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爱情诗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爱情诗词范文1
【关键词】水意象 《诗经》 爱情诗
在《诗经》305篇中,爱情诗约有70余首,而以“水”作为审美意向的就有三十几篇。在这些诗歌中,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相通和主客统一,作者通过水意象传达他们丰富的感情世界和心灵寄托。
一、《诗经》爱情诗中的水意象
(一)作为爱情产生的背景
在我国古代,先民有仲春之月、大会男女的民间习俗。阳春三月,世间万物开始焕发新的生机,人们耕种劳作,一切都开始萌芽,爱情也是如此。青年男女相邀会在河边,参加盛大而又丰富的聚会节日,寻找如意的人生伴侣、企盼爱情能长久甜美、祈求拥有美满幸福的婚姻。如《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方涣涣兮。”这两句奠定了通篇诗歌产生的背景,即水流盛大的溱水、洧水岸边。这首诗描绘了郑国的民俗风情,阳春三月,青年男女就相会在溱河、洧河岸旁郊游,趁此机会表达爱情。在春水泱泱的溱洧两河岸边,有一对青年男女相邀同游,嬉戏玩耍,并相互赠送了彼此芍药花。诗中描写了来自民间的歌者满怀爱心和激情,讴歌了这个春天的节日,记录下人们的欢愉,肯定和赞美了纯真的爱情,诗意明朗欢快、清新自然。
(二)抒发相思之情
《诗经》中的爱情诗还有以水表达相思之情的,如被誉为“诗之首”的《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d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是一首相思恋歌。写一个男子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姑娘,梦醒时分无法忘怀却又追求不到。他面对悠悠的河水,耳闻周边成对的雎鸠鸟欢快地歌唱,眼睛里迎着水流中摇动的荇菜,此时那个小姑娘采摘荇菜的姿影又在他的眼前闪现,这清晰的记忆更增加了他的痛苦,以致出现了幻觉,仿佛自己和她结成了情侣,共同享受着婚后欢快的生活。诗人即景言情,借助气氛的烘托,幻想境界的描述,生动地抒发了强烈的相思之情,真切感人。
(三)倾诉单恋之苦
俗话说,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诗经》爱情诗中,并不都是两情相悦的美好诗篇。相思虽然苦涩,而单恋也别有一番愁苦锁上眉头,困于心间。如《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这首诗是江边人民特有的情歌,抒发了男子的单恋痴情。首章连用四个比喻,说明意中人无法追求;第二、三章假想所爱的女子将嫁,自己喂饱马儿去迎亲。诗中情与景相互交融,男子神魂颠倒的情思与江汉浩渺、烟水茫茫的景色,浑然一体,在比喻和暗示中展现了这个痴心男子因记挂思念之深而产生的焦虑及无可奈何的心境。
(四)表现爱情受到阻隔
相恋过程中的矛盾与争吵,求之不得的失落与烦恼,经常因为水流的浩浩荡荡、恣意,造成了恋爱中的男男女女难以如愿,当恋人们望“水”兴叹时,往往一唱三叹、入木三分。如《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濉K蒌Т又,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b。
这是一首表现爱情受阻,心情惆怅至极的诗作。在一个深秋的清晨,大地铺着一层薄薄的霜花,诗人透过一片茂密浓郁的芦苇丛,久久地凝视着河水的对岸,那是意中人居住的地方。然而,这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因为,逆流而上道路崎岖遥远,顺流而下意中人又在水中央无法抵达。从诗人流露出的这种彷徨失望的情绪看,是爱情受到挫折和阻碍,让人感到无比丧魂失魄。这首诗把男女相恋的艰难放入河水阻隔的意象之中进行描写,再衬托以秋天的霜露茫茫和蒹葭苍苍,为我们创造出了一种扑朔迷离、冷漠感怀的艺术境界。在那秋水伊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画面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难以言传的中国文化情感和韵味,蒹葭、白露的苍茫意境、一水之隔的痛苦无望,令千百年后的读者们仍然为之唏嘘不已。
(五)表达婚恋生活的不顺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正是封建礼教盛行的时代,男女相恋受到现实生活中的多方面限制和约束,在《诗经》爱情诗中,作者往往把这一艰难的过程融入到水意象的描写之中。如《柏舟》:
彼柏舟,在彼中河。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彼柏舟,在彼河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诗中开篇写“彼柏舟,在彼中河。”这两句是以河中漂浮不定的船只起兴,引出自己恋爱婚姻不能自主的悲叹。这首诗是反映主人公婚姻爱情不能自主的不顺心情,诗中主人公已经有了意中人,可是她的母亲却强迫她嫁给别的男子。她痛苦至极,并声称誓死不会改变初衷,表现出坚贞的爱情和强烈的反抗性。全诗情感忧郁深沉,主人公渴望恋爱自由,使之感人至深。
二、“水”意象在后世文学作品中的继承与发展
《诗经》之后,中国古典诗歌中,水的意象无处不在:春水、江水、雨雪、霜露、大浪拍岸的水、倾泻千里的水、九曲迂回的水、无声无息的水……水在诗词中呈现出形态万千的模样,引起丰富多样的联想意蕴。汉末的《古诗十九首》之十:“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中不写河汉之水的宽阔无边,而是强调它“清且浅”,两人相距并不遥远,却只能隔着水流“脉脉不得语”,无法互吐相思之情。仅仅一弯既清且浅的河水,就让人饱尝别离相思之苦,一水之隔,便让人体会刻骨铭心的遗憾。北宋词人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这首诗写有情人被长长的江水阻隔,却又以共饮一江之水而感到知足幸运,江水对于他们而言,既是痛苦的来源又是精神的慰藉。两地情、一水牵,寄情于水,水的特征便是纤柔、绵长,无尽相思之情犹如那流动着江水,缠绵悠长。可见水意象的确适合用来暗示思念的情感和爱情的缠绵悱恻。唐代诗人温庭筠所作《梦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O洲。”悠悠的流水映着无声的斜阳西下,不正是思妇眺望归舟的寂寞与哀怨之情吗?
《诗经》是中国古典诗词以水为意象表现爱情的艺术源头。《诗经》爱情诗中的“水”意象,影响着后辈诗人词人的创作,历经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水意象逐渐成为诗人们用来书写爱情的情感符号,逐渐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用以表达爱情的常用诗歌意象。
参考文献:
[1]蒋立甫.诗经选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2]袁琳.《诗经》中的情爱诗与水意象关系探微[J].高等函数报,2004,(4).
古代爱情诗词范文2
[关键词] 中职 诗词教学 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情感教育应是教学的根本。正如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文质兼备的诗词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著;这里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朋友之情、手足之谊;这里有拍案而起的激愤、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天地动容的悲惨;这里有开怀的笑、嚎啕的哭、会心的悦、无名的愁……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发掘出作品的这些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呢?笔者认为,首先语文教师应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迁移者,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由于学生知识面较窄,储备比较贫乏,生活阅历尚浅,对古典诗词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等均感到陌生疏远。相反,在当今的中职学生心中,流行歌曲便是他们心中的“诗”,学生每天面对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又怎会对远离他们这个时代、远离他们现实生活的古典诗词感兴趣呢?因而,古典诗歌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
古典诗词是古代诗人心灵世界的凝聚物,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要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对中职生进行情感教育,就必须挖掘古典诗词中的情感内涵。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强烈的爱国情怀
中职语文教材选编有大量的爱国诗歌,这些诗歌充分展示了我国历代诗人炽烈的爱国情怀。南宋文天祥的述志诗《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显示其誓死精忠报国的浩然正气;陆游的心忧国事的自白书“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杜甫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等等,无不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教材。这些诗篇,可以说都是诗人用血泪写成的,它是中华民族崇高的爱国精神的最突出、最强烈的表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感情。
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脊梁,将这一主题融合到古典诗词的教学中,让学生在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中去感受古人那炽热的爱国情怀,学生就会乐于接受。这些“惊天地,泣鬼神”的不朽诗作也必将激励我们的学生以更大的成才热情投身于学习当中。
二、浓厚的至爱亲情
亲情是建立在共同血缘关系上的感情,是人与人之间最真挚、最深厚、最稳定的一种感情,是人间之至情。俗语说得好,血浓于水,这种血脉相连、心灵相通的情感是最难以割舍的。古典诗词中也有很多表现亲情的诗句,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以通俗、平实的语言亲切而真挚地歌颂了伟大的母爱,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成为脍炙人口的一首母爱颂歌。亲情诗之所以有强烈的感染力,是因为它出于自然真情,这种真情不仅可以感染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且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人间真情的可贵,从而树立一种美好的、正确的亲情观念。
中职教材中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表达了词人苏轼对亡妻的怀念,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开创了悼亡词之先河,相依为命的至爱情感值得我们永远的记忆。
现在的职中学生没有把父母对自己的爱转化为对父母的爱,也不知道如何去爱父母,缺乏一颗感恩的心。所以教师应该将情感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引导他们体会诗歌中那份浓浓的亲情,让古诗那独特的艺术魅力去感染他们,使他们学会尊老爱幼,关爱家人,理解并孝敬自己的父母。
三、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反映人民疾苦,关心百姓命运,这是职中古诗词教学的又一重要内容,选入教材的许多篇章都体现了这一主题。白居易满怀同情地描写“同是天涯沦落人”(《琵琶行》)的琵琶女,作品通过对琵琶女凄惨身世的描述,揭示了当时社会下层人民的悲惨遭遇,表现出诗人对弱者的深厚的同情心;姜夔在扬州慢里深情的写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揭示了战乱之后的扬州人烟稀少,生活困苦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注;元代散曲家张养浩对劳动人民的不幸命运也心怀同情,他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沉痛地感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表现了诗人关注民生的可贵思想。
通过诵读古诗中的民生内容,可以引导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古代诗人,带着一颗同情心去关注我们的社会,关心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关注民生,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这同时也是职教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忠贞的真挚爱情
古代爱情诗词范文3
摘要:古代朝鲜在思想文化上一直深受中国影响,在诗歌方面尤其如此。在女性诗歌创作方面,中国唐代女冠诗人李季兰与朝鲜李朝艺妓诗人黄真伊的社会背景、生活环境和思想倾向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两者在上诗歌创作上也极具共性。
关键词 :黄真伊 李季兰 女性诗人 唐代诗歌 朝鲜汉文诗
李冶字季兰,中唐女诗人、女道士,与薛涛、鱼玄机并称唐代三大女诗人。女冠是中国古代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在一般时期内她们往往避世清修、不染尘俗,但唐代女冠却并不如此。因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封建礼教对女性的限制相对松弛,出家女冠也有较多机会参与社会生活。而道教在唐代又被奉为国教,女冠多有较好出身且受过良好教育,这也使得她们能与士大夫阶层深入交往。因此唐代女冠中善作诗文者很多,且尤以李冶成就极高。
黄真伊妓名明月,又名真娘,朝鲜名妓、著名诗人,在诗文创作上与李梅窗齐名。在古代中国和深受儒家礼教影响的古代朝鲜,多数良家女子在社会生活、受教育程度和婚姻选择上都会受到很大限制。艺妓这一特殊女性群体则游离于纲常礼教之外,多数情况下并不受“三从四德”限制,以此同时这些女性又必须对士大夫(朝鲜为两班贵族)曲意逢迎,其中素来不乏受过极好的文化教育并能与这些文人名士唱和者,因此这一女性群体中常出现具有影响力的诗人,黄真伊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黄二人在身份、时代上虽有一定差异,但生活经历、社会背景、脾气秉性和思想倾向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二者的诗歌创作尤其如此。本文拟从此人手,对李冶与黄真伊诗歌共性进行比较研究。
一、题材具共性
女性文学中对爱情的诉求与思考是最为常见题材之一。妓比之一般女子更为渴望稳定的婚姻、爱情,女冠即便对爱情充满渴望但受身份限制也常得不到满足,故而在这两类女子的诗作中爱情诗一向是重要内容之一,李冶与黄真伊也不例外。在两人的传世作品中爱情诗都占较大比重。因为李黄二人都有着远播的才名与清高独立的性格,都有着与众多文人名士交往、相爱的经历,且她们的爱情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所以两人的爱情诗都以离恨别情为主色调,而且在爱情诗创作上李黄二人的行文构思和情感表达方式也都很相似。
如李冶《寄朱放》:
望水试登山,山高湖又阔。相思无晓夕,相望经年月。
郁郁山木荣,绵绵野花发。别后无限情,相逢一时说。
在本诗中李冶先写登高望水、相思极苦,继而笔锋转至对登高望远处山木郁郁、野花绵绵的描写,以乐景衬哀情引出与朱放一别相思无限及对相逢后无限欢悦的期盼。
而黄真伊《奉别苏判书世让》:
月下梧桐尽,霜中野菊黄。楼高天一尺,人醉酒千觞。
流水和琴冷,梅花入笛香。明朝相别后,情与碧波长。
本诗中黄真伊先写与苏世让在月下霜天、开遍的场景中离别,景象颇显凄凉。继而又写高楼同饮、抚琴弄笛的欢乐场面,暗用了自李清照以来以“吹梅笛怨”的典故表达凄凉心境,也属以乐景衬哀情。最后写对离别之后相思将如流水不绝的设想。对比可知,在描写与恋人分别、相思时李黄二人都通过花木植物的描写来对离愁别绪加以渲染,都采用了以乐景衬衷情的写法,都有相聚与离别的对比,也都在最后直言相思之苦。而朱放与苏世让都是出身上流、为官入仕的才子名士,在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下这种阶层的男子与女冠或风尘女子相恋并不为世所容,李冶与黄真伊在做诗相赠时也都隐隐透出对爱情前景的担忧,而事实上这两段爱情也都以失败告终。李黄二人在爱情诗歌创作上的共性可见一斑。
另外李黄二人都常与才子名士交际应酬,因此二人的诗作中都有与这些男子唱和的作品,这些诗作往往涉及男女交往又并非爱情诗,而且李黄二人在这类诗作中都表现出了高于其所处时代绝大多数女性的独立意识。如李冶《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中“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之句记叙了好友陆羽来探望生病的自己时一起饮酒吟诗、其乐融融的场面,从中可以看出李陆二人之间真挚而纯粹的友谊。在封建社会女性必须依赖男性生存,很难与男性发展为平等友谊。而由此诗可见李冶在与名士陆羽交往时,并未因妇人身份自惭形秽,并以自己出人的才学博得了陆羽的尊重并与之结下超越性别的友谊,这在中国古代社会是难能可贵的。再如黄真伊在写给当时以君子著称的名士碧溪守的时调《青山里碧溪水》中写道:“青山里碧溪水,莫夸易移去,一到沧海不复还,明月满空山,暂休且去若何”,一反古典诗词以山喻男子、以水喻女子的传统,将两班贵公子碧溪守喻为易变的流水,将身处卑污的自己喻为坚定的高山,在嘲弄碧溪守道貌岸然的同时,也表达自己对于应酬权贵的不懈及对真正爱情的追求,其强烈的独立意识与超越阶级的平民文学倾向在以等级森严、男尊女卑闻名的朝鲜李朝是十分罕见的。
二、意象具共性
中国古代诗歌讲究意象的运用,深受中国诗歌影响的朝鲜古代诗歌也很重视意象。“月”就是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多用来寄托思念、表达孤寂、期盼团圆、渲染清幽、凸显高洁和引起对世界、对人生的思考。而李黄二人现存的作品数量都不超过二十首,在这些有限的作品中,“月”都是最常见的意象,而都有专门吟咏月色或月夜抒怀的诗作(如李冶的《明月夜留别》《咏半月》)流传于世。
而在利用“月”这一意象所要达成的效果上,李黄二人也有相似之处。在李冶著名诗作《八至》中“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一句出现了“月”意象,以日月虽高悬在天、明亮耀眼却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引出对人世间夫妻关系的慨叹。夫妻是世间最相依相亲的人,但却没有血缘牵连只靠婚姻存续维系亲密关系,因而夫妻关系也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不稳定的。李冶身处道门却常出入俗世,她对人世间的男欢女爱、夫妻情好是渴望而不可得的,同时李冶也以超乎寻常的冷静态度洞悉了夫妻关系美好表象下潜藏的危急。她的慨叹体现了对世俗婚姻的向往和对于男女之情的清醒认识。
比之李冶,黄真伊对于“月”的意象更为钟情,这点从其以“明月”为自己的妓名这一点就可看出。在《咏半月》一诗中黄真伊写道:“谁断昆仑玉,裁成织女梳,牵牛一去后,愁掷碧空虚”,巧妙地运用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将半月比喻为织女的昆仑玉梳。在诗中这把玉梳并充当牛郎织女间的信物,当牛郎离开后织女惆怅至极,将这把梳子抛向虚茫的长空以示意绝决。从诗中透出诗人对于爱情的渴望和因爱而生的苦痛,但织女虽然惆怅悲痛却并未自怨自艾,反而将定情物抛向空中勇敢地面对失败的爱情。这种意识与李冶《八至》有异曲同工之妙。
除了在“月”意象的运用上具有共性外,李黄二人诗中另一个常见的共有意象是“水”。但李黄二人虽都喜以水入诗,但却有明显的差异性。李冶诗歌中的“水”意象多绵远阴柔,基本沿袭了女性诗歌以流水自况、以水流无限写相思情长的传统,如《送阎二十六赴剡县》:
流水阊门外,孤舟日复西。
离情遍芳草,无处不萋萋。
妾梦经吴苑,君行到剡溪。
归来重相访,莫学阮郎迷。
此时首句便出现了“水”意象,写情人阎伯均要远行,诗人在阊门外的水滨送他登舟,绵绵的流水奠定了全诗离情依依、凄凉愁怨的基调。而接来下对于凄迷草色、离愁无尽的描写和对未来只能在梦中与情人相聚的联想无不延续了这种愁怨的情感,而最后一句更使用了刘阮入天台的典故,寄言情人不要一去不返,也不要留恋别处不思归来。从中可以看出李冶对于情人的依恋与不舍。
而黄真伊诗歌中的“水”意象不同于一般女性诗歌的阴柔缠绵,除前文涉及过的以“流水”比喻男子的反常用法外,黄诗中其他“水”也多强劲有力,寄托着黄真伊鲜明的独立意识和不逊于男子的豪迈。如《朴渊瀑布》:
一派长川喷壑垄,龙湫百仞水淙淙。
飞泉倒泻疑银汉,怒瀑横垂宛白虹。
雹乱霆驰弥洞府,珠春玉碎彻晴空。
游人蓦道庐山胜,腼识天磨冠海东。
此诗中“长川喷壑垄”“百仞水淙淙”“飞泉倒泻”“怒瀑横垂”“雹乱霆”“珠春玉碎”等措辞极言朴渊瀑布之水强劲有势、铿锵有力,而“彻晴空”“冠海东”等词句更是昂扬、高迈,全诗写水情志洒脱、志向高远,韵脉贯通一气呵成,异于一般女性诗歌温柔绵软的特性。朴渊瀑布和黄真伊同属“松都三绝”(另一“绝”为哲学家徐敬德),黄真伊本人也正像其笔下的飞湍瀑流一样以高洁的品格、傲世的诗才冠绝朝鲜。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李冶与黄真伊都具有比一般传统妇女更为强烈的独立意识,但黄真伊明显比李冶更为强势、彻底。
三、思想倾向(道家、男性化)
由前两点可知李黄二人与一般封建社会女性相比具有十分超前的独立意识,而在男权社会的大环境下,无论女性身处何等位置比之男性都更为弱势。而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也不可避免地在行为方式上具有男性化特征,并以此使其能更向处于强势地位的男性角色靠拢。而李冶与黄真伊都有这方面的特点,体现在诗歌上就是二人都具有典型的男性化倾向。
李冶心高才傲,不愿受封建礼教束缚,在她与才俊名流交往的过程中有鲜明的向男性心态靠拢的倾向。这使得其诗作趋于男性化,诗风雄健豪放而少有脂粉气,曾获“置之大历十子中,不复可辨”的赞誉,《唐诗纪事》中刘长卿更称她为“女中诗豪”。在诗才上李冶从不逊于男子,她的男性化倾向准确地说是一种士大夫化倾向,这与李冶结交的多是这一阶级的名士有关。李冶与士大夫交往不同于一般女性在依赖心理驱使下做出的攀附行为,她从一开始便抱着以文会友的姿态,在与士大夫们长久的交往中李冶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都潜移默化地显现出士大夫化倾向,这对其诗歌创作影响极大。这点在其诗《恩命追人留别广陵故人》中体现得很明显,此诗写于李冶中年时才名为皇帝所闻即将奉命赴京之前,诗中“无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九重。仰愧弹冠上华发,多惭拂镜理衰容。驰心北阙随芳草,极目南山望旧峰。桂树不能留野客,沙鸥出浦谩相逢”的词句从对人到中年才华才得到赏识的感慨写到对无心留恋富贵只想早归乡野的表白,全无一般女子“美人迟暮”式的感慨,而更接近于士大夫仕途长期失意后的释然心态。而高仲武在《中兴间气集》评价李冶“形气既雄,诗意亦荡,自鲍昭以下,罕有其伦”,将其与名士鲍照相提并论,可见时人对李冶诗作中的士大夫化倾向已有所认识。
黄真伊在这点上与李冶有相似之处,《於于野谈》中称她为“女中之倜傥任侠者也”,小说家许筠在《惺翁时小录》中评价其“性倜傥类男子”,在诗歌创作上也体现了这种特征。其咏史作品《咏松都》中“雪中前朝寺,寒钟故国声。南楼愁独立,残廊暮烟香”的诗句就是其中的代表,这首五绝从一片白茫茫雪地中破败的古寺写起,继而写在寒钟声中思及前朝陈史,因此悲从中来在南楼怅惘独立,最终全诗止于对残旧的古迹回廊与暮色中升起的缕缕香烟的写景文字。此诗笔调深沉苍凉颇具古意,在古今对照中将历史与现实交汇在一起,没有过多的情感描写却暗藏无限胸臆。这种写法与王维“莺为故国声”十分相似,极具“倜傥气”。黄真伊生活在看似稳定平静却潜藏着社会危急的李氏朝鲜中前期,这一时期国家无事两班贵族多耽于享乐,黄真伊和这些男子的交往与李冶自愿走人士大夫圈子、平等交流不同,黄真伊虽然才高傲世却身为艺妓,陪达官贵人寻欢作乐是极为不愿却又始终不能摆脱的命运。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心志高傲的黄真伊难免对这些掌握着国家命运前途却不思进取、沉溺于纸醉金迷生活中的两班贵族产生不满与厌恨,当面对曾经一样繁华奢靡如今却沦为一片荒墟的前朝遗迹时,对国家命运前途的担忧、对肉食者的鄙夷自然油然而生。黄真伊这种忧国忧民的视野不但远超于同时代一般女性,而且其波澜不惊却古意弥深的咏古诗写作手法在格调上也高于多数的女性诗人,其诗歌的男性化倾向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中唐女冠诗人李冶与朝鲜李朝艺妓诗人黄真伊虽然国别不同、时代不同、身份地位也不甚相同,但却有着相似的生活经历、交友对象和人生轨迹,而且两人同样才华横溢、人品高贵、性格清傲、觉醒独立,这使得她们在诗歌创作上具有很多共性。正是这些共性使得她们美丽的身影可以穿越时空与国界交相辉映,在各自国家的文学星空中熠熠生辉。圈
参考文献:
【1】张德秀,朝鲜民族古代汉文诗选注[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
【2】苏者聪.唐代女中诗豪李冶[J].中国文学研究,1992(4).
【3】周容良对李冶其人其诗的再认识[J].河北师院学报(社
会科学版),1994(1).
【4】全银花,黄真伊诗歌中的纯爱与孤高叽考试周刊,2014(61).
【5】禹尚烈.薛涛与黄真伊比较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作 者:李天,延边大学本科生。
古代爱情诗词范文4
【关键词】故事情境教学法;古典诗歌;诗经
一、新课程对古典诗歌教学的要求
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歌,应有意识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感受诗的音乐美,进入诗的意境,提高审美情趣。
二、古典诗歌的特点及其教学要求
高中古典诗歌具有语言凝练隽永,内容深刻含蓄,情感意境丰富,充满诗情画意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支离破碎地拆分字词句分析,就会破坏诗歌的整体意境和美感,学生也会兴趣全无,无法体味挖掘诗的语言美、音乐美、意境美。而故事情境中的教学,可展现大量语言信息、拓宽知识面、生动情节、丰富情感意境,既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又符合其思维习惯,激发学习兴趣,使其保持浓厚的求知欲,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因此,故事情境教学法是古典诗歌教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三、故事情境教学法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故事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故事情景为教学载体,把教学目标渗透其中,把教学内容融合其中,通过生动活泼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入景动情中,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落实各项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四、故事情境教学法在《诗经两首》中的实践运用
《诗经两首》是粤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古典诗词”第14课,包括《静女》和《氓》两首诗。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①把握诗歌的情节和主题,情感交流,理解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形象。②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认识男女主人公的性格与命运及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是滚滚红尘中不衰的话题,衣食男女每天都在上演着悲欢离合的故事。有的千古传诵,有的默默无闻;有的轰轰烈烈,有的催人泪下。本课的教学设计,扣住“真挚又变幻莫测的爱情过程发展”为主题线索,贯穿《静女》、《氓》两首诗,用“拟小标题”“串联拓展相关诗歌作品”的方法,用“电影蒙太奇”手法呈现画面,再结合优美的语言营造诗情画意的诗意氛围,再现情诗含蓄、朦胧、蕴藉的意境,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情激趣,以诗动人
在人类永恒的感情世界里,爱情是一个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给你印象最深刻的爱情诗歌名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等等。这些爱情诗歌名句凝结着人类最崇高的情感,代表人类最纯洁的心灵碰撞。学习《诗经》二首,一起来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的辉煌。
(二)爱情之伊始:《爱慕“秋水伊人”》
我们学习过《诗经・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在水一方”这种“可望不可即”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的呈现。“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指明,却让人充满想象,河水的阻隔了“伊人”,易联想到“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引起情感共鸣。
(三)爱情之萌动:《执着追求“窈窕淑女”》
我们学习过《诗经・国风・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在艺术上巧妙地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第一节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诗歌重在抒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描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真挚热烈的追求过程,写求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四)爱情之苦恋:《“一日三秋”,度日如年》
《诗经・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让学生发挥联想,身临其境的感知诗歌内容,想象体会:热恋中情人无不希望朝夕厮守,分离是极大的痛苦,即使是短暂的分别,时光也很漫长,生动展现了想念情人越来越强烈的情感,这一情感浓缩为“一日三秋”,表达了男子对女子刻骨铭心的思念,以至度日如年,精神恍惚,让读者触摸到诗人激烈跳动的脉搏,听到他发自心底的呼唤,唤起情感共鸣。
(五)爱情之相见:《约会“静女”解思愁》(教学重点一)
《诗经・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躇。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充分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景”,深层理解诗歌情感。与诗歌文本进行情感对话,感受《静女》中爱情的甜蜜,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体味诗中主人公热烈而纯朴的恋情,揣摩这首诗描写了热恋中的男女青年约会时极富生活情趣的情景,极富写实性。
(六)爱情之结合:《“桃夭”之时,执子之手》(过渡,引入新课文)
《诗经・国风・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首诗是女子出嫁时所演唱的歌诗,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歌中没有浓墨重彩,没有夸张铺垫,平平淡淡。
“恋爱―结婚”就一定能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吗?有时爱情并不一定完美,我们来学习诗歌《氓》。
(七)爱情之终结:《“氓”,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教学重点二)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氓》是一首叙事诗,以“恋爱―结婚―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
(2)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3)《氓》讲的是爱情悲剧。请学生探讨:悲剧的根源。悲剧的根源固然跟男子的二三其德有关,但也与女子的盲目轻率,不够庄重失去理智不无关系。贵的是,这个女子已经觉醒,最后敢于勇敢地选择自己的命运,虽然伤害已经造成,但总比一错再错要强得多,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典型的女性形象。
古代爱情诗词范文5
关键词:邓恩;中国古代诗人;爱情赠别诗;死亡意象;差异原因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179-03
约翰・邓恩(1572-1631),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开山鼻祖,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的诗可谓独具一格,别出心裁,以“巧智(wit)”和“奇喻(conceit)”闻名,这也正是玄学派的显著玄学特点。邓恩善于大胆地运用比喻修辞,在他笔下令人恶心作呕的跳骚的腹腔竟然成为了新人神圣的婚床;圆规的双脚也化为了一对恩爱男女的灵魂。这些比喻看似不可理喻,荒诞不经,实则意味深长,令人回味,给读者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心灵也随之震撼。通过陌生化的意象,加之独创性的语言形式,邓恩形象地向读者展示了世间万象,阐释了他对爱情、宗教以及死亡的思考。
死亡是邓恩诗歌中永恒的主题,无论爱情诗亦或是宗教诗中都能看到死神的影子,这不免要归因于邓恩的个人生活经历和当时社会的影响。死亡意象往往给人一种恐怖或壮烈的印象,但把恋人间暂时的分离比喻为死亡,似乎荒诞不经,令人难以忍受。而邓恩的赠别诗中却无一例外地巧用了这一意象,可见邓恩思维之大胆奇特,富有新意。“自古多情长离别”,离别也是我国古代诗词的主要题材。赠别诗词是人们寄托别离之情的主要载体,至今诗人词人们为我们留下了不胜枚举的不巧传世佳作。但与邓恩不同的是,我国诗人却几乎无一使用死亡意象。然而,我们不能轻率地得出结论孰略胜一筹,因为中外历史文化迥异,诗人的个人经历不尽相同,进而导致诗人选择意象表达思想的途径有所差异。
一、 邓恩爱情赠别诗中多用死亡意象
(一)《歌(最甜蜜的爱人,我不走)》中的死亡意象
这首诗是邓恩于1611年赴欧洲大陆前写给妻子的赠别诗,诗中邓恩把与妻子的分离比作死亡。
最甜蜜的爱人,我不走,
因为对你不曾倦怠,
也不希望世界能够
给我一个更合适的爱;
可是既然我必
终将死去,那就最好,
拿我自己来开玩笑,
靠装死而死。
(A. J. Smith,1971: 78,笔者译)①
这里“装死”意谓离别,诗人将远行,妻子对他满怀牵挂与不舍,又是叹息又是哭泣。诗人宽慰道:“当你叹息,叹走的不是气,而是叹掉了我的魂魄;当你哭泣,好心却似恶意,我的生命血液即干涸。”(A. J. Smith,1971: 79,笔者译)这句话蕴涵着深刻的含义,“古代西方人相信灵魂寓于呼吸之中,叹息会消耗生命,甚至有一次叹息抵一滴血之说”。②诗人与妻子的灵魂早已合二为一,所以他告诉妻子,如果她真的爱他就请不要叹息哭泣,这是维持他生命的最好办法。邓恩认为,他与妻子的爱是与情爱的结合,是肉体与灵魂的统一。他们的爱超越世俗,不会因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而枯萎。每一次离别都好比死亡,相隔万里,不能相见,但对他们来说死亡并不可怕,“只是转向一侧去入睡”(A. J. Smith,1971: 79,笔者译)罢了,只因他们各自的灵魂从未被分离。这里,邓恩通过死亡意象的引入,表达了他不畏离别和对妻子坚定不移的爱情信念。
(二)《告别词:窗户上我的名字》中的死亡意象
邓恩去旅行前在他的情人的窗户上用钻石刻写了他的名字,并写作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情人坚定的爱。这首赠别诗同样也充斥着死亡意象。
或者,如果这门学问太难太深,
难以传授一个刻写的名字,
那它就如同一颗骷髅头,
宣扬着恋人们终将必死;
或者就把这参差不齐的似骨的名字看作
我损坏的骷髅。
(A. J. Smith,1971: 87,笔者译)
这里的“必死”指代离别,并非“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真正意义上的死亡。离别前,诗人用最坚硬的钻石在情人家的玻璃上刻下自己的名字,通过邓恩奇特的想象,情人便能通过玻璃看到他,并永远与她同在。邓恩不愧为“玄学派”的杰出诗人,诗中他把躯体比做屋椽,此意象可谓大胆奇特。“我躯体的屋椽――一直与你/相伴的骨头,铺盖这房屋的肌肉、肌腱/和血管,也将重新回返。”(A. J. Smith,1971: 87-88,笔者译)诗人远行,尽管躯体定会离开情人,而灵魂却从未离去,一直“都安息于你这乐园之中”(A. J. Smith,1971: 87,笔者译)。一个人灵魂和肉体分离一般意味着死亡,这也是诗人之所以把与情人的离别比作死亡的原因。但诗人与情人的爱绝不畏惧死亡,因为他们彼此忠贞,彼此深爱,死神也难把他们的灵魂分开。这里,邓恩通过死亡意象传达了他对灵肉合一爱情观的坚定的信仰。
(三)《告别词:莫伤悲》中的死亡意象
这首诗是邓恩1611年随罗伯特・朱瑞爵士一家出访法国前写给妻子的数首诗之一。沃尔顿曾说:“我将特此透漏,我曾听一些在语言和诗歌方面都很有学问的评论家说,没有一位古希腊或拉丁诗人能比得上它们(那些诗)。”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认为这是一首“除了邓恩无人写得出的美妙的诗”。③这首诗的美妙之一在于邓恩巧妙地运用陌生化的“圆规”意象,把圆规的一只脚比作在外奔波的男子,另一只脚比作在家等候的女子,传达出和谐忠诚的爱情之美;美妙之二则在于邓恩独创性地把夫妻的离别比作德高之人的离世,这一死亡意象给读者一种全新的感觉。
有德之人逝世,十分安详,
对自己的灵魂轻轻说,走,
有些悲伤的亲友则高声讲,
他的气息已断,有些说,还没有。
(胡家峦 译)④
德高望重之人辞世与世俗之人不同,那样安详,那样平静;同样,诗人与妻子的离别也不同于世俗恋人,毫不声张,却爱意绵延。他们的爱情能够忍受别离,不沉迷于肉体的接触:
我们俩的灵魂融成了一片,
尽管我走了,却不会破裂,
这种分离不过是一种延展,
像黄金打成了轻柔无形的薄页。
(胡家峦 译)⑤
所以邓恩规劝妻子莫悲伤,暂时的分离只会使他们的灵魂得以升华和纯净。同时,死亡意象的运用也为此诗增添了几分神圣色彩,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这也正是邓恩语言陌生化的重要表现。
从对以上几首诗的分析不难看出,邓恩偏爱于在赠别诗中使用死亡意象,在诗人看来“分离对恋人来说即意味死亡”,⑥这里的“死亡”并非只求感官愉快的面临离别时表现出的悲伤痛苦,相反,它指的是灵肉结合之爱面对离别时灵魂的升华与提升。所以通过别具一格地运用死亡意象,邓恩表达了他崇尚灵魂与肉体结合、与情爱统一的爱情观,同时也痛斥了基于感官、沉迷于的世俗浅薄之爱。
二、中国古代爱情赠别诗词中多用的意象
由于漫长的封建社会统治,我国赠别诗词多局限于赠友人,表达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如王之涣送别友人时所作的《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这里诗人运用了中国传统的赠别意象――折柳,表达了诗人千丝万缕的离愁;又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采用了“饮酒”的赠别意象。古往今来,“酒”在送行欢宴时是不可缺少的,蕴涵着诗人与友人惜别之痛苦。再如李白的《赠汪伦》可谓是千古绝唱:“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里的“踏歌”意象也是我国传统的赠别意象,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表达对友人的离别祝福。
我国古代的爱情赠别诗词虽占少数,但也不乏不朽之作。同是抒发与恋人的离愁别绪,但与邓恩不同的是,我国诗人词人较少在爱情赠别诗中运用死亡意象,他们并非如邓恩那般直抒胸臆地强调灵魂合二为一,而是喜爱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情,表达朦胧凄婉。
(一)李清照《一剪梅》中的赠别意象
李清照堪称婉约派词人“宗主”,多描写爱情、自然主题。她的词以“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而独树一帜。《一剪梅》这首词是李清照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一首告别词。婚后不久,丈夫外出求学,李清照以此词相送,表达了她如胶似漆的思夫之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子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在这首词中,词人用了“舟”、“云”、“雁”、“月”、“花”、“水”多个叠加意象,表现了词人在丈夫离别后形单影只,孤苦伶仃的形象。正如李正栓所分析:“与夫分离,何枝可依?夫去妻留,恰如离岸的兰舟、离枝的独花、离群的孤雁,随水漂泊,随风起落,随云颠簸。”⑦
(二)吕本中《采桑子》中的赠别意象
这首词写的是离别之情。“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全词围绕一个意象“月”展开抒情,展现了吕本中对月亮又爱又恨的矛盾心理。爱是因为词人在外漂泊之时,他希望妻子像月亮一样可以与他永远相随,永无别离;恨又因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词人和妻子就像这月亮一样不能长圆,聚少离多。通过“月”的意象,吕本中言辞委婉地流露了对妻子的真切感情。
(三)杜牧《赠别二首(其二)》中的赠别意象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与妙玲歌女留恋惜别的场景。“多情却似总无情,维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人并没有用“悲”、“愁”等字样抒发离愁别绪,而是一反常态地描写“无情”、“笑”,细细品味不难发现,这是情到深处的极致表现,可见诗人当时的复杂心情。同样,这里“蜡烛”这一意象也被拟人化了,竟连蜡烛也替他们的离别伤悲。“蜡烛”意象的巧妙运用使离别之情得以提升,更加凸显了诗人对歌女的情之真、意之切。
我国古代诗人词人在爱情赠别诗里极少用死亡意象,几乎没有,这就与邓恩形成了鲜明对比。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三、意象差异的深层原因
邓恩在爱情赠别诗中对死亡意象情有独钟,一方面与邓恩的个人经历有直接关联,他生活在宗教和政治纷争激烈的时代,4岁丧父,其家族因奉天主教而在伊丽莎白统治时期遭受迫害和流放。可见,“邓恩经常受到死亡的困扰并总有这种死亡意识是不足为奇的”。⑧另一方面,作为西方人的代表,邓恩深受西方文化中死亡观的影响,且他的思辩方式也与中国传统思维不同。这多方面的原因便造成了同是赠予恋人的别离诗,邓恩与中国古代诗人在意象使用上却风格迥异的结果。
(一)中西方文化之死亡观差异
司马迁曾有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豪言壮语,文坛巨匠莎士比亚也说“人活着终有一死”,可见古今中外,生死已有定论:面对死亡,不畏死亡,面对生命的消逝,发掘生命的永恒。尽管中西方死亡观中都含有“有限的生于无限的死”的观点,但中西方对待死亡终有区别,则在于中国更注重“有限的生”。这与中西方文化不无关系。“西方文化具有浓厚的彼岸性,而中国文化则具有鲜明的世俗性”。⑨“西方人认为死后有一个生命更新的天堂,而轻视现实,向往超验的死后世界;中国人则注重生死的经验事实,缺乏对超验的美好终极归宿的构造,因而刻意于生命的留存和现实生活的经营。”⑩此外,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对死亡也始终持否定的负面态度,甚至避讳在言语中提及死亡,死亡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幸和恐惧的象征;而西方文化主要受基督教的影响,他们认为死亡是皈依天父。由此可见,西方对死亡的态度远比传统的中国人积极得多。
(二)中西方思维方式之差异
中西方死亡观的差异归根到底是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善用形象思维,惯于用形象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抽象思维;而西方人侧重运用概念,通过逻辑推理把事物抽象性地表达出来。另外,中国人向来奉行“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处事风格,往往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感情表达间接、含蓄;西方人善于思辨,善于思索自然规律,表达直抒胸臆,开门见山。
在爱情赠别诗中,对待是否使用死亡意象的问题上邓恩和我国古代诗人产生了很大分歧,前者大胆直接,偏爱这一意象;后者委婉含蓄,借用其他意象。究其原因是中西方文化中死亡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可谓不同的文化,成就了风采各异的文人佳作,在世界文坛中竞相开放,绽放出异样夺目的光彩。
――――――――――
注 释:
①本文中笔者翻译的诗歌原文均出自A. J. Smith编著的John Donne The Complete Poems [M]. Middles ex: Penguin Books Ltd, 1971.
②③⑥邓恩(Donne, J)著,傅浩译.英国玄学诗鼻祖约翰・但恩诗集[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74,93,57.
④⑤胡家峦.英国名诗详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95-96.
⑦李正栓,杨丽.邓恩诗歌意象研究――兼与李清照诗词意象比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4).
⑧李正栓.邓恩诗中圆形意象母体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2).
⑨吉广庆.中西方文化之死亡探析[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3).
⑩袁阳.生死事大:生死智慧与中国文化[M].东方出版社,1996.
参考文献:
〔1〕Theodore Spencer. A Garland for John Donne [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1.
〔2〕陆钰明.多恩爱情诗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
〔3〕李正栓.邓恩诗歌思想与艺术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4〕李正栓.陌生化:约翰・邓恩的诗歌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古代爱情诗词范文6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深厚文化贯穿在古典诗歌的博大精深之中,诗歌是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从古代诗歌到现代诗歌,文坛上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诗人,不管是悲愤的爱国诗歌还是凄美的爱情诗歌,无不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内心最真实的独白。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学习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感情,了解当下的文化,感知诗人的内心。那么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理解诗歌的美育特点和风格,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通过美读体会诗歌中的美育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是非常有道理的,直观地表达了读的重要性。语文是一门语言课程,学的正是我们天天讲的汉语,诗歌也是如此,虽然不同于我们的话语,但是也是反映生活,反映人内心的语句,只不过诗歌更加优美,更加委婉地展示我们的生活和内心。学习诗歌最重要的就是读,通过阅读去体味,去揣摩。“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无论兴味方面,或者用词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诗歌像音乐,时而低沉,时而欢快,时而婉转,时而优美,它也有轻重缓急,也会抑扬顿挫,诗歌的句子就如同音律,娓娓道来,让人有清风徐来之感。
诗歌需要人们的低吟浅唱,朗朗上口的诗词不就是我们内心的真实写照吗?让我们在美读中体会“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寂寥;体会“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磅礴;体会“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失意;揣摩李白的豪放,柳永的浪漫,陶渊明的豁达。 美读不同于朗诵,不同于背诵,不是一字一句,一板一眼的照本宣科,而是用情感来表达诗歌的意境。例如在学习《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时候,第一节美读时,语调应该低沉委婉,语速缓慢。第二节写美读时声调略高,语速略快,读出诗人悲愤的心情和内心变化。第三节美读时,要有强烈的情绪转换,从喜到悲。第四节美读时,要充满期待和希望。通过美读发现诗歌的真实内涵,体会作者百转千回的情绪起伏。
二、通过诗歌的艺术手法体会诗歌的美育
诗歌是一种通过简单的语句来表达情感内心的一种文体。学习诗歌首先要掌握诗歌的表达方法和艺术手段,一般来说有意象,象征,意境等,对于初中语文诗歌而言,需要学生掌握诗歌的艺术手段,继而体会诗歌的美育。诗歌意象中的“意”是意念、意思、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心理特征,“象”是形象、实体、现象,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意象的表达就是诗人情感和意志的表达,例如诗词“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把自己的悲伤流泪之情转移到了花上,把自己的伤感寄托在了鸟上,这样花和鸟就有了意象。诗歌中的意境的表达与意象还是有所不同的,意境是具体的实体。所以意境更多指诗歌的一种状态、一种效果。例如古代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柳”字,谐音“留”暗含“留恋、挽留”之意,一般会在送别诗中出现,折柳送别意味挽留之意;还有“鸿雁”表达了一种对归家的渴望和思念;“杜鹃”因为“杜鹃泣血”的传说,再加上它的鸣叫声被理解为不如归去,常常被流落在外的诗人用来表达对故国的思念;而古诗中的“燕子”则表现了今非昔比的无奈,抒发昔盛今衰、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