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故事概括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三打白骨精故事概括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三打白骨精故事概括

三打白骨精故事概括范文1

选择好经典。在教学设计中,我选取了原著中的四段文字,增补到教学内容中去,让学生初步接触原著,感受原著的魅力,产生对原著的兴趣。例如,一处是对白骨精变化成的村姑的外貌描写,教材中只有一个“美貌”,而原著中却把这种美描写得淋漓尽致,“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这几部分对原著的补充,语言文字堪称经典,值得品味,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深化了人物形象,对于学生阅读写作大有裨益。

运用好经典。选择好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关键还要运用好。首先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原著的精妙之处,如第二处村姑的美貌,我先让学生说说由美貌想到的词语,然后出示原著中外貌描写的句子,让学生读读,再带领学生品析美在哪里,最后再把原著中的句子放到课文里去读一读,感受白骨精所变幻的村姑的美。

二、 “取舍”与“增添”

作为语文老师,要有解读文本,创造性运用文本的能力。教学设计中通常要进行教材重组,重组讲求“合理取舍,一课一得”。课文可以训练的点很多,但是不可能面面俱到,“三变”、“三打”、“三责”三个情节,我把“三变”作为重点,其中“一变”落笔最重,从中体会白骨精的诡计多端、阴险狡诈;“三打”中我把“第三打”作为重点,抓住孙悟空的语言、动作、神情,感受他的机智勇敢。其他的都是一带而过,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也可以适度增补,本课中补充了原著的片段,让课堂更显厚重,拥有了文学的气息。在小学阶段有好几篇出自名著的课文,如《三顾茅庐》《林冲棒打洪教头》等,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在其它类型的课文中,也可以适当增补,如教学教学《詹天佑》一课,补充有关詹天佑修筑铁路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让人物形象更好地加以凸显。

三、 “意识”与“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不能简单地驻足于知识点的层面,要努力使学生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领悟语言运用的规范意义,感受语言文字的独有魅力。

在教学这课的时候,我以表格的形式梳理“三变”、“三打”、“三责”,让学生体会情节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最后再加以总结,虽然都写了三次,但并不重复,这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写作方法,叫做重复叙事。相同中有不同,不变中有变化,就是“一波三折”。《西游记》是明清小说,课上我告诉学生小说的三要素,即环境、人物、情节,然后以《三打白骨精》为例,认知小说中的三要素。我想这就是一种语文意识的渗透,不只是告诉孩子一个概念,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理解、运用、内化。

语文课堂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让课堂洋溢浓浓“语文味”,实现本色语文。本课教学中,我在激发阅读兴趣的同时,也关注了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如学生概括课文能力与品字析词能力的训练。在朗读、默读课文后,我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分别说说“三打”中三个主要人物的表现,然后再根据表格中关键词的提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因为给学生铺设了台阶,授予了方法,所以概括简洁完整又通畅。另外,我要求学生抓关键词来说自己的阅读体会,如唐僧的一个“摔”字读到了他的胆小怕事,悟空的“藏”“走”“迎”“笑”中读到了他的机智和胸有成竹。我想,长此以往,学生必会日渐对语言文字亲近起来,敏锐起来,丰富起来,深刻起来。

四、 “乐学”与“乐教”

我校以“乐”为校训,努力创设乐学乐教课堂,以期师生在轻松愉快、互动自主的课堂情境中实现双赢。课前,我以一首脍炙人口的儿歌《唐僧骑马咚那个咚》激趣导入;课中,我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走近故事的环境、情节与人物,把现代与经典文本对照出示,情节以表格式呈现,引导学生畅谈阅读感悟,对白骨精使用哪些计策进行推想等,环环紧扣调动着学生的思维,带领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

三打白骨精故事概括范文2

笔者以为学会解读文本,需要追求以下几个方面的和谐统一。

(一)追求教师眼光与学生视角的和谐统一

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如果用成人的眼光读,会把课文读得深,如果将自己当作一个儿童,揣摩自己的阅读过程,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许多好奇的问题,沿着这些问题,你会有许多独到的发现,同时能体察到学生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要具备的方法。解读《负荆请罪》一文时,学生可能对文本中的人物产生爱、憎的情感,如果站在儿童的角度提出问题:“通过学习,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说出你的理由来。”大多数同学都说喜欢蔺相如,也有部分同学喜欢廉颇,并且理由都非常充分。蔺相如勇敢机智,爱国,以大局为重;廉颇爱国,知错就改,作战勇敢。但我们在读教材的时候要想到有没有喜欢赵王的呢?这是儿童的个性化理解。于是出现了下面的教学情景:“老师,我喜欢赵王。”老师和学生都感到惊讶,发言的孩子却振振有词:“赵王起用蔺相如这样一个小官,说明他有眼力;他不怕秦王,敢去渑池会盟,可以看出他很勇敢,是一位好国王。”学生的回答足以说明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因个性不同,对文本的理解也不一样。这一小小的教学环节说明老师在解读教材时的读、问,要从儿童的角度去设计,只有你自己心里清楚了,学生才可能学得明明白白。

另外,我们还要以儿童的眼光关注文本的语言。小学课文中的语言大多都贴近儿童的生活。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说:“文本的语言有三个层次:一是适合儿童现时交流的伙伴式语言,学生能听懂,也能自由运用表达;二是适合儿童发展的目标式语言,学生经过学习、模仿就能学会的语言;三是适合文学作品的精粹语言,这样的语言蕴含丰富的思想和语言的表达艺术,具有言语智慧,但需要学生具备足够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和情感积累,才能逐渐体悟到。”这着实让我们明白在解读教材时,要站在儿童的角度,一些适合学生学习目标的语言,要设计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模仿、运用,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而对于捕捉到的精粹语言(文学语言),则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引导,甚至更多的讲解赏析。

(二)追求多元解读与标准答案的和谐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倡导在语文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许多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另一种极端――对学生偏离主题的“独特体验,个性解读”听之任之,不加指正。引导学生解读教材应注意“多元”与“标准”的和谐统一,坚持“标准”是在“多元”基础上的标准,“多元”也是有“标准”的多元。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帮助学生建构意义,而这样的意义虽因人而异,但应该有不同程度的“标准”的成分,甚至达成一致。

例《三打白骨精》教学片段:一位老师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让孩子们说说唐僧、孙悟空和白骨精,你最喜欢谁?孩子们有的说是孙悟空,因为他机智勇敢;也有的说是唐僧,因为他仁慈;还有一名学生说因为白骨精三次骗唐僧,骗不到,可她不灰心,这种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精神,他十分佩服!此时,另一名学生也帮腔说白骨精还很孝顺,把老母亲也请过来吃唐僧肉。听了这样的解读,老师立即加以引导:“你说说白骨精为什么要三骗唐僧呀?”学生们知道是因为白骨精想吃唐僧肉。老师接着说:“那干坏事不泄气,那坏事不就越干越多了!现在你还佩服她吗?”同学们这才认识到白骨精的“永不放弃”“孝顺”,那是建立在牺牲他人的基础上的,自己的理解是不对的。

教师在张扬孩子个性,实现文本的多元解读时,不忘对学生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新课标大力提倡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要积极保护学生的个性,允许孩子对文本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解读,不同的感悟。但保护不是庇护,更不是无视,当学生的认知、情感有一定的缺陷、偏差时,教师就得抓住这个教学契机,进行引导,使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实现文本的个性解读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三)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语文教材是一个体系,具体的教材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每篇教材具体反映了怎样的人文精神,怎样的工具价值,教师要能吃透教材,客观地分析教材的特点和优势,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如《牛郎织女》,这是一个民间故事,语言通俗,内容浅显。如何解读呢?可以从民间文学这个角度展开教学。

练习讲故事,体验民间故事的特点。我说:“《牛郎织女》这个故事啊,老师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说了。夏天的晚上,在一层楼的楼顶上,我和几个年龄相仿的孩子一边乘凉,一边看星星,一边听大一点的孩子给我们猜谜语,唱儿歌,讲故事,其中就讲到这个故事……”通过这样形象的描述,仿佛把学生带到了夏夜的星空下,带到了旧时的楼顶上,进入了微妙的境界。然后,我引导学生通过把握段落要义、抓住段落关键词等方法来练习讲一段故事,并逐步提出了语气、语速、声调等讲故事的要求,努力讲得声情并茂,有声有色。学生的精彩表演使课堂充满了笑声和欢乐。

感悟人物形象,挖掘民间故事的特点。我让学生谈一谈牛郎、织女、王母分别代表了怎样的形象,并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来说明。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民间故事语言的朴素、优美,刻画人物的不同方法等特点。应该说,教学已进入一个较高层次的阅读平台。

拓展延伸,点亮民间文学的“心灯”。我请学生们想一想,议一议:为什么老百姓会编出这样一个故事。最后,我设计两项作业:1.画一画“天河”“牛郎星”“织女星”,并通过多种途径来证实; 2.搜集几个你喜欢的民间故事,讲给同学听。

(四)追求课前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和谐统一

叶澜指出:“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可见,课前预设要为动态生成而设计,使教学尽可能地在预设之内生成,在一般情况下,做到教学目标基本不变,教学内容基本不变,教学重点基本不变,教学策略基本不变,教学流程基本不变。同时,必须认识到,课堂又是复杂的,老师在预设时,不可能穷尽也不必穷尽课堂的可能的变化,要凭借教育智慧在教学机智中生成。有的时候,预设目标可以在生成中随机升降,教学重点可以在生成中调整,探究主题可以在生成中适时替换,教学的流程可以在生成中即时变奏。

另外,我们还需要处理好主体信息和多元信息之间的关系。一是文本的信息,有主体信息也有多元信息,表达文章主旨的信息是主体信息,其他的文化因素是多元信息。二是课堂的信息,围绕文本主旨解读的信息是主体信息,用各自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去丰富解读是多元信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佛雷特。”“哈佛雷特”就是主体信息,“一千个”就是多元信息。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哈佛雷特”,然后才是个性化的理解和体验,假如热衷于“一千个”,学生的基本的语文能力――概括能力将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打白骨精故事概括范文3

名著阅读如何考查?综观2009年各地语文中考试卷,有关名著阅读的试题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出现了许多有创意的新题型。本文举其要者,略加梳理,以飨读者。

一、写颁奖词

题目1:(2009年湖北省恩施市)《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写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联系相关内容完成下面习题。

(1)简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过。

(2)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英雄行为写一段颁奖词。

题型简析: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颁奖晚会打造了一场盘点年度精彩、彰显人间正气、震撼众生心灵的盛宴,其“颁奖词”堪称颁奖仪式的点睛之笔。用“颁奖词”的形式考查考生对名著的阅读理解,有创意,有时代感,在考查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更突出考查了考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备考方略:1.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我们这个时代,关注我们这个社会,心存感念,学会感动。2.“颁奖词”不同于人物简介,也不是空洞的评价,要抓住人物事迹和性格中的核心,述中有评,评述结合。语言要精炼,高度概括;要优美,有文学色彩;要扣人心弦,富有感染力。3.在课标推荐的课外读物中,有重点地深入了解几个典型的文学形象,积累写作素材,做到有备无患。

参考答案:(1)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经过一座高山,山中的妖精“白骨夫人”想吃唐僧肉,又惧惮唐僧身边的徒弟,因此她先后三次变幻成斋僧的村姑、寻找女儿的老婆婆及老公公来欺骗唐僧,伺机下手。可每次都被火眼金睛的孙悟空识破。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前两次被她逃脱了真身,第三次在土地山神的帮助下终于打杀了这个妖怪,让她现出了原形。(2)你火眼金睛让妖魔鬼怪原形毕露。是你不畏艰险一心除妖保护师父,是你意志坚定为取经大业无怨无悔。

二、写辩论词

题目2:(2009年湖北省黄石市)我校九年级一班在阅读《三国演义》时,对关羽这个人物有了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你会怎样辩驳反方观点?不超过150字。

反方:我方认为,关羽跟从刘备,颇失忠义。华容道上,放走曹操,以私废公,埋下祸根,使敌人死灰复燃,再起兵戈。留守荆州。一意孤行,破坏孔明“东和孙权”的战略原则,以至损兵折将,失地陷城,使蜀国大伤元气,最终走向灭亡。他是一个自私自利、刚愎自用的人。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简析:辩论词是“敌我双方”在唇枪舌剑的特定情境中,用来反驳对方从而树立自己观点的语言表达形式,这种题目具有极强的思辨性,重点考查考生对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辩驳说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备考方略:1.理清对方主要观点,抓住其要害,针锋相对,驳其不周,攻其不备。2.自我立场要坚定,观点要明确,并从原著中找出支持己方观点的具体事例,达到事实胜于雄辩的效果。3.注意双方关系,是辩论而非战斗,语言要简洁、生动、形象、有说服力,要得体,不能“辱骂和恐吓”。因为是口语交际,还要尽量做到口语化。4.乎时加强辩论的实战演练。

参考答案:略。

三、撰写对联

题目3:(2009年河北省)选取《西游记》、《水浒》、《童年》、《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五部名著中的人物和相关内容,为给出的上联拟写下联。

上联:贝多芬呕心沥血谱名曲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简析:对联文词精炼,形式工整,平仄协调,是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用对联来考查文学名著阅读能力,既是考查考生对特殊艺术形式的表达能力,也是对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

备考方略:1.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对联是既要有“对”,又要有“联”,上联和下联,必须内容相关,上下衔接。结构完整,句式一致,字数相等,平仄相合,词性相对,语言简练。2.仔细分析上联的结构特点。按照对联的要求。写出下联,如“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的结构是“人物性格(成语)-主人公(姓名)-作品主题(动宾式)”,那么下联也必须契合这一结构。3.世事洞明皆学问,平时要多留心生活中的各种语言表达形式。

参考示例:一、唐三藏跋山涉水求真经二、阿廖沙千辛万苦度童年

四、写荐书理由

题目4:(2009午福建省厦门市)名著阅读。

(1)凭借你阅读《格列佛游记》的体验,从下列地名中选出格列佛没游历过的一项。( )

A 小人国 B 车迟国 C 大人网 D 慧国

(2)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许多神奇之处。请从下列提示中任选一个,简述其相关故事情节。

①发现“水帘洞”②获取“金箍棒”③炼就“火眼金睛”

(3)有位著名教育家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都应该读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什么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这部小说值得一读呢?请任选角度,联系原著谈谈你的看法。

题型简析:三道题目均是要求写荐书理由,不同之处在于第1小题给了一定的选择范围,第2、3小题则设计了特定的情境和主题,荐书的范围可能会超出课标的范畴,但更能反映出考生的阅读面。无论哪种类型,都要求考生在短时间内迅速选择,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不仅考查丁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考查了考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

备考方略:1.审题要准确,紧紧围绕题目提供的信息源选择书目,组织推荐语言。2.推荐理由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让对方心悦诚服,不能说一面之词,更不可强词夺理。3.密切关注荐书的对象,分析对方的需求,揣摩对方的心理,荐书理由要有针对性,不必面面俱到,语言表达要委婉、得体。

参考答案:(1)B(2)例一:有一天,群猴在水边洗澡,顺流而上发现一股瀑布。石猴率先跃入瀑布中,发现瀑布后有个天然的大石洞,他就率领群猴入住其中……例二:石猴想要一件合适的兵器,就去找东海龙王。试用了几件兵器都不满意,最后他看中了龙宫的定海神珍铁,便取来做他的兵器……例三:美猴王大闹天宫被抓,太上老君将他关到八卦炉中。他在炉中被煅烧了七七四十九天,没想到不但没被烧死,反而炼成了“火眼金睛”……(3)例一:此书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方式,这种写法使人物形象生动饱满。譬如,小说将保尔在疾病缠身、丧失了战斗能力的严峻时刻,内心绝望、动摇以及最终战胜自我的全过程刻画得非常细腻感人。例二:这本书的名言警句很多,能激励我们成长。如:“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例

三:本书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保尔这个具有钢铁般意志的人物形象。譬如:保尔在手术之后,医生诊断他将双目失明、失去劳动能力。但他没有就此消沉,反而计划写一部关于英勇的骑兵师的中篇小说……

五、阅读感悟

题目5:(2009年福建省莆田市)请在横线处填上相应故事的寓意。

(1)《伊索寓言》中的故事篇幅短小,寓意深刻,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狼和小羊》的故事说明对恶人做任何正当的辩解也是无效的;《农夫与蛇》的故事说明――;《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丑小鸭》的故事,并写下你阅读这一童话后的一点感悟。

作品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

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简析:阅读感言其实也就是读后感,不过不是一般的感受,而是更加强调读者心灵的真切感悟,语言表达上更多些抒情意味。题目不仅考查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考查考生的心灵感悟能力和人文关怀。

备考方略:1.要在认真阅读名著的基础上,用心体会,深入理解。准确把握作品的主旨和人物的精神世界,2.选取最能触动人心的感受点,既然是“心语”,就是独特感悟,真情流露,就要打动人心,引起共鸣,不可泛泛而谈。3.语言要有高度的概括性、抒情性、感染力,如果是仿写,也不必一味机械模仿,而要写出自己的心声。

参考答案:(1)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奋发图强的弱者也能战胜骄傲自满的强者。(2)简介:《丑小鸭》讲述了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鸭子,一出生就伴随着别人的嘲弄和歧视,但是经历过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他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感悟:人只要有梦想,那么困难就不再是困难了。

六、文本分析

题目6:(2009年广东省)阅读理解。

不知怎地,外祖父忽然来了,像是从天花板上掉下来似的。他坐在床上,用冰冷的手抚摸我的头。说道:

“你好,小爷子……你倒是说话啊,不要生气了!怎么,你怎么啦?……”

我很想踢他一脚,可是一动弹就疼。他的须发显得比平时还红,脑袋不安地摇晃着。放光的眼睛往墙壁搜索着什么。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山羊形的甜饼、两个糖角、一个苹果和一包青色的葡萄干,他把这些东西放在枕头上我的鼻子跟前。

“你瞧,我给你带来的礼物!”

他弯下身来吻了吻我的额头,然后,一面用僵硬的小手――染了一手黄颜色,特别是弯得像鸟嘴似的指甲更显得黄――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一面谈起来:

“我当时对你太过分了,兄弟。我火得厉害;你咬我,抓我,也把我惹火了!然而,你多挨几下并不算倒霉,我都记在账上!你要知道:挨自己亲人的打,这不算屈辱,是受教训!不要让外人打,自己人打没关系!你以为我没挨过打吗?阿廖沙,我挨的那个打啊,你连做恶梦都没梦见过。我给人家欺辱成那个样子,大约上帝看见也套掉泪!结果怎么样呢?我这个孤儿,叫化子母亲的儿子,熬出头了,当上行会的头儿,手下管很多人。”

他那端正干瘦的身体轻轻靠着我,他开始讲他的童年时代,他的话沉重而且结实,轻巧流利地一句跟着一句。

他一直讲到晚上,临走的时候,他亲切地和我告别,我才知道外祖父并不凶恶,也不可怕。我一想起他曾这么残酷地毒打我,就难过地流泪,并且总也忘不了这件事。

(节选自高尔基《童年》,刘辽逸译)

(1)外祖父毒打了“我”一顿,现在却来看望“我”,并和“我”说了这么多话,他的目的是什么?

(2)从选段可以看出,“我”对外祖父的感情是复杂的。在“我”的眼中,外祖父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童年》中的其他情节具体分析。

题型简析:题型朴实无华,从文本人手,让考生研读、体味、揣摩、品评,进而把握语言表现技巧和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是阅读文学作品的基本功。阅读名著要做到精读和略读相结合,紧扣文本本身,着眼语言分析,这个题目具有很好的导向性。

备考方略:1.平时养成精读的习惯,对名著的重点篇章段落反复阅读,深入思考。尤其是对典型人物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要重点关注。2.回答问题要紧扣题目的要求以及提供的文本材料。不能漫天铺开。不着边际。3.掌握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加强赏析文章的写作训练。

参考答案:(1)提示:如果只写外祖父很后悔打了“我”,这理解是不完整、不恰当的。这是一个名著阅读文段。名著阅读文段本来就是要求你对原文有所了解,然后,再根据上面提供的文段来答题。如果没有读过原文而只根据上段理解,那么,“后悔”说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你读过原文,你就会对外祖父产生怨恨的基本印象。在这里,外祖父并不是后悔,他有他的“哲学”。他已经习惯于自己的一套思维方式。在他看来。自己身世多舛,童年的经历让他已经习惯于打人了,他不会因打了阿廖沙就痛改前非的;他的教育方法就是打。所以,外祖父的目的,一是为了安慰“我”,叫“我”不必太伤心;二是希望“我”理解他的举动,叫“我”不要记恨,他也有自己的苦衷;三是他的打是有道理的。他要警告“我”。有一点是要说明的,文中“我”这时是了解到了更多外祖父的身世,对他表示理解,但这并不影响外祖父来这里的目的。(2)提示:一、先答总体的:残暴、慈爱。二、对“残暴”具体化:教育不得法(待人)。注意,要联系原著(或上文段)情节。三、对“慈爱”具体化:教“我”读书,上文有“轻轻靠着”等。再提醒,一定要联系原文。此外,写他专横等亦可。

七、综合考查

题目7:(2009年山东省烟台市)名著阅读。

(1)班级开展“读名著说人物”活动。请你从下面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对其作简要介绍。

李逵 鲁滨逊 保尔・柯察金

示例:所选人物:孙悟空

简要介绍: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他机智勇敢、爱憎分明;他曾因不满天庭的统治而大闹天宫,表现出他的桀骜不驯和反抗精神。

所选人物:____________简要介绍:____________

(2)在这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地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黏汗,发着馊臭的味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黏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地难过。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地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地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他连连地打嗝,水要往上漾!

①以上文段节选自名著《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⑦下面文字介绍的是该部名著中的另一个人物,请你写出“她”的名字。

她曾被一个军官抛弃过。后来她与他(即上面文段中的“他”)同住在一个四合院里,两人渐渐产生了感情。最后,她因难以忍受苦难生活给她造成的屈辱而自杀了。

“她”的名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简析:这是一道综合性的名著阅读理解题,既涉及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涉及对名著人物、情节的理解把握,同时以举办名著阅读成果展示这种综合性学习活动贯串始终,考查考生对活动方案的创造性设计能力,是对考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检验。

备考方略:1.名著阅读有助于语文知识水平、语文基本能力的全面提高,读是前提,读是基础,读是关键。2.做到读写结合,正如题目中提到的,阅读名著既可以开阔视野,也可以提高写作水平。3.开卷有益,课外多翻翻文学报刊或其他读物,对搞好语文实践活动、提高综合能力一定大有裨益。

参考答案:(1)答案略。(评分:说明人物出处及主要特点1分,介绍一个情节1分,指出此情节表现的人物性格1分) (2)①骆驼祥子老舍②小福子

八、简答题目

题目8:(2009年江苏省苏州市)名著阅读。

(1)《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蟠桃、盗饮御酒、窃走仙丹被捉住之后,又发生了哪些事他才被降伏的?

(2)《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有哪两种宫廷游戏?表演游戏的是哪些人?

题型简析:这是一道简答题,主要考查了考生对《西游记》和《格列佛游记》这两本名著的内容情节的理解,是对《新课标》中推荐名著的考查,这就需要考生认真阅读名著文本。

备考方略:1.对《新课标》推荐的12本名著认真地列表阅读整理。2.做本题时应该抓住本题所要求的内容去思考。3.做到语言简洁,要点得当。

三打白骨精故事概括范文4

《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孙悟空-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猪八戒-贪财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西游记读后感,请您阅读。

西游记读后感1“你挑着担,我牵着马……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这段熟悉的旋律唤起了不少人童年的梦,童年的记忆深处一师三徒在西行路上演绎着不朽的传奇。没错,这便是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西游记》。

我对《西游记》虽不是十分熟悉,但也粗通毛皮,略知一二:幼时看以原着更改的动画片,不下十遍;再大些,就开始看电视剧;直至现在,我仍在看古典文学版本的《西游记》。在这里,我就以我个人的角度,小谈《西游记》。

本书作者吴承恩,擅长表现人物性格特征,通过各种事件即能使读者了解人物。我就发表一下我对各个人物的看法。

唐僧身世坎坷,但有勇气,敢担当;有一颗仁慈之心;有自己的信仰。在唐太宗挑选僧人欲往西天取经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多苦多累。而是怀着对国家对君主的赤诚之心,怀着对亡灵对忠魂的怜悯之情,怀着对如来对信仰的崇敬之感,毅然踏上了西天取经这条艰险的道路。这些都是他心中的佛,是他心中至高无上的信仰。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好坏两面,仁慈也是。太仁慈也是他的缺点,他一再讲所谓的“慈悲”,贤愚不辨,面对孙悟空的好心几番埋怨。正因如此,才受到西方路上邪魔的一再蛊惑。总而言之,唐僧是一个头脑迂腐的老好人形象。

孙悟空是本书的主角,他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带有一份浪漫主义色彩。他曾搅冥府,掀东海,大闹天宫。表现出他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大无畏精神。他在西行路上发挥极大的作用,他每每当师傅遇难,都历尽艰辛,救师父出来。每次他都是积极想办法,即使在受到了师父的冤枉,也并无散伙之心,对师父的忠诚可见一斑。但有人说这都是紧箍咒的功劳,非也,非也。在每次妖魔抓唐僧进洞后,他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任妖魔将唐僧吃掉。那么在世上,只有观音、如来知道咒语。到时推妖魔神通广大,着实救不出唐僧,又奈他何?由此见,悟空保唐僧是出于真心。此外,孙悟空又天真灵活,诙谐幽默。是古代人理想的化身。

猪八戒是最有喜剧色彩的人物,为本书添加了许多乐趣。猪八戒真是集成了猪的所有特征:好吃懒做、懒笨馋滑。但也本质单纯、身粗力大、坚韧不拔,若有用着他时,二话不说,多苦多累也毫无怨言,所以成了众人喜欢的人物形象。

最后是沙僧,沙僧只用两个字即可概括:憨厚。在未收他之前,是猪八戒挑担,而他加入后,就自动接起了挑担的工作,一挑就是十几年毫无怨言。读者在读《西游记》时大多是孙悟空猪悟能的故事,殊不知在斩妖除魔的时候,沙僧一直默默保护师父,若有妖怪,沙僧也会义无返顾的冲出来。在师徒丧气之时也会出一两个好主意。沙僧,《西游记》中最平凡又最不可缺少的人物。

《西游记》除了塑造人物形象之外,更多的是人生哲理,其中给我最大影响的就是“敢问路在何方”,一句很简单的话语,却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但有几分相似的人生哲理。

第一,体现在这个“敢”字。这表现出一股莫大的勇气,是常人所不及的。唐长老不畏妖魔,天地间一股坦然正气;三徒众费心竭力,尘世间一阵君子之风。这就是荀子口中所言的君子之勇。君子之勇,乃为扞卫仁义,不屈于权势,不顾私利,坚持正义而不屈不挠,为了心中信仰,不惜一切,这就是所谓的君子之勇,是孔子所说的智、仁、勇的统一。

第二,则是在于“路在脚下”。这十万八千里的路,是唐僧众师徒一个脚印一个脚印的走出来的。孙悟空曾对猪八戒说:“我的筋斗,好道也是驾云,只是去的有远近些。你是驮不动师傅,我如何驮动?自古道:‘遣泰山轻如芥子,携凡夫难脱红尘’还有那隐身法缩地法,老孙样样皆知。但只是师父要穷历异邦,不等超脱苦海,所以寸步难行。我和你只做得个拥护,保得他身在命在,替不得这些苦恼,也取不得经来。正叫做‘若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孟子说过:“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意在告诉世人磨难是上天的财富,不要逃避困难。

读过《西游记》后我得到了很多人生的财富,也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所以我觉得要多读书,读好书,才能够更加的充实自己,为人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西游记读后感2自从孙悟空一行取得真经以后,就在天府南天门天天玩耍、喝酒,只有唐三藏在佛界中处理事务,他仍是如来佛的二弟子——金禅。由于悟空、悟能、悟净三人整天不务正事,仙界的仙人们对他们很有看法。这件事被王母娘娘知道了,决定惩罚他们一下,便来到了他们三人面前用不满的目光看了看他们三人说:“你们三人整天吃喝玩乐,不管正事,今天我派你们下凡去做一件事:我把你们分散到不同的地方,你们不许用仙法或耍什么手法,必须靠自己的能力尽快会合,知道了吗?”兄弟三人听了都很难过,猪悟能说:“我们到了凡间,能不能不会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呀?”“不行,如果你们不按照我说的做,我废了你们所有的本领,让你们永远留在凡间,”兄弟三人听了连连点头。王母用嘴吹了一口仙气,他们三人便飞到了人间。

孙悟空到了凡间,看到了一幢高楼大厦,心想:我去与他们总经理谈谈,好有个睡觉的地方。他便来到了这家酒店里,跳到桌子上:“喂,你们总经理是谁?”“牛总”服务员不耐烦地说。“是不是叫牛魔王?”,“是呀,你怎么知道的呀?”服务员用惊呀的目光盯着孙悟空,孙悟空说:“也没什么,只不过五百年前和他是结拜兄弟”“你头脑有问题呀,最好还是到神经病医院去看看再来,有没有毛病呀,还五百年前呢!”服务员嘲笑说,可这句话把孙悟空给惹怒了,他只轻轻一踢桌子便倒了,他又使用了一些仙术,把整个饭店搞得乱七八糟,又拿出了金箍棒出来伤了人。牛魔王知道了,气愤地说:“谁这么胆大,敢在本店撒野,小二,把他赶出去,如果一人不行那就多带些人马去,一定要把他打得求饶才行”,店小二就带着一帮人去找孙悟空算帐,孙悟空手拿金箍棒,使出浑身之劲,一层楼便被打塌了,店小二他们都被压死,孙悟空笑着说:“不自量力的一群废物!”“看样子我要亲自出马了”牛魔王说,他穿着笔挺的西装大摇大摆的走了过来,当他看到孙悟空一下子就怔住了:“你……孙悟……空到这儿干啥?”牛魔王结结巴巴地说,孙悟空说:“老牛,我不是来惹事生非的,我只不过是来找个住的地方罢了”,牛魔王听了这话才放下心来:“好吧,随你在这儿住多长时间,但你必须把我的楼重新造好”,孙悟空听都没听,轻轻吹了一口仙气,楼全都造好了,房间也全都恢复原样了,牛魔王带着孙悟空找了一个满意的房间安顿了下来。

猪悟能来到了人间,首先想要去的地方便是高家庄,他走了很长时间,突然看到了“高家庄纺织大楼”,他心想:这肯定就是高家庄了,于是他走进大楼,问售货员:“这里有没有人知道猪八戒这个名字的?”售货员说:“你可是猪八戒?”,“是呀!”,“呀,老曾曾曾曾曾祖父,你可回来了啊,你取经以后第120_年,你的夫人就去世了,在她临死前写了一本《八戒传》,并留下遗言,世代只要是猪姓氏的,都必须读这本书,”猪八戒听了这话,豆大的眼泪像泉水一样涌了出来。从此猪悟能也在高家庄住了下来,与后代们共享天伦之乐。

沙各尚到了凡间,因为没有亲戚,所以只能在河埠头要饭。

有一天,孙悟空出门一路闲逛,不知不觉走到了高家庄,看到了猪悟能正和一群孩童们做蒙面游戏,猪悟能蒙着面一下子就抓到了孙悟空,“师弟!”孙悟空大叫一声,激动地抱着八戒,这时突然听到有人哭道:“行行好吧,给我一点儿钱吧”孙悟空掉头一看原来是沙和尚,这样他们三人便意外相遇了,在高家庄待了几天后便结伴回到天府国去找王母娘娘。

西游记读后感3在暑假中,我重温了《西游记》这本书,这本书中的神话人物让我沉浸在美妙而传奇的故事情节中,不由得感想连篇。

这本书每集都很精彩很好看,我就先介绍些我在书中比较喜欢的吧。“平顶山八戒被擒,莲花洞悟空盗宝”那集是讲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了平顶山,山上莲花洞内的妖怪知道后,亲自出马去捉拿唐僧,他们捉住唐僧后就立刻打道回府。悟空从两个巡山的小妖手中骗到了那两个妖怪的宝贝,最后打败了那两个妖怪,太上老君便将它们收服。

这本书写得很有趣,书中的景物也描写得栩栩如生。每次孙悟空打妖怪也写得很好玩、精彩。还有猪八戒,每次偷懒被孙悟空整也很逗,我还觉得沙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挑着担子也挺命苦的。但是,觉得最有想像力的是作者,因为是他写出了这本老少都喜欢的书。

孙悟空对自己的师傅非常忠诚,有一次唐僧误会了孙悟空,要赶走他,孙悟空临走时给唐僧磕头,唐僧扭过头去不看,孙悟空就变了一圈猴子给唐僧磕头。走后他去了观音菩萨那,沙师弟在唐僧遇险后去找菩萨,当孙悟空得知后又立马回到了凡间救出唐僧,和他们一起去取经。在机智勇敢的猴哥,胖嘟嘟的猪老二和憨厚的沙师弟的陪同下唐僧取得真经,普度众生。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意识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与磨难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不怕困难,不像猪老二似的老喊着散伙,我们就可以像孙悟空除怪似的除掉困难。还有就是看人不能看表面,在西游记中有许多妖怪扮成人惹得唐僧的同情,唐僧还真就相信了,可孙悟空用火眼金睛识破了他们,就想训它们,唐僧却念紧箍咒,并赶走了孙悟空。我有时真觉得唐僧真笨.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正是如此吗,有一些坏人装成好人的样子骗取钱财,我们应该善于分辨人的好坏,练就一套我们自己的火眼金睛.《西游记》不仅故事情节好看有趣,还蕴涵着一个道理,把它称作是《四大名着》之一简直就当之无愧。

西游记读后感4谈起《西游记》,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西游记》可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不管是书籍还是电视连续剧,都十分吸引人们的目光!还记得小的时候,我还不识字就把电视剧版的《西游记》看了个透。现在,老师向我们推荐了这本《西游记》,那么就让我们再次拿起这本书,一起重温童年时代吧!

再次阅读这本书,我的感受完全不同了。原来我喜欢的人物是那个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而现在我喜欢的却是那位任劳任怨的沙悟净了。但我觉得无论是孙悟空还是沙悟净,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小的时候,大家肯定都问过爸爸妈妈一个这样的问题:我是从哪儿来的?爸爸妈妈的答案也是各不相同,但其实我们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哟!但孙悟空可不是,他没有爸爸妈妈,他是从石头缝了跳出来的!我觉得孙悟空就像是一个小孩子,一个永远都不会长大的孩子。他生性调皮,即使当了美猴王,不没能改变他的“野”性,他大闹天宫、偷取仙丹……最后被如来压在五指山下,可是520_年后,他又被放了出来这次他的“野”性有所收敛,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途径九九八十一难都一一化解,最终修得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你们还记得唐僧师徒四人当中的那个最不起眼的小师弟吗?你可能不会在意他,因为他不善言语,而且武功不高,但他却是四个徒弟中最踏实的。以前,沙僧是天上的卷帘大将,可是失手打破了琉璃盏被贬下凡。盘踞在流沙河,吃人为业。最后被唐僧收为徒弟,从此他改邪归正,而且任劳任怨,一路上的行李都是他背,可是他毫无怨言。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的考验之后,功德圆满,被封为金身罗汉。

孙悟空和沙悟净都是《西游记》中必不可少的人物。在他们俩身上,我可以学到许多:从孙悟空身上我学到了勇敢、果断、不为外界所诱惑和敢于反抗封建等品格;从沙悟净身上我学到了诚实、任劳任怨、知错就改等品质。

《西游记》中还有许多人物他们身上的优点都值得我们学习!例如:唐僧的诚实善良、勤勉好学;猪八戒的憨厚淳朴、不畏妖魔……

除了人物,《西游记》中最吸引人的就是那精彩的故事情节了,我最喜欢的就是《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了。它讲述了白骨精“三变”,孙悟空“三打”的故事:白骨精为了吃到唐僧肉,先是变成了美貌的村姑,又变成了八旬老妇人,最后变成了白发老公公,但都被孙悟空一一识破。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白骨精虽然诡计多端,可敌不过机智勇敢、武功高超的孙悟空,最终丧命于金箍棒下。这个故事通过叙述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的本领和勇于降妖除魔的精神,赞扬了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读完《西游记》,我收到了深刻的启迪: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人们往往要经历许多磨难,但只有坚持斗争,最终才能获得成功!

西游记读后感5暑假期间,有幸第二次拜读了《西游记》。读后让我爱不释手,连连赞叹。

本书作者吴承恩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文中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这离奇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致使此书成为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受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语言;有人干脆把它当作道德修养小说或政治寓言。在我看来,最喜欢它具有以下几点鲜明的特色:

一、向往自由孙悟空这个形象完全激发了人们内心潜在的,根深蒂固的向往——对彻底的自由的向往。孙悟空破时而出,“不优麒麟辖,不优凤凰管,又不优人间王位所拘束”,闯龙宫,闹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斗争也都是为了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我一种寻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

二、出神入化的故事情节小说中处处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真理执著的向往。现实生活当中不可能发生的事,在吴承恩的笔下却发生了,而且合情合理,每一次唐僧遇难都会在孙悟空等神仙的保护下逢凶化吉,让人不得不感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日常生活过于现实,使充满幻想的事物遭到排斥。神话在这样的条件下应运而生了。它具有深邃的哲学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有位学者曾经说过:“神话乃是各种艺术的必要条件的原始质料。”《西游记》是中国神话小说的颠峰,也是神话文化的至高境界,可见《西游记》的问世,在我国的神话创作史上是一个奇迹,对世人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三、凸现英雄本色《辞海》中说英雄是杰出的人物,曹操说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胸。总之,英雄是那些顽强地掌握自己命运,并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人。孙悟空无疑是一个大英雄,他为了自由,为了自己的尊严,对唐僧忠肝义胆,对猴子猴孙有情有意,不怕与一切艰难险阻作斗争。正因为这种大无畏的叛逆的精神,才使他最终保佑师傅唐僧取得真经,自己也修成正果,凸现出其英雄本色。

三打白骨精故事概括范文5

1.(2016·宜宾)下列名著中的形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

A.《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挑起陆地上人们的战争,他是一个故意引起事端、不怀好意的人。

B.《伊索寓言》中《蚂蚁和蝉》里的蝉是一个心胸宽广的施舍者,而蚂蚁则是好逸恶劳的形象。

C.《水浒》中的林冲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最后万般无奈,忍无可忍被逼上梁山。

D.《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来自农村,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在经历三起三落之后,仍然保持自己的本色。

点拨:A项尼摩船长支持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是反抗压迫的战士;B项《伊索寓言》中的蝉是好逸恶劳的形象,而蚂蚁是勤劳的形象;D项祥子后来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赌、自暴自弃之徒。

2.(2016·新疆建设兵团)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铁扇公主使诈假借芭蕉扇”“武松大闹飞云浦”“火云洞智取红孩儿”,都是明代作家吴承恩长篇小说《西游记》里脍炙人口的故事。

B.《童年》中外祖母对阿廖沙的影响,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

C.《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内容包括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等。

D.丹尼尔·笛福创作的《鲁滨孙漂流记》告诉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必须用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生命力去战胜它,而首先要战胜的是自己的怯懦和悲观。

点拨:A.“武松大闹飞云浦”是《水浒传》中的故事。

3.《水浒传》最后一回(第一百二十回)写到:宋江喝了朝廷御赐的毒酒,自知遭奸人陷害,将不久于人世,虽然自己“死不争”,但担心兄弟李逵在自己死后闹事,“把我等一世清名忠义之事坏了”,于是唤李逵来,在给他的酒里面“下了慢药”。请阅读下面与此事有关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李逵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道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洒泪,拜别了宋江下船。回到润州,果然药发身死。李逵临死之时,嘱咐从人:“我死了,可千万将我灵柩去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和哥哥一处埋葬。”嘱罢而死。从人置备棺椁盛贮,不负其言,扶柩而往。

(1)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李逵性格中豪爽、讲义气的一面,从全文来看,他的性格还有愚忠的一面。

(2)《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的最后结局大都悲惨,原因是什么?请你用一句话概括。

因为他们的投降路线。

4.(2016·丽水一模)请模仿下面对《水浒传》中宋江这个人物的简介,从你读过的文学名著中选择一个人物,作一简单介绍。

宋江,人称及时雨,原为山东郓城县押司。因协助晁盖等逃脱官府缉拿,被其老婆阎婆惜发现。阎婆惜趁机要挟。宋江怒杀阎婆惜,被迫上梁山。后宋江被众好汉推为梁山首领。

示例:林冲,人称豹子头,原为东京80万禁军教头,受高俅陷害,发配沧州看守大军草料场。高俅派亲信火烧草料场,企图将林冲置于死地。林冲忍无可忍,雪夜杀敌,迫上梁山。后成为梁山重要将领。(内容与原作相符,语言表达简明、连贯)

5.名著阅读。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中的“尸魔”就是“白骨夫人”,她是如何“三戏唐三藏”的?

首先变成一个花容月貌的女子,来山上送饭还愿;接着变成一个老妇人前来寻找女儿;最后变成一个老公公前来寻找女儿和妻子。

6.下面一段话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读后回答问题。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裙钗”指的是谁?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猴王为什么要“有意说亲由”?

“裙钗”指的是罗刹女(铁扇公主)。她的儿子红孩儿在火云洞捉了唐僧“要蒸要煮”,孙悟空请观音菩萨帮忙,红孩儿被观音收作善财童子,母子分离,所以她“为子怀仇恨泼猴”。孙悟空对罗刹女虽然“生狠怒”,但还是“有意说亲由”,是因为他要借罗刹女的芭蕉扇去扇灭火焰山之火。

7.(2016·宁波模拟)《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他令人赞赏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语言要简洁。

示例: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如大闹天宫。(或与恶势力斗争的精神,如三打白骨精)

8.列举《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举四个即可。

(1)黑松林遇黄袍老怪

(2)黄风岭遭黄毛貂鼠精暗算

(3)牛魔王之子红孩儿抢走唐僧

(4)平顶山莲花洞太上老君炼丹童变成妖精

9.(2016·丽水二模)《朝花夕拾》中,鲁迅描写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和如何给病人开方等种种表现的文章是什么?文中揭示了这些人怎样的实质?范爱农是鲁迅的挚友,但是,这对朋友最初的相识并不愉快,真可谓是“不打不相识”,这是为什么?请简要概括相关故事情节。

《父亲的病》。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他们最初相识是在日本的横滨,作者去接到日本留学的范爱农等十几人,关检时,关吏从他们的行李中翻出了一双绣花鞋;坐火车去驻地时,范爱农一行人没完没了地让座以示尊卑,火车一开,竟然倒了四五人……对此,鲁迅先生心里十分不满,连连摇头。而这“摇头”也引起了范爱农的反感,认为鲁迅先生看不起他们。

10.(原创题)仔细阅读名著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祥子昏昏沉沉的睡了两昼夜,__A__着了慌,到娘娘庙求了个神方: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两三味草药,给他灌下去……__A__这才想起去请大夫。扎了两针,服了剂药,他清醒过来,一睁眼便问:“还下雨吗?……”

他躺了十天。刚顾过命来,他就问__A__:“车呢?”

(节选自《骆驼祥子》)

选段中人物A是谁?是什么原因使祥子昏昏沉沉大病一场?祥子问起的那辆“车子”后来的命运怎样?请用简要的语言回答。

虎妞。祥子为多赚钱,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被暴雨淋坏了身子,大病了一场。这辆车的命运:后来因虎妞难产而死,祥子为筹钱埋葬虎妞而把车卖掉了。

11.(1)《骆驼祥子》是老舍自己最钟爱的作品,该作品有两个女性形象,一个是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虎妞,一个是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

(2)《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原本以为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实现他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一次次与命运抗争,却以惨败告终。请问祥子的梦想是什么?梦想破灭后,他最终变成一个怎样的人?

他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最终变成了一个麻木潦倒、好占便宜、吃喝赌、自暴自弃的人。或:他最终变成了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无业游民。

12.(2016·湖州模拟)《傅雷家书》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在傅聪长大成材的道路上,作为父亲的傅雷,从哪些方面给予儿子悉心指导?请结合书信内容具体分析。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做人要谦虚,严谨,面对困境不气馁,面对顺境不骄傲,礼仪要得体等;对待艺术要真诚,有艺术尊严,有民族荣辱感,做“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劳逸结合,正确理财,正确对待恋爱婚姻等。

13.下面列举了《格列佛游记》中的几个情节,请按照格列佛游历的顺序,将其排序。

①遭遇风暴,被刮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那里的居民身高犹如铁塔,在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为了赚钱,农夫把格列佛当作小玩意儿装入手提箱里,带到各城镇表演展览,让他耍把戏,供人观赏。

②被放逐到“慧骃国”,因为该国要消灭那里的耶胡,所以格列佛想留在这里的愿望无法实现。

③随航途中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用一泡尿把火扑灭。

④格列佛所乘船遭贼劫持,格列佛伐幸逃脱,被一座叫“勒皮他”的飞岛救起。这些人的相貌异常,衣饰古怪,整天沉思默想;总督精通魔法,能随意地召唤任何灵魂。

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③①④②

14.《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极具讽刺色彩的小说,请概括写出其中两个讽刺性的故事情节。

示例:小人国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在“飞岛国”与鬼魂对话。

15.下面的叙述与《简·爱》原著有不相符之处,请改正。

牧师圣·约翰深爱着简·爱,请求简·爱嫁给他并和他同去印度,但被简·爱拒绝了。

圣·约翰并不爱简·爱。

16.(2016·温州模拟)简·爱是大家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写出她身上令人赞赏的某种精神品质,并举一例说明。

精神品质:示例一:追求平等。

举例:“你以为,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这段话体现了简·爱敢于追求平等的精神。

示例二:敢于反抗。简·爱从小父母双亡,寄养在舅妈家,面对舅妈的嫌弃、表哥的欺侮,她奋起反抗。示例三: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独立和尊严。简·爱在与罗切斯特结婚时,得知罗切斯特的疯妻还活在人间,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简·爱强忍悲痛,毅然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示例四:追求真爱。在桑菲尔德庄园被大火烧毁、罗切斯特身体残疾的情况下,简·爱毅然回到罗切斯特身边。

17.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三部传记。其中,贝多芬(人名)饱受耳聋折磨。

18.走进《名人传》。

“我的体能和智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增无减……我的青春,是的,我感到我的青春才刚刚开始。我已经隐隐约约看到目标在前,虽然尚不清楚,但正在一天天地接近……啊!如果我能摆脱这种疾病,我一定能拥抱整个世界!……不,我不能忍受下去。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啊,如果能活上千百次那就太好了!”

(1)上面语段中,“我”是贝多芬,“这种疾病”是指耳聋(失聪)。

(2)在《名人传》序中,罗曼·罗兰大声疾呼:“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请结合作品说说你从中呼吸到的“英雄们的气息”。

示例一:《名人传》记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三位艺术大师坎坷的生活和艰辛的创作,展现了他们伟大的心灵,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充满鲜花和欢乐,汲取他们的勇气做我们的养料吧,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示例二:面对挫折与苦难,贝多芬凭借坚强不屈的精神,扼住命运的喉咙,实现了征服与超越;米开朗琪罗敢于直面内心深处无止境的痛苦,创作出了伟大的作品;托尔斯泰以其博大而深沉的爱,抚慰着大众的心灵。

19.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外祖母在家做饭,缝衣裳,在菜园和花园里刨刨地,她像一个大陀螺,被一条看不见的鞭子抽得整天乱转。她闻鼻烟,津津有味地打喷嚏,一面擦脸上的汗,一面说:“好人啊,祝你们长命百岁!阿廖沙,我的心肝,你瞧,我们过得多么安静!多谢上天的圣母,一切都变得这么好!”

以上文段选自作品《童年》,作者是高尔基。在阿廖沙的眼中,外祖母慈祥善良、勤劳能干,而外祖父是个既残暴又慈爱的人,曾用树枝抽得阿廖沙失去知觉,也曾教他认字,关心他成长。

2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逃走。正是: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后人有诗赞曰: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1)该段文字选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除《三国演义》外其余三部古典名著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水浒传》)。

(2)《三国演义》塑造了诸葛亮、曹操、周瑜、刘备、关羽、张飞等一大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请从上面列举的人物中选择一位,并结合具体事例或诗文对该人物形象作简要评述,40字左右。

人物:示例一:诸葛亮

简评:在《隆中对》中,通过诸葛亮与刘备在隆中推心置腹的交谈,他心系天下、高瞻远瞩的胸怀跃然纸上。

示例二:诸葛亮:《出师表》通过诸葛亮出师之前的谆谆嘱咐,充分表现了他对后主刘禅的忠诚和希望。

21.名著阅读。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

22.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温馨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小题。

(1)根据句子写出相应人物。

【甲】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她”是阿长(长妈妈)

【乙】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他”是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野)

【丙】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 “他”是范爱农

(2)下列表述与原著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C )

A.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几位“名医”为父亲治病时的种种表现,并由此感叹:这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B.《琐记》写到,衍太太看见“我们”吃冰,一定会笑着让“我们”多吃点;还让“我”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鲁迅没有直接批判,但心中是嫌恶她的。

三打白骨精故事概括范文6

【关键词】童话故事;量;度;平衡;三段式

前 言

儿童,是一个耐心弱、容易产生厌倦情绪的群体。面对这个特殊的接受群体,童话故事在叙述上不得不注重“度”与“量”的把握与平衡。童话故事既要提供一定的“量”,即人物、事件等,通过这些量的反复刺激,以满足读者的接受欲并留下深刻印象。同时又不能过度,避免读者因过量的重复信息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抗拒心理。在童话故事叙述中,保证“量”不难,关键是“度”的把握。可该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呢?

加拿大学者诺斯洛普・弗莱在《实用想象》一书中说:“在我们想象的仙境中,钟鸣三下――还有三个愿望、三个儿子、三个女儿等等。‘三’是我们在叙述作品中期待与满足的一部分,是我们心理学中的一项基本事实。” [1]确实,选择“以三为度”是巧妙处理和平衡儿童故事叙述中这一矛盾的重要手段,这样既提供了足够的信息,保持了一定的刺激量,又不至于把小读者们赶跑。[2]

“以三为度”的方式在儿童文学理论中,具体被概括归纳为“三段式”。“三段式”也叫“三迭式结构”,亦称“三段法”。即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一般遵循三段式发展的原则:或把事件分为开端、发展、结局三个阶段进行陈述,或在人为的配制上以‘三’为单位,或在表现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前后有三次的重叠变化”。 [3]那么下面我们就据一些典型的童话故事,具体来探讨一下“以三为度”的“三段式”是如何在童话故事叙述中平衡与把握“量”与“度”的。

一、人物设定上采用“三兄弟模式”

在童话故事中,我们常常看到如《三只小熊》、《三只小猪》、《三兄弟》、《三个新郎》、《三片羽毛》等等这样的作品,故事里设定着三个人物,然后围绕着三个人物展开叙述。并且这些故事中有的还呈现出“三兄弟”模式特征,即故事里三兄弟中,老三总是与老大老二异质,或聪明,或善良,或单纯。而有些故事中也往往设定一个他们共同的敌人或要面对的事情,最后总是老三获胜,老大老二均失败。

如我们最熟悉的英国民间故事《三只小猪》,就是“三兄弟模式”的典型。面对应对共同的敌人大灰狼,三只小猪兄弟各自盖了房子。懒惰的老大老二分别造了茅草屋和木屋,结果大灰狼很轻松地就破门而入,把他们给吃了。只有聪明、勤恳、务实的老三造了砖房,使得大灰狼只得从烟囱爬进去,最后惨死在事先为他准备好的开水里。

而追溯至十九世纪早期,在格林兄弟的童话故事里,已出现了“三兄弟模式”的童话创作。如上面提到的《三片羽毛》,童话中有三个王子,大王子和二王子聪明伶俐,三王子却头脑简单,不爱说话,别人都称他为“缺心眼”,两个哥哥经常排挤他。三个王子在面对国王对王位继承人进行的三次考验竞较中,唯这个“缺心眼”的王子每次都完成得最好,最后继承了王位,还成了一位明智的国王。

二、情节安排上反复三次叙述

基于儿童的思维与记忆特点,特别是儿童对事物的认知特点――重复,在童话故事中采取反复叙述是契合受众心理和期待视野的。因为儿童总是喜欢不断地重复一个认知过程,并在重复的过程中获得对事物的认识。但反复不是简单重复,而是于每一次的重复中完成设置悬念与揭开谜底的情节创作,并且反复的“度”要拿捏把握好,这样“三段式”重复恰如其分地平衡了这个“度”,使得童话故事叙述一波三折,逐步消除儿童对虚构故事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带动读者情绪并使其获得认知喜悦。

回首中国历史长廊,早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西游记》中为人熟知的经典章回“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情节叙述,就已见“三段式”在情节安排上的运用。

徜徉图画书的世界,《迟到大王》也可看到约翰・柏林罕对“以三为度”的巧妙把握。图画书故事中,约翰派克罗门麦肯提在上学的路上,先是一条从下水道里爬出的鳄鱼,咬住他的书包,使他丢了手套并迟到;接着又被一头从树丛里钻出来的狮子咬破了裤子,爬到树上等狮子走远,再次迟到;最后过桥时桥下突然发大水,被巨浪袭击,许久才平息,第三次迟到。三次近乎离奇荒诞的事件组成了约翰迟到的三个小故事,层次分明,并推动这情节的深入发展,大大吸引着读者的眼球,激起了读者的继续阅读兴趣。

漫游王尔德的童话世界,随意便可寻觅到“三段式”足迹。如我们熟知的童话《快乐王子》,快乐王子先后三次请求小燕子把他身上的宝石依次叼去帮助带着生病的孩子的穷困女裁缝、热爱剧本创作的又冻又饿的学生、卖不出火柴将会被父亲狠揍的小女孩。以及他的《渔夫和他的灵魂》中,渔夫依次向神父、商人、女巫三人寻求帮助,以剥离灵魂。而灵魂为诱惑渔夫回归,也是在三年的时间里分别用智慧、财富以及女人的脚进行诱惑,从而又再次展开三个独立小故事,推进情节的发展。

三、时空编排上“以三为度”

在方卫平教授选评的《最佳儿童文学读本》(小学卷)中,只要细心,便可于多篇童话故事中发现“以三为度”的“三段式”的运用。

“永远的布谷鸟”中选评的美国儿童作家保罗・维里厄德的《我的接线员朋友》里,“我”去西雅图看望莎莉,是“刚好过了三个月”。 [4]70而管家琪的故事《口水龙》中,口水龙阿丹面对朋友的消失,头两天还故作镇定,到了“第三天他再也受不了” [4]44。原来朋友们偷偷给他做围兜去了,“缝了三天三夜” [4]45才做好。

“为我唱首歌吧”中选评英国儿童作家艾德里安的《为我唱首歌吧》故事里,玛丽修女和柯尔比护士把七个快要死去的孩子组成了一支优秀的合唱队,用了“仅仅三周的时间”。[5]而听众们是“坐在离舞台仅三米远的地方”听他们歌唱。

“三天三夜”、“三周”、“三个月”等时间维度之所以用“三”来衡定,是因为“三”可以突出时间的长短,若换作“二”则时间显得过短,换作“四”则显得过长,不足以强化人物和情节。而“三米”距离刚好,不远不近,且在《为我唱首歌吧》中,“三米”距离让听众虽看不清孩子们的脸,但却能清晰地听见孩子们的歌声,突出了孩子们用生命歌唱出的天籁。在时空上把握好“以三为度”,那么故事的艺术表达将收到另一番别样的效果。

四、结束语

儿童故事中,对人物设定、情节安排以及时空编排上采取“以三为度”的“三段式”来平衡叙述的“量”与“度”,不仅是作品达到回环曲折的艺术效果,还极大地契合并满足了儿童读者的文学欣赏与认知心理,正因为如此“三段式”为众多儿童文学作家所借鉴。

【参考文献】

[1]付修延.说“三”――试论叙述与数的关系[J].民间文学论坛,1998(4).

[2]万建中.论民间童话的叙述形态[J].江西社会科学,2007(6):25.

[3]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