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变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变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变化

环境变化范文1

让我们走进2018年的一天吧!那里风景优美,真让人陶醉。

以前大桥里的河水臭臭的,人们乱砍伐树木,使树木不断减少,土地不断扩大,引起沙尘暴。人们乱丢乱扔垃圾,引来苍蝇在垃圾堆上飞来飞去,散发出一阵阵难闻的气味,工厂排放出来的烟气污染了蔚蓝的天空。从排水管里流放出污水,流入大桥清澈的河水里,使河水被污染。

现在和以前大有改变,山岥上种满了一棵又一棵小树苗,远远望去,一片绿色。道路两旁,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散发出一阵阵芳香,真是香味扑鼻。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发明了“清洁丸”,只要把它放进去,河水就立即变的清澈见底,如今,河水已经透明、清澈了。人类把垃圾箱制成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另外,如果人们不放进垃圾箱,而乱丢垃圾,垃圾箱就会去处罚他们,因为,垃圾箱也被科技人员改变成“机器人”啦!

真希望这能变成现实,只要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梦想就会实现的。

环境变化范文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副部长隆国强研究员是研究对外贸易问题的专家,对于加工贸易监管模式,他也关注颇多。2003年,隆国强曾主笔过一个关于海关监管模式的课题报告。对于目前海关正在大力推广的联网监管模式,他又有什么看法呢?

加工贸易价值链的延伸

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隆国强首先指出,从纸本手册监管到联网监管,是海关对加工贸易监管的技术手段的重大变化。而提出实施联网监管的初衷,主要是为了便利跨关区的深加工结转,促进加工贸易价值链在国内的延伸。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加工制造业水平不断提高,制造能力不断增强,加工贸易企业不再满足于简单地一进一出,它们非常愿意延长在中国境内的加工贸易价值链。而环节的增多,势必会增加管理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职能部门就必须进行选择:是从便利管理的角度对延长的环节征收关税,还是继续采取保税措施以促进价值链在国内的延长?毕竟,加工贸易价值链在中国境内的延长,能够在发展经济、实现产业升级、增加就业等方面带来好处。

如前所述,要促进价值链在国内的延长,就应对延伸环节继续进行保税,这对海关的监管能力和监管技术水平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关必须清楚,这些进口的料件在几经周转后,到底是内销了,还是最终出去了。

加工贸易价值链在中国境内延伸的趋势,促使海关对实施了20多年的纸本手册监管模式进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联网监管浮出水面。

而且,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实现电子联网监管的技术条件也具备了。在海关和有关信息技术企业的合作下,被称为“地方版”的公共平网监管系统被研发成功,联网监管由此起航。几经充实发展,现在已经由海关总署推出标准版。

试点的结果是非常令人满意的。隆国强在这个问题上强调说,可以这么认为,如果没有联网监管制度,尽管加工贸易的价值链也会在国内延长,但对整个国家工业化的贡献会小得多。

监管能力的提升

对于联网监管模式的好处,隆研究员从海关和企业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尤其强调了联网监管对于海关监管能力的提升。

他认为,联网监管的实施,使得海关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便利。相对于纸本手册监管,联网监管更能适应加工贸易价值链在国内延长所提出的要求,为价值链在国内的延长提供了便利。稍加关注,就能发现,纸本手册监管模式下很多无法办到的事情,联网监管能够轻松地处理;纸本手册监管存在的很多问题,联网监管能够轻易地解决。

联网监管又能够提高海关的监管效率。联网监管的实施,把海关工作人员从纸本手册中解放了出来,节省了人力,节约了时间,降低了监管成本。在目前两种模式并存的情境中,能够很容易地判断哪种模式更有效率,而且,随着联网监管模式实施范围逐渐扩大,海关监管的效率会更加解决。

联网监管的实施还改善了监管效果。海关对加工贸易企业的监管,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走私。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子联网监管比纸本手册监管更有效,监管效果更好。通过和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对接,海关监管可以深入到企业内部,清楚地掌握每个料件走到生产的哪个环节,从而对企业的监管更加严谨和缜密。

隆还指出,企业从联网监管所能获得的利益更为直接和明显。

一方面,联网监管帮助企业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与纸本手册监管相比,联网监管模式下备案时间短、单证处理成本低、所需相关人手少,从而大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联网监管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联网监管与纸本手册监管有一个基本的区别,就是联网监管是基于企业的监管,而非纸本手册那种基于合同的监管。这样,企业在原材料采购、料件使用等方面,拥有了更大的自,从而提高了履行合同的能力,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还有,联网监管促使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在联网监管模式下,要求企业内部具备一定程度的信息化。信息化程度越高,企业越能充分地利用联网监管所带来的便利和优势,这样,也有利于促进企业完善内部管理,提高信息化程度。

完善新模式尚需时日

谈到联网监管模式的局限性时,隆国强认为,联网监管实施的时间还不是很长,现在谈局限性很难把握。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对某些信息化程度高的企业而言比较便利,而如果企业本身的信息化程度比较低,实施起来就会遇到很大的障碍;另一个问题就是各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系统联网的问题需要妥善解决,涉及到加工贸易管理的海关、外经贸、税务等部门都有自己的管理系统,而目前的联网监管仅仅是同外经贸管理系统实现了协作,与其他部门的系统对接尚未实现。因此,各部门之间的系统对接和信息交流还需要大力加强,否则,各个管理部门的系统都无法发挥最大优势,企业也会感觉非常麻烦。

环境变化范文3

(l)由于全球变暖,不仅冬季平均温度有明显升高,而且在许多高纬度地区,夏季温度也呈上升趋势。一方面改变了农业熟制分布区域界线,另一方面影响作物和动物的能量利用与消耗过程,在一些地区形成明显的作物和动物热害。为减轻动物热害,日本农业专家提出利用“水合性陶瓷盘(HydratedCeramicPlat)”或“冷却盘(COOledPlate)”降低动物周围的温度,以寻求在人工控制措施下新的辐射平衡,从而达到降温目的。此外,美国农业专家还提出通过改变地表土壤湿度特性,减轻作物热害等措施。

(2)由于气候变暖,改变了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农作物的水分子平稳关系,从而加剧了缺水地区农作物的早灾损失。为此,日本部分专家提出,通过控制土壤蒸发强度,减轻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损失,并通过改良作物抗旱特性或通过作物间套种方式来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进而实现单位作物生产量对水分需求定额减少的目标,使一些地区适应变干的状况。

(3)在干旱、半干早地区,由于气候变暖,使区域性的灌水定额大大增加。为了降低灌水定额,提高有限水资源的生产效率,日本、美国和中国有关专家提出,大力发展低投人的滴灌、浸灌技术十分重要,这方面以色列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有关专家提出发展“湿棚技术”,引起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

(4)寻求地表覆盖物,特别是在植被种群和群落组成结构与大气中微量气体之间建立新的平衡关系,即协调由于人类活动破坏的自然界中微量气体源与汇之间的平衡,已成为包括农业生产在内的调整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根本性对策。为此,不少专家提出,建立d和d植物之间区域不同天然植被与人工之间的源之汇的平衡关系已势在必行。

(5)加强天然植被包括农业植被在内的人工植被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特别是这种相互作用的生产力过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生物地理过程的深人分析。为此,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的研究成果引起了高度重视。他们建立了在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的大气与作物相互作用的模拟模型,作物微气象模拟模型。日本专家对农作物的C,N和P循环机制进行了深人分析,从而提出了农作物使用农家肥与化肥相配合的培肥机制。

2植被及其生产量对全球气候变化反应的动态监测

会议期间,主办国展示了许多先进的观测技术,特别是观测陆地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的先进仪器,并利用这些仪器,对植被及其生产量对全球变化反应敏感程度进行了深人研究。

(1)高分辨率遥感对地观测设备主要集中在具有空间定位功能的数字相机,如柯尼卡公司的LandMaster,可自动记录观测精确位置和生态景观特征;美国专家展示低空航空摄影CCD数字相机,其空间分辨率可达到米级;日本专家展示了GPS系统,其空间精度也可以达到米级。

(2)高精度的生态系统观测仪器主要集中在气象因子、光合作用过程等参数的观测。由日本EKO公司展示的各种气象观测仪器,均具有自记且可与计算机联接并方便转换观测数据的功能,如精密全天日射计、照度计、温度计、湿度计、雨量计、气压计等,以及蒸发观测仪、电子风向风速仪、地表湍流观测仪等;再如PHOTOResearch公司的分光测色计(PR一6505伴ctraCblorimeter)、光合成速率测定器等。

(3)由于微气候条件的变化深受区域宏观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从而对土壤侵蚀控制起重要作用的林下植被产生明显变化。我国台湾学者对地处热带的台湾岛内坡地土壤侵蚀过程及其控制途径进行了较为深人的探讨,指出保持乔木林下一定的草丛植被,对控制热带森林区土壤侵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在全球变暖的条件下,调整热带林区林草植被的数量与空间结构,能很好地控制土壤的侵蚀。

(4)半干早绿洲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反应异常敏感。由于过度发展灌溉农业,使区域性的水分失衡,导致绿洲退化,进而向荒漠化方向发展。为此,中国和日本有关专家通过中国新疆绿洲生态系统的深人研究,指出控制本区绿洲面积的扩展,加强防护林网的建设,对控制荒淇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这已经在中亚、西亚的一些沙漠绿洲见到明显效果。

(5)高纬度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的反应也异常敏感,日本和俄罗斯专家的研究结果指出,由于全球变暖,特别是夏季变暖,使区域土壤物理环境有明显变化,土壤冻融加剧,对本区森林和高纬度农作物区产生危害。为此,提出加强人工植被的建设有助于控制土壤侵蚀的扩展。

3粮食生产与农业自然灾容形成机制的综合研究

在本次会议中,各国专家认真分析了在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世界粮食生产的形势,并就人口众多的亚非国家的粮食供应安全进行了广泛讨论。

(1)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英国、加拿大、中国和日本的有关专家一致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粮食生产的影响虽然是广泛性的,但在中纬度地区最为突出,这就对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美国和世界粮食消耗最多的中国影响至深。就全世界来说,气候变暖有利于粮食生产,但降水变化的时空分布格局将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变化规律,这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有可能强于温度变化的有利方面,特别是在中国和美国的广大粮食产区尤为明显。

(2)由于全球COZ的增加,将使气候的波动更加明显,甚至导致区域性气象灾害和气候灾害增加,这对世界粮食生产的影响更为显著。近年世界主要粮产区农业气象灾害频繁,很可能与气候的不稳定关系密切。美国、中国有关专家的研究结论提出,全球气候变化的不稳定性对世界粮食生产的影响较全球变晚的影响更为突出,这在东亚季风气候区更加明显。中国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幅度低于由于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幅度。韩国、俄罗斯、印度、孟加拉有关专家,以及中国台湾学者都得出了类似结论。

环境变化范文4

无论从理论准备还是从实践经验的总结,我国的积累都还不算充分,因此我国对于开展碳排放交易制度就应更谨慎思考,周全考虑。从排污权交易的实践看,制度移植或者制度创新都有一个从试点到推广的过程,这种方式是更为保险的一种试错机制,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模式所可选择的风险和成本相对较小的发展路径。但也不能避免小规模试点和大规模推广之间存在着不确定性,试点成功,推广之后未必成功,反之亦然。实行碳排放交易制度,首先就是运行成本的问题,配额市场过小,相对的运行成本就过高。但中国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质量等都存有差异,碳排放交易制度的构建不得不经历一个逐渐扩大管制对象和配额市场的问题。制度在实践中会遇到诸多问题,要本着务实的态度,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实践中及时总结和反思,一项制度要真正的扎根于社会就必须依赖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互动。此外,碳排放交易制度的构建要因地制宜,适应中国社会存在的具体问题,符合真正的社会需求,从而生发出制度生长的内在动力。碳排放交易制度的任务不仅仅是为了节能减排,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责任,缓解外交压力,更是中国面对资源限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选择,因此碳排放交易制度的构建应该能同时有助于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区域发展和科技创新等国家发展目标。目前,中国还不能满足一个运行良好的碳排放交易体系所需的诸多条件,还存在许多构建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约束性条件。在此背景之下,碳排放交易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需要兼顾多重目标,并且考虑相关的约束性条件,在基本原则、基本架构和基本步骤的安排上形成有异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碳排放交易的中国特色化模式,这种高要求虽然必定会增加碳排放交易体系设计的难度和复杂程度,但也是对我国设立碳排放交易制度的一次挑战与考验。

2从环境哲学角度应对气候变化

2.1气候变化问题的环境道义基础环境法应当重视气候变化,不仅是因为发达国家对中国所施加的外交压力,也是因为关注气候变化、保护环境根本上是实现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和财产权的保障,能有效提高公民的生活品质和生活的幸福感。气候变化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不仅仅关乎科学与经济,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与国际问题,讨论分析这一问题很可能甚至是必然会超越法律的视野,这也取决于我们对法律的定义和理解。国际环境法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必然要平衡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回应不同国家的利益诉求。但是不能肯定其不存在不平等和支配性,因为法律只是把既得利益固定下来予以合理化的一种社会调整方式。但另一方面,我国进行利益表达时的话语策略还是缺乏经验和存有缺陷的,良好的利益表达应当是能把政治利益诉诸于法律和普世价值,从而从理念与道义角度赢得世界的认同和理解。显然我国在在这方面还需不断历练。

2.2我国气候变化问题的古典哲学理论基础有学者已提出,应对气候政治,中国应该整合中国古典传统、社会主义传统和自由主义传统,提出自己的主张,从而争夺关于“碳政治”的话语权。中国古典传统,在未来很可能会成为构建中国环境哲学理论最有力的思想资源。暂且不说中国古代经典中关于生态保护和维持的论述,中国古典文化在总体上是亲近自然、向往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在中国古代的音乐、绘画、建筑、文学等方面都有所体现,与西方征服自然的文化取向显然有别。此外,中国古典文化也是禁欲倾向的,强调人的自我克制,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要消除的只是不合理的、过分膨胀的物质欲望,这与今天的消费主义格格不入。其实环境问题的产生究其根源来自于经济技术的进步,人们不断地追求生活高质量与舒适度,从而出现了人欲与资源之间的紧张关系,进而导致人与环境、人与自然间关系的不断恶化。我们不应泯灭人追求舒适生活的权利和欲望,但是这种权利是有界限的,只有建立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才是合理的可持续发展。在此意义上,中国古典文化可以古为今用,建构起关于生活有限舒适和适度消费的环境哲学。这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未来应对气候问题和实现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是意义重大的。

3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从全球环境法的发展来看,环境法大致经历了从环境损害救济、到环境污染控制,再到环境资源管理这样的发展过程。在每个阶段,关于现实环境问题的理论回应都有所侧重,环境问题是随着人类对于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及社会的发展而渐次出现的。在最初阶段,理论层面重点解决的是因污染行为受到的损害如何救济的问题,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把环境损害称之为环境法学的逻辑起点。于此之后环境法理论界才开始转向如何控制污染行为,从而产生环境行政法。而当今我国已经完成工业化,成为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国家,因此如何管理有限而宝贵的环境资源,实现代际公平成为了我国环境法当前的研究核心,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结合气候问题所具有的经济、政治属性,制定有效的气候应对方案成为环境法形成应对体系的关键所在。

3.1我国环境法学的研究现状与问题环境法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多借鉴国外理论,理论研究多是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的亦步亦趋,忽视了对本土真实存在的环境问题的关切。因此我国环境法发展,在着力于学科构建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应当走向实践,紧密结合我国本土存在的环境问题,但好像理论界在这方面的努力似乎还不太够。若干年前,曾有学者说过:“目前,多数环境法学研究要么是凑热闹,要么是停留在应然判断和正当化论证的层面上,既没有深入其里的个案研究,也缺乏应有的‘数字管理’———即量化研究”。这样的判断对于今天的环境法学研究依然不为过。我国环境法学的研究不仅缺乏对现实问题的深入挖掘,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也有一定欠缺,并没有充分发挥交叉学科的优势。在现实环境问题的应对上,中国环境法学研究应建立理性的问题意识,理论的方向不应随波逐流,应适应本国发展现状。这并非认为我们不应去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及后人的环境利益,而是要更清楚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与后工业化过程中所存在的环境问题,还要更明白我国在社会发展阶段上与其他国家与地区不属同一历史时代。基于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更多环境问题的解决更为紧迫,气候问题的解决相比之下显得过于奢侈。

3.2农村环境问题应纳入环境法学界重点研究领域就我国来说,在当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打破我国城乡二元式的结构,这不仅是一个经济、文化问题,也是一个涉及社会意愿的现实问题。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分析框架下,农村环境问题应当是值得环境法学界关注和深入探索的研究领域。我国当前广大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不仅源于其本身,还有很多来自于城市污染转嫁等因素。因此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是综合且复杂的,需依靠政府与民众间的互动和合作。不仅要充分考察当前农村的发展现状与现实问题,也要考虑到城乡差距、乡村与乡村间的差距,制定相适应的具体法律与政策措施。

环境变化范文5

关键词:森林资源;环境变化;关系调查

森林资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任何经济的增长都不能够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而森林资源的保护问题一直是我国农林业部门一直努力探索的重要问题,为了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从多方面探究陆地生态系统体系,其中环境的变化对于农业生态建设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如何利用自然环境,同时减轻自然灾害对森林资源的影响,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结合具体的调查分析,对森林资源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与降水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

1、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与变化

1.1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

探究森林资源的分布能够清晰的掌握各个地区的环境对于植被种类的影响,通过森林的数量与长势以及近几年来的环境变化就能够判断出如何更好的进行植被覆盖及林业建设。笔者依据我国土地的利用类型进行划分,林业用地除森林,也就是有地林外,还包括疏林、苗圃、未成林、灌木林、造林地、采伐与火烧迹地,以及宜林的荒山、沙荒地面积等[1]。而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湿润与半湿润的地区,这些地方降雨丰富,可以满足绿色植物对于阳光和水份的需求,尤其是大兴安岭与青藏高原一带,均为400mm降水等值线,而界限以西就多为草原与荒漠,我国大多数的阔叶林、针叶林以及针阔混交林事宜生长在600mm的降水等值线处,而我国的防护林则多建于这两个分界线之间,与此同时,新疆地域则由于当地特殊的气候条件多生长一些罕见的品种,其还分布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

1.2我国森林资源的变化

最近几年,受到各种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森林资源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首先,自改革开放以来森林覆盖率的变化呈现上升趋势,我国国土资源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6.55%[2]。其次,我国林业用地的结构与有地林用途也发生明显的变化,木材的需求也缩减了有地林的砍伐,防护林与经济林的建设越来越多,但是特殊用途的木材总质量并没用明显增长或减少。最后,就是人工林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人工林对于环境的要求更为严苛,为了提升我国的植被覆盖率,我国人工林面积逐年增多,正所谓沙漠变绿洲的行动不仅被环境的变化促进着,更极大的改善了我们所居住的环境,很多极端的恶劣天气正逐年减少,在不久的将来,沙尘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一定会远离我们。

2、森林资源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2.1降水变化对森林面积的影响调查

雨水的多少是影响树木成长的主要因素,因此,探究降水的变化对于森林面积的影响有着实际的意义与价值。首先,对我国近五十年气象站点的降水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其中林区相比于非林区的降水量有所增多,森林的覆盖率也与降水变化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明森林具有缓和降水量、减少自然灾害的功效。另一方面,同期我国森林覆盖率明显增加,年降水量却呈减少趋 势,即近50年全国林区、非林区干旱化趋势明显,这意味着在宏观上森林面积的扩大并没有起到增加降水的功效[3]。

2.2结论与探讨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林区的降水量较非林区多52.1mm,但林区的平均变化要小于非林区,实际上,环境变化对于森林的影响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复杂过程,需要大量数据的统计和长时间的分析,同时受制于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森林数据的统计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可以确定的是,森林资源对于环境整体质量的改善以及调控功能的增强是有极大的影响的。一方面,植被的覆盖会对当地的土壤结构与质量带来影响,进而影响气候的变化,有相关学者认为,森林的覆盖率每增加10%,每年的平均降水量就能够增加15mm,但是大范围的森林面积却对降水变化无太大影响,但其对于空气质量的改善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也许,随着森林资源的逐渐增多,会对降水、土壤结构以及气候变化带来更加明显的有利影响,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模式,让我们生存的环境变得越来越美好。

3、建设现代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现代化森林资源的建设首先需要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最近几年,我国各个地区已经相继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这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利举措,其工作内容包括解决有林区深层次的矛盾,促进林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尤其是植被的管理、培育与开发工作,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予以指导和监管,确保天然林的保护落实到实处。其次,对于林业病虫的防护工作不容忽视,很多地区季节的交替变换会导致植被的生长面积与健康状况急剧下降,因此,加强森林病虫的防治可以有效的防止环境恶化,尤其是松毛虫是最为常见的森林害虫,夏季温度升高,如果没能及时喷洒抗虫药,就会加剧虫害的发生,如果森林种植面积加大,还会导致当地温度比以往更高,由此更能说明,森林资源与环境变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最后要强调的就是发挥生态建设的主体作用,形成全国性的生态防护体系,同时发展区域农村经济,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森林资源保护政策,尤其是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切实增强我国农林业的综合竞争实力,目前,生态价值理念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变化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加深、加强森林资源的建设是目前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

4、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森林资源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尤其是森林建设面积对降雨的影响,实际上,我们周围的空气质量变化、噪声污染变化、水质变化以及气候变化等多种变化都与森林资源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除了支持与响应国家的相关政策外,我们也要从自身做起,爱护花草树木,注重植被保护,为生态环境的改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林剑峰.试论林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政策保障体系.北京林业大学学报[J].2011,9(5):48-49.

环境变化范文6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 建筑环境 建筑材料 建筑结构

中图分类号:U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210-01

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候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采暖周期也会随之改变,所以对不同地区的建筑环境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从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来看,全球气候变化对建筑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大,而且在建筑基础以及建筑结构方面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只有对此进行客观的分析,才能找到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气候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促进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持续发展。

一、全球气候变化对建筑环境的影响

1.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建筑物的室内热环境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有密切的关系,也可以通过建筑环境的变化反映出当地的气候特征。全球气候变化使得很多既有建筑的室内热环境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室内温度和舒适性方面都产生了很大变化。

2.对施工环境的影响

建筑物的施工环境涉及到不同的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施工现场管理等等,而气候变化为施工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气候、温度的变化使得现有的施工材料和技术都呈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而且也对使用设备的使用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另外,建筑工程施工中运用大量的混凝土材料,气候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应力受到影响,更容易产生裂缝。

3.对能源消耗的影响

建筑工程产生的能源消耗,会随着气候变化而发生变化,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北方地区的供暖周期缩短,炎热的南方则需要延长空调的使用周期,必然会增加能源的消耗。

二、全球气候变化对建筑基础和结构的影响

1.对建筑基础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地表温度升高,土壤含水量发生变化,大量的降雨会增加对土壤的侵蚀作用,造成土壤的风化,而这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建筑基础相对较浅的地区。从当前我国建筑基础的施工情况来看,很多低层建筑的基础深度都相对较浅,遇到气温突降或者气候变暖,就会形成霜冻、风蚀等不同的问题,进而导致土壤结构的变形、开裂,甚至是不均匀沉降,同时也会对地下水产生较大影响,这些都会导致建筑基础失去稳定性,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人们的安全都产生较大影响。

2.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气候因素对建筑物结构产生的影响较为普遍,如降雨、大风等都会对建筑物的表面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侵蚀,而建筑物本身对于气候变化的安全系数是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设计的,当全球气候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时,就会对原有的建筑结构稳定性产生影响。如不同地区的风速变化有所差异,建筑物的设计往往都可以适应当地最大风速的承载力要求,而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风速的承载力计算结果也发生了变化,而且风速变化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往往不是停留在表面,对建筑内部结构也会产生较大的侵蚀作用,而且在风中会夹杂砂石等物质,也容易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产生一些安全隐患。

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预防措施

1.增强建筑基础稳定性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建筑基础带来的影响,可以考虑对建筑物周围的基础地区土壤进行必要的湿润处理,特别是在炎热的南方地区,可以按照一定的周期在建筑物周围的基础进行洒水处理,使土壤保持稳定的含水量,这种方法在国外的很多地区都已经广泛应用。如果在建筑物周边的基础已经形成裂缝,则需要与裂缝保持一定距离再进行浇水处理,避免直接浇水对裂缝地区造成冲击,无法保证水量的平衡。另外,可以适当增加建筑基础的埋深,降低建筑基础发生位移的可能,增强地基的稳定性。

2.科学的建筑结构设计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对建筑结构产生的影响,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比如针对大风的影响,可以根据地区风速的变化情况调整建筑设计中关于风力承载的计算系数,调整建筑结构的承载,运用斜坡屋面等有针对性的结构设计减少风力的影响。对于某些特殊外形的建筑结构,要采取可以保证其自身稳定性的结构体系,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灵活运用不同的布置方式,满足建筑结构通风、照明等多样化的需求,再根据建筑物自身的承载力分布特征,形成与自重相互协调的应力结构,对外部环境产生的应力可以起到很好的分散作用,减少对建筑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球气候变化对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从建筑工程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应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促进建筑工程领域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星辉;吴琼;牟新利.全球气候变化对地表水环境质量影响研究进展[J].水科学进展,2012(01)

[2] 张新荣;刘林萍;方石;姜文超;王金臣.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与环境变化关系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4(12)

[3] 鲍云樵.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J].中外能源,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