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追逐时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追逐时间范文1
《中国古桥结构考察》缘起于32年前孔庆普与中国桥梁泰斗茅以升的一次谈话。1982年6月24日,孔庆普向茅以升汇报卢沟桥修复工程情况。茅以升对孔庆普说:“你考察、拆除了那么多古桥,你有资格写古桥建造技术方面的书,你就写吧,非你莫属!”这一年,茅以升已是86岁高龄,孔庆普54岁,正值壮年。从那时开始,孔庆普便决心梳理我国古桥建造技术方面的内容并记录下来。1997年底,69岁的孔庆普退休后,先是编写了《中国古桥结构考察》,然后又著述了《北京的城楼与牌楼结构考察》。今年,这两本书同时出版,孔庆普先生也已经86岁了。
1950年,22岁的孔庆普在北京市建设局工作。那一年4月,北京市建设局遵照市政府决定,将城墙和城墙上建筑物,以及跨街牌楼、门楼等古代建筑纳入市政设施管理。1951年春节过后,孔庆普拟定了城墙、城门、牌楼和门楼调查计划,报请局长批准。3月中旬,建设局组成三个“城楼调查小组”,由孔庆普统一指挥。从1951年到1952年,孔庆普主持了包括东直门、阜成门、安定门城楼以及安定门、德胜门和东便门箭楼的修缮工程,并在修缮前后为这些城门楼拍照。1952年初,孔庆普又遵照最新指示,主持分批分期拆除城墙、城楼、箭楼、牌楼、门楼的工作。所有古建筑拆除前都进行了拍照,拆除过程中进行结构考察。
孔庆普既是城墙、城门等古建筑的修缮者,同时也是拆除者,这让他百感交集。他说:“修缮城楼的时候,每完成一项工程,站在城楼上,格外高兴,无比地轻松愉快,那是一种极其美好的享受。此种‘享受’,别人是感受不到的。而拆除城楼的时候,又是另外一种感受,痛心啊!落泪啊!”孔庆普还记得,在拆除阜成门的时候,时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单士元来到拆除现场,对着城楼深深地鞠了一躬,一句话没说就走了。当年在考察城楼时,孔庆普曾经把自己做的记录资料送给单士元一份。后来孔庆普的资料遗失了,单士元得知后,将孔庆普送给他的资料全部送还。
1951年春,孔庆普被北京市建设局任命为北京桥梁全面调查负责人及河流水文地质勘查组负责人。整个调查过程分为查阅历史档案,访问座谈及实地调查三个阶段。历时三个月的桥梁调查成果卓著:共调查各种市政设施桥梁193座,其中古代桥梁135座,占全部市政桥梁七成左右。今天,北京还很多带有“桥”字的地名,大多都因为当年那里的桥而命名。
茅以升的女儿茅玉麟也来到了活动现场。茅以升基金会在2008年成立了中国古桥研究会,六年多来一直做一些中国古桥研究方面的工作,孔庆普作为古桥研究会的顾问,也积极为古桥的研究和保护出谋划策。
嘉宾祝勇是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也是知名的文史作者与纪录片导演。他曾写过一本有关北京的书,里面使用了很多外国摄影师拍摄的北京老照片。他认为孔老先生在书中提供的测量数据,比照片更能够真实地还原北京城的空间样貌,为图史互证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武汉大学的历史学博士刘文祥出生于1989年,年龄与孔庆普几乎相差一个甲子。他与在场的来宾和听众分享了来自一个年轻人的观点。他认为这本书是珍贵的历史记录,并且对于像他这样喜爱古建筑的年轻人也十分有价值。
刘文祥说:“我了解到,今天在中国,不管是城市也好,农村也好,有很多像我这个年纪,甚至比我还小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中国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关注古建筑。而且,已经有很多年轻人组织起来,成立一些保护古建筑的团体。我有一群朋友,他们在福州就成立了这样的团体,走街串巷寻访福州的老建筑,并且搜集了大量资料,传到网上去,做一些有关古建筑方面的宣传。”刘文祥也曾拍摄过一部关于武汉古建筑的纪录片,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些留存在城市里的古老文化遗产。
福建泉州洛阳桥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郊的洛阳江上,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建桥工程历时七年,耗银一千四百万两。
河北赵州桥
赵州桥又叫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河上。赵州桥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雄伟的石拱桥。
北京卢沟桥
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郊的永定河上,始建于金朝,清康熙时期重建。卢沟桥以其精美的石刻艺术享誉于世。1937年在此发生,卢沟桥因此成为有历史意义的纪念性建筑物。
追逐时间范文2
【关键词】高层建筑;外墙饰面砖;防坠落;施工方案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high-level,multi-storey buildings. In the wall body structure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China has ordered the limits the use of external wall tile, require the construction units touse paint for decoration on the wall, but many with construction party in order to pursue the beautiful, stilluse the brick construction. But when the building is put into use, often because the tiles falling caused casualties.How to avoid this accident? The high-rise buildingexternal wall tile falling proof construction schemes are analyz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echnical personnel.
[keyword] tall building; exterior wall tile; fall prevention;construction scheme
中图分类号:TU74
一、引言
在高层建筑外墙体结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施工人员没有对基层进行处理或者面砖铺贴不当,导致外墙面砖以及墙面基层一起坠落,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为了避免这一事件的发生,我们需要在高层建筑外墙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加以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墙面基层进行处理,并采用合理的铺贴方法,以此保证面砖的铺贴质量,避免面砖坠落的现象发生。以下检验阐述了面砖铺贴的整个施工流程,以期为技术人员提供参考性依据。
二、高层建筑中外墙面砖的施工工艺
在高层建筑外墙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注意的是按照其工艺流程进行施工,以此保证面砖的铺贴质量,其主要步骤有:1)在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对墙面基层进行彻底处理,使其表面的浮灰与杂物彻底清理干净;2)在干净的外墙面上涂抹一层界面剂,从而起到粘接作用;3)在涂油界面剂的墙面上进行抹灰,并超平层,使其厚度均匀一致;4)等到墙面的抹灰层干之后,再根据要求在墙面上弹出横纵线,以保证后期面砖的铺贴质量与美观程度;5)在铺贴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将面砖放到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样才能够保证其粘贴效果,再根据弹出的横纵线从上至下依次铺贴;6)面砖铺贴完毕之后,施工人员还需要进行勾缝处理,再使用棉布清理干净;7)由施工单位或者监理人员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的检查,如果其中出现有缺陷的地方必须要及时对其修补,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到以下几点:
1墙面基层处理的注意事项
首先,在对外墙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保证其垂直度与平整度均达到设计的要求,将墙面凸出的部分凿平,凹进的地方需要采用水泥砂浆进行修补。如果垂直度或者平整度的偏差相对比较大,或大于30mm,那么施工人员需要采用钉钢丝网对其进行修补,以保证墙面达到设计的要求。
其次,在进行抹灰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将墙面或者混凝土表面存在的灰尘等彻底清除,在一些不同的界面处,施工人员需要采用牛眼钢丝网进行施工,其射钉的宽度应该为300mm左右。
再次,在混凝土墙面若是采用钢模板施工,那么施工人员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将混凝土表面凿毛,然后在采用钢丝刷对其刷一遍,最后在对其进行浇水湿润或者是涂刷界面剂,以此来提高墙面的粘接度。
最后,建筑的外墙角纵向位置悬挂一根钢丝垂线,横向则需要窗盘线拉统长线来控制,其中上下砂浆塌饼的间距应该控制在1500mm左右。
2涂刷界面剂的注意事项
施工人员在涂刷界面剂之前,需要按照相关要求制配界面剂,要求其水灰比为1:4,并将其搅拌均匀,呈糊状即可,搅拌完成之后应放置5~10分钟。此时的界面剂就会更加粘稠,需要再在其中掺入水并搅拌均匀,并将其涂抹到外墙的级层面上,等到初干之后在涂抹一层水泥砂浆。在整个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注意的是,调制好的界面剂必须要在5~6小时室内使用完,如果没有用完的,必须弃之不用。
3 基层抹灰
界面剂涂抹10~20min后,按要求分层分遍抹底层砂浆,底层第一遍砂浆厚度以5mm为宜,抹后用木蟹搓平,隔天浇水养护,待第一遍六~七成干时,即可抹第二遍,厚度约为7~10mm,随即用木长尺刮平,木蟹搓毛,隔天浇水养护。若需粉第三遍时,方法同第二遍,直到把底层砂浆粉刷平整。
4 弹线排砖
在基层抹灰面上,先弹出垂直、水平控制线,再根据面砖的规格尺寸、排列图,弹出面砖控制线。
(1)排砖要求:根据面砖排列图要求,水平、垂直缝宽分别控制在5~9mm和3~5mm。水平缝、窗台面一般在同一水平线上,并按照图纸要求留设分仓缝。墙面阴、阳角处第一块必须为整砖,如排砖不巧时,面砖容许切割,放在窗洞口两边,但切割后的面砖长度要求不小于45mm,窗洞两边不严格要求对称。试排成功后,在基层抹灰上弹出每块砖纵、横分格线,保证墙面砖粘贴后灰缝横平竖直。
(2)安装塑钢窗、留置滴水线。面砖试排完成后,根据弹线,安装外墙塑钢窗。窗四周必须砂浆嵌实,并在窗下口做一个小圆角(坡度2.5%)。突出墙面的窗台,需注意不要留置朝天缝,底面面砖要在外端向内一砖宽处留置滴水线(为15mm×15mm见方凹槽)。
5 浸砖
面砖吸水率应符合标准,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并隔夜用水浸泡不小于2h,晾干后(外干内湿)才能使用。
6 粘贴
粘贴面砖时砂浆应饱满,并应一次成活,不宜多敲、移动,尤其砂浆收水后不能再纠偏挪动。粘贴面砖的砂浆宜采用1∶0.2∶2的混合砂浆(或用粘结剂),厚度7~10mm。粘贴用水泥的安定性、强度须经复试合格。粘贴时,先将面砖背面满批砂浆,根据面砖控制线贴到墙面,用小铲把轻轻敲击,使之与基层粘接牢固,并用靠尺将面砖在垂直及水平方向随时找平找方。同时,对留设有分仓缝的部分,必须使缝断至结构面层为止。
7 勾缝
用1∶1水泥砂浆进行面砖勾缝,分两次进行,头一遍勾缝厚度7mm,第二遍按设计要求的色彩,配置彩色水泥砂浆勾成凹缝,凹进面砖深度约为3mm。
8 清理
面砖勾缝后,用废旧毛巾或棉纱将面砖表面擦洗干净,以免影响面砖的整体清洁、美观。
9 检查、修补
面砖铺贴好并待砂浆收干后,在降、拆脚手架之前,应对面砖逐块进行敲击检查,如发现起壳,应及时进行处理,不留隐患。
三、小结
通过以上工艺措施施工的高层建筑,面砖铺贴质量都能得到保证,获得较好的效果,至今尚未发现面砖或连同基层一起坠落的现象。
参考文献
追逐时间范文3
【关键词】自主探究性学习;已有经验;简约求实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现在所讲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指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这种学习方式强调的是主动参与,关注的是应该信任学生、肯定学生,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让学生自主寻找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思路,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本文试以《圆的面积》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中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通过剪、拼的方法,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来推导它的面积公式的。在实践教学中,教者往往会抛出这些常规问题:
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它们的面积公式分别是什么?分别怎样推导出来的?
以上这些图形都是通过剪、拼等方式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进行推导计算公式的。那么圆是否也可以通过剪、拼等这样的方式把它转化成熟悉的平面图形,而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接下来就是要学生将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近似的长方形,再接下来就是按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S=πr2。
可当我们执教者进行这些环节的教学时,真实的教学情况总是老师对学生缺乏信任,能自己通过努力探究得出结论的学生还是比较少,很多的学生还是在被老师牵着思维跟着在走。学生丝毫没有独立性、主动性,因而根本谈不上学生自主探究。所以就产生了这些疑问:
1.如果课前不安排学生自学,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图形圆,可以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更想不到由“圆”变“方”、化“曲”为“直”的方法。
2.如果让学生自学,学生势必会受书本与学具的影响,学生的思维常常会固定在将圆转换成近似的长方形,体现不出自主探究性学习的任何优势。
3.当然,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把所有时间都放到自主探究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上,也会造成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不了教学任务。
那么,围绕“圆的面积”究竟怎样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怎样让学生想到把图形圆,可以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怎样让学生体验到自主探究的乐趣,又能体现课堂教学简约问题?当笔者我又一次遇到这一内容,不由地想起无锡一位老师曾经的想法,开辟课外实践阵地,进行“圆的面积”自主探究性教学。我们不妨一试。
1.教学“圆的认识”后,笔者给学生留了一份实践作业:画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圆,你能将它平均分成几份呢?把每一份剪下来。第二天在学习小组中交流你的做法和想法。
2.第二天与学生交流家庭作业情况,发现如下情况:
①学生将图形圆,平均分成4份、8份的比较多。4等份的同学有采用对折的方法,也有采用在圆内画两条垂直的直径的方法。8等份的同学基本采用对折的方法。
②有一名学生将图形圆,平均分成了36份。他说:“我在量角器上刻度线的启发下,先将半个圆分别平均分成18份,最后就把整个圆分成了36等份。”
③有一名学生将图形圆,平均分成了9份。他说:“我在做这个作业时,教中学数学的老爸看见了,老爸说:‘将圆平均分成4份、8份、16份太简单,如果能平均分成5份、6份、9份那才了不起’。老爸可是给我出了难题,我想破了头也没做出来,后来还是老爸帮我解了围。只要用360°除以平均分的份数,就得到每个角的度数,然后在圆内画一条半径,按照刚才的角度画出其他的半径就行了。”
……
家长的参与使本次课外实践作业增色不少,学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使作业的效能最大化。于是笔者趁热打铁,布置第二次作业:听了同学们等分圆的方法,相信你会有更多的启发,你愿意改进吗?画一个直径为16厘米的圆,将它平均分成若干份,把每一份剪下来,并把它们拼成其他图形。
几天后,正式步入“圆的面积”教学。可想而知,当笔者提出那个常规问题后,学生的学习状态顺应自然,水到渠成,笔者再也没有了“学生怎么能想到把圆变成近似的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的尴尬,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学生也运用多种途径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
笔者对这个课外实践作业的设计其实是对“圆的面积”一课教学的预设与铺垫。但通过这具体的做法,笔者对数学课堂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有了新的思考:
一、自主探究――充分“相信”学生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于:教师在课堂的突出地位将学生的主体角色取而代之,学生在“言听计从”中被动学习,因而,学生的思维长期停留于模仿和机械记忆,其发展空间也随之受到约束。可见,要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究,教师首先要“让位”,教师应给学生多一点的思维空间和活动余地,凡是学生能探究得出的决不取而代之;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急于求成。给学生一个发展的平台,给学生多一点表现的机会,给学生多一点自主探究的喜悦。以《圆的面积》的教学为例,教学时,教师作为引导者只是给学生指明了探究的方向,而把探究的过程留给学生。学生则借助已有知识,在已经学过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公式推导的基础上,通过剪拼,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近似的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思考、探索,从中发现,体验算式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S=πr2。在整个推导过程中,充分“相信”学生,学生始终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学习讨论,共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渗透了极限思想,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较好的发展。通过这样一个探索的学习过程,学生找到了“圆的面积”的公式,也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理过程,而这一过程也正是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自主探究――基于已有“经验”
笔者一直想,为什么一开始在课堂上教师提出“圆可以转化成哪些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问题,学生表现出束手无策与茫然,除了时间不够外,还在于已有的基本经验不足,没有由“圆”变“方”、化“曲”为“直”的经验。学生怎么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突然想到呢?把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本身是人类长期实践反复操作总结出的经验,现在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想到这一方法,无疑是牵强的,所以很多老师采用了课前预习或教师当场提醒。于是,笔者认为,进行“自主探究活动”时,设置的问题应该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对学生所具有的经验与能力进行透彻分析,对自主探究的的情景进行预设,否则“自主探究活动”只能成为一纸空文。如果学生已有的基本经验储备不足,那么教师就要运用智慧,帮助学生建立已有经验与探索活动的纽带。比如,笔者设置的课外实践作业,就是有意铺设了通向“寻找圆面积公式”的探索之路。学生在操作活动中,通过剪,找到了一些等分圆的方法,明确了半径在等分圆中的作用;通过拼,感受到了由“圆”变“方”、化“曲”为“直”的奇妙过程,在课外实践作业交流中,教师没有点破内在“玄机”,但学生的已有经验储备在逐渐丰富。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探索精神。
三、自主探究――追求简约求实
新课程改革使数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喜可贺。然而,现在的课堂似乎又走进了一个新的误区:教师津津乐道于教学过程的精雕细刻,这样的课堂实际上成了老师表演、出彩的舞台,教师满足于做一个“工笔画师”,拘小节而失大气。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无法真正彻底发挥,“枝繁叶茂”却不见树干,数学课很难找到原汁原味的学科特有的“数学味”。
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圆的面积》一课的教学,笔者没有局限书本上现成的方法,而是对教材作了大胆的处理,突出了“圆的面积”公式的探索与推导,为学生搭建了自由探究的平台,给学生充足的探索时空,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去思考问题,让学生操作、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发现,从而从不同的角度推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多向性,又使学生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有效地渗透了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从中体会到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思,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等等这些,就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还原“真正”的数学课堂。才会有浴火重生之后的豁然开朗之感,才会有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叹:数学其实很有趣,课堂原来很简单。
我们清楚地看到,这种自主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改变了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形成了生动、活泼、创造性学习的新局面。让学生能说的说能做的做,能想的想能演的演,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快乐。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会促使每个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维活动,从而使探究的成果更完善,更具有价值。
总而言之,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不是孤立的,它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结合学生的动手实践等。而作为教师,应激励学生探究,引导学生探究,参与学生探究,并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及时评价,这样教师的“主导”才是为学生的探究服务的,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活力和惊喜的。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设计网:张彪,沈晓东.《一项连续性的探究作业》.2007.
[2]无锡新区教育网:钱科英.《探究:一项连续性的作业》
[3]黄吉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初探》
[4]王闻捷.《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
[5]刘芬.《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6]吴康宁.谁是“迫害者”―儿童“受逼”学习的成因追询.《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
[7]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出版社,2002.
[8]余文森.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育研究》.2004.11
[9]平雅琴.浅谈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0
【作者简介】
追逐时间范文4
关键词:矢状位椎体;损伤范围;胸腰椎骨折;后路前中柱;重建手术
脊柱胸腰段因其独特的解剖结构与生物力学特点,成为最易发生骨折的脊柱部位,且骨伤伤情多较重,其中约60%~80%为爆裂性骨折,爆裂性骨折中又有30%~60%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治疗难度与风险较高[1]。重建手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主要术式之一,但医学界关于前、后路两种手术术式指征的选择仍存在诸多争议。矢状位椎体损伤范围是评估骨折伤情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手术术式的选择,本次研究就其对后路前中柱重建手术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2008年4月~2012年7月因胸腰椎骨折脱位,至我院接受后路前中柱重建手术治疗患者140例,其中男111例,女29例,年龄23~63岁,平均(45.2±5.1)岁。神经功能Frankel标准分级:A级22例、B级30例、C级37例、D44例、E7例。纳入标准:①爆裂性骨折;②CT/MRI 证实骨折周围有神经损伤,伴有神经功能损伤症状,如腰痛与活动受限,下肢肌力伴有不同程度减退;③临床资料均完整;④均可获得随访。排除标准:①有既往脊椎病变与手术者;②TLiss评分≤4分。据CT/MRI提示矢状位椎体损伤范围将患者分为A组51例,单纯性终板损伤,B组55例,终板损伤伴椎体部位爆裂,矢状椎体损伤0.05)。
1.2方法 全身麻醉,患者取俯卧位,腰背后正中入路。据MRI/CT 诊断结果明确手术路径,标记暴露范围,常规消毒皮肤准备,切口入路,剥离椎旁肌肉等组织,明确骨折致伤椎体上下邻椎,于受伤椎体双侧上关节突基底部入钉。
选择型号合适的纵杆,据生理屈曲度进行预处理,配制钉棒,撑开、临时固定伤椎,给予椎管减压,切除受伤椎体单侧椎板,清除骨性占位,对脊髓与神经根给予保护处理,采用直角凿推顶复位,处理较大骨折快,清理相邻椎体终板软骨,透视骨折临时复位情况,清除爆裂伤椎及其终板,取骼骨块或钛网置入填充,部分患者需处理上下椎间盘,取钛网或肋骨植骨,以加压器加压,使填充物充分纳入,安装横连杆,再次透视检查复位情况,彻底清除血块,清点器械,安置引流管,逐层缝合。
患者术后取仰卧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配合脱水等治疗2~3 d,48 h监护,观察记录引流情况,量与性质,及时拔除引流管。术后2 d可开展康复性训练,如肺功能锻炼、下肢功能锻炼,2 w可开展背肌训练,10~14 d可在护具或搀扶下下床活动,佩戴3个月左右护具而后给予腰围保护。
1.3观察指标 ①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中并发症;②术后:伤口引流量、早期并发症;③其它指标:Frankel分级与cobb's角变化,远期并发症。
1.4统计学处理 资料数据均应用SPSS 18.0软件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数(n)与率(%)表示计数资料,P
2结果
2.1手术情况 B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输血量分别为(155±15)min、(718±189)ml、(240±225)mL高于A组(135±10)min、(513±111)mL、(115±100)ml,C组(254±44)min、(2200±557)mL、(928±190)ml高于B组,B、C两组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47±110)mL、(237±118)mL高于A组(158±107)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解剖结构变化 A组:术后与去腰围时前缘高度比值(95.2±3.5)%、(98.1±4.44)%,椎管容积(98.1±4.3)%、(98.4±1.1)%,Cobb角(2.1±3.4)°、(2.1±2.6)°;B组:术后与去腰围时前缘高度比值(95.0±4.9)%、(98.0±6.20)%,椎管容积(98.3±4.5)%、(98.4±1.5)%,Cobb角(2.0±3.1)°、(2.3±2.7)°;C组:术后与去腰围时前缘高度比值(95.6±6.4)%、(98.0±6.2)%,椎管容积(98.4±3.5)%、(98.1±2.9)%,Cobb角(2.3±2.8)°、(3.4±2.8)°。三组术后与去腰围时,前缘高度比值、椎管容积、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Frankel分级改善与并发症情况 B、C三组Frankel等级累计增加级数分别为35、39、23级,固定物松动断裂率分别为1.96%、0.00%、0.00%,腰部受限率分别为5.88%、12.73%、11.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下肢活动能力减退率58、82%高于A组19.61%、B组2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后路前中柱重建治疗胸腰椎骨折技术已基本成熟,采用物理重建方法恢复椎管容积,解除椎管对神经的压迫、挽救骨髓,维持脊椎及其周围组织稳定性[2]。本次研究中A、B、C三组解剖结构均恢复至理想水平,Frankel等级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且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前中路重建术恢复解剖结构与避免神经功能损伤效果与矢状面损伤程度无关,技术适应证较广。
值得注意的是,矢状面损伤程度越重,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术中出血量、总输血量水平越高,这可能与三组手术操作内容不同有关。矢状面损伤程度直接影响累及神经系统范围、清除与需保护范围、植入骨大小、手术时间长短,决定手术风险与难度。故,临床上,矢状面损伤程度越高,开展后路前中柱风险越大,对患者耐受要求越高。
C组术后下肢活动能力减退率最高,主要可能原因有3:①术前伤情最重,除主要受累椎体外,其它椎体也可能压迫周围神经;②内固定仅可起到暂时性替代作用,骨重建空间越大,骨愈合越容易受到其它因素影响,内固定与周围骨质融合难度也越高,骨愈合不佳影响内固定物稳定性,增加周围神经受压迫风险;③后期恢复时间长,加之患者过于担忧,康复锻炼不及时[3]。
综上所述:后路前中柱重建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适应证较广,有助于椎体恢复正常解剖结构,可有效保护椎体周围神经功能,但矢状位椎体损伤范围越大,手术风险越高,术后发生下肢活动能力减退可能性越大,医师应酌情考虑应用该术式,护士也应调整护理重点。
参考文献:
[1]刘建伟,安洪,肖奇,等.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前路Z-plate和U-front内固定的对比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创伤杂志,2011,9(26):772-774.
追逐时间范文5
关键词:高处坠落管理不到位环境不安全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因高处坠落而死亡的人数,在生产事故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同样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由于事故发生频率高,死亡率大,因而高处坠落事故曾被列为建筑施工四大伤害之首,约占全部事故的60%以上。因此,研究建筑施工高处的特点,分析事故成因,寻找事故发生规律,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极为紧迫的。
一、高处坠落事故的特点:
根据全国近几年所发生事故的主体看,往往由于不懂操作技术而造成事故的比例较小,仅占事故总数的6.4%;而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以及由于未使用或未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而造成事故的,占事故总数的68.2%。从发生事故的主体的年龄来看,23~45周岁的人居多,约占全部事故的70%以上。
从发生事故的客体看,主要是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好,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检查流于形式,劳动组织不合理,安全教育不到位,施工现场缺乏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与生产秩序。
从发生事故的结果看,凡作业离地面越高,冲击力越大,伤害程度也越大。但也得注意亚高处坠落的预防。
从发生事故的类型看,高处坠落事故最易在建筑安装登高架设作业过程中与脚手架、吊篮处、使用梯子登高作业时以及悬空高处作业时发生。其次在“四口五临边”处,轻型屋面处坠落。尚有在拆除工程时和其他作业时发生坠落事故。
二、高处坠落事故成因
任何事故的原因都可从人、物、方法、管理、环境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高处坠落事故成因分析也不例外。
1、人的不安全行为:
(1)人作业者本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病等妨碍高处作业的疾病或生理缺陷。
(2)作业者本身处于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反应迟缓,懒于思考,动作失误增多,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3)作业者生理或心理上过度疲劳,使之注意力分散,反应迟缓,动作失误或思维判断失误增多,导致事故发生。
(4)作业者习惯性违章行为。如酒后作业,乘吊篮上下,或在无可靠防护措施的轻型屋面上行走。
(5)作业者对安全操作技术不掌握。如悬空作业时未系或未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带挂钩未挂在牢固的挂钩地方。
(6)缺乏劳动危险性认识。表现为对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认识不足,在思想上存在各种糊涂观念,如“飞鸟拉粪,哪会落在我头上”、“常在河边走,哪会不湿脚”等,都将增加不安全因素,导致事故发生。在行动上表现为坐在栏杆或脚手架上休息、打闹。
(7)操作时弯腰、转身时不慎碰撞杆件等,使身体失去平衡。
(8)走动时不慎踩空或脚底打滑。
2、物的不安全状态:
(1)脚手板漏铺或有探头板或铺设不平稳。
(2)材料有缺陷。如竹杆使用青嫩、枯黄、黑斑、虫蛀以及裂纹贯通二节以上的毛竹。
木杆使用易腐蚀易折裂以及枯节、中心眼的木杆,钢管与扣件不符合要求。
(3)安全设施失效或不齐全。如人字梯无防滑、防陷措施,无保险链。
(4)脚手架架设不规范。如未绑扎防护栏杆或防护栏杆损坏,操作层下面未铺设安全防护层。
(5)个人防护用品本身有缺陷。如使用三无产品或已老化的产品。
(6)材料堆放过多造成脚手架超载断裂。
(7)安全网损坏或间距过大、宽度不足或未设安全网。
(8)“四洞口五临边”无防护设施或安全设施不牢固、或已损坏未及时处理。
(9)屋面坡度超过25°,无防滑措施。
3、方法不合适:
(1)行走或移动不小心,走动时踩空、脚底打滑或被绊倒,跌倒。
(2)用力过猛,身体失去平衡。
(3)登高作业前,未检查脚踏物是否安全可靠。
4、管理的不到位:
(1)脚手架搭设方案指导性不强。
(2)劳动组织不合理。如安排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等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进行高处作业。未根据季节变化,及时调整作息时间。
(3)安全教育不到位。如从事高空作业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或未对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态度教育,使他们对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认识不足。
(4)安全检查不仔细,流于形式。脚手架安装完毕后,未经验收或草草验收了事在使用前未对作业环境进行检查。
5、环境的不符合:
(1)大风、大雨、大雪等恶劣天气事露天主空作业。
(2)在照明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从事夜间悬空作业。
三、高空坠落事故预防
1. 控制人的因素,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经常对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一旦发现有不安全行为,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心理压力,或调离岗位:禁止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等妨碍高处作业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应当定期给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进行体格检查,发现有妨碍高处作业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应当调离岗位。
除应当加强对高处作业人员安全态度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身防护能力,减少作业风险。
运用行为科学理论对违章行为进行纠正,对遵章守纪行为进行强化,从而提高他们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领导应当主动关心职工的生活、工作思想情况,及时了解他们各自的需要,排除干扰安全生产的生理疲劳及心理疲劳因素,特别要做好五种人(不懂技术的粗鲁人、盲目蛮干的野蛮人、结婚前后的幸福人、探亲归来的疲劳人,家庭纠纷的烦恼人)的安全防范措施。
组织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对有关规程、标准进行学习。
寻找事故发生规律,做好高处作业人员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的安全防护工作或将其调离岗位。
2.控制物的因素、减少物的不安全状态
把好材料关,施工中所搭设的脚手架必须坚固、可靠,满足有关规定的要求。
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设置安全网,安全网必须经过试验,以100kg重的沙袋从10m高处抛下,沙袋落网后安全网的网绳、边绳和系绳均不断,方为合格。
坚持“四口五临边”防护措施。
悬空作业人员或具有危险性的高处作业应挂好安全带。安全三宝必须三证齐全。
3.控制操作方法因素,防止违章行为为预防坠落事故,首先应尽量避免采用高处作业的方式,其次对不属于高处作业的工程,也应注意采取相应的措施。
加强对脚手架搭设方案的审核、审批工作与脚手架搭设后检查验收工作。
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禁止穿高跟鞋、硬底鞋、拖鞋等易滑鞋上岗或酒后作业。
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注意身体重心,注意用力方法,防止身体重心超出支承面而发生事故。
4.控制组织管理因素,避免违章指挥
严格高处作业检查、教育制度,坚持“四勤”即勤教育、勤检查、勤深入作业现场进行指导、勤发动群众提合理化建议;查身边事故隐患,实现“三不伤害”即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的目的。
控制有妨碍高处作业的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进行高处作业。应当及时根据季节变化,调整作息时间,防止高处作业人员产生过度生理疲劳。
强化安全责任制落实,对安全生产工作业绩与年终分配考核结果联系在一起,提高他们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有关规定,应当为高处作业人员参加社会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尽量减少作业风险。
5.控制环境因素,改良作业环境
禁止在大雨、大雪及六级以上强风天等恶劣天气从事露天悬空作业。大雪、大雨、六级以上强风天之后,应当对脚手架进行认真检查和清理。
追逐时间范文6
关键词:水坠砂法;地基施工;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水坠砂法一般也被称为“撼砂”,是沙地区域对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的一种方法,水坠砂法是建于沙漠地区或者沙地的低层或多层建筑物室内外回填土、地基处理等的适合于自然条件的一种地基处理技术,它可以有效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并且有着成本低、效益高、工艺简单、安全、环保、无污染的优点,而且这种技术受天气因素影响小,容易掌握,所以它在沙地区域的建筑工程中受到广泛的应用,下面笔者就对这种技术进行一下简单的分析。
一 水坠砂法的施工工艺原理
砂垫层或者沙土地基,在进行土方回填时,在每次虚铺一定厚度以后,对地基进行围堰放水,然后采用机械碾压或者震动夯实的方法,将砂土进行平整夯实,待砂基的顶面没有多余水或无明水以后对砂基进行取样干密度检测,然后进行压实度以及固体体积率的计算,如果压实度不符合设计要求,要对该处地基进行重新水坠碾压,一直到地基压实度合格,方可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我们就把这种施工工艺形象的称之为水坠砂法。
二 水坠砂地基施工的准备工作
(一)主要材料以及机具
1. 主要材料
水坠砂地基施工所用的材料为风积沙,风积沙中不得夹杂有植物、树根以及粘土等杂物。水源可直接使用城市管网中的自来水或者井水。
2. 主要机具
水坠砂法地基处理所用到的设备机具有履带式铲运机、履带式推土机、装载机、水泵、水带、振动式压路机、振动器以及铁锹等。
(二)作业条件
1.回填的风积沙中应经过筛选,不得夹杂各类粘土、植被、树根等杂质,以及其他的有机物等物质,必须保证回填的风积沙的纯净,含泥量应控制在5%以内。
2.回填时必须分层进行,不得把杂土和风积沙混合回填,而且也不得分层间隔回填。
3. 在回填风积沙前,应对施工班组以及相关施工人员进行书面或者口头的技术及安全较低,要根据图纸中的设计断面,进行分层回填,逐层压实,分层厚度必须按设计要求划分,在任何情况下,回填厚度不得大于30cm。
4. 回填料的水头高度要始终保持在10cm以上。
三 施工工艺流程以及要点
(一)房心及肥槽清理平整――摊铺填料围堰――布管放水――振捣碾压――取样――干密度检测。
(二)水坠砂地基施工方法可以分为水坠配合震动压路机碾压以及水坠配合推动剂碾压两种,这两种方法工艺相同。
(三)填料配送:装载机或者推土机可在附近基坑或者制定采砂点进行取砂,然后推运到需要填方的位置进行回填。
(四)填料摊铺:待填料推运到回填位置时,直接使用推土机或装载机进行回填整平,为避免扰动以压实的回填层,可采用人工平整的方法,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严格控制回填厚度,不得超过30cm。
(五)填料围堰:回填、平整后的基坑可以分段设置围堰,如果基坑较小,可以不进行分段,如果大时,相关技术人员可根据基坑的形状以及面积进行围堰分段,一般情况下,围堰分段一般控制在长度30m,宽度15m左右,能够获得较高的功效,围堰高度不宜低于30cm,宽度也不应小于30cm,围堰材料也可直接使用风积沙填料。
(六)布管放水:待围堰设置完毕以后可以进行放水,放水水管可使用直径100mm的消防水袋,如果水压不足,可使用加压泵,放水工作应持续进行,流速应尽量大一点,砂基顶面水头的高度应在15cm以上。
(七)砂基碾压:在基坑回填的时候,为保证有良好的碾压效果,水头的高度应控制在100mm高,采用推土机或者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时应保持轮宽覆盖碾压1/2,震动碾压应保持轮宽覆盖1/3,轮迹应不满整个作业面,碾压次数不得少于三遍。
(八)在房心回填时,水头应控制在砂基顶面150mm以上,可使用振动器振捣或人工翻动的方法进行施工,应将基础拉梁下部、墙根位置等砂土不容易填实的地方作为回填重点。
等砂基的地面没有明水后进行取样,然后进行干密度检测,用测定的平均最大干密度来计算地基的压实度,并用此值来对比图纸中的设计值,如果不满足设计要求,必须进行重新水坠碾压,一直到合格为止。
四 质量标准
(一)主控项目
1.砂土地基的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具体检查方法:标准贯入度试验以及载荷试验。2. 现场地基的压实系数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具体检查方法:现场实测。3. 地基回填料应满足设计要求以及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具体检查方法:检查材料的检测报告以及复试报告。
(二)一般项目
1. 回填料的有机质不得高于5%。具体控制方法:焙烧法。
2. 回填料含泥量不得高于5%。具体控制方法:水洗法。
3. 实际含水量和最佳含水量比差应控制在±2%之间,具体控制方法:烘干法。
4. 回填分层的厚度与设计的要求控制在±50mm间。具体控制方法:水准仪。
五 结束语
水坠砂法由于还未纳入我国的规范及标准当中,所以,在采用此种工艺进行施工时,设计人员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专门设计,并在条件相同的区域进行小范围的施工试验,以确定该种工艺在施工区域的适用性,并测算出相对准确的渗透性,以保证该种施工技术的最终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小源.水坠砂法施工技术[J].陕西建筑,2009,9(11):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