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修道院里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修道院里故事范文1
1. Galileo published the first scientific paper based on observations made through a telescope in 1610. It was called The Starry Messenger.
2. Galileo was said to have dropped two cannonballs[炮弹] of different masses from 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 to demonstrate[示范,证明] that their speed of descent[下降] was independent of their mass. Many people believe this story to be untrue since its only source was Galileo’s secretary.
3. Galileo never married and had all his children( two daughters and a son) out of wedlock[婚姻] with Marina Gambia, whom he met on a trip to Venice.
4. Galileo was a pious[虔诚的] Roman Catholic (he seriously considered priesthood[教士,僧侣] as a young man), though in science he didn’t accept the doctrinal[教义的] view. “The Bible shows the way to go to heaven, not the way the heavens go.”
5. While many remember Galileo’s confrontation[对质] with the church, many forget that both his daughters joined the convent[女修道院] of San Matteo in Arcetri and remained there for the rest of their lives. Galileo even went as far as to help out in the convent, repairing windows and making sure that the convent clock was in order.
6. Galileo was an accomplished lutenist[弹古琵琶的人], learning from his father, Vincenzo Galilei, who was a composer and music theorist[理论家].
7. Among Galileo’s inventions were his own models of the compass and thermometer. He wasn’t the first person to invent these, but he improved upon their models.
8. While Galileo firmly believed in Copernicus’s theory that the Earth was not the center of the universe, he did not believe in Kepler’s theory that the moon caused the tides.
9. It was not until October 31st, 1992, that the Church under Pope John Paul II expressed regret over how Galileo had been treated.
10. The middle finger of Galileo’s right hand is currently on exhibition at the Museo Galileo in Florence, Italy.
作为有史以来成果最多的科学家之一,伽利略的生平及其成就数百年来一直是人们仔细研究、详尽描画的对象。从他发现木星卫星到他与教皇乌尔邦八世的斗争,众多著名作家以及剧作家都对伽利略的生平及其贡献心驰神往。我想给大家介绍以下几则关于伽利略的趣闻:
1. 伽利略根据他在1610年透过望远镜进行观察的结果出版了第一份科学论文,名为《星际信使》。
2. 相传伽利略曾在比萨斜塔上扔下两个不同体积的炮弹,以证明其下落速度与其体积并无关系。现在许多人认为这个故事不是真的,因为故事的唯一来源只是伽利略的秘书。
3. 伽利略终生未婚,所有儿女(两个女儿以及一个儿子)都是他与玛丽娜・甘巴的非婚生子――他在一趟威尼斯之旅中邂逅了玛丽娜。
4. 伽利略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他在年轻时认真地考虑过当神父),不过在科学领域,他并不接受教义的观点。“《圣经》指引我们如何通往天堂,却没有指出天空是如何运动的。”
5. 很多人只记得伽利略与教会的对抗,却忘了他的两个女儿都加入了位于(意大利)阿尔切特里的圣玛特奥女修道院,并在院中度过余生。伽利略甚至还到修道院里帮忙,比如修理窗户或者确保院里的大钟正常运作。
6. 伽利略是一名技艺高超的古琵琶弹奏师,师从其父文琴佐・伽利雷――后者是一位作曲家以及音乐理论家。
7. 伽利略的众多发明包括其个人版本的指南针和温度计模型。他并不是第一个发明这些仪器的人,但他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改良。
8. 尽管伽利略坚信哥白尼的理论,认为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但他并不接受开普勒的观点,即月亮导致潮汐运动的观点。
修道院里故事范文2
火热的萨弗在这里唱过恋歌,
在这里,战争与和平的艺术并兴。
爱琴海上的蓝白精灵们,
每天都等待着阿波罗跃出海面,
又在月神塞勒涅忧柔的目光下,睡去……
手里的遥控器不停地转换着频道,恍然间,北京奥运圣火在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的火种采集仪式的画面让我的手指停了下来,画面中最高女祭司用似乎早已失传的古代语言正在和太阳神阿波罗祈祷。于是,物换星移,我就像电影中的镜头一样,随着一声穿越时空的音效,站在了爱琴海的边上……
去年10月,在飞机辗转了20小时抵达雅典时,一直处于兴奋状态的我,终于选择了大巴的最后一排平躺,伴随着导游的希腊神话故事,开始了我的希腊梦幻之旅。
梅黛奥拉,天空之城
抵达雅典后并无片刻的停留,直接驱车赶往希腊中北部的梅黛奥拉。5小时后,我们坐在卡兰巴卡小镇的饭馆里已是夜晚时分,透过窗户,借着路灯,我分明看见不远处的房子后面矗立着一个“巨型怪物”,很直很黑很高,半遮半掩的,让我心生几分恐惧和好奇。次日清晨,我们的车沿着特里卡拉和卡兰巴卡之前的公路前行,峰回路转,迎面看到的是耸入云霄的石壁,这些锥体、圆柱体和圆形支柱上面零星地卡着植被,还有很多洞穴,就像是未刷过的、长了很多蛀虫的臼齿。我恍然大悟:我昨晚见到的“巨型怪物”就是这些2500年前史前大海覆盖色萨里平原和河流沉积剩余物,再加上板块构造压力和年轻的皮尼奥斯河流的侵蚀造成了现在这等奇观。
哦!这里就是梅黛奥拉!远处的悬崖峭壁之间镶嵌着的惊世绝伦的修道院提醒了我。梅黛奥拉(Meteora)来自希腊文,表示“悬在空中”的意思,指的就是建立在山崖绝壁上一座座与世隔绝的修道院。从9世纪开始,就有修道士在山洞里修行。14世纪开始,陆陆续续地在山顶和悬崖上修建了许多修道院。这些修道院雄踞于一座座巨大的山岩顶点。巨大的山岩从广阔的塞萨里亚平原拔地而起,有的超过400米,它们形状各异,色彩不一。在几乎无法到达的山峰上,自11世纪以来,僧侣们在这如同通天柱般险峻的山峰上修行。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梅黛奥拉成为了帕萨里亚地区最有权威的宗教中心,它的鼎盛时期共拥有24座分布在大小山岭上的修道院和上千名修士,成为抵挡随着土耳其人的侵占而来的伊斯兰教的中流砥柱。由于这里惟一与外界相通的工具是绳索、藤篮和滑车,进入这里有如登天般困难,所以有幸到达这里的人为数极少。直到20世纪,石级的修建才改变了这种情况。在土耳其占领期间,修道院保持了古希腊的文化和传统,它们不仅是宗教中心,同时还是求学者和艺术家的中心。相信如果没有这些修道院,古希腊文化将会消失,而现代希腊将会反映来自土耳其帝国的根基和历史的粗浅知识。
一缕阳光打在对面山崖的一座小修道院上,迷离神奇得就像是不属于这个星球一样,我突然想起了宫崎骏1986年的动画电影《天空之城》,故事背景是幻想中的欧洲大陆,在一座金矿里流传着理想世界天空之城勒普泰的传说,据说那里拥有无尽宝藏和控制世界的奇异能力,生活在矿山里的男孩帕索对这个传说深信不疑……生活缺少幻想是件乏味的事,人类文明最壮伟的奇迹,从来都不是理智的结果!
圣托里尼,很希腊的希腊
爱琴海有多蓝?就像我们路上看到的那种蓝底白字的路标的蓝!没错!就是这样蓝!
当太阳还没有升起的时候,我们就登上了“blue star”豪华邮轮,去一个与爱琴海亲密接触的地方――圣托里尼岛。那里,很希腊。
诗人奥德修斯・埃里提斯曾经说:“希腊在海洋中休憩。” 爱琴海和伊奥尼亚海大约有2.5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被岛屿覆盖,那些有着古老历史和现在风情的岛屿,就像是散落在爱琴海中的明珠,而圣托里尼就是其中的一颗。
圣托里尼(Santorini),是希腊爱琴海上的一座小岛。被形容为:所有旅行应该终结的地方。圣托里尼是一座火山岛。火山爆发的时候,岛的中心塌陷被海水淹没。剩下的部分,形成一个弯弯的月牙。圣托里尼的老港口在岛的中心处,从这里仰望圣托里尼,看到的其实是一片悬崖,但悬崖上布满了房子。那些房子,都是白色的,只有星星点点的教堂的圆屋顶是蓝的。那颜色,好像是从蔚蓝的天空和蔚蓝的海洋里溅出来的。圣托里尼躺在天空和海洋交汇的地方,安静得像一块白玉。
费拉(Fira)是圣托里尼的首府,我们就住在这个小城里,它高高地居于岛屿边缘的峭壁上,城里的房屋为了防震都建成方形,而且都涂成了白色,就像是朵朵盛开的水仙花。费拉已成为圣托里尼的商业中心,细窄且多岔的道路两旁布满了各式各样的首饰店和艺术品店,这里像极了威尼斯,搞不清方向的话你会发现,同一家店一直在你眼前出现。“just blue!”在这里我突然被眼前一张满是蓝色的明信片镇住了,哦!在这里,我被蓝色击中了!
最爱伊亚村!位于半岛最北端的伊亚(Oia)也许是希腊风景中最为绮丽的村庄了。这里的圆顶教堂与蔚蓝大海,构成了希腊风景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明信片上出现率最高的画面。怪不得,连导游都会兴奋地叫道:“很希腊的希腊就要开始了!”希腊奉行着宽容和人性化的宗教东正教。东正教起源于东罗马帝国,是与罗马天主教、新教并列的三大教派之一,它因由罗马帝国东部希腊语区的教会发展而来,又被称为“希腊正教”,这一教派的教会的管理上比罗马天主教会宽容,也更人性化,教会甚至允许僧侣结婚生子。正是这种闪耀着人性化光辉的宽容,让这爱琴海上的教堂形象如此可爱。圆顶教堂正是东正教的标志,在梅黛奥拉德修道院里也都是大大小小的圆顶教堂,所不同的就是,Oia村中的教堂圆顶被涂成了蓝色,这也许是被爱琴海的海水染成的吧!
伊亚村是个艺术村,这里天堂般的意境让很多艺术家聚居于此,走在小镇的主街上,随时会看见路旁画架上搁着一幅还未完成的画。走着走着,就有惊喜:这不是刚才那幅画上的地方么?同时令人感动的还有这里的艺术品店,无不透露着温馨的爱的主题。伊亚和费拉一样,也是一个临着山崖而建的小镇。这些建在山崖上,过去由黄土盖成的石洞屋,如今漆上各种色彩,除了一贯的白墙蓝顶小屋外,其他颜色的屋舍,饰以小巧的阳台、窗棂、阶梯,以及色彩鲜艳的植物花卉,色彩呈现出多层次的丰富变化,将基克拉泽群岛(The Cyclades)地中海式的建筑美学发挥得淋漓尽致。
我着迷地穿梭其中,宛如置身于梦幻童话世界;我面朝大海,心暖花开!
雅典,依然神话
传说中,智慧女神雅典娜和海神波塞冬都想争当阿提卡地区的保护神。主神宙斯裁决时,让他们各自拿出一份最好的礼物奉献给雅典人民,并让人民做出决断。于是,波塞冬兴冲冲地用手中的三叉戟在岩石上敲击三下,从岩石上跳出一匹战马,这是战争的象征;而雅典娜则胸有成竹地从石头里变出一粒橄榄树的种子,播种下去,霎时,一株象征和平的参天大树拔地而起。希腊人惊呆了,他们一致选定能够保佑他们长治久安的和平之树。从此,永久的保护神降临卫城山,举国上下也被丰茂繁盛的橄榄林所覆盖。人们索性把女神的名字当作自己国家的首都之名,“雅典”(Athens)之名,由此问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雅典曾经没落过、辉煌过,被人遗忘过;而如今依然是现代希腊的首都。在雅典,古希腊文明的遗迹随处可见:帕特农神庙,厄瑞克特翁庙,奥林匹亚宙斯神殿,古剧场,还有广场前穿着古代服饰的总统卫队……
一边是现代希腊,一边是古代希腊,雅典,让我在过去和现在的时空里不停在穿越。
去看帕特农神庙是我到雅典后最迫不及待的事情,公元前440年之后的十年间,在伯利克里的庞大公共设施建筑规划里,帕特农神庙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事实上,帕特农神庙把雅典娜女神敬奉为纯洁无瑕的处女神,帕特农之名也是出于雅典娜的别号Parthenos,是希腊文的转写,本意为“处女”。曾经,古希腊最伟大的雕塑刻家菲迪亚斯设计的用象牙和金子制成的12米高的雅典娜神像在昏暗的庙中金光闪烁。古代末期,这座雕像被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掠走带往君士坦丁堡,从此下落不明。那么,借着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的雅典娜雕像的复制品,我们在神庙前这样想象:她站立着,长矛靠在肩上,盾牌放在身边,右手托着一个黄金和象牙雕的胜利之神;黄金制造的头盔、胸甲、袍服色泽华贵沉稳,象牙雕刻的脸孔、手脚、臂膀显出柔和的色调,宝石镶嵌的眼睛炯炯发亮……
从远处到跟前,我几乎都在仰视帕特农神庙,大气磅礴,稳定优雅,上下左右对称和谐。非常符合美学上的审美原则,给人以辉煌中的恬静的壮美感。这座神庙由著名的潘列泰克白色大理石块筑砌而成,每根石柱都是由一截一截的短石柱拼接而长高的,缝隙十分吻合,大小颜色都很接近,几乎看不出痕迹。阳光照耀下的神庙,岂能用华丽、辉煌来形容?
雅典市区空气清新,能见度高。站在帕特农神庙后侧的观景台远远望去,在诸多白色房子中央还醒目地拱立着一座尖顶的山峦,恍如在白色浪花中前行的一艘轮船。这座名为利卡维托斯山的来历传说也和雅典娜女神有关:雅典娜从班德里山采了一块巨石,在送往古城堡的路上,被猫头鹰的叫声所干扰,她便随手将石块摔到了地上,石头就成了今天的利卡维托斯山。现在,山顶有一座建于1834年的教堂和钟楼,每天清晨,钟声幽幽,传遍四方。
修道院里故事范文3
一、对读者的责任不足产生翻译问题
满足读者的需求是文学翻译的第一标准,任何翻译工作都必须首先对读者负责。外国文学作品汉语译本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国内的、以汉语为母语的、爱好文学的读者群体。这一读者定位是文学翻译工作必须明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换句话说,为国内读者提供可读性强的汉语文本是文学翻译者的责任。这里的“可读性”是由读者对译本要求的三个层次决定的:(一)译文要“说汉语”,即以汉语为书写语言;(二)译文要“说纯正的汉语”,即汉语行文要通顺、规范;(三)译文要“说有文采的纯正的汉语”,即要尽可能满足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的审美需求。译者是否有足够的为读者负责的意识,是决定必译文能否达到这些的要求的关键,《天堂》汉译本中恰恰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一)原文没有充分翻译成汉语
以《天堂》汉译本为例,其中前前后后至少有七处夹杂着外语,短则一个词,长则一段话。在这些保留着外语的行文中,仅有270页一处对译文中保留的“Domine”一词配有脚注,即“注:原文为拉丁文”。然而该脚注并没有说明“Domine”的含义是“主”。译文中对其余各处没有翻译的原文在语种和含义方面都没有做出任何注释和说明。实际上,这些未翻译的几处词句都是拉丁语,都是由小说中的人物“母亲”或者“康瑟蕾塔”说出的。“母亲”是修女,康瑟蕾塔则是从小在修道院里跟随她长大。修女们早祁晚祷的生活常常用到拉丁语经文,因此原著中她们时而使用拉丁文是情理之中的。对于西方读者来说,他们大多熟悉天主教、基督教的祈祷用语,因此,原著中夹杂在英文里的拉丁语无需额外的解释。然而,对于我国读者来说,大多数人外语水平有限———这也正是我们选择阅读汉语译本的主要原因,同时我们与西方的宗教文化背景不同,几乎无法猜测那些出现在汉语中的拉丁语的含义。读者对相关内容无法理解,更谈不上欣赏了。
(二)汉语行文牵强生硬、文法不通
通顺是对一切翻译的起码要求,文学翻译要忠实于原文的含义,也同样要使译文读起来自然流畅。《天堂》汉译本中好多句子显然是照原文逐词直译过来的,读起来很不合乎汉语的表达习惯,有些地方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也让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一般来讲,大部分喜爱文学作品的读者都具有一定的文字欣赏水平,他们期。那些翻译痕迹明显、词不达意的句子显然是毫无美感可言的。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形合”与“意合”不能兼顾的情况时,译者应该选择“意合”,要尽可能地避免使用牵强生硬的汉语。
例1:他们的短袖衫,工服衫和花哨上衣吸进寒气,觉得象是在发烧。②
原文:TheirT-shirt,workshirtsanddashikissoakupcoldlikefever.③
[分析]按照此句的汉语行文,读者是否可以认为短袖衫,工服衫和花哨上衣有发烧的感觉呢?译者明显是直译了原文,同原文一样省略了主语,却造成了语义不清。
例2:当初他妈妈给他洗澡用的锅不如这个汤锅大。她在老家出生的那栋房子简直是个豪华奢侈的住宅。他住的房子又大又舒服,而这座镇子的繁华程度与他的出生地堪有一比,从脚到肚皮足足走了五十年。④
原文:Hismotherbathedhiminapotnobiggerthanthat.Aluxuryinthesodhousewhereshewasborn.Thehousehelivesinisbig,com-forbr,andthistownisresplendentcomparedtohisbirthplace,whichhadgonefromfeettobellyinfiftyyears.⑤
[分析]此句是一个黑人在目睹女修道院内的奢华时的感受。
从这段译文看,似乎他和他母亲的出生地都很繁华富裕,我们几乎看不出他有什么可感慨的:他母亲出生在豪华奢侈的住宅,他本人的房子又大又舒服。可为什么给如此富足的人家给孩子洗澡的锅还不如汤锅大?而且,从脚到肚皮走是怎么样的走法?足足走了五十年又是从哪里走到哪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二、对原作者责任意识不足产生的翻译问题
文学翻译不仅要满足读者的需要,也要同时满足原作者的需要。当那些原著作者将翻译的重任交付与译者时,他们显然期望自己的作品能够通过译文版本获得更多读者,期望自己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风格等在其他国家会得到认可和欣赏。任何一个负责任的译者都应该正视并尽可能满足原作者的这两种希望。为此,译者必须要能够正确解读原著,充分的理解既是译者在译文中准确地向读者传达原作者的本意的基础,也是译者在译文中要体现原著语言特点和艺术风格的关键,这一点从《天堂》汉译本中的以下问题中可见一斑。
(一)译文错误
《天堂》汉译本中出现了多处完全错误的译文,这些错误的译文既有因为对单词和语法误解造成的,也有因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造成的。令人费解的是:原著中同样的词语出现在译文中却有时被译对了,有时又被译错了。由于译本读者大多在心理上对译者权威都有一种先入为主的信赖,他们完全依靠译文来了解国外的作家和作品,误译的结果是译文不仅向读者输入了有关原作品的错误信息,导致读者对作品的误解,而且还会因此导致读者对原作者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的怀疑,扭曲原作者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以下是《天堂》中的几处误译:例3“:掌心小十字架”(1)
[分析]与该词对应的原文是palmleafcross,此词在该作品的第一页首次出现,而后又在该小说中反复出现多次,正确含义是棕榈叶十字架,是一种基督教的圣物。
例4:达斯蒂对玛维斯的事丝毫不感兴趣,她吃了两块点心,聊个没完,大部分是关于她脖子上吊着的六条狗的尾毛的主人的故事……狗尾佩饰叮当作响……⑥
原文:NotinterestedinanythingaboutMavis,DustyatetwoMallomarsandchattered,mostlyabouttheownersofthesixdogtagsthathangfromherneck……theclinkofdogtags……⑦
[分析]年轻漂亮的女孩“脖子上吊着的六条狗的尾毛”?实在让人困惑。更让人不解的是“狗的尾毛”随后又迅速变成了“狗尾佩饰”!其实,“dogtags”只是通常挂在狗脖子上的小牌子而已。
(二)译文有失原著风格
作为黑人作家,莫里森深受非洲“格里奥”口头文学传统的影响。她试图通过书面语言实现口头讲述故事的效果,强调“我书中的口语性是有意为之”。⑧《天堂》的叙事语言也毫不例外地呈现出口语般简洁流畅的特点,读起来仿佛有人在我们面前娓娓动听地讲述故事。然而,胡先生的汉译本行文似乎忽略了原著的这一特点。王守仁先生撰写的关于莫里森的论著,其中节译了《天堂》的部分内容。相比而言,后者的译文似乎更能体现莫里森作为语言大师的魅力。不妨以小说开始部分为例进行比较:例5:[原文]Theyshootthewhitegirlfirst.withtheresttheycantaketime.Noneedtohur-ryoutthere.Theyareseventeenmilesfromatownwhichhasninetymilesbetweenitandanyother.HidingplaceswillbeplentifulintheCon-vent,butthereistimeandthedayhasjustbe-gun.⑨
[译文]:他们先朝那个白人姑娘开了枪。对于剩下的人他们可以从容下手。没必要匆忙离开这。他们离一座镇子有十七英里,而那座镇子离别的镇子都有九十英里之遥。在这座修道院中有的是藏身之处,这一天才刚开始,还有时间。⑩
[分析]:原文共5句话,包括标点共53个词,句式和用词都很简单,体现了口语化的特色。译文同样是5句话,共98个词,其中却出现了“从容下手”“、之遥”等口语中很少使用的字眼,这些书面语言显然不能再现本段文章的口语话风格。就这一点而言,王守仁先生的译文应该更好些。“他们先朝那个白人姑娘开了枪。对于其他女人,他们不用着急。没必要急着离开这儿。他们离小镇子有十七英里之远,而从那座小镇要走九十英里才会有别的村镇。女修道院里会有许多躲藏的地方,但他们有时间,天才刚刚开始亮。”11
三、忽视译者自我责任意识产生的问题
文学翻译是一种服务工作,译者必须要对读者和原作者负责。文学翻译同时也是一种严肃的学术工作,译者必须为自己的学术声誉负责。当前,随着我国教育的迅速发展国内读者的文学欣赏水平和外语水平在不断提高,在外国小说面前,文学翻译者“我译,故我在”的传统地位早已不复存在。相反,读者们正在变得越来越精明和挑剔,任何错误的、蹩脚的、甚至是不完美的译文都迟早会被发现和质疑,读者的评价必然会直接影响译者的声誉。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充分对自己负责,尽量避免译文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瑕疵。
首先,虚心可以使译者减少错误的翻译。“知也无涯”,任何人都有自己知识上的盲点,文学作品中的用词又五花八门,译者遇到不懂的内容很自然。虚心的译者应该随时准备用各种工具书、网络或向别人来学习和求证自己不熟悉的词语和背景知识,千万不能想当然地望文生义,这样就完全可以避免出现上文提到的不完整的翻译和错误的翻译。
其次,细心也是避免出现错误翻译的重要保障。《天堂》的译文里有这样一句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话“:玛维斯趁着勃迪在游戏学习上班,边绕着房子走,边想着:钱、阿斯匹林、疼痛、内衣;钱、阿斯匹林、疼痛、内衣。”12此时,故事发展到玛维斯准备出逃并在考虑要带的东西。显然,“疼痛”夹杂在所要带走的东西里是绝对不合逻辑的。笔者对照原文之后发现原来是译者看错了原文中的对应词。此句的原文是:Mavishadwalkedaroundthehouse,whileBirdiewasatthePlayingSkool,thinking:money,aspirin,paint,underwear;money,aspirin,paint,underwear。13译者把原文中paint看丢了一个字母,看成了pain,所以把“油漆”译成了“疼痛”,结果却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第三,译者要有耐心。
耐心是任何翻译者都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在翻译文学作品的时候,如果能够耐心地多读几遍原文,就能够正确理解和把握原著,其中的一些疑难之处会在反复阅读后逐步被排解,而不至于在翻译中出错。在作品译完之后,译者也同样要耐心地反复阅读和推敲自己的译文,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在上面的例子中,即便是译者最初看错了paint这个单词,仅隔六行之后的下文中又再次提到了玛维斯去“paintshop”把车喷成了紫红色,此处的译文中,译者已经很清楚地将“paintshop”译作“油漆店”了。那么,如果译者耐心地通读了自己的译文,难道不会发现并更正“钱、阿斯匹林、疼痛、内衣”之类的误译吗?
修道院里故事范文4
巴西里约热内卢:激情燃烧的爱恋
浪漫的里约热内卢得名于一个有趣的故事:1502年1月,葡萄牙人沿海岸航行时忽见一群山环抱的金色沙滩。他们来不及探个究竟,便称之为“一月之河”。后人将错就错,将这个充满梦幻色彩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上帝花了六天时间创造世界,第七天创造了里约热内卢”――巴西人对里约热内卢永远都是情有独钟。
“上帝之城”散落人间
多彩的里约热内卢酿制了传奇无比的经典爱情。好莱坞新作《上帝之城》中犹太人阿泽和已婚的跨越两洲,经历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让战争时期的里约热内卢不失浪漫,也给如今的“上帝之城”的浪漫增添了一份厚重。前段时间的《里约大冒险》中的可爱小鸟们也完美上演着在这里的美妙爱情。此片就像夏日的一杯冷饮,或是海边沙滩上的一支桑巴舞,让观众远离身边的一切来到魅力无穷的里约热内卢,并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热情”。
夜幕下浪漫的开始
夜晚,西里约热内卢的科帕卡巴纳海滩,像熟睡的婴儿横卧在大西洋身旁。走在海滩上,静静听那夜里的涛声,震颤的音波里有蓝色的海情。一条宽阔的海滨大道顺着海滩走势蜿蜒向前,海滨大道上的人行道用白色与黑色的小石头镶拼成各种波浪形图案,高大挺拔的棕榈树屹立两旁,连婆娑的叶间也仿佛满蕴着热恋的火星。海滨大道一侧的酒店里星星点点的灯光在海上绘出黄蓝红相间的波光。孩子的欢叫,散步人的笑声,情人手里的花束,与水波拍岸声,与波涛的喘息声,此起彼伏,这是生机、意趣与激情熊熊燃烧的海滩夜景图。
关于里约热内卢,有人说,这里到处弥漫着声色放浪的空气,充满奢靡的享乐和深不可测的欲望沙滩; 但也有人说,这里兼有北半球的浪漫和南北球的热情,让人难以抗拒它的诱惑。
Tips
住宿:SolIpanema旅馆俯瞰沙滩套房,房价一晚85欧元。面海的套房一晚约280欧元。
美食:巴西传统的地方菜肴以牛肉干、香肠、黑豆为主,巴西人喜爱用芒果、椰子、菠萝等水果制成的夏季点心。
语言: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通用语言为西班牙语、法浯。
费用预算:两人约人民币25000RMB(从北京出发)。
捷克布拉格:在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与你相恋
布拉格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市内拥有为数众多的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从罗马式、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到立体派和超现代主义,其别以巴洛克风格和哥特式建筑更占优势。布拉格建筑给人整体上的观感是建筑顶部变化丰富,色彩极为绚丽夺目(红瓦黄墙),因而拥有“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称,号称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寻找“恋爱中的卡夫卡”
走在查理士大桥,每隔几步就能看到情人在桥畔拥吻的情景。位于老城广场上的汰翁教堂赋予了爱情古城更为神秘的色彩。代表亚当和夏娃的80米双塔给浓情爱意中的情侣带来无穷的遐想……在围绕着广场的众多小街上有许多独具风格的小商店,售卖水晶、项链、冰激凌等各种东西。卡夫卡故居就在附近,当年他无数次穿过这些小巷,游走在他爱恨交织的布拉格。所以牵着她(他)的手在这里寻找卡夫卡的足迹,是绝顶浪漫的事。
小心将心遗失在童话之城
不要只顾着在布拉格追寻作家卡夫卡的足迹,千万记得 ,还有一个地方,叫克鲁姆洛夫。那是个美得令人叹息的地方,小心你可能将心遗留在这个位于南波西米亚最迷人的小镇。克鲁姆洛夫被宽阔蜿蜒的伏尔塔瓦河环抱着,至今依然保存着它昔日的风采。河谷对岸,以城堡为中心的中世纪城市一望无际,令人惊叹。二人世界就在这童话之城中浪漫开始。
享受温泉城堡的柔情
卡洛维瓦利是捷克最著名、最大的温泉疗养地,大约建于1350年。捷克国王查理四世把这里建造成一座城市。整座温泉城周围,被克鲁什纳山脉脚下那富于浪漫色彩的丘陵地带所包围。疗养地共有十二眼治疗用的矿泉,内含40余种矿物质,对风湿、关节和肠胃病有疗效。
Tips
机票:往返5800RMB
美食:捷克当代口头禅之一:“啤酒造就好身材。”所以,捷克的啤酒一定要小饮一下。还要品尝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这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配上东欧人的特爱酸白菜(Zeli)及蘸酱,相当美味。
特别提示:捷克民族将玫瑰花视为国花,人们普遍忌讳红三角图案。受欢迎的谈话内容是体育运动。
意大利维罗纳:守望朱丽叶的阳台
风景绮丽迷人的维罗纳是意大利最古老、最美丽的城市之一。维罗纳风靡全球得益于莎士比亚的名作《罗密欧与朱丽叶》,维罗纳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乡,自然也成为世界青年男女膜拜的爱情圣地。
再见我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位于市中心卡佩罗路27号小院里的一幢小楼就是朱丽叶的故居。院内正面竖立着一尊真人高矮的朱丽叶青铜塑像――亭亭玉立、深情而又略带哀怨。由于传说触摸塑像的右胸能带来美好的爱情,如今朱丽叶塑像的右胸显得尤为锃亮。来到此处的观光客,无不争先恐后与朱丽叶的铜像合影。
铜像左侧就是那个令无数青年男女神往的大理石阳台,正是当年罗密欧与朱丽叶幽会的场所。所有门墙上写满了祝福爱情的话语。女生更是一心一意要登上二楼挥挥手、照照相。有趣的是这些女士有不少是白发幡然的老婆婆,兴高采烈地倚着阳台猛摆Pose,可惜朱丽叶没有她们的福气,无法活到白头的年纪。
爱情,是一种宗教
另外,朱丽叶的墓地也是维罗纳的盛景之一。朱丽叶的墓地,远在旧城区外一间名为S. Francesco al Corso的女修道院里。修道院虽偏僻,但不失为清净的安息之所。院外有绿树掩映的前庭,院内则珍藏不少湿壁画,所以目前已改设为湿壁画博物馆。想凭吊朱丽叶,必须经过这些湿壁画的展示室,绕过蜿蜒穿堂,步下一段阴暗的阶梯,朱丽叶就安静地躺在地穴里。传说这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秘密结婚的地方,因而每年都有不少情侣专程从世界各地赶到这里结婚,为的是要像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誓死捍卫爱情。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世纪流传,是否真实变的不再重要――因为爱情已经成为维罗纳的一种宗教。
Tips
机票:往返6800RMB
修道院里故事范文5
阿密特・苏德的母亲对艺术品不感兴趣,但她和大多数印度妇女一样,很喜欢黄金制品。她喜欢摩挲着最爱的那件红色绣金纱丽,每天必做的事则是摆弄自己那些金项链和金耳环。一天,阿密特打开Google艺术计划网站,按材质分类找到了1200多件黄金艺术品。母亲一下子被迷住了,抱着电脑研究了一整天。休斯顿、阿姆斯特丹、耶路撒冷几个博物馆里的精美首饰,看得她两眼放光。尽管日常里见惯了金子,但是风格和工艺如此不同的金饰她还是第一次看见。最令她着迷的,是十多件藏于神学家圣若望修道院里金丝镶嵌的首饰,这个修道院在希腊帕特莫斯岛上,她这辈子大概也不会去到爱琴海上的那座小岛。
阿密特・苏德是这个名为谷歌艺术计划(Google Art Project)项目的负责人,简单来说,就是以数字化的手段把博物馆、艺术馆里的知名藏品搬上互联网的项目―很多人会质疑十几英寸屏幕上平淡的视觉体验,但是阿密特・苏德表示“放马过来尽管一试”。
疯子计划
印度人阿密特・苏德在谷歌的工作是市场策划,他的工作和我们熟悉的Android、谷歌地理产品(包括Google Map和Google Earth等等)有关。小时候阿密特的境遇,就有点儿像此刻母亲的感受。印度拥有大量的文化遗产,包括许多精致的手工艺制品,但这些都与博物馆文化无关。大多印度人把时间花在了宝来坞、美食和板球上,他们并没有把逛博物馆发展成一个日常习惯。阿密特却是个例外,虽然无法亲身访问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但打小热爱艺术的他翻阅了很多书籍,并期待着有一天他可以实地走进那些博物馆去看一看。
从孟买锡德纳姆学院商学院和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毕业之后,阿密特加入了Google公司。总算有更多机会走进自己喜欢的博物馆了,但他的假期却经常碰上博物馆的闭馆时间,即便运气好的时候也会碰上些入场限制。于是,阿密特就给自己留了一个作业:怎样用技术把艺术请出博物馆?让参观不再受到时空的约束。他把这个问题留在了自己的“20%创新时间”,Google鼓励员工每周拿出一天工作时间,来做本职工作以外的创新项目。
为了自己的第一个创新计划“热带雨林”,阿密特曾经在巴西工作过一段时间。他意外地发现,巴西人非常热衷于去博物馆看展览。2011年英国《艺术新闻》曾经评选出当年全球参观人数最多的30个展览,入围前十的有三个都是在里约热内卢的巴西中央文化中心举办的,其中排名榜首的展览“埃舍尔的魔法世界”日均参观量高达9700人次。尽管如此,在2亿人口的巴西,这个数字还是显得有些少了。
于是,阿密特大胆地设想,将世界各地的艺术品搬到网上,向公众提供一个平等、开放的数字化欣赏平台。艺术从来都被认为是精英文化,但是他思考的是怎样“用技术把艺术请下神坛”。就像吸引自己的母亲一样,她不需要热爱艺术,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接近艺术。
卢浮宫,有点横
完全没有艺术学习经历和工作背景的阿密特,却要完成一个“天方夜谭”般的计划。他们最早找上了卢浮宫,碰了壁。卢浮宫馆长让-吕克・马丁内兹说:“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做的很好了,2004年我们就率先实现了馆藏的数字化,其中包括了3.5万件馆藏和超过13万件库藏艺术品。我们注重的是卢浮宫的品牌,这是一种实地参观的全方位体验,而不仅仅是二维图像传播。”
许多博物馆都在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愿意将自己的资源整合到同一个数字平台上。但我们不可否认,大多数人不会有机会随时跑去巴黎看莫奈的《睡莲》,再去纽约看凡・高的《星夜》,还能去希腊看圣若望修道院里金丝镶嵌的首饰。而艺术计划创造了这样一种可能。
对于像卢浮宫这样起初拒绝加入的博物馆,艺术计划一直没有放弃游说。更何况这里是拥有460000件艺术品的宝库,而真正展出的仅有10%。同时,一些来自已经加入的博物馆的数据,给阿密特增加了不少信心:“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加入艺术计划带来的好处。”
世界上珍藏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最多的,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乌菲齐美术馆,但是它的大众知名度,可远不如珍藏其中的那些大艺术家的作品。达・芬奇的《三博士来朝》、米开朗琪罗的《圣家族》、拉斐尔的《自画像》、波提切利的《春》、提香的《乌尔比诺的维纳斯》和卡拉瓦乔的《美杜莎》都一直藏于此地。
作为第一批加入艺术计划的博物馆之一,乌菲齐美术馆的决定引来了不少争议。其中最大的反对声音,是随着数字化博物馆的发展,来参观实体博物馆的人就会减少的猜测。但事实证明,在加入艺术计划之前,乌菲齐美术馆的网站每天大约有5000名浏览者,加入之后的浏览数量达到了3万到4万人次,其中不乏前来网上预约参观的人。
十亿像素的美术馆
尽管在卢浮宫碰了壁,但是2011年2月正式上线的时候,艺术计划还是迎来了第一批17个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和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都在其中。随之而来的1000幅珍贵藏品,其中不乏达・芬奇的《天使报喜》、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凡・高的《星夜》和透纳的《海上渔夫》等举世名作。阿密特的坚持不仅得到了博物馆的支持,更得到了公司高层的认可。原本只是一个“20%创新时间”项目,后来变成了一个全职的艺术计划团队。最早投身艺术计划的詹姆斯,原先在泰特现代美术馆工作。当阿密特第一次把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的时候,他大笑不已:“这太疯狂了!”但紧接着他说:“当然,你应该推进这个项目,绝不能放弃!”之后不久,他自己也加入了这个疯狂的团队。
这个疯狂的团队,运用了Picasa、App Engine和街景这些Google技术,把一件件艺术品搬到了网上。这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单个艺术品的拍摄,号称十亿像素的Gipapixel高清晰成像技术成为艺术计划的最大亮点,它比一般数码相机清晰1000倍。有人质疑艺术计划的这个自诩高级的做法意义何在?毕竟,凡・高的才华不能被这十亿像素所分解。但华盛顿弗里尔美术馆馆长朱利安・雷比盛赞艺术计划:“十亿像素的体验,让我们借由一些博物馆中无法看到的作品细节,更接近艺术家的本质。”
幸好艺术计划不仅拿出高像素图片,他们还派出了一辆街景小推车。高2.5米的小车,脱胎于Google地图中街景拍摄车,装有9个360度全景定向镜头、电脑和存储设备,还配有全球定位仪和3台激光测距仪用来扫描车前180度范围、50米以内的物体。网上参观者就可以身临其境地展开一次虚拟博物馆之旅了。
中国最早加入艺术计划的是博物院,18件藏品中包括西周毛公鼎和清代翠玉白菜,小推车在博物馆内拍摄了足足三个小时。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对这个功能赞赏不已,“艺术计划不仅让你看到单个的文物,还让你看到它们摆放的位置,甚至能看到这些艺术品是怎么陈列的。”
藏有马王堆汉墓文物的湖南省博物馆就是通过在线方式申请加入艺术计划的,它是内地第一个加入艺术计划的公立博物馆。博物馆数字展示中心负责人刘宇驰表示,对比上线前三个月和上线后三个月的数据,博物馆官网访问量提高了175%。来自中国大陆以外的地区的访问量,从之前的24.5%上升到了48.7%。
很多人担心,虚拟参观会导致实体博物馆参观人数下降。而来自欧美各大博物馆的统计数据显示,艺术计划上线之后,实体博物馆的参观人数都是不降反增的。一个并不知名的博物馆,在艺术计划上线三天之后,吸引了100万线下游客。
多想艺术少想Google
阿密特在总是希望大家忘记Google,多想想艺术。他最爱给别人演示这个网站怎么玩。他打开大都会博物馆的虚拟游览,找到最喜欢的一幅彼得・勃鲁盖尔的《收割者》:“通过点击放大,在树下我们能看到一群吃饭喝酒的人。再放大,我非常喜欢这个吃红薯的人的表情。我们往别处看,远处这群孩子很有趣,他们在拿木棍击打什么东西?后来我咨询了博物馆的人,他们告诉我这是当时很流行的一个游戏,礼拜二的忏悔日拿棍子打鹅。我觉得很有趣,并且学到了新东西。”艺术计划就是要让你看到这些平时忽略了的东西。凡・高那幅著名的《星夜》,实际大小不到一平方米,但是在艺术计划的网站上能放大到原画的好几倍,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画画时的用色和笔触,还有时光留下的裂痕,这些显然是在博物馆里看不见的。
除了一个人默默观看,艺术计划还有一个强大的功能:建立自己的画廊,举办自己的展览。在这个虚拟空间里,你不仅是一个参观者,你也可以是一个策展人。通过收藏和分享功能,你可以以不同的主题举办展览,和自己的朋友分享,和所有的艺术爱好者互动。
有人曾以帽子为主题,建立了一个“酷帽子珍藏集”,其中收藏了17位艺术家的作品,包括凡・高和高更的自画像、莫迪里亚尼的油画,还有一些雕塑作品。而实际上,这些艺术品分别藏于奥赛美术馆、奥朗日博物馆、乌菲齐美术馆,想放在一起展览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还是“帽子”这样一个有趣却无足轻重的主题。
除了充分利用博物馆的艺术品,Google其实也在创作艺术品。与艺术计划同属于Google文化学院项目的,还有档案展览和世界奇观。档案展览是关于一些历史档案或者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这是几个月前刚刚在文化学院网站上线的项目。
世界奇观项目,则是在世界各地选择一些值得去的世界奇观,做一个虚拟参观的功能。让更多人能够深入到世界奇观的各个方面,无论你是否去过,都会觉得新鲜。比如360度游览埃菲尔铁塔项目,就是通过不同角度、站在不同楼层、设置不同天气去观看铁塔及其周围的景色。大概没有几个人有机会在下雨天鸟瞰铁塔,但是这个项目帮你做到了。
阿密特・苏德(Amit Sood)
修道院里故事范文6
要是有来世,我想我不愿意再做一个人了,做一个人,是很美,可是也太累。我来世想做一棵树,长在托斯卡纳绿色山坡上的一棵树。要是我的运气好,我就是一棵形状很美的柏树,像绿色的烛火一样尖尖地伸向天空,总是蓝色的,金光流溢的天空。
我的树梢是尖尖的,在总是温暖的绿色的山坡上静穆地指向天空,好像是一个在沉思着什么的人,其实我没有思想,也不再了解思想的疼痛,我站得高高的,边上就是在古代战争中留下来的城堡。我能看见很远的地方,变成了孤儿的拉斐尔正在度过一条蓝色的小湖,他要到罗马去画画,他忧郁地看着托斯卡纳美丽的坡地,这是他在告别自己的故乡,而在一个阳台上,达芬奇正在给蒙娜丽莎画着肖像,她微微笑着,是那种内心细腻的人,为了掩盖自己而挡在面前的微笑,没有这种心思的人,会觉得那种笑很神秘的,年轻的米开朗基罗从翡冷翠老城里的一扇木门里走出来,他的脸带着受苦的样子,他的天才压死了多少代画家,可他觉得自己的一生是不幸福的。而在圣可修道院里,安波切利在墙上画出了世界上最美的天使报喜。我终于有机会看看我喜欢的画家。虽然这一次我的心不再会有疼痛而甜蜜的感觉。可我终于是看到他们了。
我长在山坡上,天天晒太阳,鸟在我头上叫,风从我的树枝里经过,像梳子经过长长的头发,我的一生只要好好地站在那里就行了,要是有风把我吹倒了,经过的人都说:“这该死的风。”不会说:“你为什么还躺着伤心,快自己站起来,上帝都说了,你要自救,上帝方能救你。”我希望在我无尽的生生世世里,做一棵可以放任自己,甚至对自己都要以不负责任的柏树。我只能生在那里,站在那里,枯死在那里,没有选择,也不承担责任。爱树的人要是一定要把我挖回家。我就死在他家的院子里,让他内疚。要是没有人打扰,我就一辈子在自己熟悉的山坡上,边上每一棵橄榄树都是世交,从来没有迁徒时的凄惶,要是风轻轻地吹过的话,我弯了自己树梢,路过这里的但丁看到了,把我风里好看的样子写在他的书里。几百年都过去了,人们到但丁在托斯卡纳的故居去参观还能听到一个柔和的男声,用优美的意大利语,朗诵着这个片段。
我在夏天的黄昏里像一个墨绿的影子一样,没有感情,只是将自己被夕阳拉长的树影子投在驿道上,那是古老的驿道,还是美第奇家族为了征服整个托斯卡纳而修的。我看到罗密欧急急地骑着马经过,回到阿拉维去接他的朱丽叶,去奔赴一个悲剧。可是我不会伤心。我只是把自己的影子轻轻覆在他的脸上和身上,短短的一分钟,许多年以后,他们的故事被写成书,画成了画。一个中国的姑娘坐在她的单人床上看翻译成中文的这本书。看到了一棵长长的柏树在路上,她指着画上的树,对她的妈妈说:“它看上去真的很伤心啊。”但实际上,我一点也不伤心,因为一棵树是没有心的。
做托斯卡纳山坡上的一棵柏树,一生一世,面对的只是在阳光里宛如流蜜的绿色大地,这是多么好的来世。可是,人到底有来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