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迅好久不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陈奕迅好久不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陈奕迅好久不见范文1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喜欢上听陈奕迅的歌。时常在一个人的深夜,带上耳机,听着他歌里的喜怒哀乐,伤感离愁,感到满怀的感动。也时常在昏黄的街灯下,边走边哼着他的歌,不是唱给不知身在何方的人听,只是沉浸其中,不知不觉。

最初听到的他的歌是那首《你的背包》。说实话,那时我还小,不够成熟,迷恋的只是流行音乐,像陈奕迅这样一个用感情在唱歌的歌手并不能够打动我,并且我也体会不出歌中所唱出的那种对于朋友抑或恋人得愧疚之情。“借了东西为什么不还”?现在终于明白了,不是不还,只是拿走的爱该怎么去还。

真正喜欢上陈奕迅的歌是从《十年》开始的。那时他已是家喻户晓的著名歌手,而我也从懵懂无知只知追逐流行时尚的少年蜕变成为生活为梦想而努力奔波最终沦陷却始终挣扎的青年,当看淡了繁华如梦,也就懂得了什么是孤独。可惜没有人喜欢孤独,而爱情却也不是治愈孤独的良药,爱情只是摆脱孤独追求心灵完善的许多方法中的一种。“如果对于明天没有要求,牵牵手就像旅游”,这是陈奕迅在《十年》里对于爱情的期待,可惜我们始终对未来有着太多的祈求,再执着的爱也经不住岁月的沉淀,“情人最终难免沦为朋友”。

陈奕迅好久不见范文2

00后“忧郁哥”横空出世

感动陈奕迅、李冰冰

在节目视频中,罗炼羽身着红色西服套装,脸庞带着青涩和稚嫩,但是当他张口开始演唱时,那深情款款的唱功,陈奕迅式的颤音,会让你忘记他是一个年仅十岁的00后,也会忽略他没有换齐的牙齿和略微的吐词不清。

罗炼羽的深情演绎震撼了所有观众和网友,也感动了陈奕迅、李冰冰等明星。不久前,陈奕迅本人在名为 “吹神”的微博上转发了罗炼羽的视频,并在评论上给了一个大大的“正!”字。除此之外,著名导演张一白和明星李冰冰也自曝成为了罗炼羽的粉丝。李冰冰在微博上说:“有场哭戏就是陈奕迅这首歌在旁边播着,那眼泪一个哗哗啊,估计当时如果换这孩子的版本,就该又哭又笑,效果加倍了!”

罗炼羽何许人也,缘何感动诸多听众?

罗炼羽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什么一个00后的小孩能感动这么多的明星呢?记者特地对罗炼羽进行了走访,希望能多了解一些“忧郁哥”的故事。

据了解,罗炼羽是重庆城口人,今年2月份刚刚过完11岁的生日。父母亲都是很普通的职工,自身没有什么音乐上面的特殊爱好,但是小炼羽却正好相反,几乎是学会说话之前就已经开始依依呀呀地表达自己的唱歌欲望了。罗爸爸向记者介绍,开始让他和罗妈妈真正关注到儿子的唱歌天分是在罗炼羽4岁的一天。“那天,我们一家人正在重庆的南滨路吃饭,当时有卖唱的在唱歌,他听着人家唱,自己也坐不住了,于是我们就给他点了几首歌让他唱。结果他一张口,所有当时正在南滨路上吃饭的人都轰动了,都为他鼓掌、呐喊,说他唱得好。我想因为他年龄比较小,声音特别亮堂,特别大方,唱得又投入,一点都不怯场。”罗爸爸在讲到那天的情景时,眼睛里全是自豪和骄傲。

在那之后,罗炼羽的爸爸妈妈就开注意培养孩子在这方面的爱好,鼓励他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活动,而小炼羽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唱歌的机会,同时享受唱歌给自己带来的欢乐。罗炼羽说,自己的梦想就是能够成为一名实力派的歌星,因为自己喜欢唱歌,所以希望把自己的歌声献给大家,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欢乐。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欢乐,这种自内而外对音乐的热爱,让11岁的罗炼羽在任何舞台上都展示出与年龄不符的成熟和大气。而他在《天才童声》舞台上自信大方的表现,渗透在歌声中的对音乐的深情和投入,让一曲《好久不见》听来充满了感情和故事,能够引起听者心灵上的共鸣,因此得以感动那么多的听众。

助力童星,实现音乐梦想

说到走红,说到被众多明星、观众追捧,罗炼羽觉得有一些不可思议,他说自己只是想来参加《天才童声》这个少儿节目,结果没想到竟然红了。

今年1月份,罗炼羽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了《天才童声》这个节目,节目中小朋友让他无比羡慕,因为他们可以站在那么大且那么漂亮的一个舞台上唱歌,而那个舞台,正是他梦想中的。于是还没等那期节目结束,罗炼羽便让爸爸帮他拨打了报名电话,2月份趁着还在放寒假,罗炼羽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北京,参加了节目的录制。

《天才童声》的舞台是罗炼羽第一个真正的舞台,他也是第一次真正的在乐队伴奏下、在绚丽的灯光舞美中真正的演唱,还有“成长加油团”的明星老师现场为他做点评,教他如何提高。因此对于罗炼羽来说,“从小的梦想一下子实现了,到现在都不敢相信。”

其实像罗炼羽一样实现了自己音乐梦想的小朋友,在《天才童声》中还有很多很多,据了解,自2012年1月6日在辽宁卫视开播以来,《天才童声》已经让来自全国各地的120多个小朋友站上了梦幻般的绚丽舞台,帮助他们实现了自己的音乐梦想。同时,据工作人员统计,目前每天都能接到来自全国各地家长的100多个电话,为自己的孩子报名参加节目录制。相信罗炼羽一定不会是个偶然,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小朋友在这里走上自己的“童星大道”。

音乐+励志,成就周五儿童节目黄金档

《天才童声》是辽宁卫视2012年重磅推出的内地首档大型少儿音乐成长节目。每期节目的孩子都拥有天籁般的声音,而演播现场则启用大型交响乐团现场伴奏,再加上超豪华舞美和超震撼灯光,仿佛是每周五晚如约而至的少儿音乐会一样。

该节目为全国各地3岁~15岁的歌唱小天才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音乐天分的舞台,通过最原始纯净的嗓音演绎经典歌曲或脍炙人口的热门单曲,为观众的听觉注入一剂新鲜的活力,唤醒人们灵魂深处的感动。

《天才童声》节目开播以来,收视率直线上升,持续保持在同时段前十的位次。同时,节目也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好评,有家长表示,《天才童声》节目中的小童星们对于他们正在成长中的孩子起到了明显的励志作用;而以“成长加油团”身份参与节目录制的明星,如马羚、白雪、程琳、张蔷、沈丹萍、张咪、何静、沈傲君、李慧珍、弦子、刘伟、黄英等,也对节目积极向上的社会意义给予高度的肯定,其中马羚、张咪还亲自带儿女来到节目中,以选手的身份与其他小朋友一试高低,感受《天才童声》带来的不一样的童年体验。

陈奕迅好久不见范文3

所以,这个7月,当陈奕迅奔走于成都、北京、台北等地专门为自己最新的纯粤语专辑大肆宣传推广时,还是让很多人大为意外。联想到近几年来香港歌坛及粤语歌市场大幅下滑,身为香港第三代歌神的陈奕迅此举,是否是在为粤语歌的复兴身先士卒,振臂一呼呢? 唱不是唱粤语歌,首先是市场的问题

音乐周刊:是不是香港歌手有一度是比较害怕到内地来宣传粤语专辑?

陈奕迅:我想不是害怕,就是市场的问题,比如说台湾也是,广州专辑在台湾销售一直不太好。但我觉得音乐是不分的,我幸运的是在唱普通话歌、国语歌被大家有所认知了,之后就慢慢可以先推广一下我的粤语歌。

音乐周刊:香港的唱片公司和音乐人可能对内地有一些误解,认为内地人不喜欢粤语歌曲,或者是听不懂粤语歌曲,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有很多人非常喜欢听粤语歌曲,譬如我的家乡武汉,有很长一段时间,年轻人们是以会唱粤语歌为荣的。

陈奕迅:我一直觉得不是喜不喜欢的问题。因为唱片公司他们是看数字的,以前粤语唱片实体的数字表现给他们觉得(粤语歌)不是那么的受欢迎。我觉得各方面的东西都在发展,每一次做完一个案子,其实也会检讨,然后再看有没有这个可能,那这次终于给我等到了。那,我为什么去了广州、马来西亚,然后成都,现在北京,明天又去台北继续做一些宣传,每个地方可能一两天而已,我觉得对我来说最重要是我可以亲自去跟各地的歌迷朋友有一个互动,好像比较踏实一点,感觉很真实的。

音乐周刊:你自己在选择要唱粤语歌和国语歌的时候,会不会心里也分别有一些不同的感受?

陈奕迅:其实这些年我一直都在做巡回演出,以前都是听主办方的,他们觉得这个地区可能就要多唱一些粤语,有一些地区要多唱一些国语。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是有点纠结的,但我主要听的都是主办方的意见,其实也没有听到所有人的意见。我那个时候可能年轻一点,总会比较叛逆一点,就觉得真的吗?我觉得演唱会可以一半一半吗?他们说不行,最好是三分之二国语,粤语歌三分之一。然后我在这几年,比方说在台湾,台湾对唱粤语或者唱国语反应是特别强烈的,所以我有试过几乎全广东话,有一次全国语,也有比重不一样,三分之一粤语,三分之二普通话,也试过,都还是会有意见的。所以到现在这个巡回,已经没有再管了,好像是一半一半,反正哪一个地区,我都是唱那个曲目,都是那些顺序。后来我就发现,原来最重要的不是语言的问题,做一个巡回演唱,虽然制作占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另外就是整个音乐,从第一首歌到尾的整个流畅度其实很重要,这个非常重要。因为其实都是用音乐来说故事的。也许我比较幸运的是因为已经巡回了那么多年,大家都比较熟悉我的歌。 唱粤语更“诗意”,唱国语是“民意”?

音乐周刊:作为香港人,你在唱粤语歌时会不会表达更自如一些?

陈奕迅:有一天我去台湾,歌迷问我一个什么问题,我说“差不多”,他就觉得你怎么变内地人了?经常是我到了哪个地方,就会受到当地语言的一些影响,比方说我用台湾的文法来讲话或者是用北京的有些用语。我是在香港出生,香港长大,后来到英国上学,其实不同的阶段都有受到各种的影响。我也有学过法文和西班牙文,唱声乐的时候也有德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其实有些时候会很乱,但我想到那个地方,比如说我现在讲的,可能就没有那么重北方口音,因为我刚去成都。再过久一点,可能就又不一样,我是变形虫吧。 音乐周刊:算是有语言天赋吗?

陈奕迅:我是适应力挺强的。其实,我觉得很多艺术上的东西,除了训练,天赋是很重要的。所有关于艺术表演的东西,当然你还是要努力,还是要训练。当然我自己要对那一方面是特别有兴趣的,模仿,那个共鸣会在那里,发音,讲话的态度。所以我说广东话是比较没有别人的影子。但是说普通话、英文,其实都是我从见过一些人的态度来模仿,来吸收的。

音乐周刊:你刚才讲到“艺术”两个字,其实有相当一部分资深歌迷会觉得,你的国语歌大多比较大众化,比较有“民意”,而粤语歌通常就会显得艺术化一些,比较有“诗意”,你自己会有这种感觉吗?

陈奕迅:应该这么说,我的粤语专辑数量是比国语专辑多的,所以广东专辑的尝试性比较多,尝试的区域比较广。你说艺术性,可能我的国语歌都是比较流行的,《K歌之王》《你的背包》《十年》《爱情转移》《好久不见》,我说的都是类型差不多的。那广东歌,因为全球的人都喜欢《浮夸》,就觉得这种曲风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一个曲风,很多人没有唱过这种,可能只有王菲唱过吧,所以粤语歌方面我还是有更多空间可以去尝试。不过因为这个点,我下一张专辑肯定是一张国语专辑,我会尝试更广的曲风。

音乐周刊:是不是也是因为粤语的歌词,广东话的文法更加偏向古文一点,用词断句相对于普通话歌曲中的现代汉语就显得更为别致讲究一些,天生带有更多韵味的东西,而普通话的歌曲就相对更直白一些?

陈奕迅:我这20年以来大部分歌曲的创作都是先有曲,再写词上去。所以我们做歌的风格,它表达情绪的方式,都是以旋律来牵着我的鼻子走的。我觉得写歌的人其实可以更大胆一点。比如说外国人的歌,你看比较流行的那些金曲,其实它们(歌词)都很简单,另外编曲也非常重要的。如果旋律都是那种比较偏向民谣或者小调的那种,自然也会让人感觉更艺术化一些。 趁着还能唱,要多唱一些

音乐周刊:因为这次的粤语专是要在整个国语区发行推广,那我们这些平时都讲普通话的听众也在想,你们在写词的时候能不能都写一些我们能看懂的,就比如我看这张专辑,第一首歌名《老细我撇先》,我就不明白什么意思。

陈奕迅:我那个时候真的没有想。其实说实在的我一直做音乐,没有太顾虑市场的需求。当然新人的时候,唱片公司会比较多意见的,那现在就没有意见,其实他们好像有一个阶段,突然觉得“他长大了,由他自己去做吧”。没有想那么多,因为太多顾虑的话,创作就不纯洁了。反正是一个粤语的专辑,其实我听说的,我也相信唐代的时候是说粤语的,所以这也算是一种历史的时光隧道。其实这次专辑的作词人袁两半写文字的方式,一点都不难懂。有一个时段,其实黄伟文跟林夕,他们两位在香港是很有影响力的,他们写的字已经越来越深了,其实用的字,比如说 “唾弃”,粤语听起来也不太好听,我第一次接触这个字是在2009年的《H3M》中的《七百年后》,林若宁在歌词中用了“唾弃”,好像一个有点不雅的动作。 好像写词的人都想用一些古字,像“隽永”,但这个“隽”字直到黄伟文写给我《陀飞轮》的时候,才告诉我说正音其实该怎么念。中文是博大精深的, 我觉世界上太多人要分什么什么,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的平台去发表意见,越来越多,有自己的ID,我的鞋全球只有一双,就是我的,我的。我觉得这个游戏,ME-GAME,我觉得有点过了。为什么我刚刚许愿都希望大家不要那么自我,自我会变成自私,变得越来越不顾其他人的感受了,因为太容易了。所以物极必反,太过的时候就变成大家越来越疏离了,其实有关系。

音乐周刊:可能做为一个歌手,你最早的出发点只是在想要自己来推广自己的专辑,但是现在你再来发一个全新的纯粤语专辑在所有的华语地区推广,再考虑到你在歌坛的位置,这样看来你把自己弄的就有点像一个旗帜性的人物。最早你怎么想的呢?因为我们对你的了解,觉得你不是一个愿意把什么都揽在自己身上的这么一个人,你是挺随遇而安的。

陈奕迅:金曲奖的时候,我完全懂江蕙姐,她说她没有那么伟大,她只是在唱歌,她只是在享受。其实我更像她那个态度。其实我一直都是这样子。现在香港是一个特区,中国的一部分,但我觉得有一个国家,如果万一有一天,好像新加坡一样,他们官方的电台、媒体都不会再播广东歌了怎么办?我相信广东话、上海话、四川话、湖南话,哪个地区都会继续有他们的方言,这是肯定会有的,但是如果万一有一天粤语歌不是一个官方能够播的东西,比如说电台、媒体不能再播,不能再讨论的时候,这个系统不是我来控制的。所以就趁着还有空间去发展它,我就尽量去做,其实就这么简单。其实没有错对,也不是我要捍卫粤语歌,不是,没有那么强的任务,只是我觉得就好像现在香港有很多老的古迹,老的店,它快没了,那趁它还在的时候就多吃一点喽。听起来是有点无奈,有点可悲,其实我是很乐观的,我觉得我一直有机会这样唱,可能因为我是香港人,很自然的,我从来没有说因为要看重内地跟台湾的市场要多出国语的。我觉得我自己要适应这个大环境,比如说太多东西要出来。但是粤语跟国语的比重,好像粤语还是比较多。我只知道是因为粤语的市场比较小,所以你要生产的量要多一点才能回本,一直从华星、英皇到现都是这样的,就是因为国语市场比较大,它的宣传档期会比较长一点,它的覆盖性比较大。那粤语歌可能就是香港、马来西亚的人会听,马来西亚也不是整个国家的人都会听。所以趁着还有这些地方能播能听,我就尽量多去做一些我能做的事情。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粤语金曲

1 《万里长城永不倒》

作曲:黎小田 作词:卢国沾

演唱:徐小明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江山秀丽叠彩峰岭,问我国家哪像染病?”

这应该算是第一首在内地被唱到街知巷闻的粤语歌曲了,1983年,这首歌作为香港电视剧《霍元甲》(香港叫《大侠霍元甲》)的主题歌开始进入内地,事实上很多内地听众也正是通过这首歌开始认识的粤语歌曲。这首歌正式的首唱者应该是香港老牌歌星叶振棠,但在内地播出时演唱者换成了该剧导演徐小明。

2 《万水千山总是情》

作曲:顾嘉辉 作词:邓伟雄

演唱:汪明荃

“聚散也有天注定,不怨天不怨命,但求有山水共作证。”

继《霍元甲》之后,大批香港电视剧开始陆续在内地播出,几乎每一部都会受到观众热捧,而其中的主题歌和插曲亦会成为当年的流行歌曲大热门。这首歌来自同名香港电视剧,主演和演唱者均为香港演艺圈最有威望的阿姐汪明荃。

3 《上海滩》

作曲:顾嘉辉 作词:黄

演唱:叶丽仪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休!淘尽了,世间事,幻作滔滔一片潮流。”

伴随着叶丽仪这一亮嗓,周润发扮演的许文强,赵雅芝扮演的冯程程开始走进内地寻常百姓家,成为一代偶像,至今仍有人效仿。这首歌亦是内地歌迷学习粤语发音唱歌的入门之作之一。

4 《铁血丹心》

作曲:顾嘉辉 作词:邓伟雄

演唱:罗文 甄妮

“逐划四方沙漠苍茫,哪惧雪霜扑面?射雕引弓塞外奔驰,笑傲此生无厌倦。”

这首由香港一代巨星罗文和甄妮共同演唱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主题曲,至今仍是各大KTV点唱榜排名前列的歌曲,无论是这部剧,这首歌,抑或是该剧中的主演翁美玲黄日华苗侨伟,都已是华人世界永不磨灭的经典了。

5 《爱在深秋》

作曲:李镐俊 作词:林敏骢

“如果命里早注定分手,无需为我假意挽留,如果情是永恒不朽,怎会分手?”

如果说第一首不靠香港电视剧便能被内地歌迷们普遍接受的粤语流行金曲,那必须是谭咏麟的这首《爱在深秋》了,他几乎也是内地歌迷关于当时的香港歌坛最早的传说人物之一,而《爱在深秋》就是那时谭咏麟的标志,这张《爱在深秋》精选集也是谭咏麟最早进入内地的引进版盒带。

6 《沉默是金》

作曲:张国荣 作词:许冠杰

演唱:张国荣 许冠杰

“冥冥中都早注定你富或贫,是错永不对真永是真,任你怎说安守我本分,始终相信沉默是金。”

一代歌神许冠杰与一代天王张国荣的绝世之作,平易的歌词亦道出永恒的处世真谛,成为警世金句,后来,歌词中爱打造各种金句也成为香港填词人的一大特点。同时,这首歌出自许冠杰被内地引进的第一张专辑《沉默是金》当中,这首歌亦是一首不通过电视剧就被大众广泛认可并学会的粤语歌曲了。

7 《千千阙歌》

作曲:近藤真彦 作词:林振强

演唱:陈慧娴

“来日纵使千千阙歌,飘于远方我路上,来日纵使千千晚星,亮过今晚月亮。”

这首歌根据日本歌星近藤真彦的代表作《夕阳之歌》重新填词。梅艳芳以同曲演唱的《夕阳之歌》也在同一时期推出,亦是经典,之后还有台湾歌手李翊君演唱的国语版《风中的承诺》,但论普及程度,都不及《千千阕歌》,1989年,陈慧娴唱着这首歌暂别歌坛赴美留学,这首歌也成为当时朋友间道别时首选歌曲。

8 《人生何处不相逢》

作曲:罗大佑 作词:简宁

“纵使告别也交出真心意,默默承受际遇,某年某月,也许再可跟你共聚重拾往事。”

陈慧娴最早在内地传开的歌曲并非《千千阙歌》,而是收录在1989年于内地发行的《宝丽金最新超白金精选》》中的《人生何处不相逢》,亦是一首道别歌曲。这首歌原唱是周华健的《最真的梦》,但国语版几乎被粤语版完全淹没了。

9 《真的爱你》

作曲:黄家驹 作词:梁美薇

演唱:BEYOND

“是你多么温馨的目光,教我坚毅望着前路,叮嘱我跌倒不应放弃。没法解释怎可报尽亲恩,爱意宽大是无限,准许我说声真的爱你!”

香港本土摇滚乐队BEYOND乐队的代表曲目,是已故主唱黄家驹在母亲节时献给母亲的一份礼物,至今仍是广大歌迷向母亲献歌的首选曲目之一。

10 《海阔天空》

作曲:黄家驹 作词:黄家驹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哪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BEYOND乐队另一首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品,至今仍有很多歌手会在比赛中唱起。

11 《一生何求》

作曲:王文清 作词:潘源良

演唱:陈百强

“一生何求,迷惘里永远看不透,未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

香港已故巨星陈百强的经典代表之作。这首歌改编自台湾歌手王杰的《惦记这一些》,但后世人们时常惦记的,反倒更多的是陈百强以及他这首《一生何求》,也许除了歌曲本身,人们更需要的是那种“一生何求,无须执念”的释怀心境吧。

12 《偏偏喜欢你》

作曲:陈百强 作词:郑国江

演唱:陈百强

“情义已失去,恩爱都失去,我却为何偏偏喜欢你?”

陈百强的另一首经典之作。一句“偏偏喜欢你”,第一时间扣住了几乎每一个身陷情爱中之人的心声。

13 《顺流逆流》

作曲:蔡国权 作词:蔡国权

演唱:徐小凤

“不相信未作牺牲竟先可拥有,只相信是靠双手找到我欲求,每一串汗水,换每一个成就,从来得失我睇透。”

看起来很商业化很流俗的香港,在早期的流行音乐史上,其实很擅长推出这种十分励志的歌曲,徐小凤的这首《顺流逆流》的堪称其中的代表作之一,也成为激励香港人共同奋进的香港精神。

14 《石头记》

作曲:刘以达 作词:陈少琪 迈克 进念二十面体

演唱:达明一派

“丝丝点点计算,偏偏相差太远,兜兜转转,化作段段尘缘。纷纷扰扰作嫁,春宵恋恋变卦,真真假假,翻悲欢恩怨原是诈。”

达明一派早期代表作之一,亦被歌迷奉为文艺经典之作的神来之笔,从这首歌的旋律,曲风、编曲到歌词,尤其是歌词,无不能让人看出香港音乐人的讲究与精致之处。

15 《朋友》

作曲:芹泽广明 作词:向雪怀

演唱:谭咏麟

“遥遥晚空点点星光息息相关,你我哪怕荆棘铺满路,替我解开心中的孤单,是谁明白我?”

现在回想起来,当年真正能够获得最广泛流传的歌曲,情歌反倒不是最多的,更多的是那种能体现普世价值,人世真情,激励上向上的温暖歌曲,以《朋友》为名的歌曲不在少数,谭咏麟的这首算是最早流行开来的一首了。

16 《依然》

作曲:Amato、Cantarelli 作词:林振强

演唱:林忆莲

“依然相信,将来再必可,一起继续昨天烈火!”

林忆莲早期代表作品之一,改编自Mariah Carey的《I Still Believe》,这首歌也开始奠定了林忆莲在香港歌坛继梅艳芳之后,又一位勇挑大梁的实力天后的地位。

17 《分手总要在雨天》

作曲:片山圭司 作词:陈少琪

演唱:张学友

“总要在雨天,逃避某段从前,但雨点偏偏促使这样遇见;总要在雨天,人便挂念从前,在痛哭拥抱告别后从没再见。”

歌神张学友的代表作之一,亦是香港歌坛分手歌中最凄美的一首。

18 《相思风雨中》

作曲:徐日勤 作词:简宁

演唱:张学友 汤宝如

“啊,寄相思风雨中,啊,寄痴心风雨中,抱月去,化春风云外追踪鸳侣梦,恨满胸愁红尘多作弄。”

华语歌坛经典男女对唱曲目之一。

19 《红日》

作曲:立川峻之 作词:李克勤

演唱:李克勤

“命运就算颠沛流离命运就算曲折离奇,命运就算恐怕着你做人没趣味,别流泪心酸更不应舍弃,我愿能一生永远陪伴你!”

李克勤被公认为香港“零瑕疵”演唱歌手,代表作品无数,但却以这首曲风欢快充满激情,同时又十分考验人舌头灵活程度的《红日》流传度最广,也是内地最早的集体K歌嗨曲之一。

20 《真的汉子》

作曲:林子祥 作词:郑国江

演唱:林子祥

“做个真的汉子,人终归总要死一次,无谓要我说道理,豪杰或许本疯子。”

又一首充满男性荷尔蒙、可以让无数热血汉子相拥相立唱到激情飞扬的歌曲。同样的歌曲林子祥还有一首《男儿当自强》,但当成龙唱了这首歌的国语版后,内地听众自然就更多的选择了他们更容易唱的版本了。

21 《一起走过的日子》

作曲:胡伟立 作词:小美

“从来没人明白我,唯一你给我好日子,有你有我有情有生有死有义。”

演唱:刘德华

这也是一首当时男生们最爱唱的歌曲之一,这首歌出自于刘德华主演的电影《至尊无上之永霸天下》,那正是一个江湖片大行其道的日子,“一起走过的日子”,代表着一段热血相伴的经历,是每一个有着江湖梦的年轻人最向往的一种情感体验,亦是刘德华最具代表性的粤语经典歌曲之一。

22 《风继续吹》

作曲:Ryudo Uzaki、Youko Agi 作词:郑国江

演唱:张国荣

“风继续吹,不忍远离,心里亦有泪,不愿流泪望着你。”

这亦是一部江湖片中的插曲,却不同于其他江湖歌曲的热血沸腾,反而是极尽浪漫旖旎之能事,经张国荣的低沉声线一唱,更为深情缱绻,歌词亦极美。事实上作为张国荣的成名曲,《风继续吹》早在1983年就出现在张国荣的同名专辑中,这首歌翻唱自山口百惠的代表作《Last Song for You》,但这首歌真正大火却要等到1991年由吴宇森执导、周润发钟楚红张国荣共同主演的江湖片《纵横四海》热映之后。现在亦是人们在怀念起张国荣时最容易唱起的歌曲之一。

23 《容易受伤的女人》

作曲:中岛美雪 作词:潘源良

演唱:王靖雯

“情难自禁,我却其实属于极度容易受伤的女人,不要,不要,不要骤来骤去,请珍惜我的心。”

1987年,北京女孩王菲随父亲迁入香港,以“王靖雯”的艺名于1989年出道,但发展一直未尽如人意,1991年初她转往美国求学,第二年携一张《Coming Home》专辑杀回香港乐坛,正是其中凭着当中这一首翻唱自日本歌星中岛美雪的当红金曲《口红》的《容易受伤的女人》,才终尝走红滋味,一举踏上华语天后之路。

24 《似是故人来》

作曲:罗大佑 作词:林夕

演唱:梅艳芳

“俗尘渺渺天意茫茫将你共我分开,断肠字点点风雨声连连,似是故人来”

百变天后梅艳芳一生留下粤语经典作品无数,但由于早先比较少来内地宣传,所以大部分作品更多还是流传在广东话地区。但这一首《似是故人来》却以其隽永的词意,充满古风的韵律而深入人心,成为在内地听众心目中梅艳芳最具代表性的粤语作品之一。而笔者也正是通过这首歌,首次开始注意到填词人林夕的大名。

25 《暗涌》

作曲:Michael Nyman 作词:林夕

演唱:王菲

“害怕悲剧重演,我的命中命中,越美丽的东西我越不可碰。历史在重演,这么繁嚣城中,没理由相恋可以没有暗涌。”

如果评当下流行歌坛最美词作,《暗涌》入围前十应该毫无压力,这首歌不仅是王菲的巅峰之作之一,同时亦可称林夕词作中的巅峰之一,而黄耀明后来也曾翻唱了另外一个版本,同样成为了自己的经典曲目之一。

26 《下一站天后》

作曲:伍乐城 作词:黄伟文

演唱:Twins

“在百德新街的爱侣,面上有种顾盼自豪,在台上任我唱,未必风光更好,人气不过肥皂泡。”

由钟欣桐和蔡卓妍组成的Twins的组合,严格意义上讲,不过是香港商业环境下催生出来的一件本土娱乐产品罢了,演戏唱歌都不过是种包装,毫无资本可言,但难得她们还有这么一首唱出民生意义的励志金曲,也算没白担歌唱组合这个名声了。

27 《富士山下》

作曲:泽日生 作词:林夕

演唱:陈奕迅

“拦路雨偏至雪花,饮泣的你冻吗?这风褛给你磨到有襟花。”

在林夕填词的作品中,《富士山下》可以排到我个人喜爱名单的前三名。在香港粤语歌坛已几近凋弊再无金曲可传的2006年,《富士山下》异军突起,犹如给香港歌坛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人们开始激动于终于又有一首可以仰望可以传诵的粤语好歌了。但从这首歌以及另外一首林夕填词的作品《不如不见》中也可窥见粤语歌爱好者为什么重粤语轻国语的原因了,你只需要再读一遍林夕为这两首歌填的国语版《爱情转移》和《好久不见》,就能体会到这两者之间从风格到口味的巨大落差了。

28 《浮夸》

作曲:江志仁 作词:黄伟文

演唱:陈奕迅

“你当我是浮夸吧,夸张只因我很怕,似木头似石头的话得到注意吗。”

陈奕迅另一首普及度很记的粤语代表作品,因其贴近当下世人心态及富有戏剧张力的演唱风格而备受年轻人喜爱,亦是很多唱功级歌手在比赛中常选曲目之一。

29 《喜帖街》

作曲:Eric Kwok 作词:黄伟文

演唱:谢安琪

“当初的痔金箔印着那位他,裱起婚纱照那道墙及一切美丽旧年华,明日同步拆下。”

近十年来能在内地广泛流传或是享有较高口碑的粤语歌曲屈指可数,《喜帖街》便是这屈指中可数的之一,这首歌从香港一条老街的历史变迁唱出时代潮流转换留给香港人的反思,深入人心,谢安琪也正是凭着这首歌一举成为香港的“草根天后”。

30 《两心花》

作曲:恭硕良 作词:潘源良

演唱:林忆莲

陈奕迅好久不见范文4

文:大牙

《雅致的精神病院美国:一流精神病院里的死与生》

如同苏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里论述的那样,疾病曾经被赋予了许多超出生理范围的意象。比如,肺炎曾经被视为一种优雅、一种贵族的标志。自从理性占据统治世界的宝座很多年之后,疯狂渐渐苏醒,而冰冷而精于计算的理性则渐渐被视作疯狂。哲学家和电影工作者都在这个过程中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比如福柯,比如米洛斯弗曼的《飞越疯人院》。疯狂,渐渐被当作是天才的标志,至少也是天才披着的一件外衣。你看,海子死于疯狂,荷尔德林死于疯狂,尼采还是死于疯狂。尼采说,我根本不是一个疯子,世界才是疯了呢。

疯狂,或者还是贵族的标志。这本书是作者艾利克斯宾恩通过大量的案头工作和访谈,为我们描述的住在美国“贵族”精神病院麦克连的人们。这里住着诗人、音乐家、名门贵族子弟,他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冰锄额叶切除手术、电击疗法、浸泡疗法等等,真不愧是一幅“波士顿精神风俗画”。

如何看待住在精神病院的人,这个问题一点都难不倒我。毕业于英国咸斯特戏剧学院的香港演员吴耀汉在一部喜剧里扮演一个疯子,他说:“我只是疯子,但我不是傻子。”

《琥珀・恋爱的犀牛》

作者廖一梅还有一本书,叫《悲观主义的花朵》。她自称这三本书是自己偏爱的作品。抱着悲观的想法,不指望有完满的结果,生活起来会更容易吗?廖一梅没有给出答案。但是,在爱情这件事情上,至少悲观主义的想法促成了许多英雄般的壮举。这样的壮举体现在《琥珀》里高辕玩世不恭的微笑上,也体现在《恋爱中的犀牛》中马路举枪对黑犀牛的致命一击。杜拉斯说,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也许“所有的爱情都是悲哀的,可尽管悲哀,依然是我们知道的最美好的事物”,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依然是不那么剧毒的感情。让上天赐给我们可以接受的才能,让上天将尚可忍受的痛苦降临到我们身上。

《漫长的告别》

说起赫赫有名的大侦探,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抽烟斗的英国男人,还是一个身材矮小的日本幼齿?换换口味吧,如果你还没有读过雷蒙德钱德勒的话。当然,用作家阿城的话来说,应该表达为:“你居然没有读过钱德勒的小说”。

在他之前的侦探小说,勾引读者的诀窍是曲折离奇的案件。钱德勒的小说,突出的则是侦探马洛的性格。性格是一件多么迷人的事情,要知道,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好莱坞的男演员以出演马洛为荣。当然,亨弗莱鲍嘉是他们当中最大的幸运儿。钱德勒则凭借自己写得侦探小说,这种看上去不那么入流的题材,登堂入室,成为艾略特、加缪、钱钟书等人崇拜的小说家。

《漫长的告别》是钱德勒的最后一部长篇,因为它是侦探小说,所以对于情节我乖乖闭嘴。我只能说,2006年村上春树将该书译成日文出版。他说:雷蒙德钱德勒是我的崇拜对象。我读了十几遍《漫长的告别》。

《爱情全占星》+《星座血型全占星》

关于星座这回事,从我接触算起也有十多个年头了。当年我一直彷徨于改用阴历还是用阳历来确定自己的星座,这源于我小小的不甘心。因为按阴历算,我是一头凶猛漂亮的狮子;按阳历算,我却是一个阴柔扭捏的处女。

当然,今天的我已经能坦然面对这件事情。一方面是阅历的增长,一方面是闹闹这种星座专家的出现。自从她的《爱情全占星》和《星座血型全占星》横空出世之后,星座爱好者有了坚实的理论武器。封面上的广告语足以撩动人的心弦:陈绮贞作序,陈升、花儿、陶、张震岳、许巍专文推荐,At17的主唱林二汶绘制插图......在国外,星座不是迷信。占星学跟财政学、新闻学、历史学以及计算机一样,都是大学里专业之一种。作者闹闹,更是英国占星学学会会员。大致上,我将占星学看作人们运用聪明才智对自己命运的合理化解释,纵然虚幻,但比两手空空更让人有底气一点。我喜欢两手空空,但我不反对有趣的事物。

■他们读什么

台湾诚品书店一周畅销排行

1,最后的演讲

2,鱼的希腊旅行

3,NARA: 跟着奈良美智去旅行

4,刺猬的优雅

5,第十层地狱

香港阿麦书房新书排行榜

1,《新天方夜谭--窥视中东》

2,《History will repeat itself 历史轮流转 当代媒体及表演艺术重塑历史的策略》

3,《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

4,《影中漫步》

5,《安德烈 德尔沃:欧洲电影备忘录》

电影

文:天翼

1、洋葱电影(Onion Movie)

某一个时期所有报纸广播都告诉大家:五星红旗之下的人过着地球上最舒坦的日子,而球另一边的人民等我们去营救等得两眼发绿。后来的事不细说了,纸总是包不住火。可除了那位内裤外穿的大兄弟,没人能亲自到这世界所有角落莅临视察,于是每天我们不得不接收无数“绝对正确”的伪讯息和“公正”的偏见。《洋葱电影》秉承好莱坞恶搞电影的优良传统,用新闻播报的形式恶搞一切:种族、失业、功夫大片、世界战争……然后老播音员沉痛地说:“在这个疯狂的世界上,洋葱社是人民唯一可以信赖的新闻来源”。它的逻辑是把某事做到极致,让你看清它有多荒谬,有如“馒头血案”之于某花费三亿的《无极》。在洋葱新闻里:爱尔兰人都有硕大的、阿拉伯人当然是随时自爆的、波多黎各人就喜欢吊在高处几个小时不下来……我们乐得背过气去――但是嘲笑皇帝新装之时,还是先看看自己是不是光着腚吧。最后加播洋葱新闻社最新消息:鉴于各地屡屡发生因观看《洋葱电影》狂笑不止而被饮料食物呛死呛伤事件,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紧急禁令,严禁在餐饮场所播放此片,严禁群众于进餐时间观看此片。

2、小世界(Minuscule)

《小世界(Minuscule)》 是两个年轻法国艺术家Thomas Szabo和Hélène Giraud的动画作品集,每集四五分钟,讲述草丛河边生活的各种小虫的生活故事。没有对白旁白,但是观者可以清楚地体察虫虫心情:毛虫看到大袋美味薯片,莫名惊诧、热血沸腾;蜗牛做着化身神行太保的美梦,梦中它跑得比马蜂和汽车还快;寂静的屋子里,蜘蛛觉得水龙头啪啪滴水的声音就像一拳一拳打在它太阳穴上。为什么片子里有公路和房屋,却一个人也没有?正因为没有那些会砍伐树木会践踏草坪的人类,这个小世界才那么像天堂――或者说:在这星球上被人类忽略的罅隙之中,那些微小的世界,更接近天堂。

3、我和狗狗的十个约定

狗的世界里,主人绝对最重要,可是主人往往会忘记那毛茸茸小身子里满腔的全心全意。《我和狗狗的十个约定》中,女孩明莉在母亲患病的艰难时期得到小狗“袜袜”,并与袜袜定下十个约定。小狗伴她度过母亲去世、父亲忙于工作的孤寂岁月。女孩成长为少女,逐渐无暇顾及昔日的爱犬伴侣,而此时袜袜已入暮年,时日无多……每年都会有一部以狗为主角的电影大热,从《南极大冒险》到《导盲犬小Q》,都是站在人的角度表彰狗的美德,但若站在狗的角度感受狗的心灵世界:它在想些什么?它的愿望又会是什么?“与狗的十个约定”本是流传在世界互联网上的一段“箴言”:“The Ten Commandments of Dog Ownership”它以狗的口吻写下了对人类的希翼:我大概能活10到15年,你我之间的任何分别对我来说都会很痛苦,在你买下我之前请考虑清楚;请不要对我生太久的气,你有你的工作、活动,还有朋友,而我只有你;请时不时地跟我说说话,哪怕我听不懂你在讲什么,但我知道那是你的声音;当你打我的时候,请记住我的牙可以轻易咬碎你的手骨,但我很不情愿做这样的事;我老了以后请好好照顾我,因为你也会变老的......

4、杀手没有假期(In Bruges)

以《变相怪杰》、《惊声尖笑》为代表的好莱坞搞笑电影可称“可口可乐式”

――它的味道只有舌尖门牙上那一点,打个嗝就没了;以《僵尸肖恩》、《两杆大烟枪》为代表的英式幽默电影可称“咖啡式”,它不会让你前仰后合,只教你两唇一弧,一弧之后再一怔――香甜回味就在那微苦的一怔之中。本片属于后者。故事并不复杂:杀手Ray在执行任务时误杀儿童如何面对内心的折磨。其中穿插种种冷幽默如追杀之中,追的那位停下来掏地图认路,让人前一分钟抹泪后一分钟微笑。给越来越往戏精路子上走的柯林・法莱尔配戏的是半部哈利波特,你会认出疯眼汉Brendan Gleeson、伏地魔Alan Rickman和斯内普Alan Rickman。导演Martin McDonagh同时也是此片编剧,拿过奥斯卡最佳短片奖,从这部圣丹斯电影节的开幕片之后,我们可以称他为天才了。英国电影总有美国佬不具备的讲究。一位女士感慨到:“他们的西服和大衣完美合身,不象美国人的裤子总垮着,肩膀总耸着,领子总张着。电影结束以后,我念念不忘的是旅店女老板美丽的奶油白色大衣和桃红围巾,想着自己什么时候也一定要买一件。”

文:Icier

《Rise and Fall, Rage and Grace》

The Offspring

Sony Music

The Offspring算是赶上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好光景。他们保留着美国纨绔子弟的邪气与痞劲儿,承袭了车库摇滚的脏乱,带着朋克自己的粗糙,却在商业上宣告了成功。经典专辑《Americana》适合你开着车在路上狂奔时候听,就像美国青春电影一样,扬起一阵喧嚣的尘埃。如今,这群已经年过四十的老家伙们五年之后又回到了大众的视野中,带着这张《Rise and Fall, Rage and Grace》,威风不减。开场曲《Half-Truism》是典型的Offspring式作品,瞬间就把人带回了十年前。这张专辑请到了曾经担任Metallica制作人Bob Rock操刀制作,所以音乐听起来十分犀利,“副作用”就是出现了《A Lot Like Me》这样有着Metal倾向的抒情歌。在专辑的中后部,乐队显然想用《Fix You》这样的Soft Rock控制一下整体的节奏,这很像Angels & Airwaves在那张《I-Empire》里的做法,看来经历过同一个时代的人们多少有些共通的地方。面对日新月异的音乐舞台,The Offspring仍旧在走着自己的路,他们那种有点老的邪气在这个新时代显得很可爱。

《Rockferry》

Duffy

环球音乐

歌曲不能只听一遍就下结论。所以尽管Duffy的专辑在听第一遍时很令不适应这种风格的人头痛,却越品越有味道。全名为Amy Ann Duffy的Duffy目前是英国最被看好的灵歌新人,于2004年被Rough Trade唱片公司的老板发掘出来,介绍给了前Suede乐队的吉他手Bernard Bulter帮她制作音乐。趁着Amy Winehouse的复古风没过,她发行了处女专辑《Rockferry》,一跃成为今年英国卖得最好的几张唱片之一。英国媒体借着这个时机大肆宣扬Duffy和Adele为Amy Winehouse最有力的竞争者,而观众普遍比较看好Duffy――这跟她金发乖女郎的形象也很有关系。

年轻的Duffy拥有如Macy Gray一样浑厚的声线。《Rockferry》的编曲有些听头,唱得略粘,MV拍得比较无趣。另一首主打歌《Mercy》有点俏皮的开场和中段“走起来”了的节奏令人感到与Morcheeba的女主音有种神似。《Serious》的开头带了些trip-hop的神韵,可惜后来有些趋于平凡。很多歌曲的尾音唱法,会令人想起过时多年的苏格兰乐队Wet Wet Wet。总体而言Duffy依旧令人觉得声音与年龄不太相称,过于成熟,然而作为一位白人歌手,能把灵歌诠释成这样已经不容易了。

陈奕迅

《不想放手》

环球唱片

到底旋律不够上口是好是坏?不够流行就被称不好听,太顺了又显得肤浅。陈奕迅在这张国语新作中寻求一种高素质的回归。没有《认了吧》令人一下就耳熟能详,看似他好像不再追求商业上的大成就。专辑制作班底大部分来自香港或大陆,许多歌词都由一位名叫吴向飞的写词新锐完成。有歌迷认为这张专辑缺少《好久不见》带来的感动,跟歌词写得不够好很有关系。这张专辑整体来讲很平凡,也像是陈奕迅想让大家重新理解他的感觉。

但是其实,多听一些的话,感觉就不会过于直接。他还是在唱自己和别人的生活,比如《独居动物》和《漂亮小姐》。这张国语唱片在音乐性上的探索还是小心翼翼的,电子、hip-hop、funk、抒情和band sound都有一点,反正都是浅尝即止。R&B新人方大同在其中演唱了一首《倒带人生》,也算是可圈可点。作为陈奕迅在国语专辑中的新尝试,这张专辑的成功与否还是造成了一定争论。

Brett Anderson

《Wilderness》

Drowned in Sound

Brett Anderson(原Suede (山羊皮乐队)主唱)居然这么快就又出专辑了。自从个人专辑甫出来便得到“经历过人生的成熟男人”称号,Brett大概想要彻底远离以往妖艳的形象,第二张个人专辑延续了先前的风格,只是更加纯粹。这张专辑名为“Wilderness”(荒漠,另意为原始丛林)确实很有一套,洗炼的人声,配器只用大、小提琴、木吉他、钢琴委婉点缀,这位前Suede主唱把他在首张个人专辑中浅尝的acoustic-pop做了更为深入的实验,彻底摒弃电声乐队的辅助。在专辑中,Brett弹钢琴,更是演奏十二弦的吉他,大提琴开场的《A Different Place》清新雅致,Brett唱得也颇动容。《The Empress》也是如此,不过改由钢琴伴奏,只可惜嗓子确实糙了点,不然这是一首堪比早期Suede名作《The Next Life》的精品。虽然清澈,但后半部分的《Chinese Whispers》、《Blessed》曲目仍然延续了这个基调,加上配器又比较单调,也同样带给听众像第一张专辑一样“听到最后有点烦”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张随U盘发行的数字专辑,让人联想起radiohead,也许英国人做事容易受传染,更何况都是同一时期的人嘛。

“大”的迷思

文 摄影:丁燕燕

当代艺术除了惊人的天文数字式标价外,作品的体积也越做越大,尤其是装置艺术。除了市场因素的影响外,有些作品的确是在扩大了以后,才有了艺术效果。“大”,给观众带来视觉的震撼,也能增添作品本身的想象空间。加上今天的美术馆越建越大,展出空间的设计也越来越灵活,几乎每一道墙都可以拆下来,容纳艺术家的庞大作品。今年的瑞士巴塞尔艺术展中,数件绝大的装置作品成为了头号目标。

走到展馆的门口,你不用购票进场就能感受到作为最大的当代艺术展销会的巴塞尔的那股“霸气”。瑞士艺术家Ugo Rondinone的12座面具雕塑作品 “MOONRISE.east”占地15 x 28米,每个面具高达三米,表情夸张怪异,有点像是网络上的奇趣心情标志。它们的线条简单而富表达力,扩大至三米高后更显得笨重而可爱。在露天平台上展出,观众可以随便抚摸它们,两者之间的互动,更成为了摄影师的理想镜头之选。

在雕塑群身后的,是奥地利艺术家Thomas Baumann的动力装置作品“WAK ― 潜进水里”。这是一件环境装置作品,以展馆外原有的喷水池为灵感,加上石头、玻璃管道、机械等的配合,把喷水池改装为浪涛泉,蛮有乘风破浪的感觉。旁边的作品“Inversion”是美国概念艺术家Roxy Paine的作品,12米高的雕塑把世界倒了,埋藏在地里的树根向着天空生长,大自然原来的规律都不能再正常运作,不受控制也超乎人类文化的理解范围。

陈奕迅好久不见范文5

凯音斯巴克不仅仅是在传统的功率放大器上大放光彩,在历练了20年的岁月中,凯音斯巴克的产品广受好评,得到不少发烧一族的青睐。近几年Cayin相继推出了一些针对数码及耳机玩家的产品:桌面音响系统、耳机放大器等等。如今,Cayin通过潜心研发,反复调试,推出了一系列全新的耳放产品:C6、HA-2i和HA-3。本期我们对C6便携式耳放与HA-2i高保真耳放,做一次深度的体验。

C6便携之王

C6是一台高保真便携式耳机放大器。与苹果iPhone/iPad/iPod touch连接,直接读取其数字音频信号并将其解码成高清模拟音频信号,从耳机端口输出动听悦耳的声音。采用最具模拟音乐质感的欧胜(WOLFSON)旗舰DAC芯片WM8741,性能卓越,轻松搭建高品质的移动音乐平台。C6造型简约时尚,设计理念前卫,与时俱进。而且C6带有USB音频输入功能,用户可以通过USB连接至苹果设备,做为独立解码,配以耳机组成一套数字听音系统,享受数字音乐。而C6亦提供了模拟音频输入插孔,可以连接其他的音频播放器作为DAC解码使用。

造型设计

C6造型时尚,有玫瑰红、素雅银、炫酷灰和尊贵黑四种颜色可选,用户可根据自己的耳机或手机颜色的搭配进行选择。C6造型为长方形,约有4.0英寸屏幕的手机般大小,配有时尚的硅胶环,可以与您的手机捆绑,外型整体美观。C6整体采用全铝合金拉丝机身,前后面板厚度约5毫米,前面板设置了:增益开关、电源指示灯、耳机输出插孔、模拟音频输入插孔和电源开关(也是音量控制)旋钮。C6设置的增益开关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烧”的条件,因为其可以为低阻抗或高阻抗的耳机带来更为匹配的功率输出,当您的耳机为低阻抗的设计时,您可以把增益开关调节到低增益的模式(L),耳机与耳放的功率输出匹配,得到的声音表现也更加稳定,因此,增益选择功能适用于不同阻抗和灵敏度的耳机产品,值得关注。

C6的后面板设置了充电输入插孔、USB数字音频输入和充电指示灯,充电输入插孔是为C6本身充电所使用,内置了一块聚合物锂电池,可以通过电脑或电源适配器进行充电,指示灯红色表示充电中,绿色表示充满电,C6本身内置充电电池,因此携带起来十分方便。

C6试听感受

C6给人的感觉是比较中性均衡的,声音没有过多的音染,细节的突显是其亮点。这次我们使用的是森海塞尔的HD650耳机和SONY D50作为听音设备,将增益调至高增益位置进行测试。

首先,我们用APE格式的彭佳慧《好久不见》作为本次的测试,此版的《好久不见》和陈奕迅版的有很大区别,虽然歌曲的节奏类似,但全曲表达的方式完全不同,彭佳慧版的尾音很是沧桑,略带沙哑的声线将《好久不见》里的伤感及无奈,充满回忆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起初我们先不接驳C6进行试听,感觉声音较为压抑不开阔,细节也不明显。接上C6后,人声的密度感有所增强,更主要的是细节也变得丰富起来,声音通透饱满,低频力度均衡。特别是彭佳慧演唱时的尾音部分,简直是太清晰了,能够很清楚的感受到歌曲里的情感表现。其次是C6的调节部分,高增益和低增益的状态明显,对于HD650来说,使用高增益声音稍微大声,细节丰富,而低增益则略微显得声音不够开阔,因此使用HD650应将C6的增益开关调至高增益状态。在整曲的表现上,人声的表现是丰富的,细节也很好,声音的线条感十分突出。其次是高频,细节变得丰富起来,声音通透亮丽,延伸感很强。

紧接着我们用一首大动态的交响曲聆听,测试一下接驳C6之后低频和场景的表现,《布兰诗歌》(Carmina Burana),亦译为《博伊伦之歌》或《布朗尼之歌》,是德国作曲家及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的大型合唱及管弦乐作品,亦是二十世纪其中一首最为人所认识的古典音乐作品,尤其是它的开场/终曲(《哦 命运女神》最为脍炙人口。开场声音的大气势震撼人心,营造出源源不断的能量感。C6的表现还算令人满意,大动态下都能够充分的掌握,并保持声音的平衡性,声场宏大,细节也很明显。值得注意的是,C6在气势的营造上声音宽阔,结像很好,丝毫没有声音混乱之感,对于还原此类大型交响乐还是可以胜任的。

HA-2i高保真耳机放大器

和C6一同推出的HA-2i高保真耳机放大器,则要比C6大不少,HA-2i也主要是应对在家里使用耳机的发烧友们。HA-2i的设计也是十分方正,机身和C6一样都是采用了铝合金拉丝面板,有效屏蔽其他电路的信号干扰。值得注意的是,HA-2i的差分输入电路选用的是东芝低噪场管,想必发烧友都知道东芝低噪场管具有噪音低,音色好的优点。而在功率输出上,HA-2i则选用的是高功率低内阻的场效应管组成推挽式A类放大电路,在动态的控制上极佳。另外,而在电源适配器的使用上,HA-2i采用优质的适配器,减少电源系统对HA-2i内部电路的干扰。

HA-2i的前面板设置了电源开关、指示灯、两路耳机输出接口及音量电位器。值得注意的是,HA-2i前面板上设置了两路6.35mm立体声耳机输出插座,这样一来,可以同时使用两副耳机同时聆听音乐。HA-2i可以说用料非常讲究,电位器则采用日本原装ALPS 16型音量电位器,保证的长期使用音量键不会产生令人厌烦的“沙沙”声,这点可是相当重要。背面板的设置就相对简单些,有一组线路输入端子,可以接驳外部音频信号,如:CD机。另外还有一个电源输入插孔。

HA-2i试听感受

首先我们先听一段奏鸣曲,这张《重奏之美》一共收录了十八首精致的重奏小品,可以说是首首经典,把弦乐、铜管、木管不同形式的重奏融为一辑,尽情显现出重奏的旖旎魅力。话说这张《重奏之美》,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组成现代室内音乐最受欢迎的弦乐四重奏。虽无交响乐般庞大的气势摄人心魄,亦看不到歌剧里壮丽恢宏的雄伟场面,但精致抒情的雅奏如诉说,如低泣,如挽歌,如两三知交抵足而眠的酣然自得。我们选了其中的一曲《卡农》进行试听,此版本为弦乐四重奏,小提琴声细腻轻柔,细节丰富,清脆悦耳,高频部分延绵悠扬,连贯顺滑。HA-2i的表现还算不错,细节上很突出,小提琴的悦耳和高贵都能较完整的反映出来,没有出现高频毛刺感,声音衔接顺滑。此时换另一曲《走西口》,山西民歌《走西口》产生于晋西北的河曲和陕北的府谷一带,流传于山西、陕西和内蒙。如今用弦乐四重奏的形式表现,其间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器乐的配合,音乐感人至深。HA-2i在表现中提琴的平稳和尺度上有自己的独特性,内容丰富,声音平衡,声音具有充沛的能量感和极强烈的声场包围感,对弦乐的刻画很生动。

陈奕迅好久不见范文6

一、感伤基调成因比较

(一)相同成因分析

阅读爱情词,总会体会到或浓或淡的哀愁溢于言表;聆听爱情歌曲,也总会发现各种失恋之痛与相思之苦。不同的时代,相似的感伤基调,究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上。纵观中国文学的发展,就会发现感伤情怀早已有之,并已烙印在历代文人的头脑中世代相传。

首先,从感伤情怀心理建构基础来看。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流地位和统治地位,即使对接受了现代文明的人们也有着本位文化的作用,它要求知识分子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个人价值,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但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在人生价值实现过程中总会有个人理想化的评判标准与婚姻、家庭、社会的冲突,有个人无力改变现状造成的愁绪。“一切不受阻碍的活动都导致快乐,而一切受到阻碍的活动都导致痛苦。忧郁本身正是欲望受到阻碍或挫折的结果,所以一般都借以痛苦的情调。”[1]144于是文人悲秋,佳人伤春。

其次,从文学形式因素来看。词作为抒情文学样式,较少受“文以载道”观念的约束,常用来抒发个人化的幽约情愫。而爱情歌曲更没有正统文学在政治性、思想性方面的束缚,在宽松的社会环境中,更便于自由抒感。感伤是情感体验的一个层面,往往是复杂、丰富而且深邃的,常与多愁善感相联系,情多所以感人。“作词之法,首贵沉郁,沉则不浮,郁则不藻。”[2]6沉郁“词之源也”。现代情歌是对宋代爱情词的继承与发展,是它的现代语言版,因而感伤情怀也有着相承性。此外,爱情词与爱情歌曲中的感伤情怀主要体现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中和之美。

(二)不同成因分析

中国文学史上的感伤主义传统“从总体上说,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失意知识分子对自身遭遇、现实人生和时代社会的伤感情绪。其中含有对现实黑暗的怨愤不满,对美好事物的伤悼流连,也含有消极悲观、沉溺于个人哀怨等消极质素。”[3]58首先,宋词生成的宋代社会是我国封建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阶段,两宋时期战乱频繁、内外交困,在不断被动挨打中逐渐走向了灭亡。在这种时代悲剧阴影下,文人为国家民族痛心疾首。其次,宋代科举制度大盛,应试几乎成了每个文人走上仕途的唯一道路。于是一旦科场失利,就产生与实现人生抱负的矛盾,造成了人生的失落感、政治理想难以实现的幻灭感以及出路难寻的迷茫感。此外,宋代都市经济繁荣,歌楼酒馆林立,文人们有了更多接触色艺俱佳、风情万种的歌妓的机会,可宋代又是一个理学空前强化的时代,于是有了人欲与礼教的矛盾,正统封建家庭不能接纳地位卑微的妓的矛盾,更有潦倒文人无法替所爱之人赎身的尴尬境地。除此之外,也有了以感伤为美的审美观念。于是仕途失意如柳永者唱出“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超然如苏轼者也说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人生得意如晏殊者也沉吟“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综合以上原因,宋代爱情词中的感伤基调甚至可视为是宋王朝的悲歌。

而透过流行音乐中的爱情歌曲来看现代社会,则有另一番景象。都市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潮涌动。人们享受着越来越丰富的物质条件时,心灵世界也有着更为激烈的变化。在快节奏的生活速度,让人们疲于奔波,没有时间去体会含情脉脉与刻骨铭心,魂牵梦绕与缠绵悱恻,甚至连爱情所必需的细节也被尽可能地简化了。可越是如此,人们越是渴望美好的爱情。另外,在这个充满商业气息的社会,爱情虽没有像商品一样被买卖,却也难免沾染上世俗的气息,受到各种欲望的冲击,让向往单纯美好爱情的心灵更难堪重负。永恒的爱情恍如隔世,浪漫的故事成为童话中的经典。作为精神寄托的爱情让人忧心忡忡,甚至是危机四伏。渴望美丽的爱情却往往与失落交织,让人感伤,甚至痛彻肺腑。于是陈奕迅唱到:“我多么想和你见一面,看看你最近改变,不再去说从前,只是寒暄,对你说一句,只是说一句,好久不见”;张学友也讲述着:“她来听我的演唱会,在二十五岁恋爱是风光明媚,男朋友背着她送人玫瑰,她不听电话夜夜听歌不睡,我唱得她心醉我唱得她心碎,成年人分手后都像无所谓,和朋友一起买醉卡拉ok,唱我的歌陪着画面流泪”;钟汉良也倾诉着:“这一场游戏,没有人犹豫,伤我绰绰有余,等待最后一眼最后一遍最后一天最后一点滴滴答答消失的时间,最后这场爱情,难逃浩劫,倒数幻灭,这咸咸的告别,沿海岸线终结。”

二、感伤基调具体内容比较

不同的社会现实造就着爱情词与情歌的感伤基调,这种感伤也引起了人们的共鸣,所以宋代爱情词在众多唱和之作中广为流传,而不同的情歌也在有相似经历的人们心中激起涟漪。但是也因为时代因素的不同,二者在表现感伤情怀的具体内容上虽都表现出相思离别之苦以及爱情的失落,但也有明显的差别。

宋代爱情词往往写的是不同个体或者相同个体不同的情感经历和体验,它是具体的、个性化的,并常把对人生短暂、仕途不顺的慨叹与爱情的失落相结合。如晏殊的“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以“夕阳”与“落花”象征着年华的流逝和爱情的失落,体现出作者对时光易逝、生命有限的沉思与体悟。而秦观积聚的满腹伤心失意更是用词来宣泄,以至于清代常州词派的理论家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说,他是“将身世之感,打并入”,入“红妆饮罢少踟蹰,有人偷向隅”,“红妆”的哀怨,无疑是词人自己遭贬后孤独悲伤的投影。而晏几道的词则表现出对爱情生死不渝的追求,且有确指的思恋对象,“小莲风韵出瑶池”,“赚得小鸿眉黛、也低颦”,“记得小?O初见。” 流行音乐中的爱情歌曲常表达的是一种社会共通的情感,言说的是社会较为普遍的情感问题,如林忆莲在她的歌中唱着:“这样深的夜下过雨的街,连星光就要熄灭你赴的是什么样的约”。这些歌曲中鲜有具体的叙事,即使有也是一种抽象化的雷同,这与其为了打动现实中的听者、追求商业价值的目的有关。另外现代情歌大都少了古代爱情词中的社会内涵,往往直接抒写爱情带来的内心悸动,更多地强调内心的感受与体验以及无法释怀的无奈,因此对爱情本身问题的思考更为细腻,同时议论性的表白之语也更多,如周杰伦的《红尘客栈》中就有“快马在江湖里厮杀,无非是名跟利放不下,心中有江山的人岂能快意潇洒,我只求与你共华发,剑出鞘恩怨了谁笑,我只求今朝拥你入怀抱,红尘客栈风似刀骤雨落宿命敲,任武林谁领我却只为你折腰”,表现为了追求真爱的不悔之心。

三、感伤基调表现手法比较

宋代爱情词与现代流行音乐中的爱情歌曲在表现感伤之情的方式上也是有同有异。

宋代爱情词常借助于传统的比兴手法,以景写情,以物寄情,现代情歌对于这些传统文化积淀的特定意象也有继承和拓展,如以水写愁,词中有“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歌中有:“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以明月寄相思,词中有“明月不谙离恨苦”,歌中有“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请温暖他心房,看透了人间聚散,能不能多点快乐片段”;以雨来喻愁绪浓密,词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