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课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济南的冬天课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济南的冬天课件

济南的冬天课件范文1

一、沉浸文本——让师生的智慧共同闪光

在一些使用了多媒体的语文课堂上,往往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的目光投向多媒体的时间多了,投向学生的时间少了,教师的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多媒体上,而忽略了学生的表现和感受;用课件展示代替了对文本的阅读理解,缺少必要的讲解、启发、引导、评价。笔者曾经观摩过一节《济南冬天》,在初步阅读课文之后,教师让学生谈谈对济南冬天的印象。学生回答: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温暖可爱;济南冬天的雪是小雪,把小山装扮得很美丽……学生的回答表达了他们阅读文本的初步感受,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激发多向思维,品味语言的妙处。可是她没有这样做,而是安排了播放课件的环节,教师说:“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我们感受了济南冬天的可爱,接下来,让我们欣赏一组图片,感受雪景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音乐伴奏下屏幕上出现了一幅幅清晰精美的冬景图片,或舒缓、或快捷、或秀美、或壮观,教师不停地点击鼠标,画面从学生眼前一一闪过,令人目不暇接。

二、课堂范读——叩响心灵的歌唱

多媒体技术的推广,极大地扩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网络的普及为各种艺术元素进入语文课堂提供了可能。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堂动起来了,亮起来了,美起来了,似乎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就应该这样让人赏心悦目,于是大多数课堂很难听到教师的范读了,代之以播放光盘或直接在网上同步播放,伴以画面,字正腔圆,给人以视觉听觉的享受。但是笔者认为,播放的录音再标准、再精美,也是不能代替老师范读的。

于漪老师在《往事依依》中这样回忆她的国文老师朗诵《南归》的情景:“‘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情思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这是多么让人感动的场景,在这样的范读氛围中,诗歌的情感不仅通过老师的声音,而且通过那微微摇晃的身子和贮满情思的眼神传达给学生,感染了学生,从而产生了师生情感的交融、心灵的共鸣,播放光盘当然是不能取得这样的效果的。“新语文教育”的代表人物韩军倡导“美吟美诵”,即回归语文教育的诵读之本,他认为“美吟美诵”是“人心”与“文心”的感应。文字是立体的——诵读使平面的文字达于立体;文字是交响的——诵读使无声的文字形成交响。老师恰到好处的吟诵,会自然地把学生带到文本特定的意境中去,常常能唤起师生情感的共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手写板书——最直接的临摹

济南的冬天课件范文2

一、语文课上互动教学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上注重细致、透彻地讲解课文概况、中心思想等。这种教学方法虽然有时也会为了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而应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但学生的积极性始终得不到发挥,这种教学容易造成两极分化,让学生发展受到制约。而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提问,尝试着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体现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例如,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除了让学生了解济南的冬天特征外,还可以让学生讨论家乡的冬天有什么特征,学生积极性极高。他们不仅查阅本地的气象资料,还查阅一些档案资料,并且用幻灯片展示出家乡冬天的一草一本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很有深度和个人见解。在这个幻灯片课件制作中,他们相互合作,相互讨论,形成解说词和课件内容,丰富的史料和图片以及视频是我们所没有想到的。

二、语文课上的分层教学

在新课标的教学背景下,现阶段多种教学模式随之应运而生,其中最受教师青睐,且教学效果最明显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的分层依据分很多种,具体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学习成绩等等,其优点在于,分层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中“一刀切”的弊端,能够全面针对所有的学生,采取最合理的教育方式,避免了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分层教学法分为隐形分层和显性分层,无论是显性分层还是隐形分层,都要求教师要对学生有一个充分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层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指导学生递进式发展。比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安排课本剧表演,把学生分成不同组,让他们在语文活动中发挥自己专长,美术好的同学设计道具,文字能力强的同学设计台词,让他们在剧中根据各人的特点安排各人的角色,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表演活动中获得不同的发展。

三、语文课外的阅读指导

我们强调大语文教育观,强调语文的广泛阅读。比如学习了《我的叔叔于勒》后,指导学生阅读莫泊桑的其他名篇如《项链》和《羊脂球》,进一步来认识这位伟大的小说家。指导学生订阅《语文报》《杂文报》《读者》《小小说选刊》《美文赏析》等报刊,让优秀文化占领学生的阅读空间,让学生们体会到阅读的魅力。

济南的冬天课件范文3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多媒体教学 教学设计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对象(学生)等各方面特点,通过教师精心备课,设计、探索、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教学方法相结合,共同运用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与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图像、动画、模拟等手段为―体,尤其适合用于初中语文教学。现行的初中语文新教材,内容新颖且知识覆盖面广,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好奇心强,理解力有限,要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较高的教学目标,传统的教学手段并不能完全胜任。由于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对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有很大帮助。那么,语文教师应如何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技术手段结合起来,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多媒体教学谈谈看法。

一、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种媒体教学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了视、听、思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使教学内容更丰富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书本、挂图、模型等有限的手段向学生传授信息,这样的信息来源是非常有限的。而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搜集大量资料信息,这些资料信息的获取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从书本、图片获得,有的从视频、网上、声音或自制动画获得。这些多方位的信息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增大了信息量,使得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如学习《济南的冬天》一课时,学生在没有课件的情况下会觉得乏味,如果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赏有关济南冬天风景的视频材料,学生仿佛置身于冬天的济南,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老舍笔下特有的冬景,听得轻松自如,津津有味,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理想境界。

2.使教学过程轻松愉快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艺术再创作完成教学任务。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每上一节课,除了携带教案、挂图及模型等烦琐的教具外,还要书写大量板书,教学任务繁重。而多媒体课件能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将它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它那生动形象的画面和问题情景的设置,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而且可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

3.使学生学习更主动

语文是丰富多彩的。教材中枯燥的内容及在教学中无法实践的难题,通过利用多媒体的模拟,以具体、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更自主地探讨知识,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4.使教学难点更易突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认识能力和思维有限,因此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难点较多。例如教学《听潮》一课,主要特点是用文字塑造声音的形象,学习的重点之一就是通过朗读领略大海刚柔相济的美。这对内陆的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和体会的。在教学中,通过播放自制的潮起潮落的VCD及以潮水声为背景音乐的范读录音,使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并将获得的信息在大脑中汇聚成对大海的立体感性印象,起到化抽象为形象,变深奥为浅显的作用,从而突破重点、难点,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直观,所以对教学难点的突破就变得比较容易。

二、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设计

根据语文教学结构,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由教师、学生和媒体三要素构成。多媒体是一种崭新的教学形式,根据教学环节和呈现时机,合理应用媒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教学目标和媒体的功能选择、应用多种媒体

在教学中设计多种媒体,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媒体的功能选择,充分发挥多媒体存储信息量大的特点,尽可能提供大量阅读材料。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阅读。在传统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通过预习、讲解、默读、朗读、总结等环节实现的。由于班级集体授课、课时及授课进度的影响,教师让学生默读、朗读的时间很少,加上农村初中能提供的阅读物很少,更谈不上大量、有效阅读。而计算机储存阅读材料等大量教学信息,可随时让学生检索相关有用知识,还可提供标准的读音。计算机储存的教学信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等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课堂上,可将多种媒体在目标导向下协调配合、各展所长、互为补充,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使学生感知全面、理解深刻,既掌握知识,又培养能力。

2.根据不同课型的教学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过程组合媒体

在教学中,多种媒体的组合并不是随意地凑合,一般来讲,背景设置的格调应与课文文本内容相呼应。如:设计《爸爸的花儿落了》的背景,可以采用最简单的紫色系列作为背景色衬托作者因爸爸去世而表现出的平静而成熟;制作《木兰诗》等文言文课件时,应选用使课件整体呈现古典沉稳风格的底色;另外,在设置背景时需要根据教学步骤选择相应背景,同时要注意避免各页的背景风格反差太大,应尽量保持课件的整体风格的一致性。

3.遵循感知、注意等心理活动规律控制使用多种媒体

济南的冬天课件范文4

关键词:语言教学;课堂教学;语言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326-01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多媒体技术迅速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课件为载体的语文课堂已成为体现现代化教育高手段的基本标志。多媒体为语文教学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然而许多语文教师不能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多媒体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某次,在听一位年轻教师上《苏州园林》这一课文时,教师一节课足足用了82张的PPT。让学生领略了苏州园林的美轮美奂,粗粗听完觉得这是一堂好课,因为他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掌握了苏州园林的特征。然后细细琢磨这堂课违背了“真语文”教学,这堂课只是一堂风景欣赏课。他使学生远离了语言阅读和语言运用。

又一次听《小圣施威降大圣》这一堂课时,教师就播放了视频《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与二郎神打斗的片段,然后让学生完成导学材。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展示答案。从教学进程来看确实是一门好课。然而课后我问了几个学生一个很简单的话题“悟空”、“二郎神”长得什么模样,答案异常统一,都是影视作品中的美艳形象。这不仅让我担心,因为他扼杀了孩子的想象空间。

表面上,多媒体好像启发人的想象,其实不然,它以固有的想象强加于你,形成一种想象的霸权,使得曾经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想象不再有。由于多媒体课件是由教师提前设计的,对于教学过程、内容,甚至问题都早已安排好。教学中教师又是按照准备好的流程,机械的操作鼠标,千方百计得引导学生朝着设计的课件走,在这声、光、电的课堂中致使学生难以打开思维,失去了自由思维的空间。

真语文教学归根到底就是语言教学,所以语文课必须始终坚持以语言阅读和语言运用为主体。多媒体只能起到一种辅助的作用。

首先在导入课文教学中,多媒体可以起到对写作背景的客观化、形象化,让学生很快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如在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时,就可以先播放一段中国的衰败的历史和先驱们的抗争视频,这样就很好地把学生引入文中,又让学生明确感受到时代背景,就不会让学生产生与文本的距离那么遥远。在教学《登上地球之巅》时,以攀登珠峰的视频导入,让学生看到珠峰的凶险,感受到登珠峰的困难,这样就有利于课文教学。

语文的魅力就在语言阅读本身,语言阅读的乐趣就在语言阅读过程中的二次创作。这就是真语文教学的真谛所在。在现代化教学中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并把握好多媒体运用在语文教学中的辅助地位,相信在课堂气氛中,那种“面红耳赤”,“百家争鸣”的生动场面一定会出现。如在上《木兰诗》时对于木兰的形象分析时,多媒体就不直接展示木兰的人物形象,而是让学生小组讨论木兰的人物形象并从文中找证据来证明。于是学生的答案就从“爱国”到“勇敢”到“孝顺”层出不穷。最后教师归纳小结时以“个人”身份提出自己的“见解”给学生参考。这样不仅给了学生“答案”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有效的学习应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现代化的课堂结构更便于学生的动手操作,从而使过去的学生单纯听说变为多角度的思考,这更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实践意识。学生的视野是多角度的,思维是多方面的,不少学生在电脑这方面很有兴趣,因此有些上课的相关多媒体资料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准备,有些声音、图片、动画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设计,有些操作过程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完成,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如在教学《苏州园林》时,聪明的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制作一个课件鼓励学生们进一步结合课文制作解说词配合课件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苏州园林。学生站在大屏幕前煞有介事地介绍受到观众的瞩目颇有新鲜感、成就感同时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自己的综合能力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理想境界,增强了直观性与形象性。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更有效的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计算机多媒体可以通过屏幕呈现教学内容、展示学习目标、提出思考与讨论的问题,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思考、讨论并做出回答,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还便于课堂的及时反馈、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拓展,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向学生提出艺术思想等方面的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悉心体会和充分讨论,然后回答解决以上问题;再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及时反馈学生对作品的背诵、理解、欣赏以及对内容的联系,最后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迁移和拓展的测验和训练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

济南的冬天课件范文5

新课程背景下的不少语文课,总觉得有些“变味”:语文的外延在不断扩大,语文的人文性在不断地张扬。语文教学的本色逐渐被蒙上了一阵面纱。在这“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候,我们迎来了语文的春天――深圳市教研室程少堂老师急所有语文老师之所急,在2001年首次提出“语文味”这一概念。在“语文味”的指引下,笔者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语文味的生成和凸显的研究,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即声情并茂读出语文味,咬文嚼字嚼出语文味。

【关键词】语文味;读味;品味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146-02

1 问题的缘起

2003,新课程改革在我们滨江区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教育局为我们创造一个展示的平台,使我们这些处于改革第一线的教师们有机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们教师更是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充分展示自我的风采。笔者有幸执教《风筝》一文,在全区的教师秀了一把,也糗了一把。

《风筝》一文主题的多样性,造成了它的难以把握。众多的主题,笔者自认为短短的45分钟,没法自如地驾驭,学生可能也没法领悟。面面俱到,也就是面面不到。笔者不如学习滴水穿石的精神,专注一点,穿透一点。考虑到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笔者选择了“亲情”。

45分钟顺利地按照笔者的剧本演完了,在最后结束的时候,笔者布置给学生一个任务:回家替爸爸或妈妈洗一次脚。笔者的本意是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感悟迅哥儿们的亲情之际,体会父母给予的呵护,学习乌鸦反哺的精神,回报父母的恩情。

教研员抛出了一个疑问:这节是政治课,还是语文课。这句话对笔者来说是当头一喝,让笔者直面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缺陷、不足,同时也让笔者静下心来思考新课程标准下语文的课堂教学问题。

新课改的深入,大大增加了我们学习的机会。听课,上课;上课,听课。使笔者发现,我们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

1.1 过分偏重形式,与作秀距离不远。

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标准答案,也不必受考试的拘束,手脚一放开,自然就有了一份潇洒,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起来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生机的盎然和蓬勃的活力。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等于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呢?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一提倡,二人小组、四人小组,甚至六人、八人的小组讨论似乎成了必需,而热热闹闹的场面背后,我们是否偏离了语文课的轨迹呢?

1.2 过分依赖多媒件,与媒体贴心太近。

勿庸置疑,多媒体动感直观的画面,简易便捷的操作,颇受广大教师青睐。然而,集中了过量声音、图像、信息的课件不仅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而且过于直观强烈的视觉冲击,还干扰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于是,学生琅琅的读书声,在欣赏图片与音乐的过程中“日薄西山”;学生天马行空的思维空间,在多媒体的泛滥展示中渐趋狭小;在多媒体富有动感的演示中,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悟浅尝辄止。

1.3 过分追求多元化,与综合结缘太深。

新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大语文”教学观也得到进一步推崇,在这种背景下,语文教学更加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更加注重与其他课程的沟通,当然,恰到好处的拓展是对现有教材的有益补充和提高,对发展学生的能力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有的教师为了丰富课堂内容,将大量的非语文元素源源不断地搬进课堂,如简略的背景交代,变成历史演义;作家作品的介绍,变成人物掌故。只要跟课文内容稍有牵连,天文地理都扯进去,一味搞课外延伸,而忽视语文课堂教学本身的目标。不仅使语文课程“肥人田,荒己园”,还失掉了语文独有的真味。

2 国内外有关理论的综述

2.1 语文味的概念界定。

2001年,由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程少堂率先得出“语文味”这一概念。他认为:“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与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文化氛围和审美。”(《“语文味”研究回顾》)这是对语文味最早的也是最完整的论述。

2.2 语文味的外延。

从外延说,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执教者、学习者个性的和谐统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

2.3 语文味的重要性

首先,这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最新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

其次,是对目前语文素质教育思想的一种完善或补充。语文味理论,既吸收了素质教育理念中的精华,又能避免语文教学的异化,即非语文化现象的产生。

最后,有利于引领目前的语文教改走出历史困境。语文味不拒绝模式,但坚决反对和拒绝一切模式化的东西,它更鼓励教的个性和学的个性的张扬,因此有利于开拓语文教改的新局面。

3 语文味生成和凸显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3.1 “读”味。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要做到这些,必须注重读书。

程少堂老师主张:“对字、词、句的敏感主要是靠读出来的,而不是靠分析出来的。因此,语文课上要书声琅琅。书声琅琅本身就是语文味的重要体现。”

3.2 “品”味。

丰富、精湛、耐人寻味的语言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嚼――咬文嚼字品出语文味!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咬文嚼字,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道来,才会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堂中,对于词句,应该要像竹石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

4 语文味的生成和凸显的具体措施

4.1 声情并茂读出语文味

语文味从读中来。

①疑读,悟出语文味。

社会呼吁减负,新课程响应社会的号召,提倡负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伸手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那么,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就不能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而要让学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帮助学生做到这三到,尤其是心到。为了帮助学生“心到”,教师要为学生竖立一座灯塔,替学生照亮前行的道路。那么怎么竖立一座灯塔呢?笔者认为,就是提出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或书写于黑板,或投影于屏幕,让学生在灯光的照耀下,怀着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向着课文进发,边读边想,使学生的朗读过程犹如寻找中世纪的宝藏,不但集中了学生注意力,还使学生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为了解课文的内容,为进一步理解、感悟课文打下基础。

如课文《济南的冬天》,篇幅短小,构思精巧,语言优美,如果不布置任务,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课文,那么,学生就会疲倦,甚至厌烦,朗读就只能游离于朗读的表面,就只是浪费课堂上宝贵的时间。所以,在朗读之前,布置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如“济南的总特点是什么?”“济南总特点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等,让学生有目的、有激情地朗读,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美读,赏出语文味。

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如何激昂,如何委婉,如教师不予以指导,我们的学生就会把鱼目当作珍珠,把珍珠当代全目,所以,我们要予以学生一双慧眼,即教授学生一定的朗读方法,如感叹句要读出激昂的语气,且语调下降;疑问句要读出惊奇、疑问的语气,且语调上扬;祈使句要读出祈使、命令的语气,语调要高而平等等;并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画面,体验作者的感受,从而与作者发生共鸣。教师的指导是一把钥匙,能为我们学生打开朗读宫殿的大门,引导我们学生进入美读的殿堂。

我曾听过一位老师教授《安塞腰鼓》,他的朗读极具感染力,声情并茂,在他的启发下,学生或是联想到恬静静谧的小夜曲,或是联想到明快悦耳的奏鸣曲,或是撼人心魄的交响曲,联想到千姿百态的种种画面,声、色、形、动,无一不美。最后在他气势磅礴的诵读之美中,学生仿佛被带入了安塞腰鼓那个震人心魄的场面,大家纷纷用拍掌、跺脚的形式打出安塞腰鼓的节拍,仿佛已身临其境融入那个昂扬着生命、蓬勃着激情的鼓点之中。在之巅,老师大喝一声“停!”全班的鼓点声戛然而止,寂静的课堂里,只听得老师轻缓的声音传来:“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这一停一缓,余音绕梁,使学生沉浸在安塞腰鼓的巨大魅力中又若有所思,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绝。

③品读,品出语文味。

所谓品读,就是细嚼慢咽,品味分析,体会作品的语言美。在品读时,可着眼于生动形象的词语或句子,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语言之美。

如《济南的冬天》,要求学生品味 “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这句话的妙处。让学生体味到“拿”字运用拟人,把无形的写成有形的,而“终年贮蓄”和“全”字突出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在朗读的时候,学生自然而然流露出欢喜和喜悦的情感以及结济南冬天的水的喜爱之情。

通过品词赏句,让学生品出了字、词、句的深层含义、象征意义和情景意义,这样语文味就散发出来了。

4.2 咬文嚼字品出语文味

4.2.1 咀词语,品语文味。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走上几个来回。”词语是文本构建的基本单位,离开词语探究文本,语文阅读教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品析词语,进行有效的词语教学,就能凸显语文味。

①加减还原,品出语文味。

加减还原就是把被理解的词语在句子中进行减去和加上后进行比较理解。这种方法适合于理解句子中的修饰成分的词语和说明文中准确性的词语。

如《济南的冬天》中的那句“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比作山坡雪色与草色相间的景色。如果删去“带水纹”三字,“花衣”和雪色和草色相间的景色就没有相似之处,最主要的是“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这句引人遐想的神来虚笔就成了无源之水。通过加减还原,使学生领悟到作者的遣词造句的神力,也提高了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②替换比较,比出语文味。

替换比较就是把句子中理解的词语运用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两相比较,让学生品味哪个运用得好,并懂得原词不能替换的理由。这种方法适合于辨析同义词的细微差别。

如在《济南的冬天》一文,同样是写雪,落在树尖上是“顶”,落在山尖上是“镶”,山坡上的则用“穿”,山腰上的则是“露”,既符合各自的特点,又避免了用词的重复,自己想想,还真找不出比这更好的词语来替换。特别是“卧”,说“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两个“卧”字,既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又巧妙地照应了前边的“暖和安适地睡着”,真的有一字传神之效。用“睡”,明显重复了,用“躺”,传达出村庄和雪的情态。除了这个“卧”字,实在找不出更妙的词语。

③回归语境,悟出语文味

回归语境就是把词语放到文本中,结合文中的上句和下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如《济南的冬天》中的这句“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中的“晒”、“睡”、“醒”、“围”、“放”等词语,不能孤立地去理解,一定要把它放到语境中去,“醒”响应“睡”,“放”和“摇篮”相呼应,而这些词语都运用拟人手法,将“老城”拟人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也表现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

4.2.2 嚼语句,品语文味。

叶圣陶说过:“讲析课文,无非是把语句讲清楚。”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句子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①紧抓重点,悟出语文味。

课文中的重点句,是理解课文的关键所在,只要抓住不放,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对把握文章主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济南的冬天》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冬天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是个“宝地”,赞扬了济南独具一格的风貌。这句话是贯串全文的主线,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抓住这句话,对理解整篇文章,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再如“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这句过渡句,由阳光,转而写到济南冬天的山和水。

②品味妙句,嚼出语文味。

语文书中的课文,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学习品味名家之语言,有助于提高学生品析语言、驾驭语言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如《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他踉踉跄跄、跌跌爬爬地往家走,没走多远,他就跌倒在水坑里”。“牛儿哞哞地叫,羊儿咩咩地叫,走过小木桥去听潺潺的流水声”。“踉踉跄跄”,“跌跌爬爬”,“哞哞”,“咩咩”,“潺潺”,大量运用叠词,不仅描写情态逼真,而且舒缓语气,琅琅上口。还由于主人公是一个盲人,只能凭借他的听觉来感受环境。所以作者多从听觉描写盲孩子感受到的自然美。

通过品味语句,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灵动,品味语言的气韵,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文章中语言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语言与运用语言的能力。

③解释疑难,论出语文味。

解疑难句指内容隐晦或精深的语句。这种句子,如果不讲透,有碍于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

如鲁迅在《故乡》结尾写道:“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就是点睛之笔。学生从这一点睛之笔可以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一起对故乡所发生的事件进行深刻的判断,感悟其内含的思想及哲理,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5 语文味的生成和凸显后继思考

语文味的生成和凸显的实践研究,让笔者明白,对于语文味的研究,笔者只是一只井底之蛙,笔者见到的只是井口的一方天空,还有更为广阔的天空等待着广大的语文教学工作者们探究。

5.1 凸显语文味的途径的多样化。

声情并茂可读出语文味,咬文嚼字嚼亦出语文味,但语文味的生成和凸显,远不至这两种。学生们在课堂上,可以听出语文味,还可说出语文味,更可以写出语文味,可能还我许多我知所未知、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方法。一年来的实践研究,我只在这两方面进行了实践,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5.2 注意把握咬文嚼字的尺度。

语文味是品出来的,咬文嚼字品语文味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慢慢品味,听其声,辨其味,掂其量,触其心跳,必能使学生领略到语言文字本身的独特魅力,从而激活学生阅读的内动力。但在引导学生含英咀华品真味,吟咏体悟髓的时候,教师很难把握一个尺度:太浅,游离于词句的表面,显得浮华和浅薄,语文味就会被冲淡和稀释;太深,演变成词句的教学,显得单一和肤浅,语文味同时也会被减弱和淡化。所以,在咬文嚼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尺度。

5.3 切忌忽略情感的触发。

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了声情并茂的朗读,注重了咬文嚼字的品味,必然化去了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对于学生情感的触发,只能匆匆带过,这样可能会忽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品味课文中的人文内涵的过程。这样,血肉丰满、情文并茂的课文,可能会被肢解得支离破碎、韵味全无。那么,语文课也就成了游离出人文精神之外的文字游戏。这种淡化了形象,冷却了感情的语言文字的语文课,失落了人文精神、审美情趣,同样丧失了“语文味”。

参考文献

[1] 《语文教育概论》 王松泉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4月

[2] 《语文味的理论构想》 程少堂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7期

[3]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语文味儿”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程少堂 《深圳教学研究》2001年第4期

[4] 《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 程少堂 《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17期

[5] 《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新起点》 程少堂 《中华读书报》2003年7月16日

[6] 《语文课变味与母语教学的难题》 孙移山 《深圳教学研究》2002年第2期。

[7] 《“语文味”:呼唤语文教育本色的回归》 马恩来 《深圳教学研究》2001年第4期。

[8] 《个性化与语文味》 秦建新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3月

济南的冬天课件范文6

语文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然而不少学生对听、说、读、写、译等感到枯燥,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欲望不强等现象较突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达到学生愿意学、主动学的目的。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兴趣培养 实践

初中语文相对于小学语文的难度要大得多,小学语文要求学生掌握最基础的字、词、句,对课简单的了解,而初中语文不仅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学习新知识,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及中国文化的了解,丰富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适合现代学生,它不仅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知识包罗万象,是一门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科,但由于多数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得当,使学生厌倦了对语文的学习。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的进步,在教学中,越来越多的现代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被运用到课堂上,如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就大大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吸引了学生注意力,而且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给语文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语文是一个涉及范围较广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有效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如七年级课文《济南的冬天》,主要讲述的是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和热爱,在讲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一些有关冬天的景象,如东北的冬天、南方的冬天等,让学生通过对比和观察,在共同的分析讨论中,让学生了解各地冬天的差异,从而引出《济南的冬天》是什么样的?这样的教学方法相比传统教学更新颖,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考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二、创设情境加强感知,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情感认识,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积极地建构出学习背景、学习条件,通过自身的想象力来营造当时的环境。创设情境主要反映的是情感教学,增强学生的情感融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在教学七年级《丑小鸭》中,教师先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在讲课时,为学生创设情境:假设所有同学都养了一群小鸭子,众多小鸭子长得都很像,黄黄的毛、黑黑的眼睛、扁扁的嘴巴等,但是唯有一只长的又丑又笨,那么你会讨厌这只小鸭子吗?学生们各抒己见,但答案肯定是不喜欢。像这样在学生的头脑中假设一副“丑小鸭”的形象,这对继续学习下面的内容是很有帮助的。创设情境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将学生迅速地带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能够快速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作,学生看” 的呆板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地位,不重视学生的“学”,“教”也必然效果不佳。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日常生活中,可以指导学生多看书、多看报,积累语言素材,感受语言文化的魅力;可以引导学生多说、多写,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收获成功的喜悦;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本剧表演、记者招待会、讲故事、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办手抄报等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丰富学生生活,充分展现自我。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喜欢上语言文学,对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就会日渐形成。教授八年级《端午的鸭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老师让学生自己了解课文,让学生通过自己查阅书籍、上网查找资料的方式,来关注中国的传统节日,重点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各地的风俗习惯,感受端午节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并且了解书上端午的鸭蛋和我们平时吃的鸭蛋的区别、及文中所说鸭蛋的特点,总之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完成教材中的内容,不仅培养了学生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一些美好的事物,使生活充满情趣。像这样教学就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范围,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改善课堂教学环境,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活跃的课堂氛围,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知识无处不在,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学生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语文的教学还关系到学生以后的成长和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每位学生,对学生因材施教,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语文系统,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周礼萍.关于语文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的研究[J]. 希望月报(上半月),2010(07)

上一篇机械能

下一篇简易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