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感恩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于丹感恩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于丹感恩教育

于丹感恩教育范文1

关键词:感恩教育;行为示范;思想品德

感恩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品德。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长期的思想品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积极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的感恩情怀得到升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感恩教育淡薄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

当代中国的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持“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育儿理念,对子女有求必应,过分溺爱,致使子女的自我中心意识非常强,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而且,父母的全身心付出被子女认为是理所当然。

(二)学校因素

在升学压力下,大多数学校侧重于学生的智育,思想品德教育多局限于思想品德课堂上,处于相对孤立、封闭的状态,缺乏与社会的联系,难以使学生感受到社会的需要,不能感受到思想品德与实现自身价值的关系,体验不到德育成果的快乐。

(三)社会因素

当前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上负面因素的影响。如偷窃公共财产、啃老、救人反遭诬陷等丑恶现象。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获取这些负面的信息很容易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若不及时引导学生对这些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就会造成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

二、感恩意识淡薄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师德修养,在行为示范中开展感恩教育

人格示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教师良好的人格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教育作用。对于处于品德养成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师德修养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例如,当学生帮助教师做完一件事时,教师要真诚地说一声“谢谢”;当学生积极开展大扫除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表示肯定等。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对学生进行人格和行为的感恩示范,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挖掘教材内容,培育学生的感恩意识

思想品德课是通过专门的道德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理论,如果教学得法,思想品德课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敏感性。在思想品德课上开展感恩教育是最直接的方法。小学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大多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想要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挖掘其中的感恩内容,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教材当中所提供的感恩信息。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家人的爱”时,笔者让学生畅谈家人对自己的关爱,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辛苦,懂得感恩父母,通过图片或短片加深学生对父母的感恩情怀,让学生学会尊敬长辈、认真学习、追求进步、帮忙干力所能及的家务等都是感恩父母的方式。

(三)将感恩教育渗透到其他学科中,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

课堂教学能迅速地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但是良好的思想品德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通过长期的熏陶和积累才能形成。感恩教育应渗透在学科教学和学校集体生活中。各科教材包含大量的感恩素材,这些素材都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教师在开展各科教学时,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感恩素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强化学生的感恩情怀,引导学生开展感恩活动。各科感恩教学的巧妙结合能够将感恩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当中,加深学生对感恩教育的理解。

(四)结合现实教育素材,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学校每天都会发生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教师要抓实事,及时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素材,越能引发学生的共鸣,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在学校当中,经常有学生互帮互助、拾金不昧、团结合作等,教师应及时做好工作日记,对学生的在校情况进行登记,并利用班会让学生讨论,开展感恩教育,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

(五)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在家庭中开展感恩教育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关键作用。忽视了家庭感恩教育,学校的感恩教育只能停留在表面,难以得到提升。因此,学校要利用家长会、校讯通与家长取得沟通,在家庭中开展感恩教育。例如,家长要积极与子女沟通,互相理解,要适当地放手,让子女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当子女帮助家长做事情时,家长要及时道谢,教育子女要尊老爱幼,在外出游玩时爱护环境等。家庭感恩教育应紧密联系实际,避免形式主义。开展家庭感恩教育能够与学校的感恩教育相呼应,从而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总之,感恩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回馈社会。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并积极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内化为行动,将感恩意识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

参考文献:

[1]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1):30-33.

于丹感恩教育范文2

今天早晨,我收看了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讲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它令我受益匪浅,使我完美了自己的品质,提升了自己的修养,完美了自己的人生。

于丹老师首先谈到“孝”。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对生活充满感恩的心,感谢父母,尊敬老师。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内在的一种责任。

然后谈到“仁”。人在刚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变化,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教育孩子要与人和睦相处,懂得一个人的痛苦,由两个人分担,痛苦就减少一半,相反。一个人的快乐,两个人分享,快乐就增加了一半,与人交往,多关心他人,使自己健康,快乐。

于丹感恩教育范文3

于丹老师的演讲分为几个主题,分别是:

1.父母应怎样认识孩子,如何拟定合理的人生目标。

2.孩子不听话,爱发脾气,作为家长应如何正确引导教育。

3.怎样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感恩。

4.培育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义。

其中我最有感触的是第3个主题。

在讲这个主题的时候,于丹老师先讲了一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但它却再一次的带给我心灵上的震撼: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棵又高又大的苹果树,树上结满了果子。

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天天到苹果树下,他爬上去摘苹果吃,在树荫下睡觉。他爱苹果树,苹果树也爱和他一起玩耍。

后来,小男孩变成了个少年,不再天天来玩耍。

一天他又来到树下,很伤心的样子。苹果树要和他一起玩,男孩说:“不行,我不小了,不能再和你玩,我想要玩具,可是没钱买。”

苹果树说:“很遗憾,我也没钱,不过,把我所有的果子摘下来卖掉,你不就有钱了?”

男孩十分激动,他摘下所有的苹果,一个也不留,高高兴兴地走了。

然后,男孩好久都没有来看过它。苹果树很伤心。

有一天,男孩终于回来了,但他十分不开心。树问他:“你怎么了?”男孩说:“我的朋友们都成家立室了,我却连房子都没有,新娘也不愿意嫁给我。”说完,就在树荫下哭起来。

“抱歉,我没有房子,”苹果树说,“不过你看,我的树枝又粗又大,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统统砍下来,拿去搭房子”。

于是男孩砍下所有的树枝,高高兴兴地运走去盖房子。看到男孩高兴起来,树感到好快乐。

可是,男孩比以前更久不回来了。

这棵苹果树再次陷入孤单和悲伤之中。

一年夏天,男孩回来了,树太快乐了:“来呀!孩子,来和我玩呀。”

男孩却说:“我心情不好,一天天老了,我要出海,轻松一下,你能给我一艘船吗?”

苹果树说:“把我的树干砍去,拿去做船吧!”于是男孩砍下了它的树干,造了条船,然后驾船走了,很久都没有回来。

树好快乐,但不是真的。

许多年过去,男孩终于回来,苹果树说:“对不起,孩子,我已经没有东西可以给你了,生不出果子来了。”

男孩说:“我的牙都掉了,吃不了苹果了。”

苹果树又说:“我再没有树干,让你爬上来了。”

男孩说:“我太老了,爬不动了。”

“我再也没有什么给得出手了,只剩下枯死下去的老根。”,树流着泪说。

男孩说:“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我感到累了,什么也不想要,只要一个休息的地方。”

“好啊!老根是最适合坐下来休息的,来啊,坐下来和我一起休息吧!”男孩坐下来,苹果树高兴得流下了眼泪

文中的树就是我们的父母,他们什么都给于了我们。

可是我们却常常讨厌爸爸妈妈的唠叨,不喜欢他们管住我们。哎,骂是爱,打也是爱呀。

我看了于丹老师的节目,感到好对不住爸爸妈妈。

于丹感恩教育范文4

如果一個孩子受教于丰厚的知识,对她接受课本专业知识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对一個孩子只是一味灌输课本专业知识。她往往会因为心智的单一幼稚受到理解上的极大局限,或者难以消化,或者呆板,或者反感抵触。或者仅仅成为考试机器。

亦池因为从小请客吃饭。就知道了自己的妈妈会做菜。而对比之下,有许多小朋友的妈妈是不会做菜的。因此在这一点上,我给亦池带来了荣耀。在观察中我发现,这种荣耀感使亦池乐于窥探我在厨房的行动,并且跃跃欲试。

每当孩子情绪合适,我会把她唤到身边,向她展示厨房美好的富于艺术的一面。亦池小的时候,我会抱起她,让她炒炒菜,放放盐。转眼之间,我会将一盘绿油油、绵软又清香的菜肴端给她看,告诉她:“这就是你做的!”然后,当全家开始吃饭的时候,我会再次用赞叹的语气宣布这個新闻。后来,亦池上学了,够得上灶台了,只要她有心,我会放手让她炒個青菜呀鸡蛋什么的,炒不好也无所谓,玩玩闹闹也无所谓。关键的是,但凡她有兴趣的事情,我得尽量为她留下印象、找到感觉和培养感情。

厨房里的教育,并不仅限于烹饪和洗碗做饭。我常常以饮食作为缘由,上下五千年、天南海北、文学诗歌地给她讲故事。我带孩子学习使用各种餐具,也带孩子品尝美味,还教她如何吃饭。吃饭也是一门学问,饭要吃好,但是又要不饕餮、不滥吃、不贪馋、不铺张,这也是一個人的基本尊严和体面。

亦池五岁多的时候,跟随我下厨房,那时候她正起劲地学习把鸡蛋磕破,并运用腕力用筷子在碗里打鸡蛋花。忽然她随口问我:“妈妈,你刚才放进锅里的是什么?”我说:“是油和盐。”她就说:“啊,我知道了。妈妈,胡椒味精盐,酸甜苦辣咸,这就是押韵吧?”我那份惊喜啊。我看着她,连声叫好,我说:“当然!这就是押韵!”

我立刻关掉炉火,放下锅铲,蹲下身来,把我的小姑娘拥在怀里,这是一個再恰当不过的好火候,我们就此自然进入了学习诗歌的领地。

——这就是教育与学习!我们母女乐此不疲地吟唱着几代人的儿歌,看上去简直就是无厘头的笑笑闹闹,其实却充满了无尽的意趣。有一种学习在生活中,它难以言喻却丰富多彩、宏大无边。

白岩松(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我的祝愿

这是一封生命的邮件,投入了生命的信箱,当儿子长大的时候,再好奇地拆封吧。

要学会宽容

如果所有的美德可以自选,孩子,你就先把宽容挑出来吧。宽容能松弛别人,也能抚慰自己,它会让你把爱放在首位;宽容会使你随和,让你把一些人很看重的事情看得很轻,宽容还会使你不至于失眠,再大的不快,再激烈的冲突,都不会在宽容的心灵里过夜,于是,每個清晨,你都会在希望中醒来。

不争第一

人生不是竞技,不必把撞线当成最大的光荣。

站在第一位置的人不一定是胜者,也许,每一個战役你都赢了,但夜深人静,一個又一個伤口,会让自己触目惊心,何必把争来的第一当成生命的奖杯!我们每一個人,只不过是和自己赛跑的人,在那条长长的人生路上。追求更好强过追求最好。

爱上音乐

在我们的身边,什么都会背叛,可音乐不会。哪怕全世界的人都背过身去,音乐依然会和我窃窃私语,我曾问过一個哲人,为什么今天的人们还是需要一两百年前的音乐抚慰?哲人答,人性进化得很慢很慢。

于是我知道,无论你向前走多远,那些久远的音符还是会和你的心灵很近,生命之路并不顺畅,坎坷和不快都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但爱上音乐,我便放心,因为一两百年前,那些独对心灵的音乐纺织者,早已为你谱下安慰的乐章。

还有……

其实还有,比如说,来点幽默、健康、有很多真正的朋友……但我想,生命之路自己走过,再多的祝愿都是耳后的叮咛,该有的终将会有,该失去的也终会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心灵路程,所以它和朝代的更迭无关。孩子,当将来你拆开这封今日寄出的邮件时,我还是希望,你能喜悦并接受。

濮存昕(著名影视演员):“问计”于孩子

一件事做决定之前,请让孩子主动参与进来。孩子在成长中对一些事情也就更具有主动性,也就更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从而让自己成为一個懂得感恩和奉献的人。

那天吃过晚饭后,濮存昕问女儿濮方:“我早晨有几次睡过了头,慌里慌张出门,还险些迟到了。你说我该怎么办才好呢?”

对于丈夫要女儿给他拿主意,妻子宛萍暗暗觉得好笑:“女儿才7岁,你这個大老爷们儿的事儿自己不去解决,倒问起小孩子来了!”其实,濮存昕是要一箭双雕。

原来,刚上小学的女儿有赖床的习惯,每天早晨都要妈妈催几次才起床。起床后还揉着眼睛直喊困,穿衣、洗脸都磨磨蹭蹭。为此,濮方多次迟到,没少受老师的批评。妈妈说了许多次,女儿一直不改,她拿女儿也没辙了。

虽说父女俩都有了同样的缺点,但女儿发现爸爸是在正儿八经地问自己,也就认真思索了起来。一会儿,女儿似乎有了主意,说:“爸爸,今天我学到了一個谜语。”说着,她背诵了起来,“小小一個铁公鸡,两只耳朵两条腿;不喝汤来不吃饭,每天按时叫我醒。”

爸爸一听,高兴地说:“你说的是闹钟,好极了,今天我就去超市买一個闹钟回来。”爸爸停顿了一会儿,似乎想起了什么:“不过,爸爸和你来一個约定。今后凡是闹钟一响我们就赶紧起床,再不要你妈妈叫。”说着,他还和女儿拉了一個钩。这一招还真管用,自从买了闹钟后,濮方再也没有迟到过。

1999年,濮存昕送16岁的女儿到美国去上学。2000年的一天,濮方接到爸爸的越洋电话,濮存昕问女儿:“你说爸爸该不该接‘艾滋病义务宣传员’的聘请?”

原来,前几天,卫生部聘请濮存昕为“艾滋病义务宣传员”,他正要应允时,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几天前,女儿打电话回家,说她们班上有3名艾滋病人,让她总有些别别扭扭的——要是给传染上可就糟了。

濮方没想到爸爸要问自己这么一個重要的问题,她说:“爸爸,让我考虑两天好吗?”

两天后,濮方给濮存昕打来了电话,说:“爸爸,我又差点儿和您犯了同样的错误。这两天我查了资料,艾滋病是通过母乳、血液和性接触才会传染的。这说明我们以前对艾滋病的了解太少了,正因为如此,爸爸更应该接受这样一個聘请。”

从那以后,濮方不再害怕和班上艾滋病同学接触,并能热情主动地帮助他们。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入则孝,出则悌

家教,是一個人价值观形成的基地,家教的终端产品是培养一個人对一件事的态度。

于丹说,家庭是一個让我们从小酝酿牵挂的地方。她说的“牵挂”就是“孝”与“悌”。

于丹在女儿苗苗1岁多时,就开始有意识地酝酿孩子浓浓的“牵挂”之情了。他们夫妇带苗苗去玩时,每次出门都会给孩子一個布娃娃,并说那是她的“妹妹”,要苗苗好好看着“妹妹”,不要把她弄疼了,更别说把她弄丢了。女儿每次外出时,都会小心地呵护着这個“妹妹”。

随着苗苗一天天长大,于丹逐渐给她加“担子”。于丹的母亲和他们住在一起。苗苗2岁多时,一天,妈妈问她:“姥姥对你好不好?”苗苗说:“可好了!每天姥姥带我去公园,还给我买好多好玩的玩具。”于丹便对女儿说:“姥姥有糖尿病,每顿饭前都要吃药。你每天都和姥姥在一起,姥姥按时吃药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女儿挺高兴地接受了。

最初,苗苗偶尔也会有忘记的时候。经过爸爸妈妈的提醒,也就养成了习惯,每次吃饭前一拿到筷子,苗苗就会说:“姥姥,吃药!”

苗苗4岁那年春节。于丹带着她去丽江玩,其中有一個到养鸡场捡鸡蛋活动。捡完鸡蛋,苗苗一手握着一個,甚至连吃饭时也攥着不放。于丹以为女儿是觉得拿着鸡蛋好玩,便打趣道:“你那鸡蛋都快孵出小鸡来了。”

于丹感恩教育范文5

【关键词】自信;独立;感恩;责任

于丹教授说过,“家庭就是一个让我们从小酝酿牵挂的地方。家庭的行为方式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其实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孩子的全部生活始终与家庭小集体有密切的联系。在家庭中,随着社会进步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化,更突现家庭教育的重要。

一、让孩子变得自信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各种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妈妈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长期消极不良的心理暗示,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妈妈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孩子就会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妈妈,我一个人呆在家里也不怕。”

“这道题好难啊,我用画图的方法把它解决了。”

“我把碗洗干净了!”

“我数学考了90分”

……

孩子说这些事的时候,哪怕他的成功多么微不足道,父母都应该给予真诚的赞扬:“你真棒,我很欣赏你的勇敢(聪明、勤劳能干、细心、勤奋、爱心等)!”孩子得到了表扬,他的心里一定格外舒爽!千万不要对他说“这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人家还考100分呢。”“太骄傲自大了。”等消极的话,这样会毁掉孩子的自信,将懦弱与自卑灌输到孩子幼小而脆弱的心灵。其实,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更何况孩子。所以,即使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也要饱含真情地欣赏他、赞美他,通过赞赏,孩子确认了自大的判断,对自已的能力感到惊喜,就会增强自信,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一切。通过赞赏,也让孩子感受到了父母对他的爱,容易建立起和谐愉悦的亲子关系,为良好的家庭教育打下基础。

二、让孩子学会独立

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曾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这是我们教育的首要关键。”从小让孩子进行劳动锻炼,使孩子学会做点事,减少对成人依赖的心理,将会促进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依赖别人帮助”的独立意识形成,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将起着巨大的作用。

玉不雕不成器!现在的孩子大都是在万千宠爱中成长的,被家长过多过细的照顾保护,造成孩子依赖性强,自觉性和独立性差。如整理书包、削铅笔、收拾玩具、检查作业、外出带伞带水……这些力所能及的事,一定要孩子自己去做,家长不能包办代替,否则就剥夺了孩子锻炼生活自理能力的机会,使孩子产生依赖思想,变得无能。受委屈,考试失利,要求得不到满足,努力得不到回报,真情被无情伤害……每当这时个,父母就要告诉他:“跌倒了,自己爬起来”,引导孩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困难,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如果父母看到孩子遇到一丁点困难就介入其中,把孩子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充当孩子的保护神,孩子就会失去用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成长机会,也无从掌握解决问题、战胜困难的方法。所以,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做父母的就应该着手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让他们学会自立自强。

三、让孩子学会感恩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切教化由此产生,即要求子女以孝的形式还感父母之“恩”。因此,孩子的爱心、善良个性的培养,应该让他们从学会爱自己的父母开始,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些独生子女家庭里,全家人(甚至外公外婆两家人)以孩子为中心,围绕孩子转,“万千宠爱于一身”、把全部的爱给了孩子。结果却往往令人失望,他们的孩子不是变得孝顺、体贴,而是对人冷落、自私。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娶了媳妇忘了娘”,甚至虐待老人。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其中主要的问题就在于父母在爱孩子的同时没有教会孩子施予爱,没有给孩子播撒下爱的种子。记得我儿子还小的时候,我就经常告诉他:“爸爸妈妈爱你,你也要爱爸爸妈妈”,“要学会感恩”。因此他从小就学会了对父母施予爱:爸爸躺在沙发上睡着了,他会走进卧室,抱一床被子盖在爸爸身上;有好吃的,他不会自顾自地“大快朵颐”,而是主动与爸爸妈妈分享;妈妈腿酸了,背痛了,他会主动帮忙揉腿,捶背;一起购物,他会主动帮忙提东西……孩子善良、富有爱心,家庭生活往往是温馨、平静而幸福的。

四、让孩子富有责任

孩子的责任心是需要从小培养和呵护的,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的一点失误而影响孩子的责任心。杨浦中学名誉校长、特级教师于漪说得好,责任感教育是把“自然人”通过读书明理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现在多元文化和思想对学校的冲击很大,培养责任感显得更加重要。小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比较贪玩、粗心,使得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尽人意。不过,这并不能说明孩子的学习能力差,只要引导得法。激励有方,多数孩子都可以取得骄人的成绩。作为家长,首先要做的是让孩子摆正对待学习的态度,培养孩子学习上的责任意识。我们可以告诉他:“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爸爸妈妈的责任是努力工作,你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不爱思考、粗心、马虎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让他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自己的重要任务。独立完成作业、检查作业是孩子的事,家长不要代办,否则,孩子容易产生依赖思想,不仅不会主动学习,思考能力也会下降。当孩子有了进步,父母尽量不要用物质奖励,而是极力表扬他:“你认真学习,说明你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以此来强化孩子学习上的责任心。

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家长多多考虑孩子的心理感受,坚持运用合适的教育语言,从正面的、积极的、健康的角度去肯定孩子,激励孩子,给孩子成长的力量。

于丹感恩教育范文6

如何选拔毕业生代表发言,这也是一个常年让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工作处老师头疼的问题。每年到了毕业季,本科生工作处的老师们都会动员各院系帮忙推荐,在综合考虑毕业生的学习成绩、社会工作、形象气质等因素的基础上,最终确定发言人选。这个过程着实让人头疼,面对众多学业出色、获奖无数甚至颜值爆表的优秀毕业生,确实很难作出抉择。另一个问题是,通过这种方式选出来的代表往往是学校和老师们选拔标准的体现,未必是广大毕业生们真正喜欢的,这个代表能不能代表全体毕业生,能不能说出毕业生的心声,往往也受到同学们的质疑。因此,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工作处开始尝试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在毕业生中开展了“我要上典礼”――毕业典礼发言代表选拔活动,让同学们自己决定让谁在毕业典礼上发言。

2015年4月,“我要上典礼”――2015届本科生毕业典礼发言代表选拔活动启动。在两个月时间里,院系推荐与个人自荐的28位选手参加了“我与师大的匆匆那年”主题海选活动,选手们用三分钟的才艺展示讲述了自己与师大的匆匆那年;通过海选的选手又开展了“与师大同行”――校园文明倡议活动,利用微信、微博、人人网等新媒体为平台,文明倡议,号召大学生“感谢恩师”、争做“光盘族”、“拒绝手机,不做低头族”、“要健康,不熬夜”等,这些充满时代气息、贴合实际的文明倡议瞬间风靡,在校园中弥漫着满满的正能量,同学们也通过点赞与转发为喜爱的选手进行了网络投票;选手们还以“我对师大的告白”为主题撰写征文,由专业老师担任评审进行打分,再结合海选、文明倡议投票数的成绩,最终选拔出十强选手进入终极决赛。

2015年6月9日,“我要上典礼”终极决赛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京师厅举行。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分党委书记于丹教授、中国教育电视台副总编辑连保军、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2015年全国总冠军梁植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相关部门的老师担任评委,22个院系的百余名同学担任现场活动的大众评审。入围决赛的十强选手先以“我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为主题进行演讲,然后随机抽取与北师大四年生活相关的词条,即兴演说“我和师大的故事”。比赛过程中,选手们结合不同主题展现了自己在四载师大年华中的成长点滴与殷实收获,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激之情和对自己即将开启全新征程的坚定信心与蓬勃斗志。在即兴演讲环节,选手们围绕“四有好老师”“布鞋院士”“京师学堂”等极具师大特色的关键词,讲述了与众不同的“木铎记忆”,表达了对师大时光的留恋与不舍。经过评委打分和大众评审“点赞”投票,政府管理学院韩旭、物理学系延庆洲、法学院刘丛丛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其他同学分获二、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