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效的读书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效的读书方法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诵读;高年级
我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历经五千年的风雨洗礼,文化传承仍然没有中断的国家,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宝藏,这些宝F的文化遗产以经典的文本形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开展文化诵读,让学生接触到中国的传统经典,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文化人文素养,而且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诵读促进了小学生的思想情感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高年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等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而在小学阶段适当开展语文经典诵读是很必要的。
一、小学语文高年级的诵读现状
(一)语文诵读的阶段性不突出,独立地位不明显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阶段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在横向的阶段目标中,也明确提出了对诵读的能力要求。但是在现代中国的大多数小学院校中,这样阶段目标的落实情况不容乐观。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经过前几个阶段的学习,基础语文素养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仍然沿用低年级诵读时对学生的评测标准,偏重于对基础字词的要求,没有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对文本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导致高年级诵读出现浅薄化、表面化的现象。同时,小学语文教学的课时分配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某些小学语文教师对诵读的涵义没有明确的认识,认为诵读就是让学生简单的阅读和背诵文本,不能够充分地理解诵读的独立地位,而是单纯的把诵读活动看成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另一种拓展教学的形式。语文教师过于注重写作和认字识字的阶段性要求,没有清醒的教学布局观念。
(二)高年级语文诵读的功利性过强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语文教师在开展诵读活动时也将提高分数为最主要的目的,过于强调诵读的短时收益性。教师在为高年级学生选择诵读的内容时,主要是以课本为主,以考试范围作为选择的标准,实际上将诵读看作是语文课本内容在课堂外的延伸。由此可见,教师并没有真正把握经典诵读的本质目的。有些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了诵读的重要性,但由于真正经典诵读开展与否并不对自己的教学成绩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于是就算学校要求开展,他们也会有意无意地倾向于让学生学会学懂。当学生在对难度较高的诵读文本产生困惑时,教师便建议选择简单易懂的经典内容进行教学,完全忽视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所应该履行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
二、提高高年级语文诵读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深化教师学生的语文素养
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的语文诵读活动具有涵盖的范围广、文化内涵高的特点,对师生的语文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素养内核的提升和外在的诵读水平的提升是同步的,要想提高高年级学生的诵读水平,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内在语文素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增加学生对语文诵读的兴趣,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养。教师在学生素养的学习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自身素养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素养水平。因此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重要作用,开展广泛的语文知识学习和学生共同成长。单方面的教学模式的确立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实现语文诵读模式多元化,采取引人入胜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诵读教学的开展做好前提准备。
(二)让诵读融入学生的实践运用
理论层面的学习和背诵是属于短时期的记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诵读的内容在学生的脑海中就会所剩无几,必须配合相应的实践训练才能让学生牢固掌握这些经典。学生在经过对基础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后,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言素材,对诵读文本的理解力和感知力也有所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指导学生去运用诵读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例如,在进行以“爱国”为题的作文写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诵读过程中所学习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将杜甫的爱国情感进行阐释升华,运用于自己的作文中。其次,教师可以列举诵读中的一些诗句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联想起诵读内容中相关的人物,行成系统作文的写作,实现诵读和语文学习的完美结合。
(三)语文诵读和其他学科的渗透融合各个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不能因为学科不同就割裂彼此之间的联系。开展高年级诵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而美术、音乐等学科在辅助诵读活动开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诵读《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自行预习,解决生字词的问题,理解把握文本的大意。其次,教师可以寻求班级内在绘画和音乐方面有造诣的同学的帮助,将这个故事以一种更为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另一方面在视觉听觉方面对学生进行渗透教学,帮助学生从多方面理解文本的深层内涵。最后,引导学生将诵读和其它学科结合起来,可以询问生物老师“负荆请罪”中“荆”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深化形式文学内涵。
三、结束语
高效的读书方法范文2
高校图书馆大学生经典阅读阅读推广经典是记录历代先贤有影响力的著作,是人类几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它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当代大学生是文化素质较高的社会群体,担负着国家命运和文化传承的重任,通过阅读经典有益于大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人格培养。本文试图通过对大学生的经典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一、大学生经典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知识过剩的时代,各种阅读资料铺天盖地而来,让人目不暇接,无所适从。怎样引导大学生在大量的文献资料中选择正确的阅读方法,来扩大阅读视野是高校图书馆工作者面临的问题。高校图书馆馆员应当为大学生学习经典提供多方面的指导,为他们创造各种方便条件并提供多种服务。
1.高校领导要重视推广经典阅读
“全媒体”环境下,我们所需的信息随处可得,但思考能力和精神境界并没有因此得到提升。我们需要信息的同时,应更新观念。现在,在校大学生的年阅读量呈下降趋势,这主要指的是纸质图书。另一方面,网络阅读和电子阅读巳成为潮流,而在高校图书馆随着大量电子文献资料的产生,教工在家和手机上都能获得信息资料,教工去图书馆借还图书的次数较以前更少了,怎样保证大学生经典阅读的推广工作进行,这就需要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学校团委、学生处、图书馆、学生会、教务处等部门的互相支持和配合。2009年,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正式成立,高校也要成立专门机构推广经典阅读。
2.学科馆员要成为推广经典阅读的主力军
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图书馆员是图书馆工作的灵魂”。高校图书馆要倡导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同时,也要学习文学、哲学、法学、经济学、艺术等学科的经典著作,要逐步推广出经济学、法学、哲学等一系列的经典导读讲座。学科馆员应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组织各种学习各科经典的读书小组,使学生的学习经典内容更加丰富。这就要求图书馆馆员热爱阅读,热爱经典,而且善于用阅读美化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当然,这必须以馆员丰富的阅读经历以及广博的知识作基础。
3.高校要开展阅读经典活动
阅读经典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提高自身素质。图书馆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在推广大学生经典阅读中发挥的作用有限,高校要选择一些经典作为公共课程是我国大学生阅读文化节经典的最佳途经。
高校要开展素质教育课,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所选择地给学生开设公开课,提高这些课程的影响力。如开设“诺贝尔文学奖-莫言作品”导读,“海岩作品”导读等讲座。古代经典学习要占一定的比重,如“论语”导读、“大学”“中庸”“孟子”等作品导读,让学生选课,这样对学生阅读有更加直接的推动作用。
4.高校图书馆在推广经典阅读中要多方合作
高校图书馆因为专业性、权威性和独有的丰富资源而成为大学生读书活动的主要阵地,因为他们本身就肩负着培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责任。图书馆要和教师列展多方面的合作,共同为经典著作的选择、编制经典推荐书目经典导读方面开展合作,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推广活动。
二、开展经典阅读解决方法
为研究和传播图书馆在经典阅读推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中国图书馆学会经典阅读推广委员会计划于2011年上半年在全国图书馆及学界范围内开展以"图书馆与经典阅读推广”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并于2011年8月举办该主题研讨会,这说明了国家高度重视推广经典阅读,现在高校学生常年处于流动的状态,推广经典的阅读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对人才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图书馆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全方位地开展推广工作。
1.开展系列推广经典导读活动
经典是读不完的,常读常新,它能够把自己的生命延伸到历史生活中去,高校通过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活动举办大学生读书节,通过图书馆组织各种专题经典读书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参加各类读书会,使学生对经典的理解更加全面、准确、深入、并逐渐对经典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持久的热情,邀请社会名家担任主讲人,开展系列读书报告会。
2.采集经典名著推荐经典书目和相关文献
高校图书馆负责全校的文献资料采集工作,图书馆要注重采集古今中外经典著作,许多经典著作都有多种版本,究竟哪个版本更适合大学生阅读,这些都是学生在阅读经典过程中经常需要了解的问题,还应当收藏各种研究经典著作的工具书和相关文献。例如,《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而现在大学生对这些并不了解,通过图书馆推荐有关研究经典的著作及论文索引,给大学生更好地阅读提供必要的指引。
3.利用网络阅读和电子阅读推广经典工作
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自己的图书馆网站开办经典阅读网,通过组织阅读经典征文活动,设立“经典推荐”“经典读后感”使学生有一个获取信息、交流经验、促进经典的学习阵地,使大学生有一个沟通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
4.成立读书小组制定推广经典计划
大学图书馆应组织各种专题的读书小组,如“论语”读书小组,“二十四史”读书小组,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不同的小组,也可以和各系部联合起来,使读书活动成为爱好相同的大学生交流平台,并邀请教师参与各小组的活动,并加以指导解决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对经典的理解更加全面、准确、深入、并对经典产生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他们的人生有指导作用。高校要建立长期计划,使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够接触经典著作,在大学生入校时就要进行经典阅读教育,图书馆要组织经典阅读讲座,应当常年定期举办,并建立专门的“经典阅览室”或“经典书架”并和各部门联系,以多种方式方法开展推广活动。
经典是科学文化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真实记录,承载着作者的智慧与个性,传承着前人的精神品格,是我们学习欣赏研究的重要资料,通过经典阅读带来丰富的感受。在丰富图书馆馆藏与提升阅读服务上,推广经典依然是影响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
高效的读书方法范文3
一、教师读书情况。
为了继续巩固并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学校精心挑选了李丙亭老师的《高效课堂22条》作为必读书目,同时还配备了一些教育专著、专业知识方面的书籍。加深对高效课堂的理解,掌握具体切实可行的方法同时加强理论修养。要求教师写出一万字以上的读书笔记。
正月十六下午的开学会以前老师及时交上了读书笔记,教务处及时进行了检查并写出了结果汇报:内容丰富翔实、书写工整,特别是感悟深刻,能够密切联系教学实际。正月十七日下午我们又进行了读书感悟交流汇报,老师讨论热烈,认为收获特别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我们找到了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比如预习强调不到位,展示活动不够规范,不能及时进行当堂检测,教师讲解过多,不能真正做到课堂的高效等。
2、我们还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1)、强化了观念: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是好老师;让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形成学习能力。
2)、明确教研重点:由研教向研学方向转化(也就是由研究教师自我的教学艺术向研究怎么指导学生学生学习的方向转化),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3)成立“研学”课题组:研究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研究怎样指导学生的预习;研究怎样有效指导学生的展示与评价;研究学生在怎样的状态下学习效率高等。
4)、教师要做好课前调查:
有人统计: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老师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老师要做好课前调查:明白哪些知识是学生自学完全可以掌握的;哪些知识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哪些知识是需要展示、点拨、反复训练的,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学生自学可以掌握的,检查落实就可以了;学生讨论可以掌握的就要给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研究、讨论,在交流互补中掌握;对需要展示、点拨才能掌握的,也就是学生的疑难点,一定要重点指导,要讲精讲透,需要反复训练的一定要训练到位。
5)、没有预习的课不上。
做好预习导航,给学生规定预习的时间,只有充分的预习,才有展示的精彩。
5)、强化当堂检测。这是检测课堂是否高效的的重要标准。
检测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俩俩检测”;可以是小纸条检测;可以多媒体出示,甚至可以是口头提问,小组长提问等。教师要对学生掌握的效果了然于心。对学生没有掌握好的内容课下一定要做好补救,并反思原因。
6)明确了时间分配:坚持161原则。(一个单位是5分钟)
5分钟预习检测:用于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重点是学生自学可以掌握住的知识。
30分钟课堂交流、展示,教师点拨。
5分钟课堂检测。
其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包括各种形式的自学)。教师讲解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主要指点拨、指导、强调,贯穿课堂始终。)
3、提升了教师的理论修养。从老师的发言来看,有理有据。
二、学生读书情况。
寒假前给每个学生发出了读书倡议、推荐了读书方法、提供了必读书目和参考书目,开学第一天进行了验收活动:
1、材料清单。
学生交上了1800多本读书笔记、1800多份《沐浴书香,快乐成长》的读书征文、5000多份手抄报、4000多张读书卡。同时还有践行《弟子规》活动周记。
教务处与政教处进行了联合检查,读书笔记大多同学内容丰富具体,书写认真。由笔记来看学生进行了较为丰厚的文学积累,提升了人格修养,开阔了视野,最可贵的是让学生养成了读书习惯,达到了预期目的。手抄报形式活泼,就是内容有些单调,太过于重视版面设计。教务处还对各班的读书笔记质量进行了量化打分并把结果反馈给各班。
2、结合假期的“读书征文”,每班进行了假期读书回报活动,已推选两名参加学校组织的“读书演讲活动”。
3、手抄报展示活动。优秀手抄报进行了展示评比。
高效的读书方法范文4
关键词: 初中英语 高效晨读 组织方法
晨读一直以来是语言类学科重要的教学环节和组织形式,组织好高效的晨读课,不仅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更是发掘学科教学质量增长点、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从近年来中考试题的命制特点来看,其越来越重视在特定情境中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连最枯燥的语法考查也在对话情景中进行,阅读更突出西方文化特色,出现越来越多原汁原味的阅读材料,写作都是立足于几近真实的交际情景,多以应用文形式进行考查,以上这些都是笔试的命题趋势与特点,更不要说强调听说交流能力的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了,不仅分值加大,听力材料的难度越来越大,话题简述的范围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测试的改革总是源于社会的需要,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如果我们的教学和组织形式还停留在单纯地教授语言知识,以及让学生不断地做题强化应试技巧层面,这就偏离新课标规定的方向,这样的思路既不符合国情和学生身心特点,又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导致学科教学在终端显示时难以突破瓶颈。
几乎所有学校每周每个班级都有至少两个30分钟的英语晨读课,这给组织高效晨读提供了硬件和时间保障。学生有教材、练习册、作业本、纸笔等学习英语的工具,给组织晨读提供了材料上的准备。在教学设备比较先进的学校,还有多媒体电脑和电子白板等教学辅助工具,给组织教学提供了更有利的空间。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组织好高效的晨读活动,把晨读变成正常教学有力的补充,进而成为突破学科教学质量瓶颈的重要途径,需要我们思考更多的实践方法。笔者通过多年尝试,认为以下两方面是组织好高效晨读的关键:
1.确立每次晨读课的教学目标
《2011年修改版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首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一个与和未来职业选择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英语课程有利于学生体验中外文化差异,丰富思维方式,增进国际理解,提高人文素养。”英语教学需要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体现在晨读课上,首先教师应该考虑的是教学目标(或阅读目标),然后思考开展何种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激发并延续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既立足于课本内容的理解与诵读,又适度提升,打造交流平台,给学生提供体验异域文化、拓宽视野的机会。
以译林牛津版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6 Outdoor Fun为例,该单元的阅读文章是文学经典Alice in Wonderland的片段,利用学生已有阅读经验,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的晨读课上,笔者为这三十分钟的时间确立了以下三个目标:
To learn more words and expressions about novels and tales;
To improve speaking ability by having a discussion;
To understand it is important to be creative and imaginative and believe there is always something incredible that makes the world fantastic.
教学目标的设定遵循了初一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想象,因此避免枯燥的文本介绍,而是从他们已有的阅读经验出发,将他们对经典名著的理解从语言文学的角度进行加深。
2.设计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多种组织形式
仍以上一节课为例,为实现该节晨读课的目标,笔者设计了以下活动和任务:教师走进教室时手上拿着一本英文版Alice in Wonderland,引起学生的关注,他们要了解教师带来这本书的目的,于是自然而然地开始谈论这本书,相关作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故事的引人入胜之处、各自最喜欢的人物、故事给我们最深的感悟等。在谈论的过程中,适当引入新词汇,以降低课文学习时的语言学难度,这种情境之下的词汇教学,更令学生印象深刻。接着教师阅读了经典章节,让学生聆听并感受原著与课本改写之后语言上的差异,细心的学生们发现了课本节选的部分被简化,失去了很多原汁原味的表达和生动的细节,于是激发起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在教师的原著章节朗读与学生的课本内容朗读之后,播放了一小节相关电影片断,逼真的画面和演员精彩的演技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三十分钟的时间很快过去,学生意犹未尽。
晨读以读书为主,但是读书有很多方法,集体大声朗读、小组比赛的此起彼伏式诵读、学生领读、男女生合作朗读、分角色朗读或表演、情景剧排练,甚至英文歌曲的欣赏和学唱、经典英文电影的片段赏析都可以在晨读课中进行;读书的内容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确定书本内容充分阅读之后,可以视学生情况增加诵读材料,小诗、绕口令、经典诵读美文、名人经典演讲稿都是可以选择的理想材料,它们既是课本知识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又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
总之,晨读课的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高效的晨读课立足于学生实际,是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沿阵地,也是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良好读书习惯的主阵地,更是开展趣味教学、激发和延续学生对本学科学习兴趣的重要实践方式。利用好晨读课,必将促进日常课堂教学,成为突破课堂教学质量瓶颈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2011.
[2][美]Lisa Bohlin,Cheryl Cisero Durwin,Marla Reese-Weber.教育心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
高效的读书方法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何谓“高效语文课堂”,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在课堂40分钟内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高效语文课堂的提出已不是一个新课题,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就有提出,当时以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前题,此次的提出是以创新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前题,两次课题的提出背景不同,其本质也不相同,前者注重形式(课堂模式),后者注重思想(教育理念)。我认为,“高效课堂”不应该仅仅是指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增进,而且还应该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说,高效的课堂要做到信息量大、思维含量高,情感培育要真正触及人格与灵魂。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转化教师角色。
学生的创造性与教师有密切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转变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教育观念,增强教育创新意识,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要像导演给演员说戏那样,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二、强化教师备课,要求学生充分预习。
要求教师的备课分为三级备课,个人主备、集体复备、个人再备课,这样的备课既有个人智慧,又发挥了集体的力量,同时又体现了教师的个性,让每个教师拥有经过两次修改的个人教案,这样的备课是有效的备课,是高效的备课。光教师备课显然是不行的,同样学生也要充分“备课”,学生的“备课”就是课前充分预习。教师要求学生预习的时候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要求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去预习:“一读、二划、三查、四思、五问”。“一读”要求学生一遍遍的读文本;“二划”要求学生划出文章不理解的字词或不理解的句子;“三查”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句的问题;“四思”指学生在读书时记下自己的思考过程,及时在书上做出标记;“五问”指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按照这样的习惯长期预习下去,学生会学得轻松,教师会教得愉快。
三、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绝不是一锤定音的绝对权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示范和点拨、帮助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破解学习的难点。如:在教学《荔枝》一课,这篇课文从题目上看是写一种水果,但课文内容却孕育了浓浓的母子情。我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认真体会,读后小组内交换意,当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读完后,通过交流,学生纷纷举手表示自己的意见:“我认为这一句最能表现母子情深,学生动情地朗读,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突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学生各抒己见,把体会到的、找到的句子读出来分享,共同体会成功的喜悦。显而易见,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引导者、组织者、而且学生在讨论、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不断闪现智慧的火花,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了,学习方式也在逐步转变。
四、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创新能力。
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
五、优化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创新。
应对学生的创新表现予以及时的激励,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燃起来,鼓励表现有特色、有创意的学生。让学生从评价中体验成功,增强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这种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实际是对学生创新活动的一种肯定,更能激起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六、更新作业布置方式,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改革作业布置的方式和内容,让适量精彩多元的作业代替机械、繁琐的作业。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多实践、多应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可以让学生自主作业,做自己想做的作业;可以让学生背诵一些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写读书体会等;可以结合课文学习,让学生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并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观察所得;可以结合语文学习、组织有趣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
七、重视反思,不断生成。
叶澜教授曾说过一段朴实而用中肯的语言:“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反思对于一个教师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反思呢?在教学设计之前,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自己对教材的把握程度,相关知识的储备水平,了解学生的程度、学生的本身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满足了学生饥渴的学习需要,是否促进学生素养的提高。课后要反思自己的哪些行为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哪些过程可以做得更好,与名师比较,还有哪些可以改进。长期坚持下去,课堂会越来越有生机,越来有效的。
总之,实施小学语文高效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将有重要作用,相信随着我们不断探索研究,实施高效教学的策略将会越来越完善,最终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刘瑞红.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J].语文学刊,2011(12).
高效的读书方法范文6
关键词: 新时期 高校图书馆 有效管理 网络技术
新时期对于人才的需求已经成为社会变革与创新中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且现在高校对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很多图书馆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方法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图书馆管理模式来说,传统的形式单一的管理服务,以收藏、整理和保存的被动模式已经打破,而互联网下的网络阅读模式越来越深化,这就需要广大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从网络技术上不断更新和拓展,进而实现图书资源的有效共享,并有机整合,以顺应新时期高校教学、教研的不断发展。
一、转变高校图书馆管理理念,变革服务方式
我校在发展过程中,积淀了很多教育教学资源,如果图书馆把他们进行整合,有计划、有层次地把他们转化为数字化资源,打造特色数据库,提供多层次服务,力争做到别校没有我校有、其他高校有我们高校优。如果做到这些,就能充分体现我们的价值,满足高校学生的需求。高校图书馆管理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真正抓好高校管理工作。坚持以满足大学生阅读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首要目标,认真研究学生的阅读需求、求知方向,并以此完善服务方式和工作理念,全面提高图书馆管理的水平,力争做到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需学生之所需,解学生所难,为大学生提供多元化、立体式和多方位的服务,高效发挥图书馆的特色和职能,为高校教育教学服务,不断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二、提高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培养综合型人才
我们在组织文化服务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对图书馆管理者在知识、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很多更高的要求,这当中最重要的是加强管理者建设。所以,图书馆建设要立足本馆实际,优化馆员结构,建立科学使用的激励机制,加大培训和再教育力度;还要从为社会服务的原则出发,科学地审视管理者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使他们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强化社会服务意识,有效地了解社会需求,用数字化和网络化研制出人们所需的文化产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工作人员除了要具备本专业素质外,还要具备电子化网络化处理能力、现代化图书馆软件管理运用能力和丰富的被咨询能力,这就要求图书馆管理要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工作人员必须通过相关培训提高自身素质、管理能力,这样才能承担起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使命和责任,进而有效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更好地实现预定工作目标。建立科学的学习机制,利用各种学习组织使馆员不断充实新知识、学习新理念和探究新方法。
三、充分利用各专业学生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
我们可以建立“书友会”,按照一定的标准、方法、分类,以书为纽带,组织相关学生互相学习,积极研讨,让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发表心得见解,分享读书的体会和经验,成员之间彼此启发、互相促进和共同提高,这就是我们组织的群众性团体――书友会;我们还可以采取聘请“荣誉馆员”的形式。根据每一学期读者的排行,可以聘请那些能够高效利用馆藏资源,借还及时,为图书馆发展积极献策的优秀读者为“荣誉馆员”,还可以不断地邀请学生积极参与图书馆的管理,积极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鼓励学生读好书,好读书。还要积极组织每学期的“读书节”、“主题教育读书征文活动”、“专业书籍主题讲座”等活动,为广大学生搭建高效便捷的沟通阅读平台,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图书馆,参与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和借阅,积极引导学生勤读、多思,积极攀登知识的高峰。
四、推进高校图书馆不断创新的策略和方法
1.加强理念的更新和转变。
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创新离不开管理者思想的转变和理念的更新,图书馆作为高校战略性教学资源的载体,要从本校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准确定位图书馆的特色,强化办馆理念,从大学生需要的资源中寻找我们工作的切入点,实现图书馆馆藏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我们可以从引入竞争方式打造市场化图书馆管理模式,尤其是从促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实效性的提升组织工作;还要转变以前重收藏轻使用的管理理念,真正从读者的阅读需求上创造图书馆环境,让更多的读者从图书馆中获得收获。
2.加强学习,强化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
阅读是进步的阶梯,终身学习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图书馆工作者要从自己知识体系的完善与补充中,积极获取有益的知识,为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提供源泉与营养。首先,要从终身学习中探究新型的学习机制,树立新时期的服务理念,建立科学高效的考核机制,积极引进竞争管理体制,不断培养图书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使命感;还要从互联网时代对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更新上,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和创新,积极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馆藏资源的有效分析、加工和管理,高效运用管理软件不断优化管理方式。同时,还要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在培训工作中,我们要把学历教育和专业知识交流进行有效结合,并有效培养馆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
3.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
新时期互联网下的阅读服务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形式多样的阅读工具。这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个性化的阅读需要,还提供了一些特色增值服务。在互联网信息多元化、阅读多样化、资源共享化时代背景下,我们要高效地利用互联网图书资源以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真正的读者,以促进图书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所以,对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领域的界定,服务范围要拓展,服务方式要创新,有效融入互联网,打破以前形式单一落后的服务模式,特别是在文献查找方法上要不断创新,进而使图书资源高效利用。
4.加强管理机制的创新,提高管理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