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考数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考数学

中考数学范文1

关键词:中考数学总复习;动向;复习计划

中考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重要的考试,是一次关乎学生命运的考试。面对中考,对学生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每一位初中生以及家长都对中考十分重视。在初三复习阶段,由于学生的学习时间紧迫,学习任务繁重,学生们的压力较大。数学是初中的一门基础课程,由于数学教学涉及的内容广,知识点多,要想在短时间内对数学进行系统的复习,熟练掌握数学知识,就需要下一番功夫。在初三数学复习阶段,既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又要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运用,作为一名初三的数学教师,在中考数学复习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数学复习的效率?这是每一位初三数学教师所关心的问题。下面,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做好中考数学总复习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以供大家借鉴和参考,也请广大同行提出宝贵意见,以使自己能够有所改进和提高。

一、认真研究新课标和考试大纲,把握中考的脉搏和数学考试的动向

新课标和考试大纲是备战中考的依据,也是进行中考命题的参照。要做好初三的复习工作,教师首先要认真研究新课标和考试大纲。新课改的推进和新课标的实施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冲击。当今的课堂教学已经不同于往日的课堂教学,新的教学理念的提出,使课堂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推动素质教育的进程,新课标为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改对课堂教学的内容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只有把握住新课标的方向,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才能让学生在考试中利用不败之地。

在研究新课标的同时,教师还要研究考试大纲。通过研究考试大纲,可以帮助教师明确考试的性质、把握考试的范围,教师通过对考试大纲的研究,还可以把握住考试的题型和中考试卷的结构,从而更加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展开复习教学工作。

在对新课标和考试大纲进行研究之后,教师就要以此为依据,结合数学教材展开复习工作。在复习中,教师要纵观数学教材,把握住复习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对中考中的重点知识,教师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进行复习,帮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让学生做到各部分知识的整合,能够熟练的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解题过程当中。

例如:“二次函数”是数学教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学生来说也是一项较难的内容。在中考中,二次函数的知识为必考的内容,并且本部分的知识考点多、分值大。在进行本部分内容的复习时,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对本部分的每个知识点都讲细、讲透,并做到各个知识点的有效结合。教师要根据本部分的内容,为学生选择综合性的习题,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帮助学生突破本部分的教学难点。

二、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不打无准备之仗

在进行复习之前,教师要提高复习的效率,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按照事先所制定的复习计划,一步步的进行复习。只有有了科学、有效的复习计划,复习工作才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数学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才会有保证。当然,教师事先所制定的复习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结合复习的进度以及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做出合理的调整。

第一轮复习:巩固基础,全面复习。

第一阶段的复习是数学总复习的关键阶段,是今后进行进一步复习的基础。因此,对于第一轮的复习教师和学生一定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从近几年的高考形势分析来看,高考题中考查“双基”的试题所占的比例较大。在中考数学卷中,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面有所扩大,考试内容一般都是课本上出现过的知识,有些考查内容只是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了组合和延伸。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做到夯实基础,紧扣数学教材。通过对数学教材的复习,让学生理清数学知识结构,对基本的题型有所掌握,对题型的变式也能够应对自如。

第二轮复习: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题复习。

专题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延伸复习,是对知识的拔高复习。教师要做好第二轮复习工作,就要对近年来的中考试卷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中考试卷,找出今年来的中考热点问题,根据中考的热点和学生的弱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以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在进行第二轮复习时,教师可以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对学生进行专题训练,通过对同一专题内容的反复练习,让学生掌握住此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第三轮复习:模拟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中考数学范文2

首先,应明确什么是复习。复习,顾名思义,就是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再现和回顾。因此,复习课可以说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也可以说没有一定的套路和模式。

从宏观上讲,中学数学复习课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学生学习数学的某一阶段,以巩固、梳理已学的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要任务的一种课型,它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学数学复习课的任务应该是对某一阶段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目的是温故知新,完善认知结构,发展数学能力,促进全面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从微观上讲,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基础的好坏,能力的强弱,学习方法的异同,思维特点的迥异,因此教育上提倡“因材施教”,主张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提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那个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那么,该如何提高复习课的质量和效率呢?

一、 立足课本

前两年中考题启示我们:试卷上的基础题基本上是教材中题目的引申,变形或组合。这类题目也占全卷的一定比重。所以必须深研教材,不能脱离课本去搞题海战术。初三后期的复习应将整个初中三年教材内容按四个领域,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系统结构。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复习策略和目标。数学学习较好的学生应加强个模块内部的整合,还要去寻求个模块的交叉点,中间地带,有区分度的尸体往往就出在这个地方;数学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应多做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以及平时教师给出的课本题、习题的变式训练题。并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使之缩小与数学优等生的成绩差距。但不管哪类学生都不能以为搞题海战术。否则整天埋头做大量习题,就是本末倒置。

二、研读大纲

复习过程中要重视考试大纲的指导作用,复习过程要认真的学习,反复学习,深入的研究,把握知识的取舍。考纲规定了考试范围,规定了关于考试的知识和能力等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复习时严格按考试标准备课和上课,增强复习的目的性,对没有列入到考纲范围的知识点,在复习中我们就可以带过,以减轻不必要的负担,避免做无用功。尤其是考纲上新增加的知识点,是考试的热点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还要做一做近几年的中考真题,了解往届中考考题中各个章节知识点在一份中考试卷里所占的比例与轻重,了解中考试卷的出题结构,专家的出题方向和热点,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及时关注中考变化,才能找准学习的方向,不断培养应变能力,才能提高复习效率。

三、渗透思想

由于中考数学考试的选拔功能,特别是数学考试中的标准差较其它学科要大得多,区分度相对也大得多,更强化了数学在中考中的选拔功能。命题中提高试题区分度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考查。压轴题就是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因此在重基础的同时,应切时加强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和数学能力的培养。

四、建立体系

鱼网之所以能够捕获到鱼,是由于经线和网线编成网的缘故。我们在初三进行总复习时,也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复习。一是按照知识系统进行复习,我们称之为条条复习,这样可以把三年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化、条理化;二是按照专题复习,称之为块块复习,这样可以从解题思路、解题规律、解题技巧上总结规律,提高能力。如果把条条复习称为经线,块块复习称为纬线,这样就把知识编织成网络,再把数学思想方法看成鱼网上的总绳,那么便可以提纲挈领,收放自如,得心应手。如:通过复习可以把证明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归纳如下:(1)利用平行线的定义;(2)利用平行公理;(3)利用三线八角;(4)利用中位线的性质;(5)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6)利用比例等等。建议认真地做好知识梳理,归纳总结,形成网络等一些有效的复习工作,建议把初一、初二的教材拿出来,对照各章节的知识点、公式、定理全部认真地梳理总结,这些知识在以前学过,大部分知识点在学生的记忆里,可能有点模糊了,但不可能全部忘记,只要把它们认真地看一遍,许多知识点,会从记忆中被唤醒,并在大脑里逐渐地清晰活跃起来,然后理出一条线,把知识象穿珍珠一样串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网络体系,记忆就会更深刻,运用就会更灵活。

五、拓展思维

复习时要注意归纳类比,总结规律在初中数学中,不少数之间、形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规律,这些规律需要按照一定的思想方法加以探求,归纳与类比就是其中重要的方法。归纳的方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当找到一般规律后,用它作指导,再去研究类似的问题。如:学习函数,我们往往是从四个方面来学习。学习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图象,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应用。正如数学家波里亚说的那样:“人们总认为数学只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往往忽略了它形成过程中的特点――又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归纳科学。”类比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把某些相同的量或相似的量进行比较,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某种联系。

中考数学范文3

一门课程的学习,总是以能否正确、迅速、简捷地解答问题为检测方式。学好数学的基础知识,强化基本技能固然是取得好成绩的必备条件,然而中考答题过程中的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卷面成绩。一些学生不掌握基本的答题方法,试卷一发到手,就埋头作答。一道一道,认真思索,岂不知时间一分一秒地溜过。由于一些不该产生的羁绊,等交卷铃响了,才发现原来会做的题还没有做呢,后悔已来不及了。为使学生能在考试中正常发挥,本文就中考数学的答题方法作以浅谈。

近年来,中考数学试题的结构基本定局。即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形构成。要在有限的两小时内完成它,经过审题、思考、涂写、作答等环节,解答每道题平均不到六分钟,况且解答题、个别的选择题、填空题没有十分钟是很难做下来的。因而要答好只一份试卷,必须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才行,一般来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调控,心理健康

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平平的学生,对中考都是可能产生一种紧张心理,这是因为自己面对的毕竟是一份陌生的试卷。即使这门课自己学得较好,总还担心会考砸,以这样的状态进入考场,必不会有好成绩。因此,考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心理调控,不要把考试看得太神秘,就当是平时训练一样,把它当作一次练习、作业去认真完成,以自信、乐观的态度对待考试,有平和的心态,这样就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答好试卷。

2冷静对待,心中有数

试卷发下来后,先用三四分钟把整个试卷浏览一遍,有多少个题,有哪些题型,是否有平时做过的同类题。对那些看来生疏的"难题",也不要慌,明确我有这样的感觉,对别人也是一样。这样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沉着冷静,不慌不忙地作答。

3调整次序,无误作答

中考数学试题中选择、填空、解答题一般都是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的。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前面的大部分题都是考察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题目,需要的知识点单一,思路也明显。因而,将试题浏览完后,先冷静地将这些题做完,不但不易出错,也稳拿这些分数,心情舒畅、头脑清楚。此时大可不必着忙,对剩下的题,从不同角度寻求思路、方法,逐一攻克,一些难以判断思考的题甚至也能解答,这样就不回丢不该丢的分数。

4不同题目,不同对待

选择题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是正确的。对选择题要用直接法或间接法去解答,甚至还可以大胆猜想、估算、合乎情理推理判断选择。填空题要通过仔细思考解答、准确判断,正确地填空,要求,文字准确、语言清晰、结果简捷。而解答题则必须通过认真分析、思考,规范地写出答题过程、答题要点,必须格式明确、条理清晰,这样才能看出你的思路和方法,即使结果是错了,也能得"步骤分"。

5涂写正确,书写正确

选择题的答案要涂在答题卡上。考试前将2B铅笔削成扁形,解完一道就在答题卡上来回一次涂准,不要让涂写多占时间。填空题、解答题的答案、过程要写在试卷上,必须书写清楚、整齐,条理清晰,卷面布局合理、整洁,获取"印象分"。

6最后时间,抢夺分数

中考数学范文4

回顾已做过的题目,梳理曾经出现的问题,梳理某些典型问题的常用解法,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是事半功倍的方法。

由于所剩时间不多,学生现在不应该再去啃难题和面面俱到地复习,而是应回到课本,通过看书上的目录、标题、还有自己平时勾划出的重点,一章一章地进行回忆,有系统地整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明晰的知识体系,做到知识归类、解题方法归类,如有回忆不起或拿不准的地方应看看教材、问问老师,及时地加以补救,使自己做到心中有数。此外,对以前常错题、难懂题,可再拿出来消化一遍,使自己有能力在中考中应付这类题。

通过几轮的复习,我们对初中三年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有了一定的掌握,不会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被扣分。所以在最后阶段,针对自己在练习和作业中的书写进行规范化,做到书写表达准确。要将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解答题中,简单题要详写,复杂题简写的原则,往往被一些学生所忽视,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考生自己的估分与实际得分差之甚远。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述,“会做”的题才能“得分”。

在考试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应保持冷静,相信自己有能力把问题解决。出现怯场一要自我暗示,尽量克制;二要停止答卷,静黙一会,平定心境;三要集中精力,思考试题,“两耳不闻窗外事,全神贯注答试题”。

为激活思维,一般地,答题顺序应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合理分配时间,会做的题目先做,不会做的先跳过,避免一题受阻一科失利,在最后的时间里对那些被搁置下来的难题用蚕食的方法扩大收获。

一些看似容易的题也会有“咬手”关卡,看似难做的题也有得分之处,所以考试中看到“容易”题不可掉以轻心,要做到思维严谨,避免漏解或多了不应有的解。看到新面孔的“难题”不要胆怯,其实是“新瓶装旧酒”,它考查的还是那些基本知识,耐心、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定能得到应有的分数。

中考数学范文5

一、分析以往,把握方向

分析2010年各省考试卷,仍采用选择、填空、解答三类题型,知识覆盖面全,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核。在此前提下,也更加重视考查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考查内容上各个层面均有所涉及,数与式部分的试题将不再纯粹考查繁、难的计算,取而代之的是探索数与式的数学意义,以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问题。在变化的图形或实际问题的背景中观察、概括出一般规律是近年来中考的热点,对方程与不等式内容的考查将突出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体现了“问题情境―数学模型―合理推断”的数学应用模式。整个过程蕴含着用数学的模式化功能发现数学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合情推断与探究能力,从而达成对“能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目标的考查。空间与图形部分,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考查视图,几何体及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的可能性较大;几何论证题可能从常见的几何概念和命题中提出问题或猜想,通过对其分析、探索,发现其内在规律并能用简单的逻辑推理来证明命题的正确性,以考查学生的合理推断能力,此题型对证明的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统计与概率部分中,运用统计结果进行决策的问题与生活联系紧密。总之,用现在的“灵”代替从前的“难”。

二、了解分布,明确重点

1.知识点分布。

(1)代数中数与式的运算、方程和不等式(组)、函数及其应用等;几何中三角形、特殊的四边形、圆等图形,全等、相似、旋转、对称等变换,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等知识及其应用,统计与概率中计算与应用等核心知识常是命题者关心的重点,几乎每年中考试卷中都涉及。

(2)试题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前面的常是代数领域的运算求解题,较易,以考查运算技能为主;其后多是统计与概率方面的计算或几何方面的求解证明题,不难,以考查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或分析推理能力为主;然后是应用题等题型,以考查建模能力等为主;最后多是某一领域或某两领域知识的综合题等,有一定的思考性和综合性,以考查数学思维能力为主。

2.难易分布。

试卷的难题基本集中在选择题最后一题,填空题最后一题,解答题后两题,以易―难―易―难―易―难的趋势分布,这样解题时有张有弛,难点分散,便于学生合理地安排时间。

三、制定计划,合理安排

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能让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中考数学复习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基础知识点的复习为第一阶段,专题复习为第二阶段,考前模拟测试为第三阶段,回练调节是第四阶段。

1.第一阶段的复习夯实基础,“三抓五过关”。

“三抓”是:①抓《考纲》,抓基本概念的准确性;②抓公式、定理的熟练和初步应用;③抓基本技能的灵活反复应用。“五过关”是:①能准确理解教材中的概念;②能熟练求解书中的例题;③能熟练运用书中的定理证明基本题;④能说出书中各单元的作业典型题型;⑤能掌握书中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做到基础知识系统化,基本方法类型化,解题步骤规范化,从而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和稳定的知识框架。紧跟老师的复习步伐,不掉队,不钻牛角尖,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学习,保证做到会做的题全做对。重点要对那些自己曾经做错的基本题、平时感觉有点难的题目加以标记,不要轻易放过,弄清原因,回归定义,查漏补缺。不同基础的同学复习的侧重点应各有不同:基础略差的同学应更多关注基础题,而基础略好的同学应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特别要关注数学思想、方法与能力的培养。

注意:套题训练不宜过早,参考资料应以单元为主,本阶段复习宜细不宜粗。

2.第二阶段的复习专题训练,“三防三练”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以纵向为主,按知识点的顺序复习,那么第二阶段就是以横向为主,突出重点,抓住热点,深化提高。这种复习是打破章节界限,绝不是第一轮复习的压缩,而是一个知识点综合、巩固、完善、提高的过程。其主要目标是:完成各部分知识的梳理、归纳、糅合,使各部分知识脉络化。在这轮复习中,应“三防”:①防止把第一轮复习机械重复;②防止单纯就题论题,应以题论法;③防止过多做难题,题海战术,等等。“三练”:①对于老师精心组合的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函数与几何”、“几何综合问题”、“运动与几何”等问题要精练;②对自己平时害怕的题、容易出错的题要多练;③对热点题型一般有:阅读理解型、开放探究型、研究性学习型、操作与探究等。解题时应该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如:这道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每个知识点是从哪几个角度考查的?题目考查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本题有哪几种解题方法?最佳解法是什么?尽可能做到一题多解、触类旁通。要静下心来,通过学习回忆,从中悟出规律来。有所思,有所悟,便会有所发现、有所提高、有所创新,便能悟出道理、悟出规律、悟出灵感。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难度,能力就不能得到提高。所以学生要有吃苦的思想准备,力争通过二轮复习,有一个质的飞跃。

注意:最好有一本各省市中考试题汇编资料,要知道外地考题中出现的精彩题型往往就是本地命题的借鉴。

3.第三阶段主要是进行模拟训练,提高考试心理素质。

经过前两轮的复习,同学们无论从知识的掌握,还是从解题能力的培养都会有所提高,但在临考前心理上却是很不稳定。不少同学中考失败,栽到在“考运”上,多半是由于心理不稳定。因此要进行必要的适应性训练或模拟训练,以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特别在复习的后半阶段,还要注重各种信息的收集、筛选、整理,同时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和应试状态,便于以最佳状态进入考场。在完成老师布置的模拟卷时,要做到对、快、多。把它假想成中考,平时如战时,战时如平时,培养良好的应试心理素质。建议学生在做好学校正常的模拟测试之余,最好找几套难度适中的模拟试题,设定标准时间,进行自我模拟测验,并严格按照标准答案纠正以往答题过程中的不良习惯,找准得分点,对于试卷的错误要认真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并对每次训练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发现问题,查漏补缺,积累考试经验。

注意:自己评分应按参考答案中的评分标准,切不可只看答案,不看得分点。否则养成解题中“跳步”的习惯后导致不必要的丢分是很可惜的。

4.第四阶段回归基础,提高自信。

中考数学范文6

一、注重课本,扎实掌握基础知识

中考前的复习每一步都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千法、万法,打好基础才是好法.在基础知识复习中,首先让学生自己归纳、整理知识结构,在解题中,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探索解题思路,最后教师讲评,使学生在课堂复习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这样才能达到复习的目的.复习时应该充分体现以练为主的原则,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需要在反复的练习中,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才能形成和掌握.我们要以课本为主进行复习,因为课本的例题和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知识的主要载体.吃透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才能有利于全面、系统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熟练数学基本方法,以不变应万变.所以在复习时,我们要学会多方位、多角度审视这些例题习题,从中进一步清晰地掌握基础知识,重温思维过程,巩固各类解法,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二、重视能力的培养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

通过对课本典型例题、习题的有机演变和拓展延伸,让自己在参与探究中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以课本典型例题、习题为题源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是落实新课程理念、强化数学创新教学的重要途径.课本上的某些例(习)题看似平淡无奇,但如果我们以此为蓝本,改变其条件或结论,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手段,编拟出形式新颖的题目,这对于提高自己的认识层次、强化探索创新和应变迁移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因此,我们要做到能把各个章节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纵观中考数学试题中对能力的考查,除了考查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纯数学问题的能力外,又强化了阅读理解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以及对同学们的情感、意志、毅力、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考查,就必然使中考数学试题对能力的考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三、重视探究和实践,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考查探究、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初步地创新意识是近几年来中考数学改革的重要思路和举措.中考数学的备考中,要求教师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他们熟知的生活实例,通过比较、分析、猜想、归纳、综合等思维训练,使之完成各知识之间的正迁移;通过抽象、概括、数学建模来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师还要善于提出那些条件或结论不显形或不确定,但又具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并有一定探索意义的问题,引领学生寻找探究问题的途径,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探索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路.经常通过一些创新问题的训练,能快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四、构建知识网络,提升思维坡度,提高解题速度

教材是按知识块螺旋上升安排的,教学又是把每一个知识块分解成知识单元或片断来讲授的,中考复习就是要把它们由粗到细、由大到小,由厚到薄,整理成知识网络,这不仅有利于“弄清家底”,而且有助于理解与记忆,还便于提取与应用.

学生的水平是有差异的,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通过复习都有提高,复习题的选择应有层次性,由浅入深,建议是进行“题组”训练,有两种基本的形式:纵向深入与横向综合.

统计表明,中考要在120分钟内完成28道题,题量较多,而且有大量的实际情景或过程呈现的叙述,阅读量较大,这就向速度提出了高的要求.对于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1)深刻理解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基本方法,努力形成基本能力;

(2)合理安排考试时间,书写做到简明扼要;

(3)平时进行高速训练.

中考是通过解题来判断学生数学能力的,中考复习的最终成果要落实到解题能力的提高上,但不能盲目地强化训练,采取题海战术,我们建议:

(1)以中档综合题为训练重点.中档综合题区分度好,训练价值高,教师讲得清楚,学生听得明白,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中下档的题目是命题原则的主要体现,是试题构成的主要部分,是考生得分的主要来源,是学生录取的主要依据,是进一步解高、难题的基础,可以说,抓住了中下档的题目就抓住了录取线;在复习时,高档题也要有,但要控制数量,重在讲清“如何解”,讲清解题思路,从何处下手、向何方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