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改进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改进意见范文1
现代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变化而来的,学习文言文,可以吸取古人语言中有生命力的知识,在学生的写作中,若加入一些文言文模式,也会使文章别开生面。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首先是要让学生能把课文读懂,在此基础上将文中涉及的文言词语方面的知识进行必要的讲解,以此来提高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对于文言文的写作技巧,教师只要稍微指点即可。讲读文言文,主要是为了学生能够阅读和欣赏,增长他们的知识,启发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不宜提过多的要求。传统额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学生的课后训练也不足。鉴于此,对于教师文言文教学,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意见。
一、了解学生学习状况
教师应当对于所教年级学生学过多少篇文言文,学过哪些虚词、实词、句式,对于虚词、实词、句式的掌握程度进行详细的了解。例如,初一年级的代课教师要首先了解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多少古诗词,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温故知新。了解学生文言文学习状况的方法有:考试、提问、座谈、个别交谈等。在了解清楚所带班级学生文言文掌握情况后,要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同时,还要将学生今后需要掌握的知识也罗列在档案上,以便今后在继续学习中进行记录和查阅。
二、注重学生的自学
相对于现代文,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兴趣不浓,因此并没有养成预习文言文的习惯,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会从头到尾详细的讲解所学内容,无需提前预习。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改变教师过去逐字逐句的讲解,消除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心理,督促他们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课文注释和查字典帮助自己自学。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预习作业。不要仅仅拘泥于过去的“读课文一至两遍”,这类预习作业往往是落实不到位,而且学生可能会仅仅是简单的阅读,并不去理解文中的内容。例如,《卖柑橘者》一文,可以布置两项预习作业,一项是摘抄课文中的词语并加注音、解释,这不仅可以加强直观印象,有助于辨认字形,还能督促学生仔细品读课文和注释,弄清词语中的重点、难点所在;另一项任务是给学生布置思考试题:“将本文与《伤仲永》这篇课文作比较,思考它们在表达方式上有哪些异同点,字词句的使用上是否有相同之处。”这样,通过指导学生温故,学生便能从中知新,这种预习方式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为教师今后的启发式教学做好了准备。
学生在预习中大多数情况下会遇到困难,这是一种好现象。知道困难的所在才能去解决困难,才有想办法解决困难的动力,或者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授,获得解答。这样,学生对于知识便能获得更长久的印象,更利于学生文言文的学习。而文言文里有些知识,并不是教师讲授和学生思考后就能理解的,需要随着学生自身阅历的增加才能彻底领悟。因此,对于初中生来说,只要不妨碍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些内容教师可以适当的指导学生先放一放,将暂时不能理解的内容作好记录,为今后的理解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以重点启迪学生思维
文言文和现代文类似,都有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出启发式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学问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例如,在教授《愚公移山》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讲解一下自己对于这篇文章的理解,然后在学生再次阅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这篇文言文共涉及多少个人物?这篇文章讲述了什么事件?愚公多大年纪了,有何而知?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文中人物对于移山的事情分别是什么态度?文章中哪几个人物的讲话是差不多的?愚公究竟是不是人们所说的“笨老头”呢,从何而知?为什么人们都称他愚公呢?智叟这位老先生究竟是不是智者呢,从何而知?…通过一系列的提问与回答,逐步的将学生引导向课文内容的深层次理解,通过不断的思考,学生从中获得新的知识,当然,学习兴趣也就随之而来了。
四、由此及彼的教学
文言文的词语、句法等都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可以讲解一处,让学生类推下去,从而将其他处类似的章法学会。例如,《为学》一文共有四句,教师只要讲清了前两句“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第三、四句“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的理解便水到渠成。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又能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学生的智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开发。
文言文的教学中字词句的教学是重点,为了使学生真正的掌握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句式,就需要教师认真的做好字词句的讲解,释好词、析好句、将文章进行串讲,但是同时也需要学生举一反三,才能掌握到文言文的真正精髓。
五、以练习增强能力
教学改进意见范文2
关键词:中学体育;健身课堂;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2-0253-01
一些中学休育课存在着教学目标宽泛、教学方式陈旧、学练内容单一和教学效率偏低等现象,学科知识、技能和方法获得与学生发展存在着落差。为坚定不移的执行"新课改"方案精神,切实更新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提出下列几点意见:
1.落实课程目标应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课程总目标包含身体发展、知识技能、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四个方面,反映课程方案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是体育教师设定教学目标与计划、确定教学内容与策略、取舍教学方法与手段、组织教学实施与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
理论课的教学,应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保健与现代体育健身方法、体育社会学与户外运动项目等基本知识,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健身效果的检测与评价等健身知识和方法,理解体育与健身对健康的意义和价值,指导体育健身实践,拓宽知识面,提高体育运动欣赏水平,具有较高的体育情趣和审美能力,强化终身体育意识。
实践课的教学,应让学生掌握跑、跳、掷等健身或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方法和手段,能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等体能,增强体质,积极参与并乐于组织健身实践活动,会结合实际进行评价,具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行为能力,获得人际交往与合作探究的体验,形成爱集体、守规则、竞争进取、勇于挑战的良好品质。
2.结合自身现状,刻苦钻研教学内容
正确理解课程标准所阐述的学习内容与要求、梯度和组织方式,保证全体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学习必须的知识,掌握必要的技能和方法。
应充分考虑中学生的兴趣意向和能力基础,结合学校特色,确保基本内容的落实,如跑、跳、掷、垫上运动、杠上运动、篮球、武术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选择健身效果好、学生兴趣浓的教学内容;在选取运动项目作为教学内容时,既要发挥该类项目竞争性、挑战性和规则性强的特点,又要对其进行学科的生活化改造,使其更具教育、健身、简约和趣味性,以达到有机融入基本内容或拓展内容目的,体现确保基础、简中求精、贴近生活和增进健康。
应悉心钻研、分析和处理教学内容,了解各内容主题内部或之间与其它学科知识的关系,科学搭配、适度调整或重组有关内容主题,梳理教学过程。学生在初中阶段应优先发展速度、灵敏等体能,高中阶段应加强力量、耐力等体能,要改变单一的跑、跳、掷等基本运动练习,尝试跑与跳、跑与掷、跳与掷,基本运动与队列队形、健身项目与运动项目等内容的有机组合,找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注意渗透相应的基础知识、规则和方法,注意引人培育学生的健身情感、积极态度和价值观的素材,强调综合效应。
3.逐步优化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需求。要主动了解学生在知识掌握、运动技能与能力以及学习动机等方面的信息,为不同状态和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最佳发展的教学方法、充分条件和良好环境,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遵循教育规律。要先注意把握学生学习的起始能力,设计达到目标应具有的过渡目标,再考虑目标达成应支持的条件及顺序,设计并帮助学生攀登目标的阶梯等路径,主动考虑“先教什么,后教什么”,“为什么教”和“怎样教”等问题,联系多种“学习环境”,合理设计教学流程,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统一与选择、自主与互赖之间的关系,在教与学的交互中逐步达成目标。
善用教学机智。既要注意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引导,求知欲的激发与保持,合理的练习密度、运动强度与科学健身,自主锻炼习惯的养成与良好生活方式的整合,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要求,合理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条件的学校,八年级起可男女分班,高中的基本内容和拓展内容可改变"班级授课制",采用按项分班或能力分班教学,其手段和队形要为学练服务,突出以动为主,确保教学过程的安全、有序。同时,注意区别对待,关心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重视教学进程中的观察、比较和分析,提高应变能力,增强健身实效。
4.合理规划教学全程
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本,重视教学全过程的科学、合理和有效。根据课程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和学校可利用课程资源,梳理现有的场地设施,充实教学所需的设备和器材,用新的课程理念加以整合。
教学改进意见范文3
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操作,在化工、医药、炼油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精馏同时进行传热和传质的过程,为实现精馏过程,需要为该过程提供物料的贮存、输送、传热、分离、控制等设备和仪表。由精馏原理产生的精馏装置是现在当今科技是领先水平体现,在国内大型技能比赛中,精馏装置是主流操作设备,要求参赛选手的各个方面的高水平技能,这样的设备最能考察技能的熟练程度。精馏设备也是石油化工类院校进行行业技能等级评定的主要设备,对于即将走上石油化工岗位的学生是一个很好反映操作水平的设备。
一、常减压精馏操作教学中要融入企业文化
石油化工类技工院校往往就业面向石化产业,对于即将走上岗位的学生,我们教师在进行专业化操作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时的穿插企业文化在其当中,让学生在学习操作中能时刻保持到“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的精神状态。
案例:在操作课上,由于设备有限,学生进行训练只能按照分组的顺序进行训练,在岗的学生进行操作时候,其他学生刚开始能认真观看学习,但是往往过了一段时间后,学生就会拿出手机或者乱走动、大声讲话等,上课的教师一般遇到这样的情况会制止,但是过了几分钟,这样的情况就会重复出现,后面教师制止也制止不住,课堂秩序比较混乱,学习效果差。本人在教学之初也遇到这样的情况,经过了解后,发现这样的情况不单存在在本班,其他专业其他学校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经过思考后,知道学生在操作中还是把自己当做一名学生,没有把自己当做一名上岗人员,所以,在后来的操作教学前,都融入企业的管理理念和企业精神进行熏陶,让学生能在操作课时把自己的身份从一名学生转化成一名真正的上岗人员,这样,他们在课堂上的状态非常高昂,在企业化管理规定下他们也能很好的遵守服从,课堂秩序有了很大的提高,效果也达到了理想效果。
在技能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操作的正确性和高效性,往往忽视学生的思想观念,这样的结果造成的后果要严重得多,因为未来学生要走上工作岗位,对于他们现在的学生状态是不适合在岗位上工作的,所以,教师在操作课上能适度的引入企业管理,对他们来说既是新鲜是我也是一种严格要求的做法。而且企业文化不应只停留在表面,要深入融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要系统全面的强调安全
安全问题非常重要,每一个操作教学的教师都明白,讲安全事项时候也能比较好的认真的讲述,给学生示范操作过程中容易碰到危险后的解决方法,但是,讲得很不完善也很不全面,给学生的感觉就是内容多而且杂乱,说明讲的时候没有系统的讲解。以下几个要点是我总结出来的比较完善的安全教育。
1.虚心学习,掌握技能。虚心的态度认真学习,不懂的地方一定要问清楚,要努力掌握学到的知识,要逐步进行实践,生产技能要反复进行练习。
2.“安全三原则”:整理整顿工作地点,有一个整洁有序的作业环境。经常维护保养设备。按照标准进行操作。
3.“三级安全教育”――厂级、车间级、班组级。
4.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5.做到“三不伤害”。
6.注意遵守安全警示标志提出的要求。
7.正确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8.开工前、完工后的安全检查。开工前――了解生产任务、作业要求和安全事项。工作中――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机械设备运转安全装置是否完好。完工后 应将阀门、开关关好:气阀、水阀、煤气、电气开关等;整理好用具和工组箱,放在指定地点;危险物品应存放在指定场所,填写使用记录,关门上锁。
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候,并不是单纯由任课老师老讲,学生也要进行互动,模拟出现危险时候怎样进行解决。让学生能清楚的知道危险就在身边,一个小小的忽视造成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从思想上先树立这样的观念,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再从实际设备操作中具体来讲解涉及到危险的方面,这样收获到的效果要比较好。
三、流程图要和设备流程结合起来学习
1.精馏操作流程
原料槽V703内约20%的水-乙醇混合液,经原料泵P702输送至原料加热器E701,预热后,由精馏塔中部进入精馏塔T701,进行分离,气相由塔顶馏出,经冷凝器E702冷却后,进入冷凝液槽V705,经产品泵P701,一部分送至精馏塔上部第一块塔板作回流用;一部分送至塔顶产品槽V702作产品采出。塔釜残液经塔底换热器E703冷却后送到残液槽V701,也可不经换热,直接到残液V701。
教??讲解常减压精馏装置主要介绍流程和设备,讲解完后示范给学生就给学生进行操作,这样的结果让学生只能机械的按照操作步骤来进行操作,培养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整体性,约束了学生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创新改革能力。
案例: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求学生了解常减压精馏设备的整体性,整体的最好反映就是流程图,流程图能最直观的表现设备的构造、管线、物料的流向等等,许多老师不要求流程图并不是不会讲,而是担心学生能力不足,学生接受不了。绘制流程图有三大步骤:画设备、画管线、补充阀门。第一次画图,许多学生确实画得不理想,但是第二次后就有了质的飞跃,第三次基本可以看出是经过训练后画的,学生在画流程图时候就能够结合流程了解本装置,对装置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流程图的重要性并不仅仅试用在本套装置,在其他装置中,流程图的作用更大,在模拟炼油厂,设备管线繁多复杂,如果只会设备流程是远远不能熟悉掌握装置的,还应该认真学习流程图,对流程图加以分析,才能对装置有全面的深入的了解。
四、塔效率的计算
教学中,精馏塔的效率和产量是最为重要的指标,塔效率是依据塔板数算出的。塔板数有理论塔板数和实际塔板数。理论塔板数是根据精馏塔工艺计算求出的理论上应有的塔板数,实际塔板数是指精馏塔实际设计的塔板数。块实际板起不到一块理论板的作用,这就存在着塔效率问题。
塔效率(即全塔效率)是指达到分离要求所需要的理论塔板数与实际塔板数之比
即
式中 E塔: 全塔效率;
N理: 理论塔板数;
N实: 实际塔板数。
1.回流比的计算
1.1回流比的定义
在精馏过程中,回流量与塔顶采出量之比称为回流比,以R表示。
式中 R: 回流比;
L: 单位时间内塔顶回流液量,kg/h;
D: 单位时间内塔顶采出液量,kg/h;
1.2最适宜回流比
从上面的分析得知,全回流时理论塔板数最少,但无产品;最小回流比时,理论塔板数要无限大。因此二者都不能采用,实际回流比应介于全回流与最小回流比之间。
最适宜回流比是根据经济核算确定的。在完成规定的分离任务,同时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又都处于最低点时的回流比,即为最适宜回流比只适。各精馏塔在设计时都确定了适的参数。
教学改进意见范文4
电子工艺实习作为以实践教学为主、对工科各专业开设的技术实践课,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重要意义。如何把握当前发展机遇,改进电子工艺实习,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扎实、创新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在分析电子工艺实习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电子技术,提出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的电子工艺实习教学改进与实践探索。从电子工艺实习教学内容、教材和教学方法及多媒体使用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改善电子工艺实习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 电子工艺实习面临的挑战
电子工艺实习作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经过多年发展在国内高校获得了推广普及。但目前电子工艺实习内容多以简单电子产品装配为主;实习过程以手工劳作为主;课堂教学以教师板书讲授为主。受限于电子工艺实习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在实习中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有限。综合分析电子工艺实习的现状,可以发现电子工艺实习目前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1)电子工艺实习内容缺乏创新性和层次性。目前电子工艺实习内容多停留在简单电子产品的焊接组装上,实习过程以模仿式手工操作为主,实习内容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因此需引入多层次、多模块的电子工艺实习内容,形成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电子工艺新局面,使学生在获得扎实基本功的同时提高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2)电子工艺实习教学方式相对单一。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配技术不断出现。为使学生掌握现代的电子设计技术、提高电子线路设计与仿真能力,必须改变烙铁加电路板的电子工艺实习模式和方法,通过在电子工艺实习中引入EDA技术和SMT技术,使学生接触到先进的电子设计和制作技术,提高对现代电子技术的理解。
3)电子工艺实习教材和多媒体课件建设滞后。电子工艺实习在燕山大学实施十多年来,教学方法以教师板书讲授和手把手教授为主。受限于实验设备和教学条件,很难对现代电子技术及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清晰地讲解,学生无法了解现代电子技术及生产流程。同时教材以传统内容为主,对现代电子工艺涉及较少。
因此有必要结合现代电子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对电子工艺实习的教材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增加对现代电子技术的讲解,使学生接触并了解集成电路及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改进电子工艺实习内容,突出工程实践 和创新能力培养
结合燕山大学电子工艺实习基地当前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条件,以电子工艺实习课程为依托,以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设备为基础,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从电子工艺实习的层次设计和模块设计两个方面入手,改进电子工艺实习。
2.1 依照教学大纲,改进电子工艺实习内容的层 次设计
依照电子工艺实习教学大纲,在教学实践中循序渐进的将电子工艺实习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教学层、中级技能教学层和高级教学层。在每个教学层次分别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见表1。
在基础教学层采用以板书讲授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使学生掌握电子工艺实习的基础知识。这一教学层次对所有参加电子工艺实习的学生开放,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在中级教学层则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要教学手段,首先通过万能板练习焊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焊接技能,能熟练的进行直插原件的装配和拆焊,掌握电子产品的手工焊接、装配、调试技术。同时学习常用的电子元器的规格、参数、识别及主要性能和选用原则,熟悉电子产品工艺的基本知识和要求。最后,通过微型FM收音机的组装,将SMT技术引入电子工艺实习中,使学生了解SMT技术,掌握SMT组装的基本过程。
高级教学层次主要针对电类学生和有学习意愿的学生开设,在高级教学层中通过现代EDA技术的引入使学生掌握Altium Designer软件的使用,使学生能够使用Altium Designer软件进行相关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及仿真,生成PCB文件。然后通过热转印技术进行电路图的转印,之后将做好的电路板进行蚀刻。电路板腐蚀好后,让学生使用酒精和松香制作电路板的助焊层,最后使用视频钻进行钻孔,完成PCB电路板的制作[1,2]。
进入组装阶段后,学生按照BOM表领取相应的电子元件,对照电路原理图和BOM表进行小制作产品的组装和调试,直至小制作产品合格。高级教学层次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2.2 创新实习项目,丰富实习内容
在燕山大学目前的电子工艺实习中,学生需要完成两个电子产品的制作,分别是多功能充电器或万用表和FM收音机,对于电类学生则增加了学生自主设计项目“旋光彩灯”。目前实习内容不能满足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针对电子工艺实习的设计的三个教学层次,分别设计了三个教学模块,分别为基本技能教学模块,中级技能教学模块和高级技能教学模块,如表2所示。
在基础技能教学模块设计了万能板焊接这一实习项目,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基本的焊接和组装技能。在中级技能教学模块设置了多功能充电器、万用表和贴片式FM收音机三个教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完成产品组装,牢固掌握电子产品手工组装和焊接工艺,接触并掌握SMT再流焊接工艺,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表2 电子工艺实习教学模块设计
教学模块 教学内容
基本技能教学模块 1.万能板焊接
1.多功能充电器
中级技能教学模块 2.万用表
3.贴片式FM收音机
1.触摸式双稳开关
2.照明定时器
高级教学模块 3.??V双向电压变换器
4.四相混式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5.声光控延时开关
6.信号灯触摸开关
在高级技能模块针对电类学生不同专业特点设计了6个实习项目,学生依自己的兴趣来选作。在实习过程中,学生首先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习项目,进行资料的查阅、电路原理图的设计,然后使用软件进行相关电路原理图的设计和仿真,直到设计电路的仿真结果正确。其后进行电路板的设计、电路的安装和调试。
最后进行工艺文件的编制、报告撰写,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整个实习过程综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
3 电子工艺实习教材建设和多媒体课件设计
电子工艺实习教材要针对不同专业,设置基础扎实、层次突出、特色鲜明的内容,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电子工艺实习教材编制不仅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更要紧跟时代步伐,包含现代的电子技术。因此在教材的编制过程中要将指导书模块化,结合实际情况每学期更新相应的模块内容,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在教材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3]。
目前燕山大学的电子工艺实习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板书讲解、学生动手为主,对先进的电子技术则涉及较少,因此有必要在电子工艺实习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先进的电子元件生产、测试及封装工艺和电子产品的组装工艺。通过引进多媒体,可以解决现有教学设备的不足,使学生在牢固掌握电子工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可以了解最新的电子元器件、电子产品、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标准化的工业化生产流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掌握电子工艺的前沿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 模式
电子工艺实习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实验课和理论课程,其课程内容涵盖电子元器件、焊接以及电子技术相关理论知识,涉及多个学科,内容繁杂,学生掌握起来难度很大。要想在电子工艺实习中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需要在实习过程中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动学习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基础内容的讲解,并进行先进电子技术的工艺技术的演示;其次在实践操作中采用教师动手操作、学生练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最后使学生通过独立练习,掌握电子产品的组装和调试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并在实习过程中学会常用EDA软件的使用,掌握电路原理图绘制、仿真及PCB板的设计和电路板的手工生产工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改进意见范文5
论文关键词 法律素养 教育 改进
法律素养,是一个综合概念,是由法律知识、法律理论、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信仰等要素整合构建而成。其中法律知识和理论是基础。
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生力军。大学生法律素养如何,关系到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党的十指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快速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是高等学校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可推卸的职责。因此,我们应“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法律制度为核心的制度性法律文化的同时,应当高度重视人们现代法律意识的培养,逐步形成对现代法治精神和价值取向的认同和接受,达到制度性法律文化和观念性法律文化内在协调一致和功能的良性耦合”
一、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指出,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实现依法治国进程的宏伟蓝图中,公民法律素养的提高具有基础性地位,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公民法律素养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法治土壤。大学生是各行各业的生力军,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高低影响着我国公民法律素养的整体。例如,随着公务员法的实施,“凡进必考”成为青年人进入公务员队伍的硬性要求。纵观我国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招考要求,除人大机关(我国主要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主要招录法律专业毕业生之外,大多数机关招录各类专业人才。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所掌握的法律专业知识影响着公务员群体(法治实施者)的法律素养。
(二)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是培养新世纪人才迈向人才强国的必然要求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后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精准地把握了新经济时代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脉搏,逐步建立了依靠教育培养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教育发展还处在不发达阶段,尤其是培育公民人格方面还处在落后阶段。目前,高等教育发展最大的瓶颈是知识教育与塑造人格的差距方面。高等教育担负着在市场经济和就业市场冲击下,形成教育知识、塑造人格的新模式的任务。在培育学生德育时,塑造学生法律素养成为主要内容,法律素养能够完善青年人人格。
(三)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是大学生理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利益需求呈现多元化态势。一位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诸如:购物、交通、旅游、打工等经济交往问题,进入社会后,面临着就业、创业、婚姻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纠纷后,法律修养比较高的青年首先应当抱有理性冷静的态度去处理,其次甚于运用法律知识来解读,用比较低的成本(法律途径)而非过激等行为来实现自己诉求。在校期间,学校应当及时关注在校生权益维护问题,有效避免学生过激化、极端化的维权行动。
二、大学生法律素养亟待提高
(一)大学生犯罪问题触目惊心
在校大学生犯罪主体广泛化,高学历犯罪现象凸显。涉案在校大学生不仅包括大专生、本科生,还包括硕士、博士,且涉案大学生不乏名牌高校学生。据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对2010至2011年对该院所受理未成年犯罪案件情况统计,该院所承办涉案75人中,硕士4人,博士2人。其中一起案件的3名涉案硕士生,因酒后寻衅滋事造成被害人1名轻伤、2名轻微伤。1名博士因感情纠葛,造成被害人重伤。同时大学生犯罪手段凸现智能化。涉嫌伪造国家机关证件2件2人,传播物品1件1人,倒卖车票1件1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1件1人,非法持有枪支1件1人。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犯罪的手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智商高,知识面广,往往利用现代化先进科学技术来进行犯罪活动,凸现智能化。如某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张某,担任国外某管理员,通过互联网上传、,对该网站进行管理,案发时,该网站的点击量达到约16万次。
(二)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无论是专科生还是本科生,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着以下“三少三多”现象,即“课时少、专业教师少、教学花样少,学生多、讲授多、理论知识多”。学生抵触情绪,法律虚无主义,应付考试而学习的情况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有以下:(1)课程内容设置不够科学,目前高校法律基础课与思想道德一起作为一门课程来开设。其中法律部分分为法律基本理论和我国法律制度部分。在法律制度部分里,宪法、民法商法、行政法挤在拥挤的最后一张,一般用两三节课将其讲完,效果可想而知。(2)专业教师匮乏。很多从事法律基础课教学的老师都不是法律科班出身或从未真正研究过法学,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3)教学手段单一。在授课时,一般采取灌输、照本宣科、填鸭式,使得学生容易产生疲劳乃至厌恶情绪。(4)学校不重视。一般而言,学校更重视德育、轻视普法,将法制教育从属于德育范畴。在整个政治理论课里面,老师和学生更为看重哲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而“思修法基”则属于边缘课程。很多学校师生,直接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课程简称为“思品”课,这或多或少体现着“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尴尬地位。
(三)法律意识、法律思维尚未养成
法律思维是运用法律原则、精神和规定思考处理判断法律问题的趋向和看法。法律思维的养成是漫长的过程,其中法律意识是基础。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人们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和看法,对现行法律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界定,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是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以及法制观念等。”目前,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思维方面存在极大的欠缺,主要表现在:(1)法律基本范畴、概念掌握不清。在学生中,以下几组概念容易产生混淆:“权利”与“权力”、“法制”与“法治”、“被告”与“被告人”、“检察”与“检查”、“司法机关”与“政法机关”。对以下几个基本范畴不能准确把握,权利、义务、责任、救济、法治、公民、部门法、法律体系、法系、诉讼人、当事人、抗诉等等。(2)对法律知识掌握不平衡、不全面。学生掌握宪法和刑法知识比较多,而更加贴近自身生活的民法、商法、经济法、诉讼法知识相对少。(3)程序意识不强。学生普遍存在国人对待法律的通病——重实体、轻程序。在学习法律知识时候,学生更愿意听生动的实体法案例,学生更关心“坏人”有没有受到惩罚,而不关系怎样接受的惩罚,“坏人”的权利有没有得到保护。(4)权利意识不高。多数学生仍然抱有“法律是镇压工具”,“律师是为坏人说话的职业,律师狡猾、诡辩”,“为什么法院和司法局还要为杀人犯提供司法援助”“对待贪污犯哪怕贪污一块钱也应枪毙”的观点。
三、大学生法制教育改进方案
(一)丰富教学方法
大学法律基础课教育不要求把每个大学生都培养成法律人才,但必须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有法律意识的人才。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学科,甚至可以说是一门工具甚于一门科学。单纯的理论讲解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过多的从理论到实践也违背认识论。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摒弃传统“填鸭式”教学,结合司法实践,多措并举地改进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法治潜移默化的熏陶。比如运用案例分析法、参与审判旁听、课堂讨论、法律辩论式、模拟法庭等教学法等才有可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法律。
(二)改革考试考核方式
在目前教育大环境下,教学围绕考试考核也是无奈之举。因此,某种意义上讲,改革教学方式应先从改革考试方式开始。考核方式改革的首要方面就是改变过去重记忆、重突击的闭卷考试。应当逐步加大对学生利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察,这就需要加大平日学生课堂表现考察。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加双边互动活动,运用开卷考核的方法辅之以通过课堂讨论、研讨性论文、调查研究报告等进行考核,从而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增设法律选修课
有法律专业的院校可以充分利用法律教师人才资源开始为非法学专业的法律选修课,在课程安排、师资选派、考试方式、学分设置等问题上充分考虑非法学专业学生的基础和兴趣点,开始一些司法实务课程和法律热门话题课程,充分启发学生法律学习兴趣点。没有法律专业的院校可以采取外聘教师或聘任法官、检察官来开展。
(四)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素质
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增强实践性。为了实现法律素养实践教学的实践性,首先要求健全学校的制度保障,不仅要通过各种形式培训他们的业务水平,还要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教师投身实践教学中,积极参加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学校可以安排教师假期到法院等实践教学基地挂职锻炼,增强其实践素质,同时也经常邀请法院等单位专家学者来参与实践活动,提供共同学习的机会。
教学改进意见范文6
关键词: 高一英语 教学现状 教学方法
一、新课程英语教学目标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语言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二、高一学生英语学习与教师教学现状
任教高一的英语老师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基础较好,大部分基础薄弱。如何教好这种班级学生的英语,经常困惑着任教老师。教学中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时间紧,任务重,不知如何教学才能既符合课标要求,又提高学习成绩。为了完成常规的教学任务,大家普遍采取的做法就是:按进度上课,一开学就上高一课程。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只有个别学生听懂,大部分学生听不懂老师的授课内容,老师越教越累,学生越学越没兴趣,造成恶性循环。
三、关于改进高一英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高中阶段不同于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无论是从深度还是广度看,都有质的不同,但是基础是最重要的,没有扎实的地基就建不成高楼大厦。对于高一英语教学,教师可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以下是几点建议。
1.复习初中知识,衔接高中知识。
高一英语老师可利用起初一个月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初中知识复习,老师事先对这一个月要复习的知识进行精心选择,认真备课,再做科学、合理的安排,可侧重语音、语法的复习。(1)语音的复习。语音的复习可根据英语自然发音进行复习。在英语系国家,中小学的本国语文教学都以自然发音教导学生阅读英语。什么是英语自然发音呢?简单地说,就是一种拼词和语音的对应关系,这样教导学生拼词的方法,称为Phonics(字母拼读法)。学会了Phonics就能直接拼词或读词,因此,Phonics被视为初学者能迅速掌握听、说、读、写技能的快捷方式。对于中国人而言,Phonics除了能帮助我们看词读音、听音拼词外,更多了一个正音的功能,这个功能和我们所熟悉的国际音标有异曲同工之效。通过Phonics教学,学生彻底减轻背单词的负担,进而成为能够独立阅读的学习者。因此在学期初,对高一学生进行自然发音法的语音教学,对学生将来的英语学习可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2)语法复习。在英语学习中,中国学生由于受母语的影响,常常会不自觉地用汉语的思维表达英语,因此不断出现表达错误,让人感到不知所云。因此,掌握正确的语法对中国学生学好英语至关重要。语法复习可从以下两方面复习:(1)简单句的五种句型;(2)句子的时态。简单句的五种句型虽然简单,但至关重要,掌握好了,在今后的学习中有一通百能之效。在讲解五种句型时,特别强调学生要注意词性和词序,以及定语的位置。同时让学生注意中英文表达上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例如:介词短语既可作定语又可作表语,虽然它们词性相同,但由于在句中词序不同,它们所起到的作用不一样:跟在be动词后面时是表语,跟在名词后时是定语。如:那个漂亮的女孩子是从漳州来的学生。
中文中的系动词经常被省略,而英文中绝不能省。以上是学生学习英文时经常会犯的错误,通过提醒避免他们再犯类似错误。
了解英文是由五种基本句型构成的,识别它们的主要方法是动词,掌握动词是学好英语的第二难点。要掌握好时态,主要有以下几个注意点:
(1)熟记动词的每种变化的构成,并且熟练地应用它们。
(2)动词的每种变化到底意味着什么?它们与中文的动词区别在哪里?
(3)最关键的是要了解什么是时态,其实时态的本质是一半时、一半态。在整个复习中,要注意上面提出的三个问题,当学生能够回答并掌握以上三点时,他们的英语会产生很大的进步。学好五种基本句型、句子的时态,可为学生将来整个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听力教学。
英语听力教学是整个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说、读、写的能力构成了外语教学的整体。但听力是学生薄弱的一个方面,也是让很多老师感到束手无策的问题。其实听力教学是有序可循的,老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认真细致的准备工作。
平时的听力课基本上都是:早自修时老师放一遍听力,学生听,然后让学生自己核对问题的答案,这样做的结果是老师轻松了,学生的听力水平却难以提高。事实上,从宏观的目标确定到具体内容的选择,练习方案的实施都必须经过充分的酝酿和准备。首先,教师必须明确目标,落实备课,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合理安排,选择听的内容,要体现由易到难、教学多样化的特点。
四、结语
高一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应从学生和学校实际出发进行教学,适合学生的教学法就是好的教学法。
参考文献:
[1]刘道义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