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借宿母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借宿母女范文1
而主持人与节目的关系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在当今媒介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情况下,浮躁的心态和功利的诱惑使得部分女性主持人变得急切与低俗,甚至在语言和着装上都表现出了市侩气,这不是源于追求进步,而是源于追求荣耀。这些主持人并不是为观众而主持,也不是为做节目而做节目。错误的价值取向导致了媒体的部分节目变得日益浅薄与乏味,严重污染了受众的视听空间,甚至混淆着受众对于美与丑的是非判断――我们应该反思。笔者认为,改变这种现状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重塑女性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价值取向。
人格化的女性主持人――情感深度与文化厚度的价值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是电视传播的优势,充分发挥各种艺术元素的情绪感染力,进而强化节目内容的思想内涵,成为现代电视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段。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具有男性所不具备的生理机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微妙情感和思维。所表现出来的是:思维的被动与细致的融合,情感的脆弱与柔顺的交叉,虚荣与嫉妒的隐秘表达。因此,尽管女性常被各种冲突和内心矛盾重重包围着,但是,她仍具有理性的思考和行动。
而情感性、人情味是电视节目中最能打动人、最能激发兴奋点,是使观众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继续往下看的感染力要素。温情、雅致、重感情、重交流是女性主持人有别于男性主持人的最大优势。因此,以情感传播为先导,扩展广义传播的丰富内涵,必将使电视更加深入人心,其所传达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也更便于被各阶层所接受和认可。能使观众为之擦眼抹泪、倾心投入并进而促发其情感思维的优秀电视作品,无不都是情感传播方式成功运用的点点积聚。女性节目主持人在此类节目中的重要价值作用可见一斑。
在策划该类节目的过程中,笔者认为,仅仅靠扩充女性节目主持人的智囊,让女主播掉进书袋来扩大节目影响是不可取的。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著名白领主持人杨澜。2005年1月4日,湖南卫视和阳光卫视联合创办了女性访谈节目“天下女人”。作为曾经成功主持过“正大综艺”、“凤凰早班车”、“杨澜视线”和“杨澜访谈录”的一名优秀的女性节目主持人,在这些节目中,杨澜对事物的敏锐的洞察力,对受众心理的深刻理解力,对节目内容的强大的驾驭能力和处理能力,都让广大观众对其主持的“天下女人”充满了希冀。
但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尽管湖南卫视和阳光卫视都下了很大的功夫,但节目并没有产生预期的轰动效应。如果忽略该栏目的形式和因素,单就主持人风格和形象来分析,杨澜在广大电视观众中的形象一直是成熟、有底蕴和睿智的。杨澜作为“天下女人”节目的制作人,本身就是一位杰出女性的代表。但是,“天下女人”作为一档分众化很强(主要定位观众为女性)的节目,其价值相对于杨澜之前的所有节目是不同的。单纯用理智来作为底蕴,单纯用知性来替代感性,让我们看到了栏目的缺憾之所在。当文化的厚度大于情感的深度,当一个知性、睿智的杨澜替代了一个本真的杨澜,真实的情感不能和栏目融合在一起,势必将会让节目的受众过于局限。例如在著名笑星高秀敏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的节目中,杨澜对于高秀敏丈夫、著名小品作家何庆魁的采访,记录了高与何相爱、事业上相伴、精神上相随的人间至爱。但是,通过杨澜的访谈,我们看到的或许仅仅是一个事件的本身,张弛的节奏感不强,相对于朱军的“艺术人生”和陈鲁豫的“鲁豫有约”,杨澜对于这类故事的悲剧性情节没有进行细致的发掘,不得不说这是种缺憾。
笔者认为,女性节目主持人,仅仅靠学富五车是远远不行的,以为文化底蕴就是所学全部知识的观点是不可取的,同时主持节目更不是在比拼新、奇、特以及大投入和大成本的制作“语言游戏”。特别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要把“道德和情义”等诸多方面的元素更多地融入到女性节目当中,挖掘女性的本真――细腻、真我、清雅。所以,人格是魅力主持人获得成功,博得观众喜爱的要素。尽管东方和西方在文化背景上存在差异,但在最高层次上的观念是相同的,只有真、善、美才是最高标准。因此,在长期为公众服务的过程中,主持人人格的忠厚、善良是一定会被观众所理解与接受的,从而产生一种令观众嘉许的屏幕形象。当然,真正意义的真善美的境界是很难达到的,这是主持人在创作过程中必须要追求的。
女性节目主持人以真实的情感打动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使之既具有大文化的厚度、又具有至高情感的深度,让智慧和情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主持人鲜明的个性特征。
女性主持人在传播过程中的话语权的价值――定位角色与沟通
媒体的主持人更是当今媒体的代言人,是节目重要的灵魂。对于受众来说,是将主持人同节目、同频道、电视台乃至地区和国家联系在一起的。认可了主持人,就等于认可了节目和电视台。在国外,很多节目的名称是直接用电视台主持人的名字来命名的。主持人把握了整个节目的话语权。当年,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栏目造就了杨澜,“综艺大观”造就了倪萍,她们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成功,一夜之间她们家喻户晓,她们之间共同特点是除了她们都刻苦努力之外,这两个栏目的风格恰恰适合二人的特点。
虽然,节目主持人同主持的节目是相联系的,但是选择什么样的女性主持人确实是由特定的栏目风格所决定的。只有将主持人的个性和特点与节目风格相结合,才能在节目中如鱼得水,节目的收视率也会因为合适的主持人而相得益彰。例如,中央电视台著名谈话节目“实话实说”,曾经让崔永元――这个原本中央电视台的“无名小卒”以亲切、平实的主持风格一夜之间蹿红。2002年9月,当崔永元因开办新栏目而离开“实话实说”的时候,和晶作为替补进入“实话实说”,其“阳光、活泼、随和、深入浅出”的风格基调并未改变,同样深受欢迎。业内人士和广大观众认为,和晶在节目中的主持表现是非常完美的。如果拿和晶和崔永元作比较,两人的表现力各不相同,但我们发现和晶作为一名女性谈话节目主持人,她有着自己独特的主持表现力。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在幕后的第一印象其实就决定了其受欢迎的程度。虽然,相对于崔永元,和晶没有太多崔永元版本的生活化的幽默,没有小崔那种流溢的“一脸坏笑”。但是她对整个节目的细节、整体的现场操作能力都是一流的,这当中就体现了女性的细腻之处,这种定位是其他男性节目主持人所不能达到的。她以自己独特的情感优势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心。一位好的女性节目主持人,其表情、语言、动作都很符合观众的心理接受程度,所以,和观众的心里拉近了,就能够占据话语权的优势。
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的节目主持人沈冰则是另外一种风格。“新闻会客厅”立足于会见新闻当事人、解读各类话题等。沈冰作为当年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大赛脱颖而出的优秀选手,以自己年轻的视角关注世界、关注热点,解读着新锐的话题。作为一名年轻的女性节目主持人,沈冰给人青年的朝气。她大学读的是经济专业,但她涉猎的领域极其广泛,在中央台的体育节目中也能看到“灌篮高手”沈冰的身影。沈冰是在节目中寻找到了自我,然后再去学习怎么去沟通。虽然,沈冰在节目中也有着不足,但是她却勇于探索,在节目当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思想。沈冰在选题上的大胆选择,在访谈中陈设了明显的矛盾冲突、在采访话题设问中的锋芒犀利又不乏清新和恬静,让须眉也不得不敬佩三分。
女性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主体价值
当前,媒体产业化特性日益凸现,电视作为休闲文化的载体日益繁荣。所以,一档节目的风格成为制胜的关键性因素。成功的女性节目主持人的案例,让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当今的女性节目主持人正在从综合越来越强向个性越来越棒转变;从主题越来越强向主持人越来越棒转变。
节目的风格是指该节目特有的、与其它节目相区别的独立品格,简而言之,就是节目的亮点、精彩之处。风格不光是个形式问题,更是个内容问题。用一定手段培养收视习惯和受众的忠诚度就成为迫切的需要。一般说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女性节目主持人要具备这样几种素质:
⒈要有很强的思想政治素质。舆论的导向是重中之重,正确的政治价值取向、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于女性节目主持人是核心。
⒉富有创新精神,让节目立意变得深刻而有内涵。节目上的创新要从主体入手,主持人的智慧集中表现在主持节目的创造力上。让节目主持人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具有高尚的审美观。审美观是体现主持人文化品位的表意方式,女性节目主持人要学会运用发展和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即要学会感悟、理解、想象等感性认知活动,并将之沉淀为理性,让这些转化为有声语言和副语言进行播音主持创新活动。
⒊慎独、自强,有自己鲜明的主观见解。靓丽的容貌是表象审美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漂亮的脸蛋儿绝对不能等同于一位优秀女性节目主持人的全部。如果天生靓丽的容颜外表美无法改变,那么后天社会形成的女性内在美,它是每个女性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达到的,而且内在美与外表美相比,具有更加长久的生存魅力。在这里我们所说的人的内在美也就是精神美,涵盖了超群的才智、高尚的道德情操。
成功的大型节目之所以得到成功的运作,和那些有魅力、重情感、重底蕴的节目主持人是有着必然联系的。因为人的人格修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知识智慧、理性判断、灵魂境界往往是看不见的。而她们魅力四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她们有着自己鲜明的视点和主见,在决策自己话语权上有着独立的思考和见解,能够纳百家之意,成一家之言,达到形成外在形象和内在精神的统一。
⒋精干的组织能力。随机应变,调节现场氛围,合理的运用思维进行编辑和串联,抓住广大受众心理是成功主持人的共性。主持人兼任栏目制片人制度在部分电视台和节目制作公司已经形成一种体制。我们预言,这样的机制将在未来传媒文化发展中,凸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体现栏目或者节目创作者的思想和意图。而女性主持人独特的驾驭才能需要的是独特的精明人格魅力,以便对整个栏目的主创人员、编辑人员、制作人员、发行人员等一个班子进行领导,进而提升整个团队的情商与栏目的品牌影响力。
女性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新的注意力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不再是男性的专利,女性电视节目主持人队伍的日益壮大,意味着对人类先进文化的自由追求。然而,这一切还需要广大受众的思想解放,而解放受众必须以女性的解放为前提,只有男女共同推动才能加快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因此,女性节目主持人确立特殊的价值取向迫在眉睫,只有确定了正确的方向,媒体才能充分履行其职责,其工作实践才真正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健康有序地向前迈进。
而坚强的意志、伟大的人格随着女性意识的解放,将会使女性节目主持人更多地参与到电视节目的制作中。这将提升女性主持人的社会地位,也在一定的程度上遮盖了女性的一些就业特质。越来越多的标榜着女性特征的文化传媒产品将随着女性主持人的崛起而增多,女性节目的发生和发展是主流,女性的主体价值将因此而愈加重要。这正是: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参考文献
[1]肖建华:《主持人审美修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2]高琳:《女性形象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
[3]高琳:《女性――从困惑走向成功》,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4][英国]戴维・莫利著、史安斌译,《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新华出版社,2005年1月
[5]瑞祥:《新闻传播与当代社会―一种传播社会学的理论视阙》,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年12月
[6]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4年12月
[7][德]叔本华著、李成明等译,《叔本华人生哲学》,九州出版社, 2003年8月
[8]赵忠祥:《岁月随想》,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年12月
借宿母女范文2
他们从一个城市走到另一个城市。一天,他们穿过一片树林。正走着,一群山贼喊杀着从树林里冲出来。他们十分凶猛,大皇子和二皇子见了十分害怕。大皇子于是立即变成一只燕子飞去,一会儿便消失了。二皇子跑得比大风还要快,一会儿便没了踪影。只有小皇子,十分镇定,留下来保护皇上。山贼的头领要他们留下身上所有的钱,不然就只有死路一条。皇上和小皇子把所有的钱都给了他们。他们平安无事,现在可以走了。皇上心理十分也害怕,忙用手推小皇子,意思是赶快走。小皇子却没有走,问山贼头领:“你们为什么要干这行为生?”原来,山贼们都是些流浪汉,无田无土,不得不聚在一起,到打劫来的财物维持生活。小皇子说:“如果你们从此不再拦路打劫,都回家里去,我就让你们重新得到土地。”象这样伤天害理的事情,他们谁都不愿意做。他们表示如果他说的是真的,他们就象他说的,永远不做贼了。小皇子于是记下所有人的住址和姓名,要他们回家去,几天后便会拥有充足的田地。皇上又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们接着往前走,另外两位皇子在前面等他们。皇上见到了他们不由得心理气愤,表面却装做一点儿也不在乎,什么也不说,只顾往前走。天快黑了,一座山庄远远地呈现在他们的眼里。“我们今晚就到那里借宿吧。”小皇子说。他们都感到疲惫饥渴,朝山庄走去。在山庄里面住着一个老太婆和他的女儿。姑娘长得美丽,善良而孝顺,老太婆要他做什么他便做什么。老太婆长得很丑陋,心眼也特别坏。那老太婆是个妖精,见小皇子们来了,便把她女儿叫到窗前,“你看见远处那四个人了吗?他们正朝这儿走来,今晚肯定会在这儿借宿。你看他们穿的那么华丽,我们却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你难道希望你母亲一辈子都过着贫穷的日子吗?”姑娘立刻把头沉了下去。老太婆于是把嘴凑近它的耳朵说了一通。然后,老太婆把女儿仔细看了一番,觉得它还不够漂亮。“你站着别动。”老太婆就念起咒语来,施法把姑娘变得美若天仙。然后,老太婆走了。
皇上和皇子们离山庄愈来愈愈近了,眼看就要到了。这时,姑娘把头伸到窗户外边,乌黑的头发上象粘满了星星,不停闪烁耀眼的光芒,垂到了地面上来。然后,姑娘把梳子放到头发上,梳子便自动上下梳了起来。它每梳过的地方,便群星闪烁,发出霹雳啪啦的响声。大皇子和小皇子总是东张西望,还是小皇子最先看到了。“你们快看山庄那里。”小皇子惊奇地说道。他们立即都望向山壮那儿,都被那美丽景象吸引住了。“那是什么?”大皇子好奇地问道,“简直比银河还要美。”二皇子回答:“肯定是挂在窗户上的一块彩布。”还是皇上的眼睛最亮,他说那是站在窗户里梳头的那位姑娘的头发。那她肯定十分美丽喽!大皇子和二皇子匆忙跑去,想去看看
他俩刚走进院子里,梳子刚好掉在地上。两位皇子争先恐后地拣,最后还是大皇子拣到了。他仰起头朝姑娘大声说:“姑娘别急,我现在就把梳子为你送上来。”这时,老太婆走出门来,拦住他,怎么也不让他进去,并要回了梳子。直到他们都到了,问他们是谁。皇上说:“我们是商人,今晚想在你这儿借宿。”老太婆让他们进屋里去,用好酒好菜款待他们。吃着,老太婆突然问皇上三位年轻的小伙子结婚没有,说她愿意把她的女儿嫁给他们中的一个。大皇子马上说:“把姑娘嫁给我吧。我发誓会好好待她,让你们享尽荣华富贵。”二皇子随后说,“他其实是个地道的花心鬼。若姑娘选择我,我保证好好待你们母女,同样让你们享尽荣华富贵。”小皇子已经定了婚,尽管姑娘比她的未婚妻要漂亮得多,也没有动半点感情。“既然这样,”老太婆说,“那么你们谁给我的钱最多我就让谁娶我的女儿。”两位皇子就飞鸽传书,让人把他们所有的财富都搬来。金银珠宝、古董、字画,把所有房间都填满了,他们还未能分出胜负。老太婆就去取两把宝剑出来,说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要两位皇子决战,谁胜了就能娶她女儿。
两位皇子来到院子里就仇深似海地打起来了。他们都想杀死对方,最后同归于尽。小皇子悲伤极了。皇上却不以为然,要小皇子马上和他回宫去。“你不想游玩了吗?”小皇子问。“不想了。”皇上回答说,“现在没有这个必要了。”他们于是向老太婆道别。老太婆已经知道了他们的身份,想把女儿嫁给小皇子,而姑娘也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他。皇上也没意见,只是小皇子说他已经有未婚妻了,不能娶姑娘。姑娘难受极了,老太婆说:“那让她做你的侍女吧。”这倒是件小事,小皇子同意了。
小皇子回到了宫里,不久就和他的未婚妻举行了婚礼。那天,老太婆让姑娘装做是为新娘送洗脸水去,却施法让她晕过去。然后,姑娘把新娘背到皇宫附近的大森林里,把她关在一间木屋里。这木屋被她施了法术,在里面的人怎么也出不来了。接着,姑娘变成新娘走进洞房穿上新娘服,盖上头巾。小皇子一点儿也没有发觉。可第二天,小皇子发现妻子很不对劲,最后怀疑她不是本人。小皇子就故意说:“过几天我们去看望你的母亲吧。”妻子说:“好啊。”小皇子问:“我们走路去还是坐车去?”姑娘心想走路多累啊,回答说:“当然是坐马车去了。”“那我们带什么礼物去呢?”小皇子又问。“我母亲最喜欢吃草莓,给她带些过去就行了。”姑娘回答说。真正的新娘的母亲对水果一点都不感兴趣,她最喜欢赏花。
借宿母女范文3
朱南的弟弟定于国庆结婚,我和朱南决定趁此机会回老家一趟。结婚一年多来,我们俩还只在婚前去过一次。朱南的老家是个风景优美的小县城。许多风光比所谓的度假胜地有过之而无不及。婆婆知道我们要回去,早早地就熬了甜酒,说是我最爱吃。
我给公公婆婆准备了许多礼物,朱南很高兴,主动提出马上就是中秋节了,要买点月饼给我父母,站在中秋专柜前,我一眼就看中了包装精美但价格颇为昂贵的礼盒装,朱南犹豫了一下,说,小米,这种东西贵就贵在好看罢了,其实东西并不见得就很好,依我看,我们买那种简装的就行了。货是一样的货,钱却省了不少,我一听,心里大不是滋味,这些天我给公公婆婆小叔丢的东西基本都是见好就买,根本没考虑过价格,他倒好,给我父母买几盒月饼还嫌贵,他也不想想,虽然和我父母住在同一城市,但因为工作忙碌,难得回家一趟。每每回去,总是又吃又拿的,偶尔买回东西,总得拿得出手吧。
朱南连在说,人少,买少点,省得放到坏也没人吃浪费了。我再也忍不住了,行了,买给我爸我妈,我爱买多少就买多少!朱南愣了一下,说,小米,我不是那意思:
我不理他,气哼哼地转身就走。
回到家还忍不住生气。朱南的小气,说起来真是源远流长了。早在结婚之前,他为了省钱,追求我的时候简直是绞尽脑汁想了好多招,比如什么水果用,整整一周都在买不同的水果送我当礼物,美其名曰既浪漫又美容:接着就是蔬菜周,整整一周都在用不同的蔬菜做饭给我吃,说是既营养又能减肥;实在躲不过去的时候,就趁着天黑在路边花圃摘朵花。说是特别的花送给特别的人:要不然就弄个草戒指,说是天下独此一枚,代表他永恒不变的爱情……可怜的我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一时间被他花样繁多的手段迷住了双眼,几个回合下来就答应嫁给他。结婚之后才发现,男人的抠门,是让女人最最难以忍受的一个瑕疵,剩菜不让倒,洗脸水还可留着拖地,袜子破了补补再穿,难得有个同学来,他不同意下馆子,让我带家里吃,我们总为这些事争吵。每次都不了了之。说起来我们是相爱的,可是次教多了,那心底里,就像有根刺,时不时地把心扎疼一下。
电话响起来,我没好气地接了,是朱南的弟弟,他说,嫂子,那两万块钱收到了,谢谢了我,我一头雾水,心里顿时闪过好些念头,嘴里只答着,嗯嗯,收到就好,不谢不谢。
朱南打开门走进来。我冷笑一声,你弟弟说收到钱了。朱南顿时不自然起来,轻咳一声,他买房子还差点儿钱,我刚好拿了点奖金……
我走进房里,砰地反锁上了房门。泪水顿时哗哗地就下来了一就在前些天,我说要和朋友一块买基金,让他给我点钱,他一脸为难地对我说,没有。转过背就给他弟两万块,敢情。他们家人才是一家人啊,我算哪根葱啊。原来,他的抠门仅仅是为我准备的啊。我怎么从来就不知道这一点!
2
一气之下,我请了公休假,独自一人去了广州,管它什么中秋节国庆节朱南打来电话,我只说,单位急差他也没多问,默默地挂了电话,
我借宿在朋友家里。朋友旅游去了,我一个人不是看电视就是睡觉 想起朱南一个人回老家,不知道要怎么应付公公婆婆的访问,心里不禁有些不忍 可转念一想,心肠又硬起来,细想想,我们结婚一年多来,说是AA制。但家里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我添置的,他的衣服基本也是我买,每一套都价格不菲,可他呢,有多少钱,钱用到哪,我根本没个数,过个生日,他最多也就送个吻糊弄我。这次的两万块算是无意间被我知道了,谁知道在这之前,他拿了多少去贴补他家里呢。
长假结束,我拖着疲倦的身心回到了家里。朱南在书房玩电脑,看到我回来,笑笑地迎上来,妈让我带了甜酒给你煮一碗你尝尝?
我不理他,自顾自洗了澡,然后坐在沙发上捏着电视遥控器,板着脸,对他说,我妈他们的老房子要拆迁,买新房还差点钱,问我们借两万块,朱南脸上的笑容凝结了,他说,小米,你是故意的,我昂昂头,算我借你的,我会还你!我打开包,把早已准备好的借条递给他,不等他回答,我就钻进了房里。
我的父母都是退休干部,换个新房子当然不需要我们出钱朱南说对了。我是故意的,我就是故意的。我倒要看看,他怎么回复我。
一连几天,他都格外沉默,我暗自给自己打气,这次决不让步 就在这时。他堂弟采了。带来了一大袋的柑橘,说是自家果园里摘的,新鲜得很。
紧接着他说这次来啊,有点事麻烦一下哥和嫂子。
我一听。立刻警惕起来。果然他说,想在城里开家音像出租店,手里还少点资金。
送走了堂弟,朱南叫住了我,小米,我跟妈谈过了,他们说房子的事不用我们操心了,我手里还有点钱,我看先借给堂弟吧,你觉得怎么样?
我硬梆梆地说,你的钱爱怎样就怎样,我妈那里的钱,我自己想办法!
好不容易才憋住了眼泪,我冲出了家门,迎头夜风一吹,心里疼得厉害,我想,这日子,成天就是钱钱,真是没法过了。
3
和朱南陷入了冷战,他好像也很忙,家里经常看不到他的影子,我找了一份杂志兼职编辑的活,钱虽然不多,好歹多点收入朱南的态度一下子让我警醒了,假若有一天我们离婚了,我的吃住行,都是一笔不容忽视的开支,我得在金钱上好好下点功夫。
很快就是元旦了,这一天,家里突然来了两个特殊的客人。一住穿着朴素的中年女人,带着一个年约11岁的女孩。说是要找朱南。我说朱南不在家。那中年女人就拉住我的手,说,你是朱南家里面吧。朱南真是个好人啊,我们母女俩一辈子感谢他、乡下没啥好东西,就点鸡蛋,你留着吃,自家鸡下的,蛋好着呢。
一问才知道,原来在一次三下乡活动中,朱南认识了小女孩,小女孩自幼没了父亲,全仗着母亲做点针线活维持生活和供女儿上学。朱南得知情况后。立刻决定资助她上学,直到考上大学。还出了两千块钱,帮助中年女人开了一家小小缝纫店。这次母女俩是特意上省城来感谢朱南的。
我的心不禁一动,总以为朱南的钱都用在他自己家人身上了,却不知,他的心地,比我想像的要善良。
晚上我便主动做了饭等待朱南,他很晚才回来,看上去十分疲惫,看到我,他的眼睛一亮,我所熟悉的笑容又浮现在他脸上。我突然感慨了,这些日子以来,我们的心里有了芥蒂,有多久没有同桌吃饭,有多久没有好好对彼此来过了?
我给他盛了碗汤,他说,老婆猜猜,我给你准备了什么礼物?我怀疑地看着他,不会买了什么昂贵的礼物来哄我吧,他从身后递过来一个透明罐子,里面装满了剥好的红瓜籽。我知道你最爱吃这个,我忙里偷闲剥的哦。采,祝你新年快乐!
我又是羞恼又是好笑。这个人,永远是这招。可心里也甜蜜蜜的,接过罐子,朱南
又说,老婆,我需要你帮个忙。
什么忙?
他说,嗯,你能不能帮我跟爸妈借点儿钱?
我吃了一惊,霍地站了起来,我说呢,这么好心帮我剥瓜籽,原来是为了借钱,这次又是谁啊?小姑还是表舅?你们家的人,全都喜欢黄鼠狼给鸣拜年――不安好心!
朱南也生气了,小米,为什么一提到钱你就激动得不得了?犯得着吗?谁愿意做穷人?谁愿意天天借钱?要不是没法子谁愿意看你脸色啊!好,我朱南从今后再跟你提个钱字就不足男人!
他转身就出了家门,把门关得砰响,我气得浑身发抖,他还有理了。
我在电脑前,只花了二十分钟,就打好了离婚协议书,行了,这婚我受够了。什么爱情,爱情在金钱面前,总得灰溜溜败下阵来。
4
离婚协议书搁在桌子上,朱南进进出出,不发一言。还没等我跟他计较,我父亲突然心脏病住进了医院。
接到电话我和朱南立刻就赶到了医院,父亲已经度过危险期,母亲一夜之间老了许多,她守在父亲身旁不肯离开。朱南示意我把母亲拉走,他说,小米,你放开,爸这里有我看着。
父亲并无大碍,但医生说得住院观察一段时间。我要照顾母亲,于是,在医院守护父亲的担子全落在了朱南身上,短短几天时间里,他变得格外憔悴。我觉得过意不去,煲了汤给他,他一边喝一边说。呵,好香,要是能喝一辈子就好了。
我假装没听见,心里却难过了、如果我们俩能在爱情和金钱之间找个平衡点,或许,这日子还能过得下去吧,可是。爱情里掺杂了金钱,又怎么能继续下去呢。我实在厌倦了为了金钱和他争吵、即便现在不记过去,将来我们也会为此不和,那还不如早点分开,长痛不如短痛。
父亲出院的时候,是朱南结的账,我要把钱给他,他说,不用了,我坚持要给,都要离婚了,还是分清楚的好。于是他说,真的不用了,这钱都是保险公司给付的。我有点奇怪,干嘛保险公司来啊,他就笑了,我给爸妈都买了重大疾病险,我有点不好意思,是吗,我怎么不知道?他说,咱们刚结婚的时候就买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准备总比没准备的好。我给咱们家人一人都买了两份。
我啊了一声,说不出话来,看我低下了头,朱南趁机说,其实啊,我不是天生就抠门啊,我只是认为。钱呢,要花在刀刃上,没必要的钱,就不妥浪费。你说是吗?小长,他伸手递过采一张请柬,我的小店开业,敬请光临指导!
我吃了一惊,你开店也下告诉我。
他很委屈,你在气头上嘛,我哪敢告诉你。
我跟在他身后,去到步行街,看到了他的小店――小米 店里摆放着各式各样漂亮炫目的饰品,好些女孩子凑在柜台前颇感兴趣地张望着,原来这段日子,朱南到处筹措资金,就是为了开家自己的小店,我眨眨眼睛,心里顿时软下来,嘴里还不服气,干嘛乱用我的名字!他摸摸鼻子笑了,这个店就是为你开的,赚到的钱全供你支配,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这样,看你还说不说我小气了。
他伸手揽住我肩膀,低声说,以后不可以动不动就说离婚了要知道,我再抠门,也是为了这个家啊,你知道现在物价多高吗,以后我们还要养孩子,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是多少,你知道吗?姑奶奶啊,叫我怎么不抠门!
借宿母女范文4
千顷洼是衡水湖的前身,曾经是一片自然湿地。那时的千顷洼时涝时旱,变化无常,涝时整个地区成为一片;旱时仅洼地有水,成为大片良田。因此洼里散布着不少村落,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早巳习惯了几千年来水进我退、水退我进的耕种生活。
千顷洼田地几万亩,农民怎么也种不完。涝了,旱了,对村民生活影响也不大。想起当年,顺民庄一位憨厚的老伯咂着自制的卷烟,笑呵呵地说,“田地没数!随便种,那么多地,怎么种得完啊!想上哪种就上哪。种一年吃五年啊!”
除了修水利对付旱涝,几千年来人们乐天自足地生活在这片洼地里,生生不息,他们似乎从没有想过这个地方还会变成别的什么样子,他们耕种着,收获着,生活着,似乎和自然达成了一种默契与和谐。
忽然有一天,千顷洼变了,那里的农民也从此告别了早已习惯了的默契与和谐,开始了命运的漂泊与动荡。
时间回到几个特殊阶段:1958-1972年,1973-1985年,1986年至今。
1958年,千顷洼涌进了几万人,三十八天后,变成了一个大水库,而祖祖辈辈生活在千顷洼的农民离它而去……
“我们是农民不像农民,渔民不像渔民,农民没有地,渔民没有渔民的政策,也有人说我们是‘无地的农民’”。这是我在衡水湖采访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顺民庄村支书董海水一家的经历也许就是这些千顷洼农民的缩影。
2005年4月26日下午,我走进了顺民庄。这是一个四面环水,唯有一条小土路伸进去的小村子。忙了一上午刚刚回到家的老支书热情地接待了我。已经66岁的他,从20多岁当村干部到现在还在忙碌着。
我的问题将老支书的记忆带回到了的年代:“1958年修水库时,政府组织当地村民搬迁,合并到别的村里。别的村人家还有点自留地种点菜什么的,可我们外迁来的人什么也没有,住简易房,吃大食堂。”这是千顷洼的农民第一次搬迁,除顺民庄外,还涉及北关、绳头等几个村1000多口人。而他们离开后的干顷洼,仅仅三十八天后就变成了一个大水库,几个村一万多亩耕地和房子全部被淹没。
“1958年修水库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前期为了行洪,后期为了灌溉,提高粮食产量,还有保京津铁路……”老支书说。
修水库是国家的需要,全局的利益,舍小家顾大家,他们能理解。虽然政府对移民的生活进行了安置,但是故土难离呀!千顷洼在他们心中总有一种牵挂。水库修好后连续几年蓄水,但由于在平原地区修水库,只顾蓄水,不顾排水,结果带来的是白花花的一片盐碱,并没有出现人们预期的效果。1962年,只好提闸放水,水下的耕地又显露出来,招引着那些迁走的农民,争先恐后地回到了它的怀抱。可是,千顷洼除了一片土地外,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得重头开始,一边重建家园,一边重新耕耘起自己的田地,直到1972年。说起那次搬迁,村民们记忆犹新,因为那是他们第一次见识什么叫水库,而为了这水库,他们有了第一次集体搬迁和“借宿”它村的经历。并从那时起,他们就与动荡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3年,老天爷降雨多了起来,水库自然蓄了水,第二次失去了土地的农民,成了最早进城的农民工。
老支书给我讲了一段至今难以忘怀的经历。1973年水库又蓄水后,村里有60人由当地政府安排到衡水市当了工人,种粮的转成吃商品粮的了。其余百分之七八十的人没办法安排,后来老支书通过在天津工作的表哥的关系,带着村里100多人去了天津,搞起了建筑。“那时还没有外出打工这一说,如果没有五级(村、乡、县、地区、省)证明,施工单位哪敢接收外来打工的?我们属于政府特殊照顾,要不然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为了开证明、盖章,我光跑省上就好几趟。”老支书说。
“到天津打工,一下子变换了身份,换了生活环境,适应吗?”我问。
“刚到天津时不适应,农民一家一户,同父母、孩子一起生活惯了,到那儿一年才回一次家。吃饭也不适应,在家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在那儿就不行了,100多号人,只能吃馒头炒菜。住的条件也差,十多个人睡一个大通铺……”老支书说。
当时卖了农具和牲畜,外出打工,这是千顷洼的农民头一次离开土地进了城,这恐怕也是最早进城的农民工。从农村到城市,由种地的变成盖楼的,这种身份转换的巨大反差,给他们带来诸多不适应,一部分人打了退堂鼓,最后搞建筑的只剩40多人。
1973年后,随着一些水利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水库也在断断续续地蓄水、引上游水,但水量时大时小,1981年到1984年因上游缺水,一点水也没有蓄上,水库停蓄。这期间,搬迁出去的、外出打工的农民大部分又回来重操旧业――置办农具、买牲畜,种地。千顷洼农民的命运就在洼里有水无水、水多水少中来回晃荡。
回忆起带着村民在天津搞建筑的那些日子,老支书十分感慨,他们从农民摇身变成了建筑工人,靠着他们的勤劳在天津成了一支小有名气的建筑队。但是,他们也饱尝了农民工的苦楚。因为他们的身份,因为一身土里土气的打扮,因为囊中羞涩而有一种说不出的别扭和尴尬,成了身在都市却又远离都市的异类。他们在困惑和迷茫中奋斗了近10年,最终还是回到了故土一一千顷洼。如今,我们可以从城市里成千上万的农民工身上见到他们几十年前的影子。
1985年,水库又开始蓄水,并从外往里调水,作为水库的今生终于稳定下来。这一次,千顷洼农民的命运也彻底改变了――放下农具,操起了渔具。
“刚开始打渔时,不会撒网,也不会摇船,头两天上船头晕,还没见着鱼呢就晃,晚上回来躺在炕上还晃哩……”这是绳头村村长魏宝根给我讲述的他们当初学打鱼的情景。
“从哪儿学的打鱼?”
“请白洋淀、山东的师傅来教。我们自己没船,也没渔网,就给师傅打下手,一个礼拜学会撒网,两三年才基本都学会了……”魏宝根提起学打鱼的事,仿佛又回到当年头一次上船时的情景,连比划带晃悠地说。
自1985年开始,衡水湖作为水库的功能日趋完善,除自然蓄水外每年还从外往里调水。千顷洼农民的命运从此彻底改变,成了渔民。这是千顷洼农民第三次折腾了,村民们说:“经常是种了,淹了,有水时卖牲口、卖农具,没水了再买牲口、买农具,这么来回折腾,每次都损失很大”。他们经历了农变工,工变农,农变渔,身份几年一变。
近20年过去了,这些“半路出家”的渔民究竟是怎样过的呢?我又一次走进了顺民庄,耳闻目睹了他们的生活状况。
2005年4月27日清晨,我来到 顺民庄。
晨曦中,月亮的影子还留在湖面上,只见陆陆续续从各家院子里出来两个人,一人扛橹,另一人拿个大铝盆,径直走向湖边。解缆、撑篙,摇橹,不一会儿就消失在蒙胧的湖中了。老支书一家三口出来了,女儿翠敏和她母亲上船朝着湖里划去了,老支书另划一条小渔船载着我也进了湖。
翠敏摇船,她母亲起网,我注意到开始起的几个网都没有任何收获,但她们还是一个接一个地继续起网。
上午近10点,翠敏母女俩回来了。小船靠岸后,翠敏端着满满一盆鱼上了岸,放在小推车上径直来到收购点,过秤,装箱,收购鱼的姑娘将数量和价钱记录在小本子上,翠敏一家的鱼就算卖完了。我估算了一下,翠敏一家今天收入大概50块钱。
我问翠敏:“今天逮的鱼比平常多还是少?”
“一天逮30多斤鱼就是最好的了。”翠敏说。“打鱼没保证,有时遇上刮风下雨就无法下网,很可能两三天一条鱼也没有。我家前天刮大风就没出去。有鱼和没鱼的日子平均下来,每天的收入可能就是几块钱。”正说着,又来了一位中年男子卖鱼,他今天打了14斤鱼。相比之下,翠敏一家这两天运气不错。
我跟着翠敏到了她家,一家人开始吃早饭,这时已是上午十点半了。
“今天鱼也卖了,下午就没事了吧?”我问大妈。
“吃完早饭还要摘网,就是把挂在网上的水草等杂物一点点摘去,很费功夫的。”大妈说。
“然后呢?”
“吃过中午饭,下午三四点钟再去下网……”
大妈说她今年59岁,自耕地被水淹了后就开始打鱼,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但是一天不出去,一天就没钱,这日子还得过呀。村里像大妈这样年龄还打鱼的人有不少。早上我就碰到一位69岁的老人仍然在打鱼,他说:“不逮鱼没办法,孩子上学一年得3000多块钱,每天生活至少也要十几块钱。”
下午,老支书带我在村里又访问了几位老人,家家户户已被“逼上房梁”。落满灰尘的几件老旧农具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些农具还有用吗?”我问。
“没用了,可也舍不得扔呀……”一位老伯叹了口气说。
“种地和逮鱼比,哪个更好?”
“老年人大多不会打鱼,更愿意种地,30岁以下的年轻人愿意打鱼,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种地了。”老伯说。
在几十年的晃荡中,最终操起渔具的千顷洼农民,虽然现在家家户户院门外挂的渔网和湖边的小船,表明了他们现在的身份,但是曾经的农耕历史依然让他们留恋。村民孙家才说,我们村原来每人差不多20亩耕地,每亩按现在的收入500元算,衡水湖蓄水后,全村每人一年就“奉献”了一万元,而得到的国家补偿还不足100元。逮鱼一年最多4个月,即使不算成本,每户一年收入也就四五千元。近两年,看着周边种地的农民,每亩棉花一年就能收入两三万元,孙家才他们更感到没有了土地好像没有了根,东一把西一把的日子,就像每天在渔船上晃荡。他们说:“说得不好听点,我们现在是死无葬身之地。村里土地被水库淹的时候,一些土葬的祖坟也被淹了,现在我们村仅有的陆地就是那条通往外边的土路,新坟只能建在路边上。可是近几年要搞旅游,规定路边不能有坟。”
衡水湖保护区的建立,对这些失地农民来说又多了一些限制。他们面对的是一道比一道更难跨越的门槛。
“过去吃粮、吃菜、吃肉都是自己种自己养,现在猪不让养,鸭不让养,全部靠买,每天至少要十几块钱才能维持生活。”村民们说。
正当这些失地农民筹划着利用水面养鱼、养鸭、搞旅游……不断地寻找新路子还没有眉目的时候,2000年,以保护湿地鸟类及其栖息地为主要对象的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建立了,无疑又对老百姓多了限制。因为要保护衡水湖不受污染,养猪、养鸭被禁止了;老百姓过去用网箔(俗称迷魂阵)捕鱼,因为它不分大小鱼一块儿捕,并对鸟类造成伤害,所以必须改用扎网;有些人搞起旅游,为游客开船,因为柴油机船对湖水有污染,被政府统一收购;近几年,政府从保护资源的角度出台了长达4个月的休渔期,期间,老百姓没了生活来源……从公共利益的角度来说,这些措施本无可非议,但是在这过程中,老百姓废了网箔买扎网,缴了旧船买新船,又一次受损。
自然捕捞受到限制,这些失地农民又盯上了人工网箱养殖,但谁知又是一堆困惑在那里等着他们。
“我从20岁开始当村干部,当了50多年,没受过处分,尽是奖励,可现在真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北关村72岁的老支书王大卷无奈地说。
原来,各村耕地被水淹后,乡政府划出一些水面给各村集体经营。北关村自1993年开始搞网箱养鱼,鱼塘承包。10年后的2004年,村里开始新一轮鱼塘承包。但是申请承包的人多,水面有限,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于是为承包鱼塘的事,在群众之间、村干部之间意见不统一,闹了几个月毫无进展,进而导致当了50多年村干部的支书王大卷和村主任辞职。
失地的农民们在接受保护区管理的同时,没有放弃致富的愿望。两年前,绳头村的支书和村长带着村民跑到山东学习蒲草编织,因为衡水湖里长着大量的蒲草,不用的话,就烂在水里了。他俩说:“以前割蒲草直接卖给山东,这两年开始搞蒲草编织。我们专门去山东、吉林、唐山了解行情,把人家的样品拿回来给村民看。2004年保护区又组织村里老百姓去山东学习,我们村去了10个人,秋后又把师傅请来,教了12天,学会了5种编织,20多户学会了。村里拿出一部分资金买模具,但现在因规模小,数量不多,还没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