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健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健康范文1
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特征如下:①智力正常。这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②情绪稳定与愉快。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行为协调统一,受意识的支配,思想与行为也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语言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那么他就应该进行心理调整。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与我们传统的理解有明显区别――它包涵了3个基本要素:①躯体健康;②心理健康;③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首要标准。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无法分割。这是健康概念的精髓。
不少人曾认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概念。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一个人如果性格孤僻,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抑郁状态,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使抵抗力降低,疾病就会乘虚而入。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就会整天郁郁
XIN LIWEI SHENG心理卫生寡欢,最后导致真地一病不起。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锻炼身体,另一方面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间处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当感到自己的心情持续不快时,要及时进行心理自我调试,必要时应到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帮助,以确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所处的社会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社会化、一体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间越来越宝贵,人们越来越为效益所驱使,自主的、创造性的劳动和高级的智力劳动越来越多;人们的活动范围在不断拓展,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不可避免地要处理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各种各样的竞争的强度也越来越大。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整天愁眉苦脸、心烦意乱、以安眠药助眠,长期在苦闷绝望中挣扎、煎熬,甚至走向自杀的绝路;也有人终日以酒为伴、酗酒成性,打人骂人;有人与人敌对、冲突、犯罪;有人常常感冒,患高血压、关节炎等非器质性疾病,甚至身患绝症、早亡;有人不能和他人正常的交往及融洽相处,整日疑神疑鬼;有的夫妻不和、争吵、打闹、离婚……
心理健康范文2
一个成功的人是以幽默感对付挫折的,幽默能使尴尬变为融洽,化干戈为玉帛。家庭中有了幽默,便有了欢乐和幸福;夫妻间有了幽默,便能相知相契。适时地幽他人一默可以缓解紧张气氛,人际关系,找回平衡。适时幽自己一默可以避免妄自尊大,看清自己。
幽默感离不开幽默,有什么样的幽默就有什么样的幽默感;或者说,你对幽默的特殊理解,也赋予你对幽默感的认识。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家公司通过调查证实,参加过幽默训练的中层主管,在9个月内生产量提高了15%,而病假次数则减少了一半。测验则证明了沉闷乏味的人和具有幽默感的人,在智商、人际关系、工作业绩以及对待困难的表现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这些差异正是幽默感心理调节功能和作用所在。
比如:幽默感测试成绩较高的人,往往智商测验成绩也较高,而缺少幽默感的人其测试成绩平平,有的甚至明显缺乏应变能力。具有幽默感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比较好的人缘,而缺乏幽默感的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交往。在工作中善于运用幽默技巧的人,总是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幽默能使人在困难面前表现得更为乐观、豁达。
因此,要善于培养幽默感,如有机会可参加专门的幽默训练,但更重要的还是从自我心理修养和锻炼出发来提高自己。
1、释放心襟,开阔心胸。不要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不要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学会善意地理解别人。正确地认识自我,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总保持一种愉悦向上的好心情。
2、主动交际,缓解压力。交往是人的本能行为,主动扩大交际面,有利于缓解工作压力。在人际交往中,使自己的交际方式大众化,与人为善,主动帮助他人,从中获得人生乐趣。
3、幽默就是力量。如果在交往中逐步掌握了幽默技巧,就会巧妙地应付各种尴尬的局面,很好地调节生活,甚至改变人生,使生活充满欢乐。
4、掌握幽默的基本技巧。带着笑容思考,把快乐带给别人的人,自己必然也是个快乐的人。时刻以快乐的心情拥抱生活,就连思考时也面带笑容,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幽默感。
5、必要时先“幽自己一默”,即自嘲,开自己的玩笑。
6、空发奇想地转换思维,打破墨守成规的习惯,很容易引发幽默。试着换一种思维方式或作出令人意外的举动,或是改变说话的前后顺序,发挥想像力,把两个不同事物或想法连贯起来,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7、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注重与形体语言的搭配和组合。
8、养成每时每刻准备发挥幽默的习惯。经常记一些有趣的故事并加以润色,使之成为自己的独特的小幽默。
心理健康范文3
【关键词】幼儿健康;心理健康
健康儿童是国家宝贵的资源。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倍受人们的关注。据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在我国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
1.儿童多动症
个问题,诸如爱发脾气、好打闹、联想与现实混为一体等;
性格和情绪问题,诸如任性、自私、固执、娇气、胆怯等;
不良习惯,诸如吸吮手指、挖鼻孔、咬衣服等;
学习上的问题,包括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慢等。
这些不良的行为和问题不仅妨碍着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品德的形成,还会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绊脚石”。
幼儿园是幼儿第一次正规步入的集体生活环境。对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起决定性作用。因此,重视和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无法回避的课题。国家教委制定的《幼儿园工作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然而在我国目前的幼儿教育中,教师们往往把保育工作狭义地理解为对幼儿身体的保护、关心、照顾、营养及锻炼,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在活动中幼儿坐立不安,老师仅仅是过问,有的甚至于训斥,没有更多的追究幼儿这样表现的原因。
由此可以看出,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体,其在幼儿的发展中所起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幼儿教师如何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呢?通过多年的幼儿教育教学,我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1.1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关心照顾每个幼儿,尊重幼儿,对待工作要有耐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师德,忠诚于幼儿教育事业。
1.2 加强自我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幼儿教师重视和加强自身的心理卫生保健是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1.3 站在孩子的角度上,了解孩子,并满足他们正常的需要。它包括基本的生理、心理安全需要,以及情感需要、独立性、自尊感、交往、被人接纳、获得成功、智力刺激等。
首先,教师要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细致地观察了解每个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行为,并象母亲一样爱每个幼儿,探究幼儿的心理。如小班幼儿我们加强了入园前的来园参观活动,熟悉新环境和老师。我们还改变了以往一开学新朋友就要排座位,反复练习排队认秩序的常规,减轻幼儿的心理负担。为了打消新生入园时的紧张焦虑情绪,我们还设计了大班带小班的各种活动,有大班表演、邀请弟妹参加各种游戏活动,赠送自制“礼物”和请弟妹品尝自制“点心”等,新朋友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观察和参加了活动,哥哥姐姐的愉快情绪感染了他们,并亲身感受到大同伴的爱护,较快地适应了集体生活,很多小班家长反映,孩子星期天还吵着要上幼儿园。
2.要满足幼儿对玩具、游戏活动的需要 幼儿是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发展的,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组织等待、限制,我们改进了活动方式,以开放式的活动角形式,使幼儿能随时自主地进入活动角,自由、愉快、充分地活动,满足各人不同的兴趣需要。同时,在活动中体验同伴友好相处的乐趣,逐步使幼儿理解集体生活应有的行为、规则和习惯。
再次,教师要重视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特别对性格内向、胆小、活动能力和交往能力较差的乖孩子更不能忽视。
3.教师还应对小部分拘谨、不愿交往、孤僻、弱智教育充分关注,允许他们和大家有不同的要求,目的是避免再产生不必要的情绪问题,要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个体差异,研究适合他们的有效活动形式的方法,使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发展
总之,在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中,通过教师的努力,使幼儿的心理素质得到良好的发展。
4.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应该积极宣传幼儿心理保健的知识,取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配合,通力合作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纲要》中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这不仅是我们幼儿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社会的大事。
参考文献
[1] 《教育学》
[2] 《心理学》
心理健康范文4
教师心理问题多
“我以前工作还比较顺利,可最近开始变得脆弱、焦虑,常常是事情还没开始做,便事先设想出多种后果,总担心教不好课,担心教学质量……考试,备课以及各项管理工作,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惶恐不安、心绪不宁!”这是一位教师的话。
这种烦躁不安、记忆力减退、焦虑等问题在教师中时有发生,在我国多个城市相关调查显示,教师中患精神疾病的比例远高于其他职业人群。
压力大是导火索
据心理学家分析,工作压力过大和社会期望值过高都是引发教师心理问题的导火索,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也使教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一些心理比较脆弱的教师常常因压力过度而导致心理危机。
家长和学校将过多希望寄托在教师身上,而一些年轻教师因为教学经验少、阅历浅,也时刻担心自己的能力,毕业班的教师则心理压力更大。
而一些教师的心理压力也和学生毕业后对自己态度变化有关,一位初中教师曾对记者说,毕业前家长和学生都对老师很尊敬,可往往毕业后就不理老师了,心理上挺失落的。
自我调节是关键
目前,一些学校设有心理门诊,但大都对学生开放,心理专家指出,应在学校设教师心理保健咨询机构,针对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有效引导,缓解心理压力。
但更重要的是,作为教师,应该注重心理素质培养,加强与学生和外界的沟通,缓解压力,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与情绪。
心理健康范文5
1 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隍不可终日,人便会很快衰老。因不安全感导致的抑郁、焦虑等心理,还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造成病变。
2 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如果勉强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于身心大为不利。由于超负荷的工作,甚至会给健康带来麻烦。
3 生活目标切合实际。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与物质生活条件有一定限度,如果生活目标定得太高,必然会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 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因为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5 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种心理特征必须和谐统一,方能得到最大的施展。
6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7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 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人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9 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不能损害团体利益,否则,会引起人际纠纷,徒增烦恼,无益于身心健康。
心理健康范文6
1、如果一个人对自我有着清醒的认识,就会知道自己想的是什么,干的是什么,自己有多大能力,多大潜力,自己存在哪方面的缺点,应向哪方面努力,因而能给自己确定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奋斗,最后达到光辉的顶点。
2、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3、据调查,在我国中学生中,约2/3左右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和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中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
4、心理学的应用非常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当中,不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现在学一些心理学的基础知识都是有益的,将来的祖国建设需要心理素质较高的一代青年。
5、要会疏导愤怒情绪。应该看到,发怒时容易丧失理智,会把能够办好的事情搞糟。因此,勃然大怒时要想到“制怒”二字,防止干出蠢事,与其事后后悔不如事前自制,这样就会使自己息怒,待冷静下来后再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6、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程。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现代观念更新的加快,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
7、为别人做些事。帮助别人不单使自己忘却烦恼,而且还可确定自己存在的价值,更可以获得珍贵的友谊。
8、早前容易被忽略的人类心理健康,如今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9、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学校素质教育的前提,是完善中学生个性的主要促进因素。
10、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益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11、对他人的期望不可过高。很多人把自己的希望寄托于他人身上,若对方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会大失所望。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何必要求别人迎合自己的要求呢?
12、适当安排娱乐。这是消除心理压力的最好方法,娱乐的方式和内容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达到心情舒畅。()
13、在一段时间内只做一件事。心理学家发现,心理致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对很多急需处理的事情压力太大而引起的。要减少自己的精神负担,不要同时进行几件事情,以免弄得筋疲力尽而效果不好。
14、心理和生理是构成自然人健康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相互依附、彼此制约、有机统一、缺一不可。
15、若从广义看,心理辅导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心理辅导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心理辅导老师的职责在于通过心理辅导,给学生以一定的帮助、指导,促进他们认识结构和情感与态度模式有所变化,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和选择,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新环境,不断保持与增进身心健康,使人生有统合与丰富的发展,迈向自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