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一个数除以小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一个数除以小数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改革;基本原则;建议
中国分类号:G623.5
“做不完的课后作业、无尽头的考试模拟”是我国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所存在的普遍问题!繁重而无任何新意的课后作业,不仅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背道而驰,而且还严重打击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给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笔者对我市几所重点小学的数学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了充分的调研。通过调研,笔者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但调研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我国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在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彰显了加快小学数学作业改革速度、加大小学数学作业创新和发展力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布置小学数学作业,不但可以巩固学生课堂学习的内容、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1]。有鉴于此,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推进小学数学作业改革工作。
一、 推动小学数学作业改革所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即在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改革的全过程中都要严格遵循的一般性、根本性的准则,是把握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基本方向、保证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质量水平、确保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稳步、有序前进的指导性方针政策。鉴于小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经验等方面的限制,笔者认为在推动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层次性。合抱之木,基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讲究事情的层次性,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实现操作者的最终目的。小学数学课后作业中所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想要彻底解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忽视了改革的层次性,那么不仅不能推动改革,反而会使改革原地踏步,失去其本来的意义。因此,要注重改革的层次性,分步骤进行改革,比如,第一步转变思想、第二步试点探索总结经验、第三步全面展开等等。
自主性。《新课标》格外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主张“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因此,在推进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自主性,实际上就是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学习状况,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实践性。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计算、辨识、分析能力,实际上都是在为学生以后走向社会打基础,因此,推动小学数学作业改革,同样应当坚持实践性的原则。老师在给学生留作业的时候,应当将重点放在实践性较强的题目上面,要确保课后作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数学课的教学目的。
创新性。创新意识,是21世纪对成功人士的基本要求,小学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打基础阶段,小学数学更是培养学生的理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更加注重创新性。在数学作业改革的过程中坚持创新性原则,实际上就是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下的多做题、靠记忆等不正确的作业布置方式,使课后作业变得更具规律性、技巧性和趣味性。
二、 加快推进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两点建议
如何推进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立场不同,观念上也就存在着差异,相信每一名教师都有自己的打算。在这里,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经验,结合此次调研过程成发现的问题,从作业布置和作业批改两方面出发,对当前形势下加快推进小学数学作业改革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优化作业布置方式,在确保稳健性的前提下,逐渐对小学数学作业的内容、形式进行改革。作业的布置要全面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兼顾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准确、全面覆盖相关知识点[3],突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选择其中具有基础性、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的内容作为课后作业的主要内容,注重好中选优、优中选精,避免打题海战术。此外,还应当格外注重作业的层次性,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别对待,比如可以给学习速度较快、理解能力较好的学生多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作业,反之亦然;要注重作业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多给学生布置一些操作性和实践性强、与生活结合密切的作业。
优化作业批改方式,注重批改作业过程中的师生交流和良性互动,避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可、被鼓励,小学生自然也不例外。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应当避免单纯从对与错、是否符合标准答案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判断,尽量在使学生认识到自己错误和肯定学生努力程度的基础上多给学生一些鼓励性的评价,让作业评价成为激发学生对数学课学习的动力,充分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数学作业改革的稳健、有序进行!
加快推进作业改革、提升小学数学作业的质量和水平,不仅是上好数学这门课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标形势下对广大小学教师所提出的最新要求!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广大数学教师一定要继续努力,不断推动小学数学作业改革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潘志海.刍议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J].吉林教育,2012(28):84.
一个数除以小数范文2
一、目前高校美术通识课的教学方法
现在高校美术通识课选修大体有三种类型:一是纯鉴赏型为主的偏重理论灌输的美术通识课。尽管老师备课很认真,课上讲了很多道理,可是学生却昏昏欲睡,因为学生还是觉得和其他课一样处于被动(灌输)一方。由于他们一定的生活阅历与感受,加之缺少较多的艺术实践,所以学生很难理解并认同这些高深的文艺理论。二是以传授技术为主的偏重单纯实践的美术选修课。老师按美术专业训练办法,不考虑非美术专业学生的想法,一开始就教学生们素描、速写等,然后再上色彩写生课,从头到尾,学生只是学到了一些素描、色彩的模块技术,其实他们仍然不懂得艺术。三是只强调继承,不强调发展的美术通识课。老师从工笔花卉临摹为起点教学生,历经山水、人物,让学生学到一些传统中国画的技术。好处是有继承,坏处是难发展,也难创造等。这些教法固然有一定的益处,但确实也有偏颇之处,表现为这种不以学生为中心,单一的,重技术、轻艺术与人文的教学模式,往往容易形成千人一面、大同小异的艺术教学效果。这不是当今时代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精神的理想通识课教育模式,这种脱离社会实践、知行分离、“闭门造车”的教学模式迟早要被新的美术教育模式取代和改造。
二、构建新的美术通识课教学模式
面对高校美术通识课普遍课时少、一般大学生又缺乏美术基础的实际矛盾,我们选择了利用乡土人文景观资源,以构建学生实践创造能力为主、边做边学的综合美术创作教学方法。这让不具有写生基础的学生一开始就较快地进入我们所倡导的重过程、重行动,以创造为主的美术学习,把专业技能掌握与创作、综合运用结合起来,这种互相融合的创作与技能训练,会使学生在动眼、动脑的认知训练和动手、动口的实践过程中,更快地懂得艺术与技术的不同之处,开阔他们的艺术创作视野,培养他们的艺术创作修养,积累他们的艺术创作经验。在此基础上,加快形成非专业学生的艺术诸元素的应用经验和形式美构成能力,如对构图、形体、黑白、色彩关系、疏密、点、线、面的处理能力等。创作课强调美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重视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我们期盼用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手段,去提高学生富有创造性的、积极的认知、动手技能和情感体验水平,使他们内在发展需求与美术学习相吻合,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美术通识课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
结合美术通识课的特殊要求,笔者着力把激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学重点,把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标新立异,具体运用到美术创作的各步骤与各阶段学习实践中,结合各个环节中的问题与困难,通过美术教学平台,贯通与开发学生的认识方法、思维方法、实践动手方法、解决问题能力和表达他们情感的能力。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充分鼓励与肯定学生表现出来的任何有个性的想法与做法,在形象思维与创造中,发现与张扬每个学生的天性与爱好,用平等、民主、协商的态度,营造创造性思维发挥的教学氛围,积极与学生切磋、讨论,解决碰到的各种问题,想方设法让学生逐渐认识自我的价值,鼓励学生自信,充分发挥自身无穷的潜力与智力,和老师共同努力,实现美术创造的成果。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激发学生“标新立异”的创造力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选择本地人文景观,突出美术课程“视觉直观”的特点与优势,强调“开眼”“开心”的艺术学习方法
我们学院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典型的南国水乡景观。我们可以把学生从苦读多年的书斋带到水乡深处,带到既熟悉又陌生的桑基鱼塘,“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之中,这样他们满眼都是富有人文景观的教学环境,处处都有新鲜生动、无限多样的创作原料,无疑会使学生美术写生的情绪高涨。但是,作为美术通识课程的组成部分,自愿报名参加学习的学生实际都没有受到专业写生绘画的训练,面对崭新、陌生的美术创作课,学生难免既缺乏方法又有点紧张。为此,教师应先在校园内做大约十课时左右写生技能的练习铺垫,着重教学生“开眼”的线描写生方法。面对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虽然他们在美术技能上如一张白纸,但是只要善于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培养他们学会“开眼”的观察方法,也能让他们画出新颖、别致的画。在教学中,老师要特别强调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为基础,引导他们客观地看待周围的物象,提倡独立思考和认知,让他们各自选择喜爱的景观,注重每个学生的差异,充分尊重学生用新的角度和方式看待平凡事物。特别带学生到水乡写生的时候,更要保持这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意,通过写生手段提供教育机会,来帮助与鼓励学生形成独立的、积极的认知能力,让学生非常自主地看待客观景物,培养他们敢于形成自己创新画法的行为。
老师让学生各自学习运用唯物主义观点看自己喜欢的、画自己看到的,甚至想到的物象。他们绘画表达时,要完全自我地、自由地画出来。对处于这种敢于“开眼”状态的学生,老师的任务是肯定与表扬,让他们“开心”,更有信心地去画。老师要让学生了解到只有“开眼”,才会“开心”,也才能“开心”。我们要关注和突破这个重点,对提高艺术创作质量和效率,用美术发展学生认知智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与创作主动性可以起到重要的、示范性的作用。由于非专业学生没有美术专业学生的清规戒律,在老师的“开眼”“开心”教学氛围的引导下,学生容易形成自己的个性想法以及他们喜欢的写生画面。至于他们的技法教学问题,通过多次下水乡写生,可以逐渐提高。通过写生,学生也为创作积累了很多不同的视觉表达的原始素材。同时,学生在写生过程中,用美术的手段,培养了唯物主义认识观,也容易理解那些观察、选择、思考等知识创新的道理。在贴近生活的过程,学生们了解到了社会的实际生活情况,陶冶了学生的情感。
2.下乡写生后的专题座谈,有益于师生互相交流“开眼”“开心”的学习心得
回到学院后,我们采用讲下乡心得体会的方式召集同学座谈,总结所见、所闻、所感。他们可谈与美术创作有关的专业内容,也可以联系写生谈社会、政治、哲学、经济、文化、科学等。在让同学们互相讨论的过程中,老师也会乘机从画写生入手,谈“开眼”“开心”在知识学习过程,艺术与科学的方法过程,艺术与哲学的过程,艺术与人文创造过程,艺术与人生过程的同样重要意义。让学生在民主的气氛中自由畅谈,让学生在深入生活中“开眼”后,不仅画得“开心”,而且在课堂中要谈得“开心”。如何把“开眼”的写生画,变成“开心”的创作画,是老师要具体解决的一个棘手的教学问题。如何把“开眼”“开心”的艺术过程,迁移到做人、做事,以及贯通到求学基本能力的学习过程,是老师想追求的教育目标。
3.选取“开眼”的写生素材,构成“开心”的艺术画面
和每个同学讨论“开眼”后的写生,分析素材,找到每个同学最“开心”之处,并让他们形成最有画趣的画面,或每个画面最“开心”的部分,然后各自“搜尽奇峰打草稿”。对没学过画画的同学,只要让他懂得动手画画就是独立观察的个性反映过程,他们的画面自然会产生很新鲜的、富有创意的画法与画面形式效果。老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肯定与保持学生们各自表达出来的差异和特点,让学生们得到赞扬后,“开心”地画,自由地画,这就是在培养学生形成创造力的教学氛围。可惜我国艺术教育不太重视保护学生的个性,特别是美术教育,往往教出来是千人一面,没有差异,画得像一个老师画的,越教越没有真正意义的创新,越没有创造力。
其实学生有无穷的创新潜力,关键在于老师怎么引导、肯定、保护。我们的校园艺术创作为什么是闭门造车?为什么有人感叹创作上“江郎才尽”呢?关键就是师生不去体验与深入生活的大课堂,寻找挖掘艺术创作的源泉,体会人民的感情和生存现实。学生深入生活写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取舍后,可以形成很多“开心”的画面构图,有的同学还创造一些不太可能的、耳目一新的形式与构成,这是学生敢于突破陈规,从新的角度和方式处理平凡景物的富有创新性的具体成果。这就是艺术创新的思维过程,是艺术培养、启发人的创新精神、认知方法、过程的学科优势。在教创作的全过程中,对学生不断出现的阶段性困难与疑问,教师应及时加以引导和帮助,但是,要提醒自己保护学生色彩组合的创新、技法处理与形式的创新、情感表达的创新。例如版画创作,要放手让他们处理形,用什么色彩、采取什么处理手段都可以由他们自己做主,老师只是起引导的作用。
四、争取社会教学资源参与美术通识课教学
1.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寻找差距
鉴于笔者所在院校是综合性的高职院校,建校时间短,美术师资、经验等方面比较欠缺,而美术创作仅仅是大学生选修的通识课程。要搞好校园高雅文化,做好人才培养方式的探索,肯定不能仅仅依靠校内资源,而要积极主动争取借用校外社会教学资源,获得各方面专家和教授的指导和帮助。我们主动邀请省级、国家级着名专家学者如广东着名版画家郑爽教授、现任广东省美协主席许钦松老师,请他们给同学们上课。他们的讲话与评述,指出了今后“开眼”“开心”努力的方向,以及现今艺术上存在的诸多问题,这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成效,鼓舞了学生的自信心,进一步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学术氛围。
2.积极参与高层次展览,进行学习对照
学生的作品要推向社会,进而影响社会,服务社会。其中重要的途径就是参与高水准且影响大的国家级与省级展览。一是我们看重展览的社会影响,二是看重展览的专业性与公平性,三是有助于学校整体提升教学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外投入的积极性。这给师生带来了挑战性和竞争性,将有利于师生的教学打破课内、课外的时空,打破院内、院外限制,有助于检验学院校园文化实践的水平。将课堂教学效果放在国家级、省级的竞争平台上,借鉴其他专业院校、专业团体的不同艺术思维与艺术方法。从学生角度讲,利于他们在更大的舞台上,通过竞争激励自己,逐渐树立自信心,走向艺术创作前沿。从老师角度讲,他们可以总结“开眼”“开心”方法的体验和感受,以及由“标新立异”带来的创造成就感。他们可以参与展览竞争,感受到学术和专业要求的高度,体验到创作过程的艰辛与突破的快乐,肯定学习创作的过程与方法。
笔者认为面对普通大学生的美术通识课教学,要真正以艺术学习为手段,突出学科人文精神育人与创新育人的优势,追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与实践方法的应用,重在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及艺术创新、科学创新的能力。这是当今时代对高校美术通识课改革和发展的期待!
参考文献:
一个数除以小数范文3
关键词: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创造能力创新思维课程架构
一、重构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
当下,我国高等美术院校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以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审美素养为原则,把过去的精英教育模式调整为以素质教育为主、提升学生的设计创造力为目的的教育模式;把单项专业教学往多项专业教学方向转变,进一步解放设计专业的细分模式,增设设计概念性和方法性的课题训练,强调多种专业知识的交叉互补、跨界与融合。如,平面设计方向可以从认知、建构、解析、编排设计、媒介拓展、图形表达等方面建立系列课程,以史论和相关哲学性知识为辅修,以计算机、绘画、手工为车间实验训练内容,形成成长式的整体系列课程。这样可让不同学科的知识得以交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新的思路和方法,并通过跨界交叉使多种知识互动,产生新的研究和概念,让学生掌握可转换的知识和技能。建立以方法维度为线索的学科分类体系,将设计概念通过研究的具体方法分类细化,并配合相应的辅助工艺学科,如手工、材料、绘制等技术研究。教师应全面修订教学计划,优化课程结构,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教师要让当今新的视觉设计元素与传统造型元素相互融合,在课程教学中秉持“专业基础保障实践、实践反哺创作、创作推动基础”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遵循艺术设计实践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在课程中将学科前沿知识融入教学内容,让学生从中获取灵感,掌握新的媒介创作技法。教师要以实践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有步骤、有计划的艺术设计课题训练,一方面强化基础教学,拓宽专业口径,另一方面发展新型应用学科,为学生科学合理地设定课程体系构架,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设计实践技能,自主构建个性化的知识结构,为其奠定多向度发展的基础。这样能够让每名学生都得到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发展,达到个人能力的整合,以便能够让学生在高年级独立完成设计实践项目,进行课题研究,逐步形成符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有以下三种模式构想。
1.建立导师群,“集中授课+个别辅导”的教学模式
设立两类导师群,一类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课题训练,另一类导师为拔尖人才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此种模式可以有机整合艺术设计教育的共性和学生成长的个性,为设计专业培养技能突出的人才奠定基础。
2.设立课程群,“跨越专业+跨越媒材”的课程模式
通过建设素质拓展课程群,强调跨专业和跨媒材的理念。注重设计专业通识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交叉学习,从设计的方法论中寻求规律,让学生不但能够将所学的技能在本专业中运用,而且能注重与其他专业的关联性,拓展思路,从而培养自身的多元化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跨界学习,以寻求艺术创作的突破。
3.建立资源群,“教学相长+产研结合”的培养模式
调动不同领域的社会资源,通过社会专业人才讲座、交流、考察等形式,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掌握专业前沿知识,开阔眼界。将社会实践项目引入课堂,带动教学,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和实践性,落实课题项目化、作业产品化、训练实战化、实验创新化的培养模式。同时,采用学分制管理体系和数字化、科学化的评奖机制。将大数据应用到日常教学管理,使各项教学工作和规划更为科学合理。在专业课程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将课堂教学与设计实践项目相结合,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培养学生逻辑严谨的思考习惯、自由多样的表达能力;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将理论讲授、课堂作业和个别辅导相结合,专题讲座、作品观摩与教师示范相结合,课堂教学与户外写生、课题实践相结合,作业讲评与教学讨论相结合,临摹范画与写生创作相结合,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和尝试。同时,建立课程反馈机制,在各项教学、科研活动中保留具有价值的文字、图像、表格和多媒体资料,形成教学档案,如实反映教学管理、实践创作培养等各个方面的客观情况,为后续的教学改革创新提供有价值的文献记录;实行学生匿名网上评课评教制度,从学生端了解教学质量的真实情况,并加以整改。
二、构建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美术院校教育改革的核心和动力。高等美术教育者需要思考如何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障碍进行综合改革,以期为教育、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高等美术院校设计专业要迎合这种发展,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端设计人才。设计专业要优化教学师资力量和教师结构,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求变,突破以往僵化的教学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创作的比重,改变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二者孤立的状况,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新实践的潜能。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理论研究与艺术创作之间存在较大距离,二者是孤立的。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以往教学的特点,多种模式并用,强化专业教学特色,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设计。通过夯实基础、继承传统,立足当代、关注现实以及跨界创新等教学模式,打破学科界限,实现多学科的交叉互补、融会贯通。将以往艺术教育中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艺术人才观,转变为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复合型的高端艺术人才观。在强调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对新材料、新媒介的运用,通过纵向与横向综合发展,探索如何将国际性、前沿性等观念引入本科教学体系中,以更好地适应当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具体来说,构建创新型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三个层次。基础实验:在专业学习入门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尽快了解设计专业的主要知识点,掌握专业的基本技能,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热情,按照不同专业方向的特点和主干课程教学阶段目标,通过直观、参与性强的实践项目和教学过程,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完整的专业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的能力,并运用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将教育观念的转变落到实处。综合实验:在专业学习的深入阶段,综合实验以培养专业技能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导,通过多层次的针对专业技术特点的专业课程与项目实践,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形成创作流程意识。为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在每个阶段设置多方向、多题目的系列实验课题,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与专业课程特点,自由选择不同研究方向和实现手段,让其能针对具体问题灵活运用掌握的专业知识,在实验、探索的过程中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提高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创新实验:设计学科需要顺应时代科技发展带来的变革,随时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以迎接新的挑战。教师通过实践过程中对新的设计表现形式的探索与实验,使学生逐步掌握更新自我知识的学习方法,同时通过专业论文写作课程,训练学生在选题、文献检索、撰写论文和报告等各个环节的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为此,创新层次的实验课程涵盖了从基础学习阶段到毕业设计的整个专业学习过程,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研究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知识创新提供多元化的研究思路。如: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参加全国性艺术设计展览以及国内外青年人才培养项目,使学生具有国际化学术视野,随时了解和掌握行业与技术发展的前沿动向;其次,引导学生关注、探索艺术与设计的历史渊源及其衍生,在学习和创作过程中注重对传统艺术的继承、梳理和总结,借此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再次,引导学生参与院系级展览的策划与筹备,了解诸如美术馆、画廊、收藏家的流通环节,从而反思自我创作过程中的设计语言表达,提倡学生为自己的毕业展览预设展陈方案,从艺术实践的角度,锻炼学生自我展示和自我营销的能力,鼓励学生尽早进入职业设计师的状态。规范完善教师奖励机制,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新颖的授课形式,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教学,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同时,借鉴国外综合性大学公开课的模式,将精品课程、特色课程和优秀课件转化为网络平台共享课程资源,通过实验教学和教学资源共享,开发覆盖主干课程知识点的数字化微课、实验课堂、现场教学网络直播等,推进课程与教学资源的数字化与网络化开发。以此补充以往课堂的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交叉转换的创造性思维和课堂之外的软性研究力。同时,在选课环节上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鼓励学生根据个体情况选择适合个人创作的方式,并为学生举办个人展览或联合展览提供各种学术支持和服务。
一个数除以小数范文4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涉及到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如: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等。教学评价的类型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很多种:根据评价的时间和作用性质的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形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根据评价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条件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根据参与评价的主题不同可分为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根据评价的基准不同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根据评价的方法不同分为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由于分类标准各不相同,因此这些评价方式虽然各有其特点,但在现实的评价过程中是有所交叉的。
评价应具有激励性。教学评价的最初动机是要区别不同教学水平的教师和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以此来调动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和激励教师来提高教学水平。那么如何起到激励作用?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来看,评价要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更多地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思维、意识和能力等方面实施积极的评价措施,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都能在不同层次上提高数学水平,真正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评价应具有发展性。让学生建立清晰的教学认知结构不断提高学习的能力,依靠的是学生的潜力。根据学生实际采取积极的评价措施并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无论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还是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等知识教学,既要体现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更要着眼于渗透思想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使得每个学生变得聪明起来。否则,单靠"题海战术"达到这一效果,是难以奏效的。我们教师评价学生一定要注重激励性与发展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欢乐,在他们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尊感,注重激励和发展的评价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保持学习热情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学得好,他才愿学习;只有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他才乐于学习。激励性与发展性评价,可以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感与自豪感,产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在小学阶段低中年级主要强调“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提倡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记录那些反映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高年级在此基础上,还强调要重视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察学生是否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等,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内容也更加丰富,所记录的内容能够反映学生自己探索数学的过程和取得的进步,如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收集的有关资料、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过程、活动报告或数学小论文、解决问题的反思等。
一个数除以小数范文5
【关键词】综合艺术院校 艺术硕士 教育改革
积极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基于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优化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结构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采取的重要战略性举措。此举对于以技能培养要求较高著称的高级艺术专门人才培养而言,无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改革思路和广阔的实施空间。
一、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启动与发展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国家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2013年7月印发的《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再次加大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力度,提出一系列指导性意见:“基本稳定学术学位授予单位和学位授权学科总体规模,积极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办法。”“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面向特定职业领域,培养适应专业岗位的综合素质。”“改革质量评价机制,按照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制定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学术学位注重学术创新能力评价,专业学位注重职业胜任能力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要坚持在学培养质量与职业发展质量并重”。同年11月,《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对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出更明确、更具体、更有操作性的指导意见。艺术硕士学位从一起步就显出很强的生命力。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相继颁布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学位[2005]9号)和《关于申报开展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和推荐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人选的通知》(学位办[2005]13号),批准北京大学等32所研究生培养单位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同时对艺术硕士的招生对象、学习方式与年限、培养方式与培养要求等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开启了我国艺术学科特别是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新纪元。
艺术硕士,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Fine Arts,简称MFA。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区别于艺术理论、学术研究的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招生对象一般为具有艺术实践经历的学士学位获得者,在培养过程中突出专业特点,注重创作表演技能的提高并兼顾艺术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艺术硕士培养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学科领域包括音乐、美术、艺术设计、舞蹈、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等。
吉林艺术学院于2009年6月,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第二批艺术硕士培养院校。当年获批的专业领域为音乐、美术,专业方向为管弦乐器演奏、中国乐器演奏、声乐演唱和油画。2010年,艺术硕士招生和培养的专业领域进一步拓展到设计和戏剧。随后,吉林艺术学院紧密围绕国家特别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全国艺术硕士教指委的要求,注重发挥综合艺术院校的特色与优势,积极开展综合艺术院校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仅五年时间,学院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就得到长足的发展,目前研究生导师为132人,累计招收艺术硕士研究生536人,其中已获得学位105人,在读431人。
二、构建符合艺术硕士特点的创新理念和课程体系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在继承前人基础上不断超越”。这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阐述,不仅为高等院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对以创新实践为主要特征的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为此,吉林艺术学院在艺术硕士培养过程中紧紧围绕创造力和创新力这一目标,在课程体系、导师队伍、实践基地、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大力推进改革,构建了特色鲜明、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收到了很好的实效。
区别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定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其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
吉林艺术学院的艺术硕士课程体系既有以培养文化艺术涵养和掌握现代艺术理念的艺术基础理论类课程,也有以培养扎实深厚的创作技能和创新思维为核心的艺术创作类课程,突破了偏重创作技法的单一培养思路,提升对艺术内涵的理解。明确区别艺术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培养计划,增加艺术硕士的创作实践类课程的学分,使创作实践类学分占比达到60%,将高层次、应用型这一目标理念贯穿实践教学之中,从而大幅度提升艺术硕士的创作实践能力。
三、构建具有较高创新实践素质的“双师型”和“双导师”团队
“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既是艺术硕士培养理念的需要,也是实施课程体系的保障。近年来,在“双师型”导师团队的建设中,吉林艺术学院进行了深入有效的探索和尝试,在校内建起一批“双师型”导师工作室,坚持以创作和项目的实践带动教学,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导师工作室的创作和项目中,通过实战积累经验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还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双轨并行机制,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起一支结构优化、艺术水准高超、实践经验丰富的导师团队,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水准和创作能力。
“请进来”是指把业界德高望重的音乐家、美术家、书法家、剧作家、舞蹈家、知名导演等专家请进学校,特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艺术学院制定了详尽的聘任条例并履行相关聘任程序,通过这种方式共聘请了许占志、董亚春、王晓燕等30余位省内外艺术家来校建立工作室和创作室,对艺术硕士实施培养。此外,吉林艺术学院还聘请了刘云志、方力钧、岳敏君、范福安、王举等10余位国内艺术家。“走出去”就是让艺术硕士进入到这些校外专家导师的工作室和创作室,充分融入和利用其创作实践环境,真正在创作实践及项目研究中培养。对于此类校外特聘导师,学校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相应支持,形成产学研用一体的艺术硕士校内外“双导师”培养机制。
四、构建融教学与创作实践为一体的实训基地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胜任能力是艺术硕士培养的关键,按照艺术硕士高层次、应用型的培养目标要求。近年来,吉林艺术学院通过多种方式与吉林省交响乐团、长影乐团、吉林省民乐团、吉林电视台、吉林教育电视台、长春广播电视台以及画廊、经纪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结成长期合作关系,还与拥有“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和“中国好舞蹈”三大王牌娱乐节目的灿星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成为该公司在国内唯一的流行音乐人才培训基地。通过这一系列的合作建设了一批具有提高创作能力、激发创新潜能融教学和创作实践为一体的艺术硕士实践实训基地,这些基地充分体现了艺术创作、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三位一体的功能,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和社会效益。
五、构建符合艺术创作规律和艺术人才特征的评价体系
针对艺术硕士的教学成果强调作品创作与表演实践,其学位论文要求主要对作品创作与表演实践的专业分析和理论阐述,旨在突出培养艺术创作、表演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一特征。吉林艺术学院明确区分了艺术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考核评价标准,以艺术硕士的作品创作与表演实践质量为主要评估考核依据,论文需结合创作或表演作品来阐述自身创作、表演的体会与感受,以及创作、表演理念与技法或技巧创新等。完善毕业音乐会、毕业画展、毕业设计展、毕业剧目的相关要求,毕业论文的答辩形式也在探索创新,可以在表演或展览现场对其作品创作与实践展开答辩。
开展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深化改革、确保质量、突出特色,学习国外高层次艺术专门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尤其是文化发展繁荣的需要,提高我国艺术教育的整体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贡献。
(注:本文为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综合艺术院校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其和,.“双导师”视阈下高校艺术硕士生培养质量保障策略――以中国画方向为研究个案[J].美术大观,2012(5).
[2]江河.关于在我院开展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思考[J].新美术,2005(4).
一个数除以小数范文6
关键词:艺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改革;课程体系;教学质量
按照相关组织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制定的教学要求,综合如何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指导意见,我校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本科生在入校第一年就要学习本课程,在大一结束后,所有学生都要参加全国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等级考试(简称高校等考),而且能否顺利毕业与是否取得高校等考合格证书相挂钩,这样对学生计算机的操作和应用能力进行了培养,且现在社会信息技术发达,对刚进社会的毕业生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也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这一背景,文中基于笔者所在学院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分析,这一研究对于艺术院校的教学合理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目前艺术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艺术类院校不太重视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没有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给予计算机基础教学分配的学时也较少。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没有转变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听取学生的意见,导致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时觉得平淡无味。2008年本校开始组织学生参加高校等考,因为陌生性、教材大纲不明、备考辅导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考试结果也不太理想。
2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根据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对艺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改革,用来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和等级考试的过级率。
2.1 更新教学内容,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在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安排上,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进行设置,结合考试纲要安排教学内容,老师在课堂上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教学内容涉及面较广,若是什么都教授,必然掌握情况不佳,貌似什么都学了,但是没有哪一方面是真正学好的,因此要有重点的进行教授,专业不同侧重点就不同;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因此在教学中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调整后的内容与原有的计算机相关知识又不能脱节,需要有效的衔接,不断进行完善。
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如:计算机基础知识、中文操作系统、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微型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数据库应用基础等。围绕教学目标将此课程内容分为两个部分:课堂理论教学(36个学时)和实践教学(36个学时)。
2.2 强化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
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学习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学的所有活动的开展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使学生参与其中,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提高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和操作能力。
此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多媒体教室和机房进行的,利用投影仪辅助讲授,然后学生通过实践完成对应的内容,转变观念,以往教育理念是以老师为中心,现在要以学生为中心,老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习运用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入手,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而学生要积极主动赋予实践。当学生自己参与其中,自然也就会提高兴趣,那么无论是课堂氛围还是教学成效都有很多的改善。另外利用所有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有针对的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2.3 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近年来,很多教学软件和与之配套的各种试题都是由教课老师开发和编写的,他们通过教学资源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答疑,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掌握相关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在近几年教学中很受用,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4 建立教学反馈系统,做到因材施教
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课堂教学虽然占主导地位,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教学反馈作用,反而应予以重视。
现在院校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不一,应针对这种现状建立教学反馈体系,通过它来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这样可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能更好的有针对性的学习;这个系统对于老师对学生课后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很好的了解,而且这个系统还能对学生们的建议和意见进行收集,能有效的改善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3 结语
教育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育创新的关键是发展个性化教育,计算机基础教育也同样面临着如何创新、如何发展个性化教育的问题。对目前艺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诸多不利于个性化教育的因素,只有毫不留情地予以革除,培植适于个性化教育发展的沃土,艺术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才有希望,素质教育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1]郭凌翔.改进艺术设计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之探讨[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6,02:79-80.
[2]高明武.浅谈艺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个性化[J].福建电脑,2006,12: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