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我们的孩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我们的孩子范文1
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是每天的三顿饭,还是花花绿绿的金钱?是父母包办的照顾,还是按父母的目标去努力?这些都不是!
给孩子争辩的机会
管教孩子经常会遇到孩子因不服而争辩顶嘴的情况。
心理学家认为:“能够同父母进行争辩的孩子,在以后会比较自信,有创造力和合群。”事实表明:争辩有利于思想沟通,通过争辩可以达成共识、解决问题。但这只有在家庭民主的气氛浓、关系和谐时才能出现。一个家庭如果父母角色意识太强,清规戒律太多,你想与孩子争辩恐怕都办不到。
因此,孩子与父母争辩,不要怕丢了父母的面子,不要担心孩子不听话,不尊重你,与你为难。孩子也是讲道理的,你与孩子争辩,孩子觉得你讲正义、讲道理,他会打心眼里更加爱你、信赖你、尊重你。你要孩子做的事,他通过争辩弄明白了,会更心悦诚服地去做。你有难题,孩子参与争辩,也能启发你。这有什么不好呢?
对孩子来说,与父母争辩是一种自信、自立、自尊、自强的表现,是一种心理的宣泄。正如一位教育学家所说:“争执能帮助孩子变得自信和独立,在对抗中他们感觉到自己受到了重视,知道怎样才能贯彻自己的意志。”争辩表明孩子在走自己的路,‘认真思考问题,次数多了,他们会明白父母也并不是样样都正确。
父母与孩子争辩,孩子能弄清是非曲直,学到一些知识,学会估量自己,了解自己,养成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以理服人、平等公正的好品质,形成好的人格。
俗话说:“强盗也有三分理。”不论做了多么荒唐的事情,都应该有其原因。允许孩子争辩,问清原因并予以理解是能让孩子接受批评的先决条件。
父母与孩子争辩,能活跃家庭气氛,在感情交流和思想沟通中,表现出一种亲情,拌嘴、争辩是重视对方的一种方式。它能促使孩子体验父母情感的变化,正确对待父母和自己,正确对待所辩的问题,化解矛盾,获得共识。如果一个孩子从不与人争辩,总是与世无争,那么,他的勇气、进取心、正义感等就值得怀疑了。
然而,中国的家庭教育却更多的是“听话”教育,“听话”是中国的父母对子女教育的口头禅。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这是中国传统教育下人们的一种共识。
一位承受很大工作压力的白领女性在谈到父母对她进行听话教育的历程时说:“小时候,姥姥看护我,妈妈上班前总是反复叮嘱,听姥姥的话。妈妈下班回来之后也常常问我,今天听姥姥的话没有。3岁上了幼儿园,妈妈每天早晨送我去幼儿园,临走时总是一句话,听阿姨的话,每天晚上去接我,也常常问我,今天听阿姨的话没有。上小学时,每天都叮嘱我听老师的话,上课要用心听老师讲。上了中学还是经常叮嘱听老师的话。后来工作了,也经常叮嘱我要听领导的话,看领导的脸色办事。好像在我的记忆中,‘听话’两个字是妈妈对我讲得次数最多的。”
“听话”是中国家长对孩子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字。
孩子小的时候,自理能力很差,让孩子按照父母或保护人的意愿去活动,避免出现危险,无疑是对的。但是,孩子逐渐长大,自我意识逐渐加强,这个时候,父母的叮嘱、关心、爱护也是非常必要的,但却不能总用“听话”两个字抽象地去进行教育。
总是用“听话”两个字去教育孩子,势必在孩子的幼小心灵里灌输一种观念:大人的话,父母的话,老师的话都是对的。这就在相当的程度上限制了儿童独立思维的发展,限制了儿童独立行为的发展,限制了儿童质疑精神的延伸,会使孩子形成唯唯诺诺的性格。试想,一个孩子处处、事事都按照父母的话去做,按照老师的话去做,而没有自己提问题的心理空间,没有自己的看法,岂不是变成一个机器人了吗?连自己的言行也是受别人支配的。试想想,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能有创新人格吗?能有创新意识吗?能有创新能力吗?这样培养出的孩子只能看着父母的眼色办事,看着老师的脸色办事,看着领导的意图办事。
允许孩子争辩,不介意孩子顶嘴,因为对孩子来说这意味着自信、自强、勇气和进取,所以不要轻易抹杀孩子的争辩机会,给孩子一个自由发挥“辩驳”的环境。这虽然看起来是管教态度,但实际上是教育思想和理念的一种反映。
相信孩子“虚幻”的梦想
在教子的过程中,我们做父母的总不不相信孩子“虚幻”的梦想,总是觉得梦想和现实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和不可跨越的距离。
山姆从小就对各地风格迥异的风景着迷。一次考试,山姆考了第一名,奖品是一本世界地图册。山姆特别高兴,一有工夫就抱着这本世界地图册看。
一天,家人都在洗澡,所以就让山姆帮忙看着炉子上的热水。山姆一边看水,一边又习惯性地拿出世界地图册开始看。刚好看到的是一张埃及地图,小山姆完全沉浸在兴奋中,古老的埃及金字塔、埃及艳后、尼罗河、法老、很多神秘的东西……他心想以后长大一定要去埃及看看。
正想得出神,后背重重地挨了一拳。原来水早烧开了,沸腾的水把炉子都浇灭了,爸爸在里面听到了响声,从浴室里冲了出来。
爸爸很生气地问山姆:“你在干什么?”
山姆说:“我在看埃及地图!”
爸爸很生气,说:“火都熄了,看什么地图!”他用力在山姆的屁股上踢了一脚,把山姆踢到火炉边,用很严肃的表情说:“我给你保证!你这一辈子不可能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赶快生火!”
山姆看着爸爸,呆住了,满脑子都是:“这一生我真的不可能去埃及吗?”痛苦了好久后,山姆终于想通了,他告诉爸爸:“我的人生不要别人来保证。”
20年后,山姆第一次出国就去了埃及去旅行。到达埃及后的第一天,山姆坐在金字塔前面的台阶上,买了张明信片写信给爸爸。山姆写道:“亲爱的爸爸,我现在正在埃及的金字塔前面给你写信,记得小时候,你打了我一拳,踢了我一脚,保证我不能到这么远的地方来,现在我就坐在这里给你写信。”
爸爸收到明信片很开心,逢人就说:“一脚把儿子踢到埃及去了。”
在这个世界上,有了坚持,桑叶就能变成丝绸。把梦想坚持到底,就没有什么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所以,我们作为父母,在与孩子交流时,千万不要轻而易举地粉碎孩子“虚幻”的梦想,而是要给予他们梦想。如果不能给予孩子梦想,那至少应该支持他们完成梦想。
珍视孩子的童心
一位老师发现一个孩子正聚精会神蹲在操场边观察蚂蚁,便问:“孩子,你在干什么?”孩子仰起稚气的脸,得意地说:“我在听蚂蚁唱歌。”老师哈哈大笑:“蚂蚁怎么会唱歌?”孩子不高兴地答道:“你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是啊,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总是一厢情愿地将大人的思维模式强加给孩子,无意中扼杀了孩子极为宝贵的童心,从而给孩子身上闪闪发光的火花泼了冷水。所以教师和家长重要的是应洞察入微,善于引导,然后给他们的闪光点加温加热,让它们燃烧起来。
比如很多儿童喜欢撕纸,许多大人把这种“破坏”加以制止甚至训斥,可专家在研究后发现,儿童可以从撕纸中初步认识到自己有改变外界环境的能力,从中得到乐趣,同时还锻炼了手眼之间的协调力,促进脑功能的健全与成熟。可见,撕纸不但不是坏事,还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不仅不应该反对,还应加以引导,使孩子把大纸撕成小纸,撕成纸屑,直到撕出一些物体的轮廊,以训练孩子手部动作的精确性和感觉的灵敏性。再比如好端端的电动玩具弄坏了,崭新的闹钟拆坏了……从这些“破坏性”行为中,应该看到孩子的求知渴望。他要看个究竟,他要了解未知世界,这正是他求知上进的闪光点!大人往往看不到这些闪光点,一味按照自己的设想来塑造孩子,安排孩子的生活,结果很难使孩子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
童心是一片神奇的天地,作为大人的我们,请蹲身下来,与孩子一同听蚂蚁唱歌吧!
如何对待孩子的短处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贝。但是人无完人,瑕不掩瑜,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尤其是孩子,优点和缺点都会异常明显。有的孩子,聪明可爱,却有些任性;有的孩子,老实憨厚,却有些胆怯;有的孩子,文武双全,却不善交际;有的孩子,勤劳好奇,却不够自信……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做家长的,要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点和缺点,才能真正做到因势利导,扬长补短,让自己的孩子进步更多一点,劣势再少一点。
在《径野子内篇》一书中,记录着一位西邻人的故事。此人有五子,但五子“各有千秋”:长子质朴,次子聪明,三子目盲,四子背驼,五子脚跛。按照常理看,这家的当家人日子很难过。可是西邻有方,日子过得还蛮不错哩,细一打听,原来他对自己的儿子各有安排:老大质朴,正好让他务农;老二聪慧,正好让他经商;老三目盲,正好让他按摩;老四背驼,正好让他搓绳;老五足跛,正好让他纺线。
你看,这一家子人,各展其长,各得其所,“不患于食焉”。
试想,如若西邻人仅仅考虑五个残疾儿子的问题,不是把自己愁死了吗?但他转换一个思维角度,从扬长避短的角度出发,发现了他们所具有的正常人所不具备的生理优势。这么一来,全家无一废人。
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中说过:“夫人之材,各有所宜,虽周孔之材不能偏为人之所为,况其下乎?固当就其所长而用之。”
一般人看来,短就是短;在有见识的人看来,短也有长。即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也。清代思想家魏源讲过一段这样的话:“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中国智慧充满了辩证法,就看你具备不具备这样的头脑与眼光。如果大才小才、奇才怪才、“庸才”、“不才”都被我们用这样的 “见长之术”研究一番,那么,会有多少千里马奔腾起来?又会有多少百里马变成千里马?观念与眼光一变,到处都会充满生机。
古人尚且如此,何况今天的父母。
我们无法改变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也没有什么“特效药”可以立即除去自卑感。帮助孩子对抗自卑感最佳利器是“取长补短”,加强自己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弱点。
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势并加以培养,对于有身体缺陷的孩子更应如此,如腿瘸了,却能唱好听的歌;耳聋了,却能画好看的画等等。在优势方面使其获取成就感,增加愉悦的情绪体验,逐渐树立自信心。
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对于成绩差的孩子来说,差只是相对的。有些孩子虽然总的成绩不佳,但很可能课内或课外有长于他人之处。而且往往某一点长处便是希望的火种,千万不可小看了它。
所以,我们作为家长应当全面地看待孩子的能力发展状况,创造时机,让孩子充分显示其长处和优点,使孩子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获得心理补偿和平衡,才能激发其学习的自信和勇气。
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
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是每天的三顿饭,还是花花绿绿的金钱?是父母包办的照顾,还是按父母的目标去努力?这些都不是!
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通过不断地研究发现:孩子生下来就有个“精神胚胎”,儿童的成长是顺应这个“精神胚胎”的“自然趋向”的。如果父母们给孩子需要的养分,孩子们将通过自我选择建立完好的心智。因此,蒙台梭利得出结论:我们的孩子需要爱!需要自由!需要平等!需要尊重!需要信任!
一、孩子需要在爱的沐浴下成长
教育孩子,爱是第一位的,爱是基础。如果孩子得不到足够的爱,就会给他的心灵带来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成为他心灵深处终身的阴影。
刚出生的孩子就有情感的需要,他喜欢父母的抚摸和拥抱,他喜欢看父母温柔的微笑和眼神,他喜欢父母对他说:“宝宝,我爱你!”“宝宝,你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这种情感需要是孩子生理和心理的一种需求。
研究表明,一岁的婴儿已经出现了“情感共鸣”,这种情感共鸣是孩子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儿童的情感发展研究则表明,没有爱或缺少爱的孩子,往往生长发育差,言语、动作发育迟缓,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均落后于得到正常关心与爱的孩子。因此说,爱是孩子成长必需的精神养料。作为父母,应该爱孩子,而爱孩子要表现出来,要让孩子明白。比如,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孩子的脸蛋,微笑地看孩子,当孩子做了一件好事时,要表扬孩子:“你真是一个善良的好孩子。”随时向孩子传递你的爱,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
二、自由是孩子心灵成长的需要
当孩子有了自由时,他就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因为有了兴趣,孩子就会反复做某件事情,在这样反复的练习中,孩子就能学会专注,养成良好的行为模式。
如果我们不了解自由是孩子的需要,而时时刻刻阻止他们自由探索这个奇妙世界的一切,那将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比如孩子喜欢什么东西都碰一下,尤其是一些新奇的东西,事实上,这是孩子顺从“精神胚胎”的自然趋向,他们不自觉地被引导着去“配合自己的行动”,从而获得对各种事物的印象。但是,许多父母不了解孩子的这种需要,他们喜欢禁止孩子的各种探索行为,当孩子的自由被禁止时,自然而然会变得“不顺从”,自然而然会变得“叛逆”。事实上,只要父母把自由给了孩子,“不顺从”和“叛逆”就没有理由存在,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三、理解和尊重是孩子良好发展的需要
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前任主席赖斯・狄恩说:“心灵需要理解才能沟通,感情需要理智才能升华。”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有独立的“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得到他人平等的对待,这样,孩子才会感受到尊重。
理解就是了解孩子的内心,并以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对成人而言,儿童的心灵是一个难解之谜。我们应该努力地探寻隐藏在儿童背后的那种可理解的原因。没有某个原因,某个动机,他就不会做任何事情。”
我们的孩子范文2
中英两国同龄孩子
对12个问题的不同回答
浙江省金华市北苑小学校长施益新到英国诺丁汉郡结对学校交流访问期间,抛给英国孩子关于生活和学习的12个问题。采集完英国孩子的答案后,回到自己学校的施益新又叫来年纪相仿的9-10岁中国孩子,把同样的问题抛给了他们。
“在学校里,你什么时候最开心,什么时候不开心?”九岁的英国孩子哈瑞说:“最开心的是学校里有很多活动日,最不开心的是不能到草地上玩的时候。”九岁的欧利佛参加了许多活动,他说自己最开心的时候是跟朋友们一起做慈善活动,给别的孩子筹款、捐东西。而在中国孩子看来,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考试考100分,最不开心的事情是考试不及格。十岁的中国孩子包志安则说:“我们没有不开心的时候,因为老师教育我们是为我们好。”
“你们长大了想干什么?”克莱瑞最想当牙医,因为牙医可以做很多实验;莱恩想做女作家,她觉得自己的想象力很丰富;哈瑞喜欢踢足球,他长大了想当足球运动员。中国孩子王佳艺虽然喜欢画画,但是长大了想当宇航员,“可以为国家作贡献”。孙一文说长大想当歌唱家,可又失落地说妈妈说自己嗓音不太好。十岁的吴振强也喜欢画画,但是他想当发明家,“因为对社会、对环境、对人民都有用处”。
“你们知道英国(中国)最近或者即将要发生的大事吗?”英国孩子告诉施校长一些重要的足球比赛、前几周的橄榄球比赛、明年的游泳比赛和网球比赛信息,还说明年伦敦要举办奥运会。中国孩子知道的大事是“要过年了”、“马上要期末考试了”。
如何让孩子悠然度过童年?
“元旦小长假刚过,孩子们三天里都干什么了?”随机采访近30位小学生,得到的回答几乎一模一样:做作业、看书、看电视,偶尔有学生回答去附近公园玩了一趟,其他小学生一片哄笑声。
这个答案也印证了施益新的另一个问题:“放学回家以后,一般都做哪些事情呢?”英国孩子是游泳、跳舞、看书、参加活动小组。中国孩子的答案出奇的统一:“我回家以后一放下书包就拿出作业来”,“我回家先做作业”,“我回家就把家校联系册拿出来,看看有什么作业,然后做作业”。
“放学后,爸爸妈妈经常对你们说什么呢?”英国孩子的家长会问:“今天在学校开心吗?都做了些什么呢?你今天喂你的宠物了吗?”中国孩子的家长问:“今天学了哪些知识?作业会不会做?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在金华北苑小学校门口,记者问几位来接孩子的家长,你们眼中的好孩子什么样?家长们都认为“在家里听话一点,在学校里成绩好一点”是好孩子的标准,也有家长坦言,自己并不是不知道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但是有一根指挥棒时刻悬在家长头顶,他们只能牺牲其他方面的可能性。
在英国考察交流期间,一个英国孩子问施益新:“你们学校哪个地方最好玩?”施校长告诉他,北苑小学有一片茂密的小树林,孩子们给它取名“花果山”,树林下有片柔软的草地。英国孩子听了高兴地拍起了小手,因为在施校长的另一个问题“你们最喜欢学校的什么地方”中,英国孩子们说他们最喜欢学校的草坪,因为他们可以在草坪上聊天、做游戏。
可是,在中国更多的校园里,柔软碧绿的草坪中总有一块醒目的标语,上面写着“禁止踩踏”。
我们的孩子范文3
都应该记得,前几年发生在香港的那次因内地游客的孩子当街小便引起的争吵,实话说,孩子随意小便甚或大便,在内地是经常可以看到的,有司空见惯之势。针对此事而出现的口水战,我持坚决反对态度,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上升到什么层面,就事论事,孩子小可以不论,但家长应该放低姿态,担起把事情的原委说清楚的责任。作为家长,可以想象到对孩子的爱护之心,可以找到诸多理由为孩子开脱。然而,爱也好,惯也罢,都不是让孩子堂而皇之在公共场合大小便的借口。
作为香港当地人士,不排除他们心里可能存在的对内地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惯性认识,面对孩子的行为而将火气燃烧到大人身上。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孩子在大庭广众之下的不文明行为,即使他们有再大的怒气也只能憋在肚子里,撒不出来。恰恰,就是在这个不恰当的时候,那个因小而不明事理,家长又严重失察的孩子,成了人家的撒气筒。如此硝烟弥漫之中,任何辩解都会成为强词夺理,变得苍白无力。
我们中有很多人把自己惯常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放之四海而皆准,我行我素,全然不顾他人感受。假如,孩子真憋不住了,把尿洒在大街上,这个时候,孩子的家长如果能够勇敢地站出来,首先不是为孩子辩护,而是先向周围的人道歉,迅速处置好现场,我想,后果肯定不是一场唇枪舌战。但是,我们的家长恐怕首先不是道歉,也不是利利索索地处置现场,而是面对他人的指责,立即迎战,将争吵升级为肢体对抗。本来可以用一句“对不起”而化解的误会,却随着强盛的肝火越烧越旺,一度达到无法收拾的程度。想想,置身其中,内地游客的形象受损是肯定的,本港居民的不依不饶也未必是一种正能量。实际受害最大的还是懵懵懂懂、小而任性的孩子。在大人们激烈争吵、大打出手之时,那个挑起事端,又深感无辜的孩子,站在那里先是发呆,继之害怕,后是大哭,直到最后也没有弄明白大人们为什么会横眉相对、拳脚相加。这种形式的言传身教,是一种多么坏的“大人形象”,幼小的心灵恐怕难以承受如此之重。
当然,这是一件被放大了的原始对照体,它的本来面目其实就是一个不明事理的孩子,在“忍无可忍”的情形之下的一种任性表现。对于由此引起的争吵,随着时间、地点、人物的转移而烟消云散。我要说的是在类似孩子的生、养、教的问题上,因为文化背景、民族特性、传统意识上的差异,看法和做法不尽一致。就孩子而言,任性和规矩是没有根本界限的,而对家长来说,放纵和约束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在公众场合我们的孩子能闹,一个孩子自己闹,两个孩子一起闹,三个孩子闹翻天。有一次乘飞机去成都,天色已晚,加之飞机晚点,把乘机人折腾得够呛,上飞机就开始瞌睡了。在这个关键的当口,一个还在吃奶的小孩开始了不知疲倦的哭闹,让一飞机的乘客长叹不已。
孩子这一闹,急坏了年轻的父母,他们轮流抱着孩子从飞机头走到飞机尾,不住地向身边的乘客道歉。空乘人员赶过来帮忙,送玩具,送吃的,孩子一概不去理会,一如既往地哭闹。也许是孩子不适应飞机上狭小的空间,及间或的颠簸。年轻的母亲说不是,孩子还不到一岁飞机却已坐过多次;父亲也说,孩子平时由老人照料,火气很大,稍不顺心,瞬间开闹。刚才就是因为孩子要吃奶,正是上飞机的时间,没能及时把送到他嘴里,便导致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抗争。
这对年轻夫妇很可怜,听得出他们说的每一句都是真的,也看得出从他们额头上滴下的每一滴汗珠,都是无奈的。隔代看孩子是中国人传宗接代的一个流传久远的方式,但有一个问题难以解决,对孩子的娇生惯养,致使很多孩子失去了正确的成长方向。
与我们孩子的任性相比,洋娃娃显得十分安静,更加懂规矩、守规矩。我老家的村里有一个特别能耐的小伙子,娶了一个正统的英国女人,几年下来已有两男一女三个金发碧眼的混血儿出生在村里。孩子们平时的生活与村里其他孩子毫无二致,甚至会说村里的土话。老大已经四岁多,长得那样就像商店里卖的洋娃娃玩具,人见人爱。和村里的孩子不同的是,洋娃娃带着那种天生的小女孩应有的淡淡的羞涩,见了人先是莞尔一笑,接着会不好意思地躲到大人身后,静静地听大人们说话。即便是想离开,或者要什么东西,也从不大声吆喝,不吵不闹,更不会趴在地上打滚。
这三个孩子的教育是由妈妈负责的,因为她们母子之间的交流是用英语,公婆和家里的其他人听不懂母亲说了什么,所以有的时候他们会认为这个做娘的不管孩子。其实这是公婆的误解,中国人对孩子的要求和教育方式是大开大合,疼起来爱起来那是一个天地不容,哪怕是被苍蝇碰一下,也要破口大骂,恨不得一掌把苍蝇拍死;狠起来同样水火不容,不管在什么场合;开口即骂,出手就打。
中国人给孩子制造了许多宽松成长的理由,诸如童言无忌之类,把很多有可能影响一生的毛病视为“佳作”。比如,刚刚产生自主意识的孩子,抬手打了一下与之十分亲近的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这一巴掌自然不会伤害老人,但作为家长怎样看待这一无意识的出手,至关重要。有的年轻父母以此为荣,宣扬自己的孩子长大了,知道动手打人了,当场就鼓掌予以鼓励。孩童之心似一张白纸,他的人生道路能走出何种图案,家长和社会的引导是第一位的。第一次出手打人就获得称赞,那么,这张白纸就会被点上一笔重墨,铸就一生的风格。有些孩子牙牙学语之时,突然口出脏话,当然是周围环境影响的结果。脏话出口,不仅没有当即受到纠正,有母亲反而高兴地见人就夸,他儿子昨天骂奶奶了。懵懂少知的孩子自然不解他的人生第一巴掌和第一骂,危害有多大,长大成人是个什么样,只有他自己知道。
我们的孩子范文4
“朵飞”是一只9岁大的德国流浪牧羊犬,浑身是病。但是,德国汉堡市七十多岁的格尔特夫妇还是将它带回家中收养。
格尔特夫妇替朵飞治病,并给它最好的照顾。半年后,朵飞终于慢慢恢复过来,重新变得生龙活虎,威风凛凛,并与格尔特夫妇建立起一种特殊的依存关系。
可是,朵飞却在此时招来麻烦――有人在社区里看到它,给汉堡市犬类管理中心打去投诉电话,要求他们立即将这只“威猛可怕”的大家伙驱赶出社区。
按照德国现行对犬类宠物饲养管理的规定,人们可以在社区饲养体重一百磅(约45公斤)以下的宠物犬,但是却不包括一些特殊的犬,例如杜宾犬、牧羊犬等。
犬类管理中心确认事实后,要求格尔特夫妇要么将朵飞送走,要么带着它搬到其他允许饲养牧羊犬的区域居住,比如人烟稀少的乡下或农场。
然而,年迈的格尔特夫妇没有条件为了朵飞搬到其他地方居住,而将朵飞送走,格尔特夫妇当然是一百个不同意,为此,他们不惜和犬类管理中心对抗起来。但是,德国是一个法治社会,一切都要依法行事。当年7月,格尔特夫妇被犬类管理中心告上汉堡法庭。这是一场胜败很明显的官司――格尔特夫妇输定了,犬类管理中心只是在走一个强制执行的程序而已。
2
在审判现场,格尔特夫妇为朵飞展开辩护,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为自己辩护。格尔特的夫人说:“40多年前,为了不耽误政府的一项重要科学实验的进程,作为科研人员的我们只生了一个孩子。8年后,实验取得重大成功,可是我们的儿子却在32岁的时候遭遇车祸,永远离开了我们。从此,我们成为孤苦无依的人。最近几年,我的丈夫因为糖尿病几近失明,我的腿脚也存在着严重问题,无依靠的感觉日益笼罩着我们。这时,朵飞出现了――我们感到这是远在天堂里的孩子特意送给我们的一份礼物。有一次,我站不稳,眼看着就要摔倒在地,多亏朵飞及时冲过来,用它的身体撑住我,因此今天,我才能站在这里。”
丈夫格尔特接过妻子的话,补充道:“或许朵飞在外人的眼里只是一只牧羊犬,可有可无,但在我们家里,它却是漫漫长夜里的一盏温暖明灯,请让我们留下它,我敢发誓它绝不会伤及无辜!”
法庭上的陪审员被打动了,他们请求法官开恩,不要宣判格尔特夫妇败诉,特赦朵飞。法官也被打动了,但感到很为难,因为这与法律相违背。
3
法官只好向上级部门汇报此事。结果,得到的答复是,朵飞能被特赦的唯一条件便是,它被证明是一只对外人并无恶意的“援助犬”,但这需要进行专门的测试,并不由格尔特夫妇说了算。
令人高兴的是,几周后,专业的测试机构造访格尔特家,给出的结论是:朵飞通过了援助犬的所有测试,而且成绩几近满分!
“我们早就知道,朵飞是孩子从另一个世界送来的礼物,从在巷口第一眼看到它的那时起。”格尔特夫妇激动得眼泪直涌。
“朵飞可以在汉堡市任何一个社区里任意走动,因为它是一只善良的援助犬!”这是法院最后的判决。
我们的孩子范文5
【关键词】真诚;迷茫;表达;行动;情感
当今社会,竞争是每个人面临的挑战。学生家长面对生活水平的提高,疲于应付单位的压力。我们老师面对学生的升学要求,疲于应对教学的压力。在家长和老师疲于应付的同时,我们的学生在家里看到的是:家长对社会的埋怨;家长对价值观的错误理解;家长对身边朋友的欺骗等;我们的学生在学校看到的是:老师对教学质量过分的追求;老师对好学生和后进生两张不同的面容;老师对课堂过于冷酷的表情等。在家长和老师这样的影下,学生在价值观中产生了迷茫,这种迷茫是选择性的迷茫,他们在自己的现实世界和书本教育中不加思索地选择了自己身边错误的生活,导致他们:价值观扭曲,追逐私利;道德观分裂,自私自利等。这样的学生在现实教育过程中暴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不仅违背中学生道德观,更从侧面影响着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这些问题的第一面对人是我们的班主任,也许面对这类学生,我们第一感觉是头痛,第二感觉是麻烦,想要逃避。但我们只要是班主任就必须面对,与其马虎应对,暂时遏制学生的不良行为,不如用自己的真诚来唤醒孩子迷茫的心灵。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企盼社会对自己的尊重,是一个人天性的需要。”尊重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可以理解为真诚相对,师生之间的真诚。如果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忽视了这一点,缺乏对学生基本真诚之心,有意无意不分场合地忽悠学生,极容易使他们产生不信任感,进而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有了真诚之心只是教育的前提,我们还必须了解现代孩子迷茫的根源,只有有的放矢地去做好教育,才能帮助孩子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让孩子在青春期社会价值观中做出正确的、坚定的选择。
下面我列举自己15年的德育工作中遇到的迷茫的孩子,以及应对措施,用实例来说明我们面对问题学生时,真诚所能起到的巨大力量。
一、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变冷酷的教导为朋友的交流
工作的第一年,在开学第一课,我在伴奏下给学生轻唱了《朋友》的歌,也许是工作第一年,对自己班里学生那种期待感显得尤为明显,以至于唱着唱着,眼角有了泪花,然后真诚地说:“我是来和大家交朋友的,如果上课时我是老师的话,那我希望课外我们是朋友。朋友就要以诚相待,我会把自己的快乐告诉大家,也会把自己的忧虑倾诉给每一个人。我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们能够成为可以共享快乐,共担忧愁的朋友。”也许是被我的真诚打动了,孩子们不约而同鼓起掌来。在掌声中我找准机会告诉他们:“我们还不熟悉,有些同学可能不好意思直接说出自己的快乐和忧愁,所以我们班设立一个朋友信箱,有什么话我们可以先通过这样的方式交流,我保证有信必回。”话刚说完,我观察到了部分同学的窃窃私语,也看到了部分孩子疑虑的目光,但也看到了个别同学欣喜的眼神。我不知道这样的决定,等待那个信箱的结果是什么,我担心信箱无人问津……
令我意外的事发生了,一个被我第一天就认识的、所有老师都认为是“魔鬼”的学生第一个给我来信了。我怀着疑虑和欣喜打开了他的信。从短短的几行字里,我看到了他带有试探的真诚,他介绍了自己,也说出了自己的苦恼,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对朋友的渴望。从那以后我就尝试着给他回信,我慢慢发觉他其实很聪明,很有想法,但是处于青春期的他逆反心理非常重。在多次交流沟通中,他也很乐意说自己的过去,也明白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的错误,所以他很想去改变,但是现实中,他感到很辛苦……在书信往来中,我适时地帮他分析,并且给予引导和鼓励。后来他有什么心事都会和我谈。慢慢地他开始接近我,开始帮助我管理班集体:卫生打扫他冲在前面;班级纪律自觉维护;作业尽其所能完成。我看到了一个被班级边缘化的他又重新回到了班集体,我很开心,他也很快乐。我们是朋友,至今他已参加工作,我们还是好朋友,我为做班主任而满足。从他身上,我第一次感受到教师真诚的巨大力量。
二、去除体罚式的教育方式,变棍棒教育为师生之间的互信
工作的第三个年头我班里有一个学生,由于他父母亲长期在外地打工,把孩子扔给爷爷奶奶照看,平时过分溺爱,缺少道德上的家教,所以他养成了很多的不良习惯:上课不注意听讲,捣乱纪律,在课堂上经常骂人,说脏话。我开始对他采取联系家长和课堂高压政策,动不动就对他发火,可效果不佳。他只能听话一两天,之后又回复原样。他是错误不断,屡教不改,最后我只能对他发最后通牒:今天只能让你回家反思几天。他听了,眼神中的那种焦虑暴露无遗,但他没说话。我又故意严肃地问他,爸爸电话号码是什么。他这下慌了,请求我原谅他。焦虑的眼神中有了泪珠,看到自己的学生悔过的样子,我也感觉到了自己错误的教育方式带给他的伤害。“我就再给你一次机会,我真诚地希望你能改正自己的缺点,我的物理副课代表由你来担当,希望你配合好我,管好班级纪律。”他的眼睛刹那间有了希望,可还是疑虑地说“老师,你说什么?课代表?我可以做吗?”“可以,我相信你,但你要做好自己该做的,让同学们相信你。”看到他健步如飞地跑出办公室,我知道对他的教育已成功一半。
果然,我发现他变了,课堂上他认真了,也能尝试性地回答简单的问题了。当他能够说出问题的答案时,他那种喜悦的表情,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中真诚的巨大力量。
三、摒弃简单说“NO”高压措施,变传统说教为师生情感交流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缺乏成熟、健康、理性地对异性评价的标准,绝大多数的学生在这个时期,都对两性关系存在朦胧的好奇心。他们喜欢与异往,寻找青春期叛逆中孤独的异性空间,在自己编造的爱慕空间中独来独往,容不得别人一点的干扰。加上独生子女的孤独和脆弱,所以出现了“早恋”。但这又是初中班主任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早恋问题不同于其他学生问题,它有其敏感性和难以劝说性,因此,平常的教育方法只会适得其反或是学生早恋地下性。我们还是可以用自己的真诚来教育学生,真诚到可以倾诉自己的恋爱过程,让学生在自己真诚的隐私中感悟恋爱。
我们的孩子范文6
关键词: 自由 放手 平等 赞许
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作为课程改革的广大一线教师,工作的主阵地就是在课堂,工作的重点是实施新课标,用好新教材;工作的核心是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经过近三年的教学工作,我感慨万千,如果我们给予孩子再多些“自由”,再多些“放手”,再多一些平等,再多一些赞许,我想我们每一个孩子都将成为牛顿。为此,笔者想谈谈几感受。
一、给孩子多一些“自由”
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也是学生施展才能的场所,是学生挥洒智慧的园地。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可能成为课堂的主人,但前提是我们教师“肯不肯”让我们的孩子大胆地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在我的记忆中,过去学生只能是老老实实地听,稍有不从,就认为是出风头;做作业不按老师要求去做,不管合理与否一律重做。如今,一位年长教师自豪地说:“不要小看我们的学生,他们有好多想法还需要我们跟他们学呢!如‘认识人民币’一课中,我班就有一位学生讲起了人民币的发展史,全班的学生可爱听了,这在我备课过程中是没有想到的,收到的效果非常好,没想到我们的学生也有这样广博的知识。”从教师的言谈中可知。今天的课堂民主了,也开放了,更加的“自由”了,同时也燃起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我还记得在小学一年级上册中,在教学如何计算“9+6”的课堂上,同学们一边摆小棒一边积极地探讨多样化的算法。学生1说:“接着数小棒,10、11、12、13、14、15,得数是15。”学生2说:“我摆小棒数出得数是15。”学生3说:“从6根中拿出一根放在9根里面,就是10根,加上刚才剩下的5根,是等于15根。”……同学们的讨论是热烈的,不停地闪出思维的火花。面对学生的多种算法,我们以往总是不尊重或忽略学生的主体感受,以“权威”的姿态将所谓最优化的方法强加给他们,或以“对不对”、“是不是”的假民主掩盖教师教学的专制,迫不及待地将认知结果交给学生。但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教师是这样处理的:首先让学生们到讲台上介绍自己的算法,并加以肯定的评价;再让他们说出自己喜欢的算法的理由;最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算法来进行计算。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学生能逐渐体会到不同算法的特点,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算法。在这里,对学生不同算法的尊重,就是对他们不同思维方式的尊重。这种尊重,会保护学生最宝贵的独特思维并促进其发展,最终形成创新能力。给我们的孩子多一点的“自由”,让他们像小鸟一样飞得更高些吧!
二、对孩子多一些“放手”
所谓“放手”不是撒手,而是我们教育中所说的留白教育,所谓“留白”,就是教材不要面面俱到,要给学生的思考和尝试留有余地。教师在教学课堂中的“留白”,就是不给学生十分的答案,只给九分或九分半,剩余的部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探索。通过留白教育,使孩子的小脑袋动起来,小思维转起来,去发现书本以外的知识,去思考课堂以外的问题,让我们的孩子带着问题进课堂,同时又带着问题出课堂,使学生反复循环: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解决更多的疑问,学到更多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这样的课堂才是我们一直追求的新的有意义的课堂,才能完全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求知欲望,才能真正地学到知识。比如,在教学“分一分”的时候,教师在教完书本上的蔬菜水果分一分,驾驶工具分一分的时候,再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小朋友,你们认为我们还可以拿什么也来分一分?小组讨论一下。”这下可热闹了,学生你说这个我说那个好不投入。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思维一下子就打开了。有的同学说得很有道理,学生1说:“我们可以把我们分一分,一边是男孩子,一边是女孩子!”学生2说:“我家是开鲜花店的,我们可以把花分一分,开得一样的花分在一起,也可以把颜色一样的分在一起。”听着学生说得振振有辞,我真的开心极了。通过老师的留白,通过老师的提问,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探索问题,找到了不同的答案,找到了智慧的花朵,看到了自己的成长的足迹,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给孩子多一些平等
这个问题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就是因为教师们已习惯于原来的教学模式、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一向是教师唱主角,学生只有听从与配合。让教师和学生处在同一个平台上去共同参与研究,不少教师还是不太容易接受,他们认为:“我一桶水怎能跟一杯水的学生相提并论?”但我认为,几十杯水倒在一起不就合成一桶水了吗?每一位学生都问你老师一个问题,你未必就能全答上来。现在的孩子可真的不容小看。我在上认识时间时,我提到这样一个问题:“一节数学课40分钟,再过多长时间是1小时?”结果有这样一位学生答道:“再过20分钟是1小时。”并作了这样的解释:同学们先在表上拨好8:00,上完一节课是8:40,再过20分钟就到9:00,从8:00到9:00正好1小时,所以要再过20分钟就是1小时。这个学生的解释出乎我的意料,既清楚又简明,真是了不起!所以啊,我建议我们的老师都放下我们的架子,与我们的学生一起来提问题,想问题,这样你会从学生那里学到很多的知识,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们平等地相处,成为好朋友吧!
四、给孩子多一些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