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云端课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育云端课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育云端课堂

美育云端课堂范文1

〔中图分类号〕 G633.4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9(A)―0036―01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因其具有能集成文字、图像、影像、声音及动画等多种信息的功能而愈来愈受到欢迎。实践也证明,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产生教与学的最佳效果。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

1. 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多媒体技术正是教师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激发其英语学习兴趣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呈现事先准备好的课件,如生动形象的图片和栩栩如生的动画。语言、图像和声音同时作用于学生听、说、视、触等各种感觉器官,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获取语言知识。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心理倾向。多媒体在教学中能更容易做到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潜能。例如,教有关颜色(colour)的单词时,笔者将文中出现的有关颜色(purple,green,etc.)结合相关物体制作出一幅幅色彩鲜明、生动形象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并配以声音,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各种颜色。更为重要的是,在电脑上制作相关图片可以收集到各种颜色,随心所欲地选择绘制任何物体,这比在现实生活中收集素材更为方便。

2. 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语言情景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和深入,情景教学(Communicative Teaching)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即在英语课堂中创设一种似真实的交际环境,使学生在尽可能真实的交际活动中发展语言能力。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创设有声有像的情景,把课文内容用故事的形式呈现,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有助于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看图说话和写作能力。教学有关问路的对话,教师需要扮演二至三个角色,既不够真实,也容易使学生对对话中的多种角色感到困惑,甚至产生厌倦情绪。若是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将问路这一情景制作成动画真实地展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句型并正确模仿,更有助于学生养成用英语思维的好习惯,为真实的语言交际打下基础。

3. 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多媒体可以有效地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笔者坚持每节课使用录音机让学生多听磁带里标准的语音语调,还常利用课外活动或自习课时间播放有趣味的录像和FLASH课件等供学生观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手段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中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但在播放英语课文录音或影片时要注意方法,不可盲目地追求形式。对于难以听懂的部分,要让学生反复听辨或教师利用pause(暂停)键停止播放予以解释,并可根据影片中情节有针对性地提出Yes-No questions或wh-questions,帮助学生理解,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另外,在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利用监听教学系统检查学生的听音情况,并适时地给予指导。

4. 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美育云端课堂范文2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语文课堂;提高效率

正文:

教育信息化是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标志,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思维的创造性工具。陈至立指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目前农村中小学正积极响应教育主管部门的号召,为“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这一新鲜课题开展讨论和探索实践。提高教学效率的最有效的方式是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拓展课本以外的知识,满足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延伸的需求,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一、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生来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好奇,每堂新课对学生来说更是充满着无比的好奇,课堂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授课,会带给学生绘声绘色、变化多端的画面,配上特殊的音响效果,强烈地刺激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兴趣盎然、触景生情,对未知的事物去思考、去探究。

比如:在教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找骆驼》一课时,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逼真形象的动态图画,首先演示一幅风景优美的画面:在图的中间,有一条弯曲的小径,小径的两边分别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小径的左边还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最后,画面的右上角出现一棵树,其中一片苍翠的叶子上,还有被骆驼啃过的痕迹,上面还隐隐约约呈现出骆驼的牙齿印。我引导学生质疑:你发现了什么?从这些发现中你又知道了什么?你的推理或理由是什么?……此教学方式,不仅满足了小学生那极强的好奇心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使学生感悟到要做一个“有心人”。

二、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结合信息技术集声音、文字、动画为一体的功能,将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用不同的字体、颜色、声音和出现方式等多种不同的设置展现出来,从而在视觉、听觉、感觉中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加深学生脑海中的记忆力。这样,重难点就裸地暴露于学生的面前。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可更好地解决知识重难点。如:在教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触摸春天》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予学生最清晰、最生动的形象概念。在电脑屏幕上出现重点段落,安静拢住蝴蝶那一段,并用红点把这部分重点词语标记上,学生一看:不仅一目了然,还懂得加点词语要重读。这时,我们教师再抓住时机,出示动画,让学生自己去细细体会安静的心情。这样既能培养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从而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一定高度,自然地突破了重难点。

三、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多媒体如同一个庞大的知识汇聚点,汇聚并贯穿了众多人们的智慧与结晶,是一座世界上最大的资源库。用信息技术来进行语文教学,扩大了学生的信息量,丰富着学生的视野。

比如:在语文网中,学生可以尽情地查阅古今中外著名的诗人及作家,包括他们的生平简介,趣闻逸事,以及踏出这条辉煌之路的艰辛历程,从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思想素质;学生可以挑战一些语文闯关游戏,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他们所喜欢的童话片、故事片如《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兵张嘎》、《鸡毛信》等;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专题教育片如《珍惜生命》、《红色革命英雄》系列、《探索与发现》系列等。通过观看综合资源片不仅教育了学生崇尚科学,珍惜生命,而且还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开拓了学生对人生的思考,提升了学生的素质。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教学,对于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教育教程》杨全玮主编青海电化教育馆编

[2]《教育技术培训教程》何克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青海教育》郭风波主编青海教育杂志社

美育云端课堂范文3

[关键词]少儿美育徒手造型标新立异

儿童与生俱来就热爱艺术,从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认识的时候,就开始了涂鸦和歌舞,儿童画是以涂画的形式反映孩子对客观世界形象的原始记录,它有自己的心理、生理特点,是由小骨骼、小肌肉的发展水平和思维的具体形象所决定的。人的童稚时期,虽尚未充分了解构成这个世界的理性知识,但是却能把现实所见和各种想象,包括怪诞的想法组合在一起,突破绘画程式的限制,以最朴素、最真实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著名画家马蒂斯曾说,学习像儿童那样自然绘画已经花费了我毕生的精力。少儿美育工作者如何让孩子们学会回归,从大量技能技巧的灌输和成人化的教学方式里脱颖而出,既学习到更多的美术专业知识,又能够不拘一格地大胆表现呢?

1趣: 唤醒和鼓舞

教学最好的方法不在于急着传授技能技巧,而在于唤醒和鼓舞,并通过一定的条件激发他们的个性和创作热情,是为“趣”。

1.1 游戏

孩子如果能够常常看见美好的艺术作品,或者常常与大自然接触,他就会被一种美妙的感受触动,而激发起画画的动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必须采用一些教学手段,激发起每个孩子玩耍的念头,使他们在参加美术活动时把美术活动看成游戏,教师用游戏来贯穿课堂,用游戏的口吻启发想象,让孩子在听听、看看、想想、做做、玩玩中得到启蒙和发展。比如,在《鸭妈妈的蛋》一课中,我先用音乐调动气氛,然后戴着鸭妈妈的头饰引入新课,告诉学生:鸭妈妈最近又生了许多蛋,孙悟空见了高兴极了,说声:“变”!把鸭妈妈的蛋全变成了许多有趣的东西,他们是什么呢?请小朋友想一想,并把他们画出来,好吗?接着让学生代替孙悟空变戏法,启发学生在画好的若干个“蛋”(椭圆形)上添画出各种各样的物体。有趣的游戏激起了学生想象的翅膀,把看到的、想到的都表现出来,画出了熊猫、小人头、兔子、向日葵……作业结束时,我让鸭妈妈再出来找自己的蛋,孩子们天真地说:“鸭妈妈,你再也找不到你的蛋孩子啦!”

1.2 体验

在教学中,还可以尝试通过画声音、画味道、画手感,将听觉、味觉、触觉变换成形象的视觉。如:学生将欢快的音乐节奏用小鹿奔跑、小动物开联欢会等画面来表示,将忧郁的音乐节奏用蓝色、灰色的色块与线条来表达;用强烈的对比色表示醋的刺鼻酸味,用尖锐的折线表示辣椒的刺激辛麻感觉;把手触到的圆梳想象成小刺猬,把摸到的棉花演化成一个睡在云端的小朋友……画感觉发展了儿童的感官感受能力和凭借主观愿望来创作的原创能力。

1.3 自然

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让孩子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教师要摆脱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和束缚,让孩子到更广阔的天地,在玩中画,画中玩。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创造尽可能大的活动环境。如:沙地画、水枪喷水画,颜料吹画,磨拓物体纹理、印小手小脚、泥塑、写生等等,让他们在与大自然充分的接触中了解自然材料的自然属性,体会生活的情趣,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孩子的主动性和个性潜能,创造意识才可以得到培养和发展。

2实:学到真功夫

在造型、构图、色彩等专业技能技巧的传授中,应该尊重孩子们的认知发展及其客观感受,不作硬性要求,讲究“自然即美,纯真即美”的原则,鼓励孩子们突破已有的基础,大胆挑战自己,慢慢的,扎实地理解、观察事物的真实结构和细节,画出眼中真实的物体和人,不要陷入符号化的简笔画教学中,实事求是,实打实地画些线描、写生,提高徒手造型能力。此为“实”。

2.1 造型

根据多年对儿童绘画发展规律的观察,我发现幼儿绘画基本上是由偶然、不稳定到逐渐经常、稳定,幼儿一般能画出与某些实物相似的形象,但他们常常是在涂着涂着的时候,才突然想起它像别的东西,于是想起画这个新的东西,而且,他们所画形象的含义不稳定,常常随添加的线条变成别的物体,还经常受别人的影响,长大一些后,他们造型的稳定性增加,能画出要求的原主题;画面由简略、不完整到比较全面、完整;由粗糙、稚拙到比较正确、灵活。即使到了中年级,一般也只有少数儿童能将物体,特别是人物的动作姿态表现得比较生动。

2.2 构图

幼儿绘画从排列方式上说,由零乱式向并列式发展;刚开始,他们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想画在哪里就画在哪里,结果画面构图非常零乱。渐渐有了上、下的意识后,构图才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左右、前后关系上来说,各形象间互不遮挡,他们总是用自己的知识经验代替视觉,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关于该事物的认识,而不是物体在当时情况下所处的状态。如幼儿画“荡秋千”,会把一前一后两个正在荡秋千的小朋友重叠地画在秋千上,一点儿也不考虑二者是属于前后关系,另外从大小关系上说,经常不注意各形象间的大小比例。

2.3 色彩

幼儿涂色时,往往从不涂色,到小面积涂色,再到大面积涂色,而且从任意涂色发展到顺着轮廓涂色。不同年龄期的幼儿绘画特点不同,其在绘画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所以,单纯地让孩子模仿范例而在脑海中形成对物象的认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只会扼杀儿童的天性,教师要了解儿童的这些特点与表现,有的放矢地控制教学难度,针对每个孩子的心智成熟程度,设定相对适宜的课题,一边小心维护儿童的作画兴趣,一边给一个跳起来能够得着的高度,让孩子从定式的框架里走出来,学到真功夫,学会用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表达富有个性和情趣的美术作品来。

3放:创造意识与大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