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学习的名人名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激励学习的名人名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激励学习的名人名言

激励学习的名人名言范文1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

2.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生字,推想相关词语的意思。

3.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

4.从整体布局、运笔风格、结构安排等方面欣赏书法家赵孟的楷书作品。

5.积累有关革新、发展的古语名言,大致了解这些古语名言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交流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借助文言文推想成语的意思。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围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话题,以孔子的名言谈话导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总结,强调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运用这些好习惯来提高学习效率。

2.词句段运用

引导学生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生字,推想相关词语的意思,学会举一反三迁移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以谈话引入的方式引导学生说一说他们知道的名人名言,让学生通过比较引用名人名言的句子和去掉名人名言的句子在表达效果上的差异,再联系课文内容和例句深入体会引用的好处。

3.书写提示

通过展示书法作品,让学生拓展交流他们所了解的其他有名的书法家,引入书写提示。引导学生从整体布局、运笔风格、结构安排等方面来欣赏赵孟的楷书作品,并谈谈对自己今后写字的启发,达到提高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和指导学生写字实践的目的。

4.日积月累

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古语名言,通过自由朗读、练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初步理解古语名言的意思。学生交流自己对名言的理解,教师引导总结四句话的相通之处,学生尝试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最后拓展交流这四句名言对自己的启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

2.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生字,推想相关词语的意思。

3.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

交流平台

1.谈话,导入“交流平台”。

课件出示: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汉书·贾谊传》

谈话:孔子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今天我们来围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话题进行交流。(板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读一读,结合实际交流。

(1)启发引导:同学们,如果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你们会怎么办?

预设:遇到问题,随时向人请教,或者读书、查资料,琢磨解决问题的办法。

小结:对啊,勤问勤查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能让我们学到不少知识,也能让我们获得好的学习方法。(板书:勤问勤查的习惯)

(2)自读交流。

①同学们默读“交流平台”的内容,教师提出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

l

一边读一边思考:除了“勤问勤查”,还提到了哪些学习方法?

l

重点的句子做标记。

②学生交流学习方法,读出相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

l

勤问勤查的习惯

l

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l

坚持课外阅读的习惯

l

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

3.联系实际,拓展交流。

(1)引导交流:在学习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四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你们还有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请大家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一谈。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课前预习的习惯、举手发言的习惯、写日记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等。

(3)小结:同学们,希望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的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怎样通过“交流平台”的教学,让学生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有更深的认识呢?首先,谈话导入,引入交流主题;接着,在老师的启发与引导下,谈到勤问勤查的习惯,以及其他三种学习习惯;最后,让学生联系实际交流自己的好习惯。

二、

词句段运用

1.推想词语的意思。

(1)设问引入。

师:同学们,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运用的。理解成语意思的方法有哪些呢?

预设: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抓重点字等方法。

引导:今天我们来学习联系文言文中学过的生字推想成语意思的方法。

(2)举例说明。

①出示成语:赴汤蹈火。

②引导:请联系文言文学过的生字,说说成语“赴汤蹈火”的意思。(指名说)

③回顾:《两小儿辩日》中“及其日中如探汤”的“汤”是什么意思呢?(热水)

④学生试着解释成语。

⑤教师小结:跳进热水之中,踏着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

(3)完成练习。

①学生根据刚才的方法,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生字,推想成语的意思,完成课本第91页的第一题。

课件出示:

你能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生字,推想下面成语的意思吗?

走马观花

自愧弗如

声泪俱下

不以为然

过犹不及

②学生交流。可以运用泡泡提示语中的句式交流。

走马观花:走,奔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自愧弗如:弗,不。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声泪俱下:俱,一起。边诉说,边哭泣,形容极其悲恸。

不以为然:然,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过犹不及:及,达到。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2.引用名人名言。

(1)谈话引入:请说一说你们知道的名人名言。(可指名回答,也可小组内互相交流)

过渡:同学们知道的名人名言真不少。在文章中引用名人名言,往往能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2)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

①读下面的语段,体会引用的好处。

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一是联系上下文,二是比较引用名人名言和去掉名人名言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课件出示:

l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l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

②教师归纳总结。

开头引用名人名言具有提纲挈领、总领全篇、引人入胜、为整篇文章奠定基调等作用。文中引用名人名言可以在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增强说服力,具有突出中心、富有启发性、使语言精练等作用。而在文章末尾引用名人名言则可以起到画龙点睛、启迪读者的作用。

(3)联系实际谈体会。

教师提问:你在习作中引用过名人名言吗?通过学习,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举例说明,谈体会。教师予以肯定和鼓励,并提出要求。

【设计意图】如何让学生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呢?一是联系上下文,二是作比较。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习作中恰当地引用名人名言。因此,设计了“联系实际谈体会”的教学环节。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从整体布局、运笔风格、结构安排等方面欣赏书法家赵孟的楷书作品。

2.积累有关革新、发展的古语名言,大致了解这些古语名言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

书法欣赏

1.图片导入。

课件出示:

师:这是谁的作品?你还知道哪些有名的书法家?

学生:这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还知道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苏轼、米芾、黄庭坚等书法家。

师: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是指唐代欧阳询(欧体)、唐代颜真卿(颜体)、唐代柳公权(柳体)、元代赵孟(赵体)。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元代书法家赵孟的书法作品。

2.书法欣赏。

(1)指导欣赏的方法。

可以从运笔特点、结构特点、整体感觉等方面欣赏书法作品。

(2)欣赏元代书法家赵孟的楷书作品《三门记》。

①课件出示作品:

课件出示:

②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提示: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③师:欣赏完《三门记》,你对今后的写字有什么想法?

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由“楷书四大家”引入,不仅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文化常识,还对书法家赵孟的成就心生敬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提高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而本环节突出了方法指导。最后,引导学生从书法欣赏中受到启发,指导自己的写字实践。

二、

积累古语名言

1.读一读,了解大意。

(1)考考大家:比喻学生的成就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可以用哪一句古语名言来形容?(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读一读下面的古语名言。

课件出示:

l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

l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

l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

l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淮南子》

自由朗读,教师教读,练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3)试着说一说每句话的大致意思。

①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会发生变化,只有发生变化,事物的发展才不受阻碍,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

说明在面临不断发展的局面时,必须要改变现状,进行变革。

②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持之以恒,不停地革新。这句话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要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创新不已。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靛青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常用以比喻学生的成就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④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如果对人民有好处,

就不必效法古人的制度;

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

(4)这四句话的共同意思是什么呢?(改革创新,发展超越)

2.背一背,畅谈体会。

(1)引导背诵。

(2)拓展说话:学习了以上四句古语名言之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对于这四句名言,重点是让学生读读背背,了解大意。这四句名言都是文言古语,有些拗口。老师要教读几遍,让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读熟了,“其义自见”。学生说一说每句话的大概意思,老师只适当点拨指导。最后,力争让绝大部分同学把这四句古语名言背下来。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语文的核心素养。本次语文园地教学,注意到了以下三个方面:

1.巧妙导入。

成功的课堂导入,会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更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次“语文园地”设计了设问导入、谈话导入、图片导入等,效果不错。

2.方法指导。

千金在手不如掌握“点金之术”。例如,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而是以此为例教给学生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即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生字,理解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并解释成语。后面的“书法欣赏”也是从鉴赏方法的角度设计教学环节的。

激励学习的名人名言范文2

一、营造和谐气氛,促使主动参与

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能使学生无拘无束、主动参与并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也使差生变厌学为乐学。

1.加强情感交流,创设融洽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极大地影响着教学的过程,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基础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他们对情感的需求特别强烈,尤其是希望老师能给他们以严父慈母般的关心和爱护。教师走进课堂时面带微笑,用和蔼有神的目光看着学生,学生就能从目光中感到教师的亲切,学习的欢乐。在学生犯错误时,尽量语重心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的老师,才能使学生觉得亲切,和学生产生默契,建立起真诚的感情。学生也会以良好的心境参与到学习中去。

2.激发学习兴趣,创设乐学氛围

孔子最推崇“乐之”,他强调的就是兴趣。而在课堂教学中,引人入胜的启发导入,扣人心弦的悬念设置,发人深思的巧妙提问以及形式多样、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都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乐学参与。如:教学《行道树》时,我让学生课前每人画一张水墨画――行道树,在上课时首先让每个小组推荐出最好的作品贴到黑板上供全班欣赏,这样学生的动手操作和阅读兴趣都来了。

3.运用激励机制,创设自信的课堂

正确的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产生“主体意识”的重要环节。激励是升华学生情绪的一种驱动力,学生在参与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形成强烈的求知欲。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应注重对学生的观点、见解及时评价,肯定他们的成绩,对回答不够准确的,也应先肯定其中可取部分,再指出其中不足,还要引导学生善于总结,表达小组的讨论结果。这样学生才会感到课堂是自己的学习场所,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可信赖的“向导”。他们就不会把学习看成是一种枯燥的“苦役”,而把学习当成是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求知增能的活动。从而提高兴趣,自觉投入学习活动中。

二、课外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学生学习的时间是无限的,要保持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并使之不断发展,这就要求由课上延续到课下,“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语文教育不能拘泥于书本和教室,应该加强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下面谈谈几点做法。

1.课前备资料、备问题

我从教初一就开始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在预习环节中,注意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占有与教学有关的资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让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或网络查找有关的资料,如讲《苏州园林》让学生查找拙政园、留丁园、狮子林等重要园林的游览图,下载名胜景点,增强对各种园林特点的直观认识。课上,在教师的带领下理清说明顺序。上《理想》可让学生收集一两句有关奋斗的名人名言,收集一个有关实现理想的伟人事迹。这样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提高了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筛选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这三种能力可谓是教师教给学生的“点石成金”之术,这样也大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提高学生读、写、说能力

对于“读”,我在班上设立图书柜,要求同学们每人定期交出两本课外读物,只要是健康的书、报刊或杂志等都可以,这样学生积极性很高。到了初三,许多同学读了较多书,学生乐于读书,从书中汲取知识,锻炼阅读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硬皮笔记本,将其中优秀词句等摘录下来。

对于“写”,要求学生写周记和课堂作文。教师评改后,选出佳作贴在班级的“展示自我”栏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说”,我采用的是课前三分钟演讲,从初一一直坚持到初三上学期,每天按座号轮流,讲的范围可以是故事,也可以是名人名言,要求学生讲完故事后要用一两句话点评,名人名言必须写在小黑板上,还要说明为什么喜欢,这样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激励学习的名人名言范文3

一句名人名言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名言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示,并一直激励着我,因此它又成了我的座右铭。

记得那时我才读四年级,由于数学成绩一般,就被老师选去参加奥数班,那时我可是又惊又喜。比赛那天,参赛的人很多,我还没见过这种场面呢!这场激烈的“战斗”过后,我竟排不上名次,那时我是又气又伤心。回到家,我很失望地把比赛结果告诉父母,父母便对我说:“孩子,不要气馁,失败是成功之母嘛,你应该找出失败的原因。”听了父母的一席意味深长的话,我深受启发,静下心来,回忆参加比赛的经过,原来在比赛的时候,我十分紧张,生怕时间不够用,这种紧张的心情,一时反应不过来。我找到了失败的原因。

在“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名言的鞭策下,我的学习更加刻苦,更加努力。

虽然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有过许许多多的失败,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还会有失败,但是我的座右铭:“失败是成功之母”将永远给我启示,激励我继续往成功的高峰攀登。

激励学习的名人名言范文4

一、用客观环境进行暗示

教师虽然没有办法控制学生所处的所有环境,但是学生每天必须去的教学场所的环境是教师可以进行人为控制的,同时这里也是进行环境暗示的最好场所。教师在布置教室时,应注意发挥环境育人功能。例如在教室里面贴出班风标语,粘贴一些名人名言,这些都是为了激励学生,但是就笔者来看,这些东西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不大,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内容与学生实际太远或对他们来说太陌生了,或者是超出了学生的实际接受和理解能力,他们没有什么体会,这样的内容在学生心理上根本就没有产生共鸣,也就不会有好的效果,何不换成一些能产生效果的东西呢?例如班规可以由学生与教师一起来制定,名人名言可以换成是本班学生自己所喜欢或者是学生自己从实际当中所感悟出来的、能激励自己的名言。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拍摄一些显示出学生坚定意志或者是成就感的照片,再配上个人激励名言,其教育效果一定会令人吃惊的。如果有条件在全校能推行这样的教育方式,全学校的环境育人也一定会得到改善。

二、用人际关系进行暗示

人类是一个社会性的群体,没有人能够脱离社会与他人而单独存在,其实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除了意义上的成长外,还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每个人都希望被人欣赏。一个人如果被社会所认可,生活于一个比较舒心而被人欣赏的环境当中,他心里一定充满了激情,他也一定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利用人际关系进行暗示教育,就是要发挥学生所处群体的暗示教育作用来对其进行教育。

首先得与家长联系,学校与家长共同来完成暗示教育,家庭是学生每天待的时间最多的地方,而家长对学生的成长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没有多少家长每天都会对孩子进行正式的教育,但是家长的身教对孩子潜移默化的作用是非同小可的,许多家长对这些却不知情,对于自己孩子今后的发展也听之任之,其实这种作法是不正确的。家长应当对孩子的成长有一个期望值,同时要注意对孩子的期望是建立于发挥孩子潜能或者是建立在孩子兴趣的基础之上,引导孩子以此为契机进行奋斗,不能由家长想当然地确定,或者是家长为了孩子变成自己心里所预想的那样对孩子进行强加教育。家长要成为孩子眼中的奋斗目标,这样孩子才不会感觉到奋斗的苦,而且家庭关系也会和谐不少。

其次是在学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一方面要求教师教育学生时要注意自己的方式,少一些指责,多一些鼓励,用期望的目光对待学生。同时家长与教师的期望值应当一致,不能相互掣肘或者是南辕北辙。教师还要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学生,学生取得一丝的成绩,教师应及时进行鼓励。另一方面要在班级内建立起积极向上的、相互欣赏的人际关系,学生之间也要相互鼓励、相互欣赏,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就是这个班级的一分子,自己应当努力向上,这样有助于将外界动力转化为内趋力。

三、教会学生进行自我鼓励

激励学习的名人名言范文5

唐纳森老师的“literary forest——文学森林”就像一扇窗口,透过这一“个性设置”,我们可以切身体验加拿大教室“学苑”和“家园”的有机结合,并从中获得教室设计的美妙灵感。

以“文学森林”为设计创意的唐纳森课堂是一个12 年级的英语文学课堂。教室布置以“森林”为主题,即任何的陈列布局都与“树”相关。

1.“树林拾遗” ——图书角。

“文学森林”专门划出一个角落,几张桌子上摆满了各类书籍,后面的墙上有一块森林的大背景,满地落叶,一个小姑娘手里拿着一片树叶在认真地看着,很有国内“书海拾贝”的味道。《时代周刊》、《人物》、《生活》等流行杂志也摆放其中。加拿大基本上每个教室里面都会有一个读书专区,有图书、小说人物、地理等等。

2.“学习成长的树” ——知识区。

“文学森林”靠近老师办公桌的墙上,有一块叫做“精神培养”的地方。上面贴满了一张张纸质的“树叶”,这是学生们书写自己最近所思所学的地方。上面的话可以是在看书过程中触动很大的一句话,也可以是最近得到了某某同学的帮助后感慨而写下自己的一些最朴实的感受。或是针对世界正在遭受的一些危机而写下的心语心愿。这在加拿大的课堂里面不是罕见的。老师们会以不同的形式来展现学生的心理动态,以此彰显人文气息。

有一个“单词树” 非常有意思。老师在墙上张贴了一个“树干”,上面有很多树丫枝。每一个树枝上都延伸出来许多“单词”。老师说,这是学生一周之内遇到的生词,把它们贴在不同的树枝上,等这些生词“长” 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老师就会让学生们分工合作,查阅这些生词,并通过绘图、海报等各种形式制作出来,相互交流学习。

靠近门的那堵墙上,有一颗不大不小的“女权主义101树”。唐纳森老师告诉我,最近学生们阅读的书籍和我们上课的内容都是有关女权运动的,所以这一棵树上面的树叶全部是关于“女权运动”的文献和故事,以此扩大学生在这个话题上的眼界,补充课外知识。这都是老师平常在生活中自己注意收集素材的成果。加拿大的教室布置,大多数都是“与时俱进”的,不会在某一主题上长期停留。

3.“伟岸之树” ——励志区。

不得不提到的一块区域是教室中激励性、启示性的“名人名言”,我们国内的教室也有类似的“名人名言”,不同的是,这儿的老师把“名人”从圣坛当中请了下来,走进了学生的平凡生活中,而且“名人”领域涵盖之广,也是国内不能比拟的。“文学森林”里面的“拳王阿里”的文字解说是“他始终在拳击场上战斗”。篮球明星奥尼尔说“生命不仅仅是一次比赛”。一个美丽的女孩旁边是“从无家可归到拥抱哈佛”。甘地——“思考一下是什么成就了真正的甘地”。总统林肯的篇幅最长,老师没有写林肯的丰功伟绩,倒是把林肯一辈子全部失败的年代和时间一一列述,最后说了一句“永不言弃”。这只是其中一隅,还有像“让艺术超越战争”之类的文化专区。黑白相片和海报的搭配,让人看了以后都真想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事情。励志,但是却一点也不“功利”,像涓涓细流一样浸润着孩子的心房。

4.“硕果累累” ——展示区。

这儿的教室布置一定少不了学生自己的作品区。可以使用墙壁张贴儿童的作品、小组习作、图表、相片、剪报等,也可以展览他们搜集的有关英语语言国家的风景名胜、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历史、地理等方面的资料。这些都是教学的重要补充,同时也是一种赞赏儿童学习表现的方式。“文学森林”中那一块“水果汇”就是学生的作品展区。笔者去看的那一个月,他们展出的主题是“曼陀罗:自我之镜”。一个一个三维转盘,蕴藏着学生的小故事,大梦想。小小年纪就有了一种“轮回”的哲学思维,真不简单。

5.“规矩方圆” ——规则和标准。

这是绝对少不了的一个板块。笔者细心地发现其实每一个教室里面都会有一个“标准区”存在。根据不同老师的风格,会有不同的布置。他们会把他们的“预期目标”和“成功标准”条目清晰地罗列出来。“预期目标”是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大方向要求;“成功目标” 一般是老师基于自己班上的情况,和孩子们一起制定的若干条学习目标。有些教室, 老师会把个人的纪律要求也一块儿加上去,使之“可视化”。

“文学森林”的老师也没少了这几样,但是他还外加了一些海报,这些海报都选取得体,记得其中一幅的名字是“世界的规则”,是把世界各种信仰的符号以及核心原则都展现出来了,言下之意即是,世界是一个规矩的世界,人是在一定的“有限的自由”里面生存的。

反思

激励学习的名人名言范文6

苹果与粉笔灰读后感

我选这书的时候,一眼就被《苹果与粉笔灰》这个书名所吸引,我不禁寻思:苹果和粉笔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把苹果和粉笔灰扯在一起?带着好奇与疑问我慢慢地走进了这本书的世界。

这是美国着名的教育顾问和作家维基?卡露娜的代表作,它被称为献给老师的心灵咖啡,荣获2004年美国福音派出版协会金奖。作者通过书中的一个个充满温情、智慧和富有启发意义的小故事探讨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内涵和教师所面临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例如如何发掘学生的潜力,如何对待调皮学生,如何处理书本知识与人生道理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与学生、同事、上司和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等,并就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提供了真诚而有效的建议,从而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入手,倡导了一种真正卓有成效的教育理念。虽然国界不同,但是这些教育理念我觉得应该是相通的,是不分国界的。

打开书阅读,里面并没有讲大套的教育理论,而是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这本书一共有180个小故事)。每个小故事的开头都有名人名言,结尾则有升华主题的点睛之笔,当我们去了解一个个故事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看待教育中的问题和处理这些问题,一则则故事,娓娓道来,如倾听友人诉说,那样亲切自然。一个个道理,细细体会,如品尝一杯清茶,那样沁人心脾,对于我来说真是受益匪浅。本书尽管记述的是异国他乡的事,国情不同,文化背景有异,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有别,但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无与伦比的高尚事业,全世界的教师们在教育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相似乃于相同的认识,会有种种类似的遭遇,会有不少的共同语言,如文中名句“纵然你的劳动得不到即时的回报,你也应该以喜悦的心情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你真实的影响力远超乎于你所想象!兴许你的成就未必在课堂上得以显现。有时,它们会猝然间在你最需要的时候与你不期而遇。”、“一个人的经验不是指他的亲历过什么,而是指他应对情势时的方法与态度。——赫胥黎”等对于我们教师来说都是一种心灵的共振。第21天的名人名言——“不要把孩子框定在你的知识界限里,因为他生于另一个时代”看到这句名言,联想到我们的实际情况,无论是作为教师还是家长我都觉得是对自己的一种启迪,因为孩子们有差异这就需要教师的包容与关爱。再如第19天中强有力的道出了很多教师生硬地给予儿童知识,强压于儿童学习,没有尊重儿童的需要。这种状况应有待改变,我们要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正如书中的心灵贴士所说“点燃学生们心底求知的火种,这将令他们受益终生。”

轻轻合上书,再一次抚摸,《苹果与粉笔灰》这六个字更加清晰,我明白,这五个字寓意着收获与付出,教师只有用心去灌溉那片沃土,才能收获希望的种子。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去栽培和养育学生心中神奇的种子,尽可能地发展学生。我想,如果你是一位教师,你应该看看这本书,它会给你启迪和激励;如果你将要成为一位教师,你应该看看这本书,它会帮你更好地书写未来的篇章;如果你曾经是一位教师,你也应该看看这本书,它会把你带回到缤纷多彩的校园和激动人心的课堂,带你重温那平凡而熟悉的日子;如果你不能忘记那些曾感动过你的老师,那么这本书就是你奉献给他们的最好的礼物!

上一篇发现王国

下一篇法制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