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的外形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熊猫的外形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熊猫的外形

大熊猫的外形范文1

1、大熊猫体型似熊,但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其体长120~180厘米,尾长10~20厘米,白色,体重60~110千克。头圆而大,前掌除了5个带爪的趾外,还有一个第六趾。躯干和尾白色,两耳、眼周、四肢和肩胛部全是黑色,腹部淡棕色或灰黑色。

2、大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温带森林中,竹子是这里主要的林下植物。我国长江上游向青藏高原过渡的这一高山深谷地带,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山系。2001秦岭山系分布于南麓,主要分布的县是佛坪,一般分布的县是洋县,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太白、宁陕、周至等。岷山系除甘肃文县为一般分布外,其余都分布于四川。在四川主要分布的县有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县,一般分布的有九寨沟县、松潘、茂县等县,少量分布的县有安县、绵竹、彭州、什邡和都江堰市。邛崃山系主要分布的县有宝兴、汶川和天全等,一般分布的县有大邑和芦山,仅少量分布的县有邛崃、崇州、康定、泸定等。大小相岭除洪雅和冕宁为一般分布县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荥经、石棉、汉源、九龙等。大小凉山除马边、美姑和越西有一定数量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甘洛、峨边和雷波等。

3、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居住在高山区陡坡的密竹林中,大熊猫的统计成为一项很艰苦的工作。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曾经有过两次调查,估计野外有约1000只大熊猫,这个数字可能偏低。大熊猫分布区域内共有37个县,若按主产、一般和少量三级划分,主产县每县约有100只左右,共有7个县;一般产县每县约50只以上,共11个县;少产县每县常在50只以下,计有19个县。据此推算,大熊猫野生数量总计约有一千余只,圈养的数量约为100只。大熊猫的净生殖率为1.0672,种群增长缓慢。根据国家林业局2006年的调查,目前全国有野生大熊猫1596只,圈养数量161只。大熊猫是熊科家族中最为珍稀,也是受到最大生存威胁的哺乳动物之一。20世纪八十年代调查统计的栖息地的面积约为13000平方公里。根据国家林业局2005年调查报告,现在已经确认将大熊猫秦岭种群认定为大熊猫新亚种。秦岭大熊猫和四川大熊猫在地域上已经分隔5万年之久,外形上秦岭大熊猫头部较圆。目前秦岭大熊猫的数量有273只。在秦岭山区,在黑白色大熊猫中发现过棕色大熊猫。

4、大熊猫栖长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故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土质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长良好,构成为一个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的优良食物基地。

(来源:文章屋网 )

大熊猫的外形范文2

P键词:大熊猫基地;审美心理;美学元素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7.040

1引言

旅游作为一种具有较强综合性和审美实践性的社会文化实践行为,在历史中不断地发展,从物质性到休闲性,从小众游到大众游,从国内游到出境游……,旅游,无处不在。叶朗先生(1998)在国内较早地提出:“旅游,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审美活动。离开审美,还谈什么旅游?……旅游活动就是审美活动。”王柯平先生(2002)也认为:“旅游是一项集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生活美之大成的综合性审美实践活动。”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说的话,旅游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活动,而是一种让旅游者放松身心的自由活动,换句话说,旅游体现了生命对自由的渴望,对美的渴望,对精神需求文化的渴望,旅游成为了一种审美活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位于成都市北郊,距市区仅10余公里,交通便利,具有开展大熊猫特色旅游的独特地理优势,一直是外地游客来蓉旅游的热门之地。遂本文选取成都大熊猫基地作为样本对象,从旅游美学的角度来发现和挖掘熊猫旅游基地中的美学元素,让游客能够在观赏游览的同时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

2成都大熊猫基地中旅游审美心理

2.1旅游审美意识

在现今的社会工作中,由于人们工作环境日益规范化,固定化,局限在一个相对狭窄的空间中。人们解脱这种束缚,外出休闲、散心的意识日益强烈,于是人们便通过旅游活动来得到补偿,开始在众多的旅游地中进行选择,每个人的旅游偏好不同,所选择的旅游地也就不同,由此,审美意识开始逐渐萌芽。

将熊猫基地作为旅游地的人则是对旅游基地有一定的了解,旅游者从不同渠道了解熊猫旅游基地。线上,熊猫基地与各个旅游网站合作,通过官方微博等方式宣传熊猫基地,线下,熊猫基地与各旅行社联合,推出成都一日游,深度游……通过这些方式,人们慢慢熟知熊猫旅游基地,产生了旅游的意识。旅游意识萌发在旅游审美之前,有了旅游意识才开始会有旅游审美,而旅游审美则是基于熊猫旅游基地的实地参观中。

2.2旅游审美动机

一般来说,我们将旅游审美动机分为自然型审美动机,其指向是指自然美;艺术型审美动机,以欣赏艺术作品作为旅游目的;社会型审美动机,以审美的眼光观察、体验旅游地社会的制度、结构、人情、伦理、道德、民风与生活方式;饮食型审美动机,追求美食的动机。熊猫基地不仅仅有可爱的大熊猫,也有诸如天鹅、松鼠、孔雀等其他动物,同时还有清澈的天鹅湖,美丽的玫瑰园等等。去往熊猫基地中的旅游者,大部分的旅游动机都是偏向于社会型审美动机,他们不是为了追求美食而去,也不是为了欣赏自然风光,而是为了目睹四川独有的国宝熊猫,进而体味四川独有的魅力。

2.3旅游审美理想

旅游者未到旅游目的地之前前,对于旅游地总有一个期待值,当期待达到最高时,旅游的愉悦感和美感也将得到大大的满足。熊猫基地被誉为“中外游客与国宝亲密接触的最佳旅游目的地”,与大熊猫亲密接触是熊猫基地最大的旅游特色和亮点。在仿生运动场,游客可近距离观看不同年龄段的大熊猫的生活状态,看大熊猫或卧或坐,或饮或嬉,或进或出的嬉戏画面;在大熊猫产房,可零距离欣赏大熊猫母亲哺育幼仔的生动场景,有时游客还可以参加特殊的体验项目――哺乳小熊猫,让游客产生极大地愉悦感,其次,熊猫基地不仅仅只有大熊猫,还有黑颈鹤、白鹳和白天鹅、黑天鹅、雁、鸳鸯及孔雀等动物,满足游客对不同动物的观赏心,能很好的符合心理预期。

3熊猫基地中的美学元素

3.1整体布局的旅游审美

3.1.1建筑的美

建筑,不仅体现了熊猫旅游基地得内涵文化,也是传承熊猫旅游基地的历史最富有冲击力的直观形象代表,因此欣赏熊猫旅游基地的建筑从而获取美的体验是旅游者在熊猫基地旅游的重点之一。熊猫基地的门口首先是简约的现代风,橙色线条和白色不规则圆木组成,组合成一个卡通版的熊猫,单从外形上看就抓住了小朋友的目光,走近熊猫基地,便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沥青路顺着大门分出了两条道路,无论旅游者选择哪一条路,都会见到不同的建筑,熊猫基地都是现代建筑,砖石堆砌,采取与基本结构体系无关的建筑内部空间分隔法,每一个立体的建筑都代表着一种独立的旅游审美,配合其中的动物,与周围景点相得益彰。中国在古典建筑方面一直是以木结构为基础,然而在熊猫基地上,却采用了钢筋混凝土,凸显了建筑的门窗,屋顶等部位,这种结构不仅在安全性能上得到大大的保障,而且让人在它面前体会了一种宽广的情怀,很好的突出了整个建筑的正面形象。其次,园区内的各种动物栖息馆或是熊猫别墅都是采用木质结构为主,渗透着中国的古典园林造园艺术之感,造型质朴大方,线条简单流畅,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植物之中,使环境与建筑融为一体,呈现出人与动物、环境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3.1.2园林的美

中国每个园林对花木的选择标准都是差不多的,一是讲究形态的美,比如说树的形态、树枝的卷曲程度、树叶的伸展程度,都是对树木的自然之美的要求;二讲究颜色搭配,每棵树,每朵花,每根草都要与周围环境相衬,如红色的花朵,绿色的树叶等等;三是要讲究香味的散发,要求自然淡雅和清幽。最好四季常绿,时时飘香。自然,熊猫基地对园林的审美也是如此。它的园林以人造林为主体,通过刻意的修剪成各种形状,整齐的排列在建筑,更加凸显出生命与活力,给宁静的建筑带去一份生机与活泼,同时熊猫基地里也种植各种鲜花,它是突破一层不变的绿色植物的起头军,给整个熊猫基地带来缤纷色彩,一片片绿色中冒出朵朵色彩各异的鲜花,在绿荫中的若隐若现,给旅游者带来无尽的遐想,远观看其色,近观嗅其香,产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错觉。

3.2独立景点的美

3.2.1熊猫活动场

作为熊猫基地里一个最重要的立景点,熊猫活动场采用假山与树林相互堆砌,将天然的植物放进人工修建的木架里,完全模拟大熊猫野外自然生态环境的造园手法,建有湖池、溪流,观赏植物林带、草坪等,栽种竹林和植物林,建有多处模拟自然兽穴,配合山石、洞穴、树穴等,将自然的山野风光与优美的人工景观巧妙地融为一体,使环境更接近自然,得以让熊猫能够在人工养殖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环境的活动养地,.在熊猫活动场地里还有大熊猫最爱吃的竹子,更加满足了野生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且在熊猫活动场地里,并不像传统的观赏景区那样用高高的围墙围住所要观赏的动物,而是在游客和动物之间设置一道人工沟渠,这样既避免了游客的投食和触摸对动物造成的伤害,也同时保证了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熊猫活动场开放、宽敞的观赏台,呈现出多个清晰、不同的观赏角度,游客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国宝可爱的睡姿,吃态,极大地满足了游客的旅游心理。

3.2.2天鹅湖

黑格尔说过“美是形象的显现”。形象美是自然景观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自然、本真、纯粹也正是自然美的表现形式。形象美的特征十分丰富,雄、秀、奇、险、幽,那么熊猫基地内的天鹅湖所呈现的秀美无疑是最符合它的形象特征,白白的天鹅,五彩的金鱼,绿绿的水草,漂浮的芦苇,一切的一切在这个湖里和谐相处,构成一幅如诗般的画卷。柔和、秀丽、优美,给人一种甜美、安逸、舒适的审美享受。观赏天鹅湖时,总能让人心境平和,情趣得到安慰。春天,树梢上细碎的阳光打在岸边的小草,小花上,给以一种视觉上美的享受,旁边的玫瑰园也给天鹅湖增色不少;夏天天鹅湖四周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湖中的倒影也别有一番姿态;秋天,一阵微风吹过,芦苇荡漾,无论晴雨,总有自己的韵味;冬天,万物枯萎,唯有鱼翔浅底,也自成一道风景。色彩的变化无疑是天鹅湖中最动人、最富有生机的形象;绚丽的色彩能带给旅游者快乐和幸福,也能带来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参考文献

[1]叶朗.旅游离不开美学[N].中国旅游报,19980120.

[2]王柯平.旅游美学新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1516.

[3]庄志民.旅游美学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框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2).

大熊猫的外形范文3

还有青蛙,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两只大眼睛,像两颗晶莹透明的玻璃球,它藏在田里,专吃害虫,保护庄稼。它捉害虫的时候两条后腿一蹬,一纵身,敏捷地将后腿一蜷,跳起老高,长长的舌头一伸,就像一个吸尘器一样转眼就把害虫吃到肚子里去了。可是,我们人类却把它们当成美味佳肴摆在餐桌上。

还有许多可爱的动物,我最喜欢的是大熊猫。大熊猫是我国珍贵的动物,妈妈告诉我大熊猫还是我们国家的国宝呢!大熊猫长的很可爱,胖乎乎、圆滚滚的,走起路来一摇一晃的,特别逗人。它的头部和身体都是白色的,只有眼圈、耳朵和肩部是黑褐色的。特别是那一对黑黑的眼圈,长在白白的脸上,像是戴着一副墨镜,加上那笨拙的动作和走起路来东张西望的神情,显得像个小绅士。

你瞧!它们多么可爱,它们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怎么忍心伤害它们呢

] 今天放学的时候,同学们正在教室里收拾书包,突然有一只小鸟飞进了教室

。调皮王石亮看到了,便大声喊了起来:“大家快来看啊!有一只小鸟!”边说

边跑过去把小鸟捉住了。大家都闻声而来,班长少文看到了,便对石亮说:“石

亮,快把小鸟放了!别让小鸟难受。”石亮捉着小鸟,对少文说:“我为什么要

听你的话,我捉住了就是我的,我要把它带回家饲养。”说着拿起书包就要往外

走。刚好老师走进教室,石亮看到老师来了吓了一跳,赶紧把小鸟藏在身后。这

时班长少文走到老师面前,向老师说明了情况后。老师走到石亮面前,说:“石

亮,我们必须保护动物,如果人人都像你一样,看到了动物就捉起来,视为己有

的话,那么世界上的动物,不就都没有了吗?”石亮听完老师的话后,惭愧极了

,于是当众把小鸟放了,得到了老师的夸奖。

从这件事中使我了解小学生还必须多认识保护小动物的知识。学校必须注重

大熊猫的外形范文4

关键词:海外儿童 汉语教学 文化元素 文化日

一、汉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元素分析

汉语教师在海外除了教授汉语,还应该致力于介绍中国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差异,中国儿童经常看到的很多文化元素,对于西方儿童来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这就决定了汉语课堂拥有许多先天的独特文化资源,汉语教师应该根据中国文化的特点和汉语的特点,把这些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一)学校和汉语教室的装饰

汉语课堂应该营造出独特的中国风味,以弥补语言环境的不足。在学校里,首先要征求校方意见,是否可以进行中国风格的装饰。可采用的装饰物有:中国结、灯笼、剪纸、窗花、国画、书法、中国地图等,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摆放中国花卉或者瓷器等。

在中国传统节日期间,可以制作相关的文化展板,或者相应的节日装饰。比如,在春节期间,可以贴窗花、年画、对联、福字和春字、生肖图案等,以营造春节气氛。

在教室里,针对3~6岁的儿童,要保证教室整体风格整洁明快,色彩鲜艳,摆放东西不要过多,也不能过于单调。除了上述装饰外,更重要的是多准备一些挂图辅助学习,比如:拼音挂图、汉字挂图、颜色和形状挂图、数字挂图等。在墙上留出一定的空间,可以把孩子们的手工作品挂在墙上,增强孩子们的成就感。教师还可以在门上贴上好看的有中国特色的图片和“欢迎”之类的文字,让孩子们在进门的时候就预先进入“汉语世界”。

(二)选取适合学前儿童的文化元素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数不尽的文化元素,在海外少儿汉语教学过程中,应当选择适合儿童年龄和心理特点的教学元素。首先应该选择形象化的,适合儿童直观欣赏的文化元素,比如:中国音乐、水墨画、京剧脸谱等。其次要选择简单易懂的文化元素,如十二生肖、风筝、中国结、剪纸、中国传统节日等。这些文化元素不仅可操作性强,而且能够衍生出适合儿童的手工制作。

(三)文化元素和语言教学的结合(实例)

文化元素只有和语言教学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设计当天的汉语课堂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儿童的学习特点,能用简单的话语介绍今天的教学要点,选择几个关键词作为教学重点,并适当地组织手工活动。

以中国儿童故事“小蝌蚪找妈妈”为例。“小蝌蚪找妈妈”是中国妇孺皆知的优秀水墨动画,画面优美,笛声悠扬,儿童在观看过程中能领略到美妙的中国风情。另一方面,该故事有趣地展现了小蝌蚪寻找妈妈并逐渐成长为小青蛙的过程,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和共鸣。

1.准备材料

蝌蚪的成长过程图、“小蝌蚪找妈妈”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水墨画册、青蛙和蝌蚪的上色图片。

2.确定学习的语言点

(1)找妈妈

(2)你是我们的妈妈吗?

(3)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4)是/不是

(5)白色 绿色 大眼睛 游啊游 青蛙 小蝌蚪

3.课堂流程

为孩子们介绍今天的课堂内容,讲解蝌蚪的成长过程图(学习重点词汇);

播放水墨动画(播放过程中注意帮助孩子们理解),就动画片内容进行提问(学习关键句子);

拿出水墨画册,一起回忆动画故事,复习重点句子;

让孩子们说出每幅画面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拿出蝌蚪和青蛙的上色图片,让孩子们选择几种颜色上色。

二、汉语教学辅助活动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实例分析

海外汉语教师时常负责组织各类文化活动,组织中国文化日等。中国文化日活动能否成功,取决于是否经过合理而详尽的设计和策划。

(一)确定“中国文化日”的社会环境和目标要求

为了成功地举办“中国文化日”,汉语教师应当就以下几个方面做细致的调查:

1.了解自己所在学校和社区的性质和特点,了解当地的语言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

2.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以及社区和学校的相关规定,避免出现违规情况;

3.调查当地是否有言语交际忌讳和饮食忌讳;

4.了解当地其他文化日的模式和操作方式;

5.听取所在学校直接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介绍文化日的构想和计划。

在做出初步判断和了解之后,教师还应确定文化日的主题和方向,明确具体的目标要求:

1.文化主题选择;

2.受众群体的年龄段和数量;

3.文化日时间具体安排;

4.预期效果。

(二)对参与群体进行分析和调整

“文化日”的主题确定之后,还需要对参与群体进行分析和调整。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参与者以及报名人数情况,文化日安排应当有所调整。

笔者所在的学校,把当地的Pedagogical Days(教育日)变成了“中国文化日”,每个月会有一到两天“中国文化日”。“教育日”的基本情况是:每个月主要的任课老师会有一天在学校集中工作,写学生们的报告卡,整理教室或者备课等。学生们在“教育日”是不需要来上课的,但如果父母需要工作,无法照料孩子,可以把孩子们送到学校里来,由专门人员负责照顾。“教育日”变成“文化日”之后,由汉语教师策划文化日的活动安排, 写一封关于文化日的家长信,提前两周发放到学生手中。参与群体通常是3~12岁的儿童,且以3~8岁儿童为主。

开展“文化日”一周之前,根据学校报名人数的统计,可以得知参与者的人数和年龄,因而做出计划的调整。比如:学前儿童偏多的情况下,“文化日”活动就要尽量贴近幼儿需求;一年级儿童偏多的时候,“文化日”活动就要增加更多任务型游戏;如果只有不到10个人,可以分为两个小组;如果超过20个人,需要分为更多小组,同时在学生中选取小组长协助管理。

(三)制定详尽的中国文化日活动计划

在文化日实施之前,汉语教师需要根据得到的信息,结合对参与人群的分析,制定详尽的计划。针对小学儿童,文化日的计划和安排要做到如下几点:

1.准备好所需材料,并列出清单;

2.确定文化日的流程,安排好各个环节的顺序;

3.以半小时为单位列出详细的活动时间表;

4.制定当天的纪律原则和行为要求;

5.预测可能发生的各种状况,做好准备。

(四)中国文化日注意事项

1.注意安排好休息和自由活动的时间

对儿童而言,每经过30~40分钟的学习或者锻炼,就要安排时间休息和自由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又能缓解儿童的疲劳,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2.建立良好的秩序

文化日的参加人数越多,良好的秩序就越重要。教师在文化日开始之前应当告之当日的纪律规范,让每个人了解什么是允许的,什么是不允许的。一旦有孩子破坏秩序或者大吵大闹,老师应该迅速制止并了解情况。最常见的办法是将孩子带出所在小组,以免其他孩子受到影响。做手工的时候,会出现需要互助合作的情况,教师可以让大的孩子帮助小一点的孩子,避免大孩子做完了去玩,小孩子着急放弃的情况。

3.关注每个孩子的反应

教师应当随时关注每个孩子的情绪状况和行为举止,并根据孩子的反应做出小的调整。比如:如果一个话题孩子们表现得并不感兴趣,教师就可以换种方式,如提问,做游戏等等;如果只有一个孩子表现得不配合,不积极,教师可以问他问题。一旦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受到了老师的重视和关注,他们就会积极配合。

4.激励和评价

控制秩序、调动儿童积极性的最好办法就是激励和评价。通常笔者采用分组和贴纸的方式:把孩子们分为2~3个组,这样每个组之间就会互相对比,都想表现得比另一组好。文化日结束之前还应当评价每个小组的表现,并给予不同的奖励。

三、实例分析:中国文化日的设计(大熊猫)

(一)为什么选择大熊猫?

众所周知,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在世界上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受到世界人民的广泛喜爱,这一主题对孩子而言,尤其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很多孩子并不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他们希望了解熊猫。

(二)选择什么方式介绍大熊猫?

大一点的孩子对熊猫也许有一定的了解,小一点的孩子可能知道得很少。我们决定采用知识竞答的方式,提出问题,让孩子们回答,然后给出正确答案。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可以记得更加深刻,而且有较高的参与热情。问答环节结束后,可以通过投影的方式,通过图片和视频总结关于大熊猫的知识,让孩子们有更为直观的印象。

(三)通过这次文化日,孩子们对大熊猫有多少了解?

我们制作了20个问答卡片,内容包括大熊猫的分布、生活环境、外形特征、食物特性、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等,另外准备了大量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孩子们了解大熊猫。

(四)选择哪种手工?

低年级的儿童较多,在设计手工活动的时候应当适当降低难度,目标是学前儿童和幼儿园的孩子在高年级学生的帮助下可以完成。一、二年级的孩子可以独立完成并有余力帮助其他孩子,四年级的孩子在完成之后有时间帮助其他孩子。活动最后,每个孩子会拿到一张白色的纸,上面有熊猫的轮廓图,随后老师会把用黑色硬纸剪的熊猫各部分的纸片发给大家,孩子们需要确定每个部分应该放在哪儿,然后拼贴上去,形成一幅拼贴熊猫图片。

(五)如何分组?

我们选定“大熊猫”作为文化主题之后,共有20个学生登记报名,其中学前班的孩子有5个,幼儿园的有6个,一年级的3个,二年级的4个,四年级的两个。我们把这些学生分为两个小组,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平均分布到两个小组中,四年级的两个孩子当组长。每个小组按照表现进行评价和奖励。

(六)时间安排

时间 活动内容 所需材料和设备 说明

8:00~8:30 自由活动 玩具、拼图、图书、水彩笔、上色图、白纸等 孩子们陆续来到学校。

8:30~9:00 点名、介绍和分组 名单和展示图 清点人数,介绍当天的主要活动内容、纪律要求和奖惩措施,把大家分为两个小组。

9:00~9:30 知识问答 问答卡片、投影仪、图片和视频、贴纸卡 各组抢答关于大熊猫的问题,然后教师通过投影仪介绍与大熊猫相关的知识。

9:30~10:00 小游戏 哗啦圈等 玩一个通过晃动的呼啦圈的游戏,身体不能碰到呼啦圈,两组竞赛。

10:00~10:30 加餐时间 加餐。

10:30~11:00 中文歌曲 CD、录音机 教唱一首中文歌。

11:00~11:30 操场运动时间 让孩子们在户外自由玩耍、运动。

11:45~12:30 午饭和整理 照顾孩子们吃午饭,大家一起整理活动场所。

12:30~13:00 自由活动 玩具、拼图、图书、水彩笔、上色图、白纸等 让孩子们放松休息。

13:15~14:00 熊猫拼贴画 白纸、拼贴卡、胶棒、剪刀、水彩笔、装饰品等 一起制作熊猫拼贴画。

14:00~14:30 操场运动时间(组织踢毽子等中国游戏) 毽子、跳绳、球类等 教孩子们中国游戏。

14:30~15:00 加餐时间 加餐。

15:00~16:00 观看中国电影动画 DVD、投影仪 观看《熊猫百货商店》和《熊猫历险记》,问问孩子们的观后感。

16:00~16:30 总结和评价 贴纸卡 对孩子们今天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他们的成绩。

16:30~17:00 自由活动 玩具、拼图、图书、水彩笔、上色图、白纸等 等待家长来接孩子。

参考文献:

[1]Carole Sharman,Wendy Cross & Diana Vennis.观察儿童[M].单敏月,王晓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Carol E.Catron & Jan.Allen.学前儿童课程[M].王丽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Gorge S. Morrison.当今美国儿童早期教育[M].王全志,孟祥芝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Jean Piaget.儿童心理学[M].吴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5]Jean Piaget.儿童的心理与发展[M].傅统先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

[6]Jean Piaget.发生认识论原理[M].王宪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7]Jillian Rodd.理解儿童的行为[M].毛曙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Maria Montessori.有吸收力的心灵[M].,薛杰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9]Maria Montessori.发现孩子有吸收力的心灵[M].胡纯玉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10]Maria Montessori.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M].祝东平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11]Maria Montessori.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M].肖咏捷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12]Margaret Himley & Patricia F. Carini.从另一个视角看:儿童的力量和学校标准[M].仲建维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3]崔永华,杨寄洲.汉语课堂教学技巧[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

[14]李润新,彭俊.世界少儿汉语教学与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6.

[15]刘珣.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16]徐子亮.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认知理论研究[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

[17]徐子亮.对外汉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8]曾令格,禹明主编.幼儿教育教学活动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9]张和生主编.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教师培训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0]朱曼殊.儿童语言发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1]陈永莉.试论汉语国际推广的文化战略定位[J].北京社会科学,2008,(4).

[22]陈芝英.儿童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异同解析[J].教育探究,2008,(2).

[23]崔建新.从加拿大汉语教学现状看海外汉语教学[J].汉语学习,2005,(6).

[24]金立鑫.试论汉语国际推广的国家策略和学科策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25]李卓.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与儿童语言习得[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

[26]陆晓燕.皮亚杰认知发展游戏理论及启示[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27]亓华.汉语国际推广与文化观念的转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8]田野.从认知心理学谈幼儿语言课程的设计[J].外国教育资料,2000,(2).

[29]王永德.从儿童语法习得过程看对外汉语语法教学[J].心理科学,2001,(3).

[30]朱瑞平.汉语国际推广中的文化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6,(S1).

大熊猫的外形范文5

迎接北京冬奥会征文范文

你知道奥运会吗?那你一定知道奥运会吉祥物吧?今年的冬季奥运会吉祥物是什么呢?别着急,让我来告诉你,今年的奥运会吉祥物啊,它是一个有着糖葫芦外壳的.国宝宇航员,这只可爱的大熊猫宇航员就叫做冰墩墩。

提到奥运会,大家都知道是在北京举行的,我想大部分人对老北京的记忆可能就是那小辫张三走街串巷卖的糖葫芦啦!巧了,你看那冰糖葫芦外壳像不像象征着冬天那晶莹剔透的冰块呢?

可爱的糖葫芦配上可爱的动物,那这个可爱的动物我们要选谁呢?经过一轮动物选美,我们决定啦,要选一个最能代表中国特色的动物。提到中国,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国宝啦!一看到大熊猫大家就知道这是中国的国宝,是中国最具代表的动物。就这样,我们的大熊猫在万千动物中脱颖而出。

当象征着冬季赛道的彩色光环出现在我们穿着糖葫芦外壳的国宝面前,你看他像不像是一个宇航员呢?这下我们的国宝是不是又有了现代世纪的科技感、未来感呢?提到科技感,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现在的5G互联网了,于是这个彩色光环就变成了更有未来感的能量光环。这时我们的宇航员熊猫是不是形象就更饱满了呢!

形象打造完了,我们是不是得给这个吉祥物取的名字呢?总不能就直接叫他熊猫吧?要有北京特色又符合他的形象,这可有点难啊!北京,北京的特色可不就是糖葫芦嘛!这和他身上的糖葫芦外壳有相呼应了!可又不能直接叫他糖葫芦呀!其实呀,糖葫芦以前也叫糖墩儿。墩儿是个特别有意思的词,有一种北方冬天的特点,也特别得亲切,就像邻家小孩一样特别健康、活泼、可爱。可是外国人他可读不出墩儿这个音,于是啊,这只宇航员大熊猫就有了一个可爱的叠字名——墩墩。想到是冬天,我们在名字中加了一个“冰〃字。

这下大家对我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不是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呢?

迎接北京冬奥会征文范文

众所周知,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可是,你知道这只熊猫吗?它就是我国2022年冬奥会的一只吉祥物冰墩墩。

说了你可能不信,它最初的原型竟然是冰糖葫芦!这是由于在吉祥物评审的过程中,冰糖葫芦的创意作品入围了前十,它就是冰墩墩最初的创意来源。后来,设计团队经历了长达半年多的修改,才改成冰墩墩。可以说,如果没有最初冰糖葫芦的创意作品,就没有现在的冰墩墩。

说完了它的来历,就说说我对它的理解吧!

一开始,我认为它是冬残奥会的吉祥物。因为我认为冰的意思是坚强;墩墩的意思是健康,是鼓励残疾运动员的。后来却发现我乌龙了。冰的意思其实是象征着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其实是意喻着敦厚、健康、活泼、可爱,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

其次,我发现它有冰雪一样的外壳,外形特征与冬奥会的特点很相符,展示了冬奥会的特点,我认为让它做冬奥会吉祥物的选择真的不错。

看,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背后居然有一个故事,是不是很神奇?其实,这种现象很常见呀!比如,雪容融和福娃的名字背后也都有一个故事。亲爱的朋友,下次我再说给你们听吧!

迎接北京冬奥会征文范文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正在家里认真地做作业,突然,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飞到了我的身边,说:走!我们带你去看冬奥会!太好啦!我丢下作业,跟着他们一路向北飞到了北京。

到了冬奥会的现场,我简直惊呆了,太壮观啦!环顾四周,观众席上人山人海,座无虚席。这时冰墩墩说:我们一起来参加冰球比赛吧。我和雪容融开心地说:好啊!雪容融说:那我们快去换比赛服吧!我说:好的,马上就来。

我们的比赛对手是中国的老朋友俄罗斯队,我们相互认识后比赛开始了。一声哨响,冰墩墩先发球,他把冰球传给了雪容融,突然,俄罗斯队来干扰,幸好雪容融接得及时,把冰球传给了我,我再用力一拨,终于把冰球推进了球门。

我们队赢了,大家欢呼雀跃。正当我高兴地时候,耳边传来妈妈的催促声:快起床啦,要迟到了。我睁开眼一看,原来这是一场梦啊!

真希望我能梦想成真,和家人一起去北京观看冬奥会比赛,和冰墩墩、雪容融一起为中国加油,为中国喝彩!

迎接北京冬奥会征文范文

北京时间2月16日,第21届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比赛在温哥华太平洋体育馆落幕。中国名将申雪、赵宏博以总分216。57分夺得金牌,这是中国花样滑冰在冬奥会上获得的首枚金牌,也是自1960年冬奥会以来第一对获得这个项目金牌的非俄罗斯(前苏联)选手。

大熊猫的外形范文6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就是要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教师要告诉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促进一个人全面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人受益终身。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建立起学习习惯重要性的意识,才能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另外,在培养学生习惯意识的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需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让学生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养成好习惯,就要不断地强化训练,反复抓,抓反复,做到步步到位、环环相扣、随时检查,久而久之,良好的学习行为得到内化,使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日常的学习中,学生经常会有不认真书写的情况,这时教师不要急于批评学生,而是耐心地告诉学生这样写的危害。同时将认真书写的学生作业在班上展览,引导其余学生去模仿,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二、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影响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因素众多,其中教师的引导和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我们教师平时板书或写评语时一定要写工整、规范的字,不能连笔写。一个潦草的字也不可以,因为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另外,对于有好习惯且能坚持不懈的学生应该随时进行表扬,在学生中树立榜样,这样就能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抓住教学的各个环节,点滴渗透

在教学活动中严格训练学生,是学生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基础。教师应抓住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从预习到展示,从互动探究到教师的答难解疑,从复习巩固到考试,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训练。例如,在教学课文《大熊猫》时,我是这样做的,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大熊猫的口吻加上动作上台介绍自己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不但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学生很容易地了解了大熊猫的特点,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力,教学效果良好。教学生字“波”时可用一盆子清水,让学生吹一下水面就理解什么是波浪,在往水里撒些土让学生观察水的变化,学生又理解了“清”和“浊”。因此,教师还应该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让学生学习起来不乏味。

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配合

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形成,与家庭教育分不开,这就需要教师密切联系家长,请求家长的配合,共同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思想活动、行为举止,有些是教师抓不住的。虽然有些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的教育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在某些方面还需教师的帮助,但家长往往能观察和注意到孩子细微的变化。教师要给家长一些建议帮助其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例如,孩子学习时坐不住、写作业忘带课本或作业本是很多低年级学生常见的坏习惯。家长就要帮助指导孩子,回到家里先做作业再玩,即使家长不懂孩子的作业也要检查字是否写得工整。要让孩子明白做事和学习一定要一心一意,做完一门功课,书和作业本立刻装到书包里,睡觉前自己检查、整理第二天要用的学习用品。同时家长也应该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要让家长明确帮助孩子矫正不好习惯需要足够的耐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只有教师和家长配合好,才能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