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范文1

一、利用多媒体手段,优化新课导入

常言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精彩的导入能够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地进入新知学习的情境中,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在新课导入时,通过运用课件,将图片、声像等因素综合起来,呈现给学生,能够给人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在不经意间便走进课堂,可谓事半功倍。如我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在“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节时,我通过播放上海女足队长高燕捐肾救母的感人视频,并提出问题“高燕为什么会感动国人?肾脏在人体中有什么作用?”视频的播放和问题的提出,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好奇之心,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后我通过在网络上搜集科普短片,运用动画给学生简述肾脏在人体排泄系统中的作用,从而有效的吸引了学生,让学生在兴味盎然的气氛中开始了新知学习。

二、运用多媒体手段,轻松突破重难点

初中学生,由于其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原因,再加上生物学科的系统抽象的学科特点,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中,特别是对于课堂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感到非常难以理解,不明就里,如坠雾中。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将微小放大,给学生提供形象生动而又易于接受的方式。

1.便于资料展示

生物学科,更多的时候需要大量鲜活直观的资料,只有将这些真实的资料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才会从内心深处相信老师,相信教材。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轻松便捷的给学生展示资料,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我国特有的珍稀生物》一节时,对于我国珍稀动植物濒危的现状,学生并不容易理解,为此,为了讲清楚这一内容,我从课外收集了大量的珍稀动植物:如藏羚羊,金丝猴,银杉,朱鹮等的图片,伴上讲解,让学生在丰富的资料中了解了这些稀有动植物物种发展的历程和面临的现状,通过具体真实的数据,学生体会了地球上很多物种濒临灭绝,我们要自觉的加入到稀有动植物保护的队伍中,从而维护大自然物种的多样性。再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时,初中学生对化石的概念,不易理解,我便借助网络,给学生搜集了动植物遗体的化石,同时结合学生喜好,给他们出示恐龙蛋化石,播放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录像,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总结出了化石的概念,加深了印象。

2.可以化静为动

生物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一个静态缓慢的过程,很多学生对于这些变化,并不能够真正的理解,所以也就给生物学习带来了困难,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认知障碍,而采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将这一缓慢静态的过程逐步展开,化静为动,让学生亲历,从而突破这一教学难点。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植物的生殖”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动画:花粉粒落在雌蕊柱头上,然后,逐渐开始萌发,花粉管先伸出一点点,再慢慢地生长,在花粉管中形成的两个伴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缓慢的向下移动,同时随着花粉管从珠孔进入而伸入到胚珠中。然后两个从花粉管出来,分别与卵细胞和两个极核结合。通过这样的过程,将课本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将抽象的知识通过具体的过程展现,让学生一览无遗,教学重难点也得以轻松突破。

3.便于总结知识

由于课堂知识点较多,教学内容又比较繁琐,传统的课堂总结费时费力,效果还不是太好。而运用多媒体来呈现,既方便直观,学生看起来又一目了然。如“鸟类”一节,涉及到的知识点多,内容庞杂,在最后总结时,我通过放映课件总结,既省时省力,知识的脉络又清晰可见。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高效进行练习反馈

课堂教学时,必要的练习,既可以给我们了解学情,把握教学的侧重点提供帮助,也可巩固学生知识,而使用多媒体进行练习设置,既便捷又灵活。尤其是技术在课前预制的一些典型问题,教师通过按钮,可以及时呈现,在学生回答出现错误时,教师还可通过一些动画提示如“答错了,再努力哦”、“您答对了,请再接再厉” 等温馨的提示来鼓励学生。将枯燥的训练转化为形象生动,图文并茂的画面,不但促进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而且大大愉悦了课堂气氛。

四、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反思

教学活动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过程,更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教学的效益。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更清晰的显现课堂教学的轨迹,记录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进行课后反思时,问题的发现及补救便显得更加容易。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范文2

【关键词】生物教学 “情感先导,任务驱动”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3-0078-02

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其以具体的实验为基础,在探究实践的基础上,衍生出各种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因此,我们在生物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实践、探究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此,人教版生物教材设计了许多科学探究内容。例如:“观察与思考、实验、资料分析、调查、演示、模型制作”等,都是良好的探究素材。要让这些素材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同时更需要教师能够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情感氛围,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学习知识,感悟生物科学的魅力。由此,“情感先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情感不仅是学习的激情和兴趣,还包括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会。积极的情感是促进学生完成任务的内在动力;通过设问,任务驱动则能使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更有针对性。简而言之,“情感先导,任务驱动”,是在积极关注课堂情感体验的同时,以设定完成一定的课程任务为行动目标,带着具体的问题任务进行学习。

笔者结合多年的生物教学实践经验,对“情感先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进行详尽的阐述和分析,以供参考。

一 关注情感体验,创设教学情境

1.以形示之

教师根据生物学科和生物知识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特点,投入、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语言、挂图、图片及录音、录像、电影、电视、微机等创设、渲染出生物教学具体、形象、生动的环境和氛围,从听觉、视觉、感觉等多方面唤起学生的身临其境感,让学生在这种最佳的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生物知识,进而达到理解与认识的升华。

实物模具的呈现,也采用“情感为先导,创建课堂心理环境”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中所选择的实物模具既可以是现成的生物模具,也可以是教师、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小模具。新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模型制作环节,例如:制作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八年级上册),实验材料有吸管、橡皮筋、透明胶、剪刀。小组合作,观察蛙腿并思考。一看:观察骨关节骨骼肌。二认:对照人教版八年级生物教材上册43页的图,一块骨骼肌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形态特点是什么?三挑:骨骼肌的哪一部分连接在骨上?四拉:一块骨骼肌附着在几块骨上?试着拉动肌肉,想想这种连接对于蛙的运动有何意义。这些都为学生动手实践提供了极好的活动素材。学生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升华了对知识的情感体会。

2.以声动之

声音信息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物理信息。课堂中如能巧妙地利用声音信息,也能够很好营造出积极的教学氛围,为教学活动增添一份情感体验。笔者在讲授“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课时,曾让学生朗读动物使大自然充满生机的诗句――“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仿佛把全班同学带入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的小路上。引导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学习中――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同时也为讲求科学严谨的生物课堂添上一份淡淡的浪漫情怀。

3.以情感之

科学史的学习是人教版新教材的特色之一。通过对这些科学史的学习,能够很好地再现当时的科学情景,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足迹,体验他们的探究历程,感悟他们对生物学的热爱以及探索精神。比如:八年级上册“细菌”一节的学习,教师通过引领学生分析阅读资料――“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设计一个巧妙的实验,证明了肉汤的腐败是由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然后我又把网上搜集的“巴斯德的实验”动画课件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体会细菌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认识过程,每一次新的发现都离不开科学家勇于探究、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在深入挖掘教材,帮助学生体验情感的基础上,引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浓厚兴趣,培养良好的科学精神。

二 设计任务驱动,构建互动环节

1.问题任务

问题是任务驱动教学的核心,提出问题是一堂课的关键所在。在设计问题时要着眼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遵循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通过一系列有思维梯度的问题串,巧妙地呈现教学内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譬如:学习遗传规律时可以设置问题串“为什么父母与子女之间有一定的相似?连接父母和孩子的桥梁是什么?父母是直接将性状传递给子女吗?”在分析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逐步体会到遗传因子在遗传中的作用。

2.实物探究

在现行初中生物教材中,编排了许多动手实践活动,这些实物探究活动是进行任务驱动的良好素材。如在学习节肢动物时,可以进行一个探究实验――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跳的影响。在实验前,先不展示实验方案,先让学生小组选择材料、设计实验;而后对方案进行点评、讨论;再进行分组探究实验,最后通过数据统计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在探究任务的驱动下,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构建出良好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环节。

三 “情感先导,任务驱动”模式的课例分析

下面以八年级下册鸟的生殖和发育为例,对“情感先导,任务驱动”模式进行具体分析。

1.课堂设计

第一,创设情境,营造积极探究的良好学习氛围。

阅读人教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上册19页的观察与思考:观察鸡卵的操作步骤,并根据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对照鸡卵结构图认识各结构名称及作用(在课堂中,每组同学合作观察一个鸡卵,通过实物展现,加强感性认识,极大地调动学习课程的情感)。

第二,巧设问题,布置任务。

学生自学:阅读、操作、识图。

检查和提问有关问题: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来自什么结构?卵细胞包括哪些结构?怎样区别受精的卵和未受精的卵?

设计问题:设计一些具有一定思维梯度的问题串,将复杂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分解,将系统性较强的教学难点进行转化,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在教师的搭桥架梯下不断地得以提升,引导学生“拾阶而上”,在解答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成功获取知识。

2.自主学习,引导梳理

教师对学生回答的每一个问题都要进行及时的梳理,对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问题,要做针对性的点拨和讲解。点拨要巧妙、适度,为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归纳、总结的空间。让学生能及时掌握和学习相关内容,达到教学要求。

3.及时反馈,总结评价

通过反馈总结,及时评价学生提出问题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点拨、总结:鸡卵中,起到保护作用的结构有卵壳、卵壳膜和卵白,起到营养作用的结构是卵白、卵黄,气室提供空气,保证呼吸,系带起固定鸡卵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教学实践中,“情感先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投入生物学习,在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生物知识的同时,也能让其感悟生物科学的独特魅力。“情感先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确实能有效地促进教学,值得教育者去应用、体会和实践。

参考文献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范文3

对于化学,其中需要识记的知识点较多,如常见元素符号以及化合价、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等。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我们有一段经典的简语“先通氢后点灯,停止加热再停氢”,或者总结为: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都可以很清晰地说明该实验在操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再如,笔者把总结出“干冰不是冰,纯碱不是碱,冰水混合物不是混合物”的物质分类的反例,简化为“物质分类的三个不是”或“物质分类的三不”。在2011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中,对酸碱的性质要求如下:认识酸和碱的主要性质,举例说明酸和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在2011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对酸碱的目标要求为: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可见对于酸和碱的性质的教学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为了更加全面地认识并能简单应用酸碱的性质,可以把它们的性质总结为“酸五碱四余一”,即酸有五条通性,而可溶性的碱有四条共性,难溶的碱只有一条性质。

以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科学的物理内容变阻器这一节为例,其中的“滑动变阻器有效长度的改变与阻值大小的关系”的教学是个难点,《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上要求:“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对应的教参指出:在教学中要在电流的“路径”上突破教学难点,搞清电流的路径便可理解“接入电路的有效长度”。教学可以使用教科书上的图,让学生分析,当滑动触头向左移动时,灯的亮度如何变化?提示学生,仔细观察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出现教师讲透了,学生也听懂了,应用的时候却糊涂了的情形。学生不是不会分析,而是他们在过长的分析过程中迷失了方向。为了让学生能快速判断滑动变阻器下端的接线方向及滑片的移动方向与阻值大小之间的关系,笔者给出了口诀:“左左小,右右小,左右大,右左大。”其含义为:当滑动变阻器的下端接线柱接在左边,且滑片向左移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小;当滑动变阻器的下端接线柱接在右边,且滑片向右移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小;当滑动变阻器的下端接线柱接在左边,且滑片向右移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大;当滑动变阻器的下端接线柱接在右边,且滑片向左移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大。它又可简化为“小同大异”的简语,即当接线方向与滑片移动方向相同时,阻值变小;当接线方向与滑片移动方向不相同时,阻值变大。这一口诀或简语的使用,无疑会使学生判断的速度大大提高。

在对初中生物血液循环部分的教学要求中,《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的具体内容目标为:描述人体循环系统的结构和血液循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容易想当然地以为所有的动脉中流动脉血,所有的静脉中流静脉血,而如果利用简语联想法就很能容易纠正这个错误的认识。我们可以简化为:“肺动非动,肺静非静,主动才是动,腔静才是静。”即可以明确地阐述出主动脉中流动脉血,上下腔静脉中流静脉血,肺动脉中流静脉血,肺静脉中流动脉血的关系。

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科学的地理部分,关于日界线有两个知识点:一是环球旅行时,钟点的变化;二是跨越日界线时,日期的变化。在《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中,对区时和日界线的具体内容目标描述为:“了解世界上不同时区的区时。知道日界线两侧不同日期的规定。”尽管这两个问题看上去很简单,但在应用中却比较容易混淆。凝练的简语这时候又体现出了它的优越性。第1个知识点可以详细表述为:在环球旅行中,自西向东,每穿越一个时区就要把钟表向前拨动一个小时,反之,自东向西穿越时区,要把钟表往回拨。用简语联想法就可以简化为“东加西减”。课本对于日界线的第二个知识点的描述也只有一句话:“当从西十二区越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时,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日期要减去一天。”学生在课堂上是能理解的,在应用时却往往容易出错。如果将这一知识点简化为“减东西”,利用谐音并加以联想的简语联想法,就可以快速判断日期的增减与越过日界线的关系。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范文4

一、关于主体性和自主学习的含义

马克思的认识论认为:主体性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具有特定的内涵。它是在主客体关系中相对于客体而言的,是人作为活动主体区别于活动客体的特性。也就是说主体性通过活动对于客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是人的自为性、可为性与作为性的统一。主体性教育,体现在生物学课堂教学当中,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从认识论角度来看,教学过程是学生的主动认识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知识与技能是认识的客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体,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所谓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因此,“自主学习”昭示着学习主体自己的事情,体现着“主体”所具有的“能动”品质;学习是“自主”的学习,“自主”是学习的本质,“自主性”是学习的本质属性。学习的“自主性”具体表现为“自立”“自为”“自律”三个特性,这三个特性构成了“自主学习”的三大支柱及所显示出的基本特征。最近一个时期以来,自主学习越来越引起学科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视。有人甚至主张培养自主学习者是教育的根本目标(WaterHouse,1990)。

二、学生主体性发展情况调查与分析

1.现状摘录

案例1:初中七年级的《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一节教学,授课教师在45分钟内,面无表情,语调平淡,以缓慢的语速“背诵”全文,既不展示图片,也不进行提问。整节课没有设疑,没有互动,没有反馈,没有作业,无视正常教学规律,抛弃了学生这个认识的主体。

案例2:初中八年级的一节课,授课老师在课前将板书写满了整个黑板,外加一块软黑板也写满了学习的内容。上课过程,教师就依据写好的知识逐个讲述。其间,教师也穿插了几个问题。这样的教学,老师把学生当做机器,只要求学生做简单的重复,而不是调动学生主动地学习,长期以往势必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加剧。

案例3:八年级中考复习课,授课教师依照考试大纲的要求,使用了多媒体设备,逐个播放相关考点和例题。短短45分钟时间,复习了八年级下册全部内容。容量不可谓不大,但整个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没有对知识点展开解析,没有关注知识框架的构建,连学生把答案弄错了,教师也没有进行针对性分析。如此机械性的满堂灌,蜻蜓点水般的教学,复习效果可想而知。复习课如何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值得我们深入研讨。

案例4:高中《动物激素调节》教学,授课老师用讲述法完成了促胰液素的发现史教学,教师授课语调低缓,没有节奏,缺乏激情。没有直观的多媒体演示,也没有实验设计的引导、设疑,又如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上述案例尽管是个例,但也在一定层面反映了教师对学生主体作用认识的不足,为此,笔者在同仁们的帮助下,围绕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展开了调查。

2.问卷调查

要解决当前学生普遍厌学、被动学习的现象,关键在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解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主体性发展情况,为今后教育干预提供实证依据,我们在福清市范围采用整群抽样法,随机选取了10所完中的高二年级、10所初级中学的八年级各一个班学生进行测试,测试时间为2010年3~4月间。参与测试的学生共有938名,其中高中生463人,初中生475人。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随堂听课等方式。调查工具采用由张庆林等编制的可供小学四年级~高中三年级学生使用的《中小学生主体性测量问卷》(ZXT)。根据全国各地使用该卷反馈的情况表明,该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74,同质信度为0.83,问卷各成分同学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52~0.88之间,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具有较高的权威性。问卷内容包括6个维度(共76个测题):(1)自觉性;(2)坚持性;(3)自信心;(4)责任感;(5)主动性;(6)独立性。在76个测题中,包含有7对信度检验题。问卷中所有测题均采用封闭式选择题;并以不记名方式确保调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ZTX问卷的每个项目实施5级记分。得分越高,标志被试的主体性水平越高。所有数据用spssl6.0forwindows进行处理。

根据问卷的记分规则,对938份答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剔除无效卷。最后得到有效答卷834份(高中452份,初中382份),占总被试的88.91%,符合调查问卷统计要求。同时我们还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参见表1、表2。

3.讨论分析

表1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通过访谈和调查,我们明显感觉到高中生独立意识开始增强,面对高考的压力和家长的期望,能学会自觉地履行自己的学习职责,但面对升学的激烈竞争以及高中课程的高要求、高难度,又表现出自信心和坚持性方面的发展弱势;初中生处于青春叛逆期,心理可塑性强,仅在主动性、责任感和自觉性方面表现较好,这是因为初二学生面临中考生物科会考,在家长的监督和老师培养下,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要为中考而努力;而坚持性、自信心和独立性平均分偏低很大程度来自于家长、老师的高期望和严管制。

表2的统计数据显示,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于初中学生,尤其在设疑方面能力较强,但无论自主思维能力、自主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归纳总结能力,初高中生都偏弱,说明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任重道远。

研究结果显示,福清市生物学科教学实践中,初高中学生主体性发展总体水平比较好,这充分说明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定程度地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一方面应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福利待遇,提高教师的个人素养。另一方面应积极采取有效地教学策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性和自主学习的策略

1.转变角色,明确自主学习的意义,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对教师角色做了精辟的定位:“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新课程的实施,意味着教师要主动转变角色,将教学主体从教师向学生转变,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激发者”。教师应认真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确立学习主体既学生是自己学习的主人,积极探索“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有效教学途径,引导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过程中,主动认知,学会学习。

2.创设情境,营造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构建学生的主体性

构建学生的主体性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因为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前提,它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习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学生快速而敏锐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在教学过程,教师精心营造一个民主、自由的质疑环境,允许并鼓励学生彰显自我、表现自我,充分发表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在进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实验时,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能否测定一下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笔者因势利导,提出:(1)为什么会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2)如果改变蔗糖浓度,是否一定会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3)既然不同浓度能导致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不同,那么,能不能利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原理来测定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液的浓度?把这个问题当成一个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分组讨论,写出实验设计方案,再通过展示、评价、讨论、修改,筛选出比较典型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写出结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经历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问题——实验验证——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自主学习过程,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3.挖掘资源,拓展自主学习的资源渠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生物学课程明确指出: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主,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和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开发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很大程度依赖教材和教学大纲,不敢越雷池一步,以至于墨守成规,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认为,社会发展的多元化,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的快速更新,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教材、教科书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在教学中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处理教材,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习资源包括课内外两个方面。除了教材、模型、标本,我们还可以利用当地的生物材料,当地的生态环境及与社会生产、生活有关的生物学问题,当地的多种课程资源(学校的、社会的),学生的生活经验,还有网络、电视、音像的信息资源等等,经教师选择和组织,创设多样化的,更为亲切生动学习情境,为学生主体性发挥创造条件、提供契机、拓展空间,让自主学习得到充分体现,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欲望。例如:七年级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教学,我们就安排学生到天生林艺实践基地实习,组织学生分组调查和观察园区内苔藓、蕨类、种子等植物,学习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考察园区生态系统的组成,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从学生随后提交的活动报告中,可以看到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拓展,学生的观察、思考和理解能力以及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4.科学探究,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探究是一种多侧面的活动,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促进其学习的自主性。例如,在做“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时,一改往常教师先介绍实验过程和注意事项的教学方法,指定几个兴趣小组的学生进行现场操作和讲解,教师只对实验过程存在的错误之处进行指正,引导全体学生观察思考,再通过自己的动手实验探究,进行对照,查找存在的问题。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新教材中安排了许多科学探究活动,其中包括观察与思考、实验、调查、探究、资料分析、模拟制作、进一步探究、演示实验、设计、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等。探究性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即独立思考、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具有一种主体性的认知、表达、操作和创造的能力,体现出学习者的主体性、能力性和创造性。它是以认知活动为线索,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及判断等思维活动为核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的一种方式方法。通过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认识到实施探究性教学可采用多种方式,可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的不同,制定相应模式。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节,可采用实验探究型,即让学生动手制作小生态瓶,进行观察,记录,分析,思考,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辨析,从中认识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之决定因素,加深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讨论问题,并探究解决问题。学生通过主动学习与探索,更好地理解知识,获得知识。认识到学习科学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而且学生通过实验探索,提高了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生物多样性”一节,则可采用调查探究型,教师根据学习的需要,侧重了解我国生物资源现状,加强学生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与学生一起探讨要解决的问题,确定调研的方向,然后进行调查考察,筛选资料,研讨解决问题。对于抽象、细微的生理知识的教学可以选用情景分析探究性教学,将收集到的视频材料按需剪辑,或将一些实验过程制成课件,让学生通过观看、观察模拟实验,从情景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意识的创设课堂教学的活泼情景,学生则通过分析与研究来获取知识。实际上,在日常教学中还可采用课题探究型、问题探究型等方式开展探究性教学。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范文5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入

一、课堂导入的作用

导入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成功的导入如同缓缓拉开的序幕,促使学生不眨眼地观看精美的布景,又像打开了殿堂的大门,诱发学生竞相登堂入室。课堂导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承上启下

学习要“温故而知新”,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的学习,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导入时可找出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即它们的结合点,通过精心的语言组织,使导语成为联系新旧知识的桥梁、纽带,从而自然过渡到新课的主题。如在教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地形概况”时,可先由学生回顾世界地理中学过的有关地形知识:①什么是地形?②地形分为几种类型?③中国地形概况怎样?而后引出学习的新课题――中国的地形。这样导入衔接自然、水到渠成,顺应学生的学习心理。

2.引起注意

在新课的开端,提出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新颖奇异的问题,可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引起高度注意。如讲授“海陆的变迁”时设置:我国科学考察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遗迹;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悬念一出,学生交头接耳寻求答案,注意力很快集中到教师的提问上,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顿时活跃。

3.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用地理故事、活动、游戏等的趣味性,可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从而使地理课堂变得精彩有趣。探求故事、活动、游戏中的“为什么”,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激发点。如三国时期诸葛亮火烧赤壁一战中,诸葛亮“借”东风大胜曹操。周瑜为什么“欠”东风?因为赤壁古战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用火攻反会烧了自家。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气候的规律性。而所谓“借”东风,其实是诸葛亮预测到冬至前后短时间天气反常现象,故弄玄虚而已。由这则故事能自然地引出季风、气候、天气等概念。

4.融洽情感

课堂开始,学生处于课前的游离状态,教师用活动、歌曲、视频等方法,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融洽师生关系,建立师生情感。如教授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概况”时,可在课间播放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主题曲暖场,用这首歌曲拉近与师生之间的距离,再用《爸爸去哪儿》视频,提出曹格父子在荒岛上吃、用了哪些东西,它们来自哪里?成功进入新课。

二、课堂导入的原则

课堂导入的方法灵活多样,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高效地学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课堂导入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简洁性原则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开讲,犹如文章的‘凤头’,小巧玲珑,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安定学生的情绪,诱发学生与课堂学习相应的感情,激起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的情境中。”初中课堂教学时间一般为40分钟,在追求高效课堂、有效课堂的今天,课堂导入应做到精简,一般时间把握在3分左右比较适宜。太长,占用课堂时间过多,有本末倒置之嫌;太短,事情交代不清,又达不到课堂预设效果。这就要求初中地理教师在课堂导入中要把握好时间与效果之间的关系,处理师生之间的教与学。如学习“地球仪”有关知识时,可先设置谜面:“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不要看它个子小,载着大江和高山。”其谜底就是“地球仪”,由此引入新课题的学习,简洁明了。

2.有效性原则

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引起学生思考,激发想象力,从而引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以此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导入的有效要与教师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方式有机结合,有效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为地理核心素养服务。如教授七年级下册“法国”时,选择巴黎宣传片作为课堂的导入,引导学生用两三字词描述对巴黎的印象:时尚、发达、悠久等,根据学生找出的字词,引导学生思考“词”与本节课知识点的联系,升华课堂导入的作用,服务于课堂教学。“时尚”:沿海―人来人往―信息更新更快;“发达”:交通发达(陆、水、空、管道);“悠久”:农业发展历史悠久―葡萄种植业―红酒。再用巴黎宣传片贯穿整个课堂,直观、形象的视频可有效帮助化解教学中的重难点。

3.艺术性原则

课堂导入要使学生易于接受,为高效课堂学习做好铺垫,这就要求课堂导入要有艺术性。美好的事物是师生都向往的,选择课堂导入时,要求做到让师生眼、耳、心都感到愉悦。眼睛看见的事物、动作、文字、色彩、形状、PPT排版等都符合大众的认知美感;耳朵听见的声音能使人有美的享受,整个导入让人在美中感悟。如教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河流”时,可用在嘉陵江边录制的微课导入,教师在衣着、打扮、声音、视频画面上给学生美的感受,可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开始学习地理知识。

三、课堂导入的类型

1.复习导入法

以复习旧知识的方式设问导入新课,是比较常用的导入方法。首先是教师引领学生复习回顾上节课的主干知识,然后教师根据本节课需要,利用精心设计的问题进行设问,通过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答案,然后自然地导入新课。如在“中国行政区划”教学中,复习前面中国疆域的特点,知道我国疆域辽阔、国土面积大,自然地引导学生思考行政管理的必要性,从而引出新课教学内容。

2.问题导入法

以问题导入方式开始新课学习,可促使学生开动大脑,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如七年级上册“世界的聚落”教学中,以问题导入新课:假如你是远古时期的部落首领,为你的子民选择一个最好的生活环境,你会在图中山地、平原、山顶中选择何处作为生活地(图略);引导学生分析四大文明古国的分布特点,其分布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展示不同自然环境下居民的服饰、住房、出行的图片,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然环境对生活、居住地选择的影响,回到情境创设上的问题,答案显而易见。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可更清晰地掌握影响聚落形成和分布的因素。

3.实物导入法

实物教学是以学生熟悉的实物为载体,增强地理课堂的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欲望,更好地为地理课堂教学提供兴趣保障。常见的实物包括模型、图片、仪器等。如在教授“自然资源”时,教师用身边的煤、锰矿、土壤、水、鱼干、食盐等实物为标本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学课文后,展示学习成果,辨析课桌上的实物,进行新课的学习和探究。再如,教授“世界的气候”时,教师展示世界各地不同气候类型影响下的植被景观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各气候带的植被景观存在差异,原因是什么,以此导入新课学习。

4.常识导入法

身边的地理就是生活中的地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在地理学习中更深入地了解生活。用学生的衣、食、住、行等导入新课,可让他们更积极踊跃地参与地理课堂活动,学习地理知识。如在教授“天气和气候”时,以生活常识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学生早上出门上学和中午放学时,途中对温度的感知有什么不同,夏季与冬季穿衣有何差异,以此导入新课学习。

参考文献: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范文6

1巧妙设置疑问,激发求知欲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知识的原始动力来源于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换句话来说,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求知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善于利用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巧妙地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向合理的方向思考。

例如,在学习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压强和浮力》时,有关“压强”的知识,教师在授课中可以这样设置疑问:“同学们看过杂技表演吗?表演硬气功的人,为什么在用铁锤敲打身体之前要先放一块石板,或者是躺在钉床上面;如果用铁锤直接敲打或者是躺在只有一根钉的床上,会发生什么?”这些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能就已经遇到,但是他们没有结合物理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如今学到相关的知识,再把问题提出来,就能迅速地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在接下来的授课中,教师继续通过,设置恰当的疑问来引导学生思考,便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压强”这个知识点。

在课堂中设置疑问,要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设问方法,常用的设问方法有“故事式、探究式、趣味式、拓展式”等等.角色应该经常变换不同的设问方法,避免重复使用同一种设问方法,而导致固化的课堂模式出现,要转换角度,保持学生的新鲜感。

2动手做实验,培养物理爱好

在初中阶段,学生认知新事物的途径主要还是感性认知.在物理实验中,动手做实验和观察实验现象能够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给学生带来充分的感性认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物理爱好,可以采取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趣味性实验演示相结合的办法,让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同时,动手做物理实验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习有关“大气压强”的知识时,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观察,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做以下的实验:将一个装满水和装有一半水的杯子分别用轻质纸片盖住杯口,然后将杯子向下旋转180°和90°,观察杯子里水的情况.另外,在课下,让学生用带有细孔的矿泉水瓶装水,分别观察拧紧瓶盖和松开瓶盖时的现象.通过这两个小实验,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大气压的存在,为后续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感性素材,还能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分析和观察能力,提高物理发散性思维.教师在授课中如果能利用好课本内的大量实验,使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定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借助信息技术,提高课堂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在课堂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多媒体信息技术,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和增添了色彩.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或者课件给学生带来精彩的影像和生动的课堂演示,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质量。

例如,在学习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电路初探》时,有关“家庭电路”的知识.教师无法在课堂中实际演示家庭电路的故障,但可以用Flas来动态演示电路故障,并教会学生如何初步排查家庭电路故障.这样能调动学生学习电路的积极性,还能帮助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质量.又如,在《机械能和内能》中,能量的产生和传递都是非常抽象的,这里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演示,加深学生对能量的理解,活跃课堂气氛,将枯燥的知识转换为多彩的动态演示,提高学习兴趣。

4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情趣

开展形式各样的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学生养成多种兴趣爱好,增加课外活动的知识性,这是物理课堂的延续.课外活动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调查、研究、参观、实验、手工制作、讲座等等,要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来开展。

例如,学习电学知识时,让学生调查身边的用电情况,家用电器的电压、电功率,并思考如何节约电能;学习《物态变化》后,让学生调查学校的用水情况,找出哪些地方的用水是可以循环利用的,制定节约用水方案;在学习《力与运动》后,让学生收集惯性在生活中的运用和预防资料,向当地的交通部门了解,开车不系安全带的危险性,等等.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学习需要信心,才能点燃学习的兴趣,当学生能看到自己付出劳动后所取得的优秀成绩,他们会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初中生情绪不是很稳定,往往一两次考试的不成功就容易打败他们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一蹶不振.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因人而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创造出更多的条件,使每一位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这样他们心理上都能够得到满足。

上一篇化工大学

下一篇静思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