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的住宅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蟋蟀的住宅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蟋蟀的住宅教学

蟋蟀的住宅教学范文1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生活情境教学

一、引言

笔者认为,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性与生活化的学科,只有提升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才能使其与现实生活构成一定的联系。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其知识内容更应体现学生实际生活的运用能力,让文本教学回归生活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围绕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改变思路、思考角度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强调其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与实践,从而实现检测知识的掌握以及提升学习效率。

二、简述小学语文生活情境教学

1.课前准备

笔者认为,要实现小学语文生活情境教学的深入浅出,必须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以及学习活动的开展,让其能够对教学目标与现实生活有着一定的认识,如,在教学《蟋蟀住宅》前,教师可设计问题:“同学们,你们想去观察大自然中哪些动物的住宅(巢穴)?”如此设计,既能丰富学生的休闲活动,又能为教学做出良好的铺垫。

2.生活情境教学的开展

生活情境教学的开展,其作用是联系课本内容以及现实生活,进而全面性地提升小学生听、说、读、写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从而学习与掌握课本中的知识以及其教学内涵。例如,在教学《蟋蟀的住宅》中,为了让学生更贴近自然生活情境,可预先购买一只蟋蟀放入笼中,可设计问题:“同学们,这个小东西你们生活中见过吗?知道它的名字吗?”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总结学生的回答蝈蝈、蛐蛐、蟋蟀等,教师可引出“蟋蟀”二字如何书写的教学,并提问关于生活中蟋蟀所拥有的本领(好斗、唱歌、建住宅),并围绕“蟋蟀的住宅”进行展开活动讨论,并取得其教学成效。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带有情感地齐声朗读,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与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手法,最终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这样再次把精神回归于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去体会与实践这种精神。如,帮助父母做家务、做社区义务小志愿者等,把语文所传达的内涵精神融实践生活中,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与思维能力,更能提升其个人综合素养。

蟋蟀的住宅教学范文2

一、转变观念,变教学为导学

要突出“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就必须确定“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把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当作教学的一个专门的独立的任务来完成,当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来对待。关注小学生学习的过程,该引的引,该点的点。以往那种注入式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沉闷和程式化,小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语文成绩难以得到真正的提高,学生处于听众的地位,即使有时能举手回答问题,也不过是配角罢了。因此,要破除急于求成,包办代替的做法,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树立相信学生的意识,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小学生,让学生自主决定自己学习的进程轨迹。从而达到自我控制,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境界,使小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有收益,提高素养,让学习过程辉煌。

二、激发小学生兴趣,使小学生主动去学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铁匠在打铁以前便先去把铁打热……一个做教员的人在传授小学生知识之前,必须同样先使他的小学生渴求知识。”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之母。”学习有了积极性,才能事倍功半。在日常教学中,我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采用语言激趣,设置悬念,创设情景,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等教学方法,做好导向作用,让小学生探究潜能与欲望有所指向。如教学《蟋蟀的住宅》一课时,我借助课件展示――老师漂亮的住宅和蟋蟀的住宅,让小学生对比,直击课文内容: “孩子们,谁的住宅大?漂亮?”生:“老师的漂亮。”师:“对,可老师的住宅一点也不出名呢,出名的却是蟋蟀的住宅。老师还真有点不服气呢,现在我们一起去参观蟋蟀的住宅,看看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独特之处,好吗?”小学生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就顺即引导小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这节课中,我一直让小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我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方式,让小学生先知道蟋蟀住宅出名的这个结果,再寻求出名的原因。这样,小学生有了一种强烈的自主探索的欲望。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愈来愈浓,真正使教师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

三、指导学法,让小学生学会学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学法引导,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交给小学生,让小学生学会自己学,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单位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

在教学中,要改变学习的被动状态,有意识在教给学习方法,使小学生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教法,指导小学生学会不同的学习方法,其目的之一在于教给小学生学习的方法,即授之以渔,也就是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多创施展才能的空间

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让小学生根据明确的目标导向,更要善于创设条件,为小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应该给小学生提供更多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让小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学习活动,使小学生更多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的快乐,让小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中,自主地探索,获得知识。在教学中,我采用小组合作式教学,在开展小组合作时,我认真编设学习小组,按座位就近四人一组,按学习能力有机组合,指定组长负责本组学习讨论活动的开展,发挥“小能手”作用。集体交流时,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四名成员先后分别汇报发言,也可以先由组长主要发言,其他成员补充。这样,让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更多了。

另外,我还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如:开展制作手抄报和读书笔记展评活动、故事会、诗歌朗诵、词语接龙、口语交际课等,同时指导小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孩子们导航,提议学生广泛阅读文学、史地、生物等通俗少儿读物,让他们在书本和报纸,甚至网络上寻找自己喜欢的内容,从中学生可以得到丰富的知识。这样学生的课堂学习得到巩固,自主学习得到了延伸,为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多练习,多活动,增长知识,开拓知识视野的平台,发展了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

五、感受成功喜悦,让小学生乐学

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引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为每个学生都提供成功的机会,力求使小学生有所获。在教学中,我采用分层式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使所有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快乐地学习。

六、培养小学生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小学生自学能力贵在坚持,要做到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决不能一步登天,切忌一暴十寒。要做到逐步引导,长期坚持,根据小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进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蟋蟀的住宅教学范文3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应变“先讲后练,以讲为主;先教后学,以教为主”为“先练后讲,以练为主;先学后教,以学为主”。从而把由教师灌输的讲读过程,变为生动的学生自学的阅读过程,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下面介绍几种经过反复实验而确立的有效教学模式:

一、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引导学生自学课文中的某个重点段落,然后集体讨论,教师相机指导深化,以“主”带“次”,理解全篇。

如:《小音乐家扬科》的自学可以这样安排:

1.从解题入手,抓住重点。出示思考题:从课题《小音乐家扬科》中,你觉得课文应写些什么?扬科成了音乐家吗?

2.编列提纲,理清层次。自学课文,思考:扬科喜爱音乐,课文写了哪些事?除了写扬科喜爱音乐,课文开头还交代了什么?扬科的结局又怎样?从而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层次。

3.出示习题,指导练习。围绕下列问题,准备自学讲析课文重点:(1)扬科是怎样欣赏大自然中的“音乐”的?(2)扬科怎样陶醉在旅店的音乐声中的?扬科爱小提琴,设想他是怎样想的?(3)扬科看见地主食具间的小提琴,又是怎样想的?“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在讲述第三点时,可结合观察课文的插图,想象描述当时环境和扬科的心理活动。

4.自学课文,尝试讲析。学生先按自学要求,自学课文。第二步分小组讨论,排疑解难,互相补充,准备作尝试性讲解分析。第三步学生尝试讲解分析课文重点,注意发挥想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学生评析时,教师相机点拨,以加深拓宽,落实训练。

二、抓住思路,理解课文对思路较明显的课文,通过抓住文章思路的方法,去分析理解课文。

如《桂林山水》一课,有经验的老师是这样安排的:

1.审题,预测思路。出题后先提出桂林在地图上的位置,然后让学生思考:(1)看了题目,你认为文章是写什么的?重点应该写什么?(2)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以设置悬念。

2.感知课文,理清思路。通过以下“练读”,理清文章脉络:(1)哪几段分别写桂林的山和水?(2)课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3)在段落结构上,本文有什么特点?给课文列思路图。

3.阅读分析,理解思路。教师激情朗读,学生自读体会。指名列思路图,全班评析。在评议中,渗入必要的词句和读写训练,并组织质疑。

三、抓住中心,理解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中心词或中心句。然后以此作为自学题统摄全篇,读懂课文。

如《草船借箭》一课的自学题可以这样设计:

1.初读课文,掌握课文大意。思考“草船借箭的原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又怎样?”

2.找出中心词,统摄全篇。明确“草船借箭”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直接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心词语:“神机妙算”,并理解什么叫“神机妙算”?

3.细读课文,抓住主线。思考: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自学“借箭”一段时可启发学生找出描写第三天四更时的景色和诸葛亮与鲁肃的问答,借箭的巧妙调度等情节的重点词语。如“大雾漫天”“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笑着说”“……只管……就……”等,还可简单地勾划出受箭时船头船尾的方向变化。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归结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方面。当堂讲解,集体评议。

4.反复诵读,深挖开拓。有感情地朗读,体味诸葛亮成竹在胸、足智多谋的气度和周瑜妒贤忌能、心胸狭窄的性格。

四、抓住提纲,理解课文要求学生列出课文的详细提纲,并以此深入理解课文。教师可在学生讨论评议时相机诱导。

如《蟋蟀的住宅》一课的自学题可以这样安排:

1.联系已有知识初读课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蟋蟀的知识,了解蟋蟀的特点。尝试讲述对蟋蟀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初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

2.细读课文,编拟提纲。先归纳每个自然段的提纲,后再根据分段,写出段意,然后集体交流讨论,充分评议、修改。教师从中点拨。吸收反馈信息,作针对性的重点讲解。

蟋蟀的住宅教学范文4

一、利用课文内容改写

利用课文原有的内容,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进行语言训练,对课文内容进行“再创造”,达到锻炼写作、加强理解的双重目的。例如,研读了《蟋蟀的住宅》一文之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以蟋蟀自述的形式,写一写蟋蟀是怎样建筑自己的住宅的,让学生对蟋蟀的住宅有更鲜明的印象。

想象意境、体会诗情向来是诗歌教学中的一大重点,在学习古诗之后让学生改写古诗,既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又进行了一次多样化的写作训练。如读了《游山西村》这首诗,让学生展开想象,把作者陆游在丰收之年,在农村做客的情景写下来,最好能加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二、利用文本空白扩写

引导学生把课文某些精练的文字或一笔带过的略写内容展开,详尽细致地描述其具体情形。比如在《去年的树》一课中,写了鸟找树的故事,那么树在被砍前又是怎么记挂小鸟、等待小鸟的呢?请学生展开想象写一写。这样的训练意在以补白的方式,让学生从树这个角色出发,体会它对友谊的忠诚。

又如学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作者肖复兴那天在叶老先生家做客,会是怎样一种情景呢?叶老先生是怎样热情招待这位小客人,又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小作者又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学生通过发挥想象,对文章内容进行补白,使叶老先生的人物形象更丰满、更鲜明。

三、利用精彩语段仿写

帮助学生加强内化课文词句,丰富语言积累,应该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围绕文本的精彩语言作一些仿写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积淀、习得语言的意识,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教学中教师抓住文中的特色句式进行仿写训练。如学了《七月的天山》,可以让学生回忆《桂林山水》一文,仿照《桂林山水》第2、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七月天山的雪水、森林或野花。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四、利用结尾空白续写

许多叙事性课文学生读完以后意犹未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总想探寻事情的进一步发展。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沿着原文的思路或根据课文创设新的情境让学生继续写下去,让文本的空白得到填充,给课文画上一个更为圆满的句号。如教学《巨人的花园》,让学生续写巨人和孩子们生活在美丽的花园,以后会怎么样呢?展开想象,把这个童话写下去。激发想象,让美好的故事在孩子们的笔下衍生,同时能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到:有孩子的花园才会生机勃发!幸福要与人一起分享!又如学了《小木偶的故事》,小木偶经历了曲折之后,继续在外面的世界闯荡,他还会遇到怎样的经历呢?请学生运用合理的想象,编写童话《小木偶的故事之二》。通过抓结尾续写,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随文练笔的方式引导学生读写结合,不仅提高了阅读教学的质量,而且增加了习作训练的密度,减缓了习作训练的坡度,培养了全体学生对习作的良好情感。

五、利用学习感受拓写

所谓“拓写”,就是以课文为依托,紧扣其内容,让学生在充分理解它们的基础上,在课后竭力搜集文字、图片等各种与课文相关联的资料,然后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读写结合的综合训练。“拓”,即拓宽,所以“拓写”既要紧扣课文又要走出课文――紧扣课文,就是“拓写”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课文内容作为“原始素材”;走出课文,就是不拘泥于课文内容,而且要据此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进行生动的创新,要尽力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听广播、观看电视、查阅书刊、亲自实践,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努力让他们把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写出具有独特“个性”的短文来。例如,《触摸春天》教学之后,引导学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或是通过电视、报纸书籍等,你一定遇到过或了解到一些身体有缺陷,却仍然热爱生命、快乐生活的残疾人,请把你所了解到的印象最深的人或事例选择一二写下来。”以此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弱势群体,用他们顽强生活的精神激励学生不断前进。又如学了《圆明园的毁灭》,作为内容拓展,可以模仿课文写法,写一处古迹的毁灭或破坏(如:《敦煌莫高窟的破坏》),通过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完成仿写,达到技法的迁移。

蟋蟀的住宅教学范文5

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求知欲。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求知欲是学生对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内部动力。例如,以《春天》为题的作文,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春天到来后的景象:天空、阳光、风雨、山光、水色、花草树木和昆虫鸟雀,以及人们的生活情景的特征,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曾无数次接触过却未注意过的东西,给学生以自由,保护他们从实际生活中获得知识的欲望。这样做,比让学生在室内闭门造车“憋”出的作文,无疑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设置这样得当的教学环境,能够有效地启动学生的好奇心。

二是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最好形式就是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就某一问题做即席回答,并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学生严密思考后再做出回答。例如,在给学生分析《蟋蟀的住宅》一文时,学生默读完全文后,要求学生对“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子”这一问题马上做出回答。这样做,能够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与语言密切相关。学生掌握的词汇越丰富,语言表达能力越强,学生思维的准确性、系统性与灵活性就越强。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训练学生的书面文字表达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主要包括习作和听说训练两方面。习作是一种书面表达方式,它可以把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和各种语言表达方式与训练熔于一炉,发挥语言诸种因素综合训练的作用。学生在习作过程中,首先要观察和感知事物的外部表象,然后发掘其内在的东西,认识其本质,再经过归纳整理,概括为书面文字。通过反复训练,可以逐渐提高学生通过口耳交流思想的能力,达到思维严密、表达清晰,要言不繁。

蟋蟀的住宅教学范文6

关键词:教学细节 捕捉 预设 生成

一、捕捉细节,闪动智慧的灵光

教学细节是一个包含着现实的或潜在的师生互动的语言和行为单位,具有独立的教育学价值和意义。它形成和产生于特定的教学现场(情境)中,并推动和促进着教学现场(情境)的进一步发展;它可能是教师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也可能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无疑它是一个局部甚至于是一个细部,但却具有分析和评判的意义和价值。透过教学细节,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

课堂中正是有了这样灵动的“细节”,我们的教学才那样充实饱满。但成也在此,败也在此,如果在实践中操作中,我们没有及时发现或妥善处理这一个个小小细节,那反而会适得其反。请看下面一则案例:

【案例】听一位老师教学《蟋蟀的住宅》一课,请学生思考蟋蟀的住宅的可取之处是什么、不足之处又是什么?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个个畅所欲言,教师脸上闪耀着兴奋和自豪。这时候,又有一个学生举手,教师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让他站起来回答,这位学生说:“老师,黑板上”蟋蟀“少了一点。”教师脸上顿时暗了下来,“哦”了一声,转过身把黑板上的字改了过来。(可能因为是公开课)这位老师忽然又想起了什么,说:“XX同学虽然平时上课不太积极,可是今天却很细心,我们表扬他。”学生听着老师的口令,机械地“啪啪啪”,响起了几声掌声,XX脸上也不知是什么表情坐下了。应该说,这位学生是个细心的人,而这位老师虽然及时对他进行了激励性评价,可这表扬的背后是否带有一种“高高在上”的评判味呢:你平时学习是不认真的,今天也没有动脑筋。学生听后的感想如何呢?如果换一种评价:XX同学发现了一个大家不太注意的细节,真不简单!或者是:XX,你敢于指出老师的错误,真佩服你的勇气!这样效果是否更好呢?

细节是机遇也是挑战。就像这位老师的激励性评价,它并不是秀一秀、演一演,它是一种理念,一种必须时时渗透在老师的教育思想中,处处落实在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的理念,只有这样,我想“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才能真正深入到我们的教育中,细节虽小,但内涵深远啊!

二、预设细节,生成精彩的瞬间

文本是由细节组成的,把握细节是解读文本的钥匙;文本又是靠细节支撑的,解读教材,其实就是通过对文本诸多细节的析读把握全文。如一个生动传神的词语、人物个性化语言、画龙点睛的句子等,对这些地方的理解、揣摩、品味往往可以成为解读文本的突破口。对文本细节的处理,一般来说,教师可以在备课时预先设计好,也有一些需要课堂教学过程中互动生成。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重视,也体现了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我们教师应该关注文本细节,因为这些细节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可感的东西,可以通过对文本的反复阅读发现细节,并以细节为基础,从细节突破,容易使教学落到实处。而忽视细节,贪大求全,无法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

从某种意义上说,细节决定成功。“窥一斑而知全豹”,把握细节是洞悉全文的窗口。当然,强调文本细节也并不是面面俱到,处理文本细节,仍旧要有“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果断,要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气魄,善于抓住文本典型的细节来组织教学。学语言、品语言、用语言,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和目的。只有将文本解读细化、精化,才是真正的语文。

精彩的教学细节不仅可以使教学过程具体、丰富而充实,而且可以使教学过程充满诗意和灵动,充满智慧和创造。其实教学的细节就是一句话、一个表情、一次错误,教师只有敏锐地发现这些精彩的细节,耐心扣问,静静倾听,深入挖掘,有效生成,才会走进学生心灵,走进文本教材,实现精彩生动的课堂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建华.让教学细节更有价值.教育在线.

2.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