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屋建瓴造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屋建瓴造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屋建瓴造句

高屋建瓴造句范文1

试看近年来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关于成语的试题情况:

(附图 {图})

由上表可以知道,高考语文试题中成语的数量逐年增加,比分逐年提高。测试内容,除了成语的字形、字 音、含义以外,还涉及到成语的结构方式、成语的出典和成语的辨析运用等方面。由此可见,成语教学在中学 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决不能等闲视之。

笔者近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对成语进行了一些规律性的归纳,以指导学生掌握、辨析成语的音、形、 义,提高成语的运用能力。

一、揭示成语的丰富内涵

有些成语,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哲理性,通过揭示成语的丰富内涵,可以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成语“鞠躬尽瘁”,出自蜀汉诸葛亮的《后出师表》,可教育学生为革命为人民竭尽全力,奋斗终生。“ 先忧后乐”出自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可教育学生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学而不厌”出自《论语·述 而》,可教育学生虚心好学,永不自满。

出自《孔子家语》的“载舟覆舟”,说明人民力量的伟大,取得民心的重要。出自《淮南子》的“塞翁失 马”,说明了坏事与好事互相转化的道理。出自《吕氏春秋》的“物及必反”,说明事物发展到顶点,就会向 相反方向转化。通过这些成语的学习,可以启发学生树立辩证观点。

二、辨析成语的形、音、义

形、音、义三者之间,义是首要的。掌握了义,音、形也就容易解决了。成语“再接再厉”,原指公鸡相 斗,每次接战前都要磨快它的嘴。明白了“厉”同“砺”,磨快的意思,就不会再写成“再接再励”了。“汗 流浃背”形容出汗很多,湿透了背上的衣服。明白了“浃”是湿透的意思,就不会把成语写成“汗流夹背”了 。“走投无路”中的“投”,是投奔的意思,不能写作“头”;“装腔作势”中的“势”,是姿势的意思,不 能写作“死”;“旁征博引”中的“征”,是寻求的意思,不能写作“证”。89年高考试卷中的“明察秋亳 ”,91年试卷中的“淋漓尽至”,92年试卷中的“貌和神离”、“迫不急待”,93年试卷中的“直接了 当”、“名列前矛”、“好高鹜远”,94年试卷中的“不径而走”、“神采弈弈”、“妄费心机”、“磬竹 难书”、“蜂涌而上”等,如果掌握了这些成语的确切含义,那么就会明白这些加点字都是错别字了。

如何辨析成语中的形、音、义呢?

首先,要防止望文生义。在四字成语中,每个字都是意义单位,但它们之间决不是孤立割裂的,而是一个 整体,它的意义是概括的,因此不能单单按字面理解。如“高屋建瓴”中的“建”,是倒水、拨水的意思。这 个成语的意思是将瓶水从高屋脊上向下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势。“不刊之论”中的“刊”,削 除的意思。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差强人意 ”原意是说还算能振奋人心,现多指尚能使人满意。“差”是“尚”、“略”的意思;“强”是“振奋”的意 思。如果望文生义,把“建”理解为“建立”,把“刊”理解为“刊登”,把“差”理解为“不好”,“强” 理解为“勉强”,那跟成语的原意就背道而驰了。

其次,要细细辨别同形异义词。有些词,在不同的成语中有不同的含义。“毫厘不爽”中的“爽”是“差 错、失误”的意思,而“爽心悦目”中的“爽”是“舒服、轻松”的意思。“投笔从戎”中的“投”是掷的意 思,而“情投意合”中的“投”是迎合的意思。“五体投地”中的“体”是身体的一部分的意思,而“身体力 行”中的“体”是体验的意思。

三、剖析成语的语法结构

成语是一种固定词组,分析掌握成语的语法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掌握成语的造句 功能,准确灵活地运用成语。成语的语法结构与词组是相同的。它的结构方式,大致上有以下几种:

并列关系:高瞻远瞩、层峦叠嶂、云蒸霞蔚、分门别类、博大精深。

偏正关系:中流砥柱、揭竿而起、默默无闻、得意忘形、痛不欲生。

主谓关系:言者无罪、短兵相接、鞭长莫及、胸有成竹、鹏程万里。

动宾关系:置之度外、包罗万象、粉饰太平、混淆黑白、崭露头角。

连动关系:拍案叫绝、负荆请罪、刻舟求剑、量体裁衣、饮水思源。

兼语关系:请君入瓮、调虎离山、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化险为夷。

值得注意的是,并列关系、偏正关系又分别有几种情况。

在并列关系中,“多快好省”四字都是并列的,“隐恶扬善”是动宾+动宾,“残羹冷灸”是偏正+偏正 ,“家破人亡”是主谓+主谓。

在偏正关系中,“弥天大谎”是定语式,“慷慨陈词”是状语式,“巧夺天工”是补充式。

四、赏析成语的文言特色

绝大多数成语是从古代演变而来的,因而保留了许多文言特色。

有的成语保持了文言中实词活用的特点,如: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鼓作气”、“衣冠禽兽”,名词作使 动用法的“汗牛充栋”、“祸国殃民”,名词作意动用法的“草菅人命”、“幕天席地”,名词作状语的“天 长地久”、“草行露宿”;动词作使动用法的“闭花羞月”、“生死肉骨”,动词作意动用法的“是古非今”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的“扬长避短”、“拈轻怕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厚此薄彼”,形容词作使动用法 的“丰衣足食”、“光宗耀祖”,形容词作意动用法的“不远万里”、“不耻下问”等。

有的成语还具有文言句式的特点,如:宾语前置句式的“时不我待”、“何去何从”、“唯我独尊”、“ 马首是瞻”、“唯利是图”,状语后置句式的“持之以恒”、“重于泰山”、“相濡以沫”、“相敬如宾”、 “运筹帷幄”等。

五、品味成语的修辞手法

不少成语运用了修辞手法,使得成语不仅简洁,而且生动形象。

“怀瑾握瑜”、“望穿秋水”、“铜墙铁壁”运用了比喻,“青梅竹马”、“布衣之交”、“蓬筚生辉” 运用了借代,“饿莩遍野”、“铺天盖地”、“囊括四海”、“怒发冲冠”运用了夸张,“满招损,谦受益”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运用了对比,“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用了对偶,“既有今日,何必当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是可忍,孰不可忍”运用了反问。

有的成语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雷声大,雨点小”就同时运用了比喻、对比和对偶的修辞手法。

六、探究成语的出典

有不少成语,来源于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和古代诗文。通过探究成语的出典,可以使学生了解这些神话 、寓言、历史故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丰富文史知识,扩大眼界,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夸父追日”来源于《山海经》上记载的古代神话,“狐假虎威”和“揠苗助长”分别来源于《战国策》 和《孟子》所记载的寓言,“睨柱吞赢”和“图穷匕见”分别出于《史记》、《战国策》所载的关于蔺相如和 荆轲的故事,“世外桃源”和“海阔天空”分别出于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唐僧玄览的诗。

七、指导成语的运用

学习成语在于运用。指导学生用成语造句,或把几个相关的成语连缀成文,或把成语用于习作之中,或以 成语命题作文,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成语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而且也可以极大地丰富文章的内容 ,增加文章的生动形象。

高屋建瓴造句范文2

说明文教学是让学生弄明白写了什么、如何写的以及为什么这么写,还要弄清楚为什么用那个词语和那样的表达方式,让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说明文教学不仅能训练捕捉、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思维应变能力,还能锻炼品鉴语言的能力和领会严谨的科学思想方法。这是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渠道,又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值得教育者精研深思,并能探骊得珠。笔者以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教学为例,引导学生感受说明文的魅力,品出其中的语文味。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1]强调内容主旨是关键,它是驾驭写作的首要方法,考虑全篇布局的重要开端。构思行文取决于表现主旨的需要。同样,说明文也“神形兼备”,说明内容、表达意图和表达形式高度和谐,完美统一。根据事物的特征,合理地谋篇布局,达到科学有序地说明,让读者容易理解写作用意。

【任务之一】分章析句,梳理层次结构,品读构思行文的严谨之美。

【实践一】叶圣陶在《苏州园林》中先高屋建瓴地概括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再翔实分项说明园林四大方面的具体特征,接着简略地补充说明园林细部的特点。为了能让学生理解文章构思的精巧和谋篇布局的严谨,我先让学生画出重要段落的中心句,筛选信息,整理出对苏州园林特征的初步认识。然后再引导学生品读以下片段:

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2]

学生能很容易地理解总分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思考“布局”“映衬”和“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分别说明了园林景物的什么特点。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用“布局”一词最能说明这类建筑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映衬”一词说明“花草树木”只是园林图画美的一种点缀和映衬;没有“败笔”意在说明园林在极小范围的局部也注重图画美。从而帮助学生理清全文先总后分、由主到次、从局部到细部的行文结构,理解苏州园林的特征决定了这样的逻辑说明顺序是最为恰当的,这样的构思也是最为自然清晰的,以此引领学生品读说明文“神形”统一的精彩和构思行文的严谨之美。

说明文往往短小精悍,用准确严密的语言,科学客观地说明事物。细细品读文本,揣摩用词造句的精妙,体会语言表情达意的精准,最为真实地读出作者的想法,最为接近地还原事物的风貌。叶圣陶先生说:“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文章的意义和情味,那就是只看见待有迹象的死板的文字符号。怎样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教师要引领学生对说明文的语言反复涵泳和深入体味,对语言才有“精准”之美的体验,才能理解“作者的旨趣”,真正发现说明文的独特魅力。

【任务之二】咬文嚼字,反复涵泳体味,品鉴遣词造句的精准之美。

【实践二】《苏州园林》的语言准确简练,生动传神,耐人寻味。文章紧扣中心遣词造句,从而突出中心,堪称说明文语言的典范。所以,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咀嚼语言文字,感受此文语言的精美。例如这样一个示例:在理解图画美特征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语境体会“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这句话中“补”字的妙用。学生在得出“‘补’字充分说明园林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突出图画美的中心”这样的结论时,也领会到“精准地说清楚事物,才是说明文语言的本质”。

说明文注重客观的说明和描述,其语言不如文学作品那样包含强烈的感彩,但其语言是质朴平实,是科学严谨,是客观冷静,还是蕴含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深入文本,与文本对话,就能品味到文本所折射出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思维方法,感悟到文本所蕴藉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咀嚼文本,获得润物无声的科学思想的滋养。

【任务之三】立足文本,细致入微,品味客观冷静的蕴蓄之美。

【实践三】苏州园林之美绝不仅给人视觉的美感,还有它所积淀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趣味。虽说此文是说明文,但是作者不能割舍的是作为一名苏州人对故土的眷恋和他曾经有过的审美体验。例如作者说苏州园林是园林“标本”,它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说明它的独特地位和高超匠心时,也是对它的深情赞美。又如说明苏州园林“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也隐含着作者追求自然之趣的审美思想。笔者借助学生对文本的品味,让他们体会到说明文也能做到“情采并茂”,也值得去解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说出了语文教材的实质,为学生提供了练笔的摹本。在说明文教学中,让学生说一说,或让学生写一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洞察事物的能力和表达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训练学生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任务之四】学以致用,躬行实践,品尝仿效名家写作之情趣。

【实践四】课文将学生引入景色如画的苏州园林,让学生浮想联翩。笔者利用学生这种良好的情绪状态,挖掘文中练笔的话题“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展示苏州园林中桥的图片,鼓励学生结合对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理解,说明桥和旁边的景所构成的画面。以此触发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训练他们动笔写作的能力,让他们获得发现美的乐趣。

说明文教学紧扣文体“神形兼备”的特点,引导学生品读和谐统一的构思行文和严谨巧妙的谋篇布局;咀嚼、品味“情采并茂”的文本,感受精准的语言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品尝到独特的语文味,实现提高语文素养的教育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高屋建瓴造句范文3

对“交际能力”的涵义,语言学家们有许多分析。概括起来,交际能力至少要包含三个方面的能力:第一是语言能力,即掌握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的形式,也就是有语法能力、遣词造句的能力;第二是运用语言有效地交流思想的能力,指在预先未知的真实情景中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填补信息沟,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的能力;第三是社会语言能力,要求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要有所了解,懂得何时、何地、何种场合、对准该用什么方式和态度说什么话,要求得体地使用语言达到交流的目的。要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外语教师在课堂上应是个演员,要能表演,要手舞足蹈,用手势、动作、表情、语调传神。不要温文尔雅,死板板地坐在讲台上,也不下来走走,这样的教师是不会成功的。”情景教学要置学生于尽可能的真实情景中学习英语,这要求教师应具有一定的表演才能。

情景是言语交际的具体场合,没有情景便没有言语交际活动,反之,没有言语交际活动,情景就失去了意义。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主要为动学生之情、晓之以理。因此,创设的情景一定要形象鲜明,这样才能打动人的心弦,达到感人动情的目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愿望。

教师在备课,做课件的时候,也应该充分地注意到那些明显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多作比较,培养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始终以这门语言的思维去考虑问题,这一点也正是开展双语教学的意义。牛津英语教材提供了我们丰富的语言材料,如何使这些材料与文化背景联系、衔接、渗透,是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的课题,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到跨文化交际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当然我们英语教师也应该多花时间来提高自己,利用一切业务培训的机会,汲取新的教学方法,拓宽教学思路,将我们的业务水平再上升一个台阶,使我们能在日常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

二、克服听说读写脱节的问题

有人形象化地把听说读写脱节的现象称之为“文盲英语”,听说能力似乎尚可,然一旦动手就错误百出,患了一种“半身不遂”病。就是这种所谓“还可以”的听说能力也是一派虚假的繁荣。究其原因,其一是基础知识未过关;其二是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各环节侧重不一,很多因时间分配不够而忽略了读写这一环节,时间一久,也就自然形成了几种技能的相互脱节。

听说读写几种技能本是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的,由于相互之间的脱节,从而导致了作用于彼此之间的能量浪费。那种以整体结构发生作用的能量往往大于个体相加的和的能量。要想使学生的四种技能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使学生的知识向运用能力转化,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做到语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有机统一。听说读写几种能力既是教学的目的,同时又是教学的手段。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必须通过四种技能得以实现。

2、深刻理解和领会外语教学原则。这些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管小道理的大道理。只有明悟这些大道理,才有可能使外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高屋建瓴,站在宏观的角度来俯视教学中

3、增加阅读和写的量。教师可适当的增加抄写、听写和一定量的语法练习,以解决文字读写能力差的问题。

三、借助先进的电子教学平台开展跨文化交际教学

高屋建瓴造句范文4

首先,学生要写好作文,必须要积累大量的知识,如词汇、语汇、优美文段及文章等。这是因为一个人的词汇量增加了,他的智商往往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大量的词汇的积累决不只是知识的堆积,而是智力的磨练和开发。例如,当你掌握并运用“皎洁”一词时,有时会想到“皎洁”的月光,有时还引发一系列的联想,想到许多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诸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等。由此可以看出,由词汇引起的联想是丰富多样的,它锻炼了我们的记忆力、也锻炼了我们的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又促进了我们的表达能力。

此外,写作教学中不仅要注意教会学生积累词汇,还要教会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语汇,熟读优美文段及文章,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熟练地遣词造句,构思篇章,扩大书面语方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掌握语句、片断、篇章的主要方法是训练学生的复述能力。读一遍复述一遍交替进行。这其实也是采用记忆结合的记忆方法。许多才思敏捷,口才出众的教师、作家等都用这种训练方法。

记忆力训练的目的是为了识记和储备大量的知识,而储备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性地运用。今天我们作文教学的对象,是跨世纪的一代。因格斯曾指出:“科学的教育任务是教育学生去探索、创新。”可见,创造性思维是当今作文教学所要探索的一个关键的课题。美国《文科教学中的危机》的序言也提出:“要采取既能发展青少年的智慧,又能发展青少年的创造力的方针。”这足以说明发展思考力、不断创新,是作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创新思维训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求异思维训练;二是求优思维训练。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训练阶段,而求优则是创新思维的提高和升华的训练阶段。因为求异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只有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更好的途径和方法,突破了陈旧的思维模式,才是真正的创新。求异思维和求优思维训练,可以据学生作文水平分为先后两阶段进行训练,也可以交错训练。训练这两种思维能力,都可以以作文中的立意、语言表达等方面作为训练的内容。求异思维,就是打破思维定势,力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途径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首先,可以针对同一个作文材料让学生以不同的角度立意来训练求异思维,使学生思维更活跃、更敏捷,视野更开阔。例如作文材料:从前有一个国家,境内有眼泉水名曰“狂泉”,国内的人喝狂泉的没有一个不发狂的。只有国王不喝狂泉的水,没有发狂,言行举止都很正常。可是发狂的人认为国王没有发狂,是得了发狂病。于是他们冲进王宫,捉住国王,摁倒在地上,用艾火烧,用银针砭刺,还强迫他吃药,国王刚喝下狂泉水,便发狂了。于是这个国家君臣上下个个发狂,大家手舞足蹈,十分高兴。

针对以上材料,可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立意,先让学生思考、计论。然后教师提问归纳。立意角度是多方面的:①要防微杜渐;②量变积累的结果必然会引起质变;③错误的思想有很大的侵蚀性;④当坏势力暂时占上风时,势必是非颠倒,黑白混淆;⑤治国者应体察民情;⑥宁死也不屈服于恶势力;⑦多数人的观点并不一定代表真理。这样,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给品质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作文教学中,可也以从语言表达方面首手进行求异思维训练,如针对“智慧是一笔财富”这么一个表达方式,要求学生换个角度表达,争取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更有个性,更有独特的个人风格。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会有许多的表达方式,如:“横溢的才华是我们唯一的财富”,“我们的财富就是我们的智慧”,“真正的财富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等等。

求优思维就是要求思路不仅要另辟蹊径,而且要比原来好,有独创性。以达到真正的创新的目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具有开拓探索的精神,在作文中不屑走前人滥熟的老路,要能推陈出新。例如有一则作文材料,大意是说,祖孙二人赶头毛驴进城,听了七嘴八舌议论,孙子骑,祖父骑,祖孙同骑,祖孙皆不骑,折腾了关于仍嘲讽在耳,结果只剩下最后一个难免遭非议的办法:祖孙抬着毛驴走。

针对这材实审题立意,很多学生立意为:人要有主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不要活在别人舆论中等等。但若有学生提出“不负责任的众说纷纭,也会弄得他人无所适从,苦不堪言”这样一个观点,那么立意就显得更新颖更深刻,这个立意确实是高屋建瓴,令人耳目一新,这才是思维素质的真正飞跃。多进行类似这种形式的审题立意训练,学生在写作中很容易形成创新思维的习惯,从而在行文中能做到文思敏捷,立意新颖。

高屋建瓴造句范文5

【关键词】电视节目 主持人 个性魅力 形象

随着受众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电视由当初单纯的宣传工具成了传播工具,电视节目对主持人素质的要求随之提高。主持人是否具有个性魅力,成了该节目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个性是受一定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形成的―个人比较固定的、区别于他人的特性,魅力是一种吸引人的力量。魅力是个性的外在流露,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魅力主要是通过一定的个性形象产生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魅力,就是自身具备的并且通过节目表现出来的一种吸引广大观众的力量。

成功的节目主持人,一般均具备富有个性特色的主持人形象。朝着个性化发展,是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的一种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和电视的需求不断变化,节目主持人作为联系媒体和受众的纽带,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改往日的播报风格,在极度崇尚个性的复杂媒体环境中,转向突出个人风格和魅力。节目主持人代表了节目的特色和定位,慢慢成为衡量节目质量的参照物,代表了栏目的特色和形象。因此,主持人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以及如何培养,对于提升自身和栏目的竞争力尤为重要。

一、外在形象

主持人是电视栏目的形象代表,他们在节目中的举手投足直接影响着节目整体形象。主持人不仅是个体行为的体现者,更是群众的代言人。落落大方、自然得体的形象,向来是观众认同和欣赏的。当主持人的外部形象与栏目形式和内容协调时,会给观众留下得体、良好的印象。所以在给主持人设计形象时,应力避小气、媚气、俗气、邪气、傲气,追求真实、可信、自然。

在传统意义上,电视媒体对节目主持人外在形象的要求是很高的,当然这个外在形象更多停留在主持人的长相和身材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和成熟,主持人先天的外在形象似乎越来越被人们忽视,外在形象这四个字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即主持人综合素质的外化。基于此,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些非俊男靓女式的智慧型、学者型的实力派节目主持人,睿智的白岩松,幽默的崔永元,犀利的张越,可以称得上是其中的代表。他们通过学识、智慧和修养,向观众展示独有的魅力。

如果将电视节目比作一个家庭,主持人无疑是一家之主。能否让客人宾至如归,如沐春风,敞开心扉,就要看主人以何种姿态营造怎样的氛围。以笔者之见,无非是以真诚为本,自然做底,以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相对渊博的学识为左膀右臂,当然还少不了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必不可少的幽默感,而端庄大方、亲切随和、自然真诚的外在形象无疑使主持人事半功倍。

二、内在气质

主持人的气质源于既有的性格特征,不同的主持人将自己的气质特点贯穿融注于节目之中,使节目体现与众不同的特色。主持人的气质也与后天的学养和知识结构有关。知识结构全面、学养丰厚能使主持人将自身的知识特点融入主持过程中,让节目具有较浓郁的个性特色,从而引起公众的关注。

气质风度是构成主持人个性魅力的重要内涵。气质是一个人稳定的个性特点,由长期的环境影响、生活经历、情感经历和所受教育类型、程度养成。风度与一个人的外形、衣着修饰不无联系,但本质是精神气质、内在修养达到某一层次的体现。一个人如果容貌一般,但具有良好的气质风度就会让人感到可爱,就会产生魅力。主持人良好的气质风度若能在主持中得到理想的体现,就能“抓住”受众的注意力。

三、个性语言

语言,是主持人表情达意的工具,是展示个性魅力的窗口。语言包括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即态势语),对遣词造句不露痕迹的追求,对词汇造型和形象化的关注,使语言表达体现出一定的韵律和节奏,呈现音乐之美。而在语言的表述中,间或融入象征、拟人、双关、比喻等修辞艺术手法,更能体现主持人的智慧与才华。这就是主持人富有个性语言的独特魅力。

节目主持人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也能显露个性魅力,具体表现在选词、造句等方面。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善于说理的主持人,多用长句,显得严谨、思辩性强;形象思维好,活泼开朗者,多用短句,显得语言更生动、更生活化。有时也要根据节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句式。老年和少儿节目适合多用短句,较亲切、生活化,易接受;时政节目要用逻辑严谨的句式,以增强说服力。为使表达更生动形象,更有个性魅力,还可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孤立地看,―个词、一句话难辨优劣,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主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恰到好处地选词择句,游刃有余地适应各种语境。

主持人是真实的“自我”,在用“我”的身份主持节目时,允许其表现出对现实的感受,即真情实感、独到的见解、独特的思维方式、运用语言的习惯等,并贯穿节的始终,这些都对语言个性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主持人参与采编工作,并直接驾驭节目,非常有利于突出语言个性。主持人的个性语言又与节目特点及时代影响有关。无论节目主持人自身的语言特点怎样,最终要根据节目宗旨和对象特点的需要确定自己的语言色彩。同时,时代需要、时代环境、时代风尚,对主持人语言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也产生重要影响。

四、品格修养

一些时事和政论性较强的节目,虽然要更多地服务社会、民族,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与规范,但也可以体现出主持人强烈的情感特色和基本审美倾向。而在更多的如科技、文化、娱乐、生活、法制、体育等节目的主持过程中,主持人的思想和审美倾向更能够得到体现,特有的思想情感和审美倾向的流露,更易于感染观众,使人们得到启示和教益。有的主持人在主持中表现出对文化和科学技术及其他知识的追求和探索,显得典雅不俗、充满神韵; 有的主持人在主持中表现出对社会真善美的向往和热爱,对假恶丑的憎恶,以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对真理的坚定信念,不遗余力地伸张人世间的真理和正义,呼唤人类的良知。

主持人的个性魅力还来源于良好的个人品格修养,它包括高尚的思想境界和真诚坦荡的人生态度。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职业特性决定了他是媒介的公众形象,不仅代表自身还代表着电视台,甚至还代表着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和广大民众。作为主持人,其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受众产生极大的影响。一个优秀主持人在节目中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可以给节目增光添彩,成为节目的标志,观众会因为喜欢主持人而更喜欢节目。所以说,主持人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品格修养,有了这块基石,才会更好的展现个性魅力。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品格修养是一个自我修养、自我开发、自我完善的过程,它是在不断的摸索中提高、升华的。主持人的独特魅力来源于自身的生活阅历、知识结构、思维品格、道德修养,这些都会通过节目折射出来。高超的主持技巧也许可以使主持人一时成名,但如果没有健康积极的品格修养作为支撑,也只能是暂时的风光,不会具有魅力。因此,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品格修养是极其重要的。

综上所述,作为连接电视节目与观众桥梁的主持人,若想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就要把自己与节目有机相融,并形成有鲜明特色的主持风格,充分展现自身的个性化魅力。节目主持人应将整个节目作为创造性工作来完成并参与节目制作的全过程,不论是节目的准备阶段,还是录制、剪辑阶段,都应让主持人参与,使个性特色得以体现。这样,才能使节目新颖和特点鲜明;相反,如果仅仅让主持人在录制阶段出现,就会使节目的个性特色大大削弱,难以以鲜活生动的特色赢得公众的认同与好评。

参考文献

①陆锡初:《节目主持艺术通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②藤守尧:《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③张颂:《中国播音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④罗莉:《实用播音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⑤罗莉:《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⑥任金州:《电视策划新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高屋建瓴造句范文6

在由许多栏目和板块构成的电视台整体节目中,不少栏目需要出现节目主持人。这些栏目和板块的内部构成,有的系采用集体制作、主持人(或多主持人)主持的方式,有的直接由节目主持人负责,甚至以某个主持人命名。无论何种形式,节目主持人的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成功的栏目,可以引起社会和公众的关注与支持,因而可以创造较大的文化生产力,获得显著的精神效应和物质效应。而那些名牌栏目,则可以创造更大的社会效应,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会吸引更多的商家进行广告投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成功的节目主持人,一般均具有富有有特色的主持人形象。这一形象的创造,除了应具有的其它各种要素之外,突出和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应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们看到,在当代电视事业的发展中,节目主持人愈来愈朝着个性化发展,这是因为,一般的模式化的主持人难以给人留下生动、鲜活。

在以往,并不存在完整意义上的节目主持人,节目主持人

,节目主持人是在电视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节目主持人地位的愈来愈突出,势必要将节目主持人的建设作为重要的课题摆在人们面前。节目主持人不等于一般的播音员,播音员的职责主要在于完好地、准确地将既定的内容予以播出,而节目主持人则需要将整个节目作为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来加以完成;播音员一般不参与节目的前期采编和后期制作,节目主持人则应参与节目制作的全过程。因而,当节目主持人相对稳定在一定的栏目时,就需要确立一定的形象基调。这一形象,既应服从公众的、社会的和共性的要求,同时也应具有鲜明的个性休特色,惟此,才能够在节目的主持过程中创造良好的效应。

节目主持人的形象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节目主持人首先应明确,自己是国家与政府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的代言人,是一定电视台形象的体现,而不是纯粹个体性的行为,因而不可能在节目的制作和主持过程中随心所欲,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相反,节目主持人的全部工作都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或间接表现,节目主持人的最终价值也是随着节目的成功而实现的。因此,节目主持人首先是社会形象的象征以及公众利益的代表,而并非个人化的,一味追求节目主持人的个性,过分提倡主持人个性的张扬,是有害于电视事业发展的。

但同时,我们又应强调主持人个性的确立,倡导主持人职业共性与特定主持人个性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千人一面的、没有个性的节目是枯燥的和乏味的,是难以获得公众认同的。在这个有机的统一体中,主持人的个性是融注在电视节目的共性要求之中的,同时,其个性又是通过共性的表现而凸现出来的。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特点包括其个别人气质、思想情感与审美倾向、语言风格。

其一,主持人的气质特点。

在一般电视栏目的主持中,主持人的气质特点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呈现出独具的特色。主持人的气质,源于主持人的既有的性格特征,不同的节目主持人将自己的气质特点贯穿和融注于节目之中,使节目感染上主持人气质的特点,这样,就会使节目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

主持人的气质主要可分为几种:

儒雅型,即以举止的端庄、自然、典雅,以及知识的广博和丰厚见长,在主持过程中往往如行云流水,波澜不惊,具有超凡的应变能力,时常给人以知识的启迪,其主持语言既不乏生动、含蓄与深邃,又口若悬河,娓娓动听。

严谨型,即以行为与谈吐的庄重和严谨著称,其主持的过程以理性的阐释为主,往往以论理的深刻、透僻,以及逻辑的严谨和力量取胜。他们的魄力在于其坚实的理论功底,不多流露情感的色彩,却善于将情感隐藏在理性之中。

恬美型,即以表情的恬静、娇然,以及语言的娴雅、温馨给公众留下美好的印象。这类主持人以女性居多,她们富有青春气息和天然的活力,与受众最为贴近,易于沟通,较少心理的距离,时常以情感的丰盈和试挚使公众受到感染。

幽默型,即以举止和语言的幽默、诙谐充盈于主持过程之中,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他们不苟言笑,却富有智慧的火花,不居高临下,却不乏精神的启示,以其个性的魅力,将人们带入一个风趣的、活泼的,又具有思想深度的境界。

主持人的气质,有时又具有交叉和互融的特点,即一个人可以兼居两种或更多的气质特点,这当然更可以突出主持人的风格。主持人的气质,一方面是个人既有的性格的使然,同时也与个人后天的学养和知识结构有关。知识结构比较全面、学养比较丰厚的主持人,能够在主持过程中将自身的知识特点融注在主持过程中,使节目自然地具有了较浓郁的个性特色,从而引起公众的关注。其二,主持人的思想情感及审美倾向。

主持人的思想及审美倾向在节目的主持中是重要的,有时,一定的思想和审美思考便函形成了一个节目的灵魂。即使是在一些时事性和政论性较强的节目中,虽然要更多地服人于社会、民族和意识形态的制约与规范,但也可以体现出自己强烈的情感特色和基本审美倾向,而在更多的节目,如科技、文化、娱乐、生活、法制体育等节目的主持过程中,主持人的思想倾向和审美倾向更能够得以体现,特有的思想情感和审美倾向的流露,更易于感染受众,使人们得到启示和教益。

有的主持人在主持中表现出对文化和科学技术及其它知识的追求和探索,显得典雅、不俗和充满神韵,他们时常在对某一课题的探索过程中表现出对科学奥秘的浓郁兴趣和对大千世界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对自然和世界的挚爱,导引人们沉浸在科学和文化的海洋中,而使人们获得极大的精神享受。

有的主持人在主持中表现出对社会真善美的向往和热爱,以及对假恶丑的憎恶,他们以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对于真理的坚定信念,不遗余力地伸张世间的真理和正义,呼唤人类的良知,显示出主持人强烈的爱憎与对祖国、民族和人民的深情。

有的主持人在主持中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由衷的向往,他们有时将生活中严肃的课题衍变为轻松的和不乏兴味的话题,有时则以童稚的显现,表达出对于生活情趣的领悟,有时则以幽默和含蓄,透视出对于生活的认知与见解。

其三,主持人的语言风格

主持人的语言风格,是体现主持人个性特点的更为突出的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语言就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言为心声,语言的表达,不仅可以实现交流的目的,表现出个人对于客体世界以及对于主体世界的认识,同时,又可以通过不同特色的语言,呈现出自身的个性与认识世界的方式。

富有逻辑性的语言表述,是以说理见长,一般富有较强的逻辑性,不太强调情感的外露和对于语言的修饰,时常凭借自己的理论底蕴和知识结构,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地分析事态的发展以及事物的本质,其语言特点呈现出理性化、逻辑化,具有突出的深刻性与严谨性。他们的语言,经常表现出思想的敏锐与睿智,特别是在充满思想想交锋的过程中,可以显现出思维的敏捷与精神的超越。

富有文化感的语言表述,一般以纯朴厚重、气度雍容见长,这类语言常常蕴含着浓郁的书卷气,语气温和、委婉,富有磁性,以对于知识的把握,昭显出城府的深厚和知识的魅力。在这类语言中,时常不乏对遣词造句的不露痕迹的追求,以及对于词汇的造型和形象化的关注,使语言表达的流程体现出一定的韵律和节奏性,呈现出音乐之美。而在语言的表述过程之中,又间或融入象征、拟人、双关、比喻等修辞艺术手法,更能体现主持人的智慧与才华。

富有生活气息的各恬美的语言表现,可以在语言表述过程中,突出其温馨、娴雅、恬静、可亲的特色,他们一般不对语言作出过多的雕饰,不使人感到智慧与才气的外露,而是在一

种平和与自由的气氛中体味到平等对话的愉悦。这类语言,一般呈现出清新淡雅、洒脱清纯、活泼明丽的气息,往往能够使人感受到主持人的亲切和平易,以及对话的自由和交流的畅快。

上一篇行销策略

下一篇图种里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