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哲理小文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哲理小文章范文1
【关键词】合同效力 公司清算 股东义务
一、案情介绍
A公司于2010年在甲市开发了“幸福花园”项目,并于2011年取得该项目的初始登记手续。A公司于2012年与B公司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合同约定将“幸福花园”整体项目转让给B公司。但并没有办理转移登记。B公司在与A公司签订合同后,陆续与李某某等200余户购房人签订了商品房转让协议。后来B公司由于经营不善,于2013年被工商局吊销了营业执照,但至今尚未清算。据查,B公司尚欠A公司购房款,现A公司不同意将该项目转移登记到B公司名下。结果是广大购房人的利益悬而不决。
二、法理分析
(一)李某某等购房人与B公司签订的购房合同的效力认定
无权处分行为是指行为人在缺乏处分权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对真正权利人的财产权利进行处分的法律行为。无权处分行为的法律后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51条有明文规定即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的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在此笔者不禁疑惑,即权利人不予追认或者在签订合同后又没有取得处分权的,无处分权的人处分行为的效力问题。据查,学术界对此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效力待定说。依据《合同法》第51条的规定,出卖他人之物,权利人追认或者处分人事后取得处分权的,合同有效;反之,权利人不予追认并且处分人事后也没有取得处分权的,则合同无效。
第二,无效说。这种观点建立在债权意思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之上。《合同法》第132条第1款规定:出卖标的物,应该属于出卖人所有或者出卖人有权处分。此条规定属于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另据《合同法》第52条第(5)项的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因此出卖他人之物的买卖合同为无效合同。
第三,有效说。这种观点建立在物权行为的理论上,区分了物权行为和债权行为。物权行为因无处分权人无处分权而效力待定,效力待定的是处分行为,而非债权合同,债权行为的效力不受影响。
笔者认为,无处分权的人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是有效的。原因如下:
第一,根据《合同法》第32条及第4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另据《合同法》第52规定,只有几种特殊情形的合同才无效。
第二,从利益衡量的角度来看,赋予无权处分人签订的处分合同有效的法律意义能够保护善意的合同向对方及维护交易的安全。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以出卖人在缔约时对标的物没有所有权或者处分权为由主张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出卖人因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处分权致使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买受人要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张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综上笔者认为李某某等人与B公司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是成立并有效的,在B公司没有取得处分权的情况下,且无合法抗辩事由时应该承担相应违约责任。
(二)公司注销前的清算程序
公司注销前,清算是必经程序。根据现有的法律规定,公司的清算分为普通清算和破产清算。二者都是公司退出市场的程序,但也有较大的区分。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后股东的清算义务既是法定义务,也是民事活动中秉承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这不仅仅是公司这种性质的组织固有的要求,也是股东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我国公司法在设立之初就规定了股东清算的法律义务。《公司法》第181条规定:公司出现解散事由时,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15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人由其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因此普通清算又分为股东的自愿清算和法院的强制清算。实践中,多数公司出现法定的解散事由时,公司并不进行清算,公司股东也不愿清算,公司股东也无从查找,此时债权人要找股东履行清算义务非常困难,因此法院的强制清算就成为了债权人保障其利益的最好的手段。普通清算中的申请法院强制清算规定在《公司法》解释(二)第18条第2款。该条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包括股东的怠于清算的赔偿责任,具体表现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等清算义务人未及时履行清算义务的,即在法定的期间内没有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的,导致公司财产贬值、流失、毁损或者灭失的,股东等清算义务人应该承担的赔偿责任;二是股东的清算清偿责任,即有限责任的股东等清算义务人,怠于履行清算义务,导致无法清算的,清算义务人对公司的债务承担的连带赔偿责任。
三、结论
综上,结合本案,购房人李某某等人与B公司签订的购房合同,虽然B公司不是真正的房屋所有权人,处分了属于A公司的房屋,在A公司没有同意且到目前仍未取得房屋权属的情况下,笔者认为购房合同是有效的,在B公司无法定抗辩理由的情况下,应该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但本案中,B公司已被工商局吊销营业执照,公司名存实亡,股东长期不履行清算义务,但还有其余资产可供执行。因此购房人李某某可依据《公司法》的司法解释及关于清算的相关会议精神,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在清算过程中及时向B公司的清算组主张权利或者向股东主张连带赔偿责任。
参考文献:
[1]王利明.论无权处分行为[J].中国法学,2001,(3).
哲理小文章范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B-0064-01
新课标对于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要求无论是量还是质,都有明确具体的规范。语文教师应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初中语文课程内容与学习标准以及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多角度、多层次探究引领初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笔者经多年教学实践发现,以“趣味”为抓手,提高语文课外阅读效率与效果是引领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成功的关键。人的兴趣是多方面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是可以培养的。因此,抓住学生不同的兴趣点,以“趣味”为抓手,引领初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是多样的。
一、用生活之趣引领学生阅读文学名著
生活是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世间百态;生活是一个大舞台,呈现出人生百味。生活是文学的来源,文学是生活的凝练。绘声绘色、内容丰富的文学名著,高度浓缩生活,提炼了世间百态与人情冷暖。许多名著充满生活趣味,无论是《红楼梦》这样的长篇巨作还是《一件小事》《藤野先生》这样的短篇佳作,都体现着浓厚的生活气息,阅读它们就是阅读时代的生活史。姑且不论作品中的深刻内涵与其涉及的经济、文化、法律等领域的内容,就是人物的衣食住行与喜怒哀乐、生活中的小事也趣味良多。因此,语文教师应针对初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与心理特征,带动学生从体会生活之趣入手,通过阅读领略作品描绘的不同层次的人物在不同时代的生活状态。如阅读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通过鲁迅对幼年与青年时代生活情景的描写,体会作者生活时代的趣味和特色。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会学生体会文学作品的生活之趣,可有助于学生充分体悟作品表达的内涵,陶冶情操,升华人生基调,打好人生底色。
二、用哲理之趣引领学生阅读人文社科类作品
语文阅读范围不应仅限定在纯文学作品,优秀社科类作品特别是涉及哲学与社会伦理学的书籍也应是初中学生的阅读范围之一。教师可选择一些针对青少年心理特点写作的浅显读物,如《生活哲学ABC》等“短、平、快”的读物。这些作品往往针对青少年日常生活中亲历亲见的事件进行哲学意义上的剖析,其中涉及的事件青少年都比较感兴趣,充满睿智的论述颇富哲理之趣,诸如“拼爹还是拼个人能力”“超男超女与追星”“韩剧与文化的传播”“汶川地震中的范跑跑”等许多当下热门的社会事件,在这些书中都有精当的、深入浅出的分析。学生阅读这些书籍,对于人生和社会的理解不仅有感性上的认识,更有哲学意义上的理论认识。如在学雷锋活动中,笔者曾任班主任的班级的许多学生说,社会上一些人认为雷锋精神已“过时”,学雷锋的意义已不大。对此,笔者指导学生选读关于雷锋精神的一组散文与哲理小文章,学生对此很感兴趣,阅读后纷纷意识到,学雷锋不是简单的形式模仿,形式总有过时的时候,但精神永远不会过时,雷锋的事迹及其精神,其实是人们通过对别人施予帮助而实现自我心灵净化的途径,这是超越具体时空的。学生通过语文阅读感悟了哲理之趣,升华了精神境界。
三、用科学之趣引领学生阅读自然科学类书籍
正如参天树木的成长需要各种各样的养料一样,人的全面发展也需要各种养料,精神或人格的成长尤其如此。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一种偏见,认为只有文学作品或文科类的书籍才是语文课外阅读的素材范围,这显然是一个误区。其实,优秀的自然科学类书籍不仅科学事实陈述清楚,而且有些作者本身就有极高的文学素养,写出来的作品也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因此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不应固步自封,将学生的阅读领域仅限于人文社科类书籍,而应放手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鼓励学生多阅读自然科学类书籍,从中感受科学之趣。学生阅读优秀的科技类书籍,可以了解科技知识,扩大对未知世界的认识,在阅读中领略科技世界的精彩,感受科学家的严谨思维,从中体会人类为推动科学发展而付出的艰辛。如郑文光写的《宇宙里有些什么》、霍金著的《时间简史》、盖尔曼著的《夸克与美洲豹》等作品,许多学生读过之后爱不释手,因为这些作品对科学事实的描写生动有趣,语言幽默,书中妙趣横生的比喻与类比深深吸引着学生,特别是书中表现出来的科学趣味以及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热情,更令人为之动容。阅读自然科学类书籍成为学生探索科技知识与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
哲理小文章范文3
阿杜是我的高中同学,长我一岁,那时几乎每天早上或下午去上学时,我都能看见他戴着耳机提着书包沿着校园小路游游荡荡,不动色地看着漂亮或是不漂亮的女孩擦肩而过。我们都缺少思维和运算能力,所以总是会在理科成绩出来后被老师抱怨:教上你们两个真够我抱憾终生。但我想让一些人失望肯定不是我们的初衷,并且我们也没有因此而有什么共同语言,唯一的共同点便是高考时我们都落榜了。第二年,他重考进了省城的一所美院。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在朋友家不期而遇,很快地,我便惊诧原本慷懒散淡的他竟变得如此开朗健谈。你好像不再象以前那么软了!我开玩笑地说。他装出一脸无奈的苦相,回答说其实他原来并不内向,只是高中三年的日子混沌得很,总觉得理想与现实的世界似是而非,并且他的个性在众多的规章纪律以及老师威严的目光下无法真实地显现,就象老鼠不得不对猫妥协,其苦闷自是不言而喻。我们聊着叔本华和尼采,摇滚和张楚,不知不觉中竟直至深夜,烟雾缭绕,酒瓶成行,最后他对我们说他正筹划成立一支摇滚乐队,而与之同等重要的是:在大学里找一个志同道合的女朋友。
大二那年暑假,阿杜锤开我家的门,古侠一样的长发,一件画满鱼刺长及膝的知名长衫和一条破的不能再破的牛仔裤,着实让我的父母惊讶不已。他指着身边的女孩对我说,这是我的小文,大一的,我们的初恋将会是抵达一生的爱情。他又说两个愿望都已实现,我们把所有的生活费都拿去买了乐器,每天只能吃榨菜,靠疯狂打篮球才没让身体垮下去,而你现在已经是赚工资的劳动人民,所以得请我们一顿。我注意到女孩小文一脸的暧昧的痴迷的表情,正在阿杜热辣的对视下极为生动地氧化,我听到阿杜和张楚同唱:这是一个恋爱的季节,空气里都是情侣的味道,孤独的人是可耻的……。我想说其实崇拜的爱情并不牢固,可我终于还是没有说。
我最终有幸在几个月后目睹了阿杜的“流汗”乐队的演出,而在此之前我对没能见到女孩小文并不感到奇怪,阿杜颇具玩味地笑笑说,这是一次没有结果的爱情,符合初恋的规律,它的结果倒成全了一位天才歌手的诞生。偌大的校园礼堂里,学生仔们都象圈养动物参观野生动物一样地看着阿杜和他的乐队。我看见阿杜抱着一把电吉它一脸真诚地对台下说:“这里没有老婆,如果摇滚不能打动人们的话,风花雪月的校园民谣在等着你们!”除了《孤独的人是可耻的》,所有歌都是他们自己创作的。时至今日,我仍记得其中的几句歌词:城市的边缘,是我的向往;我要在路上,那是我生存的乌托邦。音符激溅,长发飞舞,他们在台上卖力地演唱,台下的我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非凡的哲理光辉。演出的结果获得了同样多的掌声和嘘声。
阿杜他们其实生活得挺苦,一边为生计而挣扎,一边还要为了理想和音乐而奔波。我问他,苦吗?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但随即又爽朗地笑了。是的,纵是幸运或是不幸,他们终究在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而我,每一次转过身却没有飘然而去的沉着,迈开步更缺乏一去不返的勇气,于是终也只能乐而往返于几篇溢泛酸的小文章,这彻头彻尾的小男人样被阿杜一语道穿:我们是朋友,但我们不是一类人。
小酬而归时竟觉得黎明有些温暖,坐在回程的火车上,想起我那湮没已久的梦想,竟有些心潮激涌。我知道这很幼稚,只要一回到我所熟悉的城市,这些想法很快会烟消云散,什么都不会发生。但那一刻,我还是乐意沉湎于此,并且认为在这个连真诚和诗性都可以克隆的年代,坚持完美的理想和确不是件容易的事。
哲理小文章范文4
刘秉衡是一个非常传统的画家,家学渊源。祖籍江西南城,祖父聘斋太史赴粤任广东琼州知府。祖父育有二子,长子佚其名,曾长居上海以书画为业;次子刘彝,乡试举人,娶太史丁仁长之姊,遂落籍番禺。刘彝育有五子,长子刘庆菘,字聘孙,号留庵,又号留公、萍僧,长于篆刻,与黄士陵并称“双杰”,其弟子史坚如、胡毅生、陈协之、沈演公、谢英伯、杜之m、何秀峰、张震图、凌巨川等都是近代广东书画或学界名流,有《艺隐斋篆刻》、《明瑟集》、《海沤集》行世;五子刘庆华即刘秉衡父亲,系两广方言学校毕业,任法政专门学校教授。刘秉衡伯兄刘玉林则师从邓尔疋习书法、篆刻,而他自己则随父亲经常参与当时在广州地区的各类书画雅集,并向广东国画研究会的耆宿请益。他在《广东国画研究会简史》中这样记述自己早年的艺术生涯:
余幼时,每于周日随先君子品茗于市楼,间在禺山书院参加禺山雅集。以无知之童年,只觉烦闷,及年十五就读于番禺师范初中。时潘致中老师任图画课,始喜习画,旋于课余随习。后又随姚粟若世丈研画理骨法……
文中之“潘致中”即潘和(1873―1 929),字致中,号抱残,广东南海人,是国画研究会的领军人物;“姚粟若”即姚礼修(1878―1939),字叔约,一作粟若,别署百佛庵主,广东番禺人,也是国画研究会的重要成员。在向潘、姚请益画学的同时,刘秉衡还向张虹请教有关画理。按,张虹(1894-1965),字谷雏,号申齐,花鸟画家居廉(1828―1904)的弟子,广东顺德人,广东国画研究会成员。据此可知刘秉衡早年即随国画研究会主要成员习画。因而在其后来的画风中体现出较为传统的画学基础,是顺理成章的事。
在刘秉衡的习画生涯中,还受到著名山水画家黄宾虹(1865―1955)的影响。1935年黄宾虹路经香港,下榻黄居素的双树翠屏馆,与李凤公(1874―1967)、张虹、蔡守(1879―1943)等交游、谈艺,张虹还将这次黄宾虹的谈艺整理为《宾虹画语录》,在近代美术史上影响极大。当时刘秉衡年仅弱冠,正在张虹门下习画,于是得以陪伴黄氏,并受其熏染。刘氏在《写生杂忆》中这样记述:
忆少年时,尝随张谷雏老师习画于香江,适黄宾虹先生从沪来访张师,得与泛舟同游九龙港岛各地,黄老指大屿山而言曰:“此披麻皴法也,其势若董源之龙宿郊民图,汝其识之。”余乃举摄影机摄取,随而舟行岸曲,见水涯乱石,吞吐白浪,复曰:“此折带皴也,上立者若方介,马牙皴也;裂崖崩坍,斧劈皴也;悬崖之树,势若夏;枯瘦之松,可参马远。远处小桥沙岸,映带林屋,大痴境界也。不期南陬海角,有此山川。”后此遍游马湾、赤柱、西贡,一一摄取其奇以为画本。余当时学画,时而临摹,时而写生,内心总不称意,转而学书,悟到骨法用笔之理,诚以画无骨力即无神采,虽有轮廓亦乏气势,后复作画荏苒四十年,行脚各地,览山川之奇险,实不胜纪述。
从这段记述不难看出,黄宾虹的妙语对于刘秉衡的启发。从山川万象中“悟到骨法用笔之理”,这对于刘氏早年艺术观的形成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刘秉衡的画艺既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同时注意师法造化,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因而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我们在他的山水画中,可以看出这种风格。
作于1949年的《云林画法图》(图2)虽然自称是仿元代倪云林之法,所写之山石、树木和远水等也有倪氏空灵之感,但细究之,仍然可以感觉到一种浓郁的刘氏笔法。作者在赋色、意境等方面和倪氏迥然有别。很显然,作者是在吸取倪氏画中所蕴涵之逸气,而融合自家的笔墨技巧,形成自己的风格。所以,其好友凌巨川评其“山水则超然特立,雄浑苍莽、潇洒、婉约,兼备众长,出入历代各家,真能融汇变化,推陈出新,自成风格,而气韵清新,览者陶然心佩”,是很有道理的。
作于1959年的《林壑幽居图》(图3)构图极为简洁。所画之山水悉用水墨运成,干笔皴擦。无论是远山,还是近景,都有一种苍浑、淡逸之感。这种画风与其师潘和有异曲同工之效。在潘和的《山水图》 (图4)和《春还堂图》(广东省博物馆藏)中可以看出这种风格。这说明刘氏在早期的山水画创作中,所表现出的师承关系。在这种师承中,既有来自于潘氏一路的对于传统画学的深刻解读,也有真山真水的深刻领悟。所以,当时画坛名家吕灿铭观其画展时赋诗写道:“世谈传统习皮毛,君是真宗法眼高。不重其形重其法,溯源探本霸吾曹。”虽然有一种溢美之嫌,但据此不难看出刘氏在取法前人和“重其法”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这种努力,几乎贯穿其山水画创作之始终。
如果说在其早期的山水画中还不时见到古人或前辈的笔意的话,那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即刘氏艺术生命之后期)所表现出的己意已经明显占据其画风之主流。后期的刘秉衡,遍历佳山水,历览古今书,在对画境的理解及其山水的感悟方面,已达化境,可谓人画俱老,浑然天成。作于1990年的《山树云烟图》(图5)即是如此。该图所写山水云烟迷漾,意境幽深。笔墨、构图及山峦之画法,都已经脱胎换骨,明显的是自家风格。这种风格表现在,山水在空潆的意境中传递出一种冲淡、平和的境界。这是和刘氏长期积累与笔墨历练分不开的。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也。在他晚年的山水画中,一直是这种风格的表现,成为奠定他在画坛上地位的基石。
对于刘秉衡画的意境,国画研究会的邓芬(1894-1964)有诗题日:“名山胜景看如画,妙笔图成画若真。须弥芥子沧海粟,大千世界等微尘(有如画人眼底境界)。”并谓“乃知玉溪生所谓‘大去定应欺粟颗,小来遂可隐针锋’,其意亦如李长吉云‘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故画必于大中见小,小中见大,亦称能事也”。说明刘氏之画所表现出的不同于时俗的画格,在对山水的写实与写意中自然流露出的文意与真性情。
刘秉衡的艺术成就还在于:在雅擅丹青的同时,笔耕不辍,留下了大量的关于现代美术史的珍贵资料,并在画学理论上有所建树。有论者认为“从他的艺论及其文章中,可以见到他对艺术实学理念的坚持及独到的见解、对不同观点的包容;对国家的支持、对同胞的爱护;懂得欣赏生活、努力寻求精神上的修为”。正是他的这些饱含其澄怀之心的无数文章,赢 得了他在画学成就之外的更多声誉。
刘秉衡没有专门的关于画学思想的专著。他的画学思想,都贯穿在无数的小文章中。这些文章大多刊发在《自立晚报》中。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刘秉衡以“平之”之名在《自立晚报》的“自立艺苑”版开设“艺苑随笔”栏目(图6)。这些专栏文章前后累计有一百多篇。每篇文章大致在一千字左右。这些散发着作者艺术结晶的小文如同一颗颗碎玉散落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长期以来并未引人注意。
《自立晚报》的专栏文章之外,在刘秉衡的一些自刊的诗文集如《刘秉衡艺文集》(图7)、《澄怀集》(图8)和《晴翠阁题画诗》等书中也有不少刘氏文章。刘氏之艺文所涉范围极广,反映出作者广博的学识与丰富的阅历。这些文章从内容上分,大致可分为古代画艺及艺文评述、当代画艺及艺文评述、书画创作随笔和有感而发之散文等。当然,所有文章中,对美术史贡献最大的莫过于画学思想。
在这些画学的文章中,有关于画风之比较者(《古今画风管见》)、美学心理者(《灵感气质与作品》、《艺术与修养》)、创作与欣赏者(《治艺与赏艺》、《论艺观艺》、《白玉堂珍藏书画展》、《读画记》)、技法与传承者(《传疑摹写与宋元画法》、《谈传统艺术》)……等等,几乎包括了绘画美学之各个方面。这些文章,虽然每篇仅仅千数言,但却微言大义,为我们认识这段时间海外华人艺术家之艺术观以及哲理文心提供了珍贵依据。在以往的研究中,很少有学人关注到这一点。刘秉衡艺文之广播,正可以填补这一空白。
在对于当代台、港艺术史的研究及其资料整理方面,刘秉衡可谓功不可没。在一些小文中,所涉不少美术史资料,而刘氏所处之时代已经渐行渐远,我们要清楚地认知那个时代,已经不是轻而易举之事,需要借助大量时人文献钩稽索隐,而刘氏文章正为学界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如他对邓芬画艺的评述,就体现出不同于后人评述之风范:谓邓芬仕女“意于清艳出尘,系人心素”,而意笔花鸟、人物、水墨荷花、梅竹等则“神生野逸,萧然雅淡,倍为知音者所心折”:而对于台岛画家马晋封,则叙其生平、评其画艺,为学界所未有;对于广东国画研究会、广东南社国画会的记述,则为了解民国时期活跃于广东的美术社团提供第一手资料。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在刘秉衡文章中所涉及之当代书画家或诗人、收藏家主要有吴肇钟、刘少旅、罗叔重、刘源沂、陈友篪、邓芬、黄君璧、李灵伽、叶公超、张大千、苏世杰、邓剑刚、庄一村、劳允澍、谭美容、关德兴、周世聪、张纫诗、凌巨川、张谷年、吕q、许漱冰、仇启云、罗苏民、陶寿伯、顾青瑶、张虹、刘衡戡、钟寿仁、何康德、张景祁、刘建余、马晋封、喻仲林……等数十人。很显然,这些书画家或诗人、收藏家大多活跃于台港地区。而对于这一地区书画家的研究一直是内地学术界的弱项,这些资料正可以拾漏补遗,丰富和完善近现代美术史的研究。
哲理小文章范文5
[关键词]文摘杂志 新媒体 发展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随着网络、数字和移动通讯等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以及其他手持阅读器为传播终端、阅读终端的新媒体蓬勃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数字新媒体阅读对传统纸媒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直接分流传统纸媒的读者,二是通过深刻影响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进一步影响人们对传统纸媒的评价和选择。目前,新媒体的主要受众是年轻人,从此意义上来说,以广大青少年为目标读者群的《青年文摘》面临来自新媒体的挑战尤其严峻。
作为一个具有三十多年历史的老品牌杂志,作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青年期刊,《青年文摘》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之路既不是保守僵化,也不是改弦易辙,而是在坚持办刊宗旨和杂志定位基本不变的基础上,研究新媒体时代广大青少年读者的阅读特点和审美需求,从编辑方式、选稿原则、后期加工到美术设计各方面采取创新求变的应对策略,以提高刊物竞争力,争取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一、坚持宗旨和定位不动摇
面对新媒体挑战,《青年文摘》首先必须坚持自己的办刊宗旨和基本定位。作为具有超过30年历史的品牌期刊,《青年文摘》“弘扬先进文化,服务引导青年”的办刊宗旨和“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成功的心灵读本”的杂志定位,在新媒体时代,仍然具备深刻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市场价值。保持并强化多年积累下来的“励志性”、“经典性”和“范本性”等品牌特质和优势,是《青年文摘》应对新媒体挑战的重要策略。
1. 励志性
《青年文摘》的主体读者是青少年,这个群体正处于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青年文摘》秉承中国青年出版社的优秀传统,以“引导青年,服务青年”作为自己的办刊宗旨,立志做新时期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成功的心灵读本。“励志”是《青年文摘》的立刊之本,我们对“时尚”和“趣味”的追求也是建立在以“励志”为核心的杂志定位基础上。新媒体时代,《青年文摘》要突破旧有的励志模式,以更贴近时代、更贴近生活、更能被青少年接受的方式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塑造积极向上的青年形象,弘扬正义和美德,倡导社会主流价值观。
2. 经典性
具有经典潜质的文章或经典作品是《青年文摘》多年形成的选稿标准。可以反复读且经得起时间考验,现在读有意义,几年后读还有价值,以“耐读”为基本特征的“经典性”是《青年文摘》的重要特色和品牌优势。在信息碎片化、阅读快餐化的新媒体时代,这种经典性显得尤为稀缺和珍贵。在强化“经典性”方面,《青年文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以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为契机,推出“中国当代文坛名家名作大系”,从莫言、余华、刘震云、苏童、王安忆等20位当代名家的经典小说中节选精彩内容,一期一人一作,为读者带来一场经典文学的盛宴。
3. 范本性
《青年文摘》一直以来都是中学生的语文范本和作文素材库,这是《青年文摘》的另一品牌优势,也是新媒体时代《青年文摘》的核心竞争力。《青年文摘》大部分读者是中学生,抓住中学生,也就抓住了主要市场。中学生阅读的一大特点是有助于他们的学习,《青年文摘》在满足广大读者广泛阅读需求的同时,努力为中学生提供作文素材和语文范本。比如,增加哲理、励志类小故事小文章的数量,使之成为作文素材库甚至作文范本;重视语文规范,小到遣词造句,大到文章结构和立意,坚持《青年文摘》多年形成的隽永文风,使之成为中学语文学习的现代范本,成为语文老师的教学辅助材料,学生的课外阅读素材。
二、与时俱进,创新求变
新媒体时代,各种各样的资讯铺天盖地,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给文摘期刊,特别是给主要面对课业负担极重的青少年学生的《青年文摘》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海量资讯”更需“沙里淘金”。青少年学生是一群特殊的读者,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网游漫步,特别需要有人去埋头为他们做“沙里淘金”的工作,找到符合他们当下需求的具有时代性特征的好文章,用最经济的篇幅传达给他们最丰富的信息,同时还要让他们感到饶有情趣。适应新媒体时代读者阅读习惯的新变化,在思想内容和选编形式方面与时俱进、创新求变,突出“策划性”、“精炼化”、“时尚性”和“趣味性”的新特色,是《青年文摘》新媒体时代下重要的发展策略。
1. 策划性
相对于新媒体的“全息化”和“及时性”,文摘杂志的滞后性显得尤其突出。增强文摘杂志时效性的有效方法就是加强策划。策划可以及时跟进受众关注的热点,可以鲜明地传递杂志的价值立场,并且有效提升杂志的独特性。为此,《青年文摘》强化策划意识、话题意识,利用《青年一代》、《名人故事》、《今日视点》、《时尚看点》等栏目,及时推出青少年关注的热点人物和热点事件,其中不少稿件为编辑部自己编写甚至原创。比如,林书豪是一个很典型的励志人物,但当时关于他的很多文章都过于新闻化评论化,不适合《青年文摘》。若是等待别的杂志刊登出可用的文章我们再去转载,时效性就过了。于是,编辑部迅速组织编辑在广泛搜集素材的基础上编写出《林书豪:“NBA灰姑娘”的传奇》,获得读者好评。又如,当得知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时,我们在最新一期稿子即将送终审时果断决定换稿,立即召开策划会确定用“人物+作品”的呈现方式,安排编辑部文字功底最深厚的编辑撰写人物文章《莫言:把中国乡村的故事讲给世界》,从青少年读者的阅读兴趣出发,重点描写莫言的人生成长故事,同时安排编辑阅读莫言的代表作《红高粱》,从中选出故事相对完整的章节。正是有了这样的策划,《青年文摘》的读者得以在第一时间感知莫言这个人和他的文字。这种强调策划的编辑方式使相对滞后的文摘内容更加鲜活,更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 精炼化
在网络带来海量资讯的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文摘期刊的功能除了遴选佳作,更重要的是缩短文章篇幅,浓缩精华,以适应人们快速获取信息的阅读特点。美国《读者文摘》创刊号上明确提出,杂志中的每篇文章都要以“浓缩精简”的形式推出,其选用的多数文章被浓缩成原文长度的1/4,《书摘》栏目不只是从书中摘录部分章节,而是浓缩整本书。《读者文摘》不是美国的第一份文摘杂志,但其创办人华莱士是第一个想到浓缩文章的人。这种远远超越了“摘录”本身、保持原文风格和精髓的“浓缩精简”成为《读者文摘》一以贯之的重要编辑原则,也是《读者文摘》成为“自圣经以来最成功的出版物”的一件核心武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人们更加渴望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因此,“浓缩精简”的编辑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文摘杂志的市场竞争力。目前,《青年文摘》刊登的文章中90%经过不同程度的编辑加工,或节选或缩编或删改,使内容更精粹、更耐读。在杂志总页数不变的情况下,以前每期文章总篇数在50篇左右,现在都在60篇以上。缩短文章篇幅,增加文章篇数,也是《青年文摘》应对新媒体时代快速阅读变化的重要策略。
3. 时尚性
青年是时尚的创造者、追随者和关注者,新媒体发展使时尚文化流行文化更快地渗透到青年的日常生活中。《青年文摘》虽然不是一本时尚刊物,但近年来,对时尚的记录和把握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为此,专门开设了“流行”板块,下设《时尚看点》、《潮人潮事》、《影音节拍》、《点击》等栏目,对青少年崇尚的流行文化、时尚热点、潮流事物进行前瞻性介绍或深度报道,展示个性新潮的生活方式并传达现代实用的生活观念。同时,也对传统栏目给予新的诠释,增添时尚现代的内涵,比如《青年一代》和《名人故事》重视从明星的成长历程、人生故事中挖掘对青少年有益的励志元素;《至爱亲情》从传统套路下的苦情煽情走向以新颖的表达方式呈现新时代下的新型情感故事,更具现代性、真实感和现实感。随着内容的变化,杂志的美术设计包括插图和版式也趋向现代化、时尚化。
4. 趣味性
《青年文摘》的主体读者是青少年学生,这群特殊的读者有着繁重的学业负担,渴望通过轻松有趣的阅读缓解学习压力;另外,他们课余时间有限,心性并不是十分成熟,很难像成年人那样,具有克服巨大阅读障碍的坚韧意志力, “趣味性”是吸引他们阅读的关键要素之一;更重要的是,新媒体的“多媒体”特性使青少年对信息的获取方式更加立体有趣,这种“趣味性”追求深刻影响了他们的阅读习惯。因此,新媒体时代的《青年文摘》除了满足青少年读者对知识、哲理、思想的渴求,把“趣味性”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专门开设一些趣味性栏目,如:强调文字有趣有味而非纯粹说教的《悦读会》;以科幻、武侠、推理、悬疑、奇幻等青少年喜欢的新锐文体为主的《心跳剧场》;满足青少年好奇心求知欲的《惊奇档案》;融合传统笑话和网络幽默的《开怀一笑》,等等。
哲理小文章范文6
(赤峰学院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英语是我们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学习了解外来文化必不可少的工具。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学习和认识英语,在高考英语社会化这种大趋势下,让英语专业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来适应人才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 :高考社会化;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测试方法;教材;师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254-04
基金项目:社科规划项目“高考社会化趋势下高校英语专业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2014B130)
在高考英语社会化改革这一大环境下,高校英语专业为了响应其号召,为了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也在各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在高考英语社会化改革这一大环境下,高校英语专业为了响应其号召,为了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也在各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一、高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知识经济时代,各国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所以说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提高国家的整体竞争力的关键,因此要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建立新型人才的教育体制,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我们可以在学习英语的基础上,开设经贸、新闻等复合专业,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同样,我们也需要理论型和通用型人才。不同类型的人才的分类标准不同,但无论哪种人才,都要具有创新精神,这样才能融入社会。所以说,要将语言和文化、思维连接起来,学生要有意识地运用英语这种语言,不要仅仅依赖课本所教的东西,要学有所用,做到融会贯通。
二、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课、英语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3种类型,一般均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现在社会需要的是新型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和丰富的知识,而且能熟练地把英语运用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上。因此,打破传统的课程模式迫在眉睫。
在英语教学上,不要死死地依赖泛读教材或者综英教材等那种纯语言的书本。在课前,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一下相关的文化背景或者让学生联系自身情况,让他们在课上以讲故事的方式和同学们分享。比如,在课文Never Say Goodbye中,讲述的是作者和他爷爷的故事以及爷爷告诉他的人生哲理。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讲述一下自己和爷爷之间发生的小故事—A Story about My Grandpa.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锻炼表达能力。像How the Olympic Games Started这样的有关事件历史发展的文章,我们就可以让同学找一下自己感兴趣的一段历史向同学展示—An Interesting History about Olympics.这样可以逐渐培养学生叙述事件的能力,让他们知道怎样表述一件事情,从哪开始表述。而且还可以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英语的学习是有用处的,它的存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树立自信心和成就感。在课上,可以通过“读—讨论—写作”的方式,让学生就某一文章阅读相关文献,收集材料,再讨论,然后写成小文章,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自学、思考、理解分析、辩论的能力。又比如,我们可以就What Is the Happiness ?或者Are You Happy?这种社会比较流行的话题进行讨论。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分组进行叙述或者辩论。老师也可以给出一个题目,让同学课下准备,在课上以演讲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比如,What is Your Greatest Treasure?同学们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可以说my family, time, love等等,然后再加入相关的名人名言,比如,引用有关家庭的名言Goethe said that, “He is the happiest, be he king or peasant, who find peace in his home”,使自己的文章更加富有色彩。当然学生可以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就更加有感情,而且能不断地提高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
我们尤其不能忽略听力课程,它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而且听力教程的设置直接影响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处理能力。听力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一直是个难题,所以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听一些比较简单易懂的资料,先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如,可以让学生听一个a short dialogue,然后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填空。当然所填的内容也是比较简单的单词;还可以给出几个人的对话,做选择题或者choose true or false(判断正误)。这样一来,学生的正确率就比较高,从而喜欢上学习听力,会逐步地认真听别人讲的是什么。在内容上要尽量联系社会、自然、习俗等等进行有目的性的学习。当然在听完后,要让学生复述自己所听到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把听到的词语、句子潜移默化地学会,还可以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时间长了,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想听东西,想说点东西了。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看一段经典电影,让看与听相结合,然后再让他们模仿,可以让他们每个人表演一个角色,个人可以对角色的语言进行细微的调整。比如—《泰坦尼克号》中经典的对白Jack “You must do me this honor… promise me you will survive …that you will nerver give up …no matter what happens …no matter how hopeless …promise me now, and nerver let go of that promise.”,这样能营造一种欢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还能训练他们的语音语调和模仿能力。这种将学习与娱乐、课本与各种学习硬件资源相结合的方法,相信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为了英语专业顺应时代需要,要加入一些其它专业的课程或者辅修其它专业课程,不断丰富学生各项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眼力。以清华大学为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了语言、文学和文化3个类别,包括必修和选修。其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如下:
(一)语言
1.语言学引论 普通语言学
2.英语结构语法 语义学
3.英语词汇学 社会语言学
4.英语语体学 应用语言学
5.哲学与语言学中的意义问题 中西修辞学传统
6.英语语音 测试(A、B)
7.英语文学文体学
(二)文学
1.英国文学史(一、二) 美国文学史(一、二)
2.欧美短篇小说 欧美文学主题
3.欧洲文学选读 欧洲现代文学选读
4.二十世纪英美诗歌 英美戏剧
5.英语戏剧实践 英美女作家作品选读
6.英诗选读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中的爱情
7.莎士比亚新读与欣赏 莎士比亚电影
8.英国现代主义小说 加拿大短篇小说选读
9.电影赏析文学、自然与地方
10.文学形式导论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11.文学导读与批评
(三)文化
1.西方文化入门 文科教育思想选读
2.语言与文化 跨文化交际
3.文学与社会 文学中的中国与西方
4.文化与翻译批评 西方思想传统
5.西方宗教思想 西方思想与近代中国
6.希腊罗马神话 《圣经》释读
7.美国研究入门 美国政法体制
8.美国重要历史文献选读 大众文化简介与批评
从上可以看出,其英语专业的课程已经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如果各个大学都尝试改革的话,相信学生既学到了专业知识,又有效地训练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自己的综合水平,同时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高校英语测试方法
测试是检验教学质量和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个关键环节,对教学起着导向作用。测试应具有3个原则:可信性,即能够及时准确地反应出学生的水平;有效性,既可以有效地测试出学生某一阶段掌握知识的水平,又可以使结果体现出预期的效果;发展性,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让他们自己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还能挖掘出自己的潜力,为后续的学习做基础。当然,测试还要体现出学生的基本功,即词汇、语法、句法、翻译、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测试模式是行不通的了,是需要改革的。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注入新的方法。在遵循时效性、科学性、开放性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我们可以把分数分成几部分。在传统的纸质试卷外,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课外阅读,即直接给出阅读材料或者激发学生自主去寻找答案。比如,可以给出一个故事—What Happened to Manners?让学生仔细阅读。然后问有关文章里的问题,像What could a gracious manner probably bring about according to the author?也可以提问相关句子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如I bet the note my guest sent me did not take long to write.还可以问单词的近义词或者反义词。如appreciation的近义词,在平时我们运用单词时一般不会用这个高级词汇,一般都用thankful。所以通过测试学生会记住这样的高级词汇,会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不仅仅可以加大了阅读量,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把这种口语化的考试加进去,因为口语本身就具有丰富的人际沟通和时代特点。口语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进步。现在社会严重缺乏有较高素质的口语人才,如果我们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那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自身能力,还能被社会接纳和认可。具体来说,我们要准确科学的定位可以全面地测试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知识含量。而且现代口语教学和测试,使测试与实际应用相连接;当然也要符合英语大学生课程考核标准。社会需要的就是有良好口语能力的英语人才,对口语的标准性和完整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让学生在特定或者比较随意的情境下,有自己的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能说出符合情景的语言。比如说,设定不同的情景,不同的对象。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的一个商店把手机丢了,但是店主不懂英语。这时,就要求学生帮助外国朋友处理这件事情。这样口语化的测试不仅仅会受到学生的喜爱和欢迎,而且还锻炼和提高了他们处理事情的能力和用英语表达的能力,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素质。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定一个情景,像演话剧那样,流利地说英语,如著名的话剧白雪公主等等。学生会比较热衷于自己设计、表达、演出来的东西,这大大地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组织一场辩论赛,分为正方和反方。比如,网络的存在利大还是弊大?给出双方几分钟时间,然后进行辩论。哪一方语言表达清楚而且观点明确,就奖励分数多一些。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让学生读双语杂志、书籍之类的读物,也可以推荐优秀的英语电影,然后把这种课外的生活英语也加入测试中,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有英语,让他们关注世界,热爱生活,如读物—《Sense and Sensibility》(理智与情感),《Gong With the Wind》(飘);电影—《The shaw shank Redemption》(肖申克的救赎),《It’s a Wonderful Life》(美丽人生);杂志—《二十一世纪英语报》,《China Daily》(中国日报)。这些优秀的作品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感情世界,也使英语更贴近生活,让学生有更深刻的记忆。听力的测试也是相当的重要的。我们不能全部照搬以前的考试制度,要求学生在特定的时间由特定的老师监考完成测试。我们可以把实际中能用到的东西考给学生,如商务英语。这样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提前职位训练,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英语专业测试的方法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四、高校英语教材的编写
英语教材的编写反映了不同的时期特点、社会的发展趋势、教学的发展趋势、方法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教材编写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教材的编写不仅仅要注意听说读写这4个部分,还要关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如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等,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很好地运用英语进行表达和处理事情,能够独立地进行交际,满足工作的需求。经对大学生对教材评价的调查,82.7%的受访者倾向于使用原版教材,老师应该合理充分考虑学生对教材的需求,为学生选择一些难易适度的教材。原版教材一般包含知识理论的最新研究和成果,对学生有导向作用。48.7%的学生喜欢老师只讲难点,剩下的东西自学。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老师就是学习的引导者,所以他们不需要全部东西被讲出来。31.4%的学生希望老师能尽量多的补充课外知识,这就显示了教材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他们要更多地从课外获取知识来充实自己。80%的学生认为教材并不难。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教材趣味性低,实用性不强,缺少互动,而且有些内容过于抽象,所以,我们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可以鼓励和发动师生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材,同时要特别注意质量,这一点特别重要。制定时要咨询相关的专家学者,还可以各个大学联合起来,一起制定各具特色的教材。比如口语教材的制定,可以根据地方特色、风土人情及社会的发展状况。这个地方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发展怎么样等等,都可以编写进去,让学生学起来有种亲切感。还可以联系实际专业术语,编写不同职业情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如可以以教师教学过程为案例,怎样准备课程,备课,怎样教给学生,怎样提高效率与质量等等,让学生融入其中,懂得如何在这些特定情境下表达。要注重教材的多样化,避免内容过于抽象和脱离实际。还可以给教材附上相关的视频光盘和相关的网络版教材,培养学生较高的阅读能力、听力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教师用书的制定,因为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它的。教师用书资源丰富,信息量大,从课文的背景到知识点的分析、练习的答案等等。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传授大量的课内课外知识,所以教师用书除了帮助学生学习到书本知识外,还要扩充他们的眼界,引导学生自觉主动融入学习氛围中。当然,除了纸质的教材外,现代信息技术也不可忽视。教师可以在纸质教材外,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技术,丰富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将学生的思维带动起来。在课后题的设计上,不仅仅要合理地还原课本知识,让学生牢牢地记住课本知识,还要有不同档次的问题或者对话、实践活动、情景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Fill in the blank in each sentence with a word or phrase taken from the box in its appropriate form.这个题的设定就很合理,而且还可以复习课上学到的东西。英语专业不论哪一本教材,都要有适量的听力材料。如综合英语教材,习题上就有一个部分是Listening。都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材料。可以有对话的形式,让学生填出谁干了什么事情或者原因等等。当然不能少了听写短文这个环节,因为英语等级考试中就有这个问题,要在平时就锻炼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如听写一个关于美国儿童空闲时间的活动或者节日,这样相对贴近实际生活。总而言之,教材的编写要体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仅要学生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要会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应对和处理事情等各方面的能力,这是一个长期不断探索和改革的工作。
五、高校英语师资发展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和保障,其质量发展和队伍的壮大建设是相当关键的。由于人才市场需要大量的高质量的英语专业的人才,所以对高校英语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培养的人才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掌握一定量的实用性词汇、句法、语调等,而且还要听说读写的能力很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知识面广,了解一定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要有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当然还要有职业道德。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还要让学生心理健康。注意到学生的一举一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以轻松的情绪和微笑的目光、鼓励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不断地减轻学生心理的害怕和紧张,让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告诉他们不要害怕出错,勇敢发言的学生才是优秀的学生。如果在回答问题中出现了错误,要注意保护其自尊心,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下学到自己欠缺的知识,使整个课堂充满乐趣,适合学生的口味和心理等要求。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各种事情。学生有了厌烦心理,要耐心地告诉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目的,还可以用实例向学生证明自己说的是对的,比如,快乐地听课你就会快乐。相反,如果你每天都沉浸在反感的情绪里,那么时间长了你看什么都会不顺眼,就会比大家缺少快乐。快乐是自己创造的,要学会自己变得快乐。而且如果真的学会一些知识,当别人不知道问你的时候,你就会特别有成就感,感觉自己也可以很棒的。这样的话,不仅仅让学生从新开始,而且还加深了师生之间的友谊。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教师要不断在教学中恰当适时地用幽默语言,将枯燥的知识课堂变得活跃起来,还要将抽象化的东西形象化,将理论化的东西具体化。如,可以将课堂情景化,慢慢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How Can a Person Learn to Read Fast?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联系自身情况,说出自己的建议。教师也要不断改变教学思路,不断创新。近几年涌现出的新东方英语教学、新概念英语教学和李阳英语教学等,这些新的英语教学方法都为英语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教师们应该在其中不断吸收新的方法,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师德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情,它关系到了整个教育事业的未来。有的教师很敬业,将课本的知识反复研究,并且联系实际,想办法尽可能地让学生理解和学会,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佩服和学习的。老师的备课程度和学生吸收知识的程度是成正比的,老师在课上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听课态度。所以老师要爱护学生,善于和学生交流,要坦率、乐观、快乐地与学生交流,从而使学生有良好的心情去学习。老师要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比如,记忆单词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虽然许多学生在一开始下了非常大的决心,有的甚至起早贪黑的背,但是效果并不太好,而且忘得特别快。这时,老师就可以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比如,可以让学生经常给外教写信,说说最近好玩的事情、自己的烦心事等。为了减少信的错误率,学生可以充分运用一切学习资源,查字典、改语法、让老师修改等。书信的固定模式,学生也会从中记住。老师还可以经常拟定辩论赛、谈判等活动主题,让学生在课下准备自己的材料,然后在课上进行辩论,比如中国式的教育好还是美国式的好;开卷考试好还是闭卷考试好;网络技术发展的优点与缺点等。像这种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话题,经常用汉语讨论的话题,就更能让学生有话可说,大大提高自信心,从而记住更多的单词,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让他们遇事不慌,沉着冷静。设定情景模式,让他们相互交流。老师要好好地运用课文的情节,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如,听力教程中的A Short Dialogue,这种比较贴近生活实际的对话,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表演练习一下,指导学生注意角色的语调和身份等,当他们进入角色时会喜欢上的。还可以采用激励的方法,对学习有进步的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奖励,让他们品尝到自己成功的果实。可以说,改变教育事业在一定程度上是教师,教师是指向标和中介者。所以教师队伍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新的血液。
人类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加强了不同语言的人与人的交流和合作,这使得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越发的重要了,而且英语是全球通用语言,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我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英语势必不可缺少。在中国高考英语社会化这个大环境下,英语专业通过不断地改革和发展,将会不断适应社会与人类的发展,以体现其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改革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测试方法、教材编写、师资发展等环节,在思维和教学方法以及创新思维上做出变革,让学生成为新时期的主人。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服务学生,让学生不断丰富自己,从而培养出国家的栋梁之才,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社会,适应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何其莘,殷桐生,黄源深,刘海平.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2〕李涛.高考社会化.现代教育科学,2013,(2).
〔3〕郑彩云,陈树根.高考社会化问题探析.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
〔4〕李成伟.英语高考社会化利弊谈.考试周刊,2014,(10).
〔5〕贾国栋.多媒体教学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新途径[J].外语界,1999,(2).
〔6〕戴炜栋,黄任.转变观念,全面推进外语教学改革[J].外国语,19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