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司的意见及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公司的意见及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公司的意见及建议

对公司的意见及建议范文1

一、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影响的意义

自资本市场诞生以来,盈余管理问题就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方面有自己的特点:我国资本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制度相对不够健全和完善,在较强利益动机的促使下,企业往往会采取各种方式进行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经济后果:例如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误导投资者的决策,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长期来看盈余管理会加大市场风险,损害证券市场的稳定有序发展。

审计意见作为审计工作的成果,是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财务报告信息整体质量的评价,审计质量就是通过审计意见体现出来的。与其他财务信息相同,盈余管理的结果最终反映在公司的财务报告中,而审计对财务报告具有重要的审核作用,这就需要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这将有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满足广大投资者对企业真实财务信息的需求,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二、盈余管理的相关内容

(一)盈余管理的含义

盈余管理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利润操纵行为,会计界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一直以来没有统一的定论。比较权威的概念有两种,一种由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 K. Scott)提出,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一般公认会计原则GAAP允许的范围内, 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种由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普(Katherine Schipper)提出,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

第一,股票发行和上市动机。根据有关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必须在最近三年内连续盈利,且公司预期利润率要达到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这一限制性条件是许多企业无法达到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筹备上市和发行股票的公司往往采用各种盈余管理手段对财务信息进行包装,以骗得上市资格。

第二,配股动机。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由于股东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约束机制尚不健全,上市公司没有分红派现的压力,股权融资成本较低,因此我国上市公司的配股意愿大多十分强烈,多数公司以配股作为上市后的最佳融资渠道。但是配股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尽管证监会制定的配股政策几经改变,但始终都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标准。

第三,避免停牌、退市动机。按照有关规定,如果上市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将由国务院证监会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并限期消除亏损,如果在期限内未能消除亏损,证监会将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对公司来说,股票上市后又被停牌或退市都是一项巨大的损失。因此,为了保住上市资格,业绩较差的上市公司,尤其是已处于ST、PT行列的上市公司,为了实现账面上的扭亏为盈以保住上市资格,具有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与倾向。

除此之外,企业的管理者总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够有优良的业绩,这也是盈余管理的动机之一。

(三)盈余管理的手段

第一,通过交易进行盈余管理。企业管理层对生产经营活动做出不同安排,如通过资产和重组、债务重组等手段进行盈余管理,也包括关联方的资产注入和非公平交易行为。通过改变交易方式和时间来操纵盈余的上市公司不断涌现,一些对外投资较多的上市公司经常根据被投资企业的盈亏状况来调节持股比例,以改变对外投资的核算方法,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第二,调整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企业管理者运用职业判断调整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进行盈余管理,如公司通过变更会计方法进行盈余管理,包括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以及计提减值准备、坏账准备等会计方法调整。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进行的盈余管理,如预提费用、待摊费用和应计项目的调整,提前确认收入或延迟确认费用的方式进行正向的盈余管理。

第三,借助地方政府支持。由于争取上市资格的难度较大,“壳资源”依然稀缺,地方政府作为本地上市公司的行政领导和直接或间接的所有者,往往不愿当地企业失去宝贵的上市资格,所以一旦出现无法配股或面临终止上市的状况,地方政府常常予以资金支持等。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中,盈余管理的存在无疑会影响到财务信息的客观性和公允性,从而制约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做出合理的决策。注册会计师审计,作为控制财务信息真实性、合法性和公允性的一个有效手段,对财务信息的审计和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审计意见作为审计鉴证的工作成果,应该与财务报表信息所反映的公司盈余管理等情况相关。

大量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围绕上市资格和配股资格等稀缺资源展开了较多的盈余管理活动,注册会计师能否识别出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能否遵照监管部门的规章制度对较多盈余管理活动的企业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并体现在审计报告中,成为检验我国审计市场独立审计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通过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在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影响方面的研究,不难发现二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Ferdinand和Judy (1998)将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联系起来考察,首先检验了应计利润分离法的各种模型计量盈余管理的效果,然后将其与审计意见类型联系起来。他们发现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越有可能被出示保留意见。其潜在逻辑是盈余管理扭曲了会计信息,增加了企业的投资风险。

李越冬,倪婕(2008)选取沪市制造行业2004-2005年的财务数据,通过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和多元回归方法,对审计意见识别盈余管理水平的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审计意见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现象。

综上所述,一定程度上,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的公司,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当然,受制于研究样本的选择、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选择和财务数据来源的可靠性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并不总能得到一致的结论和观点,只有不断完善研究条件、丰富研究假设和拓展研究方法,才能使今后的研究得出更加精细和准确的结论。

四、识别盈余管理、提高审计质量的对策建议

高质量的审计更易发现和制约企业财务报告中的错误和违规信息,更有效地制约盈余管理行为。审计质量的高低可具体反映在已审财务报告中注册会计师容许的盈余管理程度上,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反向关系,较高的审计质量会容忍较少的盈余管理,从而可提高财务报告中会计盈余的可靠性及信息含量。因此,通过下列方法识别盈余管理、提高审计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一)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

盈余管理是企业精心策划的结果,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胜任能力,特别要提高识别盈余管理的能力。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要强化职业谨慎和职业怀疑的审计理念,对盈余管理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执业敏感度,强化审计力度,提高不同盈余管理手段下的审计质量,重视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认真实施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程序;同时要不断提高相关的技术知识、环境知识和执业判断能力,努力做到在不同盈余管理手段下都能出具高质量的审计报告。

(二)完善相关法规和准则,加强审计监督

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实质上是对现有准则漏洞的利用,因此想从制度上规范企业盈余管理行为, 就要加快准则完善的步伐。只有从制度上严格规范,才能让企图通过盈余管理操纵利润的企业没有可乘之机。完善会计与审计工作的相关法律,加大对会计信息失真责任的认定和惩处力度,强化对审计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关注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为,都将有助于从多角度加强审计监督。

(三)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

为注册会计师提供良好的执业环境,一方面需要逐步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为注册会计师独立完成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企业机制;另一方面,需要遏制外部审计行业的恶性竞争,尤其要加大对随意解聘审计主体的公司的监管力度。此外,为提高审计市场的集中度,需要大力推动我国审计行业的重组和改造。随着执业环境的不断优化和改善,审计行业将为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基础。

五、结语

对公司的意见及建议范文2

一、本年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部在各级领导及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截至今,完成投标项目*项,中标*项,**其余的项目与审计单位正在对账审计之中。

二、政治思想方面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指导自己工作。积极拓展工作思路,增加创新意识,运用全新的思维和方式去做开创性的工作;工作作风要严谨扎实,工作标准要精益求精,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

2.严格执行和贯彻集团公司和公司的各项决策,配合其他部门做好领导安排的一切事情,认真部署公司的紧急事情,合理调配,层层落实,保证工作快速,认真完成。

三、廉洁自律方面

1.形式主义方面

我对工作长远规划不明确,对工作中的实际困难的认识不够,有时还需要在领导或同事帮助下完成工作任务。

2.官僚主义方面

我在这方面没有任何问题,领导安排布置的工作,我都能快速完成;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也非常通畅容易。

3.享乐主义方面

我忧患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够强烈,安于现状,学习创新热情不够;对于工作任务,保证完成公司领导的安排。

4.奢靡之风方面

合同预算部的全体同事节约意识比较强,少有浪费现象发生。用过一面的纸张,我们收集起来装订成册,背面当做草稿纸使用;作废的资料我们会从中找到可以重复利用的,以便日后可拿来继续使用,避免浪费。当然,我们虽然做到了开源节流、控制办公经费,但经费使用效率仍有待加强。

四、对公司发展的部分建议

公司的发展要靠大家,众人拾柴火焰高。我建议我们公司全部干部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创难关,共同开拓。为了公司的明天共同奋斗。希望各级领导同志一如既往地关心我们、支持我们的工作。

公司其他同志都各有所长,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同样也是我学习的榜样。希望我们可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为公司的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

五、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个人检查了自己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分析自身,查找原因,主要有:

1. 平时疏于学习。

总认为,只要能把本职工作干好,其他学习都无关紧要,殊不知,学习与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深入地、系统地、全面地学习,才能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有时,对于自己所学的东西,也没有认真去深入消化,吸收,也就不能很好地做到把自己所学贯彻到实践中去,落实到行动上来,致使在实际工作中政策水平有限。加之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对于学习制度坚持不够,致使学习收效不佳。

2.自我进取意识不够。

认为工作上过得去就行,不求冒尖,但求稳而不乱,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按部就班,认为只要规规矩矩地按条款、按规章制度办事,工作不出错,不添乱子,也就问心无愧。没给自己树立起跨越的高标杆,让自己朝着目标坚定地走下去,反而缺乏向更高目标追求和奋斗的激情与勇气。

六、整改措施

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情况,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具体从以下几点努力提高: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

近期我将继续深入学习中央和集团公司党委。高科园林支部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情况及“”方面的精神,同时还要及时学习领会中央级公司其他的文件精神,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理论素质。自觉地加强党性修养,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百折不挠、知难而进的勇气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2.积极开拓进取,提高工作业务水平。

要继续提高自己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与自己负责的相关科室的具体工作,尤其是自己还不熟悉的一些工作,要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虚心好学,深入钻研。要勇于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把工作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

通过学习,牢固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紧跟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加强与同事间的思想交流,相互尊重,以诚相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立足本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工作作风。

4、要进一步务实创新,增强工作实效。

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实现学习方式、工作理念、工作手段和工作机制的创新,最终达到工作成效的不断提高。要不断总结和完善工作经验,提出新思路、新方案,拿出新举措,开创工作新局面。始终围绕我公司的长远发展和中心工作,带头贯彻和落实上级党政各项决策和部署,严格执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

5、要进一步保持清正廉洁,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对公司的意见及建议范文3

一、乡镇农技队伍建设的现状

1.基础建设。

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如东县14个镇农技站的管理权全部下放至镇,与镇农机站、农经站合并,组建成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按照江苏省农委提出的“五有”建设要求,各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加强自身建设并组织开展为农服务工作。全县14个农业服务中心总面积达10739m2,其中农技服务大厅、实验室、现代农民培训教室、档案资料室和办公用房总面积达6344m2,会议室、接待室、仓储室等总面积达4395m2,每个镇服务中心面积都达到了400m2,满足了农技推广的场所需求。

2.队伍建设。

目前如东县各乡镇农技员定编150名,其中在岗农技推广人员共113人。按性别分:男性占比70.8%、女性占比29.2%;按年龄分:31-39岁占比11.5%、40-49岁占比46%、50-60岁占比42.5%;按学历划分:本科占比25.7%、大专占比48.6%、中专及以下占比25.7%;按职称划分:副高占比16%、中级占比54%、初级及以下占比30%。

3.业务职能。

公益性农技推广队伍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做出了重要贡献。农技推广职能在服务中不断拓展和完善,除开展传统的种子、栽培、植保、土肥、蚕桑、林果、农村能源专业技术工作外,还承担着农业技术培训、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产业化、农业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质量检测和监督管理等职能工作。

二、乡镇农技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职能弱化,服务被动。

乡镇农技人员的管理权从县农业主管部门划至乡镇后,农技人员易被借用、抽调至其他部门从事非农工作,削弱了乡镇农技工作力量。有的乡镇农技服务队伍仅有三人,要承担种子、栽培、植保、土肥、蚕桑、林果、农村能源、农产品质量检测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工作,有时连参加各类会议都应接不暇,很难保证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做好本职工作。

2.人才断档,知识断层。

乡镇农技人员的管理权下放后,由于县农业主管部门失去了对乡镇农技人员的调配权,农技人员不能在县与镇、镇与镇之间正常流通,堵塞了农业科技人才流通的渠道,农技队伍缺编不能及时补员,致使大多乡镇在职农技人员专业不对口、年龄老化、知识断层等现象越来越突出,部分乡镇农技人员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

3.岗位变动、晋升难。

人社部门通过对农技人员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其目的为调动农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乡镇农技部门所有人员都已通过竞聘上岗,并享受到相应的职务工资,但大部分镇站存在某一岗位实际人员数高于岗位设置数,出现岗位变动、晋升难的问题,甚至出现多名符合条件人员同争一个岗位现象。

4.工作绩效评价难。

由于农技工作的专业性很强,在一个镇的范围内没有可比性,只能考核农业服务中心综合工作的业绩,很难考核其专业工作情况,而县农业主管部门又无权考核,出现农技人员业务考核的盲区。

5.经营制约,技物结合脱节。

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农资经营权的取消,弱化了农技推广工作的载体和平台,制约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技物脱节后,县域内农资经销商销售的产品常常与农技部门推广的技术不配套,降低了广大农民对农技推广部门和农资经销商的信任度,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例如:县域统一供种量大幅度下降,稻麦棉油豆品种多乱杂现象越来越严重。

三、完善乡镇农技推广队伍对策

1.理顺管理体制,明确机构职能。

要改革乡镇级农技人员现有管理体制,深化“五有”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内涵。建议由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收回对镇农技人员的管理权,或对镇农技站应实行县、镇双重管理,并明确各方职责。由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镇农技人员的人事调配和业务考核,并征得所在地镇党委、政府的同意和认定,其它事项由所在地镇党委、政府负责管理,并负责向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情况。

2.补充新生力量,培育推广队伍。

根据乡镇农业产业的特点和乡镇农技人员专业配置的要求,招聘适用急需的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充实推广队伍,缓解当前农技人员年龄老化和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乡镇要杜绝随意借用农技人员现象,确保安排在编不在岗的农技人员回归岗位,充实农技推广队伍力量。要提高那些在专业学科学术造诣高,专业技术业绩突出农技推广人员的职称待遇,激发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特别是让那些具有职称的农业技术人员职岗相符。

3.加快培植农业科技示范户。

农业科技示范户应成为乡镇农技推广队伍的延伸。科技示范户的培育,不仅解决了示范户自身的致富,而且通过他们的带动辐射,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也由分散的家庭向家庭农场、土地承包大户、农业合作社、专业化服务组织等规模化经营转变,应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农业科技服务,使乡镇农业科技服务和推广的体系更加完善。

4.配备村级专职农技员。

对公司的意见及建议范文4

转眼之间,2020年已经过去,现对本人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里扬长避短,为公司、个人都能创造价值。

一、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本人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虽然大部分工作已经完成,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编制深度不够;虽然接触的项目也不少了,但是还是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对于项目的认知就不太全面,专业知识也需要不断的补充,所以也就存在方案编制深度不够的这类问题。

第二,实践经验不足;设计与施工是密不可分的,但有时候设计出来的方案没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实施,这样给工程的进度带来一些麻烦。

第三,缺乏创新;在平时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时候习惯于常规思维,习惯凭老观念想新问题,靠老经验办新事情。有时工作上习惯于照葫芦画瓢,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时只会埋头做事,不会主动思考,缺乏创新精神。

二、经验教训

2020年很快就过去了,回过头想一下自己这一年,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苦涩,在这一年,自己还是在不断的进步着。工作中,我变得更加沉稳,面对困难不再彷徨,不再急躁,努力做到最好。

在我看来,做出一份好的方案或者报告首先应做到头脑清晰、思路明确,从接触任务开始,我们就应该在脑子里有个清晰的认识,整个框架就应该勾勒出来,接下来确定报告的重点、难点在哪里,需要的资料有哪些,因为以前就出现过,由于不太清楚需要的资料是哪些,造成后来的编制报告时遇到很多的麻烦,到最后又去找资料,这样不仅影响报告的质量,也降低了工作效率;然后就是收集资料、编制报告,资料的收集很重要,资料充分了我们才有了依据,才能更好的进行下一步工作,编制报告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认真细致,对于每句话都要好好的斟酌,尤其对于得出来数据和结论要有充分的依据;最后要对写好的报告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校核,不能犯一些低级的错误,因为报告最后都要经过专家们的审查,过去曾出现过在评审的时候才发现报告里面出现一些错别字,前后数据不对应等一些低级的错误,因此,我们更应该认真甚至要尽最大的努力做到完美。

三、建议

通过在公司四年多年多的工作,现对公司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希望公司在以后的发展越来越好,建议如下:

1、提高公司的管理机制;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壮大,管理制度也将显的越来越重要,在制度面前,每个人都必须严格的遵守,经验表明,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驰则国乱国衰,企业也是如此,因此应不断的提高公司的管理机制。

2、提高公司的教育机制;

实践与认识相结合,不断的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更有助于公司的发展,因此我建议公司应多组织一些专业方面的学习,让公司的员工能学习更好、更新的知识和方法,这样也更有利于公司的发展。

3、提高公司的激励机制;

对公司的意见及建议范文5

关键词:方法 措施 统计基础

1、强基固本夯实统计基础

健全机构和人员是夯实统计基础的关键。一是不断完善壮大县(区)、乡统计机构,充实、培训县(区)乡统计人员,在筹备成立市级调查总队的基础上,应尽快考虑成立县(区)级相应的调查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加大对基层工作的督导力度,提高局、队统筹组织协调和统计业务能力,确保基层各项统计任务的顺利组织实施。二是加强对部门统计的指导和管理,理顺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使部门统计成为统计部门依靠的重要力量;三是搞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统计职业道德意识,强化统计法律意识,提高统计从业水平,为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四是建议上级业务单位要加强统计报表的管理和各专业报表间的衔接,杜绝统计报表指标重复统计,不随意增加基层工作负担。

2、质效并重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统计人员完成了大量的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统计报表的汇总上报,并不等于完成了统计工作,它只是完成了统计工作“量”的一部分。统计工作的根本是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完成统计工作“质”的部分,以揭示其“量”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重点从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简便性和适用性等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统计数据在统计信息的采集范围和内容含量上的完整性。要求统计调查覆盖的范围要完整,被调查对象的报表起报要完整。二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客观真实性方面的准确性。对基层报来的各类报表必须严格审查,是否按统计制度规定的指标填报,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准确,统计数据是否符合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等,从数据采集的源头把好质量关。三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时间价值上的及时性。以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统计工作的手段和方法,缩短统计调查与数据结果的间隔时间,以最快时间统计数据,建立和规范统计信息制度,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四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使用过程中的简便性。一方面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部门统计资料,减少重复统计,最大限度地减轻社会调查负担。另一方面对外公布的各种统计数据、统计图表和统计分析文章,力求简洁、清晰、明了,要把枯燥的数据、专业的图表和术语转化为贴近现实、贴近大众的表达方式,便于各级领导、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理解。五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价值实现上的适用性。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统计产品,才能使统计数据发挥最大的效益回报。

3、转变理念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一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主动性。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紧扣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主动搞好服务,及时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积极拓宽服务领域,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服务的同时还要为企业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二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在开展统计服务和统计分析时,除要满足一定的数量要求的同时,更要注重分析的质量。服务的角度要准确,服务的内容要充实。对社会、经济方面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认真选题,做到分析问题透彻,提出的建议切合实际,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三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实效性。把握经济趋势、科学预测,由事后分析为主向事后分析与事前预警预测并重转变,改变过去单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的做法,在深入研究问题、提供实用有效的产品上下工夫。

4、加强统计执法规范基础工作

坚持依法办统计,依法治统计,依法兴统计。要加大《统计法》的宣传力度,要在开展一年一度的市政统计执法大检查的同时,大力开展《统计法》的宣传活动,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统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为统计执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大处罚力度,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一是以“五五”普法为契机,营造以法治统的良好氛围。借机造势,大力宣传《统计法》和统计工作,加大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和曝光力度,为依法治统营造良好的环境。二是严格落实各项统计制度,是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条件。严格执行统一的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继续理顺局内各专业业务关系,理顺与行政主管部门的统计业务关系,理顺上下级统计机构间的业务关系,增强统计业务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和互补性,逐步实现统计数据采集、审核、加工、管理各环节的流程化管理,统计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统计台账的规范化、档案化管理,促进统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5、加快信息化提升统计服务手段

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未能应用于实践。长期以来,市政综合统计和各业务部门统计一直使用全面报表统计方法,一表统到底,在统计的调查方法上,形式单一,难以及时反映新时期的新要求和新变,所以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统计现代化建设必要保障和手段,同时加快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建设,也是提高统计系统整体功能的物质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依托现有的硬件和网络资源,坚持统一、开放的原则,整合统计信息网络资源,构建统计信息服务网络互动平台,为领导决策、企业发展和公众需求服务。逐步向“统计信息标准化,数据传输网络化,业务处理电子化,信息服务社会化”的目标稳步迈进。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当前形势下加强常规统计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建立健全统计管理体系。加强统计人员培训,加大统计工作投入,确保常规统计工作正常开展。

参考文献:

[1]杨树勤.卫生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3.

[2]孙振球,徐勇勇.医学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

对公司的意见及建议范文6

针对广大人民群众对办好教育事业的要求日益迫切的实际,紧紧围绕“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这个课题,深入研究,理性思考,制定完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办法,结合教学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完善工作措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促发展。加强了中学教学工作的督促检查和督导评估,坚持实行“三线三级”管理模式,以“五课”教研活动和教师“五项素质’,达标活动为主线,在全县各中学“倡师德、练师能、铸师魂”,狠抓学校“三风”建设和师生安全工作,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和诚信校园。

二、着眼于增强办学后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科学编制了《广河县“十二五”教育基本建设总体规划》和《广河县“十二五”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全县教育基本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为加快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紧紧抓住校安、危改和二期农村寄宿制项目实施的良好契机,积极争取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三是认真实施国家教育惠民政策解除了广大莘莘学子的后顾之忧。

三、着眼于凝聚工作合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一是坚持以提高中学领导班子科学决策能力为目标,突出作风建设,实行了中学校长带课制度,对不带课的中学校长实行年终考核一票否决制,重视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督促和鼓励班子成员参加学历提高教育,不断提高驾驭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二是积极从教学骨干、年轻教师和女教师中选派学校中层领导,建立了以校长为核心,副校长分管,中层领导具体负责的层级式管理体制,形成了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管理格局。三是不断探索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班子成员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讲课、评课、指导教研,带头撰写学。术论文,积极引领全体教师探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下的教学新模式

四、着眼于提高师资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对新教师提出了“三年站稳讲台,六年成为骨干,九年成为学科带头人”的目标要求。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二是鼓励和支持教师采取在职自学与离岗培训相结合、以会代训与赴省内外大专院校进修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走出去,请进来”,拓宽教师视野,提高教师素质。

五、着眼于构建平安校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及时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了学校安全工作“月报告制度”,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自分工,落实领导责任,排查安全隐患,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二是认真开展校园“安全整治月”活动,通过采取校园广播、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办墙报或黑板报以及邀请有关人员到校为师生做安全辅导报告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的宣传,使师生对安全常识入耳、入脑、入心。三是狠抓了师生交通、饮食、住宿、取暖、疫情等安全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项安全工作制度和措施,明确校长是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形成了学校、师生和家长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师生安全格局

尽管我们在初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初中教育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全县初中校际、学科发展不平衡,单科优秀率较低,学优生面不广。初中英语、数学和音美体等学科骨干教师匮乏,直接制约着全县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的总体提升。

二是全县初中科研兴教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教研活动缺乏实效性。个别学校治校不严,教师教学方法陈旧,重知识、轻能力,教学效果不佳,教学的科学性、实效性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