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职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货币的职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范文1

关键词:货币职能;货币危机;经济危机;资本论

一、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交换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交换次数的增多,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价值形式经历了由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到总和的或者扩大的价值形式,再到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为货币形式四个阶段。

在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阶段,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与它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在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阶段,一种商品的价值开始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到了一般价值形式阶段,从商品世界分离出一种特殊商品,即一般等价物,此时价值形式发展到一般价值形式。最后的货币形式阶段,价值形式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一般价值形式与货币形式中,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都是一般等价物。但在货币形式中,一般等价物已经固定地由金银来充当,金银成为惟一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一般等价物不再因时因地而异,这样取得了时间上的稳定性和地区上的统一性,适应了商品交换发展的需要。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表明,货币的起源与产生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由于货币采取金银形式,金银的同质性、易分割、不易变质、体积小、便于携带等优良属性使货币独占了充当其他一切商品等价物的职能。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形式的确立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从此开启了新纪元。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的重要作用得到了更加全面的体现,这种作用通过货币的五种职能表现出来,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三、从货币职能角度理解经济危机的爆发

货币五种职能中,只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货币一产生就具有,因而是货币的最基本的职能,其余三种职能是在基本职能的基础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可以概括为生产相对过剩和货币危机。而生产相对过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由货币危机引起。本文着重从货币职能角度阐释货币危机,从而进一步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一)货币流通手段职能与经济危机

货币依据流通手段的职能,成为商品流通媒介,将商品流通分割为卖和买两个阶段的对立,这包含了一种形式上危机的可能性。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使得商品交换形式变为商品—货币—商品,在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割裂了商品的直接交换,一旦市场上货币不足,无法使商品转化为货币,或者商品转化为货币后,没有再用于购买商品,这样就将导致商品交换的障碍,表现为货币危机的形式,为经济危机埋下隐患。

如果从资本角度来理解,产业资本生产出来的商品首先要找到它的卖者。然后,商品资本顺利地通过售卖阶段,转化为货币资本后,还需要在市场上找到自己所需的生产资料和自由劳动者,同时,必须不断有必要的生活资料以可买形式即商品形式满足工人的生活消费需求。因此“资本是在一般商品流通之内完成自己特有的循环的”,“也表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都受流通、商业制约”。如果资本在购买阶段停顿下来,货币资本就会凝结为贮藏货币;如果资本在售卖阶段停顿下来,卖不出去而堆积起来的商品就会把流通的路阻塞。商品的内在矛盾,在买与卖相分离的条件下,表现为货币危机的可能性,而在单个资本循环过程以及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中取得了发展的形式,表现为价值补偿与实物替换成为资本运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强制性外在条件,表现为货币危机的现实性,引起经济危机的发生。

(二)货币支付手段职能与经济危机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能够起到赊销赊购商品、偿付债务的作用,也就是采取了信用的形式,不仅在商品流通中,卖和买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分离,而且在一次商品交易中,发生商品所有权转移和货币支付在时间上的分离,甚至形成赊购赊销、债务关系的链条。当商品出售后,货币可以不立即进行支付,可以在一定期限后再进行偿付;或者,当支付货币后,商品不立即交付,可以在一定期限后再进行交付。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包含着一个直接的矛盾,即支付链条发生故障时,就包含着发生货币危机的可能性。

在繁荣时期,商品的一大部分只是表面上进入消费,实际上是堆积在转卖者手中没有卖掉,商品的潮流一波接一波涌来,商品资本在市场上互相争夺位置,为了卖掉只好降低价格出售。商品还未变成现金,支付期限就到来了。此时,商品持有者不得不宣告无力支付所需资金,或者为了支付不得不折价出售商品。这种出售只是为了成功支付的被迫之举,只是把商品转化为货币来偿还,这样经济危机就非常容易爆发。

货币的职能范文2

 

1 引言

 

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了4.16万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7.6%,我国首次成为了世界第一的货物贸易大国。在服务贸易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2012年进出口总额达到4706亿美元,增长了12.29%。然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为我国带来了自然资源减少与环境污染加重等生态问题。

 

随着国际社会及我国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的加深,货币评价体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货币核算方法只是从表面上反映了人类的经济活动,无法测算生态系统的经济成本以及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对生态造成的影响,因此应当从生态的角度对贸易利益重新加以衡量。

 

2 能值分析理论

 

能值(Emergy)概念最早由美国生态学家Howard T. Odum在综合系统生态、能量生态、生态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即一流动或储存的能量所包含的另一种类别能量的数量,在实际应用中常以“太阳能值”来衡量某一能量的能值,即任何流动或储存的能量所包含的太阳能(solar energy)之量,单位为太阳能焦耳(Solar Emjoules,sej)。

 

能值分析方法在在省市或区域层面的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应用较多,研究中一般按照自然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以及综合系统这四个方面进行进一步分析,并综合考察各类与经济相关的能值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考察系统的整体可持续能力。

 

3 中国对外贸易的能值测算

 

结合投入产出思想,对外贸易中出口商品的输出能值是生产该商品时本国所直接与间接投入的能值之和,进口商品的输入能值是生产该商品时外国所直接与间接投入的能值之和。由于能源产品本身含有能量,所以在计算能源产品和非能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的能值消耗量后,还应当加上能源产品自身带有的能值量。

 

本文先根据《中国投入产出表》以及《中国统计年鉴》中历年的《按行业分能源消费量》对对外贸易商品进行行业归类,再测算各行业的直接消耗能值和各行业单位产出的直接消耗能值以及修正后的完全消耗能值,再结合能源产品贸易的能值,测算出对外贸易中流动的能值总量。

 

4 中国对外贸易净能值与净出口额对比分析

 

对外贸易的货币流动情况反映了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经济利益,而能值流动情况反映的是生态利益,如果我国能值在对外贸易中同时收获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那无疑是最理想的。但事实上,两者之间的关系却比较复杂。

 

根据图1可知,以货币为单位计量的我国对外贸易净出口额与以太阳能值为单位计量的我国对外贸易的完全消耗能值的走势较为相似,两者总体上均大于0。这表明在我国1994-2012年这段时间内的对外贸易顺差的背后,我国对外贸易部门的生产过程中完全消耗的能值流出我国境内的部分大于流入的部分,即存在着能值顺差,这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但是加入主要能源产品的贸易能值后,净出口额的走势图与对外贸易净能值走势图出现了较大的差别。在我国总体上贸易额连续顺差的利好表面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净能值却表现出了阶段性的时好时坏的局面,在2001-2006年我国的净能值对我国有利,且有利的程度逐渐加深,但在2007年却出现了一次由负转正的跳跃,所幸随后差值不断缩小,并从2010年开始又呈现出了对我国有利能值逆差的局面,且逆差值不断增大。这表明连续的贸易顺差并不保证连续能值顺差的出现,在我国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还可以同时遭受生态利益的损失。因此我国需要采取一些政策以及技术上的调整,减小生产过程中的直接与间接消耗的能值,保持并鼓励能源产品能值的进口,以长期保持并加深能值逆差的程度,使流入我国境内的太阳能值大于流出的部分。

 

5 研究结论

 

我国生产过程中的完全消耗净能值总体上表现为顺差,即我国在获取对外贸易经济利益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能值利益的损失,这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不过能源产品的贸易能值很好地缓解了这一现象,使对外贸易总能值在2001-2006年以及2010年后表现出了对我国生态有利的能值逆差局面,且2010年后的逆差值不断增大,即流入我国的生态要素不断增多。从总体上来说,我国需要采取相应政策措施来保持经济顺差与生态逆差并存的有利局面。

 

作者简介:

货币的职能范文3

各区、县工商局、分局,个协、私协:

根据X府函(2006)55号“关于开展‘三个十万’职工竞赛活动的通知”和X竞发(2006)2号“在全市开展‘十万职工技能比赛、十万职工技术创新攻关、十万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实施细则的通知”精神,经市局研究决定,在全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者中开展一次美容、美发技能比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届三、四、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提高个体私营企业者整体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服务水平为目的,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奋斗目标建功立业。

基本原则:把社会服务领域的技能作为这次技能比赛的重要内容,坚持在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者中普训、普练为主,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并重,技能比赛与职业技术鉴定相结合,全面提高个体私营企业者应知应会的技能水平。

二、比赛方式

(一)预赛:以区、县协会组队,在普训普练的基础上每个工种(美容、美发)各推荐3名选手参加市上决赛。

(二)决赛:由市工商局、市个协、市私协和市技能竞赛办公室负责美容、美发决赛,以理论和实际操作两个部分进行考试和考核。其中理论考试占总分的30%,实际操作占总分的70%,按累计总分决定竞赛名次。

三、阶段步骤

在全市开展个体私营企业者技能比赛活动,对提高个体私营企业队伍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工商局、个协、私协要按照通知精神,并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落实,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组织实施阶段(2006年4月)

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制订实施方案,动员、组织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者积极参加此次技能比赛活动。

(二)行业技能练兵和普训阶段(2006年5月)

各局在组织技能比赛的同时,要印发技术标准,通过以老帮新的基本功训练,理论辅导,技术表演等多种形式,发动和组织全行业性的岗位技术练兵,为参加市上技能比赛作好准备。

(三)基层选拔阶段(2006年7月)

各局在选拔基础上,确定美容、美发各3名个体工商户或私营企业者推荐到市上参加决赛,并于7月30日前,将参加决赛人员的名单报市个私协会。(电话:XXXXXXXX)

(四)市级决赛阶段(2006年8月)

决赛由市工商局和市技能竞赛办公室组织操作考核,按得分多少,决定竞赛名次。

四、表彰奖励

(一)技能标兵(5名):在美容、美发比赛决赛中得分名列前5名的,由市政府授予“XX市技能标兵”称号,发给荣誉证书,同时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核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优秀组织奖(2名):对此次技能比赛组织工作积极,成绩突出的单位,授予“优秀组织奖”。

(三)优秀组织工作者(3名):对优秀组织者、裁判员、辅导员授予“优秀组织工作者”称号。

五、组织领导

货币的职能范文4

关键词:国际储备;黄金储备;货币调控;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

中图分类号:F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7-0004-04

开放经济条件下,由国际收支差额变化决定的国际储备资产的变动量,是实施固定汇率或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国家基础货币的构成部分。年度国际储备资产的增减,不仅是国际收支差额变动的反应,也是一国货币当局平衡国际收支的必要手段,是影响国内流动性的重要因素。调整国际储备的总量以及其中的黄金储备与外汇储备资产的构成,强化黄金储备管理的货币政策调控功能,有助于缓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失衡压力。

一、外汇储备资产的急剧增加表明国际收支失衡是国内通胀的主因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进口替代、出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三个阶段。经过政府和企业的努力,我国已成长为世界性的贸易大国,进出口总值占GDP的比重(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目前已接近70%。[1]净出口和资本的净流入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我国国际收支持续、较大幅度的双顺差,导致银行结售汇市场和银行间外汇市场上美元等外汇的供给不断增多;而原先实施多年的强制结售汇制度又使市场主体将部分外汇需求转化为外汇供给,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压力遂不断扩大。

为避免管理浮动汇率制下人民币对外大幅度升值而抬升我国出口商品的外币标价并阻碍出口及国内经济增长,央行透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不断投放大量基础货币来购汇以稳定人民币的对外汇率。虽然央行通过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出售其持有的国债、以正回购方身份参与回购市场交易、发行央行票据、减少或收回再贷款等措施,冲销回笼了部分基础货币,但是因为上述这些冲销手段都存在规模有限、期限短或利息负担等制约因素,所以基础货币的回笼也不尽理想,在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加的同时,我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存在,近年来物价水平持续上涨(见表1)。[2]

由于我国当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主要是经济对外长期失衡即国际收支失衡造成的,所以在人民币对外汇率浮动的管理区间短期内难以大幅度放开的情况下,要减少基础货币的投放,减缓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时解决国内流动性过多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要减少外汇储备,适当增加国内生产、生活和投资保值所需的资本品、消费品和黄金的进口,减少国际收支顺差的规模及外汇的流入,进而减少央行基础货币的投放。而近期央行为回收过多的流动性而连续加息、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等货币金融层面的举措,恐怕只是治标不治本的舒缓手段。而且央行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外汇市场这两个平台上进行人民币的冲销操作是不够的,还应当引进黄金市场这个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新平台,通过在国内外黄金市场上买卖黄金来调节黄金储备余额,拓宽基础货币回笼的渠道。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994-2007年)、国家外汇管理局1994-2006年国际收支平衡表、上海黄金交易所2002-2008年交易行情整理得出。

数据来源:根据2008年3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金融统计数字及其它可得到的来源整理得出。

二、我国静态的黄金储备余额管理难以应对外源性的货币失衡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黄金储备作为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和衡量一个国家金融健康的重要指标,应该占到一国国际储备的10%左右。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黄金储备占其官方战略总储备的比率都较高(见表2)。

表2显示,2008年初美国及欧洲主要国家、欧洲央行的黄金储备占其外汇储备的比例都超过10%,其中希腊和葡萄牙高达91.3%和90%,澳大利亚(7.4%)、中国台湾(3.6%)、日本(2.3%)、新加坡(2.2%)这一指标也都高于中国大陆1.1%的水平。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内外失衡状态,我国的国际储备资产面临美元贬值和国际通货膨胀带来的资产贬值双重风险。因此,我国现阶段国际储备的管理肩负着平衡国际收支、实现储备资产保值增值、回收流动性、稳定人民币汇率等职责。

按理讲,在国内外金价持续上涨、国内黄金消费和投资需求日益扩大的情况下,我国货币当局应当及时、适当地减持美元等外汇资产,在国际市场上增购黄金资产并在国内出售部分黄金储备来回收流动性,达到储备资产保值增值、稳定人民币汇率和对内价值的目标。但我国目前静态的黄金储备余额管理模式以及过低的黄金储备比例却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两个问题。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储备资产中具有较好保值功能的黄金储备的比例不仅偏低,而且该比例还在下降(见表3)。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994-2007年)、国家外汇管理局1994-2006年国际收支平衡表、上海黄金交易所2002-2008年交易行情表整理得出。

表3显示,在1994-2008年间,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迅速。而黄金储备的规模除了在2001和2002年有所增加之外,其余年份的黄金储备余额都没有变化,以至于黄金储备占我国储备资产的比例不断下降。可见,多年来我国货币当局实行的是静态的黄金储备余额管理,黄金储备余额并没有适应国际收支、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以及国内物价水平、国内外黄金价格的动态变化而做相应的调整,以至我国储备资产的构成比例不合理。结果是国际储备的管理既不能很有效地实现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又不利于中央银行集中足够的黄金储备来开展以黄金为筹码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不利于解决目前国内的流动性过剩问题。

三、构建动态的黄金储备管理体制来应付外源性通货膨胀的建议

改善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需要构建动态的黄金储备管理体制。为此,货币金融管理当局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重视和利用黄金储备的货币政策调控功能。随着中外经济和金融融合度的提高,由国际收支变动带来的国际储备差额的变化对我国基础货币伸缩的影响日益加大,黄金储备在基础货币冲销操作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货币当局在继续关注黄金储备保值功能的同时,要突出强调黄金储备动态管理的货币调控功能,要更多地参与国内外黄金市场的交易,开辟以黄金为筹码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来调节国内的流动性。在将来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考虑将黄金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之一。

2.建立黄金储备比例管理制度。我国目前的黄金储备余额管理是一种静态的管理。货币当局不注意调整黄金储备余额,以至于多年来我国黄金储备余额均保持不变或变动较小,黄金储备余额的调整与经济增长率、国际收支差额、外汇储备差量、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物价上涨率的变化脱钩,黄金储备余额及其占国际储备比例的变化既不能反映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的变化,又不能满足经济内外失衡、美元贬值、国内外物价上涨情况下国家储备资产保值和稳定本币内外价值的要求。为此,货币当局应确立我国的通货膨胀目标管理制度,综合考虑目标经济增长率、物价上涨率控制目标、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目标、国际收支差额的变化、外汇储备差量的变动、黄金储备的机会成本、国内外黄金价格、储备资产保值和以黄金为筹码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需要等因素来确定我国黄金储备占国际储备的恰当比例,该比例定在10%―50%之间为宜。货币当局通过参与国内外黄金市场的交易来稳定黄金储备占国际储备的比例,使黄金储备余额的经常性调整能够适应储备资产保值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对黄金的需求。

3.分阶段减持美元等外汇储备资产,逐步提高黄金储备的比例。鉴于美元贬值和我国黄金储备的比例过低,货币当局建立动态的黄金储备比例管理制度,首先需要减持美元等外汇储备资产,并从国际黄金市场购入黄金以提高黄金储备的比例。目前国际金价高位运行,2000年至2007年间,国际金价已从每盎司270美元左右升至850美元以上。[3]我国货币当局如果在国际金市大量购入黄金,势必会大幅抬升国际金价,增加货币当局储备黄金的成本。因此,货币当局可以分阶段在国际金价有所回落的时候持续购入黄金,将我国黄金储备的比例提高到10%以上,以便为今后央行依托国内黄金市场进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筹集足够的交易筹码。

4.逐渐将国内黄金市场建成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有效平台。发挥我国黄金储备比例管理的货币调控功能,要求央行稳步拓展以黄金市场为依托的公开市场业务。

黄金市场的较快发展及其发展潜力,为央行依托黄金市场,开辟以黄金为筹码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和可预期的前景。

首先,应当借鉴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及商业银行柜台市场分开、银行间外汇市场与银行结售汇市场分开的经验,建立我国黄金批发市场和黄金零售市场二级市场体系。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之外建立银行间黄金市场,其市场主体应该仅限于央行和金融机构,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金融类会员可以同时参加银行间黄金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交易,藉此联通两个黄金市场。

其次,金融管理当局还可以考虑将上海黄金交易所改组为公司组织以利于其筹资并扩大经营规模;完善黄金做市商制度,弥补目前国内现有的交易所交易模式的不足,以便为黄金市场提供更多的交易流动性;促进上海黄金交易所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增加外资和具投资目的的市场主体,引进境外报价机构,增加市价波动的幅度和弹性;推出更多黄金投融资品种尤其是适合社会大众投资保值的黄金交易品种,例如黄金期货以及其它黄金衍生产品,包括期权,远期,以及近几年兴起的黄金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吸引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参与交易所市场以扩大交易规模。

再次,货币金融管理当局可以引导和鼓励商业银行开办面向居民个人的黄金买卖业务,在2005年银行开始推出的个人纸黄金交易品种基础上,创新黄金投资品种,稳步发展黄金的银行柜台交易市场。这样货币金融管理当局就可以借助交易所黄金市场和银行柜台黄金市场的发展来支持银行间黄金市场的扩张。只有当黄金市场的交易额占到GDP的较高比例,央行透过银行间黄金市场投放或回笼的基础货币量对市场流动性产生较大影响的时候,国内黄金市场才能成为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有效平台,货币当局通过动态的黄金储备比例管理来调控货币与汇率才有市场作为依托。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B/OL].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stats.省略/,2008-05-01.

[2] 钟伟.五大金融困惑潜伏危机,三年之内或将发生强制性调整[J].中国经济信息,2008,(10).

[3] 唐国栋.黄金高点位买入?卖出?[J].资本市场,2008,(5).

货币的职能范文5

围绝经期的子宫功能性出血是此年龄段妇女一种常见的疾病,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以及激素水平的改变导致的无排卵性子宫内膜受单一雌激素刺激而无孕酮对抗[1],引起雌激素突破性出血或撤退性出血。该病给围绝经期妇女的生理以及心理都造成了一定负担,尤其是继发的贫血、感染等给其生活质量造成了更大影响,这些年来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治疗该病的手段多种多样,但寻求一种疗效准确、迅速,副作用小,患者负担小的治疗方法,是临床医生必须面对的问题。近年来研究显示米非司酮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上有较好的效果。本院采用分别口服米非司酮胶囊和黄体酮胶囊治疗该病,现将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门诊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50例,年龄44至56岁,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情况见表1,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5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5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诊断性刮宫,排除异常妊娠或妊娠并发症、生殖器肿瘤、生殖器感染以及全身性疾病。

3 讨论

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自然衰退,卵泡的总体数量减少,残余的卵泡不能够在卵巢发育成熟,同时对垂体促性腺激素FSH、LH反应的降低,进而导致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紊乱,黄体生成素、卵泡雌激素分泌量比例失调,在雌激素的长期刺激下,子宫内膜出现渐进性增生、增殖,由于缺乏孕酮(P),内腺体不能进行分泌相改变,因此导致子宫内膜厚度增加,血管密度异常升高,血管内部结构错乱,从而出现因卵巢功能衰退时排卵停止而导致的无排卵功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发生后,应尽早进行治疗,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导致身心受损。

黄体酮的作用是使雌激素长期刺激下导致增生增殖的子宫内膜向分泌期转变。停止服用药物后,由于激素水平的改变,子宫内膜发生月经样的撤退性出血,紧接着再通过自身分泌的雌激素修复破损子宫内膜进而达到止血目的;而米非司酮的止血机制主要是通过影响内膜的生长发育[2],抑制排卵,促进子宫收缩来止血[3]。米非司酮在关闭卵巢的排卵功能,减少有效卵泡量,使卵巢内残余卵泡成熟率进一步降低。米非司酮是与炔诺酮类有着相类似的作用,与孕激素受体有着较强的亲和性,对子宫内膜有双重作用[4],一方面,米非司酮本身虽然无孕激素活性,但能够和孕酮受体进行竞争性结合,发挥拮抗孕激素的生物作用,且亲和力是黄体酮的5倍;另一方面,米非司酮又可抑制雌激素促子宫内膜活性,从而降低子宫内膜增生活动度,减少FSH和LH的分泌,卵泡发育和排卵因为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减少而得到抑制,残存卵萎缩速度增快,绝经期也随之到来,凭借此种生物效应来改善子宫出血状况。

通过此次观察,口服米非司酮胶囊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明显优于口服黄体酮胶囊,由于口服小剂量的米非司酮可以降低子宫内膜生长活性,诱导闭经,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和减少更年期功血的复发,这一些是黄体酮所欠缺的。米非司酮的良好效果,使患者避免了手术创伤以及沉重的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袁桃芬.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 3(10): 66-67.

[2] Huang K T, Pavlides S C, Lecanda J, et al.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regulate p27kip1 levels via the 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 Pathogenic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for endometrial cancer[J]. PloS one, 2012, 7(9): e46072.

货币的职能范文6

执行货币政策与实施银行监管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的关系不能割裂开来。货币政策的实施必须要考虑银行体系的状况,而对银行的监管也必须要考虑特定的货币运行状况,这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联系。

首先,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最终目标一致。虽然货币政策的直接目标是保证货币运行平稳合理,符合经济运行的要求;银行监管的直接目标是保证银行体系的安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目标的冲突。但两者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服务于整体经济的运行,促进经济的平稳增长。而且,即使在直接目标有冲突的情况下,中央银行也是有可能通过特定的业务手段消除利益的冲突。

其次,货币稳定和银行体系的稳定紧密联系。银行是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渠道,银行的安全也离不开一个稳定的货币环境。货币政策的实施是要经过几个中间环节的,这其中银行是重要的传导渠道。如果银行体系存在问题,那么货币政策的实施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银行对于货币政策实施的作用的程度大小是和银行体系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地位相对应的,因为货币政策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传导。如果一个国家的银行体系在金融体系中占绝对的地位,那么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将受到银行体系运行状况的巨大影响,这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表现的尤其明显。同样,如果货币政策出现问题,不能保证一个稳定的货币环境,

银行体系的安全也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可以说,货币政策是实施银行监管的重要依据,银行监管是贯彻落实货币政策,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重要保证。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的关系决定了二者必须要协调运行。货币政策自身特性也要求银行监管活动的协调配合,没有良性互动的配套监管,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在运行过程中就会出现梗阻现象,货币政策效应就会弱化。

第三,银行监管信息的反馈可以促进货币政策的完善合理。货币政策的决策和银行监管政策的制定,都需要从银行收集大量数据和信息,因此,要顺利的执行两项职能,必须要保证数据和信息的及时性、可靠性和一致性,实现信息的共享。这也可以避免增加银行的负担。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要求在不同的条件下存在着许多差别,实现两种职能之间的信息共享,便于协调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有人认为将银行监管职能和货币政策职能放在统一的中央银行内部运作还是要比分拆有优势。通过对银行进行监管,中央银行可以获得对金融市场形势的第一手资料和感觉,反而有利于货币政策的制定,通过银行监管,还可以进一步增强中央银行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威性,也有利于发挥最后贷款人职能。而且由于中央银行与国际清算银行和巴塞尔委员会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由中央银行负责银行监管,有利于及时交流执行银行监管国际准则的新情况,便于银行业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本文认为,银行监管与货币政策职能之间存在的这种联系使得在两者之间形成协调非常的重要。这并不必然要求两者一定要由一个统一的机构来实施,也正如并不因为两个职能的分离必然导致银行监管的机构从中央银行分拆一样。

二、从最后贷款人功能的角度看货币政策与监管职能及监管机构的关系

在货币政策职能和银行监管职能分离之后,并不意味着货币当局就可以不考虑银行体系的运行状况。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货币当局仍然要对银行体系的不安全所造成的系统性风险负责,货币当局仍然要发挥最后贷款人的功能。

银行体系的不安全所造成的系统性风险一个主要的表现是通过银行危机的形式。银行危机可能是由于整个银行体系的问题,也可能是由于个体银行的问题所引起的。个体银行的问题,由于具有传染性,也会危及到整个银行体系的安全,造成银行危机。银行危机对实体经济有影响,可能会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作为负有稳定货币运行责任的货币当局,在很多情况下,仍然要发挥最后贷款人的功能以防止银行危机的发生。因为虽然对银行的救援可能与货币政策之间形成目标冲突,而且对于银行的救援也可能造成道德风险,加大银行体系未来的潜在风险。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银行危机的危害要超过对问题银行注资进行救援的危害。对于这个问题,有学者认为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人的功能实际上最终资金来源还是纳税人,还是要由财政出资。因此,完全可以将最后贷款人的功能从中央银行分离,由一个独立的机构,或者直接由银行监管机构来行使。但是,一方面,传统上都是由中央银行来行使最后贷款人的功能,在经验、运作的能力、程序等方面,货币当局都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由其他机构来行使这部分功能是否具有可能性还有待讨论;另一方面,即使将对于问题银行进行救援的最后贷款人功能分离,货币当局仍然要对另一种系统性风险负责,这是其他机构所不能取代的。就是对于支付清算体系中的风险,中央银行具有独一无二的作用,仍然需要发挥最后贷款人功能。比如,在监管的制度结构变革后,英格兰银行并没有被完全剥夺对银行运作的监管权,它仍然保留着最后贷款人的职能,仍然要对整个支付和清算体系的正常运转负责。另外,清算体系在一国的经济运行中占据着一个关键的地位。每天的清算数额巨大,如果清算过程中出现了风险,有可能演变成为系统风险。而由于中央银行在管理、监督、参与清算体系的运作方面起着基础的作用,所以在防止清算体系中的风险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责任。

中央银行的流动性支持是很重要的,因此,即使将对问题银行进行救援的责任交给其他的机构来运作,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功能仍然是存在的。这就使得货币当局必然还要与银行监管发生联系。

三、货币职能与监管职能的分离、联系与监管组织结构

职能的分离要求对银行的监管必须和执行货币职能的机构分离,但是职能之间的联系又决定了这种分离不一定就表现为将执行银行监管职能的机构从中央银行的分拆。除了直接在中央银行之外再单独成立银行监管机构之外,如英国完全将两个职能分离,分别由英格兰银行和英国金融服务局(FSA)来行使;我国也在2003年把银行监管职能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单独成立了专门履行银行监管职能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另外,也还可以有其他的选择,比如可以在中央银行内部设立两个相互独立的部门,就像意大利银行的做法;或者设立两个分离但是却互相合作的机构,如在法国,银行管理委员会和法兰西银行分别执行银行监管与货币政策职能,但是法兰西银行又在银行管理委员会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也可以在中央银行内部给予银行监管职能一个半独立的地位。对于不同的国家,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模式

职能之间的分离决定了既是将银行监管的职能保留在中央银行内部,执行货币政策职能与银行监管职能的内部机构之间也应该保持相对的

独立以避免目标上的冲突,而职能之间的联系又决定了即使将银行监管的职能从中央银行分拆出去,执行银行监管的机构与中央银行之间也必须要有一个协调。

货币政策职能与银行监管职能的分离是银行监管组织结构从中央银行分拆的基础。由于货币政策职能与银行监管职能之间在目标上存在着冲突,在行为与业绩评价机制方面存在着差别以及由于职能的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导致了货币政策职能与银行监管职能出现了分离。但是,由于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之间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货币当局也必然要对因为个别银行问题而引起的系统性风险负责,两个职能之间的分离也不是绝对的。因此,在分拆之后,监管当局与货币当局之间还必须建立协调机制,包括在组织、在信息的共享以及在职能交叉所涉及的协调行动方面建立联系。联系的重点指向是保证银行的系统安全,这需要双方在安全评价机制、监控指标体系、预警机制以及金融安全网的建设方面形成协调。

在我国执行货币政策职能的中国人民银行和执行监管职能的中国银监会之间的分拆与设立已经经历了两年多时间,它们之间协调与合作正在日渐加强,但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特别是在信息搜集与共享及处罚等问题方面需要更加密切的合作。另外,他们同中国证监会与中国银监会之间的监管协调问题也需要在一个统一的大框架下来统筹安排和考虑。总的来说中国人民银行和三大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与磨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本文最后认为由于多头监管所引发的诸多成本是很大的,未来我国金融业监管应该实行统一监管,无论是从监管成本来讲,还是从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来讲,金融业统一监管是我国金融业未来监管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钱小安.金融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分工与协作[J].金融研究2002,(1)

[2]吴风,赵静梅.统一监管与多边监管的悖论[J].金融研究,2002,(9)

[3]刘宇飞.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上一篇高速公路施工

下一篇想法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