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村晚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村晚古诗范文1
寒冷水中的涟漪,波浪。
1、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象被山口咬住一样,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2、《村晚》是南宋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形象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咬住的红红落日以及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来源:文章屋网 )
村晚古诗范文2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完善对策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固定资产闲置、流失现象严重。由于缺乏必要的固定资产使用与管理规章的学习,事业单位的许多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思想认识不够,责任心不强,存在着职工认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己无关,而单位领导往往忙于繁重的行政事务,忽视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是导致单位固定资产闲置、流失、浪费等现象时有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随意购置固定资产,重复购置现象严重。由于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脱节,没有合理的资产配置标准,固定资产随意购置的现象比较普遍。大部分事业单位的资金来自于财政的无偿拨款,在会计核算方面,不具有企业性质的事业单位大多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对于单位的资金需求并没有进行合理的预算。由于不能进行有效、合理的财务预算,资产重复购置现象非常严重。有些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时,缺乏科学合理的配置标准,没有严格的审批制度和监管制度,存在购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三)重购买轻管理,固定资产的购置和使用脱节。由于事业单位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的脱节,重购买轻管理,出现了账实不符的现象。有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主要侧重于财政资金的收支核算,对占用的大量固定资产关注不够,固定资产的购置和使用在管理上脱节,加上人员素质、责任心以及核算软件缺陷,对实物资产管理缺乏严格的验收审批、使用和保管制度,责任不落实,造成财产损坏、丢失无人追究的结果。有些连固定资产明细账(台账、卡片)也不设,没有定期进行固定资产账账、账实、账卡核对,造成固定资产所反映的内容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同时,固定资产入账后,按照现行制度的规定不计提折旧,从而无法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虚增了资产价值。
(四)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资产隐性流失严重。由于事业单位的资产是由财政拨款购建,资产的形成是免费的,而占用权、管理权、收益权却由各单位所有,拥有的资产越多,空闲的资产越多,其可供出租、经营的资产相应增加,职工福利及部门私利也越多。因此,由于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资产使用效率低,闲置浪费突出,事业单位在处置固定资产时,应该进行评估,然后报国家部门审批才能进行处置。但是现在事业单位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不按照国家的规定进行处置,造成固定资产流失。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流失途径主要有: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的变动,固定资产移交手续不全,损失严重;一些单位不经批准,不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擅自低价出售固定资产;一部分固定资产被本单位或外单位职工长期无偿占用,不能回收;少数干部离退休后,不按规定交回为其配备的办公用具,据为己有等。
二、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完善对策
(一)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制定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事业单位的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对公共服务工作的保障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关系到其他各项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单位的发展和职能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领导要带头,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在行动上积极建立和健全固定资产购建、保管、使用、维护与盘存等制度,积极组织加强实施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单位工作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在日常工作中自觉遵守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保证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促进公共事业发展,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首先,事业单位应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成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专门固定资产综合协调管理机构,明确分管领导和相关的专业人员,确立定期会商制度,专门负责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彻底解决多头管理职责不明的问题。其次,要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网络,形成单位固定资产综合协调管理机构、各类固定资产使用科室部门、资产使用人员,分工负责、管用结合、统一领导的固定资产管理局面。再次,应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机制,明确责任人,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范围,层层分解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并真正落实到人。随着科技进步,各种专业固定设备在固定资产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比如现在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各类通讯和计算机网络设备,管理中需要资产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识别和判断能力,以做好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工作。努力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业务技能,保证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防止固定资产流失。要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关键。事业单位应根据国家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订和完善一整套完备的固定资产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固定资产的计划、论证、购置、验收、保管、使用、维护、转让、处置等制度。对先进设备的配置,贵重仪器的购买,以及房屋建筑物的购建,都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实行专家论证和咨询制度。大型设备的报废,房屋的拆除,也要严格审批,坚持“先报批,后处置”的原则,防止固定资产随意报废。在资产使用上,应坚持“随事不随人”的原则。健全资产移交制度,维护资产的完整性。对调离本单位或离退休人员,要先清资产后离岗,先撤销资产使用卡,收回由个人占有使用的资产,然后办理调转手续;对单位领导离任,将资产与资金同时纳入审计程序,将任职期间的资产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离职审计,依据资产和资金审计报告进行离职移交;对本单位内的调动,按其工作需要,仍需使用的资产,可以采取变卡不移物的办法,由财务部门调整资产变动手续;对新的任职岗位不需要继续占用的资产,绝不能物随人走,变成私有资产。真正做到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四)固定资产要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加强维护,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事业单位要改变固定资产部门所有、重复购置、使用效率低、积压浪费等现象,必须做到:加强调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打破部门、专业的界限。根据开展工作的需要,科学合理地配备固定资产,充分利用现有的固定资产。对使用固定资产要明确相应的管理责任,不能"只用不管",要按"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固定资产维护和保养,切实保护固定资产的完整无损,对于发生损失和丢失现象的责任者,既要批评教育,又要视其情节轻重进行赔偿和惩罚。加大监督力度,使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常态化、制度化。这样既可以节约资金,又减少了固定资产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问题,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率。
(五)利用先进技术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在智能化、信息化时代,事业单位应积极创新管理手段,利用计算机网络优势,建立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体系,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事后监督为事前审查和实时监控,使之逐步形成对固定资产的投入需求、形成方式、调配使用、审核报销、计价核算、处置报废等一系列监控模式,使固定资产从需求、购入、使用直至报废都有处于制度的严密监控和管理之下。
(六)加强内部监察和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规范资产管理行为。科学、周密、可行的监督制约机制,能有效地防止资产的流失,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内部监察和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落实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保证可行性论证、公开招标、财产清查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不走过场。定期审查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资产处置情况,必要时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通过实地盘点,及时发现和处理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存在问题,从而规范固定资产管理行为,保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实现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效益。
村晚古诗范文3
浓浓乡村气息
侵染在悠然时光之中
从重庆出发,沿着沪渝高速公路一路东行,到石柱河源下道,约30分钟车程即到黄水万胜坝村。
万胜坝村兴场于清末民初,以前的这里,是川鄂边关最热闹的街场。从清末兴场到20世纪80年代,万胜坝一直赶集,黄水、冷水、官田等乡山民云集这里,热闹非凡,仿如边城。
既然被称作“万胜”,那么,肯定就和竞技有关。在万胜坝村的《乡场志》中,记载着此处得名的由来:居住在这里的土家人,勇敢、剽悍,以狩猎为生,故每与寨外山民比赛骑马射箭,百战百胜,故名“万胜坝场”。
虽然乡场赶集的热闹气息随时光淡薄,但是,浓浓的乡村气息依然健在,最明显的标签,便是悬挂在街道两旁屋檐下,一排排色彩斑斓的农作物。“吊包谷”和“吊辣椒”是秋天的万胜坝村最亮丽的一抹颜色,这样的壮美景致也成为了当下黄水国家森林公园核心观光景点。
每年秋收以后,土家人为了储存粮食和防老鼠,喜在吊脚楼上悬挂一串串火红的红辣椒和金黄色的吊包谷,这样保存时间长,不霉烂变质。太平盛世,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家户户年年有余,长年累月悬挂在外的吊包谷,竟无一盗贼流寇光顾,一派太平丰收景象。同时,那密密麻麻,成串成坨,排列整齐的黄灿灿的吊包谷,悬挂的是一行行田园诗句,是土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如同一幅太平盛世勤耕丰乐图,构成一道奇特的风景线。一串串火红的红辣椒,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金黄色的玉米棒,在冬日的阳光照射下,像一串串黄金,流光溢彩,悬挂的是土家人的丰收喜悦。每当瑞雪飞舞,大地银装,苍山白屋,与金黄色的吊包谷,互映成趣,一幅农家瑞雪兆丰年的丰收图展现在眼前。
巴盐古道隐匿其中
铭刻着一段繁盛的商贸历史
一条由川入鄂的青石板古蜀道,经黄水坝、锅厂口、青冈坪、石檐凳、坡老巷、回面坡、板桥沟,经万胜坝村通往鄂西,弯弯曲曲,穿街而过,踏得光亮圆滑的青石板古道,七凸八凹,记录着前人艰苦创业的足迹,现回面坡古道保存完整。踏着艳阳漏下的斑驳日影,走在回面坡古道上,两旁古树参天,森林茂密,顿觉岁月苍苍,往事悠悠,充满时过境迁的荒凉情调。
万胜坝是巴盐古道重要的节点,由于这里山高林密,地势偏僻,历史上也是土匪活跃的地方,为确保安全,背盐的力夫和商贩结伴同行,贩运食盐,万胜坝则是当时“巴盐销楚”的必经之地,一个小小的万胜坝村河谷,就有大大小小20多家共来往行人住宿、休息、饮食的客栈,所以,过去万胜坝也叫“住店子”。
回面坡古道从万胜坝村的身体中穿行而过,这也是此处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巴盐古道。蜿蜒曲折的青石板路刻画着古诗意境,讲述了流传悠远的商贸传奇。
回面坡,又名“回面鬼坡”,海拔1508米。相传,古时这里人烟稀少,灌木丛生,阴森森的古道上,鬼怪常随风出没,在此行走,只能向前,千万别回头,否则,鬼怪会跟踪你,并牵着你的魂魄到丰都“鬼城”去报到。传说终归是传说,“回面坡”的得名,确与这里险峻陡峭的石栈道有关。这里古道曲折回环,蜿蜒如长龙盘山,前后回面可顾盼,故名“回面坡”。
回面坡是“川盐销楚”千里盐运大道的必经路段,也是古代关隘要冲,山高林密,构成去鄂西利川等地的交通咽喉,是宋元时期古驿道要津,也是革命老区,川东和“神兵”农民武装在这块神奇的土地留下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
进入回面坡,三尺多宽的青石板路,深陷的打杵足印是土家族祖先艰苦创业的鲜活历史,悠悠古道,历经数百年风雨保存至今。青石板宽大厚重,传承着土家族先民剽悍、尚武、勇敢、粗犷、勤劳的优良品格和民族气质。这条古道是先民们通往山外的唯一通道。
现在,古道旁虽已通公路,但山民仍习惯走古道去黄水镇。318国道线沿着川鄂故道延伸,古道已不再荒凉野寂,与土家吊脚楼民居、摩天坡“中国一号水杉母树”,构成黄水森林公园最美的人文景致和自然景观。
依山傍水的吊脚楼里
品味古朴典雅的土家民风
土家人在万胜坝河畔,依山傍水建起了一座座土家吊脚楼,像一幅古画深藏在大山之中。青瓦房的木板已被岁月的风尘染成了古色古香的色调。曲折的回廊,木格花栏,雕刻木窗,技艺精湛,格调古雅,透出浓浓的古韵来。走进吊脚楼,一股苍凉远古的气息迎面扑来,令人感到岁月的久远与沧桑。
一条清凉的小河依偎在吊脚楼身旁,静静地流淌了千百年。河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河中五彩斑斓的鹅卵石,异彩缤纷,这是长江支流油草河的源头河,名叫万胜河。在石柱县境内称“油草河”,万州境内称“磨刀溪”,湖北利川市境称“建南河”,浅浅的、绿绿的、清清的小溪,像一匹绿绢,夹着山野原始古朴的气息,从七曜山摩天坡山谷,伴随着春花秋月,从云雾峡谷中飘出。又像一条绿龙,在万胜坝村洒脱地一抖,摇头摆尾而去。
下河浣衣的土家妹,“澎、澎、澎”地捣着洗衣棒,哼着情歌。我们迎着歌声寻去,只见下河洗衣的妹子,身包土家族兰花布围腰,勾勒出她杨柳水蛇般的窈窕身段,头缠长长的白布帕,脸上泛着桃花红晕,像刚熟的春桃,白里透红。当问她的芳名时,她却抛给我们一串铜铃落地般的笑声,水汪汪的秋波令人心动神摇。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姑娘的倩影,像一朵彩云飘逸在河水中。我顿时恨不得变成鱼儿,在河中去追逐那水波上的彩云。山村鸡鸣狗叫,与哗哗流动的山溪,合奏出一曲动人的交响乐。
在万胜坝不仅能领略岁月的远古与苍凉,还能体验到古朴典雅的土家族民风民俗。土家人自古有热情好客、勤劳朴实、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当我们走进山寨,好客的山民就捧上一碗“阴米茶”,解除旅途疲劳,这是土家族的待客饮食风俗,客人到山寨,必品“阴米茶”,此茶用糯米制作,染上五颜六色的食品阴干而成,随用随取。
在水天一色之间
倾听世界级珍稀植被的传奇故事
在万胜坝村最高点,放眼望去,一片片莼菜田泛着微微的波光,碧绿的莼菜把两山之间的这个平坝装点得翠绿欲滴。莼菜田两侧是莽莽的原始森林,生态葳蕤。不管是哪个季节前来,这里的原始森林都会展现出千姿百态:春天,漫山山花,随风摇曳;夏天,满目青山,苍翠欲滴;秋天,满山红叶,多姿多彩;冬天,银装素裹……
不远处,西南地区海拔最高、水质最好、植被最丰富的高山湖泊太阳湖,在阳光下泛着金光,为寂静的山中村寨增添了一抹灿烂。太阳湖,即黄水万胜坝水库,也是重庆十大生态旅游景点。
将身体懒懒地靠在太阳湖畔,时光瞬间被水天一色融化。2.26平方公里湖面,烟波浩淼,清澈如镜,湖泊四周绿树环绕,整个画面犹如一块巨大的碧玉镶嵌在碧绿的森林之中。浑然天成的岛屿点缀其间,岸上森林密布,芳草萋萋。蓝天、碧水、青山、绿树、轻舟装点而成的湖光山色风景画廊,透露着天地之间最幽静的自然之美。
就在这如画卷一般的水天一色中,还有一处不容错过的地方——享誉中外的“中国一号水杉母树”便生长在万胜坝村田湾组八角庙。
村晚古诗范文4
一
单
元
1.认识“昼、耘”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昼、耘”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能通过读诗句,想象诗中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4.能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谁来说说,在你眼中,童年是什么样的呢?(自由、天真、无忧无虑……)在同学们眼中童年真是多姿多彩!是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辛酸也罢,都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
现在,老师将带领大家穿越时空,去宋代感受一下当时人们的童年乐趣。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三首古诗,标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与同桌交流。
2.(出示7个会认的字)
(1)学生齐读,注意读准“磬、陂、漪”的读音。
(2)认读多音字“供”。
3.(出示4个会写的字)指名学生读,师正音。
4.学生齐读三首古诗,师正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读完这三首古诗,结合注释,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呢?(有小孩子在种瓜、小孩子在玩冰、牧童在吹笛子……)大家读懂的还真不少,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板书诗题)
2.大家从诗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四时、田园、杂兴)
(1)(出示相关资料)《四时田园杂兴》是宋代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田园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这首诗就是第三十一首。“兴”在这里读四声,“杂兴”就是随兴而写的诗;“四时”在这里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题目的意思是: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的感想。
(2)学生齐读诗题。
3.学生再次齐读全诗,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1)指名学生说说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补充。
(2)理解词语:
杂兴:随兴而写的诗。
昼:白天。
耘田:在田间锄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儿女:男女。
当家: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童孙:孩子们。
解:理解,懂得。
供:从事。
傍:靠近。
阴:树荫。
(3)结合注释,尝试完整地将全诗的意思说出来。(白天锄地,夜晚搓麻线,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小孩子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但也在桑树荫附近学着种瓜。)
4.(播放纯音乐)请同学们伴着这古朴典雅的音乐,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说一说这首诗展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1)诗中先写了哪些人物?(村庄男女)他们在做什么?(耘田、绩麻)后面还写了谁?(童孙)他们在做什么?(学种瓜)
(2)诗中哪些描写让你印象深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为什么?(因为这两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从哪里看出来?(小孩子虽然不懂耕织,但也会学着大人的样子去种瓜。)这两句除了表现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还表现了什么?(农家孩子的勤劳好学)
5.(出示相关图片)你能根据图片的提示背诵全诗吗?试一试。
四、课堂小结。
学到这里,你能说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吗?(展现了农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主要表达了对天真可爱、勤劳好学的农村儿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乡村是那么恬美、秀丽,洋溢着一种平和、宁静的气氛。历来许多诗人以描写乡村生活、田园风光著称,写下了不朽的诗篇,这样的诗,就叫田园诗。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搜集、品读更多的田园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农务繁忙
天真勤劳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穿越到了宋代,在诗人范成大的描绘中,我们感受到了(农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和(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勤劳好学)。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这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再次感受农忙时节农家孩子们的天真快乐。
2.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另一位诗人杨万里,去感受一下冬日里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吧!(板书诗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古诗,划分节奏。(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2.题目中的“稚子”是什么意思?(小孩子)“弄”是一个动词,意思应该是(玩)。诗题告诉我们,这首诗主要写的是(小孩子玩冰)。
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小孩子到底是怎样玩冰的吧!
(1)齐读诗的第一、二句,结合注释,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早晨,小孩子把冰从盆里拿出来,把它做成一种打击乐器。)
①从哪里可以看出时间是早晨?(晓)
②小孩子是怎么把冰做成乐器的?(彩丝穿取:用彩丝穿起来)(出示图片)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冬日的早晨,小孩子高兴地从金属盆里小心翼翼地把冰取出来,仔细地用彩色的丝线穿起来当作银钲敲。)
③从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这个小孩子怎样的特点?(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强)
(2)小孩子把冰做成乐器之后,又有哪些举动呢?让我们一起朗读诗的第三、四句。
①这两句诗写了什么?(小孩子敲打“银钲”,声音悠远动听。)从哪里看出声音悠远?(穿林响)
②为什么最后一句诗说“忽作玻璃碎地声”?(因为一不小心冰碎了。)这里的“玻璃”,是不是指现在玻璃杯、玻璃窗的玻璃?(不是,是一种玉石。)这里把冰碎的声音比作了玉石落地破碎的声音,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③从这两句诗中,你体会到了这个小孩子怎样的感情变化?(小孩子瞬间由喜笑颜开变得失望无比。)你是从哪个字体会出来的?(忽)
(3)结合注释和我们的讲解,你能不能试着说出全诗的意思?(清晨,小孩子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用彩色的丝线穿起来当作银钲敲。敲出来的响声像玉磬一样清脆,穿过树林传得很远,忽然听见冰碎了,发出了像水玉落地破碎的声音。)这首诗表现了(小孩子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特点)。
三、小结。
多么可爱的孩子呀!如果是你,会有这般奇思妙想吗?
稚子弄冰天真烂漫
活泼可爱
-
第三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学习新知识前,我们先请两位同学背诵一下前面学的两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
2.前面我们已经跟着两位诗人,从夏季到冬季,体会到了农村童孙的勤劳好学和弄冰稚子的顽皮聪明,现在让我们随着另一位诗人雷震,去感受乡村傍晚的童真童趣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古诗,说一说:诗题“村晚”告诉我们什么?(地点、时间)地点在哪里?(乡村)时间呢?(傍晚)所以诗题的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乡村的傍晚发生了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出示相关资料,了解作者。
3.再次齐读全诗。
(1)说说前两句诗写了哪些景物。(草、池塘、水、陂、山、落日、寒漪)7个景物的描写,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出示图片,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水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青山衔着红彤彤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粼粼水波中。)所以,这两句诗写的就是乡村落日之景。
(2)此时,谁出现在这如画的美景中了?(牧童)他在做什么?(骑着牛,随意吹着短笛)从哪里看出来随意?(短笛无腔信口吹)怎么理解这句诗呢?(无腔:没有曲调;信口:随口。意思就是短笛是随口吹奏的,没有曲调。)所以后两句诗的意思就是(回家的牧童悠闲地横坐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意吹着不成调的曲子)。
(3)通过感受诗中的场景,你觉得牧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样?(无忧无虑)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闲适自由、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4)再次有感情地齐读全诗。
三、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多姿多彩、无忧无虑的童年,你的童年又是什么样的呢?课后写下来吧!
村晚古诗范文5
关键词:中学语文 古诗鉴赏 联想 想象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是相对于现代诗而言的,从《诗经》《离骚》,到汉魏诗赋,再到唐诗宋词,可以说步入了硕果累累的金秋,一直延续到清代、民国。《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录了部分诗篇。针对古诗篇幅短、字数少、用词精的特点,怎样避免教学中单调乏味呢?这就触发了我对古诗鉴赏中联想与想象两个重要因素的思考。
我们知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优秀的诗人总是追求在有限的篇幅中容纳更多的人生体验,更丰富的社会内容,力求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意有尽而情不尽”。因此,我们认为鉴赏古诗其实质就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和水平、文学修养为基础,破解古诗的表层意思后,去咀嚼、体味、挖掘诗中的“言外之意”,感受诗人在特定情景特定时代中的人生品位过程。这其中不进入意境就谈不上鉴赏,没有联想就无法进入意境,可以说进入意境是鉴赏的关键,而联想与想象是进入意境的桥梁。
调动一切因素进行联想与想象。例如:王维的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如果不调动想象就没有联想,表层意思是明月照在松林里,清泉从石板上流过,仅仅如此就是一个非常平淡泉水、石头,还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呢?这就只有依靠我们心驰神往、自由不羁的想象了。
下面我尝试将这句诗的意思扩展一下:
1、一轮满月缓缓地升起,那洁白无瑕的月光无私地洒落在无际的松林里。
2、映照大地焕然一新。
3、在静谧的月光下,山村晚景宁静、清新。
4、一条小溪透过妩媚的月光清晰可见,叮当地从石板上流过。
5、还有秋虫优美的唱打破了静夜。
6、风缓缓地送来山野缕缕的香味。
通过联想与想象,我们就步入了一个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的意境之中。让人喜欢,满月缓缓升起,星星不停地在天空中眨眼睛,月光透过千年古松照在地上,光影斑驳;泉水叮叮咚咚也跑来;山风徐徐;秋虫低吟,在这样的月光下独步是多么的惬意!诗人那份恬淡宁静怡然自得的心情不就溢于言表了吗?我们陶醉在这种优美的氛围之中,仿佛穿越茫茫时空,同诗人进行心灵的对话。不通过联想和想象无法挖掘出这一名句的丰富内涵。由于我国古典文论的影响,古诗历来强调人与自然物,景与情并重,即平常所说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诗人们在人生的风风雨雨里“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将其领悟、其感慨、其喜怒哀乐,凭借自己的才华精心锤炼,精巧构思,力求最大限度地再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由于古典诗句式、对偶、押韵等艺术形式的限制,诗人们就在炼字上下功夫。如贾岛的“僧推月下门”与“僧敲月下门”,同样是打开,后一句的妙处就在于呈现了寺院的宁静,似乎清脆的敲门声闯入了读者的耳鼓。又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中的“好”。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杜甫用“好”赞美雨,就唤起了对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你看它多么“好”啊!还有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江水碧绿无际,鹅毛雪白,鸭爪肉红,这一协调的组合,红、白、绿三色揉在明媚春天的大自然里,相应生辉,妙不可言,美不胜收!因而,如果不进行联想与想象,就辜负了诗人炼字的苦心,名篇力作在我们的眼里变得平淡无味了。可以这样说,优秀的诗经得起联想,引发想象,而优秀的诗敌鉴赏也必须通过联想与想象,只有联想与想象,我们才能进入诗的意境,进入了意境,才能进行有效的欣赏。
村晚古诗范文6
《牧童》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牧童》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观游鱼》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田家》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花影》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七 宋·杨万里
晴明风月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著,一牛吃过柳阴西。
《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淮上渔者》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村晚》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与小女》唐·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
《风鸢图诗》 明·徐渭
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折扬柳歌》清·许虬
柳条三尺长,明日清明节。
江南小儿女,采作流苏结。
《山家》元·刘因
马啼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
《幼女词》唐·施肩吾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踏歌词》唐·刘禹锡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忆匡一师》唐·李商隐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风鸢图十首》明·徐文长
我亦曾经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斯,
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
《采桑子》黄庭坚
投荒万里无归路,
雪点鬓繁。
度鬼门关,
已拚儿童作楚蛮。
《宿郑州》唐·贾岛
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
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
《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