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情感教育

随着情感教育逐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起来。通过情感教学,语文教师要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交流,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作用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生相比于初中生、高中生来讲,更加重视教师的看法。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深深地影响学生。所以,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一句夸奖的话、一个表扬的动作就会让小学生欣喜不已。而这种欣喜更能使得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所以,这种情感教育的实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情感教育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以往教师严肃、不平易近人、让学生害怕的局面。学生在某些害怕、恐惧的状态下,很难集中注意力,进行专心致志的学习。而如果在一种很有亲和力、很舒适的一种环境下,则会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情感教育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还有利于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如果教师能够有效地利用好情感这一重要的纽带,那么不仅能够和学生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沟通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深化情感教育的对策

1、营造环境,传递情感

首先,营造环境需要教师营造一个愉悦并且轻松的学习氛围,减少小学生在学习上的紧张气氛。营造愉悦轻松的教学环境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究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营造环境传递感情时,需要教师创设与教材相关联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种工具向学生传递教材中人物的感情,从而达到情感教学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借助音乐来创设具体的情感环境,因为音乐可以舒缓人心,帮助学生放下学习中的负担,同时还可以推动教学的进程。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向学生传递感情,教师需要选择充满色彩的语言,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中诗人杜牧为我们描绘了深秋时节枫叶红过鲜花的情境,表达了自己对枫叶的喜爱之情。“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教师在讲解这首诗时需要用自己丰富多彩的语言描述具体的意境,从而向学生传递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语文教师还需要借助多媒体搭配音乐把诗的意境用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整首诗意境的理解,把握诗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在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哪吒脑海》课文中,教师可以借助具体的视频把哪吒闹海的形象具体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表现哪吒特有的精神风貌和闹海背后哪吒自身的自信与勇气,从而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强化朗读,体味情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而能够真正的感受到课本中蕴含的情感,从而在学生读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慢慢地品味作者的语言,让课本上枯燥的文字变成动听的音乐,从而帮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味情感,达到情感教学的目的。朗读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学生对不同的锻炼进行朗读,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还可以让学生集体的朗读课文,在集体朗读中感受教材课文表达的情感。同时,小学生具有极强的模仿性,所以教师可以声情并茂进行示范读书来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小学生依据自己的方式模仿着朗读,并且在不断的朗读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朗读方法。例如,《梅花魂》一文中,教师可以在讲课之前要求学生自由的朗读课文,划出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或者触动自己的句子,并且在遇到生词时及时的积累下来。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教材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多少年过去,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教师在要求学生朗读这一段时,可以搭配音乐,借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在学生理解人物感情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问题:“我的外公为什么那么喜欢梅花?梅花代表了什么?”教师通过具体的问题可以及时的得到学生的反馈情况,从而掌握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从而更好地推动情感教学的进程,提高情感教学的效率。

3、结合实际,升华情感

小学语文情感教学过程需要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具体身心状况和学习情况,让教材上的内容具体化、生动化,调动小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以一颗自由轻松的心态学习语文知识,升华情感。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课文中,讲述的是作者对教师的尊敬以及感激之情。教师在讲解这篇课文时就可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与教师的师生情谊,并且让学生说出在生活中老师感动他的例子。这样学生可以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理解课本上的内容,更容易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结合学生实际还需要教师注重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从小学生现有的心理活动出发,让学生在课余生活拓展语文学习内容和渠道,引导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语文、丰富知识、增长才干。小学阶段是学习的基础阶段,作为语文教师需要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了解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要求。同时,借助具体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快乐学习,在玩中发动思维。教师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情感教育是提升学生情感的重要方法,借助此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结语

情感教育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情知并重,任课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教学为依托,注重启发式教学,积极创设情景,对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引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共鸣。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范文2

一、培养目标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通过新六艺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协调配合,培育学生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初步养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初步具有中国心理、世界眼光、传统体认、现代意识;促进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基本理念

新六艺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称之为化育思想。

化育思想是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针,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以中华民族优良人文传统为依托,并批判借鉴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以及现代教学论、课程论,由此探索构建的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教育思想。

化育思想的核心信念是弘扬中国文化传统中人文化成的理念。《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唐代孔颖达注释云: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先哲们的这些论述,揭示了中国古代人文化成理念的基本内涵,成为我们化育思想的理论渊源。因此,化育思想,我们也称之为化成教育思想。它是以人类优秀文化科学知识为教育内容,以化育为教育方法,以促进学生人格健康成长为目的的教育思想。

化育思想的基本宗旨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化育思想要求在教育中注重学生现实存在和现实生活;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人格的完善、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心灵的关怀;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关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注重培养学生关注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生存状态,勇于献身民族复兴大业。

三、课程基本结构和性质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包括新诗教、新书教、新乐教、新礼教、新科教、新武教共计六门课程。

小学新六艺课程的性质属于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由涪陵城区教育办公室主持,涪陵城区六所小学共同参与研究和开发。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与中国传统六艺教育有明显的传承关系,但绝不是复古。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是在和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时代要求,对中国传统六艺教育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它既应具有明显的历史传承性,更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四、课程基本要求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总的要求是:突出人文关怀,强化传统熏陶,促进个性发展;注重实践,崇尚创新,德艺双修。

小学新六艺各门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

新诗教课程:设置诗歌课,继承和弘扬中国诗教优良传统,推进中国诗词进校园,强化中国传统诗词和现代诗歌教育,以之补充和拓展小学语文和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和爱好;小学阶段学生背诵古体诗150--200首;培养学生诗词朗诵习惯和初步技能;了解中国传统诗词和现代新诗基本常识;开展儿歌、儿童诗习作教学,尝试古体诗和现代新诗习作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华诗词的辉煌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诗歌审美情趣,发挥诗教的育人功能,以诗性培育人性。

新书教课程:设置书法课,改进写字课教学,强化中国书法教育,以之补充和拓展小学语文和艺术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书法审美意识和初步的书法审美能力。强化书写技能训练,开展必要的书法常识教学;在硬笔书法教学的基础上,加强毛笔书法教学;在学习楷书的基础上,重视行书的学习;在临摹的基础上注意体现学生个性;在字迹工整的基础上讲求字迹协调、美观。书法教学要与美术教学相结合,书法不仅在书法课(写字课)中教学,还应该在美术课中加以引导。要发挥书法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书写和欣赏过程中受到书法美的熏陶,以书品培育人品。

新礼教课程:设置礼仪课,加强中国传统美德教育、社会主义新文明风尚教育以及现代礼仪教育,以之补充和拓展品德课教育。从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以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贯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批判吸取中华礼教优良传统。注重培养学生的亲情、友情、师生情、乡情和爱国情感,以之作为礼仪教育的情感基础。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精神,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学习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以之作为礼仪教育的认知基础。知行结合,以礼仪行为作为学生最基本的道德实践,以礼修德,以礼立人。

新乐教课程:开设乐教课,加强和改进音乐教育。开展声乐和器乐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初步的演唱能力和演奏技能,每个学生会演奏至少一样乐器(含竖笛或口琴)。培养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与新诗教、新礼教、新武教等学科的结合,拓展学校艺体教育,弘扬中国教育传统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理念,以乐成人。

新武教课程:开设武术课,拓展体育课教学。弘扬中华武术传统,培养学生尚武立德,机智勇敢,拼搏进取,强身报国。新武教应与新礼教紧密结合,以礼习武,以武修德;培养学生武术活动爱好和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每个学生掌握适合小学生的武术基本功法和拳术、器械套路十套。 【1】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计划相关文章:

| | | | | | | |

查看更多>>

新科教课程:开设科技活动课(含信息技术课),强化科技教育,使学生了解、掌握最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电脑基本操作技能,以及运用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意识和初步能力;加强学生实验教学;开展小论文、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等丰富多样的科技、科普、劳技活动;培育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兴趣和动脑动手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初步树立科学发展观。通过实施新科教,补充和拓展数学课、科学课教育。

五、课程教学方法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的基本教育方式,即广义的化育方法。广义的化育方法包括四种基本方法:教、化、学、行。

教,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直接教育和引导,就是坚持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化,就是狭义的化育方法,即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以及教师的日常言行和教育教学环境诸因素,对学生的熏陶、磨砺、感召,使学生心灵深处发生转化。

学,就是学生的主动学习,就是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能动性。

行,就是学生的实践活动,就是突出实践活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要通过教、化、学、行的基本方法来实现其教育目标,达成其教育目的。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的教育,应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六、课程组织形式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形式和课程活动形式两大类,即“两课两活动”。

课堂教学形式即两课,指通过专设课和合并课。专设课时也叫单列课时,是利用国家课程计划中的“地方和学校安排课时”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来安排校本课程课时。合并课是将校本课程合并在国家课程的课时中教学,即在国家课程教学过程中插入相关校本课程的内容。

课程活动即根据校本课程计划和要求开展的校内外教育教学活动。课程活动形式可分为两大类,即两活动,一是学校日常教育活动,二是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日常教育活动形式即利用朝会、班队活动、课间操、课外活动等日常活动实施校本课程教育教学。主题教育活动形式即利用学校、少先队主题活动,如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或专题参观访问、调查、采风等活动实施校本课程的教育活动。课程活动应充分利用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电脑网络系统、校园广播、宣传专栏进行教育活动。

新六艺校本课程应将课堂教学形式与教育活动形式有机结合,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知识、技能培养;利用课程活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新六艺校本课程要与学校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密切结合,使新六艺课程活动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学校少先队活动、班级活动都应该积极结合新六艺校本课程来开展。

七、小学新六艺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结合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应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密切结合。新六艺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结合方式主要是渗透与扩展,分列与合并。

渗透与扩展,即课程理念和课程内容的渗透与扩展。新六艺校本课程必须渗透国家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教育教学中,应渗透新六艺课程的精神,并挖掘、突出、深化与新六艺课程相关内容的教育教学,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中体现校本特色。新六艺校本课程既应保持校本特色,也应结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来确定其教学内容和要求,使之成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机扩展。

单列与合并,即课程和课时的单列与合并。根据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新六艺课程特点,可以单列设置新六艺课程和课时,也可以将新六艺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合并设置。

八、课程评价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评价应遵循人文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等五项原则。人文性原则要求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摆在课程评价首要位置。实践性原则要求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评价。整体性原则要求课程评价面向全体学生,并对学生新六艺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差异性原则要求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个性优势发展。创新性原则要求课程评价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上述五项评价原则,也是新六艺校本课程的教育原则。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评价的性质属于考查,主要包括行为评价、作业评价和绩效评价三个方面。行为评价主要考查学生的日常言行表现、对课程的学习态度和兴趣等方面情况。作业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平时练习、习作达到的程度。绩效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及相关评比、竞赛、考级活动中的表现。考查方式以定性评价为主,以日常行为表现和实作技能考查为主。

九、课程计划

涪陵城区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计划,见附表1。

  2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计划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