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著谢公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脚著谢公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脚著谢公屐范文1

1专项施工方案的要点及人员配置

1.1专项施工方案的要点

专项施工方案的制定,关键要抓住机械群之间及与施工人员立体交叉混合作业的安全问题。如上层空间作业的塔吊,对中层空间作业的汽车吊,及下层空间作业的施工人员、挖掘机、运输汽车、混凝土输送灌注车等构成的不安全因素;中层空间作业的汽车吊,对下层空间作业的人员和机械设备构成的不安全因素;塔吊之间、汽吊之间、钻机之间,塔吊与汽吊、钻机之间,汽吊与钻机之间,挖掘机与其他机械之间,塔吊、汽吊、钻机、挖掘机与作业人员之间,都存在着大量不安全因素。要针对这些不安全因素,明确具体要求,采取详细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除此之外,还要明确各机械活动的范围,包括水平活动及垂直活动范围等,避免引起平面或立体空间中的碰撞,导致机械损毁垮塌、上层空间的不慎坠物对下层空间人员及机械的安全影响;天气(如台风、暴雨、雷电、大雾、严寒、酷暑等)对机械、基坑及人员安全的影响;夜间施工尤其是下半夜施工的不安全因素;施工用电及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品的放置和作业人员劳动保护等。对这些所有相关的不安全因素,都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和定期检查制度,并有完整的检查记录台帐。

1.2专项方案管理机构人员配置

尽管在整个工程建设项目中有总的管理机构体系,但针对这类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仍须单独建立管理机构体系,明确具体负责部门、具体负责人和各部门及人员的工作职责及相互关系,使管理工作井然有序。本工程机械群施工专项方案管理机构,设置施工项目总负责人1人,机械群施工安全负责人1人,机械设备安全工程师1人,机械设备管理工程师1人,机械设备租赁合同管理1人;现场每日3班倒的4台塔吊司机每班4人共12人,3辆汽吊司机每班3人共9人,3辆履带式旋转孔桩机司机每班3人共9人,2台挖掘机司机每班2人共6人,3辆汽车司机每班3人共9人,3辆混凝土运送灌注车司机每班3人共9人,基坑以上每班2人各指挥2台塔吊,共6人;基坑以下信号指挥每班4人,负责指挥塔吊、汽吊、桩机共12人。人员配置总计77人。

2加强安全技术培训交底和检查

安全措施的实施是靠人来完成的,人对安全意识程度的高低,决定着对安全措施的执行力度。制定了完善的安全制度,但仍然存在对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一样的问题。在白天与晚上、晴天与雨天、热天与冷天等不同的工作环境;在休息是否良好、是否连续加班作业等不同的工作状态和不同的疲劳程度下,人的安全意识、表现状况也存在差异。针对上述情况,在本工程中除了制定管理办法约束施工和监理单位完善相关制度、认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外,还要加强督促检查,做好监控工作,切实做到进场人员时刻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和标准的安全作业状态,有效保证安全管理的效果。

2.1强化培训及交底

本建设项目对参与机械群施工作业的全体人员,坚决落实须经过集中安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能上岗的制度,要求特殊工种须同时具备资格证上岗。安全负责人、安全工程师每日班前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根据施工进展,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召开安全技术交底会、碰头会等,将安全规定及要求交底至每一个人,将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传达给每一位作业人员,发现不规范事项及时指出纠正;每次交底或碰头会必须有详细交底内容记录档案,以备随时抽查,防止敷衍了事的现象发生。

2.2加大检查频率

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容易,实施起来往往就会有折扣。本工程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制定《南宁铁路局调度所工程施工、监理及设计单位考核细则》,将以往的每季度检查考核1次的制度,改为每月检查考核1次,对检查考核结果均予以通报,并与相关单位经济效益挂上钩。这里要说明的是,随意加大检查频率,会干扰正常施工,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对质量安全反而可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要慎用。本工程加大检查频率是为了应对施工工期缩短、施工进度加快的无奈之举。

2.3加强检查组织工作

桩基础机械群施工阶段属于工程初始阶段,对该阶段检查工作的组织要注意抓好以下3点:1)检查组成员的专业构成要尽量全面,应有房建、水电、通信信号、机械、安全等专业人员。2)检查内容要有针对性。应根据施工进展中的关键工序及上次检查发现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检查项目和检查内容,有的放矢,避免虚晃一枪走过场的检查形式。3)注重对下一步施工安全的指导性。对执行力度、标准化作业要细化检查内容,进行反复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应从管理制度上找出根源,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管理方法,对症下药,使各参建单位在管理制度上得到完善,管理水平上得到提高,从而达到加大预防力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效果。

3加强机械设备的管控

3.1完善制度及规程

通过制定《调度指挥中心建设物资设备管理暂行办法》、《南宁铁路局调度所工程施工、监理及设计单位考核细则》,对施工单位及设备租赁单位管理制度进行检查,促进其完善对机械设备和操作人员在设备使用、维修、保养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方面的细化措施;通过对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追溯相关制度的完善情况,使制度和规程更切合实际,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不断的循环,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机械设备管理有关制度和规程,对确保安全起到真正的实效。

3.2确保机械设备施工作业标准化

要求施工单位详细制定机械群施工专项施工方案,明确机械群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编制各分项工程的作业指导书及施工作业要点卡,对现场的各类安全标识、临时设施,均按标准化建设的要求进行布置,确保机械群立体交叉作业现场有标准可依。建设指挥部主要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形式,对施工单位机械设备自检、调试、维修、保养的制度化、正规化、标准化执行情况及现场机械群的指挥协调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通过到现场核对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当天原始记录的真实情况等方式,促进各施工、监理单位对标准化作业的执行力度,确保机械群立体交叉作业全过程,按标准化的要求稳步推进,最终达到安全无事故的目标。

3.3设定机械设备的工作范围

机械群施工无组织、无计划、各行其是会大大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为确保安全,必须根据施工进度的推进,适时明确各机械的空中、地面、平面、立面的立体活动范围与行动路线;设备要配置限位卡或限位器,杜绝机械空中或地面发生碰撞,以及对施工人员造成安全危害。本工程中,4台塔吊的起重臂运转范围相互都有重叠,在竖直高度的限定上采取相互错开2m;在水平吊装范围的限定,则根据桩基础施工推进情况及时调整每台塔吊的吊装范围,采取限定塔吊起重臂中起重行车的水平移动距离的方式,对吊装范围进行限定,使相互吊钩、吊绳之间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小于2m,避免塔吊重叠碰撞;在立体交叉吊装情况下,必须严格禁止在同一时间、同一垂直面汽吊、塔吊同时进行吊装作业。吊装物体应避开从人员或机具设备上方经过,具体由信号指挥员负责指挥。

4注重气候及环境监测

4.1加强天气观测

天气对安全的影响至关重要。如台风对塔吊的影响,暴雨对塔吊、汽吊、旋钻孔桩基础的影响,严寒、酷暑、大雾对机械操作人员、施工人员的影响等,这些都是可能造成机毁人亡的危险因素。本工程制定有详细的制度,监理、施工单位分别每天有专人进行天气预报方面的管理,遇到台风、雷雨等特殊天气,提前发出通知,提前采取预防措施进行规避,以确保施工安全。

4.2加强环境管理

制定了《调度所工程建设期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和《调度所工程建设文明工地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对工地及其周边环境进行管理。尤其针对台风暴雨天气,明确了施工场地因积水而导致深基坑的高边坡坍塌、塔吊与其它机械设备基底软化、场地塌陷、道路毁坏等不良情况下迅速采取的措施,以尽快恢复施工场地及周边的环境,保障施工的安全局面。

5加强统一指挥协调

在机械群立体交叉作业中,指挥与协调工作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连续性3班倒,人员的疲惫、机械设备的劳损导致施工进度偏离计划,造成机械群立体交叉作业超出安全许可范围,都会导致机毁人亡事故。为此,指挥人员必须具有经过相应专业机构培训的上岗资格证,并对紧急情况有应急经验。单个机械的指挥服从小组群的指挥,小组群的指挥服从总指挥。指挥人员须配备信号良好、不同系统的2套通讯工具如对讲机、手机等,一套使用,一套备用,并有统一协调的指挥信号和语言。指挥协调的重点:1)对作业进度和作业面的指挥协调。随着施工进度的推进,各小组机械群因机械自身状况、性能及周边环境影响,经常偏离总体施工计划进度,出现个别机械或小组机械群侵入其它小组机械群的作业范围,导致机械相互之间距离超过安全界限,造成不安全作业。为此,对抢工超前和施工滞后情况需进行统一指挥与协调,滞快促慢,以达到整体推进,防止意外事故发生。2)对作业小组或作业人员之间的矛盾进行指挥协调。各作业小组、作业个人,为抢进度或有利的作业面,或抢机械设备优先使用权,也会发生矛盾,一旦矛盾激化,也会造成安全事故,需要统一指挥协调。

脚著谢公屐范文2

【关键词】清水混凝土异形柱及多根斜柱交汇节点施工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图书馆工程的所有转角处都是3根斜柱与异形框架柱交汇于同一节点,作为联系悬挑结构体系的枢纽,既是承受各种荷载的受力点,也是模板、钢筋、混凝土工程等多种交汇施工的复杂部位,确保该节点质量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也是能真正显现施工质量水平的关键,只有把这种表现建筑特色的难点做成亮点,整个工程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才算是完美的,因此其施工难度很大。施工过程中必须在模板、钢筋、混凝土工程等方面采取精细的工艺方法,细部做法上精益求精,以期达到理想效果。

2、工程概况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工程位于徐州市铜山区该校西校区中心、正对西校门,总建筑面积27896㎡,地下1层、地上5层。整体工程以41根型钢劲性清水混凝土斜柱,环绕主体建筑,支撑起大跨度临空的楼层和屋顶结构,使整个建筑呈现出灵动的艺术魅力,其中所有转角处均为清水混凝土异形框架柱(八角形柱KZ3、KZ7)及3根斜柱交汇于同一节点,共同构成大跨度悬挑结构(见图1)。

本工程除楼地面及少量砌体隔墙外,其余部位均为清水混凝土,其表面不做任何外装饰,故现浇结构件必须一次性成型到位。所有转角处的节点为多根型钢劲性混凝土异形柱及斜柱呈不同角度的空间立体斜交,节点轮廓线条多、结构复杂,施工质量较难控制,而按清水混凝土的要求,其施工难度可想而知。为此,项目部格外重视,采取精细的施工工艺措施,严格工序管理,确保了清水混凝土节点的轮廓线条清晰、光亮平整。

3、主要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3.1 测量放线

测量放线作为先导工序贯穿于各个环节,是保证主体结构外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是使主体结构达到清水混凝土的基础。尤其是多根斜柱的交汇节点对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更高。工程施工的全过程,都进行完备的测量数据复核、放线记录及复测,确保准确无误。在实际施工中主要抓住以下几点:

3.1.1 平面轴线投测

平面轴线精度受控,是确保设计轴线和细部线准确的基础。根据轴线控制桩,将所需轴线投测到施工层上,以此作为角度、距离的校核。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和细部线。

四柱节点的异形框架柱为垂直柱,与之斜向交汇的在三根斜柱的底标高均为5m,与垂直框架柱的夹角分别为中间30º、两边都是21º,与轴线间的水平角均为45º(如图2)。异形框架柱的劲性圆钢管与斜柱的劲性H型钢的节点均在钢构件厂家焊接,预先在厂家采用电脑模拟施工图放样制作模型,再按照模型角度尺寸,在已弹出轴线的框架柱劲性圆钢管上精确焊接三根各角度方向的H型钢,并逐一进行编号。运到现场对准所投测的平面轴线逐一进行对位安装。

现场施工中重点控制:轴线投测的上下层垂直偏差不超过3mm,轴线投测后放出竖向构件几何尺寸和模板就位线、检查控制线;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施测完后,进行自检,合格后由专职人员复检,合格后再报检。

3.1.2 引测标高

要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先要进行高程控制网点的联测,检查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确认无误后引测标高。标高的传递均利用首层红“”上顶线为标高基准线,用检定合格的钢尺向上引测,也可位于中间层,加设标高基准点,以此向上传递。

3.2 节点区的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措施3.2.1 纵筋的锚固

节点区垂直柱KZ3、KZ7为异形劲性混凝土八角柱,内配纵筋分别为16Φ32、16Φ25,截面为900×900,内设置Φ600圆钢管柱芯,在其底标高5米处三根斜柱与其斜向交汇,斜柱内内设置300×200×30H型钢,混凝土斜柱截面为500×600,内配16Φ25钢筋,箍筋Φ10@100,每斜柱16根共计48根斜柱纵筋,若全部采用插筋集中锚入同一根框架柱节点内,则各个方向纵筋在锚固长度区域内,即使交叉重叠也排不下,而框架柱混凝土外边与劲性圆钢管间的空隙仅15cm,其空间极其有限,故采用将斜柱的上排插筋与框架柱内的劲性圆钢管进行焊接锚固,也正好解决上排插筋由于斜柱内的劲性H型钢占用空间而无法满足锚固长度的难题,但必须进行焊缝的探伤检测,以保证结构强度。斜柱的下部有空间满足锚固长度要求,其纵筋采用插筋锚入框架柱内,但因各角度、方向和长度不一,插筋角度钢筋通过电脑放样,钢筋加工时考虑钢筋的叠放位置和穿插顺序,现场根据钢筋的占位避让关系确定每根钢筋形状和尺寸。

3.2.2 节点区钢筋绑扎工艺

对于复杂的多柱节点区钢筋工程,主要是合理调整安排每道工序、细分工艺流程,木工和钢筋工紧密配合,才能保证节点区钢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做法是将柱的箍筋分段绑扎:首先先将柱箍绑至梁底下;其次在穿好框架梁底筋后绑扎节点区箍筋;最后在绑完框架梁钢筋后再在梁面上加一道节点(定位)箍筋。具体的施工流程是:绑扎框架梁以下柱箍安装柱模浇灌柱砼(顶层边柱要注意留够梁筋的锚固位置)拆除柱模安装框架梁底模安放框架梁底筋绑扎节点箍筋绑扎框架梁钢筋梁面处加节点(定位)箍筋一道安装节点区模板安装框架梁侧模。绑扎斜柱钢筋利用该斜柱悬挑系统的高大模板满堂脚手架支撑作为操作架。

3.2.3 钢筋施工质量预控

该多柱节点区也是节点核芯区,是主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筋数量多、构造复杂,往往须按构造要求将箍筋套进特定位置进行加强,采取箍筋端部弯钩加工成直角以方便套入,绑扎完成后再将箍筋端部弯钩叠合部分焊接封闭。

为保证搭接范围内的钢筋密度不增加,便于混凝土浇筑和节约钢材,斜柱钢筋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绑扎钢筋的扎丝多余部分向构件内侧弯折,以免因外露形成锈斑,影响清水混凝土观感质量。

清水混凝土表面产生黄色锈迹的原因通常是由于金属绑丝外露,钢筋绑扎后由于雨天未及时浇筑混凝土,锈迹遗留于模板上未清理干净,或个别区域稍有钢筋保护层偏薄等方面原因造成的,也有个别因遗留铁钉等未及时清理造成。方法是:①对钢筋的绑扎操作工艺进行改进,采用“反向掏绑法”,将绑扣扎于结构内侧。②雨后对钢筋及模板进行检查,将钢筋和模板上的锈迹清理干净,并将钢筋的保护层用垫块垫好。

3.3 节点区模板工程工艺措施如果说模板工程是主体结构施工中的一个重点,那么多柱节点的模板工程质量是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的首要条件和技术关键,必须保证模板尺寸准确,有足够的刚度,拼缝严密平整,板面平顺清洁。施工实践中最常见的是采用现场临时散装的做法,容易出现尺寸偏差过大、拼缝不严密、表面平整度及垂直度较差等通病,要拆除再重装往往十分麻烦,就设法对斜柱节点模板采用工具式定型模板的改进做法。最初尝试采用定型斜柱节点钢模的方案,但因节点位于转角楼层平面外面,节点模板安装时没有操作平面,用塔吊吊运还需人工配合,钢模板比较笨重,安装操作不方便。经反复酝酿和比较,决定采用定型斜柱木模节点工艺。

斜柱定型节点木模板是一种用覆膜竹胶板定制的斜柱接头处的模板加固体系,长度800~1000,特征是:斜柱模板下口与垂直框架柱侧面的接口对接边沿设有互相匹配的角铁边框,该边框通过插销体系与框架柱接口相连,另一端的底模、两侧模或面模做成长度不一,以便现场拼装时接缝错开。插销体系包括上角钢、下角钢、螺母、螺丝和插销;角钢上开插销孔,插销上大下小,上角钢、下角钢通过插销连接加固。此种工艺操作简单,投入少。其具体要点如下:

3.3.1 框架柱及斜柱上空支撑的悬挑大跨梁板,悬挑高度远超过8m,系超过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采用落地式满堂钢管脚手支撑架支撑斜柱等悬挑系统,故首先将满堂脚手架支撑搭设到位,以固定斜柱劲性H型钢,并引测好标高和轴线。

3.3.2 因框架异形柱采用的是工具式定型钢模,钢模下方与三根斜柱斜交的节点预先弹出对位轴线,按交汇的大小尺寸及形状精确割出豁口,焊对接边框、开插销孔。

3.3.3由熟练木工根据各节点的模板制作图制作工具式斜柱节点模板,在与框架柱斜交的一端焊对接边框、开插销孔,并依据施工图弹出轴线,做好编号、标识。

3.3.4框架柱主筋及节点区箍筋验收后,首先安装框架柱钢模,为防止框架柱根部胀模,在其根部加两根相互垂直的方向Φ12通长的对拉螺栓进行加固。再按施工顺序、随施工进度,现场安装节点模板,边沿满贴海绵条以确保接口不漏浆,嵌贴要平直,且海绵条挤紧后与模板内表面持平,以确保节点线条清晰顺直。先将相应的斜柱节点模板与框架柱身初步固定,检查安装标高及倾斜角度,调整精确后安装夹具并初步插紧插销,再复查无误后用力插紧完成安装。然后现场接长拼装斜柱模板,斜柱模板拼装后采用钢管夹具加固,间距不大于400㎜。为便于混凝土浇筑,斜柱模上口每2米开200×200的洞口用于振捣。

3.3.5 为有效防止漏浆,采取在模板的不同板面交接处贴海绵条的方法,海绵条挤紧后应和板面平;竖向模板下部的缝隙应封堵严密。

3.4 节点区的混凝土浇筑

节点区混凝土浇筑是保证外观的重要环节。先浇筑框架柱以防止斜柱移位。浇筑前做好交底,落实操作人员职责。进场商品混凝土检查坍落度,不符规定不得使用。斜柱砼坍落度可放大到22cm,采用内捣、外振锤击,混凝土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并出现均匀的水泥浆、不再有显著下沉和大量气泡上冒时停止。斜柱模上口预留洞口于浇筑该处混凝土前,用同一种模板方块补严。

3.5混凝土的养护:

拆模后及时进行养护,减少混凝土表面出现色差、收缩裂缝等现象。养护采取覆盖塑料薄膜外加棉毯的方法,并洒水养护相结合的养护方案,拆模之前和养护过程中都要洒水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脚著谢公屐范文3

“清明节”的得名源于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气。但当今清明节却与传统的寒食节有密切关系。寒食在冬至后105日,共有3天,过后就是清明,因此清明节正好在冬至后的第108天。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谋害太子申生,其弟重耳落难,其间介子推一直忠心耿耿地跟随他。重耳重掌权力后,介子推却上山隐居,重耳为逼他出来辅佐自己,放火三面烧山,结果介子推母子抱着烧焦的大柳树死去,重耳倍感伤心,把这天定为寒食节作为纪念,到了这一天不动烟火,只吃冷的东西。起初,清明节与寒食节是分开的,唐朝时,逐渐合到一起,现今清明节的内容大多源自寒食节。

器物:拖鞋

最初的中国传统拖鞋,多为木头材料制成,也称为“木屐”、“趿拉板儿”或“呱哒板儿”。这种鞋一般以质地坚硬的木板做成,多用帆布带、革带或塑料带做脚襻。据称,这种早期拖鞋最早盛行于我国南北朝时期,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谢灵运曾经对其进行过改造,故也称“谢公屐”。唐诗“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说的就是这种拖鞋。到了清末,又有了“光绪、宣统年间,沪之男女,夏日辄喜曳之”。20世纪50年代,第一双塑料拖鞋在法国问世,被誉为拖鞋史上的一次革命运动,直到1960年,中国内地才开始生产出塑料拖鞋。时至今日,塑料泡沫乃是制造拖鞋的主要材料。曾参与清末“公车上书”的徐珂这样描述拖鞋的无拘无束:“拖,曳也。拖鞋,鞋之无后跟者也。任意曳之,取其轻便也。”

观念:千金

脚著谢公屐范文4

关键词:防腐保养;高耸变截面;斜钢柱;标志塔;脚手架;钢抱箍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the steel structure because of its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usually need to anti-corrosion maintenance on a regular basis. Symbol of ningbo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center square tower scaffold successful practice, summed up a set against high variable cross-section inclined steel column sign tower construction of the scaffold mature technology.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not only can guarantee the stability of the frame body is firm,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and easy to operate, set down the speed, has obtained the remark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Key words: anti-corrosion maintenance; High variable cross-section; Inclined steel column; Sign tower; The scaffold; Steel hoop

1 工程概况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广场标志塔位于1号馆南侧中轴线尽端,塔高为72m,于2002年竣工。现因钢结构表面部分生锈,油漆剥离,需要维修保养。

此标志塔整体由塔基、变截面圆形钢管塔立柱,底部反壳形灯盘钢结构及铝骨架,塔中部悬吊玻璃锥、组合灯饰点式玻璃幕墙及钢结构,塔机部组合灯饰点式玻璃幕墙及钢结构组成。

本塔的塔基原采用14.6m×14.6m×2m的C35钢筋砼承台,承台面标高为-0.45 m,在承台下设四枚直径为800L的钻孔灌注桩,钻孔桩间距为11m;现在基础承台上已设花岗石板铺设。 图1-1立面

塔立柱为四根变截面圆钢管,此四立柱从下到上搭设成一个锥体(底部立柱中心间四边距离均为11.1m,顶部四根立柱汇合成一点),每根立柱钢管壁厚均10L,变截面情况:底部直径为924L渐向高度中间变大,中间最大圆钢管直径为1839L,然后向上截面再渐变小。

2 架体施工难点

本架体实际为外架与操作平台组合体,外架及操作平台搭设施工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标志塔塔身高度高;②塔立柱为变形截面的圆钢管型钢,四根立柱从底部到顶端组成一个锥体,如全部采用落地架,因有四根最大直径1.839 m的塔斜立柱影响架体从下到上很难整体搭设;③架体拉结设置难,不能按土建的常规做法施工;④塔底部有反壳形灯盘钢结构及铝骨架,塔中部有悬吊玻璃锥、组合灯饰点式玻璃幕墙及钢结构,塔机部有组合灯饰点式玻璃幕墙及钢结构等均影响了外架的正常搭设;⑤没有条件安装塔吊,垂直运输受到影响。

3 架体的搭设设计

本工程根据以上结构特点及难点,结合工程实际,方案设计如下:

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在此塔影响范围内均满堂搭设,搭设的架体既作脚手架又用作操作施工平台。此架子总体搭设情况主要为落地架,局部区域有立柱与装饰吊顶影响区域采用型钢挑架的搭设,立杆水平布置间距均为800L×800L。

整体的架体根据塔身从下往上分段往内收,根据此塔高度及在大小的比例变化本架体分8个区段搭设,各内收段架体标高情况为第一段至第八段的各立杆顶标高分别为10.85m、19.85m、30.65m、44.15m、53.15m、62.15 m、69.35 m、72 m。

图2-1架体立面图

根据此架体内收情况,底下24 m(标高从-0.45~24.45 m)高度区间内立杆高度超过50 m的采用三立杆搭设,立杆总高度超过24 m且低于50 m的采用双立杆搭设,立杆总高度在20 m以内的采用单立杆搭设;在中间段30 m(标高从24.45 m~54.45 m)区段间立杆总高度超过50 m的采用双立杆搭设,立杆总高度底于50 m采用单立杆搭设;在标高54.45 m以上至顶端均采用单独立杆搭设。

本架体最下段即为第一段架体纵横向宽度均为14.4 m,往上每分一个区段,架体宽度减少1.6 m。

3.1 立杆搭设

脚手架搭设难度来自于塔身各构件的影响,以下就立杆搭设方式,按结构构件影响的因素分四点进行说明:①为塔底部有反壳形灯盘钢结构及铝骨架;②为塔中部有悬吊玻璃锥、组合灯饰点式玻璃幕墙及钢结构;③为塔顶部有组合灯饰点式玻璃幕墙及钢结构等;④为从底至顶塔身变截面钢管斜柱对架体立杆影响。

3.1.1 塔底部的搭设方式

在落地架搭设时首先在标高为11 m高度有反壳形灯盘影响,为保证架体能顺利往上搭设,当架体搭至此标高处时设操作平台将此灯盘及相应钢构配件先拆除,拆除由专业单位施工,操作平台做法为在平面原立杆间铺设钢管横楞,横楞间为400L一道,然后铺设脚手板,操作平台堆载不大于每平方3KN,集中荷载不大于2KN。由此可以保证架体落地架立杆基本能直接搭设至标高为40 m处玻璃锥处。

3)在2-1~2-2工字钢上布置6I20,电焊固定,方向同编号1-1~1-5的I20。其中2根长度为6m,编号为3-1、3-6;4根长度为2m,编号为3-2~3-4(见平面图)。

4)在四个角上设置D100钢管斜撑,电焊固定,钢管斜撑壁厚4L,长度约1.7m。

图7-1钢平台平面布置图

(3)脚手架搭设

钢平台安装完成后,搭设钢管脚手架,四个立面设置竖向剪刀撑,61.000标高处设一道水平剪刀撑。其中标高50.00处利用钢平台及工字钢与钢柱抱箍,标高61.00按原方案设置抱箍,其余拉结采用钢管隔步设置。

图7-2 钢平台上脚手架搭设

4.2.6 架体拉结

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以及3.2要求施工。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按规定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垂直度。

4.2.7 剪刀撑设置

周边一圈全部设置,中间每隔四排设一道,其余按JGJ130-2011要求。

4.2.8 上下通道设置

因架体间距较小,无法设置之字形通道。拟在上下排间设钢管扣件斜向爬梯,爬梯不得在同侧设置,当一步设在东侧时则上一步要设西侧,东侧与西侧上下爬梯间采用沿架体的环梁过道连通。

图8-1上下通道设置

4.2.9 安全网及脚手板铺设

(1)架体最外侧挂设2000目密目式合格安全网,网眼要每眼绑扎;

(2)最外侧一排脚手架和变截面斜钢柱四周的脚手片层层铺设,并用不小于18#的铁丝四角绑扎牢固,破损脚手片不得使用;

(3)脚手架每搭设三步要脚手片做好封层防护。

4.3 脚手架拆除

(1)拆除前应清除脚手架上的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2)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边拆边清理外墙面,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和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3)采用汽车吊作为垂直运输工具。架体施工与拆除时周边警戒范围至少离开工作面20米范围,搭设彩钢板封闭防护。现场应专人指挥、警戒。

其余按JGJ130-2011要求执行,此处略。

5 脚手架的检查验收

(1)钢管扣件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有裂缝、变形超过允许值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2)脚手架一般按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

1)型钢安放完成后验收一次;2)以上每三排验收一次;3)达到设计高度的后;4)遇到六级以上大风大雨后;5)停用超过1个月。

(3)不定期检查项目

1)脚手架所有构配件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2)钢箍牢固性是否松动,各杆件间的连接是否牢固,电焊是否松动,外架垂直度偏差是否符合要求;3)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4)是否超载。

(4)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不应对塔身钢柱进行监测,监测立柱等是否变形等。

6 安全管理

(1)按照建质[2009]87号关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做好方案的编制、论证以及过程管理工作,严格按论证后报批通过的方案执行。

(2)脚手架搭设和拆除方案前由工程技术负责人按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向架子班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操作时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4)脚手架只有在有关人员检查验收合格,挂上“脚手架验收合格牌”后方可使用。在定期或分阶段检查中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使用,解除隐患后方可使用。

(5)当遇六级在上大风和大雾、大雨天气时应停止搭拆或使用脚手架。雪后或各季雨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扫除积雪。

(6)脚手架使用期间拆除主节点外的纵横向水平杆、扫地杆。严禁拆除连墙件。

(7)脚手架避雷接地应严格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在架体最高一根立杆顶部设避雷针,在架体立杆底脚设防雷接地。

(8)在脚手架进行电焊、气焊作业的前一天,做好脚手片安全网的浇水湿润工作。同时设置隔火板等防火措施,旁边配置灭火器,并有专人看护。

7 结语

钢结构由于其材质特点,通常需要定期防腐保养。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广场标志塔为高耸变截面斜钢柱,其维修工程造价不高,但蕴含的施工安全风险较大,相关实施单位都相当重视。经过多方案比较,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同时利用现有的变截面斜钢柱和钢平台,制定分段搭设方案。从实施效果来看,本方案安全经济,操作方便,可以为类似工程借鉴。

参考文献

【1】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2】GB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

【3】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脚著谢公屐范文5

《住房公积金年度缴存调整批处理文件》 填写说明

1.电子表格格式已设定好,填写时请不要改动单元格格式;

2.填写表格以前,单位经办人可持单位委托书到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下属办事处、管理部下载职工的缴存数据信息,利用下载的数据,参照电子表格中“样表”的填写形式在《住房公积金年度缴存调整批处理文件》中录入职工的缴存调整数据;

3.填写“系统中个人编号”和“姓名”两项时,请依照从中心系统下载的职工缴存信息保持两者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4.“上年度月均工资”、“缴存基数”两项以元为单位,可保留两位小数,缴存基数不低于1895,不超过29040;

5.“缴存比例”不低于5,不高于20,取整数,无%号;

6.“单位、个人缴存额”两项以元为单位,四舍五入取整数,可用函数:缴存额=ROUND(缴存基数×缴存比例/100,0)计算;

7.仅缴存状态的职工需进行调整,“状态”项填代码“jc”;

8.“职工手机号码”项自愿填报职工本人手机号码,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将通过手机短信等向缴存职工免费提供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缴存、提取及贷款等信息;手机号码为11位数字,且同一号码在同一单位不能重复登记;

脚著谢公屐范文6

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是古代诗人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典故就是出于古典书籍中的轶事、趣闻、寓言,历史人物、传说人物或有出处的诗句、文章,都可以作为典故来运用。用典分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前人诗句包括化用前人诗句。恰当地运用典故,可以丰满诗歌形象,丰富诗歌内涵,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可收到辞约意丰、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的效果。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多层面地展示了周瑜的英姿,特别是周瑜的雄才大略,其真正目的是表达词人内心深处建功立业的真切渴望;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用的是《南史·谢灵运传》的记载:谢灵运游山,必到幽深高峻之处,为了登山省力,他特地准备了一种屐底前后装有活动齿的木屐,李白以此显示“梦游”中的身心放松,轻快如燕;姜夔《扬州慢》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援引了杜牧的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原诗显示的是扬州十里长街的繁华景况,词人反其意而用之,凸显了扬州现状的凄凉情形,从而寄寓了词人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慨。

近年高考真题索引

2012年天津卷,2010年安徽卷,2008年浙江卷,2007年浙江卷,2004年上海卷均涉及用典题。

应考锦囊

提问方式:

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题步骤:

先具体答出用典的手法,然后具体分析诗中是如何体现用典手法的,最后指出用典手法所起的作用。

答题范式:

本诗运用了用典的手法,诗人写( )的典故,其意在表现诗人( )的感情,有着( )的作用。

现场练习

日暮倚杖水边①

王 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此诗颔联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2008年浙江卷,题目有改动)

答案解析:

题目《日暮倚杖水边》揭示了诗作的时间、地点。题干所指颔联紧扣题目,写了和水相关的两个人——“大夫”“司马”,即屈原和白居易。这两个人我们都比较熟悉了,他们和作者王寂所处时代相隔久远,不在同一时期,可见这不是赠和之作。况且屈原、白居易都有着旷世才华而不被重用,如此想来,作者有借古人说事之嫌。反映到诗歌鉴赏的技巧上,很自然我们会想到“用典”。但是这二人经历颇多,作者从哪个角度选材,怎样运用典故,表达怎样的情感,这需要借助全诗的内容和诗下注释分析便可得出。

颔联引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以自况,作者的用意是显而易见的:正直爱国如屈原,忧民忧时如白居易,皆不免被贬逐黜放的命运,何况自己?接着颈联笔锋一转怒斥那帮得逞于一时专门罗织罪名、陷己于不义之地的奸佞小人,坚信天理自在,苍天有知。但现实终归是严酷的,尾联即明白无遗地坦露了作者在奸佞当道、君主寡恩、伸冤无望、前途渺茫的事实面前暗悔当初的低沉心绪。

综上答案为:颔联用典(1分),借正直爱国的屈原,忧民忧时如白居易皆被贬放逐以自况,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忧国忧时的情怀(2分)。颔联化用典故,丰富了诗歌意蕴,增强了抒情力量(1分)。

强化训练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 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 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 狐塞接云中。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