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

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范文1

法国画家巴尔蒂斯说:“物象的背后,还有另外一种东西,一种眼睛所不能见到但可以用精神去感觉到的真实存在。”中国古代大师之所以高明,能够征服后人,征服我们,就在于他们捉住了这种东西,并且完美地把它表现出来。这种“看不见的东西”,其来源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在绘画的表象上显示着大师的个人感受,笔墨技法等各方面。而“这种看不见的东西”,即是画的精神的传递,是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是画的精神核心;而这种精神核心恰是我们需要传承下来的,要通过我们的画面再展现出来的东西。

老庄哲学思想和禅宗思想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一个主要支撑,这是哲学对艺术的影响。中国传统思想与艺术产生直接关系,这在中国画及中国其他很多艺术形式中常见,而在油画中却未能常见,这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老庄》告诉我们,庄子所求的“道”衍生出来的理想人格,是一种“逍遥人格”。老子和庄子讲的“道”落实到人生观上,便是“自然”,即打掉生死、有无、彼此、是非的外在的、人为的认知束缚、界限,一切复归于自然本性。庄子所重视的是生命本身的自然本性,他认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保存生命的本身在然的状态,一切外在、人为附加都是做作的,都将使人失失去原始的淳朴,是对人生本性的一种损害,只会给原本清楚的人生带来无穷的困惑与迷惘。庄子的“我”是原始的、自然的“我”,而且他认为只有原始的、自然的“我”才是真正的本质自我,只有回归到原始、自然的生命状态,才能祛除来自社会浑浊、来自仁义道德的对生命的污染,追寻得到本质自我。为了追寻本质自我,庄子开辟出一片“无何有之乡”的精神天地。《逍遥游》说:“今之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无何有之乡”是无为精神所开拓出来的广大的生活空间,它已不是客观意义的自然界,并非现实社会的实践行动所能达成,而是人心灵世界中无所依傍无可企求的自足状态,它超乎任何实用的意图,并因此精神得以自全自保,而摆脱任何的侵蚀与困扰。

“无何有之乡”的精神空间中,人的精神状态是“无所待”。在庄子看来,列子御风而行,犹有待于风,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真正的逍遥,是“无所待”的心灵大自由。人经常要困于名利、权势、毁誉,而在庄子看来,人一旦受制于这些东西,不啻于使自然清洁的精神蒙垢,仁义道德更是给精神戴上一具枷锁。因此,要在体道认道的过程中,放弃一切违背生命本性的东西,直接触及心灵本身。人生的意义不可能在社会功利中实现,也不可能在家庭伦理中实现,而只能在体验宇宙真理,拥抱那个原始的、自然的本质自我中实现。只有无所待,人才能超脱一切与原始自然生命无关的东西,使心灵的活动超出物质世界的形象局限,达到大舒展大自由。庄子的人生观最为自由,最少束缚,因而也最接近艺术状态的人生境界。

人格理想的趋向,归根结底取决于人对生命的看法。对生命、生死问题的看法,直接关系到人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回答“怎样的生命才是值得经历的”这样的问题。庄子在对世界的认识上是“齐万物”,即万物平等。而他在人生态度问题上,则是“齐生死”,齐生死实是庄子人生态度的根本出发点。一旦死生被视为无悲无欢,无恸无喜,整个人生便产生了根本性的转换。庄子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有何患,故万物一也。”这样,死生大事,被泯灭于“无何有之乡”这一精神空间的气聚气散之中,一切都顺其自然。庄子以一种审美心理审视生死变幻,“生”与“死”在庄子这里,不再是两种截然的绝对状态,而是两种自然支配下相对的、自适的、对等的状态。生与死,就像梦与醒,都是自然的状态转换,都没有意义。生亦无乐,死亦无悲。而在作为哲学命题的“生死”问题上,庄子的回答是巧妙的:既然生是一种状态,死也是一种状态,两者并无本质差别,栩栩然蝴蝶与蘧蘧然庄周,本就是对等的,互通的。安之此生之“我”,不正是死后之“我”呢?庄子不但否认了“生”的意义,而且否认了“死”的意义。

在中国文化史上,庄子以他深刻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开辟出一片新的精神天地,滋养了一类新的人,一种遁世求真,一心一意地追求生命的精神价值的人,一种归依自然,在山水之间独善其身的人,一种把人生意义与人生价值建立在自己内在精神的超越之上的人。

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范文2

一、以文言文阅读教学为核心,挖掘课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因素

《新课程标准》在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模块的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文言文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入选教材的文言文都是历经岁月淘洗和历史积淀而流传下来的经典名篇,负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蕴含在文本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对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进行德育渗透,这是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如先秦《荀子・劝学篇》中对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态度的经典论述,唐韩愈《师说》中对“师”的经典定义及其“尊师”、“重道”的师道观的精辟阐释,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及师道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陈情表》对亲情情真意切的陈述可以让学生理解亲情,学会感恩,加深对传统“孝”文化内涵的理解。又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通过叙写文人雅士兰亭雅集,曲水流觞的盛况而发出的对生死问题的感叹和思考可以启发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正确的生命观;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描写主客月夜泛舟、诗酒放歌的逍遥而抒发出的洒脱旷达的人生观可以让学生学会面对生活中的逆境和挫折;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总结历史兴衰的规律,写下“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至理名言可以启迪学生以史为鉴。这些传统经典篇目无论对学生的读书求学、为人处事,还是道德情操的塑模和审美趣味的养成都具有奠基性意义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以书法练习为抓手,在教学中穿插汉字书写训练与审美教育

在语文教育中,汉字书写是基础,然而很多学生到高中阶段仍然写不出一手规范漂亮的汉字,这尤其表现在平时的作业及考试的卷面上。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用专门的课时进行书法训练是不太现实的。但是在平时的作文课上,教师可以在作文教学之余利用一定时间,用幻灯片展示一些具有示范性的硬笔书法作品,讲解一些基本的书法常识,指导学生在作文书写中有意识地练习书法。书法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古人说“书乃心画”,练习书法能让人修身养性,使人变得沉静,培养人的专心、细心、耐心和毅力等优秀品质,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这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常言道:宁静致远,静能生智。当一个人的心灵处于宁静状态时,其思维质量和办事效率是最高的;反之则心浮气躁、思绪混乱或语无伦次。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变快,人心普遍浮躁、做事马虎、缺少耐心和毅力。通过书法,可以弥补。书法又是人的品格、意趣、学养的体现。古代许多著名书家不但书艺精湛而且人品高洁,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王羲之的“骨鲠”,颜真卿的刚正忠烈,柳公权“心正则笔正”,苏轼的豪放旷达,都令人高山仰止。而且,书法中的一些典故和书论也可以作为很好的作文素材在作文中加以运用。

三、以传统节日及相关民俗文化活动为契机,在生活情景中进行德育渗透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传统节日如清明、端午、中秋等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这些传统节日不仅节俗纷呈,而且富有文化内涵。我们的语文教学生活也自然而然处在传统节日的周期性循环之中。在春季学期春暖花开的四月天气,清明节如期而至,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搜集描写清明节的诗词文章进行诵读,营造节日气氛,感受节日文化气息,在假期结束后可以布置以清明节为主题的作文,描绘春景和乡土风情、追思先人。在初夏五月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的起源、别名及端午节和屈原故事相结合后产生的一些文化习俗,通过搜集诗词,诵读《离骚》,观看话剧《屈原》等形式感受诗人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在秋季学期开学不久,又会迎来中秋节这一重要的传统节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那些与思念故乡、中秋团圆、饮酒赏月有关的诗词进行诵读赏析,感受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念和审美趣味。总之,传统节日既是人们休闲娱乐,享受生活的文化形式,又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生活资源,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可以让语文教学贴近生活,又可以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以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为载体,进行德育渗透

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范文3

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和古人刚健自强、与人为善等思想精髓,试卷会从一些红色经典、历史题材作品中出题,也会从日常生活中的节日、节气、琴棋书画等知识中出题。

“增强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提升经典文学作品、红色主题作品的阅读量、改变作文教学程式化现状、下大力气尝试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及社会实践活动的整合,会是未来工作的重点。”北京市第八十中体育运动学校老师田昕说。

门头沟区教研中心语文教研员李玉兰建议,考生想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素质,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提高阅读量。教师可依据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整理、列举合理的阅读篇目,在课上与学生共同阅读分析,交流读书体会。学生在课后多关注重阳节、端午节等相关传统节日信息,在今后的考试中可以灵活应对。二是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如参观孔庙、祭祀大典等,学生在参加活动前可以准备一份任务单,在参观过程中完成,活动结束后也可与同学分享心得和感受,有助于对所参观了解的内容有更深的体会。三是今年的中考试题中,有很多题目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查,遥相呼应。如鉴别牌匾上的错字,规范书写、设置专门的名著阅读版块。考生可认真研究练习往年试题,找出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提醒考生,中华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考生要重视基础知识和日常积累,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养成关注和积累传统文化知识的好习惯,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培养思维能力,养成灵活解题的思路,以便更好应对改革后的新变化。

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范文4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这收获的黄金季节里,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那我们知道有重阳节小学主题作文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写重阳节小学作文6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写重阳节小学作文600字1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盛开,据传赏菊及饮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有关写重阳节小学作文600字2重阳节在当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反映了传统文化对年轻一代影响的日渐式微。年轻人可以用学习压力大、工作竞争激烈等客观因素来解释自己的这种忘却,但是无法回避的另一个事实是,在传统节日被淡忘的同时,西方节日却在不少年轻人中风光无限。如今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却对中国传统“七夕”节不屑一顾,就是一例。

事实上大多数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形式,是传统伦理观、价值观的特定反映形态。然而我们不少年轻人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在重阳节登高、赏菊,更无法体会其中所孕育的尊老敬老的伦理内涵。在此次调查中,90%的年轻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是从未想到在重阳节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这种对重阳节“有名无实”的认识,反映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不少年轻人观念中的某种弱化。

当然这种弱化需要辩证地看待。对于传统文化中糟粕的东西,这种弱化无疑有益。但对于那些类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之类优秀的东西,这种弱化就不应该了。因为,恰恰是孕育于后者之中的伦理规范与价值观念,成为构筑现代人格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重阳节被一些年轻人逐渐淡忘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脆弱,好在这种淡漠已经引起社会的注意。目前北京已有25所中小学把诵读四书五经的部分内容列入课程表。在全国估计已有100万孩子开始把诵读古诗文作为日常学习的必修课。

我想重要的不是孩子们背了多少古诗,而是让他们多了解一下自己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并在这种优良文化的哺育中真正成为“知书达理、尚礼重义”的栋梁之才。

有关写重阳节小学作文600字3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不辜负这大好光景,增添了这个秋天的快乐,然后有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天的快乐,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要发自内心去感受。秋天是野游的好季节,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对身体有益的活动,这是对身体十分好的哦。我国已经把九九重阳节定为老年人的节日。同学们,九月初九时,然后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么,怎样让他们过得难忘,快乐呢?听听我的亲身经历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顶上……到处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层厚而蓬松的金沙,金灿灿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历,原先这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阳节呀,然后是长辈们的节日,我怎样会忘了呢,就应向她送什么礼物呀。我想了好一会儿,想不好呀。正当我情绪烦躁时,我随手拿了一张报纸,看见了“重阳节”这三个字,喜出望外,认真地阅读起报纸来,报上清楚地写着每当重阳节时,做子孙的就应陪自我的长辈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点,看看,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体验这个秋天带来的.幸福。看了这张报纸,我的心里有了小算盘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外婆的记性就笑着说:“外婆,你明白这天是什么日子吗?”外婆疑惑地说:“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过了好几个月了。”外婆又思索起来,“难道这天是你妈妈的生日?”“更不是了,这天是重阳节,是你们的节日。”外婆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继续说:“我陪您出去玩玩吧!”我和外婆出发了。然后我和外婆一边说,一边走,走得更远了。我们看着清澈的池水,饱览壮丽的山色,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我和外婆不知不觉度过了一天可爱的重阳节。

有关写重阳节小学作文600字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是我们熟悉的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讲的是独在他乡的人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九月九,两九相重,即为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这天,人们都要登高“避灾”、吃重阳糕、插茱萸……

今年的重阳节我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给奶奶洗脚!得知重阳节的当天下午奶奶要从老家赶回南通,我便偷偷地做好洗脚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我拿好了洗脚盆;接着先倒入冷水,再加热水,我试了试水温,刚刚好;最后,拿好了毛巾、放好小板凳。

正当我把准备工作做好时,传来了“叮当!叮当”的门铃声,“奶奶回来啦!”我飞奔过去打开门,接过奶奶的行李。奶一脸诧异地问我:"你今天怎么啦孙子?”我装作若无其事地说:“没什么奶奶,今天是重阳节,我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给您洗个脚。”说着便把奶奶拉到小板凳上坐下,把我准备好的洗脚水端到她跟前,帮她脱下了袜子,把奶奶的脚放进水里。然后,我蹲下来,用手轻轻地搓着奶奶的脚,发现她的脚后跟有好多的老茧,摸上去有些粗糙,我想这肯定是因为奶奶每天忙着做很多家务才会变成这样的。我轻轻地搓着奶奶的脚背、脚趾、脚掌,最后用毛巾擦干,再去拿了一些润肤露涂到了后跟上。这时候我看到奶奶笑了,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我家的孙子真的长大了,知道疼奶奶了!”我也开心地笑了:“奶奶,只要您开心,以后我每天都给您洗脚!”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其实我们不仅要在重阳节这天去为老人家做些事,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要给予他们关怀陪伴,帮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不会这么快老去。让我们一起发扬“尊老、爱老、助老”的精神吧!

有关写重阳节小学作文600字5一年一度的重阳节终于让我盼来了。我们学校首次组织五、六年级的同学到野外进行一次登高活动。

这一天大清早,我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上山去,大约走了半小时就到了目的地。吃过了早饭,我便和几位同学去观看风筝比赛。

风筝竞赛场的人可真多呀!把整个赛场围得严严实实,真是里三层外三层。突然一声哨响,风筝陆陆续续飞上天空,不一会儿,各式各样的风筝在蔚蓝的天空翱翔。有翩翩起舞的花蝴蝶,有忙忙碌碌的蜜蜂,有展翅高飞的苍鹰……最吸引人的那还要数栩栩如生的龙和蜈蚣了。那条龙抬起头来,尾巴高翘,摆出一副神气的样子。蜈蚣也不甘示弱,不一会儿,就超越那条龙啦!场上的人都为它喝彩。我刚揉了揉眼,可不知怎么的,那龙和蜈蚣纠缠在一起了,也许是龙害怕自己比不上蜈蚣吧,而作出两败俱伤的做法。不一会儿,它们俩都断了线,掉进了山谷,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惋惜,都埋怨龙不应该那样自私。它们的主人像箭一样冲下山谷,寻找自己的风筝,好不容易找到了,可时间非常紧迫,但是它们的主人一点也不灰心,把风筝重新安上线再放飞……到了最后还是蜈蚣取得第一名,龙获得第二名……风筝比赛在一阵阵热烈的欢呼声、掌声中结束了。

吃了午饭,就到我们学校的运动员大显身手的时候,登山活动开始了,只见运动员们在半山腰上摩拳擦掌,做好预备姿势。又是一声哨响,运动员争先恐后地向上攀登。你看,我班的小玲同学就要拿到红旗了,“哎呀”,真糟糕!她被石头绊倒了,摔得个四脚朝天,惹的大家哈哈大笑。她爬起来再跑,可是来不及了,红旗被五〈2〉班的同学夺走了。

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范文5

有一个作文题《倾听潮声》,同学一看就想到“江河的潮声”“大海的潮声”,可是自己没有亲自去江边和海边,怎么办呢?就想到间接听到过电台电视里播放的“潮声”,大致知道潮声是怎样的声音,浪潮有怎样的气势,这就也可以写一些内容了。但是这内容太少了。这位同学没有想到,“潮声”还有引申义和比喻义呢!“思想之潮”“文化之潮”“改革之潮”“时代之潮”,都有气势大、冲击力强的特点,都可以写到。这就说明看到作文题构思作文时,要想到这个题目之义有没有引申义和比喻义,联想得多,引申得广,就是发散性思维能力的表现。

发散性思维能力还体现在,要把眼前的作文题和你已积累的作文素材联系起来,选择有用的素材。如有的同学准备了不少有关“历史人物”的素材,也有的积累的是“中华文化”方面的素材,也有的同学积累了不少“亲情”方面的素材,这些已有的材料是不是可以用到一个新的作文题下呢?怎样有机地联系起来呢?我们就要深入思索一下,巧妙变化一下。

有“历史人物”素材的同学可想想是不是也能写“历史的潮声”。历史仿佛一条长河,潮起潮落。潮起时,声震天地,风云人物站在潮头,引领历史,创造功业。由此,我们就可以写“历史风潮人物”,写他的行止,写他最辉煌或最悲剧的场景,这个场景要有意义有影响,能在历史上留下“回声”,能给后人以启迪。

有“中华文化”素材的同学可写“文化的潮声”。如可以写“回归传统文化”的潮流,感受传统的魅力。也可以写“新文化”的潮流,文化史上两次革新运动,两次巨大的潮水,一次是唐朝的古文运动,一次是五四时期的,写出两次文化运动的具体内容,写出它们的意义影响,写出他们开创了怎样焕然一新的文化局面。也可以写“时尚文化”的潮流,写新文化的力量,写开放的文化之潮对国家的影响,从而把“文化的潮声”提到一定的高度。

有“亲情”方面素材的同学可写“爱如潮水”。写爱的潮声如何伴随我们成长,父母的付出有哪些感人的事件,自己如何在“爱”的包围中茁壮成长。

……

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范文6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 课堂传承 课外文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075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深入浅出,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和思想观念,产生对国学的美感,产生愉悦之情。语文学科的最本质特点是它的文化性,语文教育就是面对文化载体,进行文化内涵的开启和解读,从中体悟语言文字作为一种文化工具所产生的基础魅力,体悟从文本世界中所弥散开来的浓浓的文化意味。这种文化,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从语文入手,可以很好地传递传统文化。

小学,是传统文化存在最为明显的阶段,你可以听到学生读国学经典的朗朗书声,可以看到学生抄写国学字句的浓浓兴趣,可以看到校园到处张贴的、书写的传统经典语句,还可以看到老师的精彩课堂。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传递传统文化,我认为从这些方面下手:从低年级开始,给学生种下国学的根基;在课堂上传承国学,课后布置加强传统文化形成的作业;开展传统文化系列的活动,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组织学生读书,读国学经典;学习课外知识,扩充传统文化的多元智慧。

一、传统文化教育,从低年级开始

在低年级识字过程中,弘扬传统文化最合时宜。有科学家研究,1~13岁是开发儿童记忆力的最好时期。我认为,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经典,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都是儿童初始接触并学习国学的最好工具书。中华传统文化内容,贯穿在一至六年级的教科书里,渗透在教科书的各个组成部份,教师要对语文教材中民族语言、民族历史、人文传统等相关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梳理,设计、找准结合点和渗透点,得到民族文化教育的规律。

这样一来,在孩子萌芽时期种下国学基础的种子,然后慢慢培养,慢慢成长,最后真正地明白什么是国学,什么是传统文化。或许这样,会收获到出人意料的成果。

二、在课堂上传承传统文化

语文课堂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角度学习传统文化,积累知识,提高素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尝试着将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中也纳入教学内容。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的魅力。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应努力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努力走向国学堂,吸取传统文化的养分。可以根据这些方法具体施行: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可以从课文注释、引语入手,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可以从故事情节人手,挖掘整篇(部)作品的文化内涵;可以从课文主题人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可以从课文词句人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还可以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人手,挖掘文化意趣。总之,向着国学的方向就对了,毕竟学习是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

还可以这样:语文教学与成语结合。成语经历了几千年的筛选,大多数承载着历史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许多成语还保留了文言意义,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文言知识。传统的成语,既学习字形,运用成语,又增加作文文采,还能了解一些文化常识,知道一些文学典故,更能带动名句名篇的背诵。教学中,可以进行成语接龙,数字叠塔,师生姓名镶嵌,历史故事串联等,收效会颇为丰富。

三、开展传统文化活动读出传统文化的味道

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开展综合性的国学系列的活动,如:搜集和积累各种丰富的文化材料,制作工艺品,书画比赛,诗歌朗诵,演课本剧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举行各种文化比赛,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文化传统和身边的文化传统。目的在于打通课内学习和课外活跃的途径,引导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上学,也称“读书”,这是个通俗叫法。可以见得读书与学习的关系之深,联系之大,从读书入手,大有所获。就诵读的方法而言,在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之中,“读”是第一大法,可谓“读”占鳌头。古训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之说;东坡诗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种读,不仅仅是默读,更注重于朗读。中国语文教学方法以诵读为本是由汉字、汉语的特点决定的,汉语是以汉字为基础的,汉字一字一音、一形一义,独立性很强,其具体含义,得从上下文中体味。可见,“眼观其文,口诵其声,心唯其意”的“诵读法”对汉语学习何等重要,自不待言。

四、学习课外的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内容丰富,仅有课内阅读是不够的,教师必须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学习工作,选好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读古典文诗歌、古典名著、中外故事等,鲁迅先生说过“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