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障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障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范文1

    一、儿童心理障碍问题不容忽视

    对于许多父母来说,小孩的吃、喝、拉、撒、睡、疾病才是他们最为关心的事情,但父母们可曾想到关心小孩的心理健康?有关专家告诫父母:父母们如不注意小孩的心理卫生保护,将会导致小孩在学龄期发生学习困难、交往困难等对学校适应不良的现象,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通常,新生儿在出生后1个月只有两种反应:

    1、获得满足与舒适感后的愉快情绪;

    2、饥饿、寒冷、尿布潮湿等所引起的不愉快情绪。

    3个月的婴儿即可有欲求、喜悦、厌恶、愤怒、惊恐、烦闷等6种情绪反应。

    婴幼儿时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由于营养摄入不足或不平衡造成婴幼儿的大脑和心理发育障碍、不良的进食习惯、睡眠习惯和大小便习惯、言语障碍、负性情感以及某些不良的行为问题,比如吸手指或衣物、咬指甲、拔毛发等。

    1岁以上的儿童心理障碍主要是三大方面的问题:

    1注意力不集中;

    2、学习能力障碍;

    3、情绪性格问题。

    其中,有80%的小孩属于学习能力障碍,即感觉统合失调。

    二、儿童心理问题的根源

    专家指出,小孩的学习能力障碍与儿童的出生经历及早期教育有关。从目前情况看,造成学龄前儿童心理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胎教的影响。现在很多母亲给胎儿听胎教磁带,但已发现有些幼儿由于听觉刺激不适当,反而造成失聪。胎儿应该有一个安静的生长环境,不应该受到无端的打扰。

    2、没有经过爬行训练的影响。现在2/3的城市儿童缺乏爬行训练,过早地使用学步车。婴幼儿在爬行的时候,会努力抬头,四肢、手眼的协调能力得到训练。没有爬行经历的小孩,长大以后手可能会不听指挥,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时过慢。

    3、缺少正规教育的影响。进过幼儿园的幼儿,活泼、开朗、易合群、守纪律、讲礼貌。而家居幼儿就显得过分害羞、怕见人,在陌生环境中难以适应。

    4、强制学习的影响。现在有些父母有意识地让几岁的小孩背诗词、字典、地图等,有专家认为,小孩3岁之前,不应该进行这些机械记忆训练。儿童的大脑容量是有限的,3岁之前,应该着重发展小孩的适应能力、语言能力、想像力等,而不是机械记忆。

    5、教育方法的影响,如父母对小孩溺爱迁就、百依百顺,使幼儿形成骄傲、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另一种是采用打、骂、吓、关等教育。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态度矛盾,更会使小孩发生心理问题。

    6、家庭气氛的影响,家庭和睦程度越差,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越差。不和睦的家庭或父母离异,使幼儿不知所措,或失去应有的,容易形成自卑、抑郁、性格古怪、急躁等反常心理。

    三、什么样的心理状况是健康的

    心理健康,是指依据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采取各种措施,形成健康的个体心理活动,培养健全的个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预防身心疾病。心理健康也是指人的一种健康状态。

    一般,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有五个方面:

    1、智力符合常态;

    2、情绪稳定而愉快;

    3、意志健全与行为协调;

心理障碍范文2

(1)心因的预防。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除了直接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外,与他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神经学专家指出,神经类型虽然具有天赋的特性,但仍然存在着高度的可塑性。因此,人们要经常训练自己的个性,包括坚强的性格,以培养自己的忍耐力和克制力,提高自己的涵养,这样,可以消除过多的兴奋性,以便达到高级神经活动过程中兴奋和抑制的均衡。至于性格较弱的人,经过培养和锻炼,也能消除过多的被动性防御反应,逐渐变得坚强。通过个性锻炼,还可以增进神经活动过程的灵活性,防止因为外界环境的急剧变化,而造成高级神经活动失调,最后导致心因的发生。

(2)人格障碍的预防。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必须从平时的身心健康做起。①早期培养良好的性格。鉴于性格的形成取决于早期,即青少年期,这往往决定着其以后的个性特征。因此,健康的心理,首先应从早期或平时注意养成,为老年期养成良好的人格特征打好基础。②注重家庭环境的营造。家庭是每个人生活的主要场所,家庭生活的气氛、家庭成员的关系,对每个人的个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老年人要养成性格开朗、热情大方、胸怀坦荡、助人为乐、信赖他人的良好个性品质。③早期发现。应早期发现和及时纠正老年人的一些心理障碍。通常老年期心理障碍,早期是从个别症状开始的,如焦虑、忧愁、失眠、记忆力下降等;在行为障碍方面,如孤僻、易激动等。这些情况如能早期发现、早期确诊及给予恰当的治疗,一般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老年期,由于大脑高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逐步减退,常常出现人格改变的表现,如情感脆弱、思维幼稚、思维贫乏、易怒、多疑、固执等,人们通常称之为“老小孩”。由于这种状况是衰老的表现,治疗效果较差,因此,平时应该注重预防,注意用脑卫生,以减少人格障碍的发生。

(3)躯体性心理障碍的预防。一是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以加强机体对各种传染病的抵抗力,以减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所致的心理障碍的发生。二是要注意劳动防护,以减少像汞、铅、锰、苯、一氧化碳以及某些农药、化肥、油漆等所致的急、慢性中毒性心理障碍的发生。三是防止交通及其他外伤事故,以防外伤性心理障碍的发生。

(4)不明原因的心理疾病的预防。对某些原因不明的内因性心理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等,目前只能从这些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着手,以便争取良好的疗效,预防后遗症,并减少这类疾病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和给病人带来的精神缺陷。

除此以外,老年期心理障碍的预防还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病因学预防。旨在消除或减少致病因素,以防止或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对某些病因已清楚的心理障碍,应采取果断措施,杜绝疾病的发生。平时应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增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他们对各种精神刺激的耐受力。

第二,补充性预防。旨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争取完全缓解和良好的预后,防止复发。

心理障碍范文3

脑卒中是一种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三类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因为脑卒中患者身体功能的丧失是突发的,缺少一个需要逐渐适应的过程,极易导致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1]。传统医学只重视器质性的病变,而忽视了心理的疾病,随着医学模式的逐渐改变,人们对医学心理学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在患者疾病康复期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现针对我院几年来收住院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的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1月~2011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66例。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卒中诊断准[2],首次发病,无意识障碍及精神病史。其中男36例,女30例,年龄56~75岁,其中出血性卒中21例,梗塞性卒中45例。

1.2研究方法: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对住院1周内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量表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理障碍。问卷填写时需用统一指导语向患者解释说明。失语或肢体活动障碍而不能独立完成的,由护士征求同意后代为填写。

2心理表现

2.1焦虑:脑卒中患者产生焦虑的原因包括对疾病的转归,家庭的经济负担,对生活自理能力等的担心。其焦虑程度则取决于疾病的治疗效果,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以及疾病的预后情况等有关。

2.2恐惧:由于脑卒中是一种高复发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疾病,所以很多患者担心康复后会再次发病,还担心残疾后影响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所以常常表现出很强的恐惧感。

2.3抑郁:大多数脑卒中患者来自社会低收入家庭,难以承受过多的医疗费用,他们对疾病的康复,对痊愈的渴望和其他患者是一样的,但在经济负担能力上有着许多差异,所以抑郁心理在疾病过程中有明显表现,抑郁的长期存在对患者的康复极为不利。

2.4绝望:多数患者由于多年来对疾病的了解,一听到脑卒中往往就联想到致残,长期卧床,无法完全康复等词,加上脑卒中患者从四肢健全,生活,工作正常的人变成一个行动困难,生活不能自理的人, 所以经常表现为绝望感。

3护理对策

3.1心理护理:心理治疗能帮助患者学会控制情绪反应的模式改变脑的功能,效果不亚于药物治疗[3]。心理护理要贯穿始终,因为患者受经济状况,社会因素,文化水平,性格,病情情况等因素影响,可表现为不同的心理变化。因此护理人员应该认真倾听患者的陈述,注重了解病人的感受及病情对病人生活的影响,要主动与患者交谈,尊重,同情,关心患者,耐心向患者讲解疾病康复的过程,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当病情好转时,要给予充分肯定。护理人员应尽早与患者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详细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友善地安慰病人,解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鼓励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3.2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病房内优雅环境可给患者舒适感觉,病房内应做到清洁整齐,安静舒适美观安静,空气清新。尽量做到轻重患者分病房,病房里可以安装电视,分发宣传画册等,加强脑卒中知识的宣教, 有利于脑卒中患者获得生活的自理能力以分散患者注意力和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增强患者对生活的热爱及同疾病抗争的信心,使其身体早日康复。自主动热情地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主管医师和主管护士,病房环境和医院管理制度,帮助患者尽快熟悉和适应医院环境。

3.3社会和家庭支持:鼓励家属探视和陪伴,使其在情感上得到关心和安慰,促进患者间相互交流,使其获得真实的体验,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亲戚朋友及同事多与患者联系,比如打电话!看望等。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社会关系能增加患者安全感,减少其的失助心理及孤独感。

3.4药物护理: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时亦可加用药物治疗,临床常用赛乐特,阿米替林,百忧解等,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其作用及副作用。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耐心讲解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以消除其排斥心理。

4体会

心理障碍会给脑卒中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影响疾病的痊愈,强烈、持久的不良情绪会导致疾病的进一步恶化。为了避免心理障碍带来的危害,护理人员应该注重老年患者的心理疏导,解决老年患者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心理护理对老年患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根据患者在不同时期出现的心理反应,分别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心理指导,可不同程度的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障碍,促进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与护理,虽然心理护理不能使脑卒中患者恢复至最佳状态,但通过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当代护理人员,我们应该也必将实现更完美的护理历程。

*尹素芳为本文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李踔.脑卒中后抑郁症[J].国外医学 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2004,24(4):180

心理障碍范文4

【关键词】 心理障碍;内科;诊断;治疗;家庭支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速度的加快, 人们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各种心理疾病的患者明显增多, 目前, 抑郁症的发病率在世界10大疾病中名列第4位[1], 心理障碍患者或精神病患者也越来越多, 严重危害着人们群众的身心健康[2]。心理障碍主要是指由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原因导致的各种心理异常活动的过程, 当其程度达到医学界定的诊断范围时, 就称之为心理障碍[3]。有研究表明, 从神经内科角度了解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 可以提高心理障碍患者的诊断率, 提高治愈率[4]。为总结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 提高诊疗水平,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本院内科门诊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10例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内科门诊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10例心理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 男67例, 女143例, 年龄14~84岁, 平均年龄(49.0±5.1)岁, 其中14~18岁的患者2例, 19 ~45岁的患者64例, 46~84岁的患者144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第3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排除患有严重精神病的患者以及对药物成瘾或病情严重无法配合完成调查的患者。

1. 2 方法 分析患者的性别比、病情程度、合并基础疾病类型等, 指导患者填写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 分析其得分, 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及焦虑自评得分>50分时, 认为患者有抑郁及焦虑症状;使用自制量表评价患者家庭支持情况, 主要包括经济情况、家庭成员在家总时长、家庭成员与患者感情交流情况等5个方面, 每方面20分, 共计100分, 以总体四分位数P75为分界值, 分为家庭支持良好组与家庭支持一般组。

1. 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2. 1 患者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210例患者中, 男67例, 女143例, 男女性别比为1:2.1, 女患者平均就诊次数为(55.2±8.2)次, 男患者平均就诊次数为(41.3±7.9)次, 女患者比例及就诊次数远大于男患者, 两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患者病种分析 本研究中67例男患者中, 32例患者为神经症、16例为情感障碍、4例为器质、2例为单纯性睡眠障碍、13例为其他;143例女患者中, 69例为神经症、39例为情感障碍、6例为器质、7例为单纯性睡眠障碍、22例为其他, 男女数据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210例患者中, 以神经症最多, 共计101例, 所占比例为48.10%, 情感障碍55例, 所占比例为26.19%, 器质性精神障碍10例, 所占比例为4.76%, 单纯性睡眠障碍9例, 所占比例为4.29% , 其他35例, 所占比例为16.67%;其中, 神经症中又以焦虑症为主, 其次为躯体化障碍。

2. 3 患者临床症状分析 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有头痛、头晕、睡眠障碍、乏力、恶心、手抖、肢体麻木等, 其中以头痛、头晕为主, 睡眠障碍和肢体麻木所占的比例也较大, 67例男性患者中, 头痛30(44.78%)例、头晕22(32.84%)例、睡眠障碍7(10.45%)例、肢体麻木4(5.97%)、乏力、恶心、手抖和其他各1(1.49%)例;143例女性患者中, 头痛54(37.76%)、头晕50(34.97%)例、睡眠障碍12(8.39%)例、肢体麻木11(7.69%)例例、乏力4(2.80%)例、恶心5(3.50%)、手抖4(2.80%)例、其他5(3.50%)例。

2. 4 患者抗抑郁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本研究156例神经症和情感障碍患者中, 140例患者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 所占比例为89.74%, 其中,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使用的比例最高, 其次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和黛力新;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中又以帕罗西汀和舍曲林为主。

2. 5 家庭支持与患者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 使用自制量表对患者家庭支持情况进行评价, 51例患者为良好组, 159例患者为一般组;良好组51例患者中, 有29例患者有头晕头痛的症状, 发生率为56.86%, 3例患者有睡眠障碍, 发生率为5.88%, 3例患者有肢体障碍, 发生率为5.88%;一般组159例患者中, 127例患者有头晕头痛症状, 发生率为79.87%, 16例患者有睡眠障碍, 发生率为10.06%, 16例患者有肢体障碍, 发生率为10.06%, 家庭支持与患者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 良好组与一般组间,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研究对本院内科门诊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10例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来本院就诊的心理障碍患者, 中老年人较多, 女患者远多于男性患者, 原因可能与女患者的就诊依从性高以及女患者心理疾病的比例相对较大有关。在基础疾病、婚姻状况以及工作情况比较中, 男女患者是有差别的, 这可能也与男患者的就诊动机有关。患者病种的分析结果显示, 神经质和精神障碍是心理障碍患者的主要疾病, 神经症中又以焦虑症为主, 其次为躯体化障碍, 该结果与文献相关报道一致, 有文献报道[5], 焦虑多与躯体症状有一定的关联, 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较与基础疾病的患者相比, 有更高的焦虑症发生率, 因此, 在今后的工作中, 需要进一步重视对焦虑的心理咨询工作, 对患者行必要的心理干预。 本研究中, 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头痛、头晕、睡眠障碍、乏力、恶心、手抖、肢体麻木等, 其中以头痛、头晕为主, 该类症状与神经系统常见症状相似, 诊断较困难, 因此, 对于基础疾病的加重和心理疾病的表现需要正确区分。分析患者抗抑郁药物的使用情况,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使用的比例最高, 该药物具有升高血压的作用, 因此, 对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必须密切监测其血压变化。分析家庭支持与患者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 发现家庭支持良好组的患者较一般组患者在临床症状表现上要轻, 良好组患者的头疼头晕、睡眠障碍及肢体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一般组患者, 这说明良好的家庭支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Simon G, Chisholin D, Treglia M, et al. Course of depression, health services costs, and work productivity in an international primary care study. Gen Hosp Psychiatry, 2002(24):328-335.

[2] 龚守会, 李晓晖, 司颖溪, 等. 综合医院神经科门诊失眠症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及心理测评.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09, 4(2):93.

[3] 刘书莲.缓解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状况调查研究.实用心脑肺血管杂志, 2011, 19(4):570-571.

[4] 夏云轶.神经内科门诊中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统计分析.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 3(4):244.

心理障碍范文5

我们常常在一些非专业报刊杂志上看到一些危言耸听的数字,如我国人群中精神疾病发生率已达20%~30%,大学生中的心理障碍发生率已达70%~80%,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还将不断增加。显然,这有些夸大其词了,这里很可能是将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混为一谈了。

首先,心理问题是指那些近期发生的内容比较局限,尚未泛化,反应不甚剧烈,且未严重影响思维逻辑的暂时心理紊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短暂焦虑、一时的不高兴或烦恼,对他们的学习、工作和家庭生活尚未有明显影响,临床上没有构成可辨认的综合征。这是正常人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通过一般的心理咨询来解决。

心理障碍是指初始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和自身难以克服的精神负担。由于长期的精神折磨,有时伴有人格缺陷。这类人已有了明显的临床综合征,如焦虑症、惊恐障碍、抑郁性神经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但这些心理障碍的病人并非精神病人,他们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这类病人本人感到痛苦,迫切要求帮助,是医学心理咨询的合适对象。

精神疾病则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这类病人丧失现实检验能力,出现幻觉、妄想,并且常常不认识自己的病态,拒绝求医。这类病人需接收专科诊治,使用抗精神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辅以适当的心理治疗。

试想在人生的长河中,又有几个人没有发生过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呢?考试失败后的哀声叹气,无故受责备后的愤愤不平,财产受损后的悲痛欲绝,好友分手后的离愁别绪,等等。这些不良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几小时、几天也就烟消云散了,如果把他们都划入心理障碍的范围中去,则有点虚张声势。其实,在总人口中,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不过1%,心理障碍的患病率也只有5%~10%。那些危言耸听的数字,很可能是混淆了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的概念。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的患病率会不会不断增加呢?有专家认为,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紧张性增加,知识更新快,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并不能预示心理应激及其相关疾病与日俱增,以致前景甚忧。而实际情况是,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与社会福利措施的改善,饥寒交迫的最严重的生存应激消失了;随着每周工作日和每天工作日寸的减少,休闲和娱乐时间的增加,职业应激的程度可能下降;随着电脑和自动化技术、遥感和遥控技术的发展,脑力和体力劳动强度的减少与效率的增加,劳动将成为人们的需要和爱好,而不是负担与应激。因而随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的水平、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程度都将获得提高。

心理障碍范文6

关键词:心理障碍 交际能力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英语口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口语技能。可是我们目前的英语口语教学现状还不尽如意,主要表现在:学生不爱张口、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不想说、无话可说或有话说不出的这种尴尬地呢?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一、影响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主要心理因素

1、自卑消极,缺乏自信

在英语口语交际中,一部分学生自认为英语基础差、词汇量少、语音语调不准确等,而不愿积极主动参与交流。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遇到其他不尽人意的事情时,便会自暴自弃。这种消极的情感让许多学生主动放弃了练习口语的机会,导致他们英语口语学习的失败。

2、厌倦反感,缺乏兴趣

一部分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薄弱,屡次考试失利,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持有淡漠和反感的态度,更不用说开口练习英语口语了。

3、焦虑紧张,缺乏动力

大多数学生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时的焦虑程度都比较高,他们一开口讲英语就紧张,而且这种情绪也影响了学生原有水平的发挥,使他们出现吐字不清、表达模糊等情况,假如遇到对方反复提醒或催促,则会更加紧张,以至于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4、恐惧出错,缺乏热情

不少学生对开口讲英语总有一种惧怕心理。怕出错,怕受老师责备,怕被同学耻笑。“怕”字扼杀了学生求知欲和创新精神,使他们抛不开心理包袱,谨小慎微,导致越怕出错误就越不敢开口,口语就越差的恶性循环。

5、认识不够,缺乏动机

动机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是英语学习者在英语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因此它势必在学生的口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不出国,不想当翻译,口语不好没有关系。这种想法使他们缺乏口语交流的动机,缺少参与口语交流的兴趣与积极性。

6、浮躁心理,缺乏意志

一些学生已经认识到口语学习的重要性,也想努力学好这门功课,但由于意志薄弱,没有坚强的学习意志,而是带着心急浮躁的情绪,在学习上不是知难而进,而是知难而退,并伴有急躁、沮丧的情绪,导致口语学习收效不大。

除以上这些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如性格内向、害羞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口语水平提高。

二、消除学生英语口语表达心理障碍的对策

学生的口语学习与其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我们必须对学生的心理障碍进行及时疏导,同时培养积极的心理因素,以提高口语学习效率。

1、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口语教学中,若要克服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其说英语的兴趣。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诱发学生讲英语的热情;还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如课堂游戏、讲故事、演话剧、小诗、绕口令、猜谜、唱歌、英语角等,使学生兴趣盎然,乐于开口,让他们愿说、有话可说。

2、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人体行为发展的内驱力,只有学生意识到口语学习的迫切需要,才能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成功教育,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为提高民族素质、实现自我价值而学习的决心。当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和意义后,就有了学习口语、参与交际的自觉性,就能使他们把学习与自己的理想联系起来,从而形成长远的间接动机,提高对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的热情。

3、克服厌学心理

由于相当部分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厌学英语心理已十分严重,教师需要用自己的独特教学方法进行疏导,以帮助他们消除厌学心理,学好口语。在尊重和信任学生的基础上,教师应多花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真心与他们交朋友,了解他们的喜、乐、哀、愁与兴趣所在,在学习上循循善诱,鼓励学生克服缺点,改变不良习惯,提高抗受挫能力。教师针对个别学生学习情况,循序渐进的制订目标,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情绪。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是提高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内在稳定动力。老师可以有计划地和学生一起组织英语口语竞赛、演讲比赛、晚会等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认识自己的价值。

4、培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英语口语教学是师生互动共探的有效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课堂信息的立体传递,因此要形成一个和谐、融洽的语言学习氛围,迎合当代学生的学习心理,注重学生的参与,增强师生交流的频率和师生之间的亲和力,以消除学生不安的心理状态,鼓励他们开口表达。同时老师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发掘每一个学生身上的优点、长处,对每一个学生都抱有希望和期盼,激发潜在的成才欲望,让学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坚持用英语教学使学生尽可能,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增强语感。

5、注意纠错方式力争举一反三

犯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中必然的现象。杜雷(Duly)说:“不犯错误是学不会语言的”。在学生自由表达思想时,教师过多纠错不但会打断学生的思路,破坏其语流,还会使学生因害怕出错而不敢开口。教师首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观,要对学生的口语表达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允许学生出错,尊重、理解、宽容出错的学生。并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消除学生怕犯错误而不敢开口的心理焦虑。这样,才会使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心理负担,产生不怕犯错、勇于尝试、敢于开口的良好心理状态。从而不断地获得成功的愉快体验,增强口语表达的自信心和愿望,

总之英语口语教学要在正确分析影响学生口语学习心理障碍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而有效的指导,以调动他们的积极心理因素,克服消极心理障碍,有效提高口语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上一篇快速消费品

下一篇混凝土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