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手抄报版面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手抄报版面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手抄报版面设计

科技手抄报版面设计范文1

一、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生活化其实是一个过程,一种活动倾向,是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与现实世界进行撞击与交流的过程。“信息技术生活化”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信息技术,借助生活经验学习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应用到生活中。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学科,其教学也需要生活化,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真正体现出信息技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原则。

二、高中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在生活情境的创设中引导学习

通过初中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学生也已经对其有了初步的认识。信息技术的实践性强,学好信息技术的关键是从已知基础上建构未知,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和生活达到。但是,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并没有注重这一点,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为教师提出问题的方式是学科学习方式,从未知到未知,忽视了学生的已知。所以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从而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需要教师按照新课标中对于高中信息技术生活化的教学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已知建构未知的教学角度提出情境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学科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从而激发建构未知的热情。比如在《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的教学中,设置的生活情境是假设你去参加计算机基础知识竞赛,通过哪些方式获得信息。生活情境就是在学生回答“上网搜索”“报刊阅读”“电视报导”“咨询朋友”等情况之时创立形成的。那么在此基础上将文本的学习引入,学生就会在已知的生活经验上热情饱满地投入到文本的学习中去。教师信息技术的教学以学生的生活和实际为出发点,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已知基础上构建未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多创建生活的一些情境,把信息技术教学并融入其中,从而就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二)结合生活实际,优化教学过程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优化教学过程,不断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从而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课堂教学相互融合在一起,并引导学生在生活基础之上进行思考、类比,从具体的实践感知中体会抽象的理论概念。比如在《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学习过程中,正好学校安排高一学生进行班报制作比赛。在学生选定班报主题和制作素材的准备工作之后,我将以往年份中优秀的作品和失败的作品拿到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提醒学生在编辑报纸时要对纸张的大小、页边距的合理性设置进行特别关注。看到学生已经跃跃欲试想开始制作,我又让学生在一张版面设计不合理、不美观的班报和一张版面设计合理美观的手抄报中选出个人喜欢的作品。答案显而易见。学生通过对比这两张班报,认识到了页面设置和版面设计的重要性,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学生就非常注重页面的设置和版面的设计。对于信息技术学习中“使用艺术字、文本框、图形组合与图片制作和装饰”等知识就可以通过学生在报刊制作的过程中利用的学习课件及资源进行自行的摸索研究,并在遇到问题时求助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很多学生通过自身制作班报的经历,全面思考并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制作出了非常优秀的报刊作品,另一方面,学生在丰富自身知识中,提高了自己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着力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生活中,学生对遇到的很多的信息技术问题,比如说网络的安全应用问题、电脑链接故障等实际问题,都处于模糊的状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这些问题着重讲解,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举例子来说。大部分的学生对于电脑病毒等等一些网络安全的信息只是在脑海中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是不足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的。所以,教师在这方面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教给学生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多动手实践,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信息技术问题,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我在一节示范课上得到了很多的启示:在课堂上,老师教授关于病毒的相关知识的时候,并没有直接讲述病毒的定义、特点、发生原理等知识,而是让学生在上课之初就遇到了电脑病毒的侵扰,老师引导学生来解决这个电脑病毒的问题。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一块分析了导致电脑异常的原因通,并通过实际动手解决了这个问题。只是这种实践作战经验,才能让学生加深知识的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技手抄报版面设计范文2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初浅的一些做法:

一、拓展积累鉴赏聆听型作业,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的文化积淀

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因而,我利用网络从学生的作业设计入手,布置搜集鉴赏型作业,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观赏资料及线索、背景介绍进行鉴赏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上网查询课外资料,鉴赏聆听并当场记录下感受等,一方面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另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文化积淀,丰富了他们的知识背景。以下是几个教学实例:

1.拓展积累延伸

学完《春》后,我布置:朱自清的《春》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在我国璀璨的文化宝库里还有许多描写、赞颂春的优秀文章,尤其是诗歌,请大家利用上网时间,分类查找有关“春”的优美句子和诗歌,进行课堂交流。在我的带领下,学生分类查找到了许多写春的优美句子和古诗。课堂交流后我要求学生把每一类中没学过的背诵下来,学生的积极性异常高,连以前背书老是拖拉的学生也背得很起劲。教材知识有限,借助网络,适当地拓展,让学生的思维变得开阔,语言的储备不断地丰厚。

2.阅读鉴赏名著

学《杨修之死》前,利用阅读课,我让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三国演义》,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并且浏览网上的各种评论和介绍,学完课文后,我专门安排一节课进行交流,学生有复述故事情节的,有专门介绍梁山好汉绰号的,有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很成功的一次课外作业,使学生不仅加深了课文内容的解读,更激起他们阅读名著的兴趣,借机,我鼓励学生继续阅读《水浒传》,《西游记》等。

3.聆听欣赏触动

学了《金色花》,我让学生搜集有关母爱的故事和图片,推荐学生上网找视频资料。感人至深的真实画面配上催人泪下的旋律《母亲》的渲染,把学生深深吸引住了,教室里一片肃静,还有什么比这更能引起学生共鸣的呢?我不失时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陈娜说:“妈妈,女儿一定会好好学习,报答您的恩情!”赵彤说:“妈妈,我有时犟您,给您乱发脾气,我知道自己错了,以后我再也不惹您生气了!”金楠说:“亲爱的妈妈,您那充满爱的早餐,让女儿铭记在心,谢谢您,妈妈!”……感动人心的发言,深刻的认识,既使学生巩固了所学内容,又使他们更加的懂得了母爱。

二、采集编创型作业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重视培养学生有意识地查找资料的能力和有效地把已有资料运用到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去的能力。采集编创型作业要求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自己上网寻找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有效组合。

学了《月亮上的足迹》,我结合神舟5号、神舟6号等发射升空的事件,让学生查找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资料,进一步了解“登月”,并根据它们办一期航天科技手抄报。允许学生两个人为一组进行编辑设计工作,从小报名称设计、版面设计到美工制作都要求学生自己完成,时间一星期。学生对这一新颖的作业方式非常欢迎,交上来的小报图文并茂,让我赞叹不已,于是,我将他们的作品在全班内进行评选,并最终评选出最佳编辑、最佳美工、最佳作品等若干,并在思想品德考核中加分以鼓励,将好的小报张贴在学习园地,让师生欣赏。通过这一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集成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创造精神。

学习《苏州园林》后,课后作业是这样的:你还了解哪些名胜古迹,请上网收集相关图片资料,制成幻灯,以幻灯片形式放映,并配上解说词向大家介绍。学生一听就乐了,因为在他们眼里,上网就是一种乐趣。学生分头行动,有的学生第二天就完成了作业,比我预定的时间早了两天。他们找的图片资料相当丰富,我利用阅读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精彩的图片配上流畅的解说词,让学生大开了眼界。这样的作业,在提高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也达到了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自主合作探究型作业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促进了学生间的合作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因为探究是创新的基础,而探究的过程又往往是合作的过程。自主合作探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十分强调的学习方式。因而在教学中,我力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课外作业也如此,而网络为自主合作探究型作业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保障。

学完《故宫博物院》后,我组织学生对故宫进行网上探究,学生自行组织成四人小组,有的探究故宫建造设计之妙,有的探究故宫的颜色图案之妙,有的探究房屋的主人之妙,……并专门进行了交流。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对故宫的建造之妙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因为探究体验型作业无现成的答案,需要学生主动参与、观察、发问,获得自己的体验,这样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更好地发扬了协作精神,增强了合作意识。

贯彻《新课程标准》,课堂是主阵地,作业就是分战场。网络使语文作业彻底改掉过去那种机械、枯燥、繁重的形式,还学生以自主、生动、创新与情趣,为学生开创一个将语文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广阔天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张扬,人格在这里得尊重,情感在这里得到体验,语文综合能力在这里得到发展。

科技手抄报版面设计范文3

    课程体系的建构立足于人才培养目标。以笔者所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为例,中文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的目标确定为: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强化全过程的实践教学,着力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课堂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使实践教学成为学生能力培养的根本途径。基本指导思想为“高素质、强能力、显特长”,构建具有专业特点、岗位要求和学校层级类型三维关联度的中文专业学生核心能力体系。结合其定位的“文化信息传播”方向,核心能力表述为:合旨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自如灵动的沟通与策划能力、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等。教学的重点围绕核心能力培养来展开:提炼汉语言文学核心课程的理论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突出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的实践内涵,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具体而言,保留中文专业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以确保专业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凝炼核心课程,把握相应的理论精髓;综合课程内容,合理取舍,形成语言类、文学类、写作类、应用传播类四大课程群,利用现代传媒的技术手段,鼓励学生合理利用这个载体学习、提高。首先,文学类课程内容注重名着解读的学理归纳,培养学生“思”的能力。将原来文学分阶段授课的方式改为块状式讲解的课程,弱化史的完整性,以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文体形式发展为线索讲解,以考察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为主,并辅以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系列选修课,重点培养学生艺术感悟、艺术欣赏和审美判断能力。其次,适应市场需求,优化语言类课程教学,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操练,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以应用语言学内容为主,重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协调发展。第三,优化写作类课程内容,强化学生文字表述训练,培养学生“写”的能力。根据学生个性需求,提供相应的文学写作、日常应用写作、新闻写作等课程,加强与外部的联系,外聘着名作家、记者、编辑等开设专题讲座,负责学生课外写作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本质上改变原有写作课侧重于理论的性质,使写作课的实践本质落到实处。第四,加强应用传播类内容的实验化,利用传媒技能实验室优势,强化学生办公、制作等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做”的能力。

    二、分立教学层次,改变“教”、“学”态度和方法

    调适知识性、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比例,注意课程设置与学生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培养之间的匹配,强化实践性课程的比重。中文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一种设计性教学,其核心环节是设计有效的实训。实践教学体系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课程内非独立实践环节;一是独立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大量包含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的开设,如计算机文化基础、多媒体技术与运用、动态网页制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应用写作等必修和选修课程,支撑“文化信息传播”的专业方向,并针对实践教学环节内容,编写出完整的教学大纲,设计出详细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考查措施。这样就有助于强化学生基本专业能力,有利于提高其专业特质的显示度。独立实践教学环节分为实践环节必修课和实践环节选修课程,如社会调查、专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作为必修的专业实践课程,新闻采编实践、传播策划实践以及办公文秘实践等作为选修实践课程。每门实践课程通过时间安排、过程评价和综合考查措施的完整设计、确立实训主体并激发其内在动力从而达到实训目的。如实践必修课程“社会调查”,在学生第二学年结束后,利用两周时间进行实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前到社会中去锻炼,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其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职业技能。以上是显性计划里能反映出的并带有一定强制性的课程设计,另外还鼓励所有老师进行课程实践性探索。如《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如何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尤为重要。我们的任课老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获得成功:从传统的角度,要求学生多读、多背、多写,立足传统打基础的一个方面。从创新的角度,强调师生互动,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1)除了老师讲授之外,某些次要章节的内容布置给学生,由学生在课堂上主讲,老师补充。有些章节也直接安排学生自学,写出相应的学习提纲;(2)就重要的教学内容,设置论题,布置辩论会,在课堂上由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论辩;(3)布置某一专题的学习时,让学生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独立完成小论文;(4)利用成都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把课堂延伸至名胜古迹,如在讲李白和杜甫时,组织学生到江油太白堂和杜甫草堂,让学生感受传统历史文化。

    三、恪守“结合”原则,加强过程评价,形成职业能力

    1.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相结合。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能力培养”这一主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专业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推动理论的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开发。当前社会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学生是否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能否快速适应岗位需要,是用人单位在接收毕业生时优先考虑的因素。因此,与社会职业技能鉴定接轨,鼓励学生在完成模块教学后衔接参加社会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考试、测试,取得社会公认的职业技能资格考试证书,不失为一条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我们在教学中积极推行职业资格的培训,如普通话等级证、秘书证、教师资格证、广告从业资格证等。通过这些职业资格的培训,培养学生从业规范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使其在毕业后能够达到劳动准入制要求的相关技能等级,为自己顺利就业“添砖加瓦”。在此涉及到师资问题,从中文专业教师基本构成看,博士、硕士学位和教授、副教授职称教师居多,但多数只能纸上谈兵、坐而论道,由于自身缺乏实践,无法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所以安排教师到实习基地或指定单位兼职进行“锻炼”,培养“双师型”教师以弥补实践性环节的缺失是目前切实可行的做法。

    2.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一方面采用“岗位模拟”这一行之有效的实践方式,充分利用课堂、实验室和校内其他资源,如校园电视台、校报编辑部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一方面开门办学,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形成双方互利性的校外实习基地,集中开展实践实训,推动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课外学分的设置和管理,把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学生综合素质和操作能力的提高、专业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社会发展人才类型需求相结合,在相对稳定的专业教学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之间构造一定富有弹性的中介。这对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20世纪初,西班牙着名思想家奥尔特加曾经指出:“大学不仅需要与科学进行长期的永久的接触,否则就要萎缩退化,而且需要和公共生活、历史事实以及现实环境保持接触。大学必须向其所处的时代的整个现实环境开放,必须投身于真正的生活,必须整个地融入外部环境。”①

    3.教学实践活动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能力只有在活动中才能体现出来,课内活动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无法进行充裕的安排,因此与课内作有机联动的活动设计,然后通过课外活动来实现成为十分重要的实现途径。充分利用中文专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优势作用,通过创办文学刊物,组织文学社、开展读书征文竞赛、演讲比赛、写作比赛、辩论赛、话剧表演等,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