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硬件基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硬件基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硬件基础

计算机硬件基础范文1

关键词:硬件 教学手段 联系实际

在讲解《计算机硬件基础》这门课之前,学生一般都进行过计算机基础的学习,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鼠标、键盘等硬件设备,还掌握了常用的应用软件的操作。但学生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计算机内部结构的原理认识不是很清晰。而《计算机硬件基础》不仅包括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与原理,还有硬件故障检测和硬件应用这些内容,对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整个体系有很大帮助。那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有哪些方法可以给教学过程带来便利呢?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首先是教材的选择,计算机硬件基础讲解的内容有实物,不像其他的理论课,只能照本宣科,或者加一些案例就可以的。现在的学生对于计算机的了解已经是很普遍化了,大多数大学生都可以自己进行配置电脑了,所以单纯的介绍计算机有什么部件组成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所以在进行教材选择上面,不仅要有最基本的计算机组成与原理方面的知识,最好教材中还有其他和硬件相关的知识,比如说硬件的故障和维修,计算机的组装,最新的硬件技术等等。

在选好教材的基础上,怎样进行课程的讲解,一开始要转变学生“轻硬重软”的观念,要是学生了解硬件课程和软件课程的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学好计算机硬件知识,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有利于编写更加高效,合理的计算机程序,比如说学习了内存的分级中知道,CPU中的寄存器相对于内存来说,数据的读写来的更快一些,那么在编程时可以用寄存器时尽量少是用用内存来进行数据的过渡。然后就是教学方法的设计和选择,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前面部分讲解的是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如果只是按照书上的文字或者图片,就算有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辅助,效果也不是很大,不妨可以将这些硬件部件的实物拿到课堂上进行讲解,比如CPU,内存条,显卡等,而且可以将不同型号的部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在无形中也了解了计算机的发展。在讲发展的时候,惯性思维下学生都觉得稍微了解一下就可以,而在实物的接触中这种了解会更加深入。

有了部件实物的第一印象后,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还需要了解这些部件的原理,以及怎样运用这些部件实现计算机的功能。这些东西都是比较枯燥的,原理是看不见的只能通过老师的讲解,或者自己看教材掌握,这时候需要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将原理的讲解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比喻。比如说在讲解CPU和存储器之间进行读写操作的时候,很多学生对于读和写的方向每次都分不清,在这里读和写都是对于CPU而言的,我们可以把CPU比喻成我们的大脑,存储器比喻成书本,读的过程就是把书本的信息向人脑中传输的过程,也就是存储器向CPU传输信息;而写就是将人脑中的信息记录在书本的过程,是将CPU的信息传输给存储器的过程。这样的比喻学生就明白多了。对于讲解操作过程方面的内容,可以侧重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重点讲解和解决,也就是说整个过程老师可以不叙述,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步骤直接进行,这样不同的学生会在整个过程中有不同问题出现,可以互相解决,也可以老师辅导。因为老师的思维毕竟不同于学生,不能想到所有的问题。这样既掌握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也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对于《计算机硬件基础》中硬件故障和维护这一部分,除了在讲解内容之外,可以让学生去电子市场或者实验中心,亲身去体验一下维修计算机的过程,通过课上的讲解了解了一下计算机常见的故障现象之后,对症下药,将问题解决。在这过程中会发现一下由于硬件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的硬件问题,也可以试着去解决。这样一来不仅掌握了原有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计算机硬件应用方面的讲解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着手。现在大多数家庭中的产品很多,其中的硬件部分也不在少数。学生了解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后,可以让学生试着去掌握一些电子部件的原理基础上弄明白整个器件的工作原理。为以后的硬件的设计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硬件的需求也会越高,怎么样是用现有的硬件来进行设计不同功能的器件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是学习这门课的目的。

上面的介绍中不仅有老师教的方法,还有学生学的方法,我认为教学是一个相互的过程,现在的教育已经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现在侧重开放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这些手段都是为了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做准备的。

计算机硬件基础范文2

 

现代信息社会,碎片化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微电影、微课程、微博、微信等微信息化的广泛兴起,凸显了快节奏生活下人们更注重知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动态性。传统的课堂罐式教学方法亟需改进,幕课的产生和发展极大的促进了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育的深度融合。翻转课堂,网络课程等新型的在线教学方式冲击着全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让学习不再受限于年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慕课,即MOOCs,全称是“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它基于全面开放共享知识的理念,进一步发展了开放式课程和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全面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慕课不仅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还提供包括课程教学视频、课堂讲义、课程任务布置、学习评估、补充教材等,并且提供各种用户交互性社区、师生互动与答疑机制。在这种课程模式中,教师提供的资源成为知识探究的出发点,学生可以在开发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中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兴趣使用多种工具和平台,成为学习和互动的中心,实现“课堂翻转”。

 

1 慕课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传统课堂强调先讲后练,教师在课堂教授知识、布置作业,学生在课后练习并完成作业。而幕课对教育的改变主要在于打破传统的教学结构,重新定位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MOOC对教学模式的影响体现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提倡先学后练,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观看慕课视频,学习知识并整理出自己的收获与困惑,随后在课上与老师同学交流、探究、解惑,完成作业。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结构,试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结构,实现课程改革和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必将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趋势。

 

2 课程建设目标

 

基于教育技术变革下现教中心的实际需求,我们开设《计算机硬件与网络基础》课程供全校有计算机基础的同学学习,并以此课程试点实践慕课建设,旨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整合现有网络学习资源,优化传统的教学环境,改善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计算机硬件与网络基础》课程是一门任选课,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延伸。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硬件组成、计算机软件应用和网络基础三部分内容。课程组织形式采用小组协作式学习和基于任务的学习模式,重视实验实践环节,以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际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实际解决身边的计算机网络相关问题,同时满足当代大学生对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手机、智能路由器,盒子、其他智能设备等)使用方面的需求。此外,通过本课程发掘和培养具有较高计算机水平的学生,协助老师完成学校网络维护的工作,为中心的实际工作培养了优秀的兼职人才。

 

3 课程建设和实践过程

 

本课程建设过程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慕课建设),另一部分是课程实践。

 

网络课程建设方面:我们应用基于清华教育在线的网络教学平台,建立《计算机硬件与网络基础》课程,包含教学材料、教学课件、答疑讨论、课程作业、在线测试等十几个板块。网络教学资源丰富,为学生共享学习资源,在线学习,讨论问题,互助互评,总结反思等提供了平台。此外,为使学生更充分的学习和理解理论知识,我们在网教平台上重点建设了慕课资源。按照慕课建设要求(如完整的课程结构,重视学习过程引导,及时学习效果反馈等)及课程架构,我们分解各章节知识点,录制了若干基于知识点的微视频,适于各类智能设备的浏览观看。例如,针对计算机硬件组成部分,我们按电脑硬件组成部分将知识点细分制作成微课视频,如CPU,主板,存储器,外部设备等。每段慕课以知识点为单位,视频制作与PPT录屏合成,视频长约10分钟,并在课程结尾配置相关的测试题以检验学习效果。在慕课程制作中还尝试多种录制方式,如教师出镜方式、PPT合成录音方式、实验指导录制(实验课操作演示)等。

 

基于以上网络教学资源,选课学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网教平台上充分的进行自主学习,以便更好的完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从而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课程实践方面: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本课程主要采用基于任务驱动的分组协作式学习模式实施有效教学。经过一学年的课程实践改革,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效果。

 

本课程学时分配为理论课和实验课1:1,采用基于任务驱动(task-based teaching)的分组式教学模式。基本教学过程实施如下: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5-6人为一组,选出组长,合理分工。基于任务驱动进行分组式学习,通过课堂讲授讨论和在线慕课自主学习两种方式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而后在实验课上以小组协作形式动手实践完成实验课任务和作业。

 

基于任务驱动(task-based teaching)的教学,也称作 “基于问题的教学”或任务驱动式教学。它是用“真实任务”来促使学生主动吸纳、调整、重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在此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该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一个个真实完成的“任务”来“驱动”学习到任务(或作业)中隐含的知识。本课程布置的任务多为生活中实际遇到的计算机和网络问题(如操作系统的安装,无线路由器配置等),这些任务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动手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具体实施过程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1)布置任务(作业)。学生通过网络慕课自主学习,对理论知识有了初步了解,按照每次实验内容布置的任务,思考任务解决方法。例如,第一次实验内容为硬件装机,学生的任务是自己实际动手组装一台计算机,记录装机实验的全过程,总结装机过程及遇到的问题并以PPT或视频形式上交。(2)小组讨论—协作式学习。围绕任务,各小组分工协作。小组成员各司其职,互助学习,经沟通交流共同完成任务。本课程中,学生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实际动手共同解决问题,不仅激发了学习热情和兴趣,还培养了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小组协作式学习相对于“自主学习”优点颇多,既能培养学习者的合作意识和进取精神又能锻炼表达沟通能力;同时,小组协作学习要求成员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进行互学习。(3)作业提交。本课程作业提交的环节主要在网上完成。学生完成任务后将作业提交至网络教学平台。作业的评判和优秀作业展示也在网上展示。学生在提交作业时,以小组形式提交,需注明小组成员及每个组员的分工。(4)展示讲解。各学习小组选一个代表轮流演示自己的作业,讲解本组的实验过程、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完成实验后在作业中对自己小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过程的总结和评价;另一方面是老师在学生分组演示时针对不同组遇到的问题和任务完成情况给予总结和评价。

 

4 效果评价及总结

 

通过一年的课程建设,本课程初步达成原计划的课程目标。网络资源建设方面,共制作完成慕课视频18节,包括理论和实践课程,已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投入使用,在作业和答疑环境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选课学生方面,课程开设以来,选课人数呈现递增趋势,68人-106人。学习效果方面,学生选课热情高,反馈效果好;部分选课学生参加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均获嘉奖。总体而言,本课程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基本认同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教师对课程效果也比较满意。然而,在本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受多方面条件制约,研究尚存在许多不足。如网络教学平台开发不够完善,互动性不足,慕课制作比较初级,有待提高等。以后仍需做进一步调研。

计算机硬件基础范文3

【关键词】计算机 维护 故障 处理

1 计算机出现问题后的解决方法

1.1 养成正确的使用习惯

一是要注意计算机的工作环境,避免周围的环境过冷或者过热,以免对计算机的元件造成腐蚀和损坏;二是要注意计算机不能和其它电器放在一起,否则,会使得计算机本身的电磁波受到干扰;三是要将计算机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以便于热量散发;四是注意启动时要先打开外设,避免在启动计算机的瞬间强电流冲击给主机带来的影响,同时在关机时要先关掉运行程序,后关闭主机,再关掉外设,最好关掉电源;五是注意在计算机使用中,尽量不要出现断电情况,这样很容易导致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受到损坏。

1.2 定期对计算机进行除尘

由于计算机运作中会形成一个静电场,时间长了会积攒大量的灰尘,影响到计算机的正常散热,干扰到计算机性能的发挥。所以,我们有必要定期对计算机进行除尘。在除尘时先是要断开电源,然后打开机箱,使用软毛刷进行除尘,计算机风扇要拆卸下来,再进行除尘。对于一些难以够到的地方,可以用吹气方式。对于显示器要用专门的毛巾和清洁液,鼠标、键盘、线路都要进行清洁。

1.3 计算机硬盘的维护

一方面,安装硬盘保护卡,一般电脑上都有配带,它能保护计算机的系统分区,防止一些人为不准确操作和病毒破坏计算机硬盘数据,当计算机重启时,就会恢复到原有状态,但是保护卡时间久了,功能也会下降,很容易造成分区文件被新病毒感染现象,出现蓝屏或者死机。另一方面,使用保护软件(如冰盾系统安全专家V5.5)。一些计算机软件能对硬盘数据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有效地防止数据的丢失和感染。

1.4 软件的升级和维护

计算机软件维护是计算机稳定运行的基础保障。计算机在选择软件时,要选择安全、全面、先进的软件,要及时对系统漏洞进行补丁维护,对于软件的升级要定期进行,防止出现漏洞被恶意利用。对于计算机来说,必须安装和运行有效的杀毒软件,并且还要至少半月内对杀毒软件进行更新升级,增强对新型病毒的预防和处理能力,另外,对于磁盘也要及时整理,防止一些驱动程序出错,造成电脑死机或者其他问题出现。

2 计算机常见故障的处理

2.1 开机黑屏

计算机在开机时显示黑屏,可能伴有报警声的故障,一般是由于计算机的硬件发生故障或者接触不良引起的,而内存卡损坏或者松动是引起计算机黑屏最常见的原因。处理办法:首先打开机箱检查内存条是否松动,将其拆卸下来,用干净的橡皮擦对内存条金手指擦干净,检查内存槽是否有灰尘和杂物,清理干净后,将内存条再插入进内存槽中,确保牢固后。开机重试一下,如果还有问题,再插入另一个内存槽试试。还不行的话,我们可以将内存条插入其它计算机的内存槽试验一下。若是不能正常启动,说明内存条确实已经损坏;若是能正常启动,说明是计算机系统被病毒感染了,就需要重装系统,而且在装完系统后还要对计算机进行全面杀毒。

2.2 系统故障

开机后能够自检但是进不了系统,通常是系统出现了问题。系统文件因为不正当操作、硬盘故障或者病毒感染被损坏、修改等,一般情况下是被病毒感染。处理办法:一是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恢复(初装时做好系统备份),或者进入安全模式,通过设备管理器以及系统文件查找故障,然后进行系统文件恢复;二是可以直接使用带引导系统的光盘启动进入到PE系统,在PE系统下进行杀毒、修复磁盘引导分区和恢复相关系统文件;三是系统文件无法恢复,损坏严重时,只能通过重装操作系统,来对故障进行处理。

2.3 自动关机或者自动重启

如果计算机CPU温度过高或者系统电源管理出现问题、系统被病毒感染都可能出现自动关机或者系统重启。一般情况下,计算机处理器温度高于主板所设定的温度标准时,计算机主板会启动自我保护功能自动切断电源。处理办法:一是先检测CPU散热,打开机箱,观察风扇运行情况。一般情况下,CPU温度持续上升,多是风扇问题,导致CPU散热受阻。如果发生风扇出现污垢过多或者运作不稳定现象,就要对风扇进行除尘或者更换;二是在排除硬件原因后,进入计算机系统对电源管理进行检查,从系统安装文件中覆盖安装电源管理后进行杀毒;三是当以上因素都被排除以后,那么电脑自动关机或者重启就有可能是电源出现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更换电源来确认和解决。

2.4 死机现象

计算机桌面被锁定,鼠标不能移动,键盘操作没有反应,甚至出现蓝屏现象,热启动无法执行等情况都属于死机现象。一般情况下是由于系统出现BUG或者软件不兼容、被病毒感染等原因造成的,也可能是运行程度太多,导致计算机无法运行出现死机情况。处理办法:首先先按下Numlock键,如果灯亮说明是假死机,可以打开任务管理器(Alt+Ctrl+Del)对那些没有响应的程序关闭。如果灯不亮则说明是真死机,就需要按RESET进行复位启动或按POWER进行冷启动。启动后再对计算机进行杀毒,发现不兼容的软件要及时卸载,对于主板驱动程序要及时更新。

2.5 网络故障

在系统正常的情况下,计算机无法上网故障。处理办法:检查网线插头是否松动,若松动插紧即可;检查IP地址是否已有人使用,如使用重新设置成无人使用的IP地址;检测本地连接是否被禁用,若禁用设置成启用即可;检查是否感染病毒,升级杀毒软件,对计算机病毒进行查杀,然后重启就可以解决问题;检查网卡是否存在故障,如是驱动问题则对其驱动程序进行系统覆盖,若是网卡已损坏则需要更换。

2.6 其他故障

对于一些音频文件无法正常打开等故障,可以先对计算机进行杀毒后重装驱动程序,如果驱动程序没有问题,就需要检查显卡、声卡是否松动或者损坏,必要时进行更换。对于鼠标反映不灵敏以及键盘按键失效,我们一般除垢处理,必要时更换新的鼠标和键盘。对于USB接口问题,处理办法一般是检查插头是否松动,检测驱动程序是否受损或丢失,然后进行必要的系统文件覆盖安装驱动程序等操作来修护。

参考文献

[1]司学斌.计算机维护维修与病毒防治策略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22).

[2]闫岩.试论计算机硬件维护及创新管理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5(11).

[3]胡利锋.浅谈计算机系统的维护[J].科技与创新,2015(07).

作者简介

林海忠(1968-),男,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海南省民族技工学校计算机一级实习指导教师(讲师)。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

计算机硬件基础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硬件组装;常见故障;判别

1 计算机组装过程

作为计算机硬件组装课程,首先要学生确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件及功能,熟悉计算机的组装过程,一套完整的计算机系统主要包括了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了所有看的见,摸的着的东西,具体包括了主机和外部设备。主机箱内主要有主板、CPU和风扇、内存条、硬盘驱动器及硬盘、软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电源等。外部设备主要包括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音箱等。作为组装与维修课程,首先要学生明确各个硬件的基本功能及作用,目前的计算机安装起来非常简单,组装多媒体计算机的安装步骤大体为:(1)选择机箱与电源;(2)设置主板的跳线;(3)安装CPU和CPU散热风扇;(4)安装内存条;(5)固定主板于机箱底板;(6)连接主板电源线;连接主板和机箱正面面板的开关和指示灯等;(7)安装显示卡;(8)连接显示器;(9)连接键盘和鼠标;(10)安装软盘驱动器、安装硬盘、安装光盘驱动器;(11)安装其他I/O扩展卡;(12)最后检查并开机运行。

学生在通电前要细致的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方可按下机箱电源开关,机箱不要盖上,注意通电后有无异常,如冒烟或发出烧焦的异味等,一旦有问题,立即关机检查,留意BIOS自检是否通过,如果BIOS不能自检,则表明是板卡接触不良或板卡有问题如损坏等,BIOS自检通过后,在BIOS程序中正确设置软驱、硬盘等参数,对硬盘进行分区和高级格式化,安装操作系统等。

2计算机的常见故障和一般处理方法

学生在对计算机的部件及功能以及安装熟悉的情况下,在实际工作中会经常遇到计算机出现故障导致不能正常工作,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不便。因此对计算机的正常维护和掌握必要的检测及维修方法是必要的。

2.1硬件故障:(1)接触不良的故障。其中各种接口卡、内存与主板接触不良的现象比较常见,通常只要更换相应的插槽位置或用橡皮擦一擦金手指,就可排除故障。

(2)未正确设置参数。CMOS参数的设置主要有硬盘、软驱、内存的类型,以及口令、机器启动顺序、病毒警告开关等等。由于参数没有设置或没有正确设置,系统都会提示出错。

(3)硬件本身故障。除了本身质量问题外,也可能是负荷太大或其他原因引起,如电源的功率不足或CPU超频使用等,都有可能引起机器的故障。

2.2软件故障:由软件出错或不正常的操作引起的微机故障。(1)软件故障通常是由硬件驱动程序安装不当引起。(2)病毒。对计算机的保养和维护,必须准备工具如干净的DOS启动盘或Windows98启动盘,以及杀毒和磁盘工具软件等,若BIOS感染病毒,只有更换BIOS或向固定在主板上的BIOS中重新写入原来版本的程序。

3 多媒体计算机的故障排除和常用方法

计算机故障处理的一般步骤主要有:

(1)先静后动,先分析考虑问题可能在哪,然后动手操作。(2)先外后内,首先检查计算机外部电源、设备、线路,然后再开机箱。(3)先软后硬,先从软件判断入手,然后再从硬件着手。具体在故障排除过程中,我们通常可以采用清洁法、观察法、拔插法、交换法、比较法、振法、升降温法,各种方法无先后顺序,在实际应用时交叉使用。

(1)清洁法:用毛刷轻轻刷去主板、外设上的灰尘;用橡皮擦擦去插卡或芯片插脚表面的氧化层。(2)观察法:即“看、听、闻、摸”; “看”即统板卡的插头、插座是否斜歪,电阻、电容引脚是否相碰,表面是否烧焦,芯片表面是否开裂,主板上的铜箔是否烧断,是否有异物掉进主板的元器件之间,也可看板上是否有烧焦变色的地方,印刷电路板上的走线是否断裂等。“听”即监听电源风扇、软/硬盘电机或寻道机构、显示器变压器等设备的工作声音是否正常;系统发生短路时常常伴随着异常声响。“闻”即辨闻主机、板卡中是否有烧焦的气味,便于发现故障和确定短路所在地。“摸”即用手按压管座的活动芯片,看芯片是否松动或接触不良;另外,在系统运行时用手触摸或靠近CPU、显示器、硬盘等设备的外壳根据其温度可判断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用手触摸一些芯片的表面,如果发烫,则为该芯片损坏。(3)拨插法:关机将插件逐块拨出,每拨出一块板就开机观察机器运行状态,一旦拨出某块后主板运行正常,那么故障原因就是插件板故障或相应I/O总线插槽及负载电路故障。若拨出所有插件板后系统启动仍不正常,则故障可能在主板上。(4)交换法:将同型号插件板,总线方式一致、功能相同的插件或同型号芯片相互交换,根据故障先行现象的变化情况判断故障所在。(5)比较法:运行两台或多台相同或相类似的微机,根据正常微机与故障微机在执行相同操作时的不同表现可初步判断故障产生的部位。(6)振动敲击法:用手指轻轻敲击机箱外壳,有可能解决因接触不良或虚焊造成的故障问题。然后可进一步检查故障点的位置排除。(7)升温降温法:人为升高微机运行环境的温度,可检验微机各部件的耐高情况,及早发事故隐患。

4 常见故障的判别

实际的计算机的应用过程中,涉及计算机硬件察系故障主要包括了主板的故障、硬盘常见故障的处理、内存条故障、光驱软驱等及显示器故障。采取的处理方法往往是上述7种方法的综合判断,甚至使用软件诊断法或采用工具检查法。

4.1主板是计算机系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根据主板故障的现象和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兼容性故障,主要是由于硬件的板卡存在资源冲突或者是接口标准不匹配造成的,如主板和内存、声卡等的不兼容,从而导致计算机运行不稳定,死机,不能安装系统等;(2)系统设置故障,主要由于主板CMOS或跳线设置不当引起的,如将CPU超频、IDE设备的主从设置不当等;(3)电源故障,由于电源因素引起的,电源功率不够或电压不稳定造成的机器不稳定;(4)接口故障,主要由于各种板卡与主板之间的连接接触不良或接口电路损坏而造成的。

4.2内存是电脑系统中比较敏感的部件,内存导致的故障往往表现在其他部件上,内存容量减少可能由于病毒、设置错误、使用不良软件、内存条接触不良、内存条之间速度不匹配、内存条物理损坏、主板故障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安装时松动,不牢固或芯片引脚锈蚀氧化,用橡皮擦擦去内存条引脚的金属针,可以避免接触不良的问题。

4.3 光驱和软驱的故障主要在于灰尘引起的软盘驱动器和光盘驱动器不能读盘或读盘能力下降,由于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被灰尘所覆盖,致使软驱经常出现“写保护”错误、“没有准备好”、目录“滞留”现象。

4.4硬盘故障主要有软故障和硬故障之分,首先考虑BIOS设定的错误造成系统不认硬盘,分区表错误引导的启动故障、DOS引导系统引起的启动故障、FAT表引起的读写故障、磁盘零磁道损坏的故障等问题。

除此之外,显示器的故障需要有专门的电路基础,如黑屏故障、图象花屏、白屏死机、图像、字符扭曲,屏幕有竖线、横线或光波等。主要也是因为显示器本身的电容、电阻和电极管老化等原因造成的。

4.5系统死机故障的排除。死机状态下无法用软件或工具对系统进行判断,因而增加了故障排除的难度,但主要也由以下几个方面所造成的:(1)假死机现象,因为电源没有插好早成假死机;(2)病毒感染造成的死机,可以通过杀毒来解决(3)软件安装、配置问题引起死机;(4)使用不当、维护不当引起死机(5)系统设置不当引起死机(6)硬件安装不当引起(7)硬件品质不良引起死机。

本文在给出常见计算机的组装过程后,指出了计算机出现的故障类型以及在实际维修中经常所采取的故障处理方法, 也使技工学校学生对计算机的内部结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维修经验,为今后的使用和就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计算机硬件基础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故障;识别与处理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358-01

在当今社会,计算机是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某种角度上划分,计算机的构成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硬件指的是组成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装置。它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基础,为计算机软件的运行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硬件出现故障,轻则影响部分功能,重则影响整个计算机系统的顺利运行,给人们带来各种不便。所以能够及时识别和处理各种计算机硬件常用故障非常重要。

一、常见计算机硬件故障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计算机故障的类型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按照故障产生的原因,可以将计算机故障分为内部故障、外部故障和人为故障。内部故障指的是计算机内部的元器件出现问题导致的计算机故障,例如计算机主板元件烧焦等等;外部故障指的是外部作用的影响,例如潮湿的环境使得主机和显示器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人为故障则是因为用户操作不当造成的故障,例如盲目拆卸无法正确组装造成的故障。

按照故障的类型,可以分为真故障和假故障。真故障和假故障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够通过简单的非专业性操作来进行维修。真故障指的是计算机的机械类故障,一般都需要维修或者零部件的更换;而假故障则并不是计算机本身的故障,仅仅是出现电源线松动、设备连接线脱落等等,很容易通过外力解决。

二、计算机硬件故障识别方法探析

计算机硬件故障呈现出各种各样不同的形式,故障的识别也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其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直接观察法。当计算机出现故障时,首先应当进行直接观察。观察方式首先可以选择用眼睛看,具体来说就是观察电源是否有问题、线路是否正常、是否有火花出现、各个元件的连接线路是否松动、各个元部件是否有严重发热情形;接下来可以听,判断计算机运行时发出的声响与正常运行时是否一致、是否有各种报警声或者其他杂音、散热风扇运转是否正常;最后是嗅和摸,嗅主要是判断是否有烧焦的味道,摸则是感觉有无异常发热情况出现。

第二,重新运行法。一般情况下,计算机出现一些较小的硬件故障是完全正常的,只需要将计算机重新运行,观察故障是否存在即可。据不完全统计,在计算机出现异常的情形中,有将近20%的情形下直接重新启动计算机电源都可以让计算机恢复正常。这种情况下,计算机硬件的故障较为轻微,很可能只是因为软件冲突或者由于内存过小导致的故障。

第三,软件诊断法。很多计算机硬件的故障通过直接观察和重新启动都无法识别,这个时候需要借助于硬件诊断软件来进行识别。这种方法能够识别出绝大多数的计算机硬件故障,其结论也更为科学合理,更容易检测出很多潜在的问题并能够生成详细的故障报告,所以这种方法是维修人员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能够及时有效识别出硬件故障的方法。

第四,排除法。当计算机中没有专业的硬件诊断软件或者其他一些无法用软件诊断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排除法来识别故障。用每一个部分的特点来将故障出现的元器件范围缩小。举例来说,计算机电源灯不亮我们可以认定电源或者线路出现问题,而不需要直接诊断主板是否出现烧坏的情形。

三、计算机硬件故障处理策略研究

计算机硬件故障种类较多,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故障具体类型进行一一罗列,本文仅选取重要的几种类型进行分析和探讨。

第一,显示器故障。显示器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窗口,是计算机向用户进行信息展示和用户进行各种操作的直接平台和依据。显示器常出现的问题是无显示或者显示异常或者无法进入系统。显示器如果出现花屏或者抖动等等情况一般不要自行解决,很可能是显示器本身出现质量问题,需要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诊断、修理或者进行置换。当然,花屏或者抖动也不仅仅只有着一种问题,也可能是受到磁力影响或者受潮,应当根据情况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处理;显示器无显示或者无法进入系统,应当检查显示器的电源和其与主机箱的连接是否有松动或者接触不良的情况,松动的话直接插紧即可,接触不良可以调换插座或者更换电源线。

第二.主板故障。主板上电子元件较多,很容易出现各种不同的故障。主板受潮会出现显示器无法正常显示的故障,需要对主板进行干燥处理;主板驱动也容易出现问题,出现主板故障时可以重新安装主板驱动进一步安装显卡、声卡、网卡等等驱动;计算机每次开机时间都重置,无法进行时间记忆一般来说是主板上的纽扣电池电力耗尽或者接触不良,应当及时更换电池;尽管主板并没有在空气中,而是在主机箱中,但是为了通风和散热,主机箱中有很多的通风口,所以主板很容易沾染灰尘。无论有无故障都应当定期清理主板上的灰尘,做好情节工作。

第三,CPU故障。CPU是整个计算机的核心之一,只要计算机处于运行状态,CPU都处在高温的状态。所以对于CPU常出现的故障就是因为过热而导致的相关问题。对于这种情况来说,应当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降低CPU工作时的温度:必须安装散热风扇,并且进行定期的清理,确保风扇能够正常运行,起到应有的散热效果;应当安装一些可以智能控制CPU工作和休眠的软件,实现CPU温度的降低;在涂硅胶的时候应当掌握厚度,不能过薄,起不到散热效果,也不能过厚,会与灰尘结合反而影响散热。

第四,硬盘故障。硬盘是计算机存储的载体,也是计算机运行的基础之一,计算机的系统和数据的存储都是借助硬盘来实现的。硬盘故障的常见处理方法为:观察硬盘的指示灯是否正常亮起,指示灯异常情况应当考虑线路连接的问题;在日常运行中,应当定期整理硬盘碎片;对于中毒或者中木马的硬盘分区,应当及时进行硬盘的格式化来处理。

第五,内存故障。与硬盘不同,内存并不需要将数据进行永久性的输入、记录和输出,它仅仅起到确保计算机正常、流畅运行的作用。内存出现故障,轻则蓝屏、卡顿,此时通过重启电源等方式就可以解决;重则导致整个计算机系统瘫痪,此时需要进行内存的插拔或者更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内存条与主板需要非常契合的兼容性,当下很多具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人往往过分追求配置而忽略了兼容性,从而导致各种内存故障的产生。

四、结语

当前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人们不需要掌握非常专业的计算机操作和维修技能,但是面对着一些常见的硬件故障应当能够及时地识别和处理,尽可能避免故障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当然,计算机技术作为一项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技术,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在持续不断的开发之中,各种新的故障、顽固的故障等等会越来越多地出现。我们需要不断摸索、不断分析、积累经验,才能够借助于计算机获得更好的服务,为我们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更加强大的助力。

参考文献

[1] 王新梅.计算机中的纠错码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

计算机硬件基础范文6

关键词: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分层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18-01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其对于学生计算机网络理论基础及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十分重要。分层教学法应用于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及技术,因此在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以将分层教学法更好的应用于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的教学中,从而帮助中职院校更好的开展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工作十分重要。

一、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1、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

现代社会中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地方有很多,因此中职院校也愈来愈重视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目前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办公软件的应用、网站的设计与制作、计算机软件制作、计算机硬件的检修与维护等。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开设的课程也大多是这些内容相关的教学课程,据相关统计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中职院校很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旨在教授学生最为基础的应用知识,其是适应现代社会计算机网络人才需求的。现代社会所需求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对于其计算机理论知识的要求不高,其更加注重中职院校培养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及技术,因此在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中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网络理论基础只需要满足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实践操作技术的学习即可,不需要学习太多过于深奥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而《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就很适应现代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但目前中职院校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很少,即使开设了该门课程其教学的课时也是十分有限的,这对中职院校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是十分不利的[1]。

2、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

随着现代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大部分课程的教学都采用新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也不例外,老师也一般采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其教学。新媒体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在课堂上展示PPT的形式进行的。这种教学方式大大增加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的内容,其还能更加直观明了的将该门课程教学的知识展现学生面前,其大大增加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的速度及内容,但这种教学方式也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积极性有所降低[2]。

二、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原则

中职院校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分层教学实践应该遵守两个原则,即因材施教的原则与最优化教学过程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指的是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教学。中职院校的学生的层次及个性特征差异很大,分层教学强调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学习情况对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产生个性差异及学习能力差异的主要应素有学生的年龄、学生的性格、学生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等。因材施教的原则需要老师充分了解学生,掌握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身心特征,从而制定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的教学方法,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最优化教学过程的原则指的是制定最适应学生学习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最佳教学方案。最优化教学过程原则实现起来十分困难,老师制定最优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案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同时还要求老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学习情况制定最适应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这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老师的教学能力要求很高。最优化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的最优化,即教学时间的最优化与教学内容的最优化。首先应该合理规划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时间。分层教学法强调教学难度循序渐进,逐渐加深,因此其需要合理安排计算机应用基础各部分内容的教学时间。其次其教学内容也需要科学的规划。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内容很多,在制定的时间内完成该课程的教学且还需要由浅及深、由简及难的安排其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3]。

三、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分层教学实践教学方法

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分层教学法的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分层、对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实现的。学生分层就是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计算机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将同层次的学生划分为一个小组,对各个层次的小组制定适应其学习的教学计划,采用最佳的教学方式,布置有层次的教学任务,从而提升各个层次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效率。目标分层就是老师在不同教学阶段制定不同有层次的教学目标,并根据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制定适宜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案。教学内容分层就是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教学内容层次的划分需要注意逐渐加深,逐步提高,从而使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4]。

分层教学法能够提升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质量及效率,因此研究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分层教学实践对于提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效率及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质量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严淑玲.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分层教学实践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32):246-246.

[2] 吴 慧.关于中职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及改进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上一篇财务软件

下一篇雷雨教学反思