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审计舞弊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审计舞弊论文范文1
舞弊就是被审计单位的领导层、第三方或者职员运用欺骗方式获取非法或者不当利益的一种行为。财务舞弊的主体是企业或者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具有故意性、信息失真性、欺骗性、目的性及危害性,结合舞弊审计实践,财务舞弊又呈现动态性、隐蔽性和复杂性的新特点;上市公司或企业的财务报告是财务舞弊的对象;财务信息失真是由财务舞弊导致的,从而将影响决策者的决策。
2新会计准则
新会计准则是用来规范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会计信息生产以及传输的权威标准,对于增强我国会计核算规则的顺应性,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化程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实质性趋同”是新时期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惯例实现的。
3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主要危害
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孕育而生的新会计准则,较好地实现了准则的特点———趋同性。但是,任何准则的完善都是有弊端和缺陷的,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情况,新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有抑制作用,但是这也会给财务舞弊提供机会,扩展了一些新的舞弊空间。
3.1限制上市公司的发展财务舞弊在管理层方面会导致相关管理事务不能被正确决策,在财务信息方面则是破坏了它的准确性,而且公司的运营风险也随之增大。同时,财务舞弊通过所获得的短期利润会助长管理层的惰性,在一定程度上使管理层丧失工作斗志,相关员工没有工作的热情,上市公司内部的激励体制也直接受到了影响。
3.2降低了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证券市场就是资金融通的重要场所之一。在资本市场上,评定投资的回报率以及安全性需要投资者通过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情况而定。可见,作为证券市场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财务报告是至关重要的。证券市场规则的破坏是由财务舞弊所生成的财务报告引发的,会导致市场的波动,促使其应有价值与股价之间出现不合理的偏离。长此以往,证券市场该有的资源配置功能必将弱化,将危及证券市场的有序进行、正常发展。
3.3降低了会计行业的整体信用会计从业人员公正的形象会被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现象削弱,会计信息的公信力会被损害,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则会被其影响。如果在上市公司内部有财务舞弊,将会被看作短视行为,是不顾会计人员职业操守的行为。短期提高经济效益则是运用非正常手段,一方面上市公司长期健康发展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社会一定会对会计行业产生信任危机。可见,会计行业的大忌是财务舞弊。
4审计上市公司财务预防舞弊的基本对策和措施
4.1优化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评价机制,建立上市公司管理层期权激励体系上市公司之所以出现财务舞弊大多与业绩评价有直接相关,特别是高级管理层的个人切身利益与业绩高低呈现高度的正相关,一些高级管理人员为了实现个人利益,做出关联交易、虚假投资、虚构业务等舞弊类事件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在新会计准则中,对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评价做出了定性的规范,指明了评价机制的优化和完善方向———要尽可能对高级管理层进行多种层次和多个角度的评价,要在评价机制中添加非财务的考核指标,要倡导高级管理层的利益与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做到良好契合,这样才能更为准确地对高级管理层进行全面而真实的评价,制止个别高级管理人员为了短期利益而进行财务舞弊的行为,将上市公司财务工作纳入到新会计准则的有效调节之下。市场经济鼓励个人通过自身高附加值、专业性的劳动来实现自身利益和收益的提升,管理层是上市公司的中枢和核心,上市公司管理层绩效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上市公司的现实运行与长久发展,作为上市公司应该建立起针对管理层的激励体系,以收入的增加、福利的提高来确保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积极性和绩效。上市公司可以利用股票这一手段对管理层进行激励,当前较为常见的做法是对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股票类的期权激励方法,即上市公司对管理层做出股票期权的承诺,这样上市公司管理层可以通过对期权股票的获得来取得自身的利益,而上市公司可以在管理层更为出色的工作下得到快速发展。由于这种激励体系的关键在期权,这就会大大降低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短时行为,同时也可以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财务舞弊现象起到根本上的遏制作用,这一做法不但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同时也能够实现上市公司和管理层的共赢。
4.2加大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处罚力度规范和处罚是保证上市公司财务工作正常开展的两个重要途径,规范是从日常的角度对上市公司财务进行控制,而处罚则是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必要的处理,处罚具有惩戒的作用。在新会计准则条件下,更应该加大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处罚力度,要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形成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高压态势,利用经济制裁、刑事处罚和资格取缔等措施,让舞弊者付出惨痛的代价,以强制的手段制止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的产生。应该根据新会计准则的精神,加大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处罚金额,可以利用《会计法》中对处罚的规定,采用按比例处罚的方法,增加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违法成本,这有利于实现对舞弊的警示作用。同时,可以根据《会计法》的精神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人员处以相关资格和资质的降低和取消处理,这对于上市公司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来讲无疑具有重大的震慑作用。此外,要建立起整个社会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正确舆论环境,通过舆论监督和环境诱导帮助上市公司财务人员建立起自觉抵制舞弊的思想,从内在与外部两个环境建设中,做到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防范。
4.3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相关人员素质培训无论是上市公司财务的实际工作,还是新会计准则的执行都需要上市公司财务和管理人员具有专业的能力和素质,要根据会计工作的实际需要、实际情况,在结合上市公司财务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财务相关人员展开教育与培训,建立固定的教育结构和特定的教育模式,聘请专业的讲师,不光培训专业的能力,更要培训专业的财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建立考察机制,严格筛选,强化上市公司财务和管理人员的素质。从建立规范的制度开始,打好基石,使财务人员风气清廉,为杜绝财务舞弊现象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对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高发人群要做好职业道德和诚信思维的建设,以牢固的职业道德底线和过硬的财务专项素质来预防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发生。
5结语
审计舞弊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丙戊酸钠,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
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常伴有冲动和攻击行为,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日益受到精神科专业人员的重视。丙戊酸钠,是一种不含氮的广谱抗癫痫药,属GABA转氨酶抑制剂,作为一种情绪稳定剂被广泛用于躁狂症的治疗,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本文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6月~2010年6月间住院用丙戊酸钠治疗的30例精神分裂症且具有攻击行为患者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间我住院治疗具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总分>38分;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修订版(MOAS)评分总分4分以上。≥2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8周以上;排除脑器质性疾病,无严重心、肝、肾等躯体疾病、癫痫、药物过敏、白细胞减少史及严重的慢性衰退症状等。男26例,女4例,患者平均年龄(32.4±5)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5±3)年,住院时间0.5~3年,平均住院时间(2±0.5)年。
1.2方法 治疗以原用抗精神病药物维持不变护理毕业论文护理毕业论文,其中氯丙嗪15例,氯氮平8例,利培酮5例,喹硫平2例。加用丙戊酸钠,起始剂量为0.6g/d,平均剂量1~1.2g/d;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用包括言语攻击、对财物的攻击、自身攻击、对他人躯体攻击4个分量表的MOAS各评定一次。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共18项,分别计算加权分及5个因子分,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各评定1次。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末各检查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及血常规1次。
2 结 果
2.1治疗前后患者在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5个因子分比较无显著变化。30例治疗后MOAS比较:降至0分者8例,占26.7%,不同程度改善者10例,占33.3%,无改变12例,占40%,总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60%。
2.2不良反应 加用丙戊酸钠后,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尿常规、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5例(16.67%)患者在治疗开始的2周出现轻度胃肠反应,饮食差, 恶心,8例(26.67%)患者出现椎体外系症状,7例(23.33%)患者出现嗜睡、口干、头痛,4例(13.33%)患者出现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均经对症处理后减轻或消失。无因严重不良反应而停药者论文格式模板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3讨论
有研究显示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的发生率更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往往与命令性幻觉、被害妄想、易激惹、猜疑、敌意和怪异行为有关;经抗精神病药治疗,大部分患者其攻击暴力行为会好转或消失,但对部分患者的冲动攻击行为疗效不是很理想。临床上常联合应用苯二氮革类药物治疗,可短时间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和激惹,但苯二氮茧类药物较快耐受、镇静和成瘾性的问题不易解决。有报道采用改良电休克(MECT)治疗可快速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冲动攻击行为[1]。另外,神经松弛剂氯丙嗪、氟哌啶醇急性期应用虽有良好效果,但较易出现锥体外系反应。
近年来,抗癫痫药丙戊酸钠作为心境稳定剂被广泛应用精神疾病治疗中,丙戊酸钠可强化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2]。本研究结果显示:合用丙戊酸钠治疗具有兴奋躁动或攻击暴力行为、对抗精神病药物反应不佳的患者,有效率为60%得以控制或显著改善。Casey等通过多中心的双盲研究实验也发现,用奥氮平或利培酮合并丙戊酸钠比单一用奥氮平或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起效速度快、疗效好,可不增加抗精神病药的剂量,缩短了住院时间护理毕业论文护理毕业论文,安全有效,患者有很好的依从性。丙戊酸钠可强化不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单一治疗时无效,这些效应显然不能为稳定心境、减少冲动或抑制攻击所解释,而是改善了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如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本组8例以氯氮平长期治疗,仍具有攻击行为,加用丙戊酸钠1~2周后攻击行为得到控制。原因可能是合用丙戊酸钠后提高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疗效[3],阻断了电压敏感钠通道,减少神经递质释放,强化了不典型抗精神病药阻断D2和5-HT2A受体的效应有关。本资料中加用丙戊酸钠后,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尿常规、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常见轻度胃肠反应,椎体外系症状,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后减轻。无因严重不良反应而停药者。
总之,丙戊酸钠可强化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可不增加抗精神病药的剂量,安全有效,患者有很好的依从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孔军,刘铁榜,杨海晨,等.MECT联合治疗伴兴奋攻击行为的难治性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5,17(9):485-486.
[2]左代英,吴英良.抗癫痫药物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J].山东精神医学,2006,1(1)62-65
[3]贾晓.丙戊酸钠对氯氮平血液浓度和疗效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7,1(1):310-311.
审计舞弊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高校的的快速发展带动经济利益的多元化,从而出现了众多的高校会计舞弊现象,滋生了腐败,败坏了大学精神和社会风气。本文从会计舞弊的一般性出发,初步对高校会计舞弊及其表现形式进行阐述,从经济学和舞弊环境因素角度来思考会计舞弊形成原因,并对如何防范会计舞弊提出自己的对策见解。
论文关键词:会计舞弊,经济人,舞弊环境,会计内部控制
根据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观之,可以将会计失真分为“非违法性会计失真”和“违法性会计失真”。前者是利用剩余的会计规则制定权进行的操纵,这是会计制度框架内行事,是合法的会计操纵;后者也就是会计舞弊,是指不遵循会计规则制定权的制度安排,而在其框架外的操纵,是一种违法行为。具体来讲就是相关当事人在对利弊得失权衡后做出的选择,是一种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采取欺骗性手段故意谎报财务事实的行为。会计舞弊现象通常包括:伪造或编造会计资料、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的结果、无中生有编造虚假的交易或事项、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虚假披露会计政策等等。由此可见,会计舞弊本质上是一种违法性的经济行为,而会计舞弊的直接后果就是违法性的会计信息失真。
多年来,“会计舞弊”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会计问题。会计界也不断有人士针对企业会计舞弊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对事业行政单位尤其是高等院校会计舞弊的分析却十分之少。通观近几年发生在高校的重大腐败案例可以了解到,许多腐败的发生都是因为会计内部控制失效,监管不到位,会计舞弊行为频发所造成的。这些丑恶现象的产生,败坏了大学精神和社会风气,阻碍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本文就高校会计舞弊及其表现形式、成因和对策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以期“抛砖引玉”,共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高校会计舞弊及其表现形式
本文所指的高校会计舞弊,是指高等学校内部机构、内外人员采用欺骗、隐瞒或者无中生有编造虚假的交易或事项,损害或谋求高校经济利益,同时为个人或者团体带来金钱、财产或服务等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具体来讲,高校会计舞弊现象主要表现形式为:
(一)、部分预算项目进行虚构。很多高校目前都是实行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项目预算管理,在预算执行时,部分预算项目内容不真实或者存在与申请报告批复不相符的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导致资金没有真正用到事业发展和业务工作中去,出现资金浪费或者流失的情况。
(二)、将国家预算资金通过扩大开支范围和提成比例及结余分配不实等手段转为预算外资金使用。譬如在申报预算时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内容确定支出范围,但在实际业务中又无具体业务发生,为套取国家预算资金,肆意扩大支出范围或者提成。
(三)、不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和“收缴分离,足额缴存财政专户”的规定。对一些本应上缴财政才应返还进入收入的资金,直接进到相关收入科目,从而躲避财政监管。
(四)、故意隐瞒交易事项。部分校属部门未将全部收入纳入学校统一管理,隐瞒收费项目和标准,少报收费人数,不交或者少交报名费、加试费、联合办班收入、赞助收入等。从而造成脱离学校财务机构监督或者财务机构不作为、疏忽监管,自收自支,私设小金库。
(五)、不认真执行会计制度,有意混淆会计科目。在涉及一些支出报销类别时,违规采用打擦边球的方式或者直接列支到不相关的有关支出科目,从而导致财务报表反映的支出类别不真实。
(六)、通过各种手段偷税漏税。尤其在涉及到个人所得税、营业税等税种上,采取少计或者不计,甚至费用化一些个人费用,从而达到偷逃税目的。
(七)、将收入私自转为暂存款,应付款,在往来款中核算收支,致使收支不实。譬如对一些特殊的办班业务或者对外零星提供服务收入、教材回扣等,采取临时进入暂存款或者应付款,在往来科目中处理。
(八)、会计工作中存在着诸如授意、指使、强令篡改会计数据、开假发票、造假账、编假数、报假表、帐外设帐、转移国有资产等问题。
(九)、会计人员工作环境不断恶化,内部控制制度薄弱,会计人员违反会计法规,伙同其他部门人员改变会计核算管理办法等。
二、高校会计舞弊产生的成因分析
透过这些现象背后,我们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和会计舞弊的环境因素来分析造成高校会计舞弊的一些重要原因。
(一)、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分析的基础。现实活动中,人都是有限理性的,为了个人利益最大化会以身试法,铤而走险。这为个人会计舞弊提供了条件假设。信息不对称是高校会计舞弊的直接动因。高校管理者是会计信息的持有者,具有天然的信息优势,与作为委托人的政府之间是委托与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其利益目标不尽相同。管理者作为有限理性的经济人,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未必会提供委托人所需要的全部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甚至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以欺骗委托者。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许多高校可能违规操作,使得人有机会进行一些危害委托人利益而增加自己利益的行为,从而有可能进行会计舞弊。
从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发生的会计舞弊案例来看,都是高校管理者或者掌管资产的受托人利用信息不对称为追求个人利益或者部门利益,在经济业务活动中采用欺骗、隐瞒、伪造交易或事项。
(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舞弊审计准则特别强调了审计人员要了解舞弊环境的重要性。公告明确指出,舞弊普遍存在的三个方面的环境特征:机会(opportunity)、动机/压力(incentive/pressure)、态度/企图使舞弊合理化(attitude/rationnalization)。
1、关于会计舞弊环境的机会因素分析
造成会计舞弊的存在,客观上讲是因为存在可以舞弊的机会。最重要的就是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和漏洞。一个组织的内部控制完善与否,决定了会计舞弊发生的频率和大小。内部控制是组织中防范会计舞弊最基本的措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将会计舞弊的大门封住,降低会计舞弊的概率。一般而言,会计舞弊的存在与发生与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从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来看,很多的高校会计法规制度不完善,会计管理体系不完备。在我国,近年来相继制定修订了《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高校财务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为会计工作提出了许多要求。但在具体高校会计管理体系中,还存在理念滞后现实,脱离现实,内容空泛,缺乏量化标准,监管手段不够合理合规的问题,从而给会计舞弊造成制度上的漏洞。例如1988年颁布实施的《现金管理条例》规定,对超过1000元的物资采购需要转账,但经过近20多年的时间,物价早已今非昔比,学校在一些对外物资采购中(如假期外出实习材料购买)就遇到此麻烦。放假前现金借出,开学后在财务报销的采购单多半都远远超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学校内部物资采购控制环节也不完善,这就给会计审核造成很大麻烦,从而很难杜绝会计舞弊行为发生。
2、关于会计舞弊环境的动机因素分析
一般而言,在缺乏诚实的品质、工作环境压力大并伴有诸多会计舞弊机会时,单位组织就存在发生会计舞弊行为的可能性。可见,组织遭受异常压力是产生会计舞弊的重要动机。
高校作为被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的单位,来自上级主管部门拨款、干部任免、各级行政监管部门检查和社会舆论等压力时,面对学校经济、政治、和发展等诸多矛盾冲突,便会产生会计舞弊的动机。
另外,组织的管理人员品行或能力存在问题也是产生会计舞弊行为根源。在一些高校管理部门有一人或者少数人把持,且内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内部结构极为复杂,且复杂程度极不合理,对内部控制的严重缺陷,既无不正当理由又迟迟不加以改正;会计人员独立地位较差,业务素质、职业道德修养不高,不能正确掌握和应用会计核算。在单位领导的指引下,绞尽脑汁,玩起数字游戏,变通处理经济业务,故意制造假帐。
显然,对管理人员品行和正直程度决定了会计舞弊的可能性及大小。
三、治理高校会计舞弊的对策
(一)从经济学角度来考虑如何防止会计舞弊。
1、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人的有限理性存在的事实说明,在评价高校发展政绩的时候,要运用综合的科学指标体系,不能单从一个或者几个方面简单得出该校发展的能力和成绩,注重加强对会计信息产生过程的考核,适当增加一些涉及高校持续经营能力、资产保值情况、高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非财务指标,避免高校管理者对结果状态的偏爱,以正确引导会计工作的运行。
2、完善约束机制。解决信息不对称主要办法是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制度,通过有效的契约合同使委托人和人的利益一致,促使人主动提供信息。对高校而言,可以通过尝试期权的办法,对在一定期限内坚持正规操作的管理人员给予经济期权和奖励。在衡量短期利益和长期收益的对比下,让人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加大违规操作风险和处罚机制。
(二)从会计舞弊普遍存在的三个方面环境特征来看高校防范会计舞弊,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学校管理层和教职工的素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高校内部控制的塑造者是管理层和教职工,他们的素质决定了内部控制至关重要。尤其是关键岗位的职工,只有具备良好的素质,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才能不断适应有效内部控制的要求。
2、在高校内部确定建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并加强内部控制的执行。高校为防堵作弊机会,应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及执行,确立现金收支控制系统、成本费用支出系统、资金管理和控制系统、采购和应付帐款系统、存货管理系统、人员薪酬管理控制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预算管理系统、筹资和投资系统、收费的票据管理系统、提出每个模块内部控制系统的关键控制点。
3、建立内控管理委员会评价制度。内控管理制度评价人员的职责主要包括:监管内部控制制度、监督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参与阻止和发现会计舞弊活动。提高会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和机会成本。
4、建立“巡视警示制度”。有效健全的内部控制有助于预防及检查员工舞弊,但如果管理人员蓄意或串通舞弊,则内部控制将被逾越,无法发挥作用。因此,审计人员应定期或者不定期巡视,对可能导致管理舞弊的征兆提高警觉,并提出警示措施。
5、实行高校会计人员委派制度。会计委派制度是指对高校会计人员进行垂直管理,统管统派,财政部门对所属单位会计人员实行统一委派、任免和管理,会计人员的组织关系、人事关系、工资待遇等均属财政部门负责,会计人员解除了受委派单位的依附关系,能排除干扰,有效行使法规赋予的权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2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3 张龙平.王泽霞 美国舞弊审计准则的制度变迁及其启示【J】会计研究.2003.04
4 赵毅 高等学校舞弊与舞弊审计研究 财会通讯.2004. 10
审计舞弊论文范文4
传统审计风险模型是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1983年提出的。该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可以解决交易类别、账户余额、披露和其他具体认定层次的错报,发现经济交易和事项本身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发生的错报,发现企业管理当局由于本身的认知和技术水平造成的错报,以及企业管理当局局部和个别人员舞弊和造假造成的错报。从而将审计风险(此时体现为检查风险)控制在比较满意的水平。但如果存在企业高层通同舞弊、虚构交易,也就是战略和宏观层面的风险,运用该模型便会捉襟见肘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被审计单位的战略经营风险分析为导向进行审计。因此又被称为经营风险审计,或被称为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按照战略管理论和系统论,将由于企业的整体经营风险所带来的重大错报风险作为审计风险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进行评估,是评估审计风险观念、范围的扩大与延伸,是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继承和发展。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审计和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了一系列新的审计风险准则,对审计风险模型重新描述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IAASB,2003)。由此,我们可以将目前审计执业界普遍使用的审计风险模型称之为传统审计风险模型,而将新模型称之为现代审计风险模型。
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发展
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在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形式上有所简化,但审计风险的内涵和外延却扩大了。其中重大错报风险(riskofmaterialmisstatement)包括两个层次:会计报表整体层次(overallfinancialstatementlevel)和认定层次(assertionlevel)。
(一)认定层次风险
认定层次风险指交易类别、账户余额、披露和其他相关具体认定层次的风险,包括传统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认定层次的错报主要指经济交易的事项本身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发生的错报,企业管理当局由于本身的认识和技术水平造成的错报,以及企业管理当局局部和个别人员舞弊和造假造成的错报。
(二)会计报表整体层次风险
会计报表整体层次风险主要指战略经营风险(简称战略风险)。把战略风险融入现代审计模型,可建立一个更全面的审计风险分析框架。
1.从战略风险的定义来看:战略风险是审计风险的一个高层次构成要素,是会计报表整体不能反映企业经营实际情况的风险。这种风险源自于企业客观的经营风险或企业高层通同舞弊、虚构交易。传统审计风险模型解决的是企业的交易和事项在本身真实的基础上,怎样发现会计报表存在的错报,将审计重点放在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层次,而不从宏观层面考虑会计报表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这很可能只发现企业小的错误,却忽略大的问题;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解决的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层通同舞弊、虚构交易或事项而导致会计报表存在错报怎样进行审计的问题。
2.从审计战略来看:现代审计风险模型是在系统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基础上的重大创新。从战略角度入手,通过经营环境—经营产品—经营模式—剩余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可将会计报表错报风险从战略上与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模式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在源头上和宏观上分析和发现会计报表错报,把握审计风险。而将环境变量引入模型的同时,也将审计引入并创立了战略审计观。本免费毕业论文来自酷-
3.从审计的方法程序来看:现代审计风险模型注重运用分析性程序,既包括财务数据分析,也包括非财务数据的分析;且分析工具多样化,如战略分析、绩效分析等。例如毕马威国际(KPMG)为应用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理念与方法,研究制定了经营计量程序(BusinessMeasurementProcess,BMP),专门分析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和产业环境下的经营情况,以确定关键经营风险如何影响财务结果。BMP提供了一个审查影响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流的分析框架。
审计舞弊论文范文5
【关键词】 审计技术; 奔福德定律; 财务舞弊
审计技术方法是审计人员为了达到审计目的,对审计对象进行检查、函证、查询、分析等程序,收集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和发表审计意见的手段和工具。它是审计人员从长期审计实际中总结和积累起来,从某种程序上来说,它决定了审计人员执业质量的高低。在经济环境和审计对象日趋复杂化的当今社会,对现有审计技术的提升和完善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审计实务中引进奔福德定律(Benford’s Law)的数值分析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一、奔福德定律及国外的应用
奔福德定律是由美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塞蒙・纽卡姆(Simon Newcomb)在1881年首次发现的。在1881年的一天,他在使用对数表做计算时,突然注意到对数表的第一页要比其他页更为破旧。奇怪的现象激发了他的研究兴趣,当时他所能得到的唯一解释是人们对小数字的计算量要大于对大数字的计算量。经过大量的统计分析,他发现了许多类型的数字都很好地符合这样的规律:以1为第一位数的随机数要比以2为第一位数的随机数出现的概率要大,而以2为第一位数的随机数又比以3为第一位数的随机数出现的概率要大,以此类推。当时纽卡姆关注这一数学现象完全是出于好奇,并没有对这一定律做出任何解释。由于当时的人们对这一规律的运用缺乏兴趣,这一发现很快就被人们忘却了。
到了1938年,美国通用电器(GE)的物理学家弗瑞克・奔福德(Frank Benford)注意到了同样的现象。他收集并验证了总数为20 229个数字,其中包括篮球比赛的数字、河流的长度、湖泊的面积、各个城市的人口分布数字、在某一杂志里出现的所有数字,利用了概率的数理统计思维,发现在这些数字中,整数1在数字中第一位出现的概率大约为30%,整数2在数字中第一位出现的概率大约为17%,整数3在数字第一位出现的概率约为12%,而8和9在数字中第一位出现的概率约为5%和4%。这一规律因此也被人们称为“第一位数分布规律”。弗瑞克・奔福德并推导了奔福德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即数字的第一位上各个非0数字出现的概率表达如下:
其中:n=1,2,3,…,9;p(n)代表数值的概率,lg为以10为底的常用对数符号。
根据上式,数字第一位上出现1至9的数值依次代入上式,得结果如表1所示。
奔福德定律从产生后就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后人对此定律进行了大量的扩展研究,取得比较典型成就的有数学家Pinkham,他研究并证明了奔福德定律不受度量单位的影响,使得人们合理解释了不同国家不同货币计量工具下的财务数据均可以采用奔福德定律进行数值分析,而对奔福德定律的证明直到1996年才由Hill给出了严谨的数学证明,从理论上满意地解释奔福德定律的正确性。
半个世纪过去后,有人开始关注这一定律在财务领域的应用。1988年,Carslaw首次把奔福德定律应用到会计领域,他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假设:当公司的净利润刚好低于心理预期边界时,管理者会倾向于想办法让这些数字刚好“上线”,因为他们都想报告出更高的收入数据来。Carslaw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这一假设。Thomas于1989年在美国一些公司的财务数据中发现了同样的现象。1996年,Nigrini开发了对财务数据进行奔福德定律测试的计算机软件,首先把奔福德定律系统、广泛地应用到舞弊审计领域。Nigrini将这种舞弊审计的技术方法称为数值分析技术。这一软件在实际审计应用中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例如利用这一技术成功地识别出美国旅游度假公司的财务舞弊案。在审查纳税舞弊时,奔福德定律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Nigrini被邀请参与了几个国家的税收审查,他设计的软件甚至还被用来审查比尔・克林顿的纳税情况。由于这些案例的成功,奔福德定律在美国和欧洲国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同时也得到了许多集团企业、政府部门、上市公司、专业机构以及世界著名的审计师事务所的重视。
二、奔福德定律在我国应用的现状
目前,国内对奔福德定律的介绍和研究极少,实践上也没有得到应用。笔者多次检索了中国期刊网、万方论文及期刊数据库等文献数据库,关于奔福德定律的文章很少,只有几篇,如由冯郁和丁国勇所写的《班福法则及其审计应用》(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第12期)文中将Benford's Law译为班福法则,该论文简要介绍了这一定律的内容,并通过一组实际财务数据来显示和验证该定律的正确性;张苏彤所写的《奔福德定律:一种舞弊审计的数值分析方法》(中国注册会计师2005第11期)利用2003年1 394家上市公司的主要财务数据进行了奔福德定律的验证性测试,张苏彤和康智慧所写的《信息时代舞弊审计新工具――奔福德定律及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测试》(审计研究 2007第3期)进一步对2006年1447家上市公司的主要财务数据与奔福德理论值进行相关系数的验证性测试,并从相关系数的角度得出了财务舞弊公司的主要财务数据与奔福德理论值相关性较差的结论;王福生、李勋和孙逊所写《奔福德定律及其在审计中的应用研究》(财会通讯 2007第3期)、《奔福德定律在审计领域的应用》(财会月刊2007 第3期)阐述了奔福德理论在审计领域应用的成果、适用性以及优缺点,并借助于某股份公司的财务数据验证奔福德定律在舞弊识别上的有效性等等。我国这些文献大多是在对奔福德定律做理论上的验证性测试,在审计实务界还没有展开。2008年10月笔者利用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培训一周的时间对一百多名注册会计师进行过调查,99%以上的人对奔福德定律一无所知,他们在审计实务中大部分沿用常用的审计技术方法,如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函证、计算以及分析程序,对于统计抽样技术在审计实务中也应用很少,对抽样的选择主要还是依赖于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经验。总的来说,国内对奔福德定律的理论研究从深度和广度上来说都远远不及国外同行,在审计实务中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我国在这方面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将奔福德定律的数值分析技术融入我国的审计实务中。
三、我国利用奔福德定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我国利用奔福德定律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上市公司在我国企业中所占的比重较少,绝大多数企业属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达到了99.8%,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固有的局限性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其财务核算与管理的控制比较薄弱,财务舞弊现象较为普遍,对中小企业审计的风险较大。而我国对中小企业的审计现状是数量远远超过上市公司,但审计的收费却远远低于上市公司,很多中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生存不得不受制于成本效益原则,对中小企业的审计不可能象上市公司那样做到很详细,如确认资产很有效的监盘程序,在对中小企业年度审计中就很难做到位,有的注册会计师根本不监盘,对存货及固定资产的确认往往简单地依企业账面数确认,有的注册会计师只象征性地抽查一两个品名,因而在对中小企业审计中我们很有必要引进先进而又有效率的审计技术方法,来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其次,我国在审计领域中如果引进奔福德定律的数值分析技术,可以完善我国现有审计方法体系,给财务舞弊的识别方法增添一项新的审计技术,提高现有审计水平,将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利用奔福德定律的可行性分析
从理论上来说,大部分财务数据符合奔福德定律所揭示的分布规律,奔福德定律的数值分析技术识别财务舞弊已经在国外得到认可,在国内有关文献也已经利用奔福德定律对有关的财务数据进行了验证性的测试,测试结果是企业如果没有进行财务舞弊,财务数据的分析数值与奔福德理论值是趋于一致的,如果企业的财务数据的分析数值与奔福德理论值出现偏差,预警人们企业可能存在财务舞弊。
从技术层面上说,我国大部分企业已经采用会计电算化进行账务处理,审计人员对企业的财务数据很容易获取,只需要从企业账套中引出财务数据,形成EXCEL文档,然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形成审计人员所需要的一串数据,再利用EXCEL中的数据公式进行处理,操作简单易行,这也是奔福德定律的一大优点。下面以某单位的应收账款账户的数据来详细说明具体操作步骤:
1.整理数据。从账套中引出应收账款明细账形成EXCEL文档,打开文档对数据进行整理,通过筛选功能去掉文档中“上年结转”、“本期合计”、“本年累计”所对应的数据,留下全年应收账款每笔发生额的数据,选中借方发生额作为分析对象(假设借方发生额的数据在D列,共有数据7500个)。
2.截取数据的首位数。在空白的E列第一行输入第一位首字的公式:LEFT(D1,1),将E列第一行选中,利用EXCEL填充柄功能将鼠标拖到E列的第7500行,这样电脑就会自动把D列所有数据的第一位数字取出来存放在E列上。
3.计算每个首位数字的个数。在F列第一行输入EXCEL条件计数公式:COUNTIF(D1:D7500,1),在F列第二行输入:COUNTIF(D1:D7500,2),依次类推,直到在F列第九行输入:COUNTIF(D1:D7500,9)。
4.计算每个首位数字在总数据中所占的概率。在H列第一行输入公式:F1/7500,利用EXCEL填充柄的功能将鼠标拖到H列的第9行,首位数字所占的概率就会显示出来。
5.比较数据。将H列所得到的首位数字的概率与奔福德定律中的概率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
从审计的工作程序上看,利用奔福德数值分析技术形成的结论,一样可以打印形成审计书面工作底稿,作为审计程序的一部分,为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提供信息来源。
四、利用奔福德定律在审计中的案例分析
在2007年度审计中,笔者曾经选择企业资产均在6 000千万以上,收入过亿的生产和商贸两个行业的六家中小企业的财务数据利用奔福德定律进行分析,本文选择某皮革制造有限公司2007年度的真实财务数据进行说明。
审计过程中首先笔者对该单位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程序,对资产负债表进行结构百分比分析发现应收账款占总资产36.69%,应付账款占总资产38.08%,对利润表进行比较百分比分析收入比上年增长11.4%,而销售费用比上年增长117.98%,从重要性角度笔者又选择了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以及销售费用进行奔福德数值分析,模糊查找财务舞弊的迹象。
首先,对4 875笔应收账款借方发生额的第一位数字出现的概率与奔福德定律相比较,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由表2中数据产生的柱状图如图1所示。
从表2和图1可以得出,2007年度应收账款的发生额第一位数字出现的概率与奔福德定律相似,呈下降趋势,经过比较不排除有会计舞弊的可能性,但从模糊查找角度看,应收账款舞弊的可能性不大,当然在审计过程中对交易额超过审计重要性的发生额还需要进一步审核。
其次,对3 932笔应付账款的第一位数字出现的概率与奔福德定律相比较,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由表3中数据产生的柱状图如图2所示。
从表3和图2可以得出,2007年度应付账款的发生额第一位数字出现的概率与奔福德规定律相似,呈下降趋势,经过比较不排除有财务舞弊的可能性,但从模糊查找角度看,应付账款舞弊的可能性不大,当然在审计过程中还是对交易额超过审计重要性的发生额需要进一步审核。
最后对1 382笔销售费用发生额的第一位数字出现的概率与奔福德定律相比较,具体数据如表4所示。
由表4中数据产生的柱状图如图3所示。
从表4和图3可以看出在数字1和数字9这两位数字出现的概率高于奔福德定律,其他几位数字出现的概率数值较接近,数字从2至8出现的概率基本是递减趋势,在数字1 和9处出现较大反差,针对每一位数字是1和9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从7月份开始老板本人每月报销加油费和路桥费几十万元,每笔数据不是一万多就是九千多,怀疑老板报销销售费用可能有舞弊行为。对销售费用的路桥费明细进行详细审查,发现老板本人来报销路桥费用以9为开头的数字大部分发票票据来源来自于杭州的定额运输发票,对应销售情况来看,全年销往杭州的收入为829 152.60元,而列示了运往杭州1 796 360.00元运输费用,运输费用远大于销售收入,这是不合常理的。经查询,原来老板的儿子在杭州开有一零售皮革店面,是定额征收的,大部分是不开票销售的,商品是从该皮革公司发出的,由杭州某运输公司负责托运。由此可见,借助于奔福德数字定律可以帮助人们提供财务舞弊线索。
五、奔福德定律在审计应用中注意事项
审计中应用奔福德定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注意运用这一定律的限制性条件,并不是所有的数据类型都适合奔福德定律。二是数据样本要有足够的量,样本越大,结果越可靠。经验表明,样本量在10 000以上的数据一般与理论值吻合很好,在1 000至10 000之间吻合较好,在200至1 000之间差距较大,但也有相当参考意义,样本量在200以下的,一般就不适用奔福德定律了。三是数据检测的结果如果不符合奔福德定律的概率分布,只能说明存在财务舞弊的可能性,不能说明一定存在财务舞弊,因而审计人员还应以此为线索,追根寻源,查找舞弊存在的有力证据。四是如果数据检测结果符合奔福德定律的概率分布,并不意味着一定不存在财务舞弊。尤其当数据总量非常大的时候,如果舞弊数据发生次数不多,它们就会淹没在大样本的规律之中。在大样本的情况下,审计人员还应该考虑分层进行测试分析。分层进行测试的形式可以依企业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可以按企业的供货商、购货商进行分层,也可以根据不同购货地区、销售地区进行分层。这种分层测试均可以通过计算机的操作功能快速而方便地完成。
【参考文献】
[1] 张苏彤.奔福德定律:一种舞弊审计的数值分析方法[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5(11).
[2] 冯郁,丁国勇.班福法则及其审计应用[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12)
[3] 王福胜,李勋,孙逊.奔福德定律在审计领域的应用[J].财会月刊,2007(3).
审计舞弊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法津责任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热点问题,审计期望差异的存在是法津责任产生的根本原因,文章分析了审计期望差异存在和加剧的原因。
在公众法律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需要,会计信息使用者往往对于质量低下甚至虚假的审计产品诉诸法律,于是造成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许多法律诉讼问题。在我国,导致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问题的原因有多种,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审计期望差异的存在。所谓审计期望差异指的是社会公众对审计质量的期望(公众期望)与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质量的期望(业界期望)之间所形成的审计差异。它既包括了由于审计能力不足而形成的差距,也包括了由于社会公众的认识错误而形成的差距。从目前来看,一方面,社会公众对审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审计质量越来越低,以致造成审计期望差异越来越大。本文试图从市场经济环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和注册会计师自身因素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导致审计期望差距扩大
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先天缺陷导致了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之间的监督与制约关系失衡,从而使审计丧失了最基本的生存要素,即独立性。
在审计活动过程中,上市公司审计中存在着审计委托人、被审计人与审计人机构三者之间的特殊关系。被审计人(上市公司)主要表现为公司经营管理层,是替委托人(股东)管理公司资产的人,而审计机构则是替委托人(股东)鉴证公司经营管理层业绩的人。以上两者均是受托人,服务于同一委托主体(股东),他们之间不存在任何契约、利益关系。按照委托理论,对上市公司的审计是人监督人的过程,可以保证其公正性。但在我国,以国有性质为主的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不能真正起到对公司经营管理层应有的控制作用,很多公司总经理本身就是董事长,或虽非董事长也是董事会重要成员,这样就产生了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上市公司审计中原本存在的三者之间的委托关系实质上简化为两者之间的关系,即现在一般是由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层来委托审计机构对自己进行审计,并且由其决定相关的审计费用等事项,从根本上破坏了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之间的制衡关系,使得审计机构难以保证独立性,而独立性是其最根本的执业条件。在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层与审计机构之间的直接契约关系中,审计机构明显处于弱势而不具有平等地位,在同业竞争中不得不作出让步并迁就上市公司,甚至与上市公司共谋作假,生产出质量低下的审计产品,加大了审计期望之间的差距。
二、政府过度介入造成了审计期望差距
在我国,一些独立性较高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高质量的审计意见,会降低那些自身质量不高的待上市或已上市公司的利益。在审计市场上,那些能提供符合客户要求、顺利取得政府管制机构认可的审计意见最受市场欢迎。审计市场上并不需要实质意义上的审计服务.而仅仅是名义上的审计服务,这种名义上的审计需求主要是因为政府管制性干预所产生的。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证券市场上,市场对审计服务的自愿需求早于政府干预,同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意见会为新上市公司带来更高的首发价格。而在我国,企业所需要的是价格最低、麻烦最少的注册会计师服务。由于市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需求是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者,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利,可能需要事务所提供的服务就是欺骗股东,即他们需要假冒伪劣产品。另外,在会计行业里.会计服务的购买者与消费者存在错位,即会计服务的购买者是上市公司,而消费者则是上市公司的投资者。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为了自身利益,生产出了质量越来越低下的产品,加大了审计期望的差异。
三、注册会计师的过失和舞弊行为直接导致了审计质量低下甚至审计失败
注册会计师自身原因导致的审计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l,注册会计师由于没有遵守公认审计准则而提出了错误的审计意见,即不按专业标准执行,这常常导致审汁失败。审计失败可能来自于过失,也可能源于舞弊,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近年来国内发生的一些重大案件,都是注册会计师没有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这一技术标准执行所造成的。上市公司提供的计报表严重失真,而注册会计师却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比如,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在对银广夏进行审计时,对于函证程序的使用存在严重问题。注册会计师在对应收账款和银行存款审计运用函证程序时,没有直接控制函证信件,而是把函证信件全部交给被审计单位自行处理,导致不能查出虚增的应收账款和主营业务收入。而华伦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在对黎明股份审计时,没有按规定对存货进行盘点,也就不能发现公司虚增存货以达到虚增利润的舞弊行为。这些都造成了审计失败。
2.导致审计失败的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注册会计师缺乏基本的职业责任意识,不能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重要作用是对会计报表的公允性进行鉴定,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信性,从而帮助报表的使用者进行判断和决策。从表面上看,注册会计师执业要对委托单位负责,而实质上是对社会公众负责。注册会计师的鉴定一旦有误,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社会公众。银广夏的公司公告显示,1999年对德国出口达到4亿元人民币,2000年直线上升到7.2亿元人民币,2001年更是达到2O亿元人民币。但海关证明显示,1999年银广夏出口额不到4000万元人民币,2000年仅有27万元人民币,20H01年没有任何出口。
注册会计师应认真分析被审计公司的历史数据,对不正常的数据波动要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找出数据波动背后的真正原因。这样才不至于作出错误的审计。注册会计师应该明白的是,进行准确而公正的审计不仅是为了对公众负责,而且也是为了使自己免于诉讼。
3.利益的驱动使会计师事务所不遵循职业道德。注册会计师行业竞争激烈,由于客户少,各事务所之间竞相压低审计费用。有的事务所收费低到不合理的程度,资产有几十个亿,收费却只有3oO00元左右。一般而言,降低收费标准就意味着降低审计质量。审计时间难以保证,审计过程偷工减料。实际上,没有几家上市公司年报表审计会用两个月时间。在这种情形下,过失行为不可避免。
四、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审计结果的过分依赖导致其对审计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l,会计信息使用者就是会计信息的利益相关者,但这种利益与被审计单位的利益大不相同。会计信息使用者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心,常常担心被审计单位提供带有偏见、不公正甚至虚假会计信息,因而纷纷向外部审计人员寻求独立鉴证。同时,由于会计业务处理及会计报表编制的复杂性,会计信息使用者因缺乏会计知识而难以对会计报表的质量作出评估,所以他们要求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行准确无误的鉴证,提供绝对的保证,并依赖注册会计师所得出的鉴定结果帮助其进行经济决策。
2,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审计结果的过分依赖加大了社会公众对审计质量的期望值,导致审计期望差异的扩大.从而增加审计法律责任。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主要是公司管理层的舞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为了融资而造假。公司因为扩充设备或营运周转而需要更多的资金,于是把目光投向资本市场。为了借款或增加资本,他们可能虚报财务报表,以便达到说服资金提供者作出有利于他们的决策。无论在初次发行阶段,还是在配股或增发新股阶段,都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证券法对于公司融资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规定和限制,比如发行和市股票的公司必须具有3年盈利;已上市公司在其申请配股的前3个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应在l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以略低,但也不得低于9%,上述指标计算期间内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都不得低于6%;公司在增发新股的前3年要连续盈利等实际上,许多公司或上市公司没能达到起码的要求,但为了获利只好造假,还美其名日“包装”。
(2)为操纵股票市场价格而造假。企业股票如果上市,为维持股价或为使股票价格能达到预期的波动,经常利用不实的财务报表。股票价格预期的波动,也可能是蓄意使股价作暂时性的下跌,以便操纵者得以廉价购进股票,以取得更大的控制权或待价而沽。
(3)为避免处罚而造假。我国上市公司提供虚假报表的另外一个目的是避免带帽(“ST”“Prr”)以及退市;如果已带帽了,“TS”不想沦为“PT”,“RT”不想最后退市,这些带帽公司一般都表现出强烈扭亏为盈的欲望,于是便想方设法虚增收入和利润,从而以达到摘帽的目的。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我国上市公司具有管理舞弊的动机,同时市场环境又提供了管理舞弊的机会。我国上市公司之所以会不断发生管理舞弊问题,是和我国当前公司内外环境为其提供的机会分不开的。除了前述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问题外,地方政府给予公司的巨大压力,也是上市公司管理舞弊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地政府为扶持上市公司而为其造假大开绿灯的事也时常见到。公司管理舞弊、已披露的众多会计信息造假案件以及信息使用者对被审计单位控制权的弱化,使得信息使用者要求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行准确无误的鉴证,提供绝对的保证,并依赖注册会计师的鉴定结果帮助其进行经济决策。社会公众对审计质量的期望加大,而审计质量不断降低,于是加大了审计期望差异值。
3.社会公众不理解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区别也会造成法律诉讼。会计信息使用者期望法定审计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保证企业财务状况良好,保证可以预防和发现公司中的错弊行为,即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后,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而注册会计师基于自身能力和审计的固有限制,按照应有的职业谨慎原则,只能合理保证会计信息的公允性,而不能提供绝对的保证。但社会公众不理解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区别,因此在现实中,信息使用者只要发现因受到不准确会计信息的误导而遭受损失,往往就会把注册会计师推上被告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