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范文1

关键词: 高中教育 信息技术 教学反思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无处不在,熟练掌握并运用信息技术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从我国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看,由于教学方式的落后,很多学生并没有学习到足够的知识。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社会整体水平也有很大的提升,这一切的变化都是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分不开关系的,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新时代的青年们必须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现代教育也必须融入更多的信息技术教育。

高中时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与此同时,高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命运,因此,教师和学生往往过于重视高考,在高考的考试科目上花费过多的时间,甚至占用其他学科的教学时间,这就造成信息技术课程课时的减少。另外,高考也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往往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习那些考试学科的知识,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低下。在学校层面上,校领导通常是更加注重那些考试型文化课的建设,并对这些教学投入比较多的教育资金。由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不参加高考,因此学校对这门学科投入的师资力量和经济力量都略显不足,计算机这门学科对于设备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基础设施的不足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与此同时,校方对于信息技术课堂的不重视,会让教师产生一种松散心理,这对于教学是十分不利的。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学校必须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首先,学校应当在思想观念上进行改变,把信息技术教学放置一个重要的教学地位。其次,校方应当加大投资力度,对信息技术课程所用到的设备进行更新和维护。最后,学校可以举办相关的校园信息技术活动,并设置相关的奖项,从而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计算机特长,培养他们对于计算机这门学科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在用photoshop的使用过程中,能否把相关的技术操作完全呈现出来,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到教学的过程中,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热爱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有兴趣完成教学中的任务。

良好的师资力量对于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助力,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速度也非常快,因此,教师们必须要不断学习,并且需要居安思危,时刻做好自身的知识储备工作,让自己跟上时代的发展。除了要掌握好理论性的知识外,教师们也需要具备过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地开展计算机技术课堂,引导学生高效率地学习。从现在高中师资队伍现状看,许多教师的教学水平并没有达到要求,他们的实际教学经验不足,因而不能很好地主导信息技术课堂。由于教师的操作水平不高,因此当学生遇到很多疑难问题的时候,他们就难以为学生进行高效解答。另外,这部分教师不能有效地把教材知识传输给学生们,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整。

学校必须要注重教师综合能力水平的建设,并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步入高中阶段之后,学生们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们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并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做学生的引路人。首先,教师要进行自我完善,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从而让自己有资格和能力为学生指路,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最终寻找出最为适合的道路。其次,学校应当加强对于教师们的培训工作,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对教师们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很多学生并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认知,他们认为计算机就是用来娱乐的,就是用来网聊和玩游戏的,因此,当教师在讲台上讲解的时候,很多人都在私底下做一些娱乐活动,这种做法的后果是得不偿失的。当学生进行娱乐时,议论和打闹的声音会严重影响其他同学的听课质量,也会影响教师讲课的情绪,更会坑害自己。教师为了杜绝学生的游戏现象,只能进行断网操作,从而把课堂活动限制在局域网中,因此,学生就无法学到网络上的知识,最终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学生应当对自己的未来负责,端正学习态度,并且建立对于信息技术课堂的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是极其强大的,不仅仅是因为其娱乐功能,更是因为其能够让我们获得更广阔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只有正确认知信息技术,才能投身信息技术课堂。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能够帮助学生迅速地获得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提供给学生更多自由思考的机会,还可以让学生在自我独立学习的同时学会与同学的相互协作。针对《信息技术基础》这门学科的性质及其这门学科的课程指标,高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出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技术的来源。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之中,教师们应当不断进行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并在反思之中改进自身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最终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洵.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总结性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范文2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反思;教学方法

一、当前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情况,发现当前该课程在教学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由于学生之间的基础程度不同,有的学生常常完成不了任务,有些学生却经常超额完成任务,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部分同学甚至未参与到其中,仅仅是看着优秀的同学完成任务。而且在课堂上师生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合作与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问题意识,课堂参与情况不佳;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是教师在每节课结束之后,通过回忆整堂课的教学情况,包括学生的回应情况、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课堂反馈情况等,寻找本节课中的不足之处,并找出方法解决,以便提高下堂课的教学质量。笔者针对当前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以下相关教学方法。

1.做好课前备课工作

课程能否获得成功,一个好的课前备课工作是基础。因此,教师应当重视课前备课工作,尤其要将课堂中有可能出现的重难点、疑难点知识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进行授课,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

实际上,课程教案的设计是整个课前备课工作的关键,只有经过多次修改的教案,才能更好、更完整地将课堂教学重难点知识、教学流程、教学内容等要点落实好。良好的教案能促使教师更好地将知识点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将会获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运用有趣事例启动课堂,形式多样地开展教学活动

信息技术课堂很多时候以操作性的内容为主,技术讲解比较枯燥,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老师可以选取一些与学生相关的事例来使学生产生兴趣,学生有了兴趣,自然学习起来就比较有动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点的掌握水平,教师应当争取多选一些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锻炼,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

3.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1)注重课堂互动式教学。纵观当前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提问的情况较少,大部分学生担心自己提的问题被同学或老师嘲笑。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增强互动,课堂互动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氛围,而且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由此可见,老师在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时,不仅要做好备课工作,而且要注意对课堂氛围的调节,提高课堂的互动率。

一般来说,会有少部分学生过于胆怯,不敢自主提问,教师可以通过给予提问的学生适当的评价及鼓励,支持学生多提问,并及时称赞、表扬其勇气。

(2)适应学生,采取分层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由于计算机知识的参差不齐而导致的需求差异,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例如,设置零起点的补充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空余时间自行学习,通过在课余时间开放学校的电脑室,并派专门的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不同水平的学生。

4.完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体系是否合理、科学,对于教师衡量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应当包括对学生上课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实践训练情况、期考成绩水平等方面的衡量,总的来说分为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实际上,平时考核应当占总考核的百分之七十,平时考核中应以作业考核及实践训练考核为主。做好教学评价,其中应注重完善教师评价、自评、互评等评价方式。在教师评价中,教师要用欣赏、帮助、肯定的眼光去评价学生,要体现出教师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专业的技术知识储备。

其实,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将学生较好的作品展示出来,既可以作为榜样供其他同学参考,更可以激励学生进步,让学生更加专注地投身到学习之中。在学生自评和互评中,教师可使用控制软件及时地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也可利用辅助网站实现自评和互评。

三、小结

做好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反思工作,是教师不断发展自我、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良好的教学反思工作,可以有效地鞭策教师不断向前进步、发展,整理出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手段及方法,真正提高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智勇.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J].教学设计,2012(05):121―122.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范文3

关键词:教学反思;课程改革;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我市实施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多年。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和周围教师的反映来看,教师对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新课程理念缺乏经验。信息技术教师课堂实践成功与否,必然要反思。下面笔者根据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和自身教学实践谈谈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反思。

一、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批判性思维。教学反思主要指教师以自身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教学行为和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教学反思并不单纯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要成为优秀信息技术教师,除具备一定教学经验外,还要不断学习反思。

二、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的方法

1.对照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进行反思,处理好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和教材间的关系。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是国家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评价、考试的依据,也是新课程实施的保障。教材是由专家、编者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是教师授课的重要参考标准,是教学决策和教学设计的基础,领会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然后对教材进行合理优化重组。信息技术课程以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从而使学生形成解决实际问题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

2.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要反思自己所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是否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要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如:专题调查或网络主题探究就能使用WebQuest教学方法。教师根据主题,设计好WebQuest学案或下载WebQuest模板在相应部分填入自己设计的内容完成学案,学案放在服务器上利于学习。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疑点、难点并做示范或解答,提醒学生及时反馈小组任务,及时调整人员、资源、步骤,对小组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及时表扬。在合作、探索、分析、思考和体验中锻炼学生的智能。对任务驱动法要反思如何设计任务,任务设计要尽量体现不同层次,让各类学生既能“吃得了”又能“吃得饱”,让各层次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因此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

3.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要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自主性。上海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中的第二章是信息的获取,教材是从信息需求的确定、信息来源的确定、获取信息的方法、网络信息的检索与下载的信息价值的判断来组织的。从课程标准来看,这部分知识主要体现在获取信息的需求分析、途径、方法及信息的价值的判断等相关素养的形成。也是学生学习信息加工和信息资源管理的前提,是提升学生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基础。对此我们大胆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优化重组,把握好有效快速获取信息、信息评价这个重点,首先提出学生感兴趣的学习主题,如“萍乡旅游”,通过小组互助和协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家乡的相关信息,这时很多学生很快想到网络。但如何快速有效获取所需的信息呢?此时,教师自然抛出搜索引擎与主题目录,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到相关信息,随后信息资源的下载方法、信息资料的保存随之提出并解决。此时教师把信息的选择和评价穿插其中适当引导,那样目标就实现了,无形中也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4.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要求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注重单纯的终结性评价,又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例如八年级教材了解沙尘暴,我有意让学生参照信息技术评价平台自己设计自我评价量表,虽然是一种尝试,但可以让学生了解自我评价的体系、内容、指标,也可让学生回忆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不少学生将自己的反思日记写成电子作品。学生自我的动态评价,改变了以往盲目学习的状况,成为他们成长中的永久记录,学生养成了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习惯及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5.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要反思微机室的硬件设施完好的情况。信息技术课程是技术性非常强的课程,多数在机房上课。需要教师在上课前对机房中的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网络设备等设备调试好,确保正常上课,并要做好硬件应急处理预案。要在本学期初安装好必备的教学软件,确保教学正常运行。因此检查好机房硬件与软件,这也是信息技术教学非常关键的环节。

实际上,新课程带给我们的反思还有很多。反思使我们不断捕捉、总结教学中的灵感;反思使我们的教学生命如旭日东升,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定会迎来信息技术教学的又一个春天。

参考文献:

[1]徐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新课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能力,发展全面素质、个性和潜能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全凭一堂堂好课的不断点滴积累。好课是学科教学提升教学效率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科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物质基石和精神支柱,也是学科教学发展的生命源泉和灵魂。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如何充分的利用好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是值得我们教师进行反思。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进行教学研究,转变教育观念,采用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不断提高教学效率。首先教师自身方面需做的转变。

一、要转变教育观念

旧的教育观念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地位。在这样一种结构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要打破以前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树立育人的教学观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现代教育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要提高上机效率

上机是巩固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操作的重要一环,上机安排得当,则事半功倍。否则,45分钟的上机时间一会儿就过去了,学生提不出问题,教师轻轻松松,但效果很差。教师必须从这几个方面来提高上机效率。

1.合理安排上机时间

根据计算机学科的特点,让学生从学习的第一天开始就上机操作,上机课时占总课时的90%,同时将上机安排在理论课之后,使学生及时感受到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由操作促进理论的消化和巩固。

2.适量安排上机作业

提高上机效率的最佳方法就是布置一定的上机作业。教师上机计划安排得当,学生一次上机收获就很大;但大部分学生上机盲目,不知从哪里下手,他们不是通过上机促进理论的理解,反倒感到理论和实践不是一回事,上课都听得懂,操作怎么不行呢?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每次上机均安排适当的作业,并督促学生完成。减少盲目性,增强针对性,虽然学生的提问增多,教师工作量增大,但上机效果明显提高。

3.充分利用教学软件

计算机电子教室教学是普遍采用的方法,它具有很好的人机对话的功能,克服了学生多老师少,学员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的弊端;同时还具有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教师可以将基础较好的学生与基础较差的学生分成一组,小组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让小组合作学习带动整体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它还拥有视频播放和录制的功能,针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它可以通过动画的视频播放方式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要采用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由于受到课时少、内容多的限制,往往采用成人培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演示一部分,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来练习;教师再演示,学生再练习……这种枯燥的教法,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课堂上所学到的操作很容易忘记,时间久了学生便产生厌学心理,再加上所利用教学媒体有限,学生之间缺乏合作与交流。

1.游戏教学法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复杂,不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讲起来费时间,而学生也感觉枯燥无味。作为教师就应深钻教材、教法。把知识化繁为简,变成易接受、有滋味的游戏,让学生参与,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Photoshop中,根据所给图片完成图片的合成,利用小组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和不同小组之间的竞争比赛,在紧张而又快乐的氛围下完成学习。在学习Excel时候,安排学生完成“寻人”游戏,让他们根据所学的Excel筛选知识,利用给定的信息找到目标人物。又如根据现在的电视选秀节目,利用所学的Excel函数与公式计算,设计一个选拔最佳歌手游戏,让学生也当一回“评委”,完成知识的学习。

2.任务驱动教学法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范文5

一、了解学情、熟悉教材是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际情况,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各阶段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接受能力、学习态度、知识基础、理解能力、知识水平等因素考虑进去,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人。

其次,要熟悉教材。教师对教材的教学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旧知识的迁移程度、新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都要了如指掌,吃透知识在各单元、章节乃至整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教学工作开展起来教师才能胸有成竹,融会贯通教授相关知识技能,从而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二、提高教育者的素质,是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教师不但是课堂教学的总设计者,而且还是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道德素养、知识水平、业务能力,一言一行都将对教学产生巨大影响。具备现代教育观念、具有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和强烈的责任心,是教师能够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我们知道,一个具备现代教育观念、教学能力强、负责任的老师,会吸引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且学得轻松愉快;而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或教学能力差、责任心不强的老师,会直接导致学生产生畏学、厌学的心理。因此,现代教育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不仅要求我们教师要有较高的道德、思想、业务及工作素质,而且还要有较高的教育科研水平,要把课堂教学当一门科学艺术来研究。

三、有效选择各种教学方法,是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教师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我们要不断改进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以科学的学习方法。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听课效果,随时调整教学方法,注意过程的灵活性,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合理安排时间,精讲多练,重在实践,增大学生学习、实践的自由度,不放任自流,变教师的教为学生主动的学,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并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当。”恰当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改变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而且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只要我们能设计适合教材内容的“任务”,又能选择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就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学的有趣、学的有效。

四、合理创设教学情境,能提高小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信息技术学科以其强大的互动性强烈的吸引着学生,但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存在着一定的抽象性,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乐之者”,还需要我们的努力。在教学中创设适当有趣的情境,非常有助于形成一种融洽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使他们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大胆尝试,质疑探究,有效学习,从而迅速灵活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我们在教学情境的创设时,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基点,合理选择情境素材;要以激活知识、技能为支点,精心设计情境过程;要以积淀学生信息素养为重点作为创设情境的目标。例如,在文字处理教学时,我们首先通过科利华网络教室软件在学生屏幕上展示事先准备好的“电子报”,由于版面设计独特、新颖,文字、插图、背景非常漂亮,学生被深深吸引住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趁机插入:“同学们,这些电子作品都是我校学生通过电脑做出来的。做出它们其实并不难,只要你们认真学习,你们也能做出漂亮的电子报。”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于是我们就抓住学生的这种强烈的求知欲,顺理成章地开展新课教学活动,并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己练习制作贺卡、专题报刊等。当学生真正进入主体角色后,他们所爆发出来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潜能是难以估量的,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绘画、审美、文采等才能,制作出了非常精美的作品。

五、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能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谐的师生关系,它制约着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影响着教育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在和谐的、良好的心理情境中获得共同的积极发展。课堂上教师应该善于将深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善于设身处地地体会学生的需要,善于让学生谈自己的苦恼、忧虑和渴望,并逐步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样,学生就会对老师拥有高度的认同,并且会因“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真正用心投入信息技术学科学习。

六、及时、合理评价,能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给予学生所完成任务及时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在相互的交流与评价中锻炼了能力,弥补不足,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范文6

一、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优势作用

1.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当前是信息社会,因此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接触较多的信息,使学生不是读死书、死读书。信息技术手段恰好具备大容量展示、多样在呈现、视听效果震撼等功能。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如生物教师在传授《癌症》时,可以把有关癌症的大量图片、动画、电影等材料整合在同一个课件中,课上利用CAI课件演示,使学生从不同侧面接触癌症的相关内容,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节课,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了合理膳食、适当锻炼、科学防治,真所谓受益终生。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须学会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课题相关信息,提出相关问题,教给学生分析、思考、总结归纳,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例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学生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课件,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改变物距、调整光屏位置,观察成像特点,总结成像规律。这个实验探究活动可以不在实验室里进行,克服了实验室不能随时随地做实验的弊端。让学生分组探究,对比数据进行分析,探讨结论的科学性、准确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3.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理科学科特点是微观现象、抽象事物多,采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把微观知识宏观化,抽象知识直观化。宏观化、直观化教学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如:物理学中分子运动是微观的现象,通过CAI课件制成放大近万倍的运动规律课件,方便学生观察,不仅调动积极性,更能有效解释事物的规律;在数学教学中,几何教学中往往涉及动点、动线、动面问题,利用多媒体课件能有效解决这些教学难点,把抽象知识、平面知识直观化、立体化,增强空间效果,有效破解教学难点,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率。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科学合理运用,避免资源浪费

整合不是简单的叠加,更不是完全取代,而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融合,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我们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要恰到好处。不能为了用设备而用设备,要为了出效果而用,为了解决教学难点而用,为突出学科特点、知识特点而用,避免资源的浪费。另外,在信息整合过程中,占用了师生大量的课外时间,如果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就不如常规教学好,整合是为了优化,使教学更科学、更合理。

2.符合科学规律,避免知识误导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课程教学,不能脱离教学实际以及事物发展规律,脱离了这个轨道,整合就失去了现实的意义。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首先应尊重知识的准确性、科学性,再完美、再优秀的课件都必须以此为前提,所以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教学软件时,不是单纯地想到信息技术,还要与学科资源有机结合,制作符合科学规律的教学课件,制作用其他方法做不到还能解决问题的资源。

3.合理开发利用,避免时间浪费

上一篇给妈妈洗脚

下一篇班级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