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空间设计理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空间设计理念范文1
根据相关问卷调查,绝大部分人认为低碳技术对实现商业空间节能环保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在提倡珍惜资源的今天,低碳消费是一种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法,其实质是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近年来,国家实行“节能惠民”“以旧换新”等政策,不断推进市场对各大商业场所和产品的深入拓展,也同时培养了全民的低碳意识,营造低碳环保氛围。人们开始要求更好的环境与空气质量,把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巧妙引入空间,低碳环保的环境对消费者活动有着重大意义。
二、低碳设计理念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1.低碳节能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应用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代,在商业空间建筑中的选材既要具有美观性、经济性,又要具有耐久性、环保低碳性,从而延长使用年限,无公害、可持续且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1)高强钢和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在建筑外观方面,可使用高强钢和高性能混凝土,从而节约大量的钢材和水泥,钢材和水泥的节约也可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粉煤灰砌块、空心轻质墙板、复合墙板等新型建筑材料,可减轻结构自重,节约土地资源,同时消化粉煤灰等工业废料,为减排做出贡献;也可采用预拌混凝土,并采用散装水泥,可减轻施工现场噪声和粉尘污染。(2)低碳砖、强化竹地板、再生砖、再生木等材料的使用现今,通过新技术烧制的新型低碳瓷砖保证用料环保,无辐射且抗污性好。如釉面瓷砖就属这类新型低碳砖,其质地坚固厚实,酷似大理石,耐酸、耐碱性优于大理石,无辐射,适合在各种场所使用。(3)再生能源的使用在商业空间设计中运用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热泵技术。如,太阳能空调与传统压缩制冷空调相比,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压缩制冷时所需的电耗,在节能低碳、环保方面颇具前景优势。
空间设计理念范文2
关键词:人性化;居住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人性化理念下的居住空间是一种追求视觉效果的强烈性和室内设施功能的完备性完美融合的全新设计理念,它是利用现代各种技术手段、科学方法并充分结合人的特点以人为中心的满足人们心理和生理需求的全新设计方式。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空间的要求突破了原来的物质性界限而转变为舒适宜居、蕴含美学价值的精神享受的层次上,人性化设计的理念应运而生。下面将就影响这种设计理念的因素进行一些探析。
一、色彩对居住空间的影响
不同的色彩往往带给观察者以不同的感受同时也使观察则产生不同的想象,这也就使得对于同一件除了颜色之外都相同的物体得到了迥异的评价,由此可见,色彩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感受。因此在人性化理念下的居住空间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色彩对居住空间装修效果、观察者感受的影响,才能使使用者达到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满足感。在居住空间设计中色彩一般包括背景色、强调色和主题色三种,三者的搭配不应逾越和谐统一的的界限。
色彩的选择还与空间的大小有关系,大的空间为了增加重量感常常采用较为深的色调,而相对较小的空间为了增加空间感时常采用浅色调。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色彩与空间方位的配合,由于色彩在不同强度的光线作用下,给人的感觉也是大相径庭的,因此就可以利用这个原理来合理选择适合空间方位的色彩以达到更好的视角效果。
2人体工程学的相关理念运用
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结合生理学、心理学的相关因素来研究人和物体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使用者的安全舒适、人体健康等问题的科学,它是在以人为本以人为服务主体的基础之上从人的自身出发研究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人体工程学在居住空间设计上的应用体现在通过心理学、人体结构等方面的综合因素考虑以实现室内环境和人关系的协调、选择适合人体特点的居住空间设计方法从而达到安全高效、舒适健康的最佳效能状态上。因此,充分运用人体工程学的相关概念对于居住空间人性化设计目标的实现必不可少。
3装修材料的选择
选用材料并恰当运用是人性化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装修材料的熟练而适当的选用技能是在实践中不断形成的,设计者只有不断通过在实践中掌握装修材料的性能及其用途,不断地通过联系实际的装修设计训练才能切实提高装修水平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加创意,进而将自己的设计理念融入到装修之中,这样才能创造出质量高超的装修方案。不同的装修材料能让人们产生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一个好的装修设计方案的前提就是装修材料的合适选择,只有这个步骤能很好地完成,才能赋予空间以迥然相异的面貌、才能使装修有很强的美学特性从而给人以极大地精神享受、才能实现人性化的居住空间设计的目标。
4影响人性化居住空间设计的心理学因素
人们对居住空间设计的感受源于他们直接的参与,而非仅仅是专业人士理性的理论分析,这就导致有时使用者比设计者对居住空间设计的创新性、实用性理解的更为到位。因为使用者是在平时使用设计的产品获得对装修效果的真实认知而非仅限于理性的分析。这些认知是在生活体验中获得的,直接反映了使用者的心理,只有顺应这种心理,才能赢得使用者热爱、才能达到居住空间设计的初衷。人性化理念下的居住空间设计要求设计者的设计产品应该深入人心,符合使用者的心理感受,这样才能符合以人为本、贴近生活、适合生活需要的人性化设计要求。
5影响人性化室内设计的使用者因素
由于不同地区人的身体特点、风俗习惯、饮食起居等各不相同,因此在居住空间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使用者的生活特点。比如说进行厨房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使用者的生活习惯,如果是西方人由于其习惯于吃快餐,炊具并不需要太多,所以设计的厨房并不需要太大,其快捷方便性才是设计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但是对于中国人这种理念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中国人煎炒烹炸的多样的烹饪手法就要求需要多种多样的工具,这就要求厨房不能太小并且还要注重厨房结构的合理布局。这说明了不同地区、文化、民族之间的差异性是非常大的,只有充分了解使用者的特点的基础上并在居住空间设计上满足人性化的需要,才能顺利地完成设计工作。
6总结
总之,居住空间设计只有利用知识体系进行理性的综合分析、感性的发挥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实现人性化设计理念的目标。人性化理念下的居住空间设计是个综合性、系统性过程。人性化的设计是随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使用者需求的改变而随之改变的思维过程,只有不断适应时展,了解人们需要从而做出改变,才能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需求。
空间设计理念范文3
一、二维设计是三维空间中的必要条件
1.空间的识别与定位系统
识别与定位功能二者都是二维设计语言给三维空间环境提供的最佳传达方式。在没有一定的机构与系统单位的三维空间环境当中,正确的识别其中的单位属性,除了环境自身的组成材料和框架结构特征以外,二维平面设计所强调的图形、文字、色彩等,在环境材料上的合理搭配,使可视空间成为有着连续性、多面性、可控性的一个系统组合,使识别传达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和展示。
就像中国传统的楼榭亭阁、宫殿庙宇、官邸民居、墓道陵寝等都是在人的思维习惯和审美意识的指引下才有其特定的存在方式,也就是说,只有在人的思维习惯和审美意识的参与下,三维空间才有它相对的使用价值。这些建筑本身都不是以一个单纯个体而存在的,它们实际上都是一个个承载着大量二维平面信息的活动平台。在这里,人的思维信息传达不仅仅对肉眼所见到的三维空间大小、材质、方位的直觉反应上表现出能动性,三维空间中的平面图式、结构面中的这些可读信息以及装饰性图形等也是传达应用信息的重要手段。设计者通过二维的图形、文字及色彩信息语言来识别和定位三维空间,以求得更加合理利用空间的功能。
在三维空间里,区域划分是通过它的框架结构和很多的二维面的设定所完成的。当下,中国的二维设计领域和三维空间设计领域尚处在发展期,二者在设计时的相辅相成功效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在设计时,又缺乏合理的沟通和设计因素的参考,往往会导致在设计时二者会出现应用配合上或是在艺术风格上的相互不和谐,从而使二维设计在三维空间中的传达功能与审美上的力度减弱。
2.在三维空间中的二维设计使气氛营造与艺术风格更具活力
生活在这个三维空间中的我们,在尽情享受三维空间带来优越生活方式的同时,它也赋予了我们对于精神的追求和对艺术进行审美。在当下的三维空间建筑环境之中,现代主义理性结构逐渐取代人文装饰的成分。装饰已经不再只追求表面的奢华,更加注重材质的本原特点,装饰变得更多的是为了表达环境意义而不再仅仅是传达人文精神意义。但是,这并不代表传统的二维设计在当代的三维空间设计理念中沦为鸡肋,恰恰相反,汲取了传统二维设计营养的现代设计变得更具活力。
我们知道,无论设计是国际化还是后现代性的表达,一切设计艺术都是以人为本的设计。许多传统的艺术种类给现代设计带来了无尽的可能,这也是现代设计所不应忽视的,并应从中汲取营养。在环境的气氛营造和风格表现当中,二维平面设计的作用更是无可替代的。
例如传统意义上体现人本设计理念的各种风格及材质的绘画和壁画艺术,甚至是程式化的年画艺术,都是一种二维设计或者是主题空间设计的应用。它们设计简易及其经济的优势,在需要快速、短期营造气氛的三维空间中,是实用、方便、快捷的手段。运用在会场、展馆等空间里,运用其形象、直接的表达方式,通过色彩、文字、图形来包装三维展示空间,使空间美感在这种特定的语意表达下,发挥出最大的利用价值。在布局空间、构建空间方面,多以布、纸、塑料、光等材料为媒介的二维平面语言,能使空间在具有通透感的同时,还会有层次分明的三维空间感,空间里审美的内容会更加丰富和细致。在当今的环境设计中,三维空间中应用动态媒体的增多,使环境本身更加富有动感和视觉吸引力,同时也给其增添了科技感和活力的氛围。例如把投影、电视、霓虹灯、场地舞台灯等设备应用在特定的环境当中,使这些具有二维平面语言的视觉设计,既是平面语言,也是环境语言,这些平面设计的表达方式运用到不同空间里,对环境的气氛营造和艺术风格的凸显起到决定作用。
3.教育的功能
空间设计理念范文4
商业步行街是步行街的一种,存在于城市中商业活动较为集中的街道,由大量的零售业和服务业商店组成,与其它商业街不同的是商业步行街是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的集中商业买卖区域。本文从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的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两个方面来研究如何达到人性化设计。显性要素即具体要素,包括基础平面、垂直面和上部平面三大部分,本文只对基础平面和垂直面进行论述。基础平面环境即底面包括大地、水体、低矮的植被、座椅以及所有铺地材料等;垂直面环境包括建筑立面、照明设施、指示牌等。隐性要素即抽象要素,如街道空间环境的历史文化、地域性等。
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的过程中根据人的行为习惯、人性的生理结构、人的心理情况和思维模式等,在保证设计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产品进行优化,已满足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追求,其前身是人体工程学的出现和发展。城市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是面向公众开放的空间,人是直接接触和使用步行街空间环境的主体。从设计的本质来说,任何设计观念的形成都是以人为基础。就步行街空间环境设计的本质来说,在以人性化为主要设计理念的前提下,最终运用各种综合手段,来创造优美、舒适的购物环境,以满足人们在购物过程中的心理、生理及精神需求。
在《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一书中,多次强调城市开放空间人性化营造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必要性,并通过对美国城市中现存开放空间具体案例的分析,在尊重场所背景文化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出场所人性化设计导则,使城市中的开放空间吸引更多的人,更好地为人服务。由此,本文认为城市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一方面强调设计必须尊重场所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强调具体设计应一切为人所用。
二 乌鲁木齐山西巷民族街巷概况
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中心,并作为新疆旅游业的中心重点城市。山西巷位于乌鲁木齐南门和二道桥之间,曾是龙泉街的前身。据笔者所做调研得知,此处并没有真正一条街巷名称是山西巷,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会将这个片区称作”山西巷子”。本文所改造的民族街巷位于山西巷子中间的一些小巷,当地人直呼的“铁皮巷”、“作坊巷”等。之所以选此处进行改造,是因为这里有着悠久的商贸历史,以二道桥市场以及国际大巴扎同属于原来二道桥民族传统商贸区。但就目前街巷环境来看,与二道桥市场和大巴扎环境相脱节。
三 乌鲁木齐山西巷民族街巷改造的人性化体现
(1)显性要素的人性化设计
本文通过对山西巷民族街巷外部及内部的物质空间调查认为,这片区域可以改造成具有新疆代表性的商业步行街,以此来作为二道桥商贸圈的开端。由于商业步行街的空间尺度、建筑立面、街道设施、地面铺装以及盲道、无障碍通道的设计是人们最容易发现和感知的,也是突出人性化设计的具体载体,因而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1)空间尺度的人性化设计
据笔者实地测量与考察得知,山西巷附近的小巷长度大部分不超过500米,此长度符合《商店建筑设计规范》中对步行商业街长度的规定,过大过长的商业街,会导致行人产生距离感,难以亲近,而且对人的体力也是一个考验。因此,从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入手,改造后的商业步行街在长度的设计上应保持小巷原有的适宜长度,增加巷与巷之间的节点空间,设立开敞的小品类休闲广场,让人愿意“滞留”,使人在心理上受到关怀。不仅如此,根据测量得知,山西巷附近的小巷宽度大部分在10米左右,两旁的建筑多为3层左右,整体街道两旁建筑的高度与街道宽度之比大多在1和2之间,符合街道亲切感的空间尺度关系。(图1)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街道过宽、建筑物过高,使行人压抑并缺乏安全感。购物的人们多倾向于平行移动,而垂直方向的移动多数在不必要的情况下不会出现。所以,改造后的商业步行街在空间尺度方面保持原有街道宽度适宜的特点,在对建筑高度的控制上也应符合人的心理,即打造双层商业步行街,营造宜人、亲切、安全、舒适的空间环境。
2)建筑立面的人性化设计
《人性场所》一书中曾提到:“影响步行商业中心成功与否的重要空间设计特征之一就是避免“死空间”。对于维持城区的活力来说,保持面向步行者的店面的连续性是必要的。突然隔断的空间地块以及与街道不统一的秃凸建筑对于步行活动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因此,商业步行街建筑立面的人性化设计应体现连续性、连通性原则。
根据笔者所做调研,山西巷民族街巷沿街建筑立面和巷中建筑立面由于新旧建筑之间的混合,商业店面门头招牌形式的大相径庭,商家随意摆放搭建的商品以及建筑外立面所用材料和颜色的不统一,使得建筑立面凹凸错落,整体混乱,毫无可观赏性。为体现人性化设计,在改造的过程中,将原有建筑一层的外立面进行修复和整合,使商业店面及门头招牌进行统一的高度和宽度设计,并将民族图案和装饰纹样通过现代建筑材料运用于建筑外立面,突出新疆地域特色的同时形成视觉连续性。对于步行街二层建筑外立面将统一运用雕花木柱和透雕装饰进行设计,增加人们的视觉复杂性。
3)街道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街道设施是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人性化设计的突出体现。原有山西巷民族街巷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导致街区中的公共设施严重缺乏。因此,在对其进行改造中添加人们需要的街道设施,具体如下:(1)护柱。将护柱设置在步行街入口处,其高度为40—45cm,不仅可以起到阻止车辆侵入、划分引导空间和丰富景观的作用,同时还能作为辅助座椅供人休息。(2)公厕。将公厕设置在步行街的一层和二层中间,通过区别于店面的颜色和铺地来方便行人的使用。(3)座椅。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写道:“在评价特定区域中公共环境的质量时,必须把能否为人们小坐提供更多、更好的条件作为最重要的因素来考虑。”因此,在对山西巷民族街巷的改造中为了服务于多种使用者将添加多样的座椅:如木制无靠背长椅(约0.9m×1.8m×0.4m),这种长椅可以提供多种休息的可能性 ;可移动的靠背座椅;围绕花池边沿或环形长椅等,对其位置的摆放应尽量满足不同需求者的观看方向。座椅多选用温暖舒适的木制材料,其他辅助座椅可以选用金属、瓷砖、石材等材料,体现步行街多样化设计。(4)指示牌和照明设施。山西巷民族街巷作为游客对新疆地域文化直观认知的重点区域,指示牌的存在是必要的。因此,将在街区入口处添加指示路标牌或在临街建筑墙壁上加入交通引导图,使旅游和购物的人群对此区域有个整体且较为清晰的认识。在照明设施的改造中,将原有照明进行重新设计,使街灯在颜色、形态及排列顺序上形成连续的景观,与街道民族地域风格相统一。(5)街道植被。在街巷绿化设计中,本着原有绿化设施,增加特有的植物景观。根据街巷的尺度,种植并加入具有特色的景观树以及亲人尺度的灌木、植物容器、鲜花盆景等,来增添街道的温馨和亲人特质;同时,还可以在内街根据商户不同条件和需求,进行墙壁的垂直绿化、阳台绿化、门头绿化等形式来丰富街景,营造环境宜人的商业氛围、优质的街道气候等。
4)地面铺装的人性化设计
地面作为商业街区三度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商业街区建造的好坏起到重要的意义。人们行走时的感觉在商业街区设计时显得尤为重要,“走”感觉的舒适和随意,是决定商业街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对山西巷民族街巷地面铺装进行改造时,将采用流线型铺装,起到纵深引导的作用,减弱直线型街道的单调,增加街道趣味性。在材料的选择上,本设计将全部采用砖铺装,从而创造出一种空间感。
(2)隐性要素的人性化设计
隐性要素的人性化设计通常是对场地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要素、社会状况的解读后,将其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融入商业步行街的空间环境设计中。山西巷民族商业街巷中最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新疆地域特点的是经营方式和买卖方式上的独特性。一方面是业态规模小、网点多、品种齐全、价位较低,特别是一些民族小商品和土特产品,所售价格往往比其它地方低很多,受到当地人们的青睐。另一方面是买卖方式较有特色。天然的户外巴扎、热情的沿街叫卖、巷中手工作坊中叮当的声音、买卖者之间讨价还价的自在过程都是独特之处。这种具有新疆地域特色的买卖行为,以自身的优势存在,让我们从中看到了新疆传统巴扎的身影、历史与现实的延续、传统与现代的交会、趋同与特异的较力。因此,在改造中将保留原有独特的买卖方式,做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统氛围的营造,增加整个商业街区的人气,突出山西巷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色。
综上所述,在对山西巷民族街巷进行改造过程中,将传统买卖方式保留在现代商业步行街购物空间环境中,不仅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时也符合当地人的买卖行为方式。除此之外,商业步行街在规划中,要对零售、娱乐和餐饮在内的混合功能进行总体规划,对促销、维护和活动组织进行协同管理,全面体现人性化管理和服务。
四 结语
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较为重要的活动场所,人是使用主体,宜人的商业空间环境是商业街成功的重要因素。当代城市商业空间的设计理念将商业效益的关注度逐渐转移到人的体验、商业街人性化尺度、空间环境和服务设施上来。本文从步行商业街空间环境的显性和隐性要素——宜人的空间尺度、连续的建筑立面、完善的公共设施以及传统文化、地域特色保护等层面入手,探讨人性化步行商业街的构建,真正做到将人性化设计思想和原则运用到空间环境的表达中去,希望通过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营造来进一步提升当代人的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 [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编著: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 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 朱荣.城市公共环境设计[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5] 陈懿君、阮如舫.城市商业步行街景观的地域性营造[J].江苏建筑.2012,2.
[6] 张荃.人性化商业街空间尺度探讨[J].山西建筑.2011,7.
空间设计理念范文5
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其对城市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这样在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时,就需要兼顾更多方面,做好各项因素的分析,争取在不影响基础功能的情况下,满足人们生理与心理要求,提高空间设计人性化效果。要掌握城市公共空间特点,从居民公共生产与各种行为活动实际需求出发,从专业角度进行分析,编制合理的设计方案,本文就此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人性化;公共空间;空间设计
现在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逐渐暴露出人地矛盾,基于此背景针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时,就需要提高人性化理念的重视,在满足基础功能的前提下,同时符合人们心理需求。就现状来看,我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人性化设计方面缺陷较大,还需要将其作为重点进行研究,确定优化方向,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设计。
1城市公共空间分析
城市公共空间从狭义上分析,包括街道、公园、居住区户外场地等,广义上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空间,如商业区、城市中心区以及城市绿地等。其作为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大部分城市活动,这样对其设计效果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功能执行效果,代表着城市形象。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城市公共空间可以为其提供无拘束活动区域,满足其行为活动需求,如商业贸易、交通、体育竞赛、观光游览、人际交往等。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与居民生活活动有密切的联系,良好的设计方案,可以为人们享受城市生活,体验城市魅力提供帮助。同时,因为城市公共空间为城市形体环境中最易识别部分,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城市形象,能够体现出城市文化[1]。这样良好的设计方案,可以充分体现出城市自身文化魅力,在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的同时,提高城市综合建设效果。
2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要素
(1)选址。选址是否合适会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需要对人流组成方向进行分析,确定形成的路径,以及与机动车的交叉等,明确周围城市功能结构以及公共开放空间建设目的。最合适的公共空间位置,应该是可以吸引各种使用者的地点,即土地利用多样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可以满足多种方案设计要求,进而可以最大程度上达到人们活动需求[2]。
(2)尺度。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设计,需要合理确定其尺寸大小,一般需要根据其所处位置与环境来确定空间规模大小。其中,12m尺度可以向人们传达亲切感觉,24m尺寸为最宜人尺寸,而一般情况下围合广场最大应在135m以内。其中,对于公共空间尺寸的确定,应以满足清晰看见面部表情最大距离为依据。随着城市建设理念的不断更新,在确定公共空间尺寸时,不需要过分强调大尺寸来展现城市景观,更是将重点放在人性化角度,保证空间尺度大小可以达到居民适宜状态,形成有情趣的城市空间环境。例如以内部空间尺寸为8~10倍尺度进行外部空间设计时,可以向人们传达亲密、舒适感觉。且对于广场尺度来说,在宽度超过周围建筑高度2倍后,便会具有空旷、分离感觉;而广场宽度小于建筑物高度,且建筑物间干涉度高,会传递封闭压抑感觉[3]。
(3)服务半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需要保证其可以满足居民行为活动需求,因此要重视可达性设计要求。一个新的公共活动空间,需要确定其建设的主要目的,了解其实际用途,并分析主要应用群体,掌握使用者特征。并且为提高空间应用效果,还需要确定潜在使用者来往地点,分析其可以为使用广场可以接受的最远距离,以此来确定公共空间服务半径。对于城市建设中常见的邻里公园与广场,因服务半径在居民接受范围内,在周围社区中的使用率非常高。一般人们从工作场所或者住宅无法看到公园或广场,其使用此类公共空间的可能性非常小。
(4)视觉形式。就城市公共空间来说,其设计的最终视觉形态如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被人们接受的可能性。经统计,视觉色彩丰富的空间,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人们对公共空间的评价,主要涉及各种景观要素形式、颜色与质地,如树木、喷泉、雕塑等,同时隐蔽空间、拐角设计等元素是影响人们心理接受程度的重要因素。对于很多视觉元素单一的公共空间,很容易被定性为荒凉、单调特点,进而会降低人们接受度。因此在进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时,需要重视视觉形式的设计,合理搭配应用各项色彩,灵活应用各项元素,形成距离感、重量感、冷暖感、兴奋感等特点,增强城市公共空间艺术感染力。
3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主要措施
(1)确定可持续发展。为提高人们对空间环境的适应度,在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时,需要根据城市所处环境特点,分析城市居民行为特征与活动需求,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控制好每个细节,便于人们更好的适应环境。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使得人们生活方式已经实现了多样化发展,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也不同,为最大程度上创造出适宜的环境,需要从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以及硬件基础等方面着手,基于人性化理念,促进人们更好的时应。保证空间设计与当地区域特征保持一致,尽量减少外界因素的应用,将重点放在突出地域风格上,可以获得更多当地居民的认同。同时也可以控制成本投入,且突出城市建设风格。例如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公共设施材料尽量选择用温暖材质感的木材,搭配鲜艳醒目色彩,来改善漫长季节中单调的色彩感,向人们传达轻松愉悦的感觉,可以促使人们从心理上更好的接受,进而实现持续发展[4]。
(2)提高空间舒适度。基于人性化理念进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要保证设计方案符合大众心理要求,提高空间尺度与元素搭配的合理性。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即重点考虑市民大众实际需求,并以满足其需求为目的,做好各细节管理,且采取相应的措施优化,向人们传达舒适、健康、轻松、愉悦的感觉。第一,提高参与度。即对公共空间的设计,要提高人们参与程度,包括行为与情感两方面,使其与空间环境有高度的结合,充分体现自身价值。第二,优化边缘设计。要重视空间边缘设计,尽量提供阴角空间、中介空间与袋状空间,将公共空间的生气与活力由边缘引向中间。第三,重视领域空间。人对个人空间领域均有着较高的重视,包括私人活动与社会群体公共活动两种形式。为满足居民心理要求,设计时可以利用围合方法,形成一定范围的空间区域,来提高使用者安全感。要注意灵活应用各种空间构成元素,避免简单的堆砌,且通过灵活应用,来增强空间层次性与空间识别性。
(3)增强空间吸引力。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一方面要满足人们对各项功能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则应适应人们追求新奇的心理需求。想要提高空间环境吸引力,需要灵活应用环境内存在的各类元素,通过强烈对比、高低纵深、冷暖搭配以及软硬设置等方法,体现出不同形态的空间形态,提高景观视觉效果,可以向使用者传达更为丰富的信息。另外,为提高环境吸引力,还应设置相应的休息与停留设施,满足使用者休憩要求。对于休息设施的设计,应提高其周转率,最大程度上满足多数人使用要求。
4结束语
空间设计理念范文6
引言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民用客机的广泛使用,国家对航空领域内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作为机务维修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作为新疆职业大学特色课程之一,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全面建设势在必行。鉴于该课程在我校实施的特殊性,我们提出的教学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实训基地的实验教学和创新实践三个过程,使学生基本掌握空气动力学的基本特性、研究方法;掌握飞行原理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应用该原理。培养学生认真谨慎的学习态度,以及发现问题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创新实践的能力。
构建现代教学理念 深化教学体系改革
在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培养合格的机务维修工作者为目标,以机务维修考试为指引,从增强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操能力、提升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目标入手,始终把机务维修手册作为培养学生的基本规范,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熟练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计划建立“课堂理论教学+实训基地实验教学+创新实践”相结合的符合学生职业需求的教学体系,并对实际教学内容做了相应调整。在进行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时,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加强和实操过程相融合。课堂理论教学分为“空气动力学基础”和“飞行原理”两部分,而“空气动力学基础”部分又分为“大气物理”和“空气动力学”两部分,在大气物理部分,以大气层为研究对象,重点介绍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物理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而在空气动力学部分,重点突出流体运动基本参数,以及机翼在气流作用下的各种作用力的形成及变化趋势。在飞行原理部分,针对现有常用飞行器外形特点,介绍了飞机飞行基本理论,及其不同姿态下的稳定性和操纵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结合相应视频影像资料,使学生进一步开阔视野,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本课程的认识。其中“空气动力学基础”部分课堂讲授30学时,实操过程6学时,创新研究2学时;“飞行原理”部分课堂讲授24学时,实操课学时6学时,并将创新研究融入实操过程之中。最后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设计。
(1)课堂理论教学
该教学过程强调理论概念的清晰化和数学公式推导的严谨性。注重遵守概念清楚明白、推理过程严谨、重点举例讲解为原则,运用基础部分突出概念理解、原理分析、理论推导的方法;应用部分突出理论知识的运用,参数的设计分析和引导学生正确方法论的教学理念。组织主讲教师对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及教学方案进行讨论,分析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及授课方法。同时,在知识传授过程中,适时地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流体力学的前沿研究方法及试验思路,及对力学研究有突出贡献的力学家们的科研事迹,有效提高同学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谨慎的生活方式、学习习惯。对学生日后职业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2)实训基地的实验教学
该教学过程以动手实操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将显示和定量分析、感性认知和理性分析相结合,重视理论分析结果对试验过程的指导作用。根据本过程的基本培养方案要求,我们在该过程计划将试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详细设计实验内容、改善实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该部分开设的8个学时的实验课程,我们详细讨论了各个分项试验的教学方案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新实践的培养
该教学过程强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第一,依托现有实验设备,在讲授试验方法的同时,向学生传授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国际顶尖的科研进展,以开阔同学的视野,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第二,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充分利用学生课外活动和扩展理论及实验教学内容,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其中,为了更好的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校和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建立联系,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共同培养合格的机务维修人员。经过几年的教学体系试验,该教学体系效果显著,学生在该科目的学习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在具体实验教学过程中,广泛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与实际生产相结合
为了培养学生探究性、主动性学习习惯,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能力,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为现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利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
2.传统板书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针对本课程性质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传统板书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一方面,该课程需要数学推导演绎的逻辑推理知识很多,特别是理论教学部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推导,传统的板书教育更能使学生理解掌握,更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需要学生更形象的了解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的基本知识。为此,我们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虚拟实验、教学视频、影像资料将抽象、复杂的流动现象展示出来,从而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内涵。相比较而言,多媒体教育技术具有信息量大、丰富、直观的特点。例如介绍翼型特点、翼型扰流特性、机翼受力特点分析等知识更适合多媒体教学。
(1)创新实验实践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深度难度的教学内容,我们开展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具体形式与指导方法如下:
1)统一指导和典型示范相结合
对于以传承实验知识为主的专业基础实验平台,强调基本理论、方法的验证和实践,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统一指导下独立完成。对于稍有难度的实验,可先由指导教师理论指导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典型示范,然后由学生分组根据实验指导完成。
2)自主设计和小组协作相结合
对于可以体现学生实验的设计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实验,如机翼的空气动力实验等,这类实验要求学生了解空气动力学实验设备的系统构成,验证流体动力学的基本定律,能熟练掌握气体压力、流量的测量方法,理解机翼在空气动力作用下的受力情况,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遇到有不同程度的探索性实验,通过这类实验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教师指导方法
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由主讲教师一人承担负责,讲课内指导和课外兴趣小组紧密结合。在整个过程控制上,计划建立实验预习报告、实操、实验报告和考试相结合的教学机制,更系统更全面综合培养学生个人能力。同时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将理论和实验课程挂网,构建良好的师生交流平台,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结语
综上,我校开设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课程特殊,具体课程体系的建设仍在探索之中,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在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基础上,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探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机务维修职业素养,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