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比尾巴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比尾巴教学设计

比尾巴教学设计范文1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利用课文提供的知识和叙述方式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引入新课

1.师:四肢短短,身体扁平;

墙上爬行,专吃蚊蝇;

尾巴易断,断了再生。

2.学生猜出后出示“壁虎”图。师:今天我们一齐来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评:根据小壁虎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编成谜语,唤起学生头脑中小壁虎的表象。“壁虎”一词用谜语引出,可以避免生硬地介绍有关知识,然后由壁虎自然引出课题。教学环节的衔接流畅有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开始新课的学习。】

3.看看壁虎的外形,再读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评:教会学生由题目提出问题,既训练思维,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第1遍读课文,要求遇到生字看清拼音读准确,边读边画出文中有几个自然段。

2.第2遍读课文,指名7个学生,一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把音读准,尽量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读后老师正音。

3.第3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边读边想,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问题。

师:我们读了3遍课文,每遍的要求一样吗?

【评:教师要给学生较多的读书时间,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此处设计的三读课文,各有要求,而且逐步提高,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这是最基本的读书方法的指导。】

三、深入学习,读议课文

1.出示图一:大家先看一看课文中的第一幅插图,思考:要想知道“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得从哪几个自然段找答案。

(1)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学生选第1、第2自然段,各自轻声读。出示活动投影片《小壁虎挣断尾巴》。

读后判断: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断的?

①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

②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住后,自己挣断的。(√)

(2)假如小壁虎不挣断尾巴,会出现什么情况?从壁虎挣断尾巴,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评:一年级的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大都是说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为了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通过投影的动态演示,使学生明白,小壁虎的尾巴是挣断的。并在此基础上讲清了壁虎的尾巴,有保护自己生命的作用。】

2.老师范读第2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从课文内容及老师读的语气,体会小壁虎当时的心情,说说标点符号“!”“?”所起的作用。

(2)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评:让学生听听,说说,练练,引导他们开动脑筋,认真读书。】

3.看图,听第3至第5自然段的课文录音。

(1)思考:小壁虎向谁去借尾巴?

附图{图}

(2)用“先……然后……最后……”连起来说一句完整的话。

【评:结合看图听读课文,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内容,并使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得到训练。】

4.读议第3至第5自然段。

学习第3自然段。

(1)用引读法让学生理解第3自然段每句话的意思和叙述顺序。

教师引读:小壁虎爬到哪?看见谁?他怎么说?对方怎么回答?

(2)学生比较下面的句子和标点。

小鱼,你把尾巴借给我!

小鱼姐姐,把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

引导学生理解用上“姐姐、您、行吗”等词语,及询问的语气,说明小壁虎十分有礼貌。

小鱼说:“不行!我要用尾巴拨水。”

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引导学生体会加上“啊”“呢”这些语气词,可以表现小鱼是友好拒绝,和因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而为难的心情。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对话。

【评:通过2组对话的比较和反复诵读,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带着情感去朗读,这样,既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

(4)演示活动投影片,理解“摇着”、“拨水”并让学生做动作演示。

(5)小结:课文第3段先写小壁虎爬到哪里,看见什么,再写小壁虎怎么说,最后写小鱼怎么答。这样就写清了小壁虎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

【评:教“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这一段,采用“扶”的办法,初步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

半扶半放,教学第4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说说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体会到第4段与第3段写法相似,只是地点变了,借尾巴的对象变了。

(2)指名学生用手势做“甩”的动作。

(3)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说说老黄牛为什么没有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4)师生分角色朗读。

以放为主,学生自学第5自然段。

(1)学生自学本段,想一想1、2两句写什么?3、4两句写什么?

(2)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本段,让学生找出说明燕子尾巴作用的词语。(摆、掌握方向)

(3)让学生做手势,帮助理解“摆”,“掌握方向”的意思。

【评:对于叙述顺序相似的3、4、5自然段,教师采用教—扶—放的方法指导,不仅使教学环节避免了重复,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兴趣与能力。】

总结3、4、5自然段。

让学生把3、4、5自然段连起来朗读,用“因为……所以……”这个句式说说小鱼、黄牛、燕子为什么没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5.让学生把手当作动物的“尾巴”,演示辨析“摇”、“甩”、“摆”三个动词,体会几个词的意思,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别。

【评: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理解词语,有很强的直观性,把这几个重点词放在一起,学生自己演示,自己感受,再一次加以领会,效果很好。】

6.读议第6、7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一组反义词,说说小壁虎心情起先怎么样,后来怎么样。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从“难过”到“高兴”的心情。

【评:通过抓一组反义词,把两个自然段的内容全概括了,教学环节简洁,又抓住了关键。】

(3)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谁来扮演小壁虎把借尾巴的经过告诉妈妈,想一想该怎样说?

【评:这样等于让学生复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了“告诉”一词的意思。】

四、小结全文,课堂练习

1.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2.填空练习。

(1)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

(2)黄牛(甩)着尾巴,在(树下)吃草。

(3)(燕子)摆着尾巴,在(空中)飞来飞去。

(4)小鱼用尾巴(拨水),黄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以后,还能(长出来)。

【评:总结课文,既要归纳课文,又要进行语言训练。】

五、知识延伸,相机进行语言训练

1.阅读短文《有趣的尾巴》了解文中提到的松鼠、啄木鸟、猴子、响尾蛇等动物尾巴的作用。

比尾巴教学设计范文2

一、导入的设计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活动进行的顺利与否,跟导入关系密切。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导入法:

1.情景表演导入。

教学一年级教材第二册“比多少应用题”时,首先让学生带上小黑兔、小白兔头饰进行找朋友表演,然后根据小黑兔、小白兔的只数和找朋友的情况,进行编应用题:

(1)小黑兔有12只,小白兔有6只,一共有多少只?

(2)小黑兔有12只,小白兔有6只,小黑兔比小白兔多多少只?

(3)小黑兔有12只,小白兔有6只,小白兔比小黑兔少几只?

根据以上三道题顺势导入新课。

2.游戏导入。

游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提到游戏他们自然就来劲了。如在教学一年级美术“手工制作”时,先让学生做一个“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游戏做完后教师问:“你们做游戏时用到了什么?”生:(手),师:对,我们的小手可巧了,不但做各种各样的游戏,而且还会折各种各样的事物,引出课题——手工制作。

3.巧设悬念导入。

根据学科内容的特点,可以设悬念导入:如教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教师说:“刚开始小葫芦长的非常可爱,可是后来全都枯死了,掉下来了。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完这篇课文后你会知道的。”然后板书课题。

4.猜谜语导入。

如在学习一年级《比尾巴》一课时,教师说:今天,我们进行一场“猜谜语”擂台赛,看谁猜的又对又快。“红花头上戴,彩衣不用裁,清晨唱支歌,千门万户开。”(公鸡)“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兔子)……给猜对谜语的同学戴上头饰。并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动物聚在一起干什么吗?”顺势导入比尾巴。

二、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教学活动是教学设计中最主要的环节,活动的新颖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所以我们设计教学活动是一定要根据班级学生差异,本着“以学生为中心、活动为主、平等参与”的课堂教学理念,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引起大家共鸣的,积极参与的活动。

如在教学“0的认识”时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活动:若干名学生向杯子中投乒乓球,投完球后,杯子中的乒乓球个数用数字来表示,连一个也没投进去的茶杯中乒乓球数用“0”来表示,此活动不但学生感兴趣,而且也明白了“0”的意义,“0”表示连一个也没有。

教师在教学有关10的减法时设计了拍手歌活动。

你拍一,我拍九,我们都是好朋友。

你拍二,我拍八,做对游戏笑哈哈。

你拍三,我拍七,游戏学习在一起。

你拍四,我拍六,咱们齐说顺口溜。

你拍五,我拍五,两数凑十不含糊。

有位教师在练习得数是12以内的加减法时用掷骰子的方法,每人掷两次,把两次点数加起来。在教学元角分时在教室中贴了牙膏、泡泡糖等事物的标签,让学生亲身感受购物过程。真正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知识带来的乐趣。

还有位教师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把新课上完后编成了课本剧进行表演。有些课本剧是在教师指导下编写的,有些是学生自编自演的。如在学习完《要下雨了》、《坐井观天》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专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了课本剧表演,在师生共同制作了头饰、配上音乐,巩固了教学成果,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分享了快乐。(进行表演是把教室课桌拉成圆桌会议形式)

三、怎样设计练习

练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练习中精心设计,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练习的设计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需要进行设计。

课堂教学中的练习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强化练习,为此在设计中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练习题。为提高学习兴趣可设计游戏性的练习、表演性的练习题,例如:在二年级识字教学中,采用“摘苹果”、“采蘑菇”、“找朋友”的游戏,使学生不但巩固了新学的生字,并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再如教学口诀时,在练习中设计“掷骰子”的游戏,学生通过游戏记住口决。“夺红旗”、“登宝塔”、“连线”等的形式的练习设计。使学生巩固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1.针对性练习。

设计针对性练习是为了引导学生解决过程中的认知偏差、疑难问题、分清知识的异同点,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

课堂学习中的典型错例、作业本中的错例是最好的题型。把这些错例归纳分类编制成针对性练习。做好这项工作是提高复习课质量的关键之一。

设计针对性的练习,可以采对比题、辨析题、是非题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对比、讨论、明白错误原因,并理清解答方法。

2.综合性练习的设计。

综合性练习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发展的脉络,重构知识体系。综合性练习的设计多应用在“复习和整理”的教学中。

3.发展性练习的设计。

比尾巴教学设计范文3

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难题

教学改革涉及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以及教学途径等多方面的改革,但是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许多教育者片面地将课堂教学与课程教学改革混为一谈,致使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始终无法突破局面。

从学生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是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要求之一,但是从小学语文教学实施来看,要达到这一目标还有一定难度。由于竞争及各方面压力的剧增,教师不得不将目光放在教学任务的完成上。当整体速度与学生实际需求出现出入的时候,学生便只能被动地跟随教师的脚步,中规中矩地听讲,有没有听进去其实不得而知。此外,小学生是比较懵懂的学生群体,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处于较为初级的状态,对于课程教学以及相关知识内容并没有准确的认识,基本上都是依靠兴趣和好奇心来进行判断,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从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出发的话,必然导致学生对教学过程毫无兴趣。在长久的教学实践中,教育者前辈们总结了很多有用的教学经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教学经验日益显现出与现代教学实际不适应的状况,学生的接受度日益下降。

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1

快乐游戏课堂的构建

在快乐语文课堂构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家长的参与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预习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家长加入到这一过程中来。比如,就《画家乡》这一课程内容来说,应将启示教学放在日常教学首位,通过布置亲子作业,利用“合作”等方式,引导家长参与,帮助孩子用自己的视野呈现出家乡的模样来。在这一过程中,由家长来扮演“建议者”的角色,如此一来,能够带给学生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与平等感。相比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更愿意在游戏中去寻找问题,而这一寻找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再比如《看电视》这一课程的教学,教师可以将快乐游戏教学的理念融入到预习环节,让学生将昨天看的电视节目的内容与同学们分享(建议作为家庭作业形式)。这一创新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参与积极性,同时还能极大地增强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好感。

2

充分利用科目交叉

在教学系统中,所有科目之间都是存在联系和交叉的。就小学语文课堂改革的顺利实现来说,除了家长、教师等主体的努力之外,还应充分利用科目间的交叉和联系。当熟悉的内容出现在新的环境中,会重新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研究证明,二次学习效果会较首次学习更为深刻及有效。

比尾巴教学设计范文4

一、做足绘本的“无中生有”

绘本凭借精心绘制的图画和适宜的文字空白,给学生以最新鲜的视觉享受和无限的想象空间。在绘本教学中,学生常在精美的、有情节的、富有想象的图画视觉中美美享受,由无字处生发出诸多的自发性语言,也在读过一些言简意赅的绘本文字后,学生“喋喋不休”,自然生成富有学生个性特点的言语,由“简”化“丰”。绘本预留了足够的文字空白,唤醒了学生的言语生成。因此,选择有话可说的图画或文字空白处,因势利导,做足“无中生有”,是“习”作的抓手。

《蚯蚓的日记》中有:4月1日,蜘蛛教蚯蚓学倒立走路。全文两幅图,蜘蛛和蚯蚓表情丰富,童趣味浓,画面夸张,极具童话色彩。故事中,叙述语言仅有一句:蚯蚓没办法倒立走路。

有教师这样进行教学设计:

1.出示第一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在一棵大树下,蚯蚓看到谁在倒立着走路?他还会看到一些什么虫子在倒立走路呢?会怎么想呀?蜘蛛会怎么和蚯蚓说呀?

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想象蜘蛛是怎么教蚯蚓倒立走路的。蚯蚓爬得上大树吗?他碰到什么困难?蜘蛛想了个什么办法?结果发生了怎样的惊险故事?

3.大家在小组里讨论讨论,交流,说说蚯蚓学倒立走路的故事。

在设计中,教师紧扣绘本图片的特质,引导学生观察夸张、富有童趣的画面,结合教师提供的问题,启发学生想象,于图片无字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同时关注绘本语言的简约和童趣,于叙述语言中丰富故事情节,于情节中学习人物对话的表达方式。无声中有声,无字处有言,丰富了学生的想象,激起了表达欲望,激活了绘本语言,演绎了故事情节。作文教学革命者管建刚提出,说故事本身就是写作。利用绘本的“无中生有”,读懂、演绎故事的过程,是在做着习作的事。

二、制造绘本的“表达残缺”

绘本的情绪和主题具有连续性,就像电视连续剧一样,有前言后续。学生读懂每一个“续点”,才能获知故事的全部情节。绘本在故事的逻辑上有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等,故事的每个“续点”,都按照这样一些逻辑关系安排故事材料的。如果其中的“续点”出现残缺,学生的阅读就会出现断裂,对于读完整故事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但如果作为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培养学生“我的表达”,其作用是强大的。因为孩子天生是个创造师,想象力与生俱来,教师要做的工作是推进想象、丰富想象,让学生深度想象,在“续点”上制造“表达残缺”,从而促成“我的表达”。 维纳斯的残缺,就是一种“美”,“美”在于给人无限的遐想,让我们也为学生无尽的遐想而制造一点“残缺”。

日本绘本《小蜡笔头儿》,讲的是一支蜡笔头被小主人遗弃后所发生的故事。在流浪中,它为球鞋上褪了色的小鸡图案、陈旧脱色的玩具车、草丛里的小石头卖力地涂色,最后为天上一微弱的星星涂完了自己,自己和小星星一起绽放美丽的光彩。故事“续点”采用并列式安排。有教师在放映绘本图片和故事叙述时,呈现了小蜡笔头为小石头涂色的画面,但缺少相应的文本表达。于是,请同学学着前面绘本的表达方式,想象、迁移这一“续点”的表达。学生在读中学会了表达,给“残缺”的故事进行了“修补”。法乎其上,得乎其中。另外,顺势引导:小蜡笔头还会碰到谁,它又是怎么做的呢?亲近绘本,超越绘本,将故事最终引向“我的表达”中。

三、再生绘本的“壁虎断尾”

壁虎的尾巴断了,它具有再生能力,能重新长出一条新尾巴。在绘本读写中,断了绘本的“尾巴”,这个结尾怎么“生”?在很多文学作品中,给人一种没有结局的结尾,这样的设计,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在绘本读写中,如果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壁虎断尾”策略,不光能激起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将阅读引向纵深和自我,而且为写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动力支持。

如教学《卡夫卡变虫记》,卡夫卡变成六脚虫子后,在学校生活了一天,除了他的朋友迈克尔,大家都没有发现他变成虫子,就连他的家人也没有发现。这让卡夫卡非常的难过,自己成了世间无人关心的人,在他经历如此痛苦的遭遇时,大家仍不关心其到底是“虫”还是“人”,他彻底绝望了。就在故事似乎达到的时候,也即读者对卡夫卡深切同情到最高点时,故事会怎样延续呢?是像丑小鸭一样在孤独中离家出走,是在“人”的世界里孤独地过着“虫”的生活,还是有了梦寐以求的关爱,产生了奇迹?教师在此,毅然“断尾”,让学生蓄积的同情开始酝酿、膨胀、诉求。卡夫卡最后会怎么样呢?请同学们大胆地假设结尾,给卡夫卡一个结局,无论是悲是喜,来把这个故事讲完。

四、开发绘本的“‘人’‘本’对话”

绘本 “读文”与“读图”的有机结合,给绘本增加了很强的“人”“本”对话空间。儿童在阅读、观察、想象、推理中,不仅仅获知故事,收获语言,更重要的是引发儿童情感的体验、共鸣、呼应,产生一种强烈的对话意识。对话过程,是迁移读写、发现生活的过程。开发绘本的“‘人’‘本’对话”,是绘本中“写”作的又一着力点。

每一个绘本,从头到尾都隐藏着“神秘”,无论是扉页、封面、环衬还是封底,都是学生对话的精美素材。发现这些“神秘”,对话由此启动。如《风到哪里去了》的封面,描绘了月亮、群山、小鸟、房屋、雨点等事物,事物组合的空间给了学生无尽的想象,结合书名,让学生猜测:风到哪里去了,躲在哪儿?(有些学生说:风跟着雨点走了/风躲进了深山睡觉去了/风托着脑袋不闹了,在听月亮姐姐讲故事/风陪着小鸟学习飞翔……)教师将学生的发言整理成文,写在封面上,成了一首小诗。

讨论故事是绘本对话的重要环节,开展形式可以个人、班级,或合作小组进行。教师可以将绘本的核心问题作为讨论的话题,让学生自己理解、表达,进行有意义的对话。

改写故事结局或改编故事情节,在扉页处写前言,写信给书中人或作者,谈谈阅读的心得体会等,是“人”“本”对话的具体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则是将“人”“本”对话延伸至生活。有位教师教学《树逃走了》,设计了对话活动:(1)师生对话画家画《树逃走了》有什么目的吗?你懂得了什么?(室内) (2)室外调查: 学校中哪棵树开花了,哪棵树最大?找一找哪棵树想逃走。观察校园里树的生长状况揣摩树的心情。(3)选择其中的几棵树,写写这些树的长势、开花、结果及其心理。(4)分享,评价,激励。

绘本中的“人”“本”对话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多元的习作材料和表达形式,也为学生创设了多样的纸上“生活空间”。

比尾巴教学设计范文5

第一部:坐下来――课前研读教材,精心预设

数学基本思想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得以显化,教材就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媒介。作为教师,要成功地站在讲台上,首要的任务是深入地研读教材文本,从整体上认识教材的编排体系,把编者的意图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外化为课堂教学行为,精心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在数学的活动中渗透数学思想。

在执教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猜数游戏》时,课本呈现了“小老鼠背土豆”的故事情景,袋子破了,土豆已掉了3个。一年级孩子们的思维会被这3个简单的土豆所限制。这一教材的呈现不能达到我预期的效果:怎样既能有效地复习所学的知识,又能让孩子驰“思”遐“想”呢?深入研读教材之后,我对教材的呈现进行合理的“改造”――小老鼠背袋子奔跑,袋子破了,一个土豆露出了一半,快掉下来了。让孩子们猜一猜,当小老鼠回到家,它的口袋里会剩几个土豆,并根据自己的猜想列算式。

生1:还剩1个土豆, 7-6=1

生2:还剩2个土豆, 7-5=2 2+5=7

生3:还剩0个土豆, 7-7=0 ……

大家都说完了,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和他们说的都不一样!缺耳朵(他给小老鼠取的名字)的土豆一个也没丢。因为当一个土豆掉下来的时候,被缺耳朵发现了,正好一阵风从后面吹来,卷起缺耳朵的尾巴,尾巴卷起土豆塞回袋子里,然后缺耳朵停下来,用路边的小草扎紧袋子回家了,所以土豆一个也没丢,算式是:7-0=7。”这个数学童话故事是一个一年级孩子美好的想象,我不禁用掌声表扬他,并鼓励他:“**同学的想象力真丰富,是个数学童话小作家。”其他的孩子也跟着鼓掌,眼里流露出羡慕的眼神,而发言的孩子则洋洋自得地坐下来了,成功、喜悦洋溢在他还充满稚气的脸上。

一个简简单单的细节改动,给孩子的奇思妙想搭设平台,一切的结果孩子可以预料、可以想象、可以发挥。孩子们不唯教材、不唯教师,独出心裁,这恰恰就是创新的萌芽。在课堂探索、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收获的是知识,是成功,是数学思想潜移默化的渗透。

《3的倍数的特征》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在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之后,教材按照原有的编排结构,让孩子们寻找3的倍数,引导学生观察,猜测,验证,从而得出结论“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而孩子们的学习由于受到“2、5的倍数的特征”思维定势的影响,自主探索很容易陷入僵局;如果照本宣科,孩子们也仅仅是注重于结论的记忆,忽视了经历知识探索的过程,数学的学习索然无味。众所周知: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要看它所有数位上的数字的和。这么简单的一个知识点,要想演绎得浅显易懂并不简单。其实“位值制”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基础,但是由于知识和思维特点的限制,小学生还不可能从“位值制”这样的高度去建构与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研读教材的文本时要站在成人的高度,对于知识发生的过程成竹在胸;对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以及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了若指掌。

深圳市福强小学刘全祥老师的案例,让我豁然开朗――老师围绕“位值制”这一课点,用孩子们数学学习中经常接触的算珠拨数进行知识的建构,由浅入深地设计了三个数学活动,为孩子们的驰“思”遐“想”创造机会:(1)用4颗算珠拨数;学生经历拨数――验证,发现拨不出3的倍数,自然想到用多少颗算珠才能拨出3的倍数?(2)任选一颗数拨数;学生在一次经历拨数,验证,交流,发现只要算珠的颗数是3的倍数拨出来的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否则就不是。(3)这一猜想是否正确,自由报(或拨)数,验证规律。这三个活动层层递进,互为补充,为学生深度思考预留空间和时间。孩子们亲身经历了数学学习活动,并通过几颗小小的算珠,隐隐约约触摸到了3的倍数特征的实质,可谓是“独具匠心”。在不断的探索、感悟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为数学思想的渗透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慢下来――课中关注生成,雕琢细节

老师们在备课时精心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周密详尽的教学环节,上课时按部就班地执行着教学设计,所呈现的课堂就是一条高速运行的“流水线”,学生的思维与活动完全被“执行教案”所束缚。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近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我们的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是鲜活的个体,带着自己的兴趣、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意外的生成常常是一个“天外飞星”式的提问,一个出其不意的想法,挑战着教师的教育机智,考量着教师的教育底蕴。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按照原先的教学设计,我指导学生认识了1/4后,让孩子们自己创造一个几分之一,并用学具表示出来。大部分孩子都模仿黑板上的例子,用长方形、正方形等学具表示出了几分之一。正当我准备带领学生进入我精心预设的下一个环节的时候,一个学生高高举起了手:“老师,我创造的是2/6……”,这是一节赛课,借班上课,面对黑压压的听课老师和严肃的评委们,我的心跳没了规律,是表扬孩子的与众不同还是演示处理呢?最终,我顺着孩子创造的2/6,引导全班孩子一起寻找其中的1/6。

“我看见了2/6里面有2个1/6。”

“2/6旁边有4个六分之一”

“一共有6个1/6”……

我继续追问:“你们创造的分数里也有这样的秘密吗?”

因为这一环节内容的干预,让课堂的节奏放慢了,导致了我后面预设的环节并没有如期完成,但是我依然兴奋,孩子们率真的思想与张扬的个性充盈着课堂,让我邂逅了未曾预约的生成。在对生成有意识的引导中,孩子们探索的欲望高涨。

应该说,精心的预设,是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更重要的是要将有形的预设演绎在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及时捕捉课堂上生成的亮点和切入点,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产生新的思维碰撞,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从而实现数学思想潜移默化的渗透。

第三部:静下来――课后反思学习,促进成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反思是在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对话:“教然后而知困”,困惑会在不断的反思中出现;教学机智会在反思中激活;教材文本的崭新表达方式会在反思中生成;教师的成长就在不断的反思中实现。

著名的华应龙老师执教《莫比乌斯圈》,让所有的听课教师啧啧称赞。课堂的精彩让我如痴如醉,真恨不得就把自己变成华老师的学生。课堂上华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动手做莫比乌斯圈,然后沿着莫比乌斯圈的中线把莫比乌斯圈剪开。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剪出了一个2倍的长、1/2宽的双侧曲面。但有一个男生直接从边上剪,剪出了一根长长的纸条。华老师抓住这个错例,想提醒其他的孩子。出乎意料的是,男生站了起来,拎起长长的纸条,大声地说:“华老师,我会变个魔术!”对于孩子的答非所问,华老师纠结了,但还是请他上台表演。孩子煞有介事地用一支铅笔和一只圆珠笔玩起了纸带套笔的魔术。原先纸带套住的是铅笔,他将纸带拧紧后,又一圈一圈地松开,最后竟然套住了圆珠笔。同学们和听课的教师一起鼓掌。华老师由衷地夸奖:“真不简单,佩服佩服!”“谢谢这位同学的精彩表演!我们继续研究剪出的纸圈……”

比尾巴教学设计范文6

一、保持教学设计的朴素和真实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过分注重形式,突出新、奇,尤其是公开教学活动,多媒体的运用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有的教师动用了全方位模式,课件、头饰、表演,花样繁锁,令人目不暇接。这些活动已远离了常态教学,离教学的真实越来越远,令人陌生。

一次观摩大班歌唱活动《哆来咪》,设计以爬楼梯的形式导入音阶,自然、贴切,用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孩子们理解很快。可到了师幼歌唱环节,因一直是清唱无伴奏,教师嗓子沙哑,孩子也找不着音调,老师大汗淋漓……活动结束我问她:“你为什么不用琴声呢?”她嗫嚅着……第二次教学活动中,孩子们在琴声指引下和谐演唱,效果明显好过第一次。通过琴声,孩子们学会听前奏、间奏,合拍演唱。歌唱的意义不仅在于学会一首歌曲,而是在愉悦的活动中感受、表现美,提升艺术素养。可在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教学设计中,钢琴――这个最原始、最简单的教学准备却往往被忽略。

今年四月,聆听蔡伟忠教授讲座,一节科学活动的实录,没有多媒体,没有影像,甚至一张图片也没有。几个一次性纸杯摆在操作台上,教师简洁的语言提示,孩子们观察、操作纸杯,让纸杯按照不同的方向摆放,在发散性的思维中理解了方位的概念。蔡博士鼓励孩子自己去观察、探究、触摸、实验,并用连贯的语言表达出来,孩子们从最初的胆怯、无从下手到跃跃欲试,在操作性体验中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完整

教师要善于从幼儿的生活世界捕捉什么是幼儿真正感兴趣和关注的,尤其是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问题与现象,都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新鲜素材和内容。一次执教中班科学《认识蚕豆》,我制作了课件,买来蚕豆,从蚕豆的播种开始,利用图片一步一步让幼儿了解蚕豆生长过程。表面上看,孩子们对蚕豆的一些基本特征已经初步了解,但大多数幼儿还是一知半解,他们的理解是平面的、零散的、不完整的。后来路过种植园,看到蚕豆生长茂盛,已到采摘季节,我调整教学思路,首先引发幼儿谈论蚕豆的兴趣,问他们最近中班区的种植园有什么变化?一个孩子说他看到了蚕豆。我接着引导幼儿回忆种植蚕豆的经历。(什么时候种下的,我们做了哪些事?蚕豆发生了哪些变化?)我把蚕豆生长过程中随拍的图片给孩子们看,长叶子、长高了、开花了、结出豆荚……孩子们兴趣盎然。我告诉孩子们,今天路过种植园时豆荚已经长得很大,孩子们雀跃了。我又把问题抛给孩子们:怎么去收获?应该带些什么工具?他们有的说篮子、盆子,还有的说用小背包。孩子们选用自己喜欢的工具,我提醒他们要挑果实饱满的采摘,较小的豆荚留下来让它们继续长大,采摘时注意保护蚕豆秆,不要踩坏地里其他植物。我们一起采摘了蚕豆,接着分组剥蚕豆,洗净煮熟,加了稍许的盐,孩子们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可开心了。

把活动重点放在观察和探究体验中,孩子们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劳动收获而带来的快乐。我还提出了问题:“如果明年还想吃好吃的蚕豆,我们应该怎么办?”关于种子的故事又成为下一个教学活动有趣又充满期待的内容。

三、提倡问题设计的多元和有效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可纵观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问的程式化已成为习惯,“好不好?”“对不对?”不知不觉成为口头禅。提问设计单调、无意义,缺少新鲜感,孩子在这样的模式下消极应答,缺少自己的主见。要避免这样,提问设计必须是多元互动和有效的。曾看过邵蓓老师执教《小猪的爱情》,邵老师看似随意却又独具匠心的提问让人眼前一亮。简单的谈话过后播放课件,老师提问:“你们猜猜猪哥哥会找一个怎样的、特别的女朋友呢?”猜想式的提问一下抓住孩子们,思维被调动起来,由于前面已有观察经验,他们有了多元的回答。他们大胆想象、猜测,各抒己见,有的说是漂亮聪明的,有的说是善良的……接着邵老师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鱼妹妹会答应猪哥哥的邀请吗?她会怎么说呢?”这个问题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可以有无数个回答,孩子们雀跃了,纷纷抢着说出自己的想法。提问的开放性能让幼儿充分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至于胆怯、害怕说错而不敢回答。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师幼有了良好、有效的互动。

四、尊重幼儿真实的兴趣和需要

一个优秀教师是不拘泥于呆板的教学设计的,偶尔的一个教学契机甚至缺憾都能点燃她们的灵感,让原本陷入僵局的教学活动起死回生、妙趣横生。

我园集体研讨的健康游戏《好玩的彩带》,由张娟老师执教,张老师轻车熟路,先准备活动,再孩子探索,然后情境游戏,最后放松运动。孩子们探索过程中,张老师兴奋地提醒孩子做“放焰火”动作,五彩的绸带抛上天空场面既壮观又好看。没想到孩子们压根不买她的帐,相反倒是对“揪尾巴”兴致勃勃,一个孩子把彩带塞进裤子里,另一个孩子追逐跑。结果全班孩子两两结伴,兴奋不已……最后孩子们气喘吁吁跑到张老师身边,一直嚷嚷“太好玩了!太好玩了!”虽然老师的设计环节出现了一段空白,但孩子们却给我们上了清醒的一课。如果老师只关注自己的设计而不在意孩子的感受,那么设计就仅仅是僵化、教条的“设计”而已,幼儿觉得无趣,教师也觉得纠结,吃力不讨好。

这件事对我触动颇深,以后的教学活动我更尊重幼儿的真实感受。一次正进行语言活动《三只小猪》,一只小鸟突然飞进教室,扑腾着翅膀飞不出去,孩子们根本没心思听故事了。我索性让孩子们观察小鸟,请他们帮忙,让小鸟飞出去。孩子们打开所有的窗户和门,安静等待,小鸟折腾半天终出去了,孩子们依然意犹未尽。我灵机一动,把小鸟的话题交给孩子们。请孩子们说说他们所知道的小鸟,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特别兴奋,从小鸟羽毛颜色、嘴巴形状到小鸟喜欢的食物,我请每个组选一名幼儿说说小鸟的样子,还请他们说说小鸟喜欢怎样的环境。接着我即兴弹奏一首钢琴曲《小鸟捉虫》》,孩子们跟着音乐模仿小鸟飞、小鸟啄虫、小鸟回家,小鸟成为这节教学活动的话题……《三只小猪》的语言活动顺理成章推迟到下一节。预定计划没有如期完成,但孩子们获得了关于小鸟的经验和知识,这节生成活动的价值同样值得珍视。

观察是了解孩子的窗口,教师需要观察孩子,启用全部心智去理解孩子的真实意图,甄别他们行为与需要的合理性,做出以促进孩子发展为基点的最适当的回应,实施真实的有意义的教育。

五、给予幼儿相对的宽松和自由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在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孩子思路开阔,想象无拘无束。同时教师还要给予幼儿足够的信任,提供给每个幼儿充分的展示机会,颔首赞许幼儿哪怕不切实际的想法。多年前国际儿童年《我在2000年》为题的国际画展上,胡晓舟的儿童画《在月亮上荡秋千》赢得一等奖。他为什么能在高手如林的国际大赛中脱颖而出呢?印度艺术家伊戈尔一语道破天机:“他无疑是这里最具想象力的孩子!”我们在欣赏这个孩子想象力的同时,这位推荐教师的勇气至今值得称赞,试想在1979年,哪怕有一丝一毫的不信任,这幅异想天开的图画就不会被推荐参选,一颗充满想象力与快乐的创作就会被扼杀在萌芽中。活动中教师需减少一系列规定,过多的限制、干涉会捆绑住幼儿手脚,以孩子为重比规则更重要。教师应思考如何用活动本身的内容和形式吸引幼儿,而不是粗暴禁止。一个优秀教师营造的宽松氛围是有节制的,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和不管不问。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和守望,适时、恰当的引导,伙伴身份的介入,给予幼儿最低限度的帮助,而不是包办。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幼儿既可以自由自在地表达,也能进行积极的探索、思考,发挥出创造的潜能。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理想的教师行为的探寻需要教育者理解和领会《纲要》和《指南》的整体教育观、儿童观和教师观,需要教育者长期的实践、观察与反思,最终将理念转化为自觉的内化行为。这也是一条刻意锻炼、积极探索、持续发展的专业成长之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