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陶渊明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陶渊明的故事

陶渊明的故事范文1

世外桃源的主要人物是武陵人(其实就是陶渊明自己的化身)和桃源村民。

具体内容《世外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于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动荡不安,他在看破了人世险恶之后开始归隐生活,想过上安逸生活,于是便幻想出这个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其中主人公武陵人就是指陶渊明自己。

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个渔夫(武陵人)只身舍船进入一山洞,发现一座桃源,这里的居民男耕女织,大人小孩均参与劳动,没有赋税和徭役,人们的关系十分淳朴亲切,到处是一片安乐祥和的气氛,与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绝,在他出去之后,把这个地方告诉了太守,然后他们一起来找这个地方,却怎么也找不到了。

透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对当时的黑暗社会极度不满,并憧憬着社会安定,和谐。同类型的诗还有《饮酒》也表达了他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来源:文章屋网 )

陶渊明的故事范文2

关键词:桃花源 人间 仙境

桃花源的首创者陶渊明,姑且不论桃花源是现实的写照还是无关的空想,可以肯定的是描写的是人间,是极为朴素的田园生活。但是到了后来,诗人们把“仙”的意象加入了桃源,桃源变成了“仙源”,桃源生活变成了修仙的生活。再到后来,人们开始对桃源重新审视,桃源的存在或成为烘托或成为表达内心的话题。

1.冲和平淡,闲适自然的桃源人间生活。桃花源绝对不是陶渊明主观上臆想出来的,而是他所见所闻以及当时社会的诸多因素影响而成。据陈寅恪先生《桃花源记旁证》一文考据而得:桃花源这个故事无论外在形式还是其中故事均有原型可考。先谈谈它的外在形式――封闭,不为外人所知。西晋自永嘉之乱(五胡乱华)以来,坞壁社会大量建造。当时外族统治者往往为了自己统治的方便,用武力将各族居民,迁往其政治中心地带。无法逃离的北方汉人为了寻求出路,避免奴役,便联合宗族兄党,或据险自守或逃往深山。《晋书》列传第五十八《孝友传》:“于是峻险厄,杜蹊径,修壁坞,树蕃障……”而为了自我的生活需要以及安全需要,一般会选择有山林遮蔽的且有水源的地方,据陈寅恪先生考证,东晋末年,戴祚跟随刘裕入关灭姚秦,所著述征记往往被郦道元水经注所引,其中提到皇天原这个地方,符合堡坞社会的外部特征。在述征记中还提到在全节的西面有名桃原的地方,为古之桃林,而且晋军抵达崤关时,正值初春二三月,正是桃花纷飞的时节,契合桃花源中落英缤纷等句,再之,陶渊明有赠羊长史诗可知他与征西将佐本有故交,所以他极有可能得知戴祚入关中的所见所闻。再谈谈桃源故事――由几个故事连结而成的完整故事。桃花源的另一个版本,搜神后记中第五条所收录桃花源记中,没有“刘子骥欣然归往,不复所得……”的语句,而第六条则是刘子骥入衡山采药,在中迷路后返家的故事,所以陈寅恪怀疑桃花源的故事为戴祚在北方之所见与刘子骥上山采药的故事相结合的产物,只是这时将封闭的桃花源从北方搬到了南方,因为刘子骥故事发生于阳岐山,距武宁郡不远,因陵宁音近,所以怀疑武陵即是这里的武宁。至于避秦时乱,带领乡人来此绝境亦有原型可考,陈寅恪先生认为这里的“秦”是符生符坚之符秦,而非始皇之嬴秦。符秦时,民不聊生,亦有逃往绝境避世之人。陶渊明拟古二首中有:“闻有田子泰,节义为士雄。”田子泰即田畴,魏志田畴传中说他带领父母乡人入徐无山中,在山中深险处的平地而居,自己耕种养家糊口,数年间人口增至五千多家。与桃花源中故事极其相似。所以桃花源故事以几个不同的故事以原型再加上作者的想象写就。所以桃花源是写实型的文章,不是幻想出来的仙境圣地。

2.幻想出尘、不再属于人间的桃源生活。到了唐朝,桃花源的主题成为了诗人笔下的常客。盛唐时期,国力空前强大,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加之道教在我国的大量传播,强调生死之自然这与歌舞升平、富裕繁荣的物质享受形成对比,诗人――这种带有文人情调的主体,难免会形成一种落寞,似乎两者都不是自己想要的, 又似乎都有自己所向往的,文人这般矛盾的心理。桃花源这非此岸非彼岸的世界就引起了他们的向往。王维的《桃源行》,更是将仙引入桃源,将桃花源的美好更推上了一个层次,在整首诗中,《桃花源记》中浓重的田园气息有所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山水世外仙人的氛围,再加上了一点文人情调,渔人在整首诗中是主体,从开头的渔舟逐水到误入桃源、离开桃源再到不复所得,一切以渔人的心态也就是源外人的视角去看待整个事件,区别于《桃花源记》的整体视角,如果说《桃花源记》是对这种美好世界的初步想象的话,那么《桃源行》就是开始进一步探索了。沈德潜评价这首诗:“顺文叙事,不须自出意见,而夷犹容与,令人味之不尽。”作者不必自己言情,诗歌自有他的感情。王维19岁写成这首诗,很多人评价其没有多少新意,但我却觉得不然,如果说陶渊明的桃花源适合小国寡民的人们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的话,王维的桃花源就更适合落魄文人歇歇脚的所在,因为文人永远尘心未尽,总归是要出来的,就像陶弘景的倦世情而仗策寻山,更像是春花秋月梦一场,唯美清静而不真实,正如“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王维写这首诗的时候太过年轻,不像陶渊明中年所写之沉稳实在,带着年少气盛的幻想。这是盛唐诗人的作品。所以,读起这样的文章让人十分轻松,所以能跨越千古,我们向往无比。正如《世说新语识鉴》所说:“人生贵得适意耳。”桃花源对我们来说是诗意的存在,是我们心中的圣地,是我们遍寻不到的乌有之乡。

3.桃源再次回归人间,成为人们审视的物象。中唐时期,韩愈的《桃源图》便和之前所有的大相径庭了,之前的诗人还是承认桃花源在心中的存在的,但《桃源图》开头便是“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作为儒学大师,首先否定了黄老神仙道教之思想,元和十四年,宪宗皇帝派遣使者去凤翔迎佛骨,全国人民开始笃信佛老思想,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将佛骨 “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可见韩愈对佛老思想之痛恨,桃源图将在文人们心中处于上升地位的桃花源予以批判,这无疑是给梦幻中的王维们以当头棒喝。他笔下的桃源就失去了平淡祥和,大兴土木、开山造陆才造就桃源,将桃源与人间的开辟荒地等同。再看看他对秦汉之亡、魏晋之乱的表达:“嬴颠刘蹶了不闻,地坼天分非所恤。”“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在他之前无论是陶潜还是王维只是说明了源中人避秦时乱,入桃源,不知汉魏晋。而韩愈将朝代兴替之风云变幻,天下动荡写了出来,这些在图中是看不出来的,所以使得全诗显得大气磅礴,奇伟壮阔。总之,唐代时期文人笔下的桃花源不带有任何的现实意义,虽然在韩愈笔下有所突破,但是盛世之下,依旧是对求道成仙的向往,无论是赞成还是否定,都是围绕这个话题。到了北宋,桃花源依旧是热门话题,王安石的《桃源行》对比于前人有了较大的突破,开篇“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短短十四个字,为我们再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不再是恬淡的小溪流水而是暴风骤雨。在这首诗中首次提到了阶级意识:“虽有父子无君臣。”首次明确提出了桃花源是一个人人平等,没有阶级差别的国度,清人金德瑛评王维、韩愈、王安石的关于桃源的诗时,这样说: “荆公云‘虽有父子无君臣’、‘天下纷纷经几秦’,皆前所未道,大抵后人须精刻过前人,然后可以争胜” 肯定了他的首次创造,说出了前人之不敢言的没有君臣意识的桃花源。宋代诗人主张“文以载道”,相较于唐朝,郭绍虞在《文学观念与其含义之变迁》一文中这样说道:“唐人主文以贯道,宋人主文以载道;……贯道是道必借文而显,载道是文须因道而成”。王安石的诗中更是体现了文以载道,以议论为诗的特点,且看最后一句:“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写出了盛世之下必有衰亡的宿命,其中也有对“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向往。可以说,他的理想国在他的手上有了一次实践,不再是满足精神快意的空想。

桃花源从人间到天上再到人间的过程,正是一个事物形成到发展的全过程:“中国古代的时间观,虽然在一定时间内,是一个逐渐推移的时间序列和发展过程,但从总体上来看,它是一个不断向原点返回的可逆的过程。”桃花源产生之初,本是实际的产物,但因其太过美好,所以被人传颂至不似人间,再到人们的忧思国家的理性战胜对桃源的感性崇拜,所以进而怀疑它的存在或成为文人们比照现实的工具,这些使得桃源不再是单纯的精神幻想而是现世拥有。

参考文献:

[1]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J],清华大学学报,1936(1).

[2]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陶渊明.袁行霈注.陶渊明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沈德潜.唐诗别裁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刘义庆.世说新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6]李楠.中国通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7]张清华.韩愈诗文评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8]郭绍虞.文学观念与其含义之变迁[J].东方.1927(1)

[9]赵奎英.混沌的秩序[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

陶渊明的故事范文3

有心种豆豆不发,无心插菊菊成荫。看着盛开的,先生有了新的想法,用菊苗换了几个铜板,粗茶淡饭,悠游自得,偶尔买几壶酒,饮酒作诗,品味古仁人之心,通古今之变,过着闲适绿色的生活。一日,诗意正浓,满纸胡言乱语,作《桃花源记》,不料被登门拜访者传出,于是世上流传有一种绿色生活,有一块绿色之地――桃花源。

然而没过多久,南山外来人要找陶潜,陶渊明,陶元亮。先生困惑,心中自叹:这三人其实是一人,只是为过绿色生活而给自己起的别名,增添几分绿色的气氛。领队者大声宣告,令先生在五天之内必须离开南山区,因为政府要在这儿建筑绿色新小区,要为南山地区迁徙工作做上一点贡献。先生愁眉苦脸,低声问道:“现代人不是都流行吃山珍海味,住高楼大厦吗?”领队冷冷一笑:现在人吃腻了好的,改成吃野菜风尚,住厌了高楼大厦,愿意享受草庐情趣。我们在这儿改造不是真正为了绿色生活,只是为白花花的银子而来。说完,哈哈大笑,掉头走人。

先生的愁苦又来了,无意中听见那帮人在商量:“这儿建个‘东篱菊’公园,这儿建个‘桃花源’景区,在这儿建个‘绿豆’种植场,听说现在绿豆汁都可治病,这样白花花的银子还不像滚滚长江涌来,哈,哈……”先生急了,说道:“这都是我编出来的,不可信呀!”领队者投来轻视的眼光,又嗲声嗲气地说:“现在玩的都是假,假证,假风景古迹,哪还有真呀!倒是我们这绿色新小区是真的呀!”先生走了,轻声说:“绿色成为新的理念难道就是这种做法?”

前不久,有人在喧嚣的市口遇到先生,他面无表情。他见人就说:“喧嚣之市,但我心依旧一片青天;闹声封耳,但我心依旧半帘岑寂。绿色生活,不只是表面上的复古,回归自然,更应该认识到绿色生活是一种心境,是一种不为名为利的理念。”

吃野菜,住草庐,号称复古文化;挂羊头,卖狗肉,号称绿色生活。这其中怎一个“钱”字了得!绿色新理念应如何理解。绿色生活应如何过,这值得人们深思,当今的社会,人们何时才能领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呢?

江雪松

陶渊明的故事范文4

【关键词】 古文教学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3-080-01

作者介绍是古文教学的必要环节。教师一般采用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学生介绍;教师介绍;利用投影仪介绍;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互问互答等几种方式。久而久之,学生对作者介绍就有了固定的模式,只掌握名、时、地、评、作即可,任务不免枯燥。到了初二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课时,我就遇到了该如何设计作者介绍这一环节的问题。如何才能设计得既有新意,又能体现知识之间的前后连贯,能让学生把前后有关的一串知识联系起来呢?我思索着。

偶然我看到了王小丫主持的“开心辞典”节目,节目中的题目虽难度不大,但那种强烈地调动人情绪和思维的气氛给了我灵感:我们的课堂不也需要这样的氛围吗?对,把作者介绍设计成一个开动脑筋的活动。我考虑到作者陶渊明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在他的《饮酒》中感受过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也曾在周敦颐的《爱莲说》里领略过他“隐逸者”的风范。而《桃花源记》也正是他这种思想的延续,不如就以此为突破点,设计一个猜谜语的题,谜底就是陶渊明。

那谜面如何设计呢?我脑海里闪现出几种方案:①把朝代、评价、代表作都罗列出来,②把作者代表作中的典型意象给出来。前一种依然是走老路,后一种形式可形成一种跳跃式的思维。不如精心挑选几个他代表作中的典型意象,让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把与之有关的作品、作者经历、作者思想全都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人物全方位的描述。于是,我从他的作品中筛选了“绿柳、黄菊、美酒、南山”四个意象。陶渊明曾居住过的地方有五棵大柳树,他有文名为《五柳先生传》,人们也称他为“五柳先生”,绿柳正是他淡泊名利的表现;陶渊明爱菊是毋庸置疑的,“晋陶渊明独爱菊”“之隐逸者也”则是他爱菊的明证;南山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地方,陶渊明隐居在此“悠然见南山”定格成他田园生活的一幅画卷;陶渊明生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美酒也就成了他生活中的必需品。有了这四个意象就不难串联起陶渊明不事权贵,淡泊名利,弃官隐居的一生。我按照先难后易的顺序安排这四个意象先后出现,并配以轻微的爆破的声音。如果学生提前得出答案,我就让学生说说思维过程,再用后面的词语印证。设计好这一切,我猜想着课堂上将发生的一幕。

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我走进教室。“同学们,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给大脑做个有氧健身操,玩一个猜谜语的游戏,看看谁是猜谜高手。”学生一听兴致很高,语文课上猜谜语这可是第一次。“老师给出几个词语,请大家通过联想猜测谜底,谜底是一位古人的名字。”学生们紧张地等待第一个词语的出现。随着一声爆破的声音“绿柳”一词出现,学生们面面相觑,和柳有关的古名人太多了,这是谁呢?见无人应答,“美酒”一词随即出现,“李白”许多孩子脱口而出,“的确,李白与酒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确定是他吗?”有的孩子说“那也不一定,再看看下一个提示。”“好,再给一个提示。”“南山”一词第三个出现。这时就有个别声音在议论,“不是李白,像陶渊明,又不敢确定。”这时我给出了最后一个提示“黄菊”,全班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出了陶渊明的名字。我笑着要求学生给一个理由,说一说思维过程,或是这几个词与陶渊明的联系,在学生的相互补充和我的引导下,大家都明白了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也对这样的形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评析:这一教学设计的优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形式新颖活泼:猜谜语的形式在语文课堂上是很少见到的,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化学生的思路,形成较强烈的生生竞争氛围。

陶渊明的故事范文5

古代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心愿。

他们都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传诸一世,苏轼被贬谪后的闲适报国,潇洒笑看江湖,范仲淹则终始忧国忧民而记述了《岳阳楼记》。人的一生经历过许多,常常在不经意中,他们的胸怀抱负也随之永垂不朽。

刚面对完人生的第一个关卡,我失败了!我没有好的成绩,刚知道结果时,心情沮丧。

人生漫漫长路,会遇到各种风雨,而当自己真正面对时,就觉得有些措手不及,甚至想逃避。

陶渊明的故事范文6

我对所有豆类食品来者不拒很可能源于童年的饮食习惯,热爱豆腐、豆干,连零食都爱吃“一心豆干”。然而却直到最近才意外发现我非常喜欢的“毛豆”的身世!原想上网找找,毛豆除了水煮、炒豆干、肉丁之外,还有什么新奇的做法,这一查不得了,赫然发现原来毛豆就是黄豆的“小时候”!毛豆在荚果发育至八分满时采收,是为毛豆;等到荚果发育成熟,豆荚干枯了,采收到紧实坚硬的“老毛豆”,就是“黄豆”了。那么毛豆与黄豆正确学名是什么?大豆!原来小时候背各地物产,大豆、玉米、高粱……那“大豆”就是在说它们啊!

而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种的到底是什么豆?黄豆、绿豆、红豆都是中国自古有之的食物,更别提还有豇豆、四季豆、扁豆、豌豆各式各样的豆了!初读《归田园居》,可能因为发音、文字的美感,我想象的是豌豆,自从长大在啤酒屋吃到好吃的毛豆之后,忍不住幻想,嗜酒的陶渊明,会不会已经发现毛豆连荚加点盐、八角、黑胡椒汆烫之后非常非常下酒?他一定没发现,不然怎舍得放任“草盛豆苗稀”呢?怎么样也要想办法种出满山遍野的毛豆吧!

我常炒毛豆,也常做黄豆烧肉。做黄豆烧肉,黄豆要先泡水数小时。五花肉炒到逼出肥油,然后加盐、酒、酱油、冰糖炒匀上色,再加黄豆、淹过整锅食材的水,小火炖煮四十分钟即成。

还喜欢一种与黄豆相关的食材:豆豉。比如豆豉排骨。把排骨在水龙头下反复冲水去腥,然后用香菇素蚝油、酱油、酒、糖、盐、豆豉(切碎)、辣椒丁(不吃辣的可用糯米辣椒,取其香气)略腌,再加上先油炸过的蒜末、一小瓣陈皮或酸梅(切碎),进电锅里蒸二十分钟,揭开锅盖撒一把碧绿葱花……啊,我忍不住说:那香啊!

豆豉真是做菜的好伙伴,如此善于提味,炒山苏、水莲之类的野菜也对味,这时,它跟小鱼干是一伙的。据说它还能治病。那是初唐天才诗人王勃的故事。恃才傲物的王勃,这一回非但没有得罪人,还立了功!那时一位姓阎的都督,于重阳节为重修滕王阁落成而大宴宾客。王勃就是在这席间落笔写成传世之作《滕王阁序》。隔日,阎公因贪杯又感“外邪”(中医说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之气等从外侵入人体之病),浑身发冷、汗不得出、骨节疫痛、咳喘不已——听起来很像是流行性感冒!群医诊治,都主张用“麻黄”,但这阎都督最忌讳麻黄,说它是峻利之药,他年事已高,岂可乱用。于是群医束手。这时王勃拿出了一把豆子。他日前在河边遇见一老翁摊晒豆子。那豆子浸泡了草药汁后煮熟发酵,老翁告诉他这叫豆豉,可做小菜,下饭极好。他抓几粒放口中咀嚼,香中带甘,滋味绝佳,便掏出银钱买了一大包。王勃建议以豆豉为药,立刻引来群医讪笑,都督也觉得那土民小菜,焉可为药!不过豆豉是食物,吃吃也无妨,想不到都督吃了三天,果真见效!王勃告辞时,都督以重金为谢,王勃辞而不受,却对都督说,这是河边老翁的生计,与其谢我,何不为老翁扩大作坊,让这豆豉的制作广为流传?从此,豆豉传遍各地。我想,如果都督真是感冒,本来休息三天也该缓和些了,而豆豉——不知道阎老先生是否让厨子做了豆豉排骨或是豆豉蚵仔、豆豉鱼、豆豉苦瓜来吃?胃口一开,会好得更快吧!

我还喜欢黄豆做的豆腐,各种“家常豆腐”胡乱搭配着做,经常是冰箱里有什么配什么,有时烧鱼,也随手切块豆腐放进去同烧。在馆子吃饭时,清蒸龙虾、鱼、蟹常以豆腐衬底,我专吃那吸饱了汤汁的豆腐,尔爱龙虾,我爱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