总结进步,比如书写更工整了,上课更专心了,敢于举手了等等。慢慢地,他在小组学习中的信心也增长了,把书写不好的习惯也逐步改掉了,而且每写出一些自认为不错的字还要拿到我面前“显摆”一番。后来,我就从最基础的字词入手,鼓励她把基础知识复习到位,还教她在厌倦的时候就看看或听听笑话或者故事来调节一下,现在,她已能够独立完成我布置的作业,并在小组中也能自如发言了。

我体会到,学困生的身上,有一根脆弱的神经是不可以去触摸的,那根脆弱的神经就是他们的自尊心,基础越薄弱的学生那根神经就越脆弱,它就像一根幼苗一样需要老师去精心呵护、施肥与浇水,然后才可能茁壮成长!

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新课程下,老师在让学生享有学习自的同时,免不了要把学生往一个“勤”字上引,学生养成勤于动手动脑的好习惯。魏书生曾说:“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新课程下的小组学习正好是对这一点的实践。在新课程教学中,尤其是在工具性、人文性较强的语文学科中,贯彻寓教于乐的原则和方法,可以真正让学生做到勤于动手动脑。

王某的基础很好,但学习却不够勤奋,在小组学习中经常要求别人这样那样,对自己的要求却不高,甚至有时作业没按时完成,还要为自己找借口。我从作文切入,发现她对语言的运用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但文字中却缺乏思想与灵气。因此我建议她加强阅读,除了一些适合的名著,还推荐她读一些趣味古诗词、历史故事、寓言童话、幽默笑话等等。同时在课间和学生聊天中,我也经堂跟她“聊”一些学习和阅读中的事,让她感觉到阅读的乐趣。一个月后,我发现她有了变化,课余还送了些作文请我给她修改。而且,她对生活也更留心了,看到同学们每天丢弃的垃圾,她主动从家里带来了三个纸盒,请同学们分类投放,每天放学时再带回去交给废品店,收入用作班费。这个举动受到了同学和学校老师的称赞。

寓教于乐本是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提出的关于诗歌作用的观点,告诉了我们教的目的通过乐的手段可以更好地实现。运用在语文辅导中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娱乐中教授与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因为学生更乐意在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中得到陶冶和教化。

“人与人不同,花有几样红。”从哲学角度讲,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合理的。教育理想的结果应该是“产出”一大批个性充分发展的人,一大批有着自己主见和思想的“艺术品”,而不是千人一面的“标准品”。当我们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志向和自我智慧及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和尊重学生,进而教育好学生。因而,在新课程小组合作学习氛围下,如何将小组学习与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结合起来,是值得教师去探讨的一门教学艺术。

马诗的写作背景范文3

关键词:希腊神话;英美文学;影响

神话是关于神及神奇的故事,是远古人类用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和社会所作的拟人化的叙述和想象,是对于事物的起源、远古生物与神们的行为,以及他们和人类的关系的生动的叙述和记录。希腊神话则是古希腊人最初的意识活动的成果,是古希腊人关于神的故事英雄传说的总汇,它艺术地概括了他们自然和社会的认识,集中了他们的经验和理想。作为西方文学源头的希腊神话。表现出了难以估量的艺术性意义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恒久地照耀在文学的星空。浸洗着一代又一代文人的心灵。

一、希腊神话的文学性特征

希腊神话作为一种初始性文学,有着独具的艺术魅力,在艺术表现、故事情节和审美特征都具有后世文学所无法模仿的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这就是希腊艺术的题材。”

1、独具一格的艺术表现手法

在艺术表现的手法上,希腊神话聚集了很多的浪漫主义元素,比如在奥林帕斯神系中,这些神的形象个性鲜明,甚至具有与人一样的爱、恨、情、愁的七情六欲。他们充满着善良友好,也充满着仇恨、容忍和斗争,这些形象真实地再现了人间生活的共性。神话中所运用的夸张、想象、浪漫的艺术手法,将每个神都描绘成一个丰富而独特的人的形象。宙斯是个残暴和花心的形象:普罗米修斯是个反对专制、坚强不屈为人类谋幸福的勇士:赫拉外表端庄但是充满嫉妒心;阿伽门农勇猛十足但是刚愎自用;雅典娜则是个美丽且有智慧的英雄美女。希腊神话中的神和其他比较发达的宗教中的神不同,他们和世俗生活很接近。希腊神话里的神很像氏族中的贵族,他们爱享乐,很任性,嫉妒心、虚荣心和复仇心都很强,好争权夺利,甚至贪图美色。

2、富于哲理的故事情节

在故事情节上。希腊神话既富于哲理又十分的唯美。这些故事包括了关于开天辟地、神的产生、神的谱系、人类的起源、天上的改朝换代和神的日常活动甚至情感和伦理故事。有的故事充满了仇恨和暴力,有的故事充满了正直和善良,有的故事则充满了忍耐和退让,这些故事情节生动鲜明,委婉曲折,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水平。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将众神的巨大情感体验转变成栩栩如生的具体形象。

3、和谐统一的审美特征

在审美特征上,希腊人对美有着极大的热情,以美为重的观念深入人心。这种热爱生活、追求艺术的美学观在神话文学中表露无疑。可以说,希腊神话兼具精神与物质、人与自然、世俗与神圣、感性与理性、幻想与现实的统一所实现的和谐之美。希腊神话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众神混乱、恐怖、凶暴、邪恶的一面,也展示了自然界庄严美妙的一面。在民主自由和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希腊人不仅发现、孕育和创造了美,而且也创造了神。在希腊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此希腊人尊重人。把人提高到神的高度加以肯定,神和人是同形同性。希腊神话也因此而具备着独具一格的中和之美,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境界,成为人类文化中最为值得珍视的遗产。

二、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西方人“言必称希腊”,西方文化的摇篮是希腊的文化,而希腊文化的摇篮就是希腊神话。在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希腊神话绚丽古朴纯美的艺术风格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以说,希腊神话是人类文学发展的源头之一。尤其是欧洲文学发展的基础,对英美文学的发展和进步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1、为英美文学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希腊神话是人类文学发展的源头之一,也是欧洲文学的发展的根基之一,希腊神话中故事不断出现在后来的荷马史诗及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及戏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中世纪诗人但丁、近代的欧洲的大批著名作家的作品中;赫西奥德的《神谱》是以长诗的形式系统叙述希腊神话的最初尝试;诗人品达罗斯等人和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他们的作品中也叙述了神话故事。亚历山大里亚时代以后出现了一批编写和叙述神话的作家,产生了研究民间创作的兴趣。在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伟人的论著中也经常看到希腊神话的影子。

2、为英美文学家提供独特的思维方式

希腊神话所崇拜的、所赞美的,不是无所不能、严以律己的万能者,而是各具个性的众神,希腊神话创造出来的神或英雄形象常常包含着深刻的哲理,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比如尤利乌斯潜入特洛伊军营杀死色雷斯国王瑞索斯,他使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重新和好。尤其是后来献计木马,使希腊联军取得了特洛伊战争的胜利,在故事中,他的每一个重要行为中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希腊神话这种注重个性的写作手法深深的影响到英美文学的风格。欧洲文学中的热爱现实生活,积极追求自然和人性美,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力量等思想,以及不断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注重个人情感的渲泄。都能在希腊神话中找到它们的源头。

3、为英美文学作品提供丰富的故事来源

希腊神话中的人本精神,以动人的故事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讴歌爱情、称颂善与恶的斗争、赞美神奇美丽的大自然。颂扬英雄品质、刻画个人的痛苦与斗争,一直以来吸引了广大读者,发出惊人的力量,令人百读不厌,成为英美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源泉。甚至有很多英美文学家们都纷纷用神话故事为创作题材。

三、结语

希腊神话是希腊社会发展早期阶段的产物,是因为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而未能形成文字的一种口头文学艺术。对于英美文学而言,自文艺复兴以来,希腊神话受到英美文学家的普遍关注,作品中常常会出现希腊神话中的神、英雄和典故,不仅如此,希腊神话更影响甚至涤荡了一些作家的心灵,激发了他们的灵感,培育了他们的自由意志和自我意识,从而在作品中得以更奔放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以丰富的哲理和曲折的剧情在文学史上划下了绚烂的符号。

作为英语专业的教学人员。笔者发现学生在欣赏英美文学作品时,往往会产生语言和文化障碍。而要真正理解和欣赏英美文学,就需要深刻地了解希腊神话。提高文化素养。因此,在英美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希腊神话背景,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英美语言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郑敬高,欧洲文化的奥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刘城淮,世界神话集[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马诗的写作背景范文4

关键词:灵泊;雏吉尔;现在

中图分类号:1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6)05-0092-08

一、地狱中的第五条河

按照但丁的记述,灵泊(Limbo)的中心地带是一座被七道高墙环绕、有七道城门的“高贵的城堡”,“周围有一条美丽的小河(bel fiumicello)防护着”,进入城堡后则是“青翠的草坪”(《地狱篇》4.106,108,111)。高贵城堡的象征含义是确定的。注释家们根据《飨宴篇》中的一段文字指出,城堡象征着人的智慧,七道高墙象征七种美德(审慎、正义、坚忍、节制、理解、知识、智慧),七个城门代表七种技艺(语法、修辞、论辩、音乐、代数、几何、占星);青翠的草地令人回忆起《埃涅阿斯纪》第六卷中的乐土,在那里,古代的圣贤在一片如茵的绿草上漫步。。然而《埃涅阿斯纪》中古代圣贤栖居的乐土没有美丽的小河,有的评注者认为,这条小河代表为了获得智慧必须克服的尘世诱惑,有的则认为,小河代表的是雄辩。然而评论者们似乎少有注意,相对于城堡和草地寓意的有典可寻,关于这条小河的解释却缺乏必要的来自《神曲》内外的文本支撑。

按照维吉尔在《地狱篇》第14歌中对朝圣者的解释,地狱中有四条河流,它们都起源于克里特老人眼中流出的泪水。由于克里特一词在但丁时代的拉丁语拼法(creta)同时意味着“陶土”,而“老人”(veglio)也可理解为“旧人”,因此,“克里特老人”实为“陶土做的旧人”――即有罪的始祖亚当的化身,源自“克里特老人”眼泪的河流流经的区域就可理解为罪的世界。在但丁笔下,四条河流构成了地狱不同部分的界河,它们的特征与以其为边界的罪都存在着某种契合,阿刻隆(Acheron)是一片“铅灰色的沼泽”(la livida palude)(4.98),象征着地狱的黑暗;斯提克斯河(Styx)是一个泥沼,犯暴怒和抑郁罪的恶灵在其中受罚,污浊的泥沼与由于情绪失控而丧失理性清明的内心世界有着想象上的相似;弗雷格通河是一条血河,火焰从上空降落到河上,河里以及周围的地带惩罚的是犯有暴力罪的人,沸腾的血河与恶灵心中涌动的血气彼此呼应;科奇土斯湖是一个冰湖,犯有背叛罪的灵魂就冻结在其中,背叛意味着割裂上帝给予的爱的纽带,爱由于背叛而止息,就如河水停止了流动,冻结在冷酷之中。

显然,维吉尔从未提到过自己栖身的灵泊中的那条小河,而仔细思量,将这条小河看作四条河流中某一条的支流也不恰当,因为地狱中的每一条河流都根据其代表的罪而具有鲜明的特征,却没有一条像灵泊中的小河这般被形容为“美丽”(bed。有理由认为,这条地狱中的第五条河流,就像其他四条河一样,与被它围绕的地带在精神状态上息息相关,但要弄清它象征着什么、是否也应该象征着罪过,就必须要对灵泊中的罪与罚进行深入的探讨。

二、在绝望中向往

灵泊中的灵魂有两类,一类是未受洗就死去的婴儿,另一类则是具有美德的古代圣贤,按照维吉尔自己的说法,在基督劫掠地狱之时,后一群人中的以色列祖先们由于具有信仰和爱被基督托举上了天国,而像他这样的异教智者则被永远留在了灵泊。未受洗就死去的婴儿应被送到灵泊、以色列祖先因信仰而得救――这些情节符合托马斯《神学大全》中的描述,托马斯还特别解释了这些婴儿与先祖们的不同,在他看来,犹太祖先因为有信仰和爱,才获得恩典得救,未受洗的婴儿没有运用自由意志,没有自觉的信仰和爱,所以不能得救。按照托马斯的说法,灵泊由于可使其中的灵魂因信仰而得暂时的安宁而被称作“亚伯拉罕的胸怀”,但将异教诸圣贤放入此地,的确是但丁的创举,也正是这一点使但丁自15世纪以来便遭到“异端”的指控。。但这里更值得注意的,似乎是被但丁看作导师的维吉尔对自己所属群体罪与罚的解释:

他们并没有犯罪;如果他们是有功德的,那也不够,因为他们没有领受洗礼,而洗礼是你所信

奉的宗教之门;如果他们是生在基督教以前的,他们未曾以应该采取的方式崇拜上帝:我自己就在

这种人之列。由于这两种缺陷,并非由于其他罪过,我们就不能得救,我们所受的惩罚只是在向往

中生活而没有希望。(《地狱篇》4.34-42)一些但丁注释藉此认为:维吉尔此处的看法代表但丁自己的看法,作为人类智慧的最高代表,维吉尔和其他圣贤多少被无辜地封禁在了灵泊,虽然灵泊是地狱中的一个地方,但却相对独立,有着乐土般的美景;虽然维吉尔由于缺乏信仰而未能走进天国,但仅仅维吉尔充当了朝圣者但丁三分之二旅程向导的事实,就足以说明,但丁是一位“世俗世界的诗人”,古典智慧最终引导但丁在托马斯式的宇宙中奏出了异教的不和之音,开启了文艺复兴的先声。

不仅如此,第四歌接下来的一段关于四位古典诗人形象的描写似乎有力地支撑着这种观点,当朝圣者听到对维吉尔的致敬声时,他“看见四位伟大的灵魂向我们走来:他们的神情既不悲哀,也不喜悦”。(《地狱篇》4.83-84)向但丁走来的是荷马、贺拉斯、卢侃、奥维德。他们“既不悲哀,也不喜悦”的神态很容易被作斯多亚主义式的坚忍,因而成为但丁赞美古典诗人美德的又一铁证。

然而果真如此吗?但丁眼中的维吉尔诸圣贤真的“无罪”吗?无论从但丁时代的思想背景还是从地狱篇的结构,都难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奥古斯丁以来的正统基督教思想拒绝“无罪的人”的存在,即使婴儿,也带有与生俱来的罪性,奥古斯丁说:“婴儿的纯洁不过是肢体的稚弱,而不是本心的无辜。”(《忏悔录》1.7)托马斯也认为,除了基督,没有天生没有罪的人。按照但丁笔下地狱的结构,阿喀隆河彼岸无往而不是罪的世界:“罪恶的灵魂们,你们该遭劫了!再也没有希望见天日了!”(《地狱篇》3.84-85)冥河的摆渡者卡隆如是说。因此,将灵泊中的居民想象成罪恶之城中的无罪者、将灵泊想象成地狱中的乐土,无异于判定但丁写作的自相矛盾,这样的结论恐怕有欠谨慎。

此外,这种向度的解释似乎还忽视了构成地狱中罪与罚体系原则的“contrapasso”(报复刑)。在地狱的各个地方,我们时时可以看到,灵魂中的罪恶外化为刑罚,折磨着灵魂本身:在地狱第二层,生前犯有欲罪的灵魂们在象征着的风暴中翻滚飘荡,不得安宁,在阴谋诡计者的恶囊中,恶灵说出的话化为折磨他们的火焰,火焰随着灵魂的语音跳动……在诸多这样的段落里,到处可见“罪刑合一”的原则。那么,同样作为地狱中一个处所的灵泊中是否也有同样的现象呢?换言之,在未受洗礼、不敬上帝的“缺陷”与“既不悲哀,也不喜悦”的神态之间,是否存在着联系呢?

按照圣托马斯的神学,既不悲哀也不喜悦的状态正是原罪惩罚给人的体验。在托马斯看来,初人的灵魂所具有的原始正义就在于人的意志(voluntas)完美地服从于上帝,而灵魂也是靠这种意志的力量推动灵魂的其他部分和谐地工作,随着意志从上帝偏离,灵魂的原始正义失去,灵魂的低级部分不再服从于理性的控制,出现了自身的恶,而这些恶的统称便是贪欲。在托马斯看来,原罪就起源而论是亚当意志的过错,但就亚当的子孙――原罪继承者而言,原罪不是人格过错(personal guilt),而是自然蒙上某种缺陷,与这种缺陷相应的惩罚就是神圣视野(divine vision)的丢失。

关于丢失神圣的视野会给人带来怎样的痛苦,托马斯时代有着不同的解释,一种意见认为这种缺失不会带来什么痛苦,因为遭受者的理智陷落在黑暗中,根本不知道自己缺少什么;另一种意见认为犯有原罪的人对于自己缺乏的事物有完整的知识,他们知道上帝,但却被剥夺了看到上帝的可能,因此感到某种悲伤,但由于这种缺失不是他们个人意志犯过错的结果,这种悲哀能够得到某种缓和;第一种意见的问题在于过分贬低了理性探索的能力,第二种意见则未考虑到,对于对自己的缺失拥有全知的人来说,这种欲得而不可得的痛苦是非常大的,由于原罪是没有快乐的罪,用如此大的痛苦来惩罚没有快乐的罪,有违罪刑相当的原则。于是,针对前两种意见,出现了第三种意见,这种意见认为,继承了原罪的人对自己缺失的东西有完整的知识,也知道他们被剥夺了永恒的生命和遭受这种剥夺的原因,但这种知识却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痛苦。

对于以上意见,托马斯的看法是:如果人受到的是正确的理性的指引,那么他就不会为被剥夺了超出自己能力的东西而感到悲哀,他只会为自己能够得到但却缺失的东西而悲哀,比如,一个明智的人不会因为自己不能像鸟一样飞而感到悲哀。托马斯认为,每个运用自由意志的人都具备获得永恒生命的能力,因为他可以为恩典做准备,因此,如果他未能成功,他就会感到非常悲痛,因为他失去了他能够获得的东西。未受洗的婴儿不具备获得永恒生命的可能性。他们虽然本来可以因为接受别人给予的洗礼而得到永生,但受洗并不是他们凭自己的意志就能够得到的,所以这些婴儿不会感到痛苦。而其他未被给予这些恩惠的有智慧的人也同样不会为自己的缺失感到痛苦。

托马斯的解释似乎很好地解了古典诗人外表的平静与惩罚之间的关系,但我们却仍无法理解,何谓“只在向往中生活而没有希望”?难道这仅仅意味着出生在基督之前的维吉尔被上帝粗暴地剥夺了得救的可能?《炼狱篇》第一歌和《天国篇》二十歌的两个段落否定了这种推测,在炼狱的入口处,但丁遇到了罗马史中以公正严厉著称的小加图;这位古罗马的异教英雄此刻已经成为炼狱的守门人。在代表正义的木星天,在组成鹰眼的五个正义的灵魂中,但丁看到了里佩乌斯的灵魂。里佩乌斯是维吉尔《埃涅阿斯纪》中的人物,他战死于特洛亚灭亡之际,被维吉尔称作“特洛亚最公正的人,从来是走正路的”(《埃涅阿斯纪》2.426-427)。根据《地狱篇》第四歌的叙述,《埃涅阿斯纪》中的诸多古代英雄(包括埃涅阿斯本人)死后都被判往灵泊,里佩乌斯却能得到恩典进入天国。从文本的细节不难看出,两位异教徒得以进入天国的原因,是由于他们心灵中有某种品质,使得上帝愿意对其施行恩典。在炼狱入口处,当维吉尔试图以自己与加图的尘世妻子同住灵泊为理由,恳请加图放他和朝圣者前行时,加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