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清明感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清明感怀范文1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一天天走近,不管有雨无雨,清明在人们心中总是一个湿漉漉、沉甸甸的日子,人们借助扫墓等祭奠方式,传达一份孝心和真切的怀念。
我父母的墓地在郊外山上。每年清明,上山扫墓时,总看到山脚沟畔路旁的草丛中开着一种特别的小花。花很小,比五角硬币还小的花朵中间是淡黄色的花蕊,是一圈由自然之手雕琢出的精细花瓣,护花的绿叶又薄又嫩。这花虽小虽弱,却因是一簇簇集聚,显得蓬勃,它花式一样,但花色有紫有白,白是荷花白,紫是牡丹紫,色很纯,朴素里焕发出一种气质。它默默无闻,没有人去精心呵护,却不怕风雨,走过严寒,只要能得到一点湿润和泥土,就萌发,生生不息,一岁一枯荣,根在生命就在,希望就在,无论它多么普通,多么微不足道,但它一颗开花之心永恒,花开花谢,一点花魂守着下一个春天。每次上山扫墓,我总跟它们打招呼,摸摸叶片仿佛握握它纤纤小手。我很想采上一束献到父母墓前,但因为对这小花心生感激,从没采过一朵!感激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每年清明时节在草丛中不变的绽放守候,更因为它们使我一颗伤感的心少了些沉重,多了一份思考的淡定。
告别小花,不一会便来到墓前。春风轻柔,太阳温暖,两棵松柏翠绿、墓碑朴素大方,春意盎然的墓地极美。凝望墓碑,仿佛凝望父母,墓碑在静默中矗立。这一刻,离父母那么近又那么远,这是一个爱的空间。父母之爱无法用确切言语表达,我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很平凡,但他们认认真真工作、清清白白做人、善良之心待人、平常之心待事、平平淡淡生活,跟中国千千万万普通百姓一样,为家庭、为儿女、为社会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了自己的全部!此刻,感受他们曾经度过的骆驼、老黄牛一样负重的岁月,想起在父母身边生活的点点滴滴,心中一片虔诚。父母之爱只有一种表达,就是付出!这付出可以是一碗粥、一双鞋、一次等候……每次想起父母,便涌出深深歉意,为自己曾经的粗糙木然。“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人生最大的痛楚和遗憾呀!光阴易逝,人生无常,生命充满无奈和神奇,生老病死不遂人愿,但即使阴阳相隔,隔不断血浓于水的骨肉之情,总有一些永恒的东西留下来,父母留给我们儿女最大的财富是教我们如何过日子,如何做人。我曾经心态浮躁,十分看重名利、计较个人得失。每一次走过小花绽放的山路,来到父母墓前,心胸就会豁达起来,光阴荏苒,白驹过隙,人生不过百年,名利如过眼烟云,一切繁华终究要归于沉寂,如今我青春不再、盛年已逝,该看淡的已看淡,该想清楚的已想清楚,不强求无奢望,只想安安静静过自己的小日子,闲时看看书写写字,只想跟父母一样,静静地老去,老在安详里,平平淡淡过完一生。想到此,感恩之心清亮着。
扫完墓下山的路上,又见草丛中的小花,谁说它渺小,它以一种精神展示出别样风采,就像我的父母,虽然平凡,但平平淡淡是最真、是最美,平凡之中见伟大!当时当刻,太阳照着,春风吹着,鸟儿唱着,花儿开着,这就是生命,这就是美好时刻,我感到踏实,感到安宁!
(摘自《人民日报》)
清明感怀范文2
今年接手了一个新班。多数学生来自单亲、留守、贫困家庭,有的学生家长甚至有特殊背景,目无组织纪律,爱国意识淡薄。如何在我们的小天地里因势利导开展德育工作?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关于爱国名人的课文,这些人多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如果我们不失时机地、大胆创新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教育,就可以使学生获得潜移默化的精神营养,让教育取得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第五组课文,主题是“走近鲁迅”。这组课文安排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等经典文章。那天上课,《阅读链接》里有一段话:“鲁迅咳嗽不止,用钢笔抵住肺部坚持写作,把坐的藤椅都顶了一个洞”,文字极富感染力,教育效果应当不错。在我深情朗读一遍之后,大家都被鲁迅先生的精神打动了,此时教室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见,有的学生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有的学生发出“唉!唉!”惋惜的声音……
“鲁迅他那么有名,应该很有钱,为什么不到美国去治疗呢?”突然间一个小小的声音打破了教室的宁静,只见是还在嬉笑着的解铭同学。解铭,这个小家伙在优越家庭长大,特别爱恶作剧,怪腔怪调的声音听起来很刺耳。听他这么一说,教室里的气氛顿时不和谐起来。
他接着高声起哄道:“是鲁迅爱抽烟,所以得了肺病吧!难怪这么早就挂了!”因为他在班上有一定的号召力,全班学生不仅对他的出言不逊不以为然,还都嘻嘻大笑起来,一个伟大人物的形象瞬间“崩塌”了……
“不能让他这样闹下去!”我审时度势做了一个暂停手势,借机让大伙儿讨论这个问题。“解铭这个问题提得好,那你们知道鲁迅先生为什么不到美国去治病吗?”我用充满期待的目光看着孩子们。
“应该是当时条件不允许吧!”张杨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鲁迅先生肯定不知道自己的病有那么严重。”有思想的王鑫轻轻地道。
“因为鲁迅先生非常爱国,当时一心想着多写点文章来救国救民,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他从来都是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一个人。”李明急了,站起来高声喊叫道。
看样子,我该出场了!
“嗯,你们都很有自己的观点,太好啦!那我们走近鲁迅吧!”我接著告诉大家:“鲁迅先生是学医出身,他应该知道自己病情的严重程度。鲁迅先生有一个好朋友,也是他的主治医生,后来看了鲁迅先生的肺部的X光照片后,感慨地说,这么严重的病症,说明他多活的几年依靠的是他的精神支撑!那个时候,科学很不发达,肺病就相当于现代的癌症,是没有办法医治的。旧中国积贫积弱,飘摇欲坠,鲁迅先生因为目睹了中国人围观日本人杀中国人,感到中国人的精神比肉体更加萎靡,认识到需要从文化上医治本民族的病,故弃医从文。在文学这片精神田野里,他主动地承担起其他人无法担当的历史使命,用深刻而理性的文字引燃了一团巨大的精神火焰,让人们在万马齐喑的旧中国看到了光明和希望。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正是在鲁迅爱国精神的引领之下,一大批觉醒的有识之士最终汇入到了振兴中华的队伍中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生听得入神,我也更加激动。讲着讲着,我的嗓子有点沙哑,可能是感冒还没有痊愈,咳嗽了起来,脸也涨得通红。
“老师,您可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啊!”孩子们纷纷跑过来,有的扶我坐下,有的给我递水,有的给我捶背,一个个急得不得了。看着他们可爱的脸庞,听着她们关心的话语,我心中充满了感动。我庆幸自己“急中生智”给了他们一个机会,才有了如此动人的一幕!那时候,我悄悄地发现,先前那个没心没肺的解铭,脸红了,蹑手蹑脚地走过来对我说:“老师,对不起,是我弄错了,不应该扰乱课堂纪律。”
我怎么会责怪一个孩子呢?我摸摸解铭的头说:“没事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嘛!同学们,下面就来写写鲁迅先生夜晚带病写作的画面吧!”
我刚才的咳嗽样子正好成了他们想象写话的素材。这时我打开电子白板适时播放了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歌声响起,教室里异常的静寂。此时无声胜有声――几十颗“中国心”都为鲁迅的爱国情怀动容。
那一次的作业,全班学生都完成得出乎意料得好!解铭同学这样说道:“夜已深,为了旧中国的光明前途,鲁迅先生仍然在带病坚持写作,他费力地坐在椅子上,右手握着笔不停地颤抖着,左手摁住胸部,不停地咳嗽着,脸涨得通红,喘着粗气,咳嗽还是不止,他就用一只钢笔顶住肺部……他忽而抬起沉重的头,目光盯着面前的稿纸,忽而用僵硬的手揉揉眼睛,一刻不停地写着……”言为心声。读到这里,我有理由相信:以民族为己任,以国家为己任,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已经扎根在他心里,或多或少将对他的人生传递着正能量。
清明感怀范文3
云雾袅袅意清心,甜润的空气清新的味道弥漫在上空,看窗外雾气飘渺缠绵,低低地向你倾诉它地哀思,思绪漫舞如飘飞的絮。.....
清明。琴
鞠一杯香茗,奏一曲筝曲,望向远方如黛的青山,隐约念起意女子的琴声,悠然婉淡,畅怀中透出一缕淡愁,又至清明,她抚琴低吟,清秀的脸庞上凝住了两行泪,一曲《相思》用古筝特有的风韵奏出了她对亡夫的想念,浅唱婉婉,温润的泉从她的指间悄然滑出,带去她心底最真是的牵挂。琴韵,当清明时分听到一支黯然却也动人的筝曲,何以不勾起对过世亲人的怀思?忍不住低头落泪,魂牵梦绕中不知多少次在琴边怀念,逝去的亲人若能听见这幽幽的琴声,难道不会增一份安然?清明——琴,秀逸中略带伤感,寄托中不失惆怅。
清明。泪
洒泪何需理由?只为了清明的一份感怀。静坐于池边,寒风浸骨而入,这只是身体上的冰冷,何以抵心中的寒意?月儿皎洁映水,一弯弧度显得凄楚而绝美,当想起自己的至亲离去,唯有泪可以展现出美的光辉,滴泪入池,涟漪漫漫,散开的是满池的沉哀。清明,家家皆在怀想,不知为何,溅泪竟感分外寂寞,寂寞,含带一生一世的牵系,怀思,在惨灯无端的感动,不失心中爱的永恒,落泪,感伤哀愁,赋予了清明一丝别致的秀气。
清明。叹
一座孤坟边,远远便望见一位老人独坐于坟旁,手持一把素花,神情似迷离非迷离,似哀伤非哀伤,只听他喃喃自语道:“哎,又是一年啦,儿子,你还好吧!”问问才知那是一位儿子过早离世的孤苦老人,借清明来给儿子谈谈心中的念想,说了不久,竟不禁老泪纵横,但也带宽慰地叹道:“不用担心我和你妈,我们一切都还好。”清明至,魂飘然,悲!又叹清明,苦思亲,怨!雨意清明,惨淡笑,伤!
绵绵的雨揉打着我的心扉,淡淡的雾摇曳着我的怀念,泪眼朦胧,依稀望见黛山伤灯火阑珊处,思想有些迷蒙,心有些颤动……
清明感怀范文4
清明,是怎样一个流传了两千多年的节日?追溯着清明节的起源,我们仿佛能见到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再到后来民间亦相仿效,均在此日祭祖扫墓。仿佛此时才明白,它是经历代沿袭而成为华夏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每个节日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故事,清明亦是如此。相传在远古的大禹治水后,淳朴的人们就用“清明”之语贺水患已除,歌天下太平。且从唐代开始,踏青这种活动就备受人们喜爱,后被承袭成为一种旧习。春暖花开的季节里,踏青能让人们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着实增添了一番别样的情趣。众所周知的是,清明节总要扫墓,然扫墓本是属于清明节前的寒食节,后来是因寒食与清明相接,便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古时的扫墓,孩子们常常会放风筝。而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孩子们在清明里嬉戏之时,筝鸣也是那般动人。
不过,这远古的节日难道只如一只道具般的风筝飘摇过历史的呼啸流传至今?它之所以会传来,且不只是一种礼俗吧?
这样的清明,我想更或是源于人门内心对某种纪念或思绪的归置。正如赶马问路的杜牧,只是见得“路上行人欲断魂”。细雨渐渐,轻烟朦胧的初春,总带着一种湿湿凉凉的感觉。是这风、这雨勾出了行人们心中淡淡地忆念和哀愁?也许是的。但在这个节日里,清明一词本身所带给人们的触动应是更大的吧。乡间山野,翠绿稀疏,路人稀稀散散,扶老携幼,赶着去给或近或远的孤灵送上一丝慰问。本应温和却又带一丝凉意的春风吹灭了火烛,吹散了纸钱,留下一抔灰烬。飘摇的白纸灯笼,又悬系着亲人们怎样的思念。远处传来突兀的炮竹声,使山野更显宁静。
清明时节,不同的人,有着一样或不一样的情节。但都有的是对先人故亲的纪念与告慰。对于那些年老之人,许是面对着亡眷孤坟,怕是无处话凄凉,抑或是自感垂垂老矣,只期黄泉伴故人,偶尔有一些豁达者,只是催促着孩童们动作快些,然后再告诉他们一些故人旧事;而中年之人,多是对先亲的感怀,愿更尽一份孝意,所以他们会带上自己的孩子到墓碑前跪坟叩首,悼念先人;只是尚不懂事的孩子们,只须牵着低低的风筝高飞在自己的童年。清明日里,猜不尽多少心思。人们借着清明,也就借着一日时光而已,愿把自己一年甚至更远的念想与思愁倾送亡灵。而终于,清明也活在了人们的思绪里。
清明感怀范文5
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并恢复放假传统,人们开始重视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各大媒体也适时予以关注和报道,凤凰、腾讯、新浪等一些门户网站还特地推出清明节专题,可见清明节正恢复其原有的文化影响力。但随着文化全球传播的冲击,清明节正处于尴尬境地,既面临着现代生活的消减,又面临着西方节日和文化的冲击。如何保护并传承清明节文化,成为强化中华民族身份认同和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问题。清明节文化在传统社会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传播的?信息时代背景下,新兴的传播方式与传统的传播方式相比,有哪些特征?
笔者以致力于传播中华大文化的凤凰新传媒为着眼点,以凤凰网文化板块节日专题中2010至2012年的清明节文化专题作为个案进行分析,以期解读现代信息社会视域下清明节文化的传播。
传统社会中清明节文化的传播方式
传统清明节文化产生于农耕社会,主要通过超越生死的内省式方式、宗族式的特定习俗仪式和大写意的诗词进行传播。
1.超越生死的内省式人内传播。内省式思考是“一个将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的、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②清明时节,人们往往将生死并置,慎终追远,进行内省式思考,将对祖先的追思与对未来的期盼并置,从而自我传播清明节文化,实现人内传播。
2.宗族式的习俗仪式传播。詹姆斯·凯瑞曾指出,仪式传播“其核心就是将人们以团体或者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③传统清明节正是在人们共享“慎终追远”和“乐生惜春”的文化信仰中,以宗族为团体单位的形式聚集在一起进行祭奠祖先、踏青郊游等习俗活动,是一种颇具乡土特色的文化仪式。
3.大写意的诗词文本传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七言绝句《清明》就是传播中国清明节文化的诗词文本。综观中国文学史,与清明节有关的古代诗词数不胜数,“历代著名诗人几乎都有‘清明诗词’留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词说清明》一书,就收录了近80首‘清明诗词’”。④这些关于清明节景象的大写意诗词,成为清明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悠久的文化长河里诗情画意地传播着清明节文化,成为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从凤凰网清明节专题看清明节文化的网络传播
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其特点有三:一是兼有节气与节日两种身份,二是以户外活动为主,三是兼有肃穆与欢乐两种情感氛围。以户外活动为主的清明节习俗并不适合网络传播。如何实现传统清明节文化传播的现代转型呢?凤凰网注重延展传统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并从养生、革命历史、养老、生态保护等现代视角,延展清明节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实现传统清明节文化的现代转型。
1.养生角度的延展传播。凤凰网将清明节多种习俗延展到现代人所热衷的养生领域,既将清明踏春等风俗体育运动扩展为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的有益运动,也将清明节的时令食品与现代食疗保健的生活之道相联系进行传播,悄无声息地将养生融入到清明节文化的传播之中。
2.历史角度的延展传播。凤凰网将清明节祭祖文化与纪念誓死抗日的东北义勇军、纪念抗日殉国的黄埔英雄、扬威异域的中国远征军和纪念在日殉难劳工、烈士等中国抗战的历史联系在一起进行传播,缅怀革命先辈,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感。
3.社会角度的延展传播。凤凰网将清明节孝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养老问题联系起来,深入剖析中国传统孝道所宣扬的家庭养老与现代社会老龄化的社会养老之间的矛盾,并从现代人养老观、中国养老制度等角度寻求解决之道。
4.文化角度的延展传播。凤凰网融合三毛、史铁生、泰戈尔等人的文学作品,从他们的生命价值观突出清明节“珍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文化主题;从儒、道、法等中国传统哲学中阐释蕴含于清明节文化中的中国人的生死观;并介绍了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的“清明节”。
5.生态保护角度的延展传播。凤凰网通过提倡网络祭祀等低碳方式过节,主张心祭重于形祭,注重剔除清明节仪式中不利于生态保护的环节,并针对人们越来越多开车回家过清明节的现象,提倡少开车、多骑自行车、远途多拼车或搭公共汽车等,以低碳方式出行,从而将清明节亲近自然的文化延展到生态保护的现代生活方式中。
总之,凤凰网不仅整合扩充传统的人内传播、诗词文本传播和习俗仪式传播方式,而且增添了爱国主义、养生和生态环保等现念,创新传播环境,从文化、社会、历史、生态保护和养生等多维度地传播了清明节文化。
网络传播清明节文化的特征
传统清明节习俗作为一种文化仪式历代传承,其传播倾向于一种参与式的互动传播。而网络传播也偏向互动传播,网络媒体担当传播非物质文化的传统节日的角色时,与传统的传播方式相比,有怎样的特点呢?
1.线上互动式传播。到2011年底已有近12万网民参与凤凰网清明节专题中“现代人为什么要过清明节”调查,到2012年4月6日止已有近两万人参与网友评论留言,他们纷纷在清明节遥寄自己的哀思,这样大规模的网络活动有效地调动了网民参与的积极性。
2.虚拟场景式传播。凤凰网在2010年清明节专题设置了祭奠南疆战士的网络专区,传播推广“网络祭奠”这种新媒体形式的清明节新风俗。人们利用网络虚拟空间构建虚拟灵堂、纪念馆和灵堂等,模拟墓地场景,以网络献花、供奉祭品等进行模拟祭祀仪式,可有效替代传统清明节烧纸、放鞭炮、磕头等方式,让清明节的民俗走上更加文明、健康、卫生的道路。
3.多媒体式传播。凤凰网整合新华网、中新网、东方网、新京报、《广州日报》、《信息时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的相关报道,进行整合传播,在文化板块开设图文并茂的清明节专题,在凤凰论坛举行“清明感怀”有奖征文比赛活动,2012年还特别策划“三个人的怀念”视频专题,形成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的多媒体综合传播局面。
总之,凤凰网在传播清明节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注重借鉴整合传统的传播方式,另一方面发挥网络媒体的特性,赋予清明节以文化时代性,满足现代人的文化传承需求。这种将传统传播方式与网络媒体特性相结合,对清明节文化进行现代性修正的传播模式,值得我们今后在利用网络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实践中借鉴与学习。鉴于网络媒体的文化传播优势,传统节日文化可能在网络传播中迎来欣欣向荣的明天。
注释:
①黄涛:《清明节的源流、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功能》[J],《民俗文化论坛》,2004年8月版
②郭庆光:《传播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版,第81页
③詹姆斯·凯瑞著,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M],华夏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28页
清明感怀范文6
东方。江山妩媚多情,虚幻与现实的冲击,迸发出迷人的感情,多少人用一辈子时间将头发上的色素写到了纸上。是那样的无悔与忘怀,不知道忧伤与哭泣。
酒。浸湿,迷醉几千年历史,汹涌却又长流不息。颠倒多少才子。酒使人醉,醉的迷乱卧睡街头,喝酒之人借着酒兴挥洒千古文章。豪情壮志,抛洒热血。
看古代文人笔墨,就像迎着潮头喝烈酒,每一滴都像烧红了的赤刀,插在胸口。飘洒的血如同清明节漫天飞舞的桃花,铺天卷地,仰睡在天地之间,将感怀释放。
点燃的火炬传承着千年历史,无数铺满文字的纸张放入这燃烧的烈火,为了她能更旺,永远的烧下去。倒下一坛烈酒,于是乎更旺了。古代文人,文章便是这烈酒。
那么现代文人喝的是咖啡,自然他们的文章以及他们就可以用咖啡来描述。是弥散着清晰的忧伤与加糖的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