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坎坷的读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坎坷的读音范文1
关键词 新闻评论 星巴克
一、相关概念综述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代表着媒体对评论对象的态度和倾向。随着网络媒体以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新闻评论应运而生,不仅拓宽了新闻评论的生产和传播渠道,还延伸了新闻评论的“产品”价值。网民新闻评论则是网络新闻评论中最活跃的部分,是社会公众借助网络媒介,对当前热点事件和社会问题表达的意见。传统新闻评论要求作者运用真实恰当的证据来论证提出的观点,但网民评论更倾向于“一句话评论”,简单地表达自己的看法,通常情况下缺乏必要的逻辑论证和事实依据。而网民评论互动性、即时性、监督性等特点也进一步拓展了新闻评论的社会影响力。
舆论是绝大多数公众对于公共事务的合意,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童兵认为,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舆论监督是舆论重要的社会功能。广义的舆论监督指公众对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和现象进行监督,尤其是对国家公共权力的监督。事实上,舆论监督作为监督实践中最有效、最快速的方式,其威力是来自背后强大的民意表达。尤其是在网络媒介环境下,形成了一种“共景监狱”模式,社会公众打破原来信息不对称局面,成为了社会监视的“主体”。同时网络媒体也延伸了公众舆论监督的方式和手段,他们可以迅速形成对某一议题的关注和讨论,有利于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和范围。
网民新闻评论延伸了公众的表达权和话语权,拓展了舆论的监督方式,同时也不知不觉地改变着舆论的生态环境,影响着舆情的发展进程和轨迹。本文把网民新闻评论和媒介舆论监督放在同一个典型案例中进行分析,旨在从网民新闻评论引起舆情反弹这一表面现象出发,反向分析央视等传统媒体舆论监督中是否存在现实问题。
二、实证案例分析
2013年10月20日,央视《新闻直通车》节目中,记者比较了星巴克中杯拿铁在芝加哥、伦敦、孟买和北京四个城市的价格,发现北京售价最高。而且,星巴克出售的由中国制造的马克杯,加上关税和运输成本,在美国的售价竟然比国内还低。央视在节目中抨击星巴克在华“牟暴利”,违背公平贸易原则。很快《人民日报》也加入到指责星巴克的队伍中。多家媒体如《京华时报》、《环球时报》、《华西都市报》等都积极跟进报道或发表评论。舆情爆发之初,星巴克成了众矢之的,受到多方质疑,陷入“价格歧视”的风波。10月21日,“星巴克中国”官方迅速作出回应:中、美市场的价格不能基于同一标准来进行比较,但这一声明还是引发不少争议。于是星巴克官方再次作出回应:内地售价高的原因在于前期成本投入高。
权威媒体和星巴克的持续博弈,使得这一舆情事件的关注度持续走高。广大民众对“星巴克高价卖咖啡”这一现象也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意见,并展开激烈的讨论。新浪微博达人@星巴克Starbucks 于10月20日15:27评论“消费者可自主选择,央视应关注关乎民生的实际问题”,获得转发12066次,点赞1518次。笔者通过对该微博1898条评论的数据分析,发现85%以上的网友支持这一观点。针对星巴克引起的舆论战,人民网在其强国社区开设了题为“星巴克:价格暴利还是舆论暴力?”的专栏,整合网民的各方观点后发现,绝大多数网民认为星巴克在华定价是合理的。事实证明,绝大多数网民对星巴克“暴利说”的态度与央视等权威媒体的态度大相径庭。社会公众一边倒的声音,引起舆情的反弹。本是顺应民意的报道,不但没有获得公众的呼应,反遭到很多网友的质疑——“缺乏财务学常识”、“我们不需要保护”、“转移视线”等等,使自身落到一个被嘲笑的局面。这场大张旗鼓的曝光维权行动俨然变成星巴克企业的公关宣传。很多城市的星巴克门店甚至出现排队买咖啡的盛况,星巴克公司股价也逆势上涨0.19%创历史新高。
三、思考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网民对“央视批评星巴克”的行为,表现出反常态的抵抗和反对。央视舆论监督行为为何招致公众的舆论暴力?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现实因素:
1、民生视角的缺位
我国的新闻媒体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密切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声音和要求,聚焦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许多迫性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妥善的处理,例如房价、医疗、食品安全等等,而这些确实又是关系民生的重点问题。在星巴克事件中,央视没有把有限的节目资源留给那些和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话题,没有对尚不透明的公共权力和国企垄断展开舆论监督,而去批判作为非刚性消费品的星巴克咖啡,确实是有些本末倒置之嫌。网友正是戳中央视舆论监督实践缺乏民生视角的问题,才调动和引发了公众的情感共鸣。其实从记者“走转改”活动、央视新闻联播节目的改版等,都能够充分体现央视等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对民生问题的重视,但有些媒体人还是没有转变自己“居高临下”的角色定位,在报道上缺乏民生视角。
2、传统媒体公信力的缺失
媒体公信力即“公民对于一家媒体的信任度和忠诚度”。这主要依赖于媒体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给受众留下的整体印象。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突发性公共事件不断发生,少数媒体难以承担起“社会守望者”的职责,对于很多事件和问题都是避而不谈或者是“准备好才报道”,难以赢得公众的支持和理解。同时网络媒介也对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客观性、全面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传统媒体不能够及时公开信息,反映公众呼声,长期以往势必会损害和破坏媒体的公信力,甚至会加剧官方民间两大舆论场之间的对抗。有些人会认为,传统媒体拥有高素质的工作者以及成熟的行业规范,传播的信息自然具有说服力,但央视维护公众利益和市场公平的监督实践,却遭致公众的舆论暴力,这着实值得传统媒体深思。
3、公众非理性的文本解读
“文化批判”学者霍尔认为,受众对传媒的合意有三种形态的解读:优先式解读、妥协式解读和对抗式解读。长期以来,央视等权威媒体凭借其资源优势,主导着舆论的话语权,受众只能从媒介设置的拟态环境中优先解读和认知社会。网络媒体丰富了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手段,同时网络“匿名”状态使他们渐渐地失去社会约束力和思考分析能力。在一种“法不责众”心理和群体压力下,做出一些抵抗权威的非理性行为,甚至可以情绪化地解构传统媒体生产的文本。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已经远远超过公众的直接经验,他们很难判断出信息的真伪利弊。案例中,央视至少将“星巴克在华高价”这一具体事实曝光在公众的视野中,没有弄虚作假,更没有添枝加叶。这有利于增进公众对星巴克全球销售模式的认识,也可以促使星巴克官方对高价情况作出回应,降低信息模糊度,但却遭致网民的非理性解读。
从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网民的评论能够迅速对某一社会议题展开“围观”和讨论。但如果单纯将舆情反弹归咎于网民评论的“功劳”,就太过于简单。因为网络信息环境下,舆情事件的发展取决于诸多社会因素的考量,这其中包括传统媒体舆论监督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它们影响着公众对传统媒体以及舆情的态度。因此,主流媒体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舆论监督角度和模式,与社会公众理性对话,关注老百姓所关注的,监督老百姓所需要监督的,打通官方民间两大舆论场,充分发挥新闻专业主义素养,提供权威的信息素材,重新建构媒体公信力,理性发挥舆论监督作用;逐步建立完善的网络监察体系,密切关注网络舆情态势,实现信息开放共享,尤其是在重大公共事件发生以后,决不能瞒报漏报,与受众“捉迷藏”、“打哑语”,从而使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发挥出最佳的社会效果。
参考文献
①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
②董天策:《网络新闻传播学》[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290
③童兵:《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2012)》[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84
④李良荣:《新闻学导论(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72
⑤赵振宇:《新闻评论研究引论——功能、品格、思维、发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65-68
⑥丁法章,《漫谈网络新闻评论》[J].《新闻大学》,2004(4):93-96
⑦蒋丽丽,《公众为何对央视批星巴克高价冷笑?》[E].国际在线,2013-10-21
坎坷的读音范文2
它好似春天里的花朵,让人感到芳香;好似夏日里的微风,让人感到舒畅;好似秋天里的红叶,让人感到奔放;好似冬日里的暖阳,让人感到温馨。
温暖无处不在,它时刻珍藏在我的心底。记得有一件往事让我铭记,那是上小学一年级前,我对拼音知识一窍不通,爷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后经爷爷奶奶商量,决定把我送到学前补习班去学习。
在补习班学习了好几天,我对拼音的了解还是一无所知,一无所获。上课时,老师在上面讲,而我,坐在座位上两眼却直勾勾地望着老师,好似在听天书。爷爷见我没有收获,便和蔼地问我:“好几天过去了,你怎么对拼音知识还是一点都不会呢?”我羞愧地说:“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我都不认识,也不知道怎样学。”爷爷听后非常着急,心急火燎,不得已,和老师商量后,经同意决定每次上课时坐在教室的后排,一起聆听老师的授课。爷爷很认真地学,然后,把所学到的内容,等回到家中,再改用适合于我的方法,一遍一遍耐心地教我。
那时,正值春季,“老天爷”动不动就下雨。有时要去上课,还会遇到下起大雨,但无论下着多大雨,爷爷都会想尽办法,送我去上学,并坚持陪我听课。
还有一次,爷爷回家后没有休息,就送我去学习,并坚持坐在教室后排听课。看见爷爷那疲惫的身躯,我的眼睛湿润了,快流出了眼泪,心中有说不出的难受,那种滋味无法形容。为了我,爷爷不顾自己的劳累,这种精神好似一股暖流温暖着我,同时,也感动着我,激励着我。在心中,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克服心理障碍,战胜自己,攻克语言关,学会拼音。
就这样,在我无助时,爷爷给了我温暖,伴我度过了每一个日日夜夜,伴我度过了每一个坎坷,每一个艰难。通过不懈地努力,我对拼音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很快地掌握了读音规则。
爷爷看到我有了点滴的进步,从内心发出了微笑。他的微笑是朴实的、真挚的。
坎坷的读音范文3
关键词 愁 秋 意象
中图分类号:B842.4 文献标识码:A
Development of "Worrying" and Mental Imagery
ZHOU Ling, SUN Yuejiao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7)
Abstract The first part analyzed the glyph, evolutionary process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worry". Initially, the "worry" is through the "autumn" word to express. In the subsequent development process, in order to emphasize the human mental activity, in the "autumn" word below added a "heart" to represent mental 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personal feelings. And psychology related to "worry" There are three kinds: sorrow, sorrow and nostalgia. With the "worry" deepen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d, poetry analogy to other commonly used to express the image of "worry". The second part respectively uses cicadas, autumn and landscape imagery three kinds to simulate of worrying.
Key words worry; autumn; image
1 “愁”的发展
离别相思之愁、伤春悲秋之愁、故园家国之愁,到处可见对愁的描写。正因为愁情无处不在,由此涌现出一批以描写此情而闻名的人物:李清照、辛弃疾、余光中等等。从古至今,愁情一直围绕着无论是文人过客还是平民百姓。
1.1 “愁”的形成
“愁”由“秋”和“心”构成。“秋”原型写做,完全是一只蟋蟀的样子,因为蟋蟀只活于秋季,秋过而生命消逝,因此用蟋蟀的形状来表示“秋”。又因为秋天万物萧瑟,草木凋零,秋虫身故,景象荒凉,因而古人也用“秋”来表示“愁”的情绪。《广雅·释诂四》中有:“秋,愁也。”“愁”情最初即是用“秋”字来表示的。“心”为象形字,最初是以心脏的形状来表示,即,随后发展为“心”,成为现代汉字中常见的组成部分,凡是跟心理活动有关的字词,都包含着“心”。
“愁”字出现较晚,是到了说文·心部中才有记载的,“秋”与“心”都出现较早,“愁”即是由这两字组合而成的。最初写作,虽然“愁”字出现较晚,但并不代表这种情感也出现教晚,只是这种愁情由出现较早的“秋”来表示。既然“秋”可以表示“愁”,为什么又要另外造“愁”字呢?这与语言文字交际职能的制约有关:“秋”的本义指四季之一,由于“秋”的时令特征(因为秋天草木凋零、万物萧瑟,因此很容易产生愁情)引申出“悲愁”之义,但是同一个字,既要表“秋”,又要表“愁”,容易产生混淆,进而有碍信息的准确传递,所以需要另造“愁”字分担其义。于是,人们便在“秋”字下面加了“心”部来表示“秋”的引申义——“愁”。①也更突出了“愁”为心理活动。
1.2 “愁”的含义
《说文》中有:“愁,忧也。从心,秋声。”“愁”有三种读音,每种意思不同。(1)chou读二声。其意思有:①,忧愁;忧虑。《说文·心部》:“愁,忧也。《增韵·尤韵》:“愁,虑也。”《后汉书·章帝纪》:“令失农作,愁扰百姓。”②,悲哀,悲伤。《广雅·释诂说》:“愁,悲也。”③,忿恨。《广雅·释诂二》:“愁,恚也。”④,苦。《墨子·所染》:“伤形费神,愁心劳意。”《论衡·治期》:“愁神苦思,撼动形体。”⑤,景象惨淡。汉班倢伃《擣素赋》:“佇风轩而结睇,对愁云之浮沉。”(2)qiao读三声《集韵》子小切,上小精。同“愀”。容色改变貌。《集韵·小韵》:“愀,色变而。或书作愁。”陆德明释文引郑玄曰:“愁,变色貌。”(3)jiu一声《集韵》将由切,平尤精。同“楢”。聚集。《及韵·尤韵》:“楢,《说文》:‘聚也。’或愁。”②
在“愁”的解释中,只有二声读音“愁”的前三种与心理学意义有关,但第三种“忿恨”已经不再用愁来表示。同时,“愁”的含义在发展中又衍生出另一种寓意,即“乡愁”,表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愁”的含义中,最常见的即是忧与悲的解释。由于意象思维是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主要通过以物观象以及取象类比的方式认知世界、推演联系。③因此愁情经常以意象的方式表现出来。
2 “愁”的心理学意象
“愁”(worry, anxious),在甲骨文中原形为蟋蟀之类的昆虫。蟋蟀属于一种秋虫,只活于秋季,其叫声愀愀然,秋去即身死。高树藩总结说:“古人造“秋”字,文以象其形,声以肖其音,更借以名其所鸣之季节曰秋。”④因而,“秋”字所包含的原型意义,也就有了生命衰微走向死亡的信息,包含着凄凉和悲哀的意境。从心理学的角度考察,意象符号是一种工具,是由读者接受过程中不断被改造成具有主观经验及情感象征意义的表现形式。意象的选择、提炼、重组是受作者的主观情绪支配的。⑤文人墨客的作品中也处处留有取物类比的痕迹。鉴于以上对“愁”的分析,其意义主要表现为三种:忧愁、悲愁和乡愁,相应的通常以蝉、秋和自然景物的意象来体现。
2.1 以蝉所体现的“忧愁”
勃兰兑斯在《十九世纪文学主潮》中说:“忧愁意识普遍地存在于中国艺术中,决定了中国诗词的特种基调”。蝉意象凝聚着古代文人叹时伤逝的生命体验,是他们生命意识的外化。蝉到夏季才变为成虫,到了深秋季节就要死去,生命极其短暂。庄子有。“蟪蛄不知春秋”之说,据《雅·释虫》记载,蟪蛄即蝉的异名,是生命短促的象征。此意象与最初“秋”字的蟋蟀形象相同。而对人来说,生命也只是一次性的,蝉与人生命短暂的相似性,使人对蝉有了深深的认同感。因此,人们在听到蝉秋日的叫声,极易惹动自己对生命的惆怅之情,产生生命短暂,人生苦短的愁情。例如:唐代雍陶的《蝉》中有:“高树蝉声入晚云,不惟愁我亦愁君”;唐代陆畅的《闻早蝉》中有:“落日早蝉急,客心闻更愁。一声来枕上,梦里故园秋。”作者通过以蝉类比的方式,将愁情寄予其中。蝉也因此成为“忧愁”的代名词。
2.2 以秋所体现的“悲愁”
朱熹在分析悲秋—大自然的生命律动与人生自我关系时说:“秋者,一岁之运盛极而衰,萧条寒凉,阴阳用事,草木零落而百物凋悴之时,有似叔世希邦,主昏政乱,贤智屏绌,奸凶得志,民贫财匮,不复振起之象。”⑥文人中也常以“秋”来表达愁情,如: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有“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杜甫《登高》中有“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郎士元《登高》中有“共是悲秋客,哪知此路分”。作者分别将仕途坎坷之愁、沦落他乡之愁、分离之悲愁通过秋天的意象表现出来。
2.3 以景物所体现的“乡愁”
在台湾的散文创作中,思乡怀归情感一直是贯穿其中的主旋律。在以物寄乡愁的表达中,尤以余光中为代表。20世纪80年代后,余光中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因此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如:在散文《乡愁》中,他将乡愁比作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席慕容的《乡愁》中也这样写到:“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以描写愁情著称的李清照也用自然景物来表达“愁情”。她在《一剪梅》中写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注释
① 蒋蕊.“离人心上秋”——说“愁”.咬文嚼字,1995(4):13.
② 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湖北辞书出版社,1996:971-972.
③ 吕小康,汪新建.意象思维与躯体化症状:疾病表达的文化心理学途径.心理学报,2012.44(2).
④ 高树藩.中文形音义大字典.中华书局,1989:1189.
坎坷的读音范文4
1.品味语言,把握情感,提升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
2.联系拓展,感悟探究写作意图,加深学生文学素养和人生体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代文豪坡才华横溢却人生多舛,一生中大部分时间被贬在外,看尽人间冷暖,尝尽人间艰辛。面对深重苦难,坡又表现出怎样的性格和态度?就让我们通过对他的《定风波》一词的赏析来加以细细体会。
《定风波》一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被贬的岁月里,他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余秋雨在其《黄州突围》一文中曾说:“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一种挣扎和超越。”苦闷的日子里,坡以超人、旷达的胸襟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集中体现了苏轼在“挣扎”之后“超越”的襟、大气魄。
二、初读音律,把握节奏,体验情感基调
要求:先请学生一人朗读,教师引导提示后全体学生诵读,注意把握词语的抑扬顿挫和文句的舒缓轻重,重点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提示:1.读准字音,如:同行xíng 吟啸xiào 一蓑suō 烟雨
2.读出节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再读诗句,体味语言,理解蕴含感情
要求(一):学生小组讨论、交流3分钟,推荐代表发言、交流:你最喜欢上阕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提示:
举例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明确:“穿林打叶声”形象真切地描摹出风雨之声以及风雨之大,“吟啸”意即吟诗长啸,表示意态闲适,此句中“何妨吟啸且徐行”同引言中“同行皆狼狈”对比,雨中漫步从容不迫悠然自在,极富浪漫色彩,突出了诗人鲜明独特的个性。
拓展:“何妨吟啸且徐行”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句,陶、苏两位诗人性格、气质相似,可作适当比较。
举例2.“一蓑烟雨任平生。”
明确:此处“烟雨”既是指自然界的风雨,亦是指政治上的坎坷磨难。诗人对于“烟雨”早已经习以为常,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反映诗人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
要求(二):诗人在上阕中的这种闲适恬淡开朗的心态,是否表示当时他的处境已经改善了呢?请从下阕中找出依据作出判断。
提示:
举例1.“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明确:“略带寒意的春风一吹之后,酒醒了,这时身上微微感到有些寒冷。”明写自然界忽晴忽雨、变化不定,暗指政治舞台上的升沉不定、变化莫测,诗人依然处境艰险、内心苦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因此借酒浇愁,以解胸中块垒。
举例2.“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明确:政治舞台上的升沉不定,不如归去,做一个老百姓,过着“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生活。体现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脱、旷达、自适,但并不颓丧沉沦的人生态度。
拓展: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朗费罗曾经这样感悟人生:“每个生命都会下雨。”“风雨”之中,我们该选择怎样的人生姿态?
当处于人生的困境中时,我们可以依赖的信仰又是那么的苍白无助:儒家主张“入世”,而恰恰就是这“入世”带来了让人伤感沮丧的风雨;道家宣扬“出世”,可对雨后初霁的期待,又让人难以割舍那份牵挂;佛家更是无法依靠,“来世”毕竟太过缥缈虚幻。真正可以依赖的,其实唯有自己的内心,谛听心的声音,你会在平静中找回平静。
四、联想体验,品味心境,参悟达观态度
要求:课堂上播放三首跟“风雨境界”有关的歌曲,请学生们比较体会,其中哪一首营造的意境同本词中作者的心境最为契合?
提示:这三首歌跟风雨都有着关联,但却传达着三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首是周传雄的《弱水三千》,出自《红楼梦》中宝玉对黛玉的表白:“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首歌的情绪在凄风苦雨中显得悲观、抑郁、沉沦。
第二首是郑智化的《水手》,“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但这样的宣泄有些禁不住品嚼,那种声嘶力竭有点“无知者无畏”的鲁莽,少了些沉稳、厚度和内蕴。
第三首是钢琴曲《雨的印记》,音乐风格兼融东方的抒情与西方的典雅细致,以幽美的曲调细腻地抒写屋檐下雨滴滴落、雨丝滑落的感觉,像是在沉思,又像是在倾诉。表现出一种沉静、淡定、洒脱、从容。
总结升华,结束学习:既然在尘世中,我们的生命无法完全超脱,那么,我们何不用自己的方式让生命沉着、乐观、旷达一些?争之必然,得之淡然,失之泰然,顺其自然。人生中,雨是否停歇并不重要,选择好了姿态,即使是一生风雨,又有何妨?生命,原来可以“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苏轼的人生感悟,也应该是我们的人生态度。
【课堂总结】
《定风波》体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坚定的人生态度,学生由于人生经历和体验的单薄,在理解和感悟方面有较大难度。本节课堂设计试图有所创新,重点改变古诗词学习中单调枯燥沉闷的课堂风格和内容上仅赏析本词的相对封闭单一的习惯。为此,本节课堂设计重点突出:
1.阅读理解上的开放式体验,力图以轻松谐趣的风格去解读作者沉重苦闷的心境,以时尚的语言、从现代的角度去感悟古代诗词的主旨、情感和意图;
坎坷的读音范文5
传统的诗词是否正在与我们越来越贴近?贴近我们的生活,贴近我们的心灵。在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传统的诗词文化?诗词是否会对我们的生存产生影响?传统诗词的创作模式是否有必要进行改革?
是诗词远离了我们,还是我们远离了诗词?
作为一个传统诗词的爱好者,我从很小开始接触诗词,大概是从一两岁的时候,父母常常教我背诵。之后与诗词感情弥坚,一直不离不弃。其实,现在也有很多家长教他们的小孩子读诗、背诗,有些小孩子两三岁的时候能够背几十首,甚至上百首古诗。遗憾的是,他们长大以后,继续读诗、爱诗的已经微乎其微了。写旧诗的就更少了。我想这大概跟我们的学校教育有关。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读一个好学校,好的小学,好的中学,好的大学,将来能够有出息。可是,会背诗,会写诗,会欣赏诗,并不能获得考学需要的分数,有时候甚至影响所谓正经的功课。于是,有些孩子主动地放弃了诗词,有些家长也认为与诗词为伍是不务正业,把孩子引导或者生拉硬拽到考学的轨道上。
经常有人问到诗词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社会到底有什么功用。的确,你很难用现实的标准来衡量诗词的功用。但它确实可以影响我们的一生。不一定每个人都要追求诗意的生活,都要诗意地栖居,但诗词至少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可以使我们的很多种情感有所寄托。另外,不仅艺术是相通的,多学科的领域都可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比如,很多大科学家都是诗词的爱好者,甚至有较高的修养。我的导师叶嘉莹先生80大寿的时候,数学家陈省身先生,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都到会发言,谈到他们对诗词的喜爱,以及诗词对他们的影响。
也听不少人说到感觉古诗词挺有用的,大的方面不说,有时候讲话发言,甚至聊天,还有写文章的时候,几句诗词脱口而出,感觉比长篇大论更贴切、更到位。我们小时候背的很多诗一辈子都不会忘掉,哪怕当时我们连那些诗的意思都不懂。它和谐的声音,它优美的韵律,就在我们的唇齿之间。我们的生活会有很多的不如意,有时候甚至穷困潦倒,感觉到处荆棘密布,但是诗词并没有远离我们,蓦然望去,它就仿佛黑暗里雾中的星。钟嵘在《诗品序》中认为:“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
可是,传统诗词为什么会在很长时期淡出我们的生活?诗词确实离我们很多人的生活比较远,它甚至不能算作是主流文化,有人把它称为“奇葩”。我想大概有两个原因吧。主观的方面,很多朋友感觉诗词太高雅,看都不懂,也懒得背,更别说创作了,所谓“敬而远之”;客观的方面,我们现在的生存压力确实很大,不得不从现实的谋生、养家活口着想,诗情画意当不了饭吃。即使如此,我个人还是不主张采取强行措施去“普及”诗词,那也许是另一种浮躁。可以潜移默化,从社会环境慢慢营造诗词的氛围,多些有关诗词的活动,媒体也多一些谈讲诗词的空间。从教育方面,在中小学设立诗词课,既包括欣赏也包括创作,但不能采取“填鸭”的办法。不能一窝蜂,良莠不齐。有些好东西,你即使冷落它,但不可以糟蹋它。太热闹了,会变得功利,甚至导致急功近利。假如有一天,全民读诗词,很多人出来乱讲一气,看上去很热闹,很繁荣。想想,真是挺可怕的。那是扼杀了诗词的生命。
诗词格律不存在“改革”的问题!
有些人认为古诗词要被大众广泛接受,就必须对现有的形式进行改革。我个人认为,诗词的内容当然要贴近现实的生活,不要为了追求古雅就大量使用现在不存在的一些意象。比如,古人可以说“香车系在谁家树”,那“香车宝马”不是我们今天的宝马汽车,但是我们也不能写“汽车停在马路边”,那样也诗意寥然。至于诗词的形式,我认为不存在改革的问题。
其实我在20年前也曾经提出过诗韵改革的方案,用普通话拟定过14韵部方案,比106个韵部的《佩文韵府》(我们也常常称为“平水韵”)要简化了许多,还提出要用普通话的读音写格律诗词,那样做比较适合接受普通话教育的年轻人学习格律诗词。但是,我的意思是“双轨并行”,不是用新的取代旧的,也不是对原来的形式进行改革。我认为传统格律诗词的形式早就完成了,要写旧诗就必须“法先王之法”。至于我们所提出的那一套新的规矩,其实应该属于“新诗”的范畴。这不是捍卫旧体或改革旧体的问题,而是在旧体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个新的体式,一个是旧体诗,一个是新体诗,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争什么你死我活?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今天使用的普通话已经没有了入声字,有人会问:这会影响我们读诗和写诗吗?我说当然会有影响。读古人的诗,你可以白纸黑字地读它的意思,你要是考虑声音的和谐,自然就涉及到平仄,过去的很多的入声字在普通话里面已经读成平声了,这确实很别扭。如果说写,还是刚才的意思,可以按照普通话的读音写,也可以用入声字的读音写,但是你自己必须统一。不能上句是普通话,下句就用上了入声字。
很久以来,谈到旧体诗词的改革,很多人都高举起一面“旧瓶装新酒”的旗帜。是要新,在内容上创新。再者说,你生活在这个时代,与古人比,就是新人,你这个新人,这个创作主体,理所当然创作出蕴含着时代气息的鲜活的作品来。至于那些旧有的已经定型的格式我们就不必反反复复折腾了,旧瓶可以装新酒,装不装得进去,别太跟那瓶子过不去。
我也经常看到报刊上发表的所谓旧体诗,有些完全不合格律,如果有古风的韵味可以算是古风,否则索性称为新诗,不要明标什么律绝或者什么词牌。那些“仿律绝”的作品只有20个、28个、40个、56个字摆在那里,别说平仄不对,连押韵都是平声字、仄声字混用。
还有一些试图进行诗歌创作的人自己发明创造自度曲,这里说“曲”,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并不是通常指的“散曲”,它是词的格式,用韵上也与曲不同。曾经有人提出“度词”的概念,似乎也不妥。有人说现存很多词牌是柳永、姜夔等人创造的,人家的那不是自度曲吗?难道老和尚做得,小和尚做不得?不能这么说。如果清朝人自度一首,被词谱收录,我们认可它是旧体。新体诗出现了,旧体从形式上也已经完成了。您再度上一曲,不是不可以,但是不能归入旧体诗的范畴。现有800多个词牌,其实常见常用的词谱也就是那几十种,一般来讲填词已经足够用。如果实在不愿拘泥于此,自己揣摩或者信手发明了自度曲,效果不错,那么可以算是给新体诗做的贡献。
诗词可以让我们的心飞扬
近几年,一些诗词赏析的书比较畅销,从某种角度来说可能比较好看,但其实已经背离了传统的诗词赏析。读诗原本是自己心灵的品味与慰藉,这品味的过程可能是自斟自饮,可能是良朋对酌,还或许搭配些丝竹管弦。但是现代人读古典的诗词,不是反复吟咏诗词本身的那几句话,而更多是在阅读那些阐释诗词的文字,从别人的感悟中获取新的感悟。于是,诗词赏析就成了古典与现代之间的桥梁。然而,把桥建得实用并且美观却不是容易的事。
叶嘉莹先生的诗词赏析别具一格,但是现在有些一般读者却反映读不懂。叶先生所阐释的是诗歌的生命,她在解读诗词的过程中让听者和读者体会一种感发生命的力量,给与人的乃是心灵的启迪与人格的提升。她的文字摆脱了传统写法的桎梏,生动平易,诗意盎然,不落窠臼,也不信马由缰,更别有一番深意。叶先生的赏析文字固然通俗易懂,但少有眼下流行的调侃语气,更不习惯在解读诗词时把武侠小说、网络八卦,甚至手机短信的段子都一股脑招呼上。
当然,也有不少读者反映这些流行的“快餐式”的解读文章里面有不少知识性的错误。那我们不妨换到针对读者的角度说,还真别太跟赏析的文字较劲了,毕竟那不是工具书。“直须著眼看仙人,莫看仙人手中扇。”用手指月,要看的是月亮,而不是手指。手指是路径,月亮也不是最终的目标,月亮象征清净心,清净心不是天上的月亮,而是我们心中的智慧之光。
所谓古典的新解读方式其实就是要用现代语感体认传统,在接受之后重绘古典,并且彰显诗的本质。或许这只是一种尝试,今天它受到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哪怕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却不知道明天怎样的沧海桑田。这尝试的路能走多远,是否曲折坎坷,我们不得而知。无论用哪种方式进行解读,我们是要贴近诗词的生命,要让诗词滋养我们的心灵。
坎坷的读音范文6
1.运用已有的识字策略学会本课9个生字,掌握“冠”“埋”等多音字,读准“壤”“滥”等生字字音。通过观察字形和辨析字义识记生字。利用工具书,结合生活经验和上下文理解“贫瘠”和“乱砍滥伐”等词语的意思。
2.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晰条理地概括一件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分角色读好小云雀与妈妈的对话,在此基础上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充分认识乱砍滥伐的危害,进而从反面认识森林的重要作用,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主要是一些难写的字和难理解的词语。
2.会充分围绕文字展开画面想象,通过分角色朗读小云雀和妈妈的对话,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充分认识乱砍滥伐的危害,进而认识森林的重要作用。
【教学流程】
一、聊天揭题明心愿
1.聊心愿,引课题
刚才同学们畅谈的就是自己心中美好的愿望,即心愿。(板书:心愿)森林里的云雀们也有自己的心愿(板书:云雀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9课。
2.读好课题
过渡:小云雀和云雀妈妈的心愿是什么呢?就让我们走近云雀,去倾听云雀的心愿。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二、潜心会文悟心愿
1.出示自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它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
2.交流,反馈
(1)出示含有生字的两字词语
讨厌 泛滥 树冠
冲垮 冲刷 擦去 邀上
土壤 贫瘠 苔藓 脱缰
读准字音,特别强调“冠”和“壤”的读音。
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A.这些字我们不仅会读还要会写!仔细看看,哪些字需要老师和你们一起探讨写正确、写美观的!(重点指导“壤”和“冠”)
B.教师范写。
①“壤”右边横画比较多,它的长短有别。上面两横稍短,下面一横稍长,横画间的距离相等。
②出示古文字“冠”。“冠”在古代史用来卷束头发的装饰物,后来指戴帽子这一动作。树冠就像大树戴上了一顶帽子。书写时,竖弯钩要写得舒展,要比上方的秃宝盖宽一点。
③出示图片,分别认识树冠、树干、土壤、苔藓。
(2)出示四字词语
枯枝败叶 漫天飞舞 乱砍滥伐 泛滥成灾
①指名读,齐读。
②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乱砍滥伐”“泛滥成灾”。出示“滥”的两种解释,说出词语中“滥”的不同意思,进而理解词语。
(3)理清课文脉络,了解心愿
A.夏天到了,小云雀跟着妈妈到外面去看看,他们飞呀飞(板书:飞呀飞)“飞呀飞”在文中一共出现了三次,打开课本,迅速地画出含有“飞呀飞”的相关语句。
B.交流:他们都飞到了哪里?
板书:沙漠上空 大河上空 森林里
C.他们分别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依次出示三段话,指导朗读。
句一: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
句二:只见大河的水位很高,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有几处河堤被冲垮了,一些村庄淹没在洪水之中。
句三:夏天,林子里枝叶茂盛,挡住了强烈的太阳光,自然就凉快些;冬天,由于树木的遮挡,林子里的热量不容易散失,所以就暖和些。
D.小云雀明白了什么,所以有了这样的心愿――
句四: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
(4)有条理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感同身受究心愿
1.过渡:小云雀为什么在旅行后会产生这样的心愿?没有了森林,到底会怎么样?让我们跟随云雀们一起去旅途中去看一看。(板书:沙漠变绿洲)
2.自读品悟,提出要求:请细细读读一到十自然段,思考:这是一趟怎样的旅行?为什么?可以从旅途的环境和人物对话两个方面来体会感悟,可以在空白处写写批注。
3.交流汇报:
(1)整体印象:这真是一趟 的旅行啊!
(2)预设一:从旅途的环境来看:危险、困难重重、坎坷、触目惊心……(板书:环境)
①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
漫天飞舞的黄沙会给飞行中的云雀们带来怎样的困难?请你想象一下此刻是怎样的情景?(指名说)
②只见大河的水位很高,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有几处河堤被冲垮了,一些村庄淹没在洪水之中。
A.把浑黄的河水比作什么?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
B.联想词语:“咆哮”一词让你仿佛听到了怎样的水声?(震耳欲聋、虎啸狮吼、排山倒海、天摧地塌等)
③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汇报,感受环境的恶劣。
(3)预设二:从人物的对话来看:害怕、让人心疼、让人不寒而栗、令人讨厌、无奈……(板书:对话)
①出示人物对话一。
“这里的风沙真讨厌!”小云雀埋怨说。
“孩子,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就慢慢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妈妈心疼地说。
②出示人物对话二。
“妈妈,妈妈,大河里的水怎么这么凶猛啊?”
云雀妈妈叹了一口气:“哎,上游的森林被砍光了,‘森林水库’没有了,到了汛期,大河里的水就会泛滥成灾。”
A.抓住提示语谈文本想画面,并相机理解“贫瘠”等词语的意思。
B.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好对话。分角色读、齐读、表演读都可以。
C.相机点拨、总结。
师:本来一趟美好的旅行却变得如此糟糕,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呀?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D.想象说话:由于人们乱砍滥伐,以前这里生机勃勃,现在 ;以前这里土地肥沃,现在 ;以前 ,现在 ……
③读着云雀妈妈心疼的话语,听着云雀妈妈无奈的叹息,我们心中也是感慨万千!我们再来读读这两段对话!
④资料补充:我国土地荒漠化进程
师:听着这一串串惊人的数据,你想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