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范文1

关键词:黑人英语;语言特征;语音;语法

人物的语言,尤其是人物对话、独白,是架起读者与作品间的桥梁。美国现实主义文学之父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杰作之一”。小说中的语言极其丰富,尤其是黑奴吉姆,他的语言表达带有许多黑人英语的特点,塑造出一个正直、诚恳、勇敢反抗蓄奴制的黑奴形象。

一、语音方面的特征

(一)语音代替

1.[?]代替[e]。黑奴吉姆往往把重读闭音节中的[e]读作[?],如:

gitget; yityet; forgitforget

2.[f]代替[?]。吉姆倾向于用唇齿音[f]来替代”th”所发的[?],例如:

Dog my cats ef I didn’ hear sumf’n.

He’d let me shove his head in my mouf.

3. [d]代替[?]。黑人英语一个重要的语音特点就在于“th” 所发的[?]一般都由[d]来代替,吉姆的语言亦是如此。

den then, dey they, widout without

4. [n]代替[?]。在-ing形式中,[?]被[n]取代很是常见。

Mind I tell you, it’s a-comin’.

5. [i]代替[?]。吉姆的语音体系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常用[i]来取代[?]。

Why, Mars Tom, I doan’ want no sich glory.

You’s back ag’in.

(二)省略语音

1.词末辅音连缀的最后一个字母常被省读,这在黑人英语中是非常普遍的。可见,吉姆的语言具有黑人英语的诸多特征。

I think I could. How long you ben on de islan’?

再有:sole sold, ole old, roun’ round, las’ last, bes’ best, ghos’ ghost, worl’ world

2. [?]的省略:“them”一词中[?]被省略。

3. [f]的省略:单词中的[f]经常被省去不发。例如:

I come heah de night arter you’s killed.

二、语法方面的特征

(一)主谓不一致

1.选用(be的人称单数形式) “is”接续于you, I, they等人称代词之后,是吉姆语言的一个特点。就连被动句中“you”作主语时也用“is+done”的形式。

Who is you? Whar is you? Well, I know what I’s gwyne to do.

I come heah de night arter you’s killed.

2.复数名词或第一、第二人称代词以及第三人称代词复数形式后接续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如:

I owns mesef, en I’s wuth eight hund’d dollars.

Chickens knows when it’s….

(二)系动词be的省略

零系词是黑人英语一个很重要的语言特征。“Syntactically, Black English has special uses of be, or lack of be (the zero copula)” (p333).

Sometimes you gwyne to git hurt, en sometimes you gwyne to git sick.

What he gwyne to do?

(三)“ain’t”的泛用

De man ain’t asleep---- he’s dead.

Ain’t dat guy? En what dey got to do, Huck?

(四)双重否定

吉姆的另一语言特征在于他使用双重否定来表达否定的含义。

I hain’t ever done no harm to a ghos’.

Den he cain’t git no situation.

三、黑人英语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不难看出,黑奴吉姆的语言在语音、语法等方面都明显带有黑人英语的特点。如此生动的语音,读者们能够一下子将吉姆与其他白人分割开来,增加了读者对于黑奴吉姆这个人物的同情与喜爱。吉姆的语言符合特定人物形象的身份地位、生活境遇和性格特点,同时也有助于揭示当时的社会状况、等级差异以及种族矛盾。

参考文献:

[1] J.L. Dillard, Black English, Random House,New York,1972.

[2]Mark Twa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Bantam Books,1981,p7-251.

[3]方久华,熊敦礼.美国黑人英语语言特点探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4]颜志强.世界英语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范文2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

作者以满腔热情和真挚的爱为读者塑造了小主人公汤姆·索亚和他的一群小伙伴。汤姆·索亚是个成长中的孩子,他调皮,喜欢恶作剧,却又善良可爱乐于助人。他讨厌教堂里老师干巴巴的说教,他不喜欢整天在学校里干燥无味的生活,他向往成为绿林好汉,他希望加入海盗,过新鲜刺激的生活。他总在危险时刻,挺身而出,做出那些懦弱的好孩子、体面的优秀生无法做出的正义行为,展示出自己的魅力。

哈克贝里·芬,是作者着重刻画的另一个调皮鬼。他不上学,没有接受过教育,却拥有一颗正义的心、勇敢的心。

相关练习:

1、、马克·吐温这个笔名取自密西西比河上的水手的行话,意思是__________指水的深度足以使航船通行无阻。1865年,他因幽默故事《_________________》一举成名,成为闻名全国的文学幽默大师。

2、《__________________》和《汤姆·索耶历险记》被认为是马克·吐温的姊妹篇。马克·吐温出身寒微心系下层民众,受到敬重,被称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范文3

马克·吐温,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他就是一位家喻户晓,从皆知的大文豪,他同样是我的偶像,一个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世界闻名的大作家。他以自己与众不同的高深超凡的文学使自己成为一个文学巨匠。

在他的一生中,他写过许多不凡的着作,《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等等。在这两篇出自于这位幽默风趣的笔下的优秀着作中,他用儿童的生动活泼、诙谐风趣的笔触描写了收中两人位天真、单纯、短小精悍的小男孩。他们那颗安稳不下来的心总是会想一些稀奇古怪的点子来:组成海盗帮,进行探险游戏,过着流浪而又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位作家能把男孩小时候的那份洒脱随意的性格刻画的如此精细、具体、到位,他所写的小说总能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只要你翻开两本书中的任何一本,你就会立刻被有趣的故事所吸引。你会身临其境,你会忍不住想与文中的人物交朋友。他们那无拘无束的生活充满刺激、冒险和异想天开的游戏,让人很快就会沉醉于无忧无虑,远离喧闹的城市,走进令人遐想无比的世界里。

当我又一次翻开这些让人看了就放不下的巨作,去追寻儿童的快乐时,突然我觉得我已经融入了马克·吐温的世界中,正在与汤姆和哈克两个小顽童一起交淡,一起玩耍。

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四年级:小作家ybj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范文4

我曾经沉迷于妮子与郭敬明的小说中。喜欢他们用文字刻画出的人物、描绘出的事、情、景。看者故事中主人公的悲欢离合,我会哭,会笑,会感到无奈。有的时候,我喜欢把自己想象成某一个主角,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之后,心情还处在热望与紧张之中未能平静。。

小时候的我家中没有可以阅读的书刊,几乎都是爸爸看的武林小说,和妈妈看的言情故事。而这些都不适合我。每每有朋友对我说起昨天又看了什么书籍,内容是何等的丰富,开始眉飞色舞地解说。我总会安静地听,体会一番。回到家,我缠着父母要求买书,虽然他们口头上答应了,可过了几天,早把这事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为此,我常常和他们怄气,埋怨他们的不守信。长大后,书告诉我,父母的生活也很忙碌,每每都是带着一身疲惫回到家,我们不应该再为他们增加压力与负担了。最后我决定??攒钱买书!

众里寻书千百度。至今,我小小的书柜早已是琳琅满目,每每翻阅,温馨依旧。马克。吐温倾吐的生活充满了乐趣,《王子与贫儿》中,情节随是作家想象的,却不失真情实感;《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与《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冒险仍然在进行,但凭者孩子们的勇气与智慧,一一克服了困难。凡尔纳的作品幻想大胆新奇,使我读来趣味盎然……书,静静地立着,我像呵护童年时美好而又飘渺的梦一般保护着书。若谁把彩页弄掉,把页脚卷起,必遭受我一番指责,但又无可奈何,只好用装饰得优雅的书皮一丝不苟地包起,慢慢地放回原处。

在我心中,书,是无比神圣的,占有至高的地位。

书,像一杯珍藏已旧的佳酿。只要你慢慢斟酌,细细品尝。你就会知道这酒为何如此香醇,就能晓得酿酒师的用意所在。

书,就像一座座高低起伏的山峰。有的连绵起伏,绿得实在,绿得真切;有的冲破云霄,那样盛气凌人!

……

庙堂之高,江湖之远,这世界上能有的美丽,书中都一一可见。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一盏灯,很温馨也很孤寂。

喜欢看书,也喜欢写作。把最真的东西写得最美,是我从未停止的梦。每一次,老师捧着我的作文在班级中深情地朗诵时,心中油然而生初一股久违的自豪感。我曾有过一个很可笑的想法,想写书!可惜积累不多,底蕴也很薄弱,随手涂鸦,总失文采,草草几笔,难耐人寻味,历旧弥新。可我从未打消过写书的念头,虽然深知:“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但是,我也听过这样一句话:“大抵每一个爱做梦的人明知道不是每朵玫瑰都能盛开,却依旧打着朵儿执着着,不论是晨与昏,夜与昼!”我认为,我属于后者。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范文5

这是一部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杰作。这里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有险象环生的流浪生活、矛盾挣扎的心灵碰撞,还有幽默的语言、丰富的想象……从中你可以了解到美国蓄奴制的罪恶,还可以感受到当时美国人对自由的追求。海明威曾评价这部作品:“它是我们所有的书中最好的一本,它是一本空前绝后的好书。”

作家名片

马克·吐温,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美国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也是著名演说家。他一生赞誉颇丰,曾被誉为“美国文坛巨子”“文学史上的林肯”等,却有着苦难而曲折的人生经历。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律师家庭,青少年时期当过排字工人,在密西西比河上当过舵手,还一度在南北战争中参加过南军,经营过矿业,后来从事新闻工作。1865年因幽默故事《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一举成名。代表作有《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镀金时代》等。

内容速读

小说的中心情节是讲白人孩子哈克和黑奴吉姆追逐自由的故事。哈克为了逃避酒鬼父亲的虐待,逃到一个小岛上,巧遇逃奴吉姆,两人结伴而行,企图从密西西比河上逃往北方的自由州。他们一路上历尽艰险,遭遇民队的追捕、骗子的虐待以及各种自然灾害。在两人的齐心协力下,所有困难均被化解。最终,哈克在好朋友汤姆的帮助下救出了被骗子卖掉的吉姆,并得知女主人在遗嘱中已宣布解除吉姆的奴隶身份。

精段阅读

(一)

到了这一刻,我知道一切平安无事了。不会再有人来寻找我了。我把独木小舟上的物品取了出来,在密林深处搭了个小巧的营帐。我利用毯子搭了个帐篷,下面堆放了我那些物品,免得遭雨淋。我钓到了一条大鲶鱼,用我的那把锯子剖开了肚子。日落以前,我烧起了篝火,吃了晚饭。接着放了鱼竿,好钓条鱼以备明天的早餐。

天黑了,我在营帐边上抽着烟,心里觉得挺满意的。慢慢地又感到有点儿寂寞。我便在河岸上坐下,倾听着流水冲刷河岸声,数数天上的星星,数数从上游漂下来的木头和木筏子,然后去睡觉。在寂寞的时候,这是消磨时间最好的办法了。你不会老是这样的,你很快就会习惯的。

就这样,三天三夜过去了,没有什么不一样的——一切照旧。不过,到第二天,我走遍了全岛,好好巡视了一番。我是一岛之主啦,这岛上一切全归我啦,不妨这么个说法嘛。

我得通晓这儿所有的一切啊。不过,话说回来,主要原因还是为了消磨时光。我找到了好多好多的杨莓,熟了的,最好的杨莓,还有青的野萄萄和青的草莓,还有青的黑莓子,这些不久都会熟透。依我看,你随手可以摘来吃。

好,我在密林深处转悠,到后来,我估计已经离岛尾不远了。我随身带了枪的,不过我没有打过什么东西,只为了防身之用,只是想到离家不远处,打几只野味。就在这时,我差点儿踩在一条大蛇身上。这时,这条蛇从青草和花丛中游过。我追过去,满心想给它一枪。我正在向前飞跑,突然之间,我踩到一堆篝火的灰烬,并且还在冒烟呢。

我的这颗心啊,简直要跳出来啦。我一刻也没有停下来察看,马上把枪上的扳机拉下来,踮着脚尖,偷偷往回缩,缩得越快越好。间或有时候放下脚步,在密密的一簇簇树叶丛中停个片刻,仔细倾听一下,可是我喘气喘得这么厉害,很难听到别的声音。一路之上,情况更是如此。要是看见一根枯树桩,我便当做是一个人。要是我踩在了一根树枝上面,踩断了,我便觉得仿佛有人把我的喘气砍成了两半,我只剩了半口气,而且是短的那半口气。

(节选自第八章)

赏读:

选段记叙了哈克初到荒岛上的经历。搭营帐、钓鲶鱼、烧篝火、找杨莓等,表现了哈克极强的生存本领。文章语言幽默诙谐,如写哈克“好好巡视了一番”,用“巡视”等词,活灵活现地刻画出哈克俨然成为一岛之主的神态,令人忍俊不禁。

(二)

啊,我只觉得心里不是滋味。不过我心想,我还是非得这么干不行——这事我躲不过啊。恰恰在这么一个时刻,开过来一只小船,上面有两个人,手上有枪。他们停了船,我也停了船。他们中有人说:

“那边是什么啊?”

“一只木筏子。”我说。

“你是木筏子上的人么?”

“是的,先生。”

“上面有人么?”

“只有一个,先生。”

“嗯,今晚上逃掉了五个黑奴,是上边河湾口上的。你那个人是白人还是黑人?”

我并没有立刻回答。我想要回答的,可就是话说不出口。一两秒钟以后,我决定鼓起勇气说出来,可是我那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不够——连一只兔子的勇气都没有。我知道自己正在泄气,便干脆放弃了原来的念头,直截了当地说:

“一个白人。”

“我看还是去亲自看一下。”

“你们这样做得好,”我说,“是我爸爸在那一边,最好请你们劳驾帮个忙,把木筏子拖到有灯光的岸边,他有病——跟我妈和玛丽·安一个样。”

“哦,孩子,我们忙得很啊。不过我看我们还是得去一趟。来吧——使劲划起来,一块儿去。”

我用力划,他们也用力划。划了一两下,我说:

“我跟你们说实话,爸爸一定会十分感谢你们。我要人家帮个忙,把木筏子拖到岸上去,可是一个个都溜了。我一个人又干不起来。”

“嗯,这可真是卑鄙万分啦,而且很怪。再说,好孩子,你爸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

“是——是——嗐,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

他们停下来不划了。这一刻,离木筏才只一点点儿路了。

有一个人说:

“孩子,你这是在撒谎。你爸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老老实实地回答,这样对你也好。”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范文6

关键词:乐读;乐写;广开渠道;循序渐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0-0071

读与写是语文教学的双翼;读与写的能力强了,语文这只“雄鹰”才能够“飞”起来。让学生乐读又乐写,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苦心孤诣想要达到的目标。可以这样说,只要学生乐读又乐写,语文教学的任务也就基本完成了,学生在愉快的读写实践中能够获得种种语文素养。教师稍加点缀,语文教学之树便能开出芬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特点,笔者除了在常规教学中,把课上得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吸引学生乐读乐写之外,还广开渠道、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喜爱阅读和写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笔者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乐读的培养

由于现代社会信息量逐日激增,学生必须掌握过硬的阅读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其次,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想要提高写作水平,必须阅读大量的文章,所以培养学生乐于阅读的习惯意义重大。

七年级学生可塑性极强,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其发展前景是未可限量的。

首先,笔者根据学校靠近县图书馆的特点,要求每一个学生办一个借书证。笔者告诉学生,是聪明人就应该充分利用身边一切有利的条件。你只要交30元押金,几元工本费,就可以尽情享用价值数百万的图书馆了,何乐而不为?并且具体地向学生介绍图书馆的基本功能,把适合学生阅读的(趣味性较强的或容易使学生感动的)书籍介绍给学生,如《鲁滨孙漂流记》《读者》《中学生》……于是,绝大部分学生都很积极地借阅图书。

其次,笔者在班上设立了一个图书角,把自己订阅的《少年文摘报》、几间学校的文学刊物、剪报本、与课文有关的书(如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丰子恺作品集)放在上面,供学生阅读。上课前或放学后,读书角中总有好学的学生在徜徉留连……

再次,在语文课上开展“课前小故事”的活动。每节语文课前按座号轮流讲一个有意义的小故事,要求不超过三分钟。学生为了能在教师、同学面前露一手,都积极地查阅书报,认真辨别、筛选,从而阅读了大量文章;通过演讲,全体学生都感受到读书的乐趣与教益,同时提高了欣赏能力,一举多得。

最后,笔者经常给学生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一直坚持给学生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用高尚的作品鼓舞人”,极大地感染了学生的心灵,远远超过各种“说教”,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社会,并且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写作水平。可以说,这是李老师的教育教学取得辉煌的“法宝”,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二、乐写的培养

七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很是参差,有过半的学生有抄袭或过度模仿的坏习惯,不敢“我手写我心”,畏“写”情绪不少。写作能力绝不是朝夕之功可以培养出来的,而是依靠平时点滴积累,渐渐丰厚起来的。

为了让学生从“怕写”转为“乐写”,除了引导学生喜爱阅读之外,笔者还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写日记以及爱写文章。

对孩子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笔者拿出自己的十多本日记本以及《鲁迅全集》之日记篇、两个昔日优秀学生的日记,告诉学生写日记对人生、对写作有莫大的益处,并选读一些精彩篇章。之后要求每个学生设一个日记本学习写日记。开始要求较松,能写就行。渐渐提高要求,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内容集中一些;要有一定的意义,不能太平淡。笔者答应学生不看他们的日记,因为他们大喊“隐私”!检查时,笔者只是翻一下,看看日期及页数而已,从而保护了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

笔者还在两个班都设立了“班级日记”,按座号轮流撰写,主要记录班里当天发生的事情,为今日的青春岁月留影。由于纪念意义重大,每位学生都不敢掉以轻心,都满腔热情地撰写,乐写不疲。

一个月后,绝大部分学生都爱上了写日记,把日记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向它倾诉每天的喜怒哀乐,记下青春每一天。

其次,除了布置作文之外,还布置周记并详细批改。

一学期八篇作文的训练是远远不足够的。周记是一个很好的练笔途径。笔者让学生自由选材,学生基本都能够有感而发,选取一周中自己印象最深、最想讲的内容来写。为了激发其写作热情,笔者每篇都写下热情的批语:或赞扬他选材独到,或支持其观点,或向他提出忠告,或解答其疑难,有时当一回心理医生,有时做一下业余法官……这样,周记的质量日益提高,写作兴趣日渐浓厚,写作水平亦水涨船高,令人欣喜。

第三,引导学生创作诗歌,设立“诗歌汇编簿”。

笔者利用自己爱好诗歌的特点,引导学生创作诗歌。美学家朱光潜告诉我们,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诗歌外的文学体裁都和诗歌有着莫大的联系。如果懂得了欣赏诗歌,那么,欣赏其他文学体裁也就相对容易了。同样,学生如果能够把诗歌写好,再写其他体裁的文章,亦相对容易了。为了激励学生的写诗热情,笔者安排两个班合用一个“诗歌汇编”本,这班写了给那班,轮流拜读和写作。好胜心促使学生你追我赶,争相写作。笔者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可写古体诗,可写自由诗,可押韵,可不押韵,两句也行,一百句也可以……并且选出优秀作品在两个班宣读,好诗共欣赏;然后推荐到校刊以及其他报刊发表……学生写诗的劲头持续不断,涌现出七八个佼佼者,能够写出这样优美凝练的句子――

“即使身旁无知己,明月清风两相陪”

“月形千变色不改,皎月倒影留水中”

“青山绿岭白云垂,一碧万顷天如水”

“不畏风尘布头身,只缘胜利属十三”

就这样,读中有写,写中有读,读与写相辅相成,大大促进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变苦学语文为乐学语文。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