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效应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效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效应

生态效应范文1

纵观整个地理环境,只要存在地理梯度的非均衡[6],就必然产生生态经济系统的边缘效应。处于水平方向上的海陆交界、经济结构上的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交界、城市与乡村的交界,均体现出不同强度、不同规模、不同方式与不同类型的边缘效应。因此,多个生态经济系统的交界地带即边缘区域,有可能成为生存和发展的最佳环境。即生态经济系统边缘效应产生的前提是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生态位,这种生态位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与其他生态经济系统相对比较中体现出来。它可视为二维空间中的矢量,应包含两个方面含义[7]:一是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单元的状态,表现为过去资源、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积累的结果;二是对环境的现实竞争影响力或占有支配力。以上两个方面的综合,决定生态经济系统单元在特定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相对地位与作用。由于地区社会、经济、生态发展不平衡以及各地区在城市中功能的差异,导致各生态经济系统间及其内部的生态位均存在着差异。因此,只要具有高的生态位,处于多个生态经济系统结构上的边缘区域,也有可能成为整个生态系统功能上的中心,如处于海陆边缘地带的香港特区和上海市。

省域行政边界地区的边缘效应分析

主要表现在:①要素的丰富性。省域行政边界地区,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域上相邻的省级生态经济系统的边缘区域。受惠于边缘区域丰富的各类要素,将产生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边缘效应,具体表体为加成效应、协合效应和集联效应[4]。其过程是先通过加成效应,将物质、能量、信息、时机或地域等生态因子加层,扩展边界地区的生态位;接着边界异质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子处于合适的生态位后产生“谐振”,继而各因子之间产生强烈的协合效应。同时因集肤效应的存在,加大的信息和丰富的要素则产生互补性的汇聚,引发超越各地域组分单独功能叠加之和的生态增殖效益,从而激发行政边界地区产生边缘效应。②政策的灵活性。当前,区域合作已成为许多国家应对全球化、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策略和手段,区域合作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两大重要趋势[8]。由于强调区域间的联动发展,紧密的经济联系使省域行政边界地区重视并积极寻求区域间整体的合作,寻找共同发展的合力,以期顺利完成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升级,故在政策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机动性。③界面优势。利用界面优势,通过行政边界地区的二元性结构为省域间的区域合作提供广阔的空间,并使之成为省与省行政区域间政治对话、经济交流、文化传播和信息沟通的媒介,为省域生态经济系统提供交互的平台。因此,利用不同生态经济系统的边缘效应,可成为转型期扭转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被“边缘化”局面的“外力”。

主要为:①开放性。开放性是生态经济系统边缘效应的基本特点,同时也是生态经济系统边缘效应有序结构产生和维持的基础。开放的省域行政边界地区,省内和省际之间的合作有利于生态系统通量的加大。边缘地区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汇聚地和中转地,让边缘地区获取和利用更多的资源和机遇,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利于系统之间的交流。边缘地区是省域行政边界区域间有效合作的窗口,是区域经济互动的前沿地带,保持区域经济活力和获得边缘效应,首先要开放和打破行政管理界线与地方保护主义。②占据不同行政区的关键节点。生态经济系统边缘效应位于不同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环节,占据着生态经济系统“增长极”向边缘地区进行梯度递推的关键节点,也是平衡同一生态经济系统内部发展差异的重要突破口,因此生态经济系统边缘效应的发挥还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③协同作用。生态经济系统边缘效应的重要特点是开放性,开放性与协同性共生于生态经济系统边缘效应。一个生态经济系统的进化可能会改变作用于其他生态经济系统的选择压力,从而引起其生态经济系统的适应性变化。两个或多个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位存在着一定重叠,势必产生相应的竞争,生态经济系统的自身进化常常受到相互之间的影响,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互相作用的协同进化系统,因此协同作用也是形成生态经济系统边缘效应的基础。

玉林市的生态位和发展环境

广西经济区的边缘:玉林市地处广西东南部,地理位置上处于广西经济区的边缘地带。玉林市属桂东南丘陵盆地,山地面积仅占1/3,境内地势低平;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和光热资源充沛,年均温21℃,一年“三熟”,特别适宜农作物生长,一直是广西乃至我国重要的“粮仓”,也是全国和广西的热带水果生产基地[9]。长期以来,玉林市经济以第一产业占较大比重,2010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39.3∶30.4∶30.3转变为20.5∶44.5∶35.0,第二产业已成为玉林的支柱产业,但是整体经济总量偏小,实力较弱[10]。广东经济区与广西经济区的边缘界面:玉林市位于广东经济区与广西经济区的边缘界面,其东面、南面分别与广东省茂名市和湛江市毗连。随着联结两广交界区域交通的改善,玉林市将作为广东省进入广西省的重要节点,也将成为两大生态经济边缘界面———广东经济区“西拓”和广西经济区“东进”的要地。广东经济区与广西经济区之间的生态位的“位差”,使玉林成为联结广西经济区和广东经济区之间经济往来的重要经济纽带。华南大经济区中广州中心向广西境内辐射的通道节点:从整个华南大经济区来看,玉林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江三角经济区和环北部湾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西南地区东向出海、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西进参与西部大开发和内地向东盟市场乃至全球市场进军的重要节点和便利通道之一[11]。目前以广州为龙头的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加快,接受国际产业转移能力增强,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有望成为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经济发展的“引擎”。玉林紧靠广东、海南,前临香港和澳门特区,背靠大西南,在整个华南大经济区中是广州向广西境内辐射链上的重要通道节点。

优势:首先,省域行政边界通达性增强,加大生态经济系统边缘玉林市物能通量的流动。南宁至广州高速公路的开通,使玉林的经济区位发生重要转变,由原来位于广西经济区结构上的边缘地带变为广东经济区进入广西经济区的“桥头堡”。玉林位于在粤桂城市发展轴上的两大省会城市广州和南宁的中间地带,受两端城市的双重辐射作用,接受来自两省的经济扩散效应,极有可能迅速发展成为新的城镇生长点。同时,由于玉林处于华南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的中心区域,随着广西和广东区域合作的进一步加强和密切,玉林成为华南经济区中广州中心向广西境内辐射的关键通道节点。其次,玉林市内及与周围地市交通环境的全面改善,加大了生态经济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间的物能流动。以玉林为中心,半径为200km范围内分布着南宁、柳州、梧州、肇庆、湛江、北海、钦州、防城港、贵港、贺州等10个地级市,以玉林为中心的“2h经济圈”已形成,是桂东城市群的重要中心城市,辐射人口近3400万人。玉林市已形成以城区为中心的“0.5h经济圈”和即将形成的“X”型大交通网络,区位优势更加凸现出来[9]。可见,玉林是联结广西经济区和广东经济区之间经济往来的重要“经济纽带”,玉林融入粤港澳经济圈的条件十分优越。两个不同经济区的粤桂文化、发展观念的交融,深深影响着玉林人的观念和意识。玉林人的勤劳、务实、精明和开放,使玉林素有“广西的温州”之称。改革开放初期,玉林是广西商品经济最为活跃发达、市场最繁荣的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乡镇企业占据了广西半壁江山的玉林,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玉商文化”为民营经济发展起到巨大催化作用,玉林已成为广东企业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12]。玉林主动接受生态位的位差带来的“势能”,变为经济发展的“动能”,促成一批以产业集群带动的专业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初具规模的中小企业名城,为承接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p#分页标题#e#

劣势: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四不沿(不沿边、不沿海、不沿江、不沿线)”和“三无(无国家重要项目投资、无大宗矿产资源开发、无强大的经济支撑)”,玉林经济曾一度持续低迷[11]。玉林地处广西经济区中心的边缘,来自南宁和国家的支持力度有限,主要“增长极”对玉林的辐射带动作用力弱,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及灵活程度是制约玉林经济发展的重要颈瓶。机遇:目前广州已经成为珠三角地区发展和华南经济区的“火车头”,龙头地位更为坚实,处于由战略新起点向宽裕社会和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13]。历史上玉林与广州有着非常密切的经贸来往和经济联系,玉林位于广东经济区与广西经济区的边缘界面要地和华南大经济区中广州中心向广西境内辐射的通道节点上,势必拥有更广阔的经贸合作前景。广东经济区新一轮的战略转移已经开始,社会经济正进入近乎“脱胎换骨”的质的上升转变期。广西经济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广阔的销售市场,以及与广东经济区的雄厚资金、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滋生了两大经济区积极加强合作的共同需求。玉林是两大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联结广西经济区和广东经济区之间经济往来的重要“经济纽带”,更是广西融入大珠三角经济区的“桥头堡”。两大经济区的区域合作和联动发展,为加快打造中小企业名城的步伐和实现玉林经济的崛起创造了良好时机。

挑战:发挥省级行政区域间的边缘效应,很大程度受限于生态经济系统的开放程度。广西经济区与广东经济区两个不同经济区发展观念,南宁对玉林资金上的投入、政策上的默许,或者遭遇资金和政策瓶颈上的干扰,对玉林经济的持续、平稳增长具有较大的制约性影响。由于省级行政区域间开放性的加大,也带来边缘区域竞争的加剧。广东的邻省还有福建、江西和湖南,广东经济区在对外转移产业时,有必要权衡其交易成本和考虑相互的市场需求。同时还存在广东经济区对玉林乃至对整个广西经济区的接纳程度的挑战,即影响到玉林在省域行政区域间边缘效应的参与度。因此,对玉林而言,对广东经济区能量的承接能力和功能上的融入能力也是对自身建设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严峻考验。区域不平衡和协同进化是区域发展的常态[8]。广西经济区与广东经济区利益的不平衡,往往伴随着恶性竞争,是两大生态经济系统协同进化的反映。如何协调区域间经济利益的不平衡,有步骤地配合和确保做出互补性的贡献是生态经济系统边缘效应发挥的关键因素。

玉林在中国城市体系中的相对生态位

基本假定:一个城市对另一个城市的影响力与两个城市人口的乘积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关系:F=PiPj/R2[13]。式中,F表示一个城市对另一个城市的影响力,P采用2010年各市统计的城市人口数据,R为两个城市之间的直线距离,并考虑到城市经济实力(GDP影响系数:GDPi/GDPj)产生的影响,综合生态位表示为:F=(GDPi/GDPj)PiPj/R2。通过估算,由图1可见,距玉林200km范围内的10个地级市与邻省省会城市海口、昆明、贵阳和广州、北京、上海等17个市中,对玉林发生重要影响前5位城市的综合生态位依次为:广州(82)、南宁(31)、贵港(26)、湛江(19)和佛山(14),其中又以广州和南宁对玉林的影响最为突出。即在广西经济与广东经济区的边缘效应的发挥过程中,玉林最易受这两个经济中心的影响,也就是这两个经济区边缘效应最强的区域。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估算涵盖玉林及对玉林具有重要影响的北海、贵港、海口、湛江和北京、上海、广州等共17个重要城市的相对生态位(图2),以测定玉林在广东和广西生态经济区内的相对影响力,并进行比较,可得到以下结论:①从中国城市群的整体来分析,由于距离的原因,北京、上海对玉林、北海、贵港、海口、湛江5个地市的影响明显弱于广州。在两个经济区中,对它们影响最大的依次是广州、南宁和柳州。玉林受南宁(45)和柳州(21)的影响力均比贵港和北海强,在广西经济区中的发展优势明显;贵港和北海受到湛江的影响力分别为19和21,稍强于玉林(17),但玉林对贵港的影响力高达67,因此玉林同时接受两个经济区的辐射能力,即承接能力比贵港强。②从5个城市相对生态位的比较来看,广东省内的湛江和广西省的贵港、北海拥有较好的相对生态位,对边缘效应触发和玉林构成较强的竞争关系。③北海、海口对广州和南宁的影响力已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其发展态势不容低估。

生态效应范文2

关键词:生态学 生态园林 生态效应 园林植物

        0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镇生态形势日益严峻,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城镇生态环境的建设正实现从绿化层面向生态层面的过渡,传统的造园技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根据生态学原理,并应用现代科技手段逐步创建,在生态文明时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城镇生态园林,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那么,如何将生态的内涵赋予到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去,以及如何构建绿地生态效应的城镇生态园林成为园林工作者的新挑战。

        1 植物生态

        1.1 植物生态学与城镇生态园林的内涵 植物生态学是研究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植物个体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及环境对植物个体的影响;植物种群和群落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以及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中植物的作用。植物生态学包括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学四个部分。植物生态学则是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之一。其使命是利用植物生态学的原理,揭示植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掌握自然规律,以便人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治理和保护环境,使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时达到最好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

        1.2 城镇园林植物的生态效应 园林植物是城镇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态效应一直受到有关专业人员的重视。园林植物具有维持城镇碳氧平衡、蒸腾吸热、净化空气、监测环境污染和降低城镇噪音等生态效应。

        1.2.1 维持城镇碳氧平衡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在城镇低空范围内从总量上调节和改善城镇的碳氧平衡状况,改善地区的空气质量。

        1.2.2 蒸腾吸热降低城镇气温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消耗城镇中的辐射热,以及通过植物枝叶形成浓荫来阻挡太阳的直接辐射和来之路面和墙面等的放射热,产生降温增湿效应,对缓解城镇热岛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1.2.3 净化城镇空气 经济的高速发展致使SO2、HF 和Cl2等成为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不同园林植物对SO2的吸收、净化能力的大小与其形态、叶量、叶面积、气孔开度等有密切关系,即使生物量相同吸收硫的量也不同。HF是常见的危害植物生长的污染物,各种植物对HF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一般而言,敏感植物的容氟量低,抗性植物的容氟量高。Cl2它是大气环境主要污染物之一,对植物的危害往往比SO2、HF 等更为严重。Cl2对植物叶片组织有很强的杀伤力。不同的植物对Cl2的敏感性相差很大,一般来说,常绿的比阔叶树抗性弱或敏感。

        大量研究证明,植物可以起到滞尘作用。不同的园林植物,由于各自叶面粗糙性、树冠结构、枝叶密度和叶面倾角的差异,导致它们滞留粉尘能力的差异。一方面植物可以通过滞尘作用,减少附着于尘埃而悬浮于空气中的细菌数量。另一方面园林植物的分泌物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植物分泌的气体挥发物中有大量的杀菌或抑菌物质占气体挥发物总量的30%~50%。 

        1.2.4 监测环境污染和降低城镇噪音 植物群落周边环境的变化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植物群落,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植物群落中的各种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程度不同,人们可以据此来了解空气的污染程度。同样种植园林植物对降低噪音具有重要作用。理论上讲40m宽的林带可使噪音减少10dB~15dB,绿化的街道比不绿化的街道可减少噪音8dB~10dB。

        2 城镇生态园林植物的选择

        提高城镇园林植物生态功能,一方面应尽可能地扩大城镇绿地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绿化空间,合理利用园林植物的配植结构,提高现有绿地上的绿量。由于城镇用地紧张,采用复层结构能够提高单位绿化面积上的绿量,从而使得园林植物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功能。

生态效应范文3

从历史名城遵义市的仁怀市茅台镇沿赤水河顺流而下,直到赤水市区,两岸青竹荏苒,一路碧水青山。这就是遵义市在退耕还林工程中打造的“三百里竹廊”。而赤水,则是“中国竹子之乡”。

竹子带动一方产业

很多年前,赤水市大同镇天桥村村民黄恩贵每天在自家田地里忙碌,六口人就住在一间土房里,生活很是贫困。他常常从赤水河畔走过,抬起头就能看到山上的树木,还有他家那20亩坡耕地。

2001年,在政府“退耕还竹、荒山种竹”政策的引导下,他也种上了竹子。如今100多亩竹子,以及在翠竹掩映中的二层小楼是他的财富。依托种竹走上致富路,黄恩贵只是数不清的众多农民兄弟中的一个典型。

在赤水的大街小巷,处处可以看到各种竹工艺品加工店,竹筒、竹编、竹筛、竹箩、竹筷、竹甑、竹帘等等。一根价值只有几元钱的竹子,经过农村妇女的巧手编织,就成为在亚洲工艺品市场深受欢迎的“手工竹编中国书画艺术品”,可以升值到数千元;电动的蔑条机、织席机代替了传统的手工作业,使竹子的大规模深加工成为可能,还带动了近万户农村竹加工作坊实现机械化;以竹笋为龙头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也正在该市迅速发展……如今,赤水竹业已形成竹建材、竹工艺品、竹生活用品、竹笋加工、竹造纸5大系列250多个品种,全市有200多家竹加工企业。

以竹类资源为基础的特色工业、生态工业有效拉动了赤水市工业发展,全市工业总产值近5年来年均增长17.3%。2007年,全市竹业综合收入达10亿元,利税2000多万元。地方财政收入的30%、农民收入的40%都来自竹产业。竹产业已成为赤水生态示范市建设中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支撑。

竹子改善一方生态环境

基于竹子固土能力好,生态效益高,2000年,遵义市启动了“百万亩造竹工程”。

8年过去了,“三百里竹廊”正在长江上游形成一道绿色屏障。水文部门连续几年对赤水河的监测表明,赤水河逐渐变清,含沙量逐渐减少,每年排入长江的泥沙量减少了近500万吨。

如今的赤水河,河水清亮,游鱼水草历历可见,良好的水质使赤水河成为长江珍稀鱼类的回游繁衍通道。竹林绿影婆娑,4万多株孑遗植物桫椤树四季常青。如此丰富独特的生态资源,使赤水市成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十丈洞、四洞沟、燕子岩、金沙沟……这些景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生态观光旅游。2007年1月至9月,赤水市接待游客60万人次,同比增长25%,生态旅游正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数百年前,东坡先生就表达了对居住环境的理想。在赤水,“生态立市”的综合效应,不但改善了当地人的生活环境,还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仅天台镇铁匠炉村就有8位百岁老人,全市人均寿命为74.38岁。全市农村医保率达到95.7%,居全省第一位。

如今,赤水市形成了以竹文化为经的旅游、加工和饮食等产业,以生态竹业为纬的新型产业结构。许多村寨的农民以竹为业,以笋生财,吃上了“生态饭”。赤水市市长穆嵘坤说,赤水市以“生态立市”,正在走一条独具赤水特色的绿色扩张之路。

竹密何妨流水过。在赤水,一根竹子竟带动了农业、工业、旅游三个产业的发展,同时还保护和绿化了生态环境,使得赤水的山更青,水更绿。在这里,生态文明正变成可以触摸的现实。

生态效应范文4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水利发电;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V2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0-009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0.047

水利工程的发展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体现的重要因素。水利发电是一种可再生的且无污染的重要能源,其发展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来说可谓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利用的是大自然最原始的力量,相较于其他能源的开发而言,污染更小,对我们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加有利,因此各国对水利工程的建设都投入了较多的资金和重视。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评价是其环境效应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环境评价可以为已经产生的问题提供一定的解决方案,对于未发生的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预防,在水利工程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起着监督和协调的作用,从而保障水利工程的健康发展。因此,只有科学合理的环境评价体系的监督和指引,水利工程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

1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内涵及其发展现状

1.1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内涵

一般来说,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是指大量的水利工程的兴起与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内在系统产生的各个分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内部各要素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干扰而产生不同的正负两级的

反应。

水利工程的建设纵然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促进了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但其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局部的发展。如部分地区水文情势的变动、河岸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局部地区断流或沉积等,对人和各种生物的生存与发展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不仅要考虑其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还要注重在环境中的影响,要将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促进其高效发展。

1.2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现状

国外的发达国家对于其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主要表现在水利工程对本地区的水文情势以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并针对这些已经既得数据和资料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些发达国家对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开始得较早,且有一段较长的研究历史。而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对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则起步较晚,且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在理论上具有丰富的成果,研究所使用的方法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而真正投入到实践运用中的却少之又少,实践中对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的应用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以现有的条件创造出更多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实践方法,并将这些具有可行性的方法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评价体系及其设计原则

2.1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评价体系

水利工程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发展体系,其涵盖了社会、经济、生态等因素,因此,评价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自然生物的影响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要客观、全面地评价,其评价标准也要求科学、合理。水利工程生态效应评价不同于建筑工程或者水电工程,其针对的是已经建成的水利工程对生物发展、自然发展规律和居住环境各个方面的影响。水利工程的环境效应评价主要由评价标准、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组成,在这三个环节中又分别有不同的要求。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益评价体系在世界范围内有几个不同的指标体系,其采用的主要是主体成分分析法、模糊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和关联度等分析方法。一般来说,评价指标体系是一种呈树状的结构,分为准则层、目标层和指标层。评价标准的选择要充分按照科学合理的目标来进行抉择,其主要从水利工程对人民居住环境、生物物种生存、水文情势等直接客观的方面进行评价,以这些客观的因素为评价标准对水利工程进行科学评价。就其评价方法而言,水利工程的评价方法要与其标准紧密相连,充分尊重水利工程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健康的同时,采用综合的、系统的评价方法,在评价时不能仅仅从一个方面进行,而要根据水利工程所涉及的范围的广度采用相应的方法,将多种因素综合起来,得出一个具有科学性的、全面的评价结果。

2.2 评价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评价体系的设计最直接也是最基础的体现就在于其对水利工程规划的影响。水利工程规划的主要原则有以下三点:首先,遵循安全性和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水利工程兴建的原始目的在于防洪、发电、供水等,满足人类生存所必需条件,在工程设计时要严格规划其可以承受的自然力量,要保证工程发展的安全性,充分协调水利工程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另外,在如今的发展中,水利工程除了要遵循这个发展目标外,同时也要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一定的经济利益的要求,要争取以最小的风险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将安全性和经济性有机结合起来,且两者不可偏废,只有安全性的保障才能为经济效益的取得提供有利的发展环境;其次,水利工程的规划要遵循的第二个原则是要保证生态系统的自我组织能力。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要在满足生态系统的基本要求上来进行,不能一味地追求人类的目的而忽视自然,要充分尊重自然发展的规律;最后,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还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水利工程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无论人类发展到什么地步,水利工程作为一种利用天然资源的无污染的浩大工程必将长期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因此我们的水利工程设计不仅要考虑当展,更要为今后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水利工程的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要从可持续的角度出发。

3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发展

水利工程在世界范围内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于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有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但其在我国的起步较晚。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逐渐意识到对水利工程进行评价对水利工程本身和生态环境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水利工程评价系统发展得晚,且对系统的评价模式来说来还停留在较为基础的阶段。因此,我国的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评价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与发展。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致力于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的抉择要充分结合最直接、最现实的方面来确定。将水利工程与生存环境、水文情势和各种生物的生存状况等因素充分融入评价标准中,要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挖掘更多的更深次因素,形成更加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方法上也要进行新的探索,综合使用更多的分析和评价方法,使我国在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上取得更上一层的进步,形成更加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为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保障,促进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4 结语

水利工程的发展的重要作用使得我们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来对其进行研究,并采取各种方法保证其健康发展。水利工程虽属于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但其发展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等因素联系紧密,其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些因素产生不同的影响。若其发展对这些因素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方法来进行协调和改善,这个方法就是对水利工程进行环境效应测评。

对水利工程进行评价,从这个评价的结果中去提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水利工程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不仅如此,环境效应评价还能在水利工程的发展中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从而降低风险,保护水利工程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水利工程的评价上要进行更多更加有效的研究,以此来丰富水利工程的评价体系,从而进一步促进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汤进华,钟儒刚.武汉市产业结构变动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0,(2).

[2] 赵来,崔淑卿,吕成文.黄山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1,(3).

[3] 崔力拓,李志伟.河北省沿海开发活动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估[J].应用生态学报,2014,(7).

[4] 张甘霖,朱永官,傅伯杰.城市土壤质量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生态学报,2013,(3).

生态效应范文5

【关键词】城市植物,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效应,规划建设

前言:科学来自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人类认识事物客观规律的总结。城市作为人类聚居地的一种形式,带来了人口集中、产业集中、资源能源消耗集中、需水量增加、不透水地面增多、绿地减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的变化。在这样一个钢筋混凝土建成的森林中,如何建设好城市生态环境,如何处理好城市居民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摆在城市建设者面前的一个急迫而重要的问题,而城市绿地,就是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办法之一,而如何运用物理学、生态学、甚至美学等学科来设计我们的生态绿地,就是景观及城市设计师的任务,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世纪接班人,也应仔细研究生态绿地的环境效果,在设计中合理的运用,来使我们的人居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1城市植被

1.1概念。植被是指某一地区地面上生长的全部植物群落的总称,植物之间以及它们与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同往结合,形成相对稳定的有规律的集体群,叫植物群落,城市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改变了植物和生存环境,使植物群落的原来面貌发生了变化,并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植被。

1.2 城市植被的生态景观类型:(1)耕地:有水田、旱地和菜地,种植各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瓜菜等。(2)园地:有果园、桑园、茶园等,种植各种果树、桑树、茶树。(3)林地:生长乔木、灌木、竹类、沿海红树林等,是城市植被的主要类型。(4)草地:有牧草地、草坪、荒草地等。(5)城市绿地:与建筑物地面混合的所有绿地,包括工、矿、机关单位绿地。(6)交通道路绿地:为公路两旁、车站、码头、机场周围的绿地。(7)其他绿地:有名胜古迹、陵园、公园、风景区、国防用地、特殊用地等的绿化植物。

1.3城市植被的特点。覆盖率低、群落类型多呈岛状分布;自然群落比例减少,人工群落比例增加;出现城市有的群落类型;脆弱性。

1.4 城市植被的生态特征。树木长势差,容易生病和遭受虫害;原生植被破坏退化,次生种的成分增多,单优种群占优势;群落结构简单,以单层乔木为主;植物生长量小,生产力低,生态环境功能衰退。

2城市绿地系统

2.1城市绿地的功能

2.1.1环境功能:(1)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改善小气候,减弱温室效应。(2)植物根系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避免洪涝灾害。(3)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平衡空气中的碳和氧。(4)城市植物能吸滤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消减噪音。(5)保护生物多样性。

2.1.2 生产功能:(1)城市植物可提供各种竹、木产品、人造纸板、纤维原料等。(2)城市植物可提供各种果品、油料、香料、化工原料、中药材、食用菌等。 (3)城市植物可提供薪、碳材。(4)城市植物可提供旅游产品。

2.1.3 生活功能:(1)美化生活环境、有益公众身心健康。(2)为城市居民提供庇荫、娱乐,满足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需求。(3)提供科研和教育场所。(4)提供社会劳动就业场所。

2.2 城市绿地的类型和特点:类型: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绿地、生产绿地。特点:多元性明显,零星分散,按点线面三种形状布局,结构单一性,管理上的分散性。

3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

3.1城市绿地的光能效应:(1)减光效应:绿化树木由于树冠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使到达树冠下面的光照强度大大减弱。(2)削减太阳辐射效应:由于树冠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遮挡作用,使到达地面及树冠下面的太阳辐射显著的减少。(3)热量平衡效应:由于植物对辐射平衡的削减作用,使日夜温差减小,达到对热量的平衡作用。

3.2降温增湿效应。城市绿化地带具有良好的调节气温和增加空气湿度的效应,这是因为植物特别是树木有遮阳庇荫、减低风速和蒸腾作用的缘故。

3.3碳―氧平衡效应。植物与人类一样,具有呼吸作用,但植物的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大得多,绿色植物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者和氧的制造者,起着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平衡稳定的作用。

3.4净化环境效应。植物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氯和氟等有害气体具有明显的吸收效应,同样,它们对灰尘也有滞留、吸附、过滤等作用,因此,绿地、林带对减少大气尘量和有毒气体的作用非常显著。

4城市绿地规划建设

4.1规划的原则和依据:(1)生态功能优先原则:符合生态学原理,尊重自然规律,在生态功能优先的前提下,正确处理绿化、美化、净化等问题。(2)因地制宜原则:在规划中必须对城市进行分析研究,建设起与城市特点相匹配的,有自然风格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3)整体优化原则:在规划时必须对各子系统进行优化整合,形成方向一致的综合效应,发挥最佳的生态作用。(4)以人为本原则:在规划中必须针对人的美学观点,运用美学原理进行设计,使城市园林体现生态功能与美化的完美结合,满足市民的需要。(5)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应避免因一时的利益而乱砍滥伐,破坏生态系统,并且以财政能力来安排近期可以做到的绿化工程,是设计者应该考虑的。

4.2绿地系统的规划布局。均匀分布,连接成完整的绿地系统;因地制宜,与河湖山川自然环境相结合;布局形式多种多样。

生态效应范文6

要]经济转轨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但研究方面多涉及传统经济学领域,较少涉及生态环境领域。文章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分析经济转轨进程中生态环境效应,着重分析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生态环境正负效应。总体而言,市场经济生态环境效应要优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为提高资源配置和资源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生态环境经济政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同时也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规避其带来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关键词]经济转轨;管理机制;生态环境效应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1-0019-05

一、引 言

国内外学者关于经济转轨的研究比较多,但对其还没有形成一个确切的定义。经济转轨也叫“经济转型”或者“经济过渡”,主要研究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社会主义世界计划经济消解、市场逐步形成的这一过程(胡德宝,2010)[1];经济转轨主要是指社会经济从一个历史阶段向另一个历史阶段的转变,具体而言主要是指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唐末兵,2005;光,2007)[2][3];转轨经济一般情况下,就其原来意义来说,无论“过渡经济”、“转轨经济”,还是“转型经济”,其含义并无太大区别,均指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制度转换(张仁德,2006)[4]。综上所述,许多学者基于传统经济学的视角将经济转轨定义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笔者认为经济转轨内涵非常丰富,不应仅仅指对资源配置方式起重要作用的体制的转变,还应包括发展模式、发展要素、发展路径的选择。

目前关于经济转轨的研究内容多集中在传统经济学领域,例如市场化转轨过程的描述和分析[3]、转轨经济比较方法论[4]、经济转轨过程中自然垄断行业规制改革及绩效差异[5]、转轨经济中的国有企业重构[6]、经济转轨不确定性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7]、转轨路径、经济增长与转轨理论范式研究[8]、经济结构对体制转轨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9]等。然而,经济转轨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上述社会经济效应,它还改变了企业的运行模式和政府的管理模式,对企业的生态环境决策和政府的生态环境管理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带来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变。但当前对于经济转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比较少,主要有李国柱、马树才从定性和定量方面研究中国经济体制转轨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10];侯伟丽从定性角度分析中国经济转轨的生态环境的效应[11];季斌、沈等从定性和定量、尤其定量的角度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转轨的生态环境效应[12]等。因此,有必要研究经济转轨带来的生态环境效应,对于区域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机制有重要的意义。

二、经济体制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张春霖认为经济体制是人类为解决资源配置和动力问题而确定的一组机制,包括决策、信息、激励、约束的机制,强调所有制和协调机制并不是经济体制的构成要素,进而又把上述四种机制分为两组,即决策—信息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13]。张仁德认为经济体制是借助于经济体制实行资源配置的一整套经济系统,或者说是对资源配置作出决策和执行这一决策的一整套组织安排[14];樊纲、光认为经济体制是一定的经济制度或者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运动方式,包括社会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制度、形式、方法及经济运行机制[15]。上述定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经济体制的特征,笔者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对经济体制的含义进行重新界定。经济体制主要是指资源配置的方式,这种方式也可以认为是在一系列机制运作下的制度安排,不仅仅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和企业所有制结构,还包括整个国民经济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主要分为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两种。计划经济体制是指经济运行主要通过政府在整体的宏观调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经济布局等方面发挥作用,其主要特征是计划成为配置资源的基本方式、国家通过指标的方式直接管理企业、国家所有制是经济体制的基础、强调国家利益等[16];市场经济体制是指经济运行主要通过市场在微观经济领域、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和有关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作用,其主要特征是市场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高效率地配置资源,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决策的主体,追求个人、企业利益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动力[17]。

三、计划经济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一)“公地悲剧”的产生

马歇尔·戈德曼(Marshall Goldman)曾对这个问题有过简练的描述,计划经济形成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经济的偏离,由于不存在资源的私有产权,工厂经济不必为其使用的土地和资源付费,这就导致了对资源的过度使用。从理论上讲,计划经济体制可以避免外部性问题,只有按照自己的方式处置资源时,真正的“公地悲剧”才会产生。整个社会或者多个单位共同占有公共资源,公共资源的产权清晰而使用权模糊,经济主体往往可以以较小的成本就可以获取公共资源,最终会使公共资源枯竭[18][19],计划体制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和企业将追求利润作为经济业绩,也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污染了生态环境。此外,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生态环境政策、制度、观念不完善,往往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生态环境污染。另外,国家作为社会成本的承担者和强制执行者,仅具有纯理论的意义,企业使用资源和排放污染物不需要支付成本或者支付很小的成本,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运营机制和价格机制也加速了资源的过渡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度;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制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也对资源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重工业为重心的工业建设、和化运动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大三线”和“小三线”建设使得错误的工业布局引发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以钢为纲”、“以粮为纲”方针忽视生态规律,造成生态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

(二)重工业优先发展赶超战略的负作用

由于当时的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迫切需要尽快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尽快实现工业化,我国采用苏联的工业化发展战略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道路,然而重工业这种资金、资源密集型产业并不符合我国的优势,因此重工业的发展必须在扭曲的宏观政策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重工业结构是生态环境效应的主要因素,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驱动因子[20]。纵观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计划经济时期的重要特征之一。我国重工业化时期大致分为五个时期,即1949年~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重工业优先、“一五”期间的重工业化、“二五”期间的“”对重工业的强化、1961年~1964年对“”的纠正、1965年~1978年备战和三线建设对重工业优先的再次强调[21]。长久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的畸形产业结构,重工业的发展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而且使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著名的经济学家吴敬琏研究员认为重工业一般具有两大特征:一是高污染的特征,传统的重工业发展模式往往是粗放的、外延式的发展道路,重工业的过度发展造成本来已经很脆弱生态生态环境加速破坏;二是资源的高消耗特征,重工业的加速发展必然使得本来已经非常短缺的水、土、煤、电、油等基本资源高度紧张,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群众的正常生活都受到负效应的影响[22]。

四、市场经济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态环境正效应

1. 市场机制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市场经济最重要特征就是市场机制或称为价格机制,市场机制在反映资源稀缺性、提高资源更有效率的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微观层面上,企业对于市场上的价格信号能够做出灵敏的反应。市场价格的波动,及时地反映出市场对各种产品的需求,以及各种资源的稀缺程度,通过企业的自发行为,促使生产要素流动,经过一定的过程,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23]。宏观层面上,由于坚持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宏观调控,价格信息真正能够在资源配置中起导向作用,市场经济体制资源配置实现较计划经济体制高的效率。以水资源为例,研究表明,市场发育程度越高,水资源配置效率越高,反之越低[24]。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无偿供水或者低价供水,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的价格也是严重扭曲,极为严重浪费水资源[25]。由于水资源的无价或低价,使用者很难通过技术创新来减小成本,据调查灌溉农田比喷灌、滴灌分别多耗水30%、70%,粗放使用不但加剧了水资源的浪费,还造成了土地盐渍化和地面沉降等生态生态环境问题出现。市场经济体制下水资源有偿使用法律、办理办法等明确规定了各类用水全面实行有偿使用[26],不仅使供水单位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对节水工作的开展,提高用水利用效益,均起到了经济杠杆的作用。另外,市场机制促进了非国有企业的发展,集体、三资、私营等各种产权类型的企业大量出现,这些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在能源、原材料的需求上展开了竞争。市场机制的引入建立了资源市场,在价格机制的引导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扩大。

2. 市场化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全要素增长率和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远高于传统经济时期,这将有利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10]。高投入、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前苏联、东欧国家及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由来已久,政府多次强调转变经济方式却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其原因何在?[27]著名学者樊纲认为归根结底这不是认识、管理、政策问题,也不是发展战略问题,而是体制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我国外延式发展的问题不可能根治[28]。刘国光学者也认为,相比较而言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对经济增长方式制约性更大,这种制约性不仅反映在微观层次的企业经营机制上,而且体现在宏观层次的经济调控体系和调控手段上[29]。刘传江学者认为传统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因其忽视个人利益和经济激励、排斥市场制度与市场机制,因而不仅会因为缺乏技术创新、缺乏高效率的激励和动力机制而内生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而且还决定了这种增长方式的锁定状态[27]。上述观点表明,经济体制转变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应该是同步的,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市场化可以通过三个渠道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第一,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形成灵活、准确反映各类自然资源相对稀缺性的价格体系,逐渐替代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不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从而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提供前提[10],目前价格几乎全部决定市场上供需变动的产品,受指令性价格影响的工业品占工业总产值的份额较低;第二,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市场调整,形成有别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高度化和协调化的产业结构;第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促进企业研发和采用新技术以在竞争中保持优势,以增进资源配置效率和降低生态环境污染程度。

3. 市场化有利于生态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

生态环境政策是协调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手段,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延伸和实现其发展目标的重要调控手段[30]。生态环境政策包括生态环境经济政策、生态环境法规制度、生态环境公众参与等三个方面。目前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经济政策,主要包括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资源生态环境税收等方面,生态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对于降低生态环境保护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减少政府补贴、扩大财政收入以及提高公众生态环境意识诸多方面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在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渐进的改革时期,这些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生态环境政策与市场经济手段相结合,比较有效地缓解、控制了污染排放[31]。目前,主要存在两种手段,一种是政府干预的方式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手段,如环境资源税、环境污染税或排污收费、环境保护补贴、押金退款制度等。另一种是市场机制的方式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手段,如自愿协商制度、污染者与受污染者的合并、排污权交易制度等。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环境价格和收费改革、绿色资本市场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排污交易市场的试点、绿色贸易和绿色保险的实现、环境污染责任强制保险、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绿色信贷和银行绿色评级、企业环保债券等体现了我国环境管理的市场手段更加健全,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日臻完善,注重市场机制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市场经济相对于传统经济体制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市场经济体制的调节有以下缺点:①只能解决微观经济平衡问题,不能解决宏观经济平衡问题;②市场机制只能反映现有的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而不能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的目标和结构;③市场机制的有效作用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现实条件下由于信息不透明和垄断等因素下难以实现充分竞争;④许多社会消费的公共产品难以通过正常的市场价格机制加以分配[17],以及生态环境资源本身的公共物品属性使得市场经济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生态环境问题,相反有些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反而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变得更加恶化。

一方面生态环境和资源往往属于公共财产,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资源将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外部不经济性,但却可以降低生产者的边际私人成本和增加消费者的边际私人效应。换句话说,对于外部性的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来说,市场机制是不起作用的,另外市场机制往往只能反映[前和局部利益,难以解决长远和整体利益,因此市场经济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32]。另一方面,我们的经济体制转变仅仅30年的时间,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转变却用了上百年的时间,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制度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生态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往往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外部不经济性,却能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前与局部利益,然而企业和消费者行为的不规范就表现为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恶化。

以海洋渔业资源为例,随着水产品价格不断升高,以及资源保护、维持水产品资源再生能力的意识极为淡薄,缺乏资源持续利用的观念,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渔业市场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近海捕捞过度,水产资源严重衰退,传统的底层鱼类资源衰退最严重,形成了“见有就补,越捕越少、越少越捕”的恶性循环[33]。又如农村资源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几乎没有有效的经济手段对农业生产中的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中的部分给予一定补偿,对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收取一定费用。这实际上鼓励了农村居民采用掠夺式生产方式。由于生态环境保护尤其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断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者投资回报率较小的领域,对社会缺乏资金吸引力。同时由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利用率较低,有限的农村环保资金没有产生出最大的生态环境效益。目前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上,还存在着资金分散、重复建设和“自上而下”的决策现象,资金分散到多个部门,难以达到协调统一效果[34]。综上所述,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生态环境问题,由于资源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市场体制也有不能企及之处,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市场建设方面的作用。

上一篇生态平衡

下一篇国庆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