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举重比赛规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举重比赛规则范文1
你想过把国王瘾吗?现在机会来啦!位于奥地利和瑞士之间的内陆国家列支敦士登近日决定将出租整个国家,每晚租金是4万英镑(约42.5万人民币)。只要付款,你就能成为该国的临时“拥有者”。
临时“拥有者”会在议会仪式上得到一把象征性的钥匙,然后就可以使用土地,甚至调用当地警察。按规定,得到钥匙的人最少也要呆两个晚上,可享受来自列支敦士登王子私人酒窖的红酒,参加滑雪活动,并且可以一边享用大餐一边俯瞰矗立在半山腰的古老王宫瓦杜兹城堡(Vaduz castle)。其他可选择的活动还包括乘雪橇、观看焰火和坐马车游览首都瓦杜兹。出租期间,当地的三万多户居民仍将照常生活。
猫咪摄影师
乍一看,美国小猫库珀似乎只是一只普通的猫咪,但实际上它是个有名的摄影师哦。
库珀今年5岁,随主人克罗斯夫妇住在美国西雅图。克罗斯夫妇都是年轻电影人,经营“克罗斯摄影工作室”,他们为库珀特别制作了一部数码相机,它有防抖功能并可每两分钟自动按一下快门。相机装在一个透明塑料盒中,固定在库珀的项圈下方。每周有一天,库珀会戴着相机出外“探险”,而相机则自动记录下它眼中的世界。库珀的“拍摄”对象包括其他小猫,最喜欢的藏身之地,它的主人甚至是它眼中的天空。库珀的作品中有一张抓拍了一只被困在前廊玻璃后的狗,这张照片几乎表现出了像人一样的幽默。克罗斯夫妇从2009年开始给它举办摄影展,去年还把它最棒的作品放到网上出售。现在,猫咪摄影师库珀拥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和社交网站账户,已有超过1.2万名“粉丝”。
香蕉雕刻受热捧
近日,23岁的日本艺术家奎介山田(Keisuke Yamada)用香蕉雕刻出“猫王”及《加勒比海盗》中恐怖海盗首领戴维・琼斯(Davey Jones)的形象,并把作品传到网上,迅速引来网友的追捧。
奎介山田用一支牙签和一个勺子完成了他恶作剧式的雕刻,由于雕刻不能出现任何差错,每个作品需要花费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设计,然后在香蕉被氧化变色前完成。在一些网友的启发下,奎介山田又继续创作了11个香蕉雕刻作品,其中包括一条龙和食尸鬼头像。他很高兴人们喜欢他的作品,并且还将继续进行创作。
12岁的的大力士
年仅12岁的孩子力气有多大?英国考文垂郡12岁男孩凯尔・凯恩的答案一定会使你吓一跳。他近日打破了“世界举重和硬举协会”(World Association of Benchers and Dead Lifters)的新纪录,举起了重达140公斤的杠铃。
凯恩身高1.73米,体重66.7公斤,是同龄人的2倍。他能举起大于自身体重两倍的物体,当地居民将他与阿诺德・施瓦辛格相提并论,并给他起了个绰号:“小阿尼”(Little Arnie)。凯恩4岁开始参加跆拳道运动,9岁成为跆拳道黑带选手。在此之后,他还曾短暂地参加过足球运动,并最终转向举重。凯恩说:“我锻炼的目的是使肌肉强壮,我希望可以通过训练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成为世界上最强壮的男人。”
此前“世界举重和硬举协会”纪录保持者是美国举重选手科比・文森,举重纪录为107公斤。
兔子障碍赛
兔子善跳,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欧洲的养兔爱好者据此创造出了一种有趣的运动――兔子障碍赛。这种运动于上世纪80年代早期在瑞典发明。如今,这项赛事已经风靡欧洲,甚至传到了美国、加拿大和日本。
比赛规则类似马术障碍赛,在摆放栏架的规定场地中驱使兔子跑动,完成数次跳栏。一些栏架竖高,一些栏架三个并排,旨在检验兔子的跳高和跳远能力。各国比赛规则不尽相同,通常来说,兔子跳过的障碍越多,得分也越高,有些比赛还有时间限制。比赛不限兔子品种,但要按个头大小分组。另外,安哥拉长毛兔如果不修剪毛,不得参加比赛,因为长毛会遮挡视线,影响动作的完成;英种垂耳兔通常不参赛,因为它们的大耳朵容易在比赛中受伤。兔子跳高世界纪录为0.995米,1997年由丹麦一只名为“图森”的兔子创下;跳远纪录为3米,1999年由“亚博”创下。
“御猫”上岗
举重比赛规则范文2
摘 要 随着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网络媒介的推广应用,精彩体育赛事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但观众的欣赏水平欠高,观赛时不够注重文明礼仪与修养,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旨在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
关键词 体育比赛 观众 欣赏策略
随着体育事业的高度发展,体育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仅仅是一种竞技比赛[1]。商业化模式运作下的竞技体育在促进社会进步、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团结、世界和平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因此,人们称之体育为和平时代的“战争”。笔者纵观国内外各大体育赛事发现比赛中常出现一些不文明现象:第一、观众在比赛中怒骂裁判、队员、教练员,向赛场扔杂物等不文明行为屡禁不止;第二、观众互相指责谩骂对方甚至相互斗殴,扰乱比赛秩序等行为听而有之;第三、观众参与(如世界杯)等违法行为耳濡目染。这些不文明举止严重违背社会正常秩序和体育宗旨,笔者结合自身体会谈以下几点感悟,与大家交流。
一、欣赏体育比赛的意义
(一)体育能振奋民族精神,渲染爱国热情
在奥运会或世界杯比赛中,本国运动员获得金牌,升国旗,奏国歌时,有些观众会同运动员一样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激动不已,把本国运动员的胜利视为是自己民族和国家的莫大荣耀,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极大地振奋民族精神[3]。
(二)体育给人们传递各种“正意识”
经常观看体育比赛的人都能感觉到体育有良好的教育作用。首先,体育比赛讲究“公平、公正”,运动员的实力决定成绩,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体育比赛给人一种公平意识。其次,观众通过观看运动员在比赛中展现出健美的身躯、超人的力量、惊人的速度,给人以运动即健康的意识,引导大家积极、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再次,运动员在比赛中自觉遵守比赛规则,服从裁判判罚的表现,教育观众要自觉遵守社会秩序和国家法规的法律意识。最后,运动员为了荣誉和体现“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格言在赛场上你追我赶,奋勇拼搏的印象教育我们观众要有积极进取的拼搏意识。
(三)体育给人以各种美的感受,陶冶情操
在大型国际、国内赛事中,观众可以看到运动员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美”,如举重运动员在比赛中所展现的肌肉美与超人的力量美;艺术体操运动员的形体美和柔韧美;百米比赛中运动员风驰电掣般的速度之美足以让亿万观众心潮澎湃,兴奋不已。集体项目如足球、篮球比赛中队员们用集体智慧所形成和展现出的各种技、战术之美,让现场观众无不表现出愉悦感和成功感,从而起到放松身心,陶冶心情,净化心灵的作用。
二、提高体育欣赏能力的策略
(一)提高认识,加强修养,文明观赛
体育比赛是从古代战争、打架等不文明社会活动所演变而来的,某些比赛运动员激烈的身体对抗不亚于打架搏斗,但现代竞技体育在比赛规则的限制下,既保护运动员的安全又让比赛显得文明有序。观众要认识到比赛规则与裁判的执裁是为运动员提供一个更文明、更公平的比赛环境,观众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随着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进步,加上运动员出众的身体素质,尤其在一些同场对抗性比赛项目中(如足球比赛),比赛场面异常激烈,运动员激烈的身体对抗无处不在,裁判员靠瞬间的感观难免出现错判、漏判等情况,并由此造成比赛胜负的颠倒,有些观众往往经受不起失败的打击,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造成不必要的后果。因此,观众要理解裁判员在比赛中某些误判,做到文明观赛,因为体育比赛也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公平。
(二)了解比赛项目,熟悉比赛规则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观众要想成为行家,就得去了解比赛项目的起源、发展史和项目特征,熟悉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如人们欣赏篮球比赛前,不妨了解下篮球运动常识,了解国际典型的高水平篮球赛事和国内顶级篮球赛事。其次,了解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如标准的篮球比赛场地尺寸、篮球规则中犯规的定义与犯规的判罚;违例的定义与违例的处理。最后,针对性地去了解本场比赛双方,它们之间的历史战绩以及球队的技战术特点和球队的球星。有了上述准备,你定会看出一些门道而不仅仅是看热闹。
(三)加强心理调控能力,控制好情绪
激烈的比赛对运动员、教练员乃至现场观众的心里承受能力是极大的考验,我们经常看到当运动员比赛成绩异常接近,比赛胜负难料时,所有在场的人们顿时表情异常,尤其当比赛队及队员与本人关系相近时,他们的胜负与荣誉好似自己的,难免会情绪高涨,当出现敏感时点,观众会出现控制不住情绪的现象,做出一些不文明的举止,给比赛产生不良后果。所以,我们观众要有较强的自控能力,调整好心态,不可意气用事。
(四)观赛后做好回顾与总结
观众要想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在比赛中注意解说嘉宾的即时点评,他们针对性的专业点评会给我们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同时建议大家在赛后观看比赛的有关报道和评论。如通过我们浏览体育网站,了解专业人士对比赛所做的精彩点评,仔细分析与解读,解决自身存在的疑问,不断提高自身欣赏体育比赛的理论水平。
三、结论
体育欣赏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观众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不断学习和总结,才能从一个感性的观众转变为理性的欣赏者,不断地从精彩赛事中体验体育带来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 徐世辉等.体育欣赏入门[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举重比赛规则范文3
[关键词]少年举重运动员 训练内容 安排 循环升降加重法
目前,我国举重运动员,一般13~14岁开始从事举重训练,到20岁左右(个别的要到22岁)才能全面成熟。因此,一个优秀举重运动员成熟,从开始学习举重的年龄算起大约需要5~6年的时间才能出成绩,但是在这段时间里,尤其前3~4年的基础训练最为重要,所以有必要根据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特点认真研究和探讨因材施教的问题,并对运动员的训练进行周密的计划安排。
1 制定行之有效的训练计划是运动训练的基本内容。无论举重运动员的训练计划有何不同,都有其共同性,只要教练员在训练实践中善于从不同的训练计划中归纳出共性,以这种共性的手段作为指导,就可以很容易地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条件,制定出有的放矢,行之有效的训练安排,而且还可以掌握每名运动员训练安排的来龙去脉及其他运动员训练的不同之处。训练中,在指导10~15岁少年运动员时,就不会感到盲目无策,也不会出现训练安排“大锅烩”的现象。
多年来,我在训练实践中,经过不断地探索研究归纳出许多运动员训练的内容安排。同行们都有共同的感触,在指导进行专项训练的初期,根据比赛规则规定的技术动作以及完成技术动作所参与的肌群,自觉和不自觉地在训练中安排了抓举、挺举、各种蹲腿、各种上拉和各种上推,而没有花费更多地时间练习完整的技术动作。一方面是因为技术动作还不熟练,另一方面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辅助项目对提高成绩的作用。随着训练的不断深入,训练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对参与技术动作各部肌群的深入刺激,训练内容有所增加,如强化腰腹肌的练习等。这个过程使我逐步认识到,为了更快地提高抓举与挺举的成绩,就要努力提高参与技术动作的各部肌群的力量。因此在训练中安排了更多的辅助项目,在技术训练中也安排半技术性的训练。
例如:为提高挺举成绩,上肢有选择地安排借力推、实力推、宽窄握推、颈后推、大强度的静力练习等。下肢重点安排架上挺、半挺、大强度预蹲、静力蹲等。为提高抓举成绩,有选择地安排抓举支撑、宽握上拉、宽握硬举、垫铃上拉、膝上拉、高抓、直腿抓等等。
无论运动员的训练内容有多少,每个运动员都要根据本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训练安排,但通过深入进行分析研究和概括,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观点,就可以归纳出如表1所示举重运动训练内容的共性来。
有了表1的共性训练内容,就不难制定一般的训练安排,作为任何一个运动员的过渡性训练方案。例如:一名新队员,在未观察出该队员的特殊情况之前,只能以全面发展的主导思想来安排。如表2的周训练计划,这种平均安排方案对任何运动员都无盲目性,因为这些内容都是举重运动员所共同需要的,只是在组数和强度方面进行调解,使周训练安排有节奏性。采用这项训练安排一段时间后,找出了运动员的特殊性,为了避免训练安排片面性,开始考虑结合运动员的特点制定出新的训练方案,即考虑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问题。表2的训练安排制定是以“一般到特殊”的进一步深化的过程。
在使用周训练计划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各点:
①抓举和挺举技术动作每周安排各三次(隔日练一次);
②对全身负担较大的上拉类和蹲类练习,每周安排各三次(隔日练一次):
③在抓举支撑过程中,由于伸臂的薄弱,容易发生肘关节急性损伤,所以每次训练适当地安排除腰腹肌外的支撑类练习;
④腰腹肌类练习采取隔日练一次,在深蹲后安排腰肌练习,在练习上拉后安排腹肌练习,这样安排是因为考虑到在上拉后,腰肌已相当疲劳,最好安排对抗肌群的练习,一方面作为调节,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腰部负担过于集中,引起局部疲劳;
⑤通过调节强度和组数可以使周计划有节奏性。一般是星期一、三、五安排大运动量。星期二中,星期四小,星期六中上。
举重运动员入队训练可分为五种情况:
①初学者;
②具有一定水平但技术动作还存在着很多缺点;
③个别项目已有正确的动力定型;
④标准动作已有正确的动力定型;
⑤年龄在23岁以上运动员。
训练年限较长的运动员一般都经历了这五种阶段。但在实际训练中,我们一方面按照运动员上述不同情况和差异,有针对性地安排计划,以及训练内容之间的比重;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在更多情况下,它们之间是没有明显界限的,有时需要把几种情况结合起来考虑,才能更好地制定出比较合理的训练计划。
将表1、表2结合起来运用,就可以根据运动员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合个人特点的训练内容制定出各种训练安排,例如:某一运动员经过一段时间采用表2的训练安排后,抓举成绩为105kg、挺举130kg、后蹲185kg、前蹲165kg、高翻110kg、硬举170kg(不弓背)。抓举动作很不稳定的运动员,80kg开始要求每组抓3次时,往往由于前掉或后掉,很少能抓3次。分析原因,大部分是由于上拉路线往外抛引起的,而挺举练习,因上挺预蹲躯干不直和分腿支撑不稳常常失败。面对这种情况的运动员,可以制定出表4的周训练安排作为试探性训练计划。
表4内容说明:
①由于抓、挺技术动作逐步稳定,故每周还要各安排三次;
②由于提铃上拉路线不正确,影响抓举的支撑,因此安排抓支来补充,而挺举由于上挺不稳定,除安排正常的挺举外,还得安排挺支作为补充训练;
③由于上拉路线往外抛,故在三次上拉训练中安排两次垫铃上拉练习,作为改进上拉路线的试探性措施,其中有一次安排正常的上拉,作为检验上拉路线的措施;
④对上挺130kg的运动员来讲,前蹲160kg,后蹲180kg,腿部力量暂时有富余。因此蹲腿每周只安排两次,把体力用在别的项目上,而上拉能拉的越多越好,因此每周可以安排三次;
⑤腰腹肌训练每周安排各两次,推类安排三次;
⑥从节奏的安排来看,星期一、三、五大,星期二中,星期四小,星期六中上。
根据同样的思路,可以对其他许多不同情况的运动员制定适合其特点的各种训练安排,如同曲作家用七个音符可以谱出许多悦耳动听的乐曲一样。
上述内容是在多年的训练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为了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对每个运动员的训练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不感到混乱而总结出一些训练安排和方法,难免有许多片面性,提出来和同行探讨。
2 对“循环升降加重法”的探索。现今国际国内举重比赛日趋激烈,对手之间的水平更加接近,在一场比赛中同一个重量的杠铃就有几个运动员同时要求试举,这种现象是举重运动员在比赛中不可避免的,因此,平时训练没有一定专项耐力,要想在比赛中创造出理想成绩是十分困难的。
运动员在比赛中如何较长时间保持兴奋性,对现今的训练工作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应设法在训练中加强对大脑皮层兴奋性的训练。在举重专项训练中,采用“循环升降加重法”来提高和延长运动员的兴奋性,方法是:在训练中以抓举、挺举为主要目的,当重量到本训练课极限重量后,在做有效组数上不是采用以往某个固定重量,而是用循环升降进行。如挺举,运动员把重量加到100kg举起后(该运动员的极限重量),要求他把重量降回70%,再重新增加重量到90%,也就是说循环升量从70kg到90kg,反复循环2次,每次5组(每组:70/3次,80/3次,90/2次)。这样训练,在比赛中遇到同水平较多的对手进行比赛的情况下,既可以作为比赛中的准备活动,又能够培养运动员精神集中和充分发挥身体机能及大脑兴奋性与收缩性的能力,从而不至于在比赛中因两次试举间拖延时间过长使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下降。当然保持一个良好的竞技状态,还是有很多问题要解决,如赛前运动量的安排,体重的升降,赛前营养的补充,运动员的临场经验和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以及专项技术动作的发挥等。
举重比赛规则范文4
一、摔跤
摔跤是希腊最古老的打斗运动项目,是在希腊社会有着巨大吸引力的运动。菲勒斯特拉图曾说,赫麦斯的女儿帕莱斯特拉发明了摔击技术。全世界都为这项运动的发明而欢呼,因为“战争中的钢铁武器可以弃之不用了,这项搏斗技术将会比军营里的打斗技术更受世人的喜爱”。他还说,据说摔击技术的实用效果也曾体现在马拉松战役中。当时,斯巴达人在希腊东部的塞莫皮莱曾在失去武器的情况下徒手与敌人展开搏斗。
据说摔击技术曾由德修斯改进过,德修斯曾运用摔跤技术杀死了科克扬。帕萨尼亚斯在其作品中曾写道:德修斯改进这项搏斗技术之前优秀的摔跤选手是靠体形和力量的优势战胜对手的,德修斯改进后更多的是需要力量和技术。
这项运动的规则据说是由奥睿卡得姆斯制定的,奥睿卡得姆斯是西西里岛的摔跤高手。规则不允许击打或抓裆部,不允许用牙咬对方。如果运动员违反了比赛规则,裁判就会中止比赛,并让双方回到赛场中心,重新开始。希腊摔跤包括两种形式的摔跤技术:站立摔和倒地摔两种技术。站立摔的目标是将对手摔倒在地获胜;而倒地摔中,将对方摔倒在地不是目的,而是一直到对方承认失败同意撤退方为获胜。抱、闪等技术均可以使用,除了没有击打动作外,基本与古希腊式搏击相似。运动员只有到了精疲力竭,无法再坚持比赛时,才会撤退认输。
在场地比赛中,会选出5至8对选手进行比赛。选手是从站立摔跤比赛中选出的获胜者,要将对手摔倒在地3次方为获胜,但是没有必要使对方认输退出比赛。规则要求摔跤手要赤脚比赛,比赛中压在对手身上或最后保持站立是获胜。除了双脚着地外,身体其他部位触地均为失败。
站立式摔跤是在沙地上进行;而倒地式摔跤是在湿土地上进行的。湿泥粘在选手身上,会使他们身体湿滑,难以抓住。在站立式摔跤中,身体的上部包括颈部、肩部、臂部、胸部和腰部,在训练中非常受重视;而在倒地式摔跤中,训练比较重视臂部、腰部、大腿部位和膝部力量的发展。
摔跤比赛一般会从选手抓住对方颈部或试图抓住对方腕部开始。通常,双方会将头部顶在一起,形成羊抵角的形式。在站立式摔跤中,身体平衡的变换和杠杆力量的运用都会变化多端,因为双方都在设法阻止对方的进攻同时设法攻击对手。还有一种常用的技术就是勾腿。比赛双方都会熟练运用各种勾、抱技术设法将对手摔倒。勾扫对方脚步使其失去平衡而倒地也是常用技术。
希腊摔跤专家将向大家展示各种摔倒对方制服对手的技巧,比如过肩摔和抱举摔等。抱举摔常用于将对方绊倒在地后,运动员趁势将身体压在对手身上,并双手抱住对方腰部,先将对方双脚举到空中,然后将对方再次摔倒,头部着地。正面扼喉也是常用技术,但是人们认为古希腊搏击术中更常用这一技术。
二、拳击
希腊拳击与现代拳击运动有很多不同之处。古希腊的拳击比赛,没有绳子围成的赛场,也没有时间限制。比赛进行,直到其中一名拳击手举起一根或两根手指退 出比赛,或一方将另一方打倒在地为止。有时候他们允许比赛中止,双方恢复体力后再次进行,扭住对手的动作是不允许的,如果哪一方想要扭住对方,裁判会用小棍或鞭子击打犯规者。比赛没有关于按照体重分级的记载。所以古希腊的拳击比赛中,体重占优势的选手会占据优势。
据传,阿波罗是拳击技术的发明者(虽然也有传说是赫拉克拉斯、德修斯或其他人创编的)。然而,阿波罗还是被认为是该项运动的主要贡献者,而且据说他就是运用拳击技术杀死福尔巴斯的(福尔巴斯是个拳击手,常常邀请旅行者到德而菲与其比武)。阿波罗也制造了同样的情形。
拳击手会手缠皮带加强腕部力量,直到公元前五世纪,都是在手指到第一关节部位缠上上等的牛皮带,绕过手掌缠至手背(只有大拇指不缠皮带),然后缠在腕部或小臂部。到了公元前四世纪,引进了一种由手套改制成的皮带取代了原来的皮带,这种手套使得手指,手背 上的牛皮更加厚实坚硬,同时手套内衬有羊毛,而且手套有护腕套在腕部,这种手套被拳击选手广泛采用,一直用到二世纪。在古罗马统治时期(大约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六世纪),拳击手使用带有铁甲的保护手套。
每次包手方式的变化,都带来了拳击技术的大发展。当包手材料采用软皮带时,拳击技术非常灵明多变,要求准确性要高,速度、柔韧性要好。而采用手套后,有关进攻的规定就越来越严格,用拳击打得就越凶猛,比赛和训练的重点都放在了防守上。然而,比赛的节奏却逐渐缓慢了下来,由于包裹手的材料重量在增加,使得选手不得不更多借助于残酷的力量而不是技术战胜对手。
拳击规则不允许搂抱,不允许击打下颌部位,裹手材料的衬垫进一步加厚,允许使用猪皮带。每次赛前,裁判员会认真检查选手的手套,以确定其符合比赛规定。然而,比赛中的受伤甚至死亡时有发生。曾打死过对手的选手有希腊阿斯特普的克莱蒙迪斯(他后来疯了)和克莱克的迪奥格奈特斯。
直到公元前588年第48届奥林匹亚运动会举行时,才有更加富有技术形式的拳击运动被希腊萨摩斯岛的匹萨格拉斯引入了奥林匹亚运动会。此后佯攻技术和脚下移动技术才被采用,拳击不再是以前只靠重拳攻击的运动了,拳击手们才开始用异侧脚与对方相对,小步移动,不断变换身体重心,身体姿势变得非常重要。因为当时比赛是在户外进行,背对太阳显得非常重要。正是由于这一原因,选手会不断运动,变换姿势和位置。
在准备姿势中,左臂前伸作为防守工具,虽然也用于攻击对方,但主要是防守。突然近身攻击时,左手也能将对手击倒。要想获胜,双拳轮流进攻是非常必要的。后手主要用于完成进攻,运用不同力量的攻击方式击打对手,包括运用直拳、上钩拳、下勾拳等动作。大部分攻击都是直奔对方头部,但是出乎意料的攻击身体的打法也时有运用。古希腊人是最早明白有效攻击对方身体也同样能够赢得胜利的名言的……“杀死了身体,大脑也就被杀死了。”
古希腊有很多文章记载过拳击手被对方突出的拇指打瞎眼珠的内容,可见打瞎对方眼睛的现象并不鲜见。有个花瓶上的图画显示,击打裆部也是允许的。赢得第一枚奥运拳击金牌的格拉可斯战胜对手的比赛说明有效的击打是战胜对方必需的技术。
希腊人也认为拳击是一项危险的运动,公元前一世纪的碑文上就曾将写过:“拳击比赛的胜利是充满血腥的。”
三、古希腊式搏击
古希腊式搏击是最早的一种不受任何限制的搏击比赛。它可以被看作是古代的综合格斗术,因为它是当时古希腊拳击和摔跤技术的混合体。除了不允许使用牙咬和挖眼之外,比赛规则允许使用任何技术手段,攻击裆部也是允许的。比赛没有回合、重量级的划分,也没有特制的场地,而是在室外的体育场上进行。
参赛选手有时候会戴上拳击裹手带保护自己的手免受伤害。当其中一名选手举起食指示意战败或无法再进行比赛时,比赛宣布结束,另一方胜出。比赛中死伤是常有的事,所以这项运动使能吸引从事该项运动的人,而且身体必须非常健壮。
比赛中严禁牙咬或挖眼,裁判执行非常严格,少有违犯,裁判就会用鞭子或棍子击打以示警告。即便如此,比赛结束后,选手们也会伤痕累累。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曾写道,被咬伤仍然是从事古希腊式搏击运动的最大危险。
古希腊式搏击运动也有两种形式:站立式搏击和倒地式搏击。站立式搏击更像现代的踢击比赛,要求参赛双方站立格斗;虽然在拳击和摔跤中不允许双方缠斗和搂抱,而倒地式搏击这二者均可以运用。站立式搏击的目的是要将对手击昏或失去比赛能力。一旦对方倒地,比赛性质马上发生巨大变化。在倒在沙地上滚打或泥地上搏击,双方则需借助于扼喉、控制对方关节等技术制服对方。当然,击打也是必要的,以便使对方的反击减弱。很多希腊艺术品都描绘了搏击者压在对方身体上,用拳连续猛击对手的情形。
四、有关训练
任何一项重大的体育比赛项目都会有相应的学校教育内容与之相对应,并将之视作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学校要求每位男生参加体育比赛赢得某种荣誉。学校会将学生按照班级或按照人数成对分组,进行拳击、摔跤和搏击训练。在掌握基本技术和技术组合后,会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比赛或自由比赛。
拳击手还会使用拳击袋进行练习。搏击训练则会使用充满食物或沙子的袋子挂在与肩同高的位置进行击打和踢的练习。这些都是为了练习拳击组合和腿脚踢击技术。此外,晃动的袋子还能够使选手感受力量、位置的变化。菲勒斯特拉图曾写道,古希腊式搏击的训练袋“也应该能够训练选手保持平衡并能经受袋子荡回产生的冲击力量。所有站立式搏击都会采取这样的训练手段。”
摔跤训练采用陪练人员配合训练的方式进行技术训练。摔跤的大部分训练内容是严酷的摔技训练。搏击和拳击选手打训练则不是很严酷,以免赛前受伤。这是借助于增加手套内的垫层和戴特制的头盔等手段实现的。这些头盔大都是有皮革制成,扣在下颌部位固定,但也有些头盔是金属做成的。
其他的训练还包括举重和耐力训练。耐力训练采用让运动员高举或平举双手向前或向上的方式进行,这样的测试训练会吸引很多人观看。选手比赛时也常有笛子伴奏。像其他项目运动员一样,选手非常清楚比赛节奏的重要性。
除了各种耐力和力量的训练方法之外,很多时候,选手需要进行单人练习,进行独自假想比赛练习。拳击手会进行身体移动、出拳等练习。这种练习注重的是手臂技术的练习。这些运动中呼吸训练也非常重要。古希腊有关呼吸的训练理论源自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他曾写到:“生命的灵魂就是空气。空气会流动,可以被人们感知到。呼吸空气使人类具有了灵魂、生命力和认知意识。” 运动员则受亚里士多德的启发,认为呼吸是运动的灵魂,是运动生命的所在。
图示:
针对剪夹腿的反击:吉姆・阿凡尼逖斯站立被对方双腿剪夹(图1,此时要注意倒地者的右脚是如被吉姆・阿凡尼逖斯压在臀下的)。吉姆・阿凡尼逖斯抓住对方左腿,身体右转,将对方的右腿压在对方的左膝上部(图2)。然后,吉姆・阿凡尼逖斯抬起自己的右腿压在对方右脚踝上,锁住对方双腿(图3)。吉姆・阿凡尼逖斯接着将对方左脚紧紧地夹在自己的右臂下,并用左手压住对方右膝部,防止对方抽出右腿(图4-5)。然后吉姆・阿凡尼逖斯身体后倒(图6),并借势将左腿压在对方右大腿部位(图7)。然后吉姆・阿凡尼逖斯拱起背部,身体下压,同时左腿下压(图8),与右腿形成锁扣之势,制服对手(图9)。
手臂杠杆反击技术:对手倒地后紧紧抓住吉姆・阿凡尼逖斯右手,并将吉姆・阿凡尼逖斯夹在两腿之间(图10),吉姆・阿凡尼逖斯将自己的左臂抽出,环绕对方右大腿部位,以便能够双手扣在一起,拱起腰身(图11),同时右手后拉,左腿左移蹬展(图12),然后拧压对方身体,借助于体重将对方右膝压向对方面部(图13),对方无法移动,吉姆・阿凡尼逖斯则用左肘攻击对方面部(图14),接着用膝部攻击对方头部(图15)。
举重比赛规则范文5
小学阶段是养成习惯的一个重要时期,而小学生自制力又较差,单靠个人形成良好的习惯是很难的。要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应在加强学生在校的体育指导以外,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使其转变观念,共同培养孩子的锻炼习惯。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小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并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小学生喜欢做自己感兴趣和喜欢的事情,凡是不乐意参与的事情,肯定做不好,因此培养他们体育锻炼的习惯也应当从培养兴趣入手。好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老师的任务就是保护和发展他们的体育兴趣。那么,如何培养他们的兴趣呢?
1.要让小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
2.要对学生进行适度的引导,比如经常给学生讲名人参与体育锻炼的轶闻,以激发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3.还可以与学生一起跑步、做操、打球等,都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还要注意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训练内容,在具体指导学生进行锻炼时,要注意把体育锻炼和游戏娱乐结合起来。
二、教给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常识
体育锻炼不同于单纯的体力活动,只有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术,才能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取得更佳的效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传授给学生一些锻炼的常识,确保学生真正地学以致用。
1.教给小学生一些常见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和相关知识。比如,锻炼前应做哪些准备活动,体育运动后应做哪些整理活动,又比如跑步的起跑、加速跑等;打篮球的传接球、带球突破、投篮、防守等应注意哪些事项。
2.给学生说明各种体育活动的特点和意义,如田径类的活动主要靠力量和速度,球类活动对灵敏和弹跳的要求较高,使孩子能够逐步地了解一些常见运动项目。
3.让学生知道自己适于从事哪些运动项目,由于孩子的身体发育水平较低,心脏承受能力差,因此不宜做长跑、举重、吊环、长时间倒立等运动项目,而应当选择那些负荷较轻、欢畅活泼的运动项目,如游戏、简易体操、小球类。
4.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体育比赛规则,如起跑时要听口令,打球时不能撞人,游戏时要遵守游戏规则……
三、帮助小学生制订体育锻炼的计划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讲的就是做事情应当有计划,体育锻炼也不例外。小学生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往往怕苦怕累,在体育锻炼上更容易缺乏自觉和毅力;如果教师和家长放松对他的督促,就可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这必然会妨碍体育锻炼的效果。因此,家长和老师要与孩子商定一个详细的锻炼计划,明确锻炼的目标和内容,规定每天锻炼的次数和具体时间,如每天早上6点起床跑步,每天下午放学后打乒乓球等。当然,不一定非要写成文字,但孩子自己必须心里有数,家长教师督促其遵照执行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在制订计划时要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每一个孩子的身体、作息情况出发,合理安排、循序渐进。在运动量上,要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动作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使学生无论从心理与机体都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制订计划要考虑年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锻炼不仅在内容上不同,而且同一内容训练量也应有所差别。在制订计划时,考虑学生的兴趣、特点,还应注意使小学生在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方面得到相对全面的发展。这就要让学生参与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在其使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生理功能得到均衡的发展和全面的改善的同时,也全面地了解各个运动项目。所以,再好的计划关键在于落实。在计划的落实方面,由于班级人数太多,老师可能难以全部照顾到,所以让学生家长参与就显得非常必要。
举重比赛规则范文6
很多专家认为,一些市民观赛素质的低下,主要缘于对相关礼仪知之甚少。奥运百年历程中,我们真正参与不过二十余年。奥运百年积淀下的丰富传统、文明礼仪和赛场文化,其中的许多内容对我国观众来说,还很陌生。如果我们多一些了解,与其距离肯定会缩短许多。
网球
网球比赛规定:不要带不允许进场的物品去看球,如大件行李、玻璃瓶、易拉罐饮料、电脑、收音机等电子设备;比赛开始后,观众在球员交换场地时才能出入场;如果迟到,没有按时入场,只有在球员换边时才可入场,即在3、5、7等单数局或一盘结束后,观众才能在引导员的帮助下尽快入座;去洗手间或者买水等活动最好在选手进行90秒钟休息时,而且应在一个球成为死球时再回到座位上:不能随便拍照,照相机不得用闪光灯;要保持现场安静,不得在比赛期间使用手机,要将手机关掉或调成振动状态;不能随意走动;只要从别人的球场后面通过,都应是在一球已成为死球之后;在一局结束后,方可将球员打飞的球归还场地;在一局没有结束前不能鼓掌。
在去年5月的法国网球公开赛上,西班牙选手纳达尔与法国选手格罗斯让的比赛中出现了这样一幕:纳达尔在第一盘6比4取得胜利后,在第二盘第一局再度拿下破发点时,现场的法国观众把沮丧情绪倾泻而出.有的站起来大声指责当值主裁,有的发出尖厉的嘘声,还有的当场做出粗俗的手势。
因现场的嘈杂声,纳达尔在发球局一直不能集中精力发球,主裁不得已通过麦克风要求现场观众保持安静,但依然毫无效果,最终比赛不得不中断9分钟之久。更让人吃惊和遗憾的是,纳达尔就是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下竞技状态很快下滑而输掉了第二盘。而此时,法国观众却又爆发出了响彻赛场的巨大欢呼声。
台球
台球的礼仪与风度是斯诺克运动的重要魅力所在,不仅对运动员有严格详细的礼仪风度规定,对在场观众也有要求。如:球手打球时不能大声喧哗或发出干扰的声音;进入比赛场前关闭手机和寻呼机;在球手思考或正在击球时不要喝彩、鼓掌等。
2005年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吸引了众多的球迷到场观看,但是中国观众对台球观赛礼仪的极度缺乏,让选手和裁判都印象“深刻”。比赛中,观众的手机铃声、脚步声、闪光灯不断,甚至有婴儿的哭声。在比赛中,裁判甚至不得不两次举手示意观众不许照相和发出声响。
去年世界斯诺克排名第八的吉米·怀特在此次比赛后就曾抱怨击球时摄影师或观众对他的眼睛不停拍照,使他看不清球路,因而没能充分发挥水平。2006年斯诺克中国赛又发生了三次“驱赶事件”,其中就包括一名摄影记者。曾有媒体感言,“一场比赛的不良行为就像癌症,会最终毁坏整个比赛”,一流赛事的创建离不开一流的观众,这种和谐共建需要大家持久的努力。
乒乓球
乒乓球项目最忌讳的当属闪光灯。乒乓球的球速非常快,要求运动员全身心投入,但有的观众喜欢拍照,就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光会刺到运动员的眼睛,也就是在这千分之一秒的时间,球可能已从运动员身边漏过去了。
2004年年底,在北京举办的一次世界级乒乓球巡回赛上,就是因为观众在选手比赛时随意使用照相机,闪光灯正好在运动员挥拍的瞬间闪光,从而严重影响了运动员的正常比赛。那名受到影响的外国运动员立即不满,把拍子摔在了案子上。
此外,乒乓球运动员比赛中精神处于高度集中状态,特别是在接发球时,不但要判断对手来球的方向还要考虑回球的路线,要靠听击球的声音来判断球速。所以在球还未落地时,观众一定不要出声,加油助威的方式若不合时宜反而会影响参赛运动员的心情和注意力。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时,女双决赛刘伟/乔云萍对阵邓亚萍/乔红,轮到邓亚萍发球,乔云萍正准备接发球,看台上有个乔云萍的山东老乡突然用家乡话大喊一声“乔云萍!加油!”结果在这“热情”的乡音中,球漏了。也许今天,乔云萍还在找这位山东人呢!
足球
孕育着天下第一运动的足球绿荫场,是球迷狂野情感最大的释放口,但情绪宣泄时看球的基本规则还是应该记住的:在球赛的进行过程中不要乱吹哨子或模仿裁判员的判罚哨音;不要掏出反光镜,晃场上运动员的眼睛,影响比赛正常进行;不可围攻裁判员,若对比赛裁决有疑问,应通过合法途径反映;赛后,未经许可不能;中入场内,向获胜的运动员索要签名、要求合影。若喜爱的球队输掉了比赛,应理智对待,别对教练员喊“下课”,别侮辱运动员。自己喜爱的球队失利时,不可将情绪转嫁给队员,甚至迁怒客队队员以及裁判,做出过激行为。
同时,做一个理智的球迷更要杜绝此类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在看台上点燃明火;向场内或座位上乱扔饮料瓶子、报纸、饭盒和食物包装袋等垃圾;将带来的报纸撕成小碎片.向空中抛撒;因为愤怒,破坏场地的设施等。
足球开赛前依次演奏比赛双方国家的国歌已经成为惯例。在这一刻,要约束好自己.不管是演奏本国国歌,还是演奏对手国歌,都应该表现出敬意,这才能体现球迷的高素质和对对手的尊重。升别国国旗时,不能起哄或发出“嘘”声,尤其禁止焚烧对方国旗。
在2004年的欧锦赛上,英格兰队与克罗地亚队比赛开始前,两队球迷都在对方唱国歌时嘘声大作;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葡萄牙队与西班牙队比赛前,西班牙队球迷在现场演奏葡萄牙国歌时发出了嘘声。欧足联针对这种对另一个国家不尊重的行为采取了相应的惩罚举动。他们宣布,如果某国的球迷在演奏对方国歌时出现不文明举动,欧足联将重罚该国国足。
当代足球比赛中,各国球迷的表现越来越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甚至演绎成一种球迷文化。为此专家特别建议:看球时应着装整齐,尽量穿着与球队颜色一致的服装;观众加油呐喊声应协调一致,在球队进攻、进球或有精彩表现时,应尽量给予配合,尽情欢呼;观众可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但手势应保持文明、整齐划一,做人浪等动作时要掌握节拍;观众的加油声要尽量与鼓声配合;遇有贵宾出席比赛时,在退场前应先停留在座位上,等贵宾先退场并报以礼貌的掌声。
2002年日韩世界杯时,韩国“红魔”的表演堪称球迷文化的经典。当时整个汉城都 被红色的海洋淹没,人们穿着红色的T恤,如潮水一般欢呼,喊着同样的口号“大韩民国”,唱着同一首歌《必胜,韩国》。“红魔”如潮水一般在赛场和城市的街道上涌动,几十万人的集体行动,却没有发生任何足球比赛最常出现的球迷混乱事件。这成为世界足球观赛史上最浓艳神奇的一幕。
很多人都记得在韩国和西班牙争夺四强的那场比赛开始之后,整个汉城都安静得像是睡着了一样。可是到了罚点球时,韩国队每罚进一个球,人们都能立刻听见全城整齐而发自肺腑的欢呼声。
有记者曾经记录下当时的场景:“一个球迷抱着自己的小女儿在现场看球,韩国队进一个,他就亲一下她,似乎乞求女儿带给韩国队好运。当第四名西班牙队员华金的点球被扑出时,韩国球迷欢呼的声音顿时提高几个分贝,但等到洪明甫罚球时大家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30秒过后,汉城沸腾了。先是播音员声嘶力竭地在喊,很快街上就有人响应,尖叫、呼喊、鞭炮、鸣笛等嘈杂的声音把所有的街道都变成了闹市。”
田径
田径是大赛中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看田径比赛,最重要的是在了解比赛规则上学会怎样为运动员鼓掌加油。在比赛中,不仅需要为运动员鼓掌、欢呼、叫好,更要学会配合运动员的步点适时进行有节奏地助威,而具体到各种项目,节奏又是不一样的。比如在跳高比赛中,运动员起跳之前,观众的掌声会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达到更高点。但在起跑的那一刻,鼓掌和喝彩就会影响到运动员的起跑,这时应该保持安静,避免给运动员带来外界干扰。
短跑及接力项目是历届奥运会上人气最高的比赛。拿短跑项目来说,当裁判发出“各就各位”口令的前后几秒,赛场会突然变得鸦雀无声,这时观众就不应该再鼓掌呐喊,以免使场上运动员受干扰而分神。在一些长距离项目中,一些实力不济的运动员会被前面的选手远远地抛在后面,即使这样,他们也不曾放弃而是咬牙坚持到终点。在这种情况下,观众应该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些运动员。
有趣的是,鼓掌也会带来额外的收获在第三届奥运会的400米决赛上,当美国选手马克西·朗以40秒4的成绩首先到达终点时,一阵来自法国观众海潮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响彻赛场,这让他觉得莫名其妙。为什么法国观众要对这个美国人的胜利表示祝贺?原来他身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蓝白相间的条纹背心,这与巴黎赛马俱乐部的标志一模一样。再加上法国队在田径比赛中还没有拿到一项冠军,焦躁的观众误以为他是法国选手,以为他为法国争了光而拼命欢呼。在此之后,为了让观众能区别各国运动员,从1908年的第四届奥运会开始,各国运动员才统一穿着自己国家队的队服出现在奥林匹克运动场上。
残奥会也是奥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观看残疾人田径比赛,必须要对残疾人田径赛事的竞赛规则和项目的具体分级有一定的常识,尤其是盲人比赛时,更要注意这一点。例如全盲级100米和200米比赛每位运动员都有一个引跑员陪同参赛,通过不加力的牵引或者声音提示引跑全程。观众在为他们加油时一定要听清楚裁判的指示,当裁判鸣笛之后才能为运动员鼓掌,不然他们无法听清指引他们的声音,比赛就没法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