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语文学习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范文1
语文这门学科,在每个学生一生的教育当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初中语文,又是学生在中学阶段最为重要的学科。往往决定着成绩的关键。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较大,很多学生的阅读量远远不够,因而提前语文学习,也是一个头两个大,尤其一些男孩子,重理轻文的现象更加严重。那么在此阶段,帮助初中生树立和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着眼于眼前,有助于初中阶段语文成绩的提高,从长远来看,更是受益终身。
一、初中语文的学科特点
1.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初中阶段,语文课的知识量非常之大,要求熟练掌握成语、古诗词、阅读十部以上的名著,进而上升难度,要求修改病句、排序,阅读理解方面,有现代文阅读、古文阅读,此外,还有最让学生头痛的作文。
2.人文性和实践性较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行越来越严格。初中语文阶段,人文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不单单是要求初中生们熟练的掌握书本知识,还需要我们上升到思想层面以及熟练的运用于现实当中。比如:需要分析、了解作者文章背后的人文涵义,学习书中人物的优秀品格。要求培养出学生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等。
二、初中生的学习难点
1.初中语文知识量、难度大幅增加
跟小学阶段相比,初中阶段的语文知识一下子难度升级,知识量也变得非常之大,都让学生明显感受到了学习的难度。尤其阅读文章、写作方面,需要更加深刻的理解能力,这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难点。此外,知识量大,要求我们更快的吸收、消化,才能跟上课时的进度。
2.初中生学习压力大,缺乏学习兴趣
面对中考,当代初中生的课业压力之大,我们大家都有目共睹。尤其在当前教育中,我们的课堂更是要求赶进度、拼成绩,讲完一课立马投入到下一课的传授当中,很多学生都不能很好的吸收、掌握。如此强大的压力面前,学生则完全无法培养起学习语文的兴趣来,那么永远是被动的灌输知识,基础不够夯实,那么所学知识就犹如空中楼阁,很不牢固。
三、掌握好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1.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成绩
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之后,能够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更多的学习,进而有助于提高数学成绩。当我们找到了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完成大纲要求,进而有更多的时间复习、拓展更深的知识。
2.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优化了学习方法之后,从深层次的意义来说,还能帮助初中生们从小就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不拖沓、不拖延的高效率学习,不仅仅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当中大有益处,对于学生的一生来说,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好处。
四、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1.制定学习计划,做好课前预习
在初中阶段,要求学生们培养起良好的自我约束力,学会主动的学习。因此我们在每个学期伊始,都应该认真的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例如每天熟练掌握10个成语,一个学期阅读一本名著,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同时,还要在课前认真预习,赶在前边,不让老师追着写,这样才能跟上教学节奏,更好的促进学习。
2.夯实基础知识,勤加练习记忆
初中语文的知识量很大,内容又非常繁杂,然而,所有的知识点融合起来,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环环相扣。因此,基础知识一定要夯实,只有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才能让学习融会贯通。我们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平常要多写、多练,“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有多写、多练,知识才能更加牢靠的掌握。
3.认真思考,勤于总结
不管是语文还是任何一门学科,要想学好、学精,都需要我们做到“四多原则”:多听、多作、多想、多问。在语文课堂中,要集中精神,认真听课,老师提出问题,不能依赖、偷懒,而是应该培养独立自主的思考精神,发散思维,要相信脑子越用越灵。如果实在靠自己能力解决不了,那么再去找老师寻求帮助。
4.培养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听课
带着问题去学习,才能让效果事半功倍。俗话说“老师对学生发问10个问题,其学习效果都不如学生自主提出1个问题”。由此可见,培养问题意识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大家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标注出知识的难点,然后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大大提升听讲的专注度,也会让记忆更加深刻。还有许多学生性格内向,不爱发言,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只有做到不耻下问,才能让自己有所提高。
5.多读书多背诵,注重积累过程
多读书多背诵,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最佳途径。把知识记在脑中,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就能信手拈来,尤其在写作过程当中,多用成语、格言,就能大大提升文章的品质。因此,务必要注重日常的积累学习,量变最终会导致质变,当我们的词汇积累到一定水平,阅读、写作的能力自然会大幅度提升。
6.鼓励学生,为学生树立学好体育的信心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强大的自信心来做支撑。初中阶段,一些W生理解力较差、反应能力不强,而初中生又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难免自尊心较强或者性格内向,这时候,我们的老师就需要不断的鼓励、支持,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心,在课堂中,减少严肃的刻板气氛,多鼓励、少批评,这样才能让学习更好的提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的学习当中,唯有用对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应该帮助初中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采取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不做无用功,夯实基础、拓展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习变得轻松、高效。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范文2
区别篇
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相比有诸多不同之处,现概括为以下三点:
1.能力要求的改变
小学语文讲授的是拼音、字词、句子、简单修辞等最基础的汉语知识,能力等级以识记为主;而初中语文注重的是理解、分析、欣赏与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2.教学内容的改变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少,课文以记叙文为主,有着较强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对学生的要求一般是字词的识记和文章内容的浅层理解,难度不大。
而初中语文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都有增加,课文的篇幅加长,知识点数量和难度也相应增加。除了大量的积累识记以外,更侧重于分析与理解,思维难度增大,对学生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其中,科学性强的说明文和逻辑性强的议论文,对知识的广度和思维的深度要求更高。
3.教学方法的改变
在教方面,小学教师讲课速度较慢,课堂容量较小,重点的知识会反复讲练。作业也批改得比较细致,保证学生每个知识点都过关。学生平时只要专心听课,按要求完成作业,一般费力不多就能取得好成绩。而初中课时紧张,教师讲课速度快,课堂容量大,许多知识点往往一带而过的;加之班额普遍较大,教师不太可能逐一做过细的辅导,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
在学方面,小学教师把学生看成孩子,学生始终在教师的怀抱中成长,能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业任务即可,自主性要求不高;而初中除了上课,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以及广泛的课外知识的摄取同样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觉主动性,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地安排学习和休息的时间。
建议篇
学生了解了初中相较小学语文学习的不同之处后,学生就需要根据这些不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1.大量阅读
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
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是特别喜欢课外书。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构思、神奇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杰出的见地,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总之,他们由于见多识广而语文根底厚实。
坚持阅读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多读一些文辞优美、气魄宏大的散文,对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帮助,比如《鲁迅文集》,《读者》杂志对培养这些能力和素养都很有帮助。
博览群书不但是孩子语文素养的基本功之一,而且是孩子成材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丰富的知识是创造力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也是见识增长,智慧来源的途径之一。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远离名著,培养孩子阅读经典名著要从小引导,循序渐进。同时要注意不但要阅读,而且要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
2.背诵经典
背诵经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养孩子语言素养基本功之一,中学毕业孩子如果能背诵150首古今诗词,25首白话诗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10篇精美的现代白话文(每篇800到1000多字),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那么,他的语文功底应该是不错的。如果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间——16岁之前,让孩子记诵大量的语言精华,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奠定了坚实的语文根底。
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向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将来孩子就很难成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创造性的现代人。
3.勤写日记
日记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练孩子的意志力和积累作文素材。
写日记的好处大大超过了教育者的想象。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要循序渐进,开始可以写短些,每天一、两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长。内容也不拘格,什么都可以写,想象的,现实的,国内的,国外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国家大事,小到鸡毛蒜皮等等,要做到有闻必记,有为必记,有见必记,有感必记。
但一定不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哪怕一两句也要写上,写得荒诞一点,不合常规也行,但必须要写下去,目的是为了习惯的养成,终止了,就前功尽弃了。
只要老师与家长引导得当,一定能够大幅提升孩子的写作水平与语文水平。
4.开阔眼界
要孩子懂得: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学习还要在广阔的天地中,引导孩子睁开惊奇的眼睛面对世界,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去逛书店、旅游、看展览、做采访、搞调查、看焦点访谈;讨论下岗分流、西部开发、*现象、庸俗文化……
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懂得我们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里,生活在多变的信息社会中,感受人世间的爱与恨,美与丑。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范文3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学能力;培养方法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更要教给他们学习语文的方法。他们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学习知识。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要给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但是受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堂上看到听到的仍然是学生随着老师的问讲团团转,仍然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学生的被动状态仍然没有真正消除。
1.转变学习理念
受应试教育影响,语文教师经常会使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并未为学生留足充分的自学时间,且很多语文教师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在课下培养,课堂没有必要浪费时间与精力,这种教学理念严重拉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提升初中生语文的自主学习能力,语文教师应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并将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同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容易使课堂氛围沉闷且趋于形式化,以致学生对语文缺乏学习兴趣。为此,语文教师还应摒弃急于求成的教学方法,意识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并始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确保学生可以自主决定学习轨迹,从而创造自我控制、自我学习的情境,以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水平。
2.明确学习动机
优良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于好的学习动机,动机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在力量,而自学动机属于学生的动态表现,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明确具体的学习动机,进而可以自觉积极的进行自学活动。自学最为关键的便是具备坚持不懈的品质,为了确保学生可以有条不紊的学习语文知识,语文教师应为初中生定制完善的学习计划,且其中包括自学内容、自学方式以及自学时间等,并利用试题检验检测学生的自学成绩。通过检测,学生可以很好的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后的学习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同时,自学期间,学生还应养成笔记习惯,可以采用在书上做记号或在笔记本上进行摘录等方法,以强化记忆,积累材料。除此之外,学生还应经常翻阅笔记,并勤思、勤用所学知识,实现语文知识的系统化与条理化,以达到巩固提升的目的。
3.引导学生学习自学方法
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有效使用,读懂各类文章。比如部分课文段落的内容较为相似,此时教师则可以进行精讲,启发学生利用所学方法学习其他文章段落,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除了教会学生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通过重要的字词句等内容理解文章内容,使学生学会分段,并概括整体段意,归纳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为了将学习方法转化为自主学习能力,初中生还应进行反复实践,且教师也应在班级内开展自主阅读活动,并定期各自交流学习经验,相信在反复的学习实践中,学生一定可以养成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4.指导学生正确阅读
自学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在于学习阅读方法,为此,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应具备自身独特的惹事,并综合提升自身的想象力、分析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等。可以说,阅读能力也属于一种心智技能,学生在阅读不同的材料时,都应学会阅读技能,只有充分提升阅读水平,学生才可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5.精心设计练习内容
W生的能力形成于实践过程中,训练的根本目的则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实现自求解决的目的。为此,语文教学期间,教师应少讲,学生应多想多做。同时,训练期间还应遵循正确的原则与方法,做到循序渐进,以实现实际效益水平。除此之外,语文教师在布置练习内容时,还应严格要求,要求学生认真的阅读思考,并仔细、按质按量的完成所有的课堂练习。对于课外作业也应独立思考,切不可抄袭,并及时改正期间的错误,这样才可以促进学生多动脑、勤动手,并在练习期间培养提升自身的自学能力。
6.适度进行引导
一方面,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应做到持之以恒,要在循序渐进中提升自身的自学能力。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属于一项长期的任务,切不可急于求成,否则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前提下逐步引导,并将提升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长期坚持不懈的任务来完成。另一方面,自主学习并不等同于自由学习,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自如,还应适当进行控制。
结束语
当前,初中语文课程的改革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唯有此,才可以彻底打破以往满堂灌的错误教学局面,使学生由机械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黄颀,刘电芝,彭杜宏,顾金贤,洪磊.初中生语文学习策略掌握现状调查与特征分析(优先出版)[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1).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范文4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根据学生在校学习的特点,学习方法又可概括为一般学习程序和学科学习方法两类。所谓一般学习程序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而总结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也可称之为学习步骤。所谓学科学法,是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而总结出来的适用于本学科学习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掌握一般学习程序的同时学习运用具体的学科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使学生增长能力,有助于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根据初中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贯彻一般学习程序的过程,可按不同的程序环节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法指导。
一、预习环节中的学法指导
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学生感知具体知识材料的第一步。语文的预习,主要是指学习对有关语文知识或短文的阅读和思索。要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就要提出明确的预习目标和进行具体的学法指导。
所谓明确的预习目标是指:①明确预习(阅读)的内容;②明确对内容应达到的把握程度。目标的明确可以避免预习时的盲目性。可以引导学生沿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去进行学习,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所谓具体的学法指导是指:①指导学生运用何种学习方法完成预习目标;②指导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避免些什么,要提高哪方面的技能。
二、听课环节中的学法指导
听课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学生直接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学生的学习与成年人的自学、学者的治学所不同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听课这一点上,学生听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后几个学习环节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如下几方面听课法的指导和训练。
1.通过对教师语言因素的分析,指导学生学会在听中抓要点,抓重点
教师在课堂上要借助有声语言来传授知识,有声语言不仅有语气、语调、还有节奏和重音,几乎所有的教师在强调知识重点时,都会采用加重语气、提高语调、放慢节奏和加重重点词语读音的讲话方式。教师的这种做法,本身就是在提醒学生注意。指导学生抓住教师授课语言的特点及其规律性,有利于训练学生运用有意注意,集中注意力去抓住听课的重点,提高学习效率。
2.指导学生加强听课的目的性,学会带着问题听课,在听中求解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的听课一般应达到三种效应。第一是完成对预习内容的再认识,从而达到加深印象,加强理解和增强记忆的效应。第二是完成对预习中存疑内容的释疑,从而达到提高认识,释疑解惑的效应。第三是完成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把握贯通,从而达到感悟、自得的效应。在这三个层次中,释疑解惑的层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孔子说:“不愤不启”,孟子说、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都是在讲人对解除思维障碍的迫切心理。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既包括学生自身的释疑求解需要,也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疑,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这两种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交替发挥作用,就会在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中使学生提高听课的效率。
3.指导学生在听中动笔,变“只听不记”为“听记结合”初中生对“怎样记”的认识一般还处在较为模糊的阶段
由于小学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影响,初中生对记笔记的认识一般都局限在对教师板书的照搬照抄上。为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应随时对“怎样记”的问题进行具体的指导。要指导学生对不同的知识内容采用不同的动笔方式:用圈点法标示课文的有关内容;用旁注眉批法表示对有关内容的理解;用提要勾玄法提练知识要点,用中心语概括法表示分析思路……至于适当摘抄教师的板书,只是诸多动笔法之中的一种而已。
三、作业环节中的学法指导
作业即是练习,它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一个重要学习环节,也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状况及技能水平的状况的一种有效的检验形式。语文作业的实质部分一般还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要求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性再认识;一是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解题能力的训练。对前一类作业内容,教师要提醒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要避免那种简单机械重复的抄写方式,对第二类作业,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在进行能力迁移之前先进行一次对已学知识概念的复习。对作业中难度较深,能力要求较高的一些难题,教师在留作业时也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提示指导,如提示一下解题思路,或借助相关题目作出解题示范,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感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避免出现盲目乱答的现象。
对学生语文作业的指导还应充分重视反馈评价的作用。通过对作业反馈信息的分析,充分肯定学生的良好做法,尤其是对作业中反映出来的科学思路及有创见性的认识,一定要给予充分肯定。对学生作业中的偏差,教师也要从学生思路的角度加以评析,以期引起部分学生的警惕。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范文5
1 通过英汉两种文化的比较,加强文化教学
初中英语新大纲明确规定:“为了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可采用英语同母语对比的方法。”越来越多的中学英语教师意识到中西文化差异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初学英语的学生总喜欢把英语和母语同等起来,这种学习方法往往成为以后运用英语的潜在障碍。英语学习如在比较中进行,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不仅有利于学生增强对交际文化的敏感性,而且对更好的了解中华民族文化是有裨益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比较的方法把JEFC新教材涉及到的内容分为两类:①衣、食、住、行方面的,包括购物、食品、交通、学校、家庭等;②日常交际方面的,包括问候、称呼、道别、致谢、建议等。在此只需把英国人和中国人寒喧问候的话和称呼等日常交际用语比较一下,就知道其间的差异,同时也说明比较中西文化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但在比较中应让学生注意正确对待异国文化,既要防止对异国文化过高评价,也要防止民族中心主义。
2 注重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
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主观评价。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我们应做有心人,随时给予介绍,使学生达到真正的掌握英语的目的。
3 从课文中寻求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信息
由于目前中学还没有开设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专门课程,所以只能按JEFC新教材,涉及到什么讲什么,帮助学生从中获取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使他们不至于由于对目的语文化缺乏了解而造成交际失误。实际上这里反映英语国家委婉语和禁忌语的文化特色。在中国,人们询问体重、年龄、收入、婚姻等似乎是常事,但在英美等国家,这些“privacy”都是尽力回避的,特别是女士们,对体重和身材是很敏感的,她们认为说某人“胖了”是对别人不尊重,是不礼貌的语言行为。所以,这里医生只能委婉地说道:“You're e ating too much.”以此避免使用“You are getting fat.”并建议到“You have to eat lessfood .-and you also have to take more exercise.”
此外,我们还可指导学生从课文注释和插图中习得有关文化知识。JEFC新教材的课文注释,不仅仅局限于语言难点及其翻译,而且增加了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例如第二册Lesson79的注释Ⅰ。英国人喝茶和中国人习惯不同,英语人通常在茶(多为红茶)里加糖或牛奶,或两样都加,而中国人一般什么都不加,习惯喝清茶。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向学生进一步补充解释:“红茶”译成英文为“black tea”,而不要望文生义地译成“red tea”。
图文并茂是JEFC新教材的一大特色。有些插图除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外,还可以从中习得有关的文化知识。如第二册Lesson90中一幅插图是一群英国人在寒冷冬天排队等公共汽车,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这说明他们除办事讲求公共秩序外,还注意维护属于自己的空间,也注意不侵犯别人的空间。这是他们注意“个人隐私权”的反映,实质上这也是对课文中“You must never jump the queue , If you jumpthe queue, o ther people will not be pleased!”最好的解释。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范文6
阅读文在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数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中,经常出现两 种倾向:一种是放任自读,不给必要的提示检查,缺乏明确的训练目标;一种是与讲读文等同起来,不分轻重 缓急,削弱自读能力,影响学习效果。阅读文与讲读文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讲读文是语文训练的重要材料,需要教师启发点拨揭示规律,重点处要做必要的讲解,目的在于给学生新鲜准确的知识。而阅读文则是讲读知识 的迁移,是讲读知识的补充训练,使单元知识得到练习。由此观之,阅读文能使讲读文的学习信息得以反馈, 因此,探索改革阅读文的教学方法,是摆在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速读与精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
阅读文在一般情况下,安排的课时少,通常是一节课或不安排课时,要想在短时间内捕捉所学信息,必须 加强速读能力的训练。速读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只摄取主要信息,对次要信息有所忽视。只要能抓住揭 示主题的文字与段落,快速了解文章全貌,如主要事件、人物、观点等,学生就能快速而准确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速读的基础上再进行精读,精读时需要理清文章层次,弄清重点段落,紧扣重点段进行分析和揣摩。运 用讲读课得到的学习方法去体会文章重点,概括知识点,揣摩阅读规律,注意理解关键句子和词语的深层次含 义以及写作上的独到之点。这样速读与精读结合,不但能快速完成自读任务,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二)梳理归纳法。
完成阅读文教学任务,必须要有讲读的基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罗姆·S·布鲁纳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还应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他指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 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基本结构应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性。如在讲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 语文课本的基本内容是通过不同的文学样式反映客观事物这一规律,之后又让学生基本了解反映客观事物的主 要方式有:记叙、说明、论说。就记叙文而言又包括:记人、记事、写景、状物。这样就能理清课本内容形式 的体系。在此基础上,发挥单元教学的优势,使学生理清单元课文的一般规律,根据单元内容列出知识点,梳 理单元内的相似系统与类别,通过学几篇文章梳理出同类文的共性。如记叙文中无论记人、写景、状物都要抓特征。通过找一类文的规律特点来体会本篇课文与同类文的方法规律特点。如:第二册里的第六单元的五篇课 文(《猫》《斑羚飞渡》两课是讲读课文,《华南虎》与《马》是阅读课文,),在表现手法上都是运用托物抒情方法,在写作目的上,都是通过对小动物的叙述揭示一个哲理,教育学生关注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教师讲读前两课时,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梳理归纳出规律性的知识 ,学生自读其余课文时有了自学入门的钥匙,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很容易自学成功。
(三)比较阅读法
在学生梳理归纳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相似课文作详细的解剖分析、比较。如《蜘蛛》、《春 蚕到死丝方尽》、《巍巍中山陵》、《海光》都同属第三册第二单元,其相同点都是抓住事物特征来说明事物 道理的,都用了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的方法,但说明顺序不同。《蜘蛛》是从多方面说明事物特征的,《春蚕 到死丝方尽》是按蚕生长过程说明的,这两课都是对生物习性的说明,而《巍巍中山陵》是按空间顺序说明的 ,是对静态建筑物的说明。《海光》是对动态事物并以小标题形式按逻辑顺序来进行说明的。在梳理归纳基础 上进行比较阅读,就能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会鉴别,在鉴别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四)目标阅读法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B·F斯金纳提出的“小步子”的原则,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学内容分解成前 后联系的一连串的小问题,并要使相邻的每两个问题之间的坡度不陡,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困难就不大,如同 迈了一个“小步”,容易掌握。教师把学期教学内容分成几个单元,在每个单元里再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再 划分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综合应用和灵活应用等不同程度的具体目标,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下达各自能 达到的目标,让学生在“阅读文”中进行达标阅读,这样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五)边读边思法
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发展学生智力。他认为“智育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智 力”,“学生的主要智慧努力不应该为用在记忆上,而应当用在思考上”。很多学生读书只“读”不“思”, 不会边读边思,多读多思。课堂上往往是教师自己的思维、好学生的思维代替了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因此,在 自读文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训练学生以自学提示和学习重点为指导,以课 后练习为思读线索,在边思边读中,逐渐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